产科四步触诊法技能操作内容
产科腹部四步触诊

产科科腹部四步触诊
目的:1.检查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2.检查胎先露是否衔接。
3.估计胎儿的大小。
操作:1.检查者洗手、剪短指甲,温暖双手。
2.产妇排空膀胱,平卧于检查床,两腿屈曲。
3.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并面对孕妇。
4.第一步确定宫底胎儿部份。
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检查子宫外形并手测子宫高度。
两手心置于子宫底部,检查子宫外形并手测子宫高度,两手心相对轻推子宫底,判断宫底胎儿部分,若硬而圆,有浮球感为胎儿;若软而宽、形状不规则为胎臀。
5.第二步确定宫底两侧胎背、肢体。
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一手固定,另手轻按检查,两手交替,分辨胎背和胎儿肢体。
平坦饱满为胎背,高低不平有活动结节者为胎儿肢体。
6.第三步确定胎儿先露部及衔接情况。
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先露部,确定先露部是头还是臀。
左右推动以确定先露部是否衔接。
7.第四步确定胎先露衔接程度。
检查者面对孕妇足端,两手置于先露部两侧,向下深压,进一步确定胎先露入盆程度。
产科四步触诊的方法和内容

产科四步触诊的方法和内容
产科四步触诊是指产科医生在进行孕妇产前检查时进行的一种重要的体格检查方法,通过手触摸来了解胎儿的位置、胎位、胎心率等信息。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 腹部触诊(Abdominal Palpation):
-目的:了解胎儿的位置和胎位。
-方法:医生通过手在孕妇的腹部轻柔触摸,感受胎儿的位置、大小、硬度等。
-内容:包括测定胎头或臀部的位置,判断是否为头位、臀位或横位。
2. 胎位触诊(Fetal Presentation Palpation):
-目的:确认胎儿的头位或臀位。
-方法:通过触摸,确定胎儿头部或臀部的位置。
-内容:确定胎儿是头位还是臀位,以及胎头的方向。
3. 胎方位触诊(Fetal Lie Palpation):
-目的:确定胎儿的长轴方向。
-方法:通过触摸,判断胎儿的头朝向,即是面朝上还是面朝下。
-内容:判断胎儿是处于纵位(头朝下)还是横位(头朝侧)。
4. 胎心触诊(Fetal Heart Palpation):
-目的:评估胎心率。
-方法:通过手触摸孕妇的腹部,听取或感受胎心的跳动。
-内容:测量胎心率,正常情况下胎心率在特定范围内。
这些触诊步骤是产前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胎儿的位置、姿势、发育情况以及胎心的正常性,从而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问题,确保母婴的健康。
这些检查通常在孕中期和晚期进行,但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何时进行触诊。
产科腹部四步触诊

腹部检查腹部检查:孕妇排尿后仰卧在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肌放松。
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
1)视诊:注意腹形及大小。
腹部过大、宫底过高应想到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的可能;腹部过小、宫底过低应想到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周推算错误等;腹部两侧向外膨出、宫底位置较低应想到肩先露;尖腹(多见于初产妇)或悬垂腹(多见于经产妇),应想到可能伴有骨盆狭窄。
2)触诊:用手测宫底高度,用软尺测子宫长度及腹围值。
四步触诊法。
目的:1.检查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2.检查胎先露是否衔接。
3.估计胎儿的大小。
操作:1.检查者洗手、剪短指甲,温暖双手。
在做前3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在做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则应面向孕妇足端。
第一步手法:检查者两手置于宫底部,测得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向前、向侧方或向后。
触到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
若胎先露部仍可以左右移动,表示尚未衔接入盆。
若巳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推动。
作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则应面向孕妇足端。
第四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对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的程度。
先露为胎头时,一手能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手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胎头隆突。
枕先露时,胎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时,胎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3)听诊:胎心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
枕先露时.胎心在脐右(左)下方;臀先露时,胎心在脐右(左)上方;肩先露时。
产科四步触诊法操作流程

产科四步触诊法操作流程产科四步触诊法是产科医生进行孕妇产前检查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四个步骤来检查胎儿的位置、大小、胎位以及胎头下降程度等重要指标。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一操作流程。
第一步:腹部触诊腹部触诊是最常用的孕妇产前检查方法之一。
产科医生通过手掌在孕妇腹部进行轻柔的按压来判断胎儿的位置、大小和胎位。
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让孕妇平躺在床上,然后医生用手掌按压孕妇的腹部,同时观察孕妇的表情和胎儿的动静,以判断胎儿的位置是否正常。
第二步:骨盆测量骨盆测量是通过测量孕妇的骨盆大小来评估胎儿是否能够顺利通过产道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医用卷尺放置在骨盆的最宽处,测量其距离,然后根据孕妇的身高、体重等因素,计算出孕妇的骨盆大小是否适合分娩。
第三步:阴道触诊阴道触诊是通过手指触摸孕妇阴道来判断胎儿的位置和胎头下降程度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戴上手套,然后用手指轻柔地触摸孕妇的阴道口,通过感觉胎儿的头部位置和下降程度,来确定分娩的时机和方式。
第四步:直肠触诊直肠触诊是通过手指触摸孕妇直肠来判断胎儿的位置和胎头下降程度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医生戴上手套,然后将涂有润滑剂的手指插入孕妇的直肠,通过感觉胎儿的头部位置和下降程度,来进一步确定分娩的时机和方式。
总结:产科四步触诊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产前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胎儿的位置、大小、胎位以及胎头下降程度等重要指标,从而更好地指导分娩的时机和方式。
在具体操作时,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孕妇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放松和舒适的状态,以便让医生更好地完成检查。
产科四步触诊法具体步骤描述再探索

产科四步触诊法具体步骤描述再探索产科四步触诊法是指产科医生在妇科检查中使用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评估胎儿的发育和妊娠进展情况。
它通过触诊妊娠腹部,以感知胎儿的位置、大小、位置和胎位等因素,以提供有效的临床判断和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科四步触诊法的具体步骤,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解读。
一、第一步:腹部测量和定位产科四步触诊法的第一步是测量和定位胎儿的位置。
医生会使用手掌从母体的上腹部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触诊下腹部,以确定胎儿的位置和背部的方向。
通过触诊,医生可以判断胎儿的头部、臀部和四肢等部位的位置,进而确定胎儿的胎位。
这一步骤对于产程的监测和胎位的评估非常重要。
二、第二步:头部的触诊产科四步触诊法的第二步是触诊胎儿的头部。
医生会在胎儿头部的顶骨突出的位置进行触诊,以判断胎儿头部的大小、硬度和活动度等情况。
通过触诊头部,医生可以初步评估胎儿的生长和发育状况,以及胎儿是否处于正常的位置和姿势。
三、第三步:背部的触诊产科四步触诊法的第三步是触诊胎儿的背部。
医生会从胎儿头部的位置开始,沿着脊柱向下进行触诊,以确定背部的硬度、曲度和位置等情况。
通过触诊背部,医生可以进一步确认胎儿的胎位和胎背的朝向,以及胎儿的脊柱和骨盆等结构的发育情况。
四、第四步:四肢的触诊产科四步触诊法的第四步是触诊胎儿的四肢。
医生会在腹部的侧面进行触诊,以感知胎儿四肢的位置、活动度和肌肉张力等情况。
通过触诊四肢,医生可以进一步评估胎儿的运动发育和肢体的位置姿势,以及判断胎儿是否处于正常的生长状态。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触诊,产科医生可以全面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并对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测。
这种触诊方法简单易行,非常适用于初级水平的产科医生和妇产科实习生。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具体触诊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依赖医生经验的因素,产科四步触诊法在有限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总结回顾:产科四步触诊法是一种在妇科检查中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胎儿的发育和妊娠进展情况。
产科四步触诊

第1步手法
检查者两手置子宫底部,了解了宫外 形并测得官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 周数是否相符。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轻推, 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 圆且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 略不规则;若在宫底部未触及大的部分, 应想到可能为横产式。
第一步Βιβλιοθήκη 第2步手法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侧, 一手固定,另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 替,仔细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平坦饱满者为胎背,并确定胎背底向前、 侧方或向后。可变形的高低不平部分是 胎儿肢体,有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更 易诊断。
第二步
第3步手法
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 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 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 是否衔接。若胎先露部仍浮动,表示尚 未入盆。若已衔接,则胎先露部不能被 推动。
第三步
第4步手法
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的两侧, 向骨盆上口方向向下深按,再次核对胎先露 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部入盆的 程度。若胎先露部为胎头,在两手分别下按 的过程中,一手可顺利进入骨盆上口,另手 则被胎头隆起部阻挡不能顺利进人,该隆起 部称胎头隆突。枕先露(胎头俯屈)时,胎 头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面先露 (胎头仰伸)时,股头隆突为枕骨,与胎背 同侧,但多不清楚。
第四步
四步触诊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步触诊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通过四部触诊法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并估计胎儿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
二、物品准备检查床、洗手液、纸、笔三、操作流程报告:(我是产科护士××,我操作的项目是四部触诊,现用物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部洗手法)戴口罩→取出医嘱卡核对→了解孕妇既往健康情况向孕妇做好解释→嘱排空膀胱→关闭门窗,屏风遮挡→协助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暴露腹部→双腿略微外展,腹肌放松→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手要温暖,动作轻柔,分四步进行触诊→第一步:检查者面向孕妇,两手置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测得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在宫底部的胎儿部分→第二步: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孕妇腹部左右侧,一手固定,另一手稍用力深按检查,两手交替,仔细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儿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还是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第四步: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将两手分别置于先露部两侧,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按,再次核对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入盆的程度→记录并告知检查结果→协助病人穿好衣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洗手四、应知应会1、什么是四步触诊?答:是产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触诊检查了解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胎先露部是否衔接的四步检查手法。
2、四步触诊的注意事项?答:①向孕妇解释目的,帮助孕妇摆好体位, 减少衣着暴露。
②触诊时手法轻柔,减轻孕妇的不适感。
③触诊结束后,要告知孕妇触诊结果。
3.什么是胎姿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答:胎姿势: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姿势。
正常的胎姿势为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成为头端小、臀端大的椭圆形。
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产科四步触诊法的方法及所查内容

产科四步触诊法1. 介绍产科四步触诊法是一种常用于产科检查的方法,通过触诊孕妇腹部,可以了解胎儿的位置、大小、姿势等信息,对产程的判断和胎儿健康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该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定位触诊、呼吸运动触诊、活动触诊和固定触诊。
2. 方法步骤2.1 定位触诊定位触诊是产科四步触诊法的第一步,主要用于确定胎儿的位置。
医生通常会让孕妇平躺在检查台上,用手掌轻轻触摸孕妇的腹部,感受胎儿的位置。
根据胎儿的位置,可以判断出胎儿是处于头位、臀位还是横位。
2.2 呼吸运动触诊呼吸运动触诊是产科四步触诊法的第二步,主要用于判断胎儿是否有呼吸运动。
医生会用手掌轻轻按压孕妇的腹部,观察胎儿的呼吸运动。
正常情况下,胎儿应该有规律的呼吸运动,如果没有呼吸运动或呼吸运动异常,可能表示胎儿存在问题。
2.3 活动触诊活动触诊是产科四步触诊法的第三步,主要用于观察胎儿的活动情况。
医生会用手掌轻轻按压孕妇的腹部,观察胎儿的踢动等活动。
正常情况下,胎儿应该有一定的活动,如果胎儿活动减少或停止,可能表示胎儿存在问题。
2.4 固定触诊固定触诊是产科四步触诊法的第四步,主要用于确定胎儿的位置和大小。
医生会用手掌轻轻按压孕妇的腹部,并同时用另一只手指轻轻按压胎儿的背部或头部,以固定胎儿的位置。
通过固定触诊,可以确定胎儿的位置和大小,进一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3. 所查内容产科四步触诊法主要通过触诊孕妇腹部,获取以下信息:3.1 胎儿的位置通过定位触诊和固定触诊,可以确定胎儿的位置。
正常情况下,胎儿应该处于头位,即头朝下。
如果胎儿处于臀位或横位,可能会增加难产的风险。
3.2 胎儿的大小通过固定触诊,可以初步判断胎儿的大小。
医生会根据胎儿的头部或臀部的位置和硬度,推测胎儿的大小。
这对于评估胎儿的成长发育是否正常具有重要意义。
3.3 胎儿的姿势通过定位触诊和固定触诊,可以确定胎儿的姿势。
正常情况下,胎儿应该处于前后位,即头朝下或臀朝下。
如果胎儿处于横位或斜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四步触诊法技能操作内容
【准备工作】
1、检查前先嘱孕妇排空膀胱后仰卧,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使腹肌放松。
2、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进行检查。
在作前3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作第4步手法时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
【操作方法】
第一步手法:两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宫底高度、子宫外形及宫底处是胎儿的哪一部分。
胎头大、圆、硬、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
第二步手法:两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一手相对固定,另手轻按检查确定胎儿背部在母体的哪侧。
平坦而较宽者为胎背,高低不平且变形者,为胎肢。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进一步查清先露是胎头还是胎臀,是否衔接。
第四步手法: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两侧,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进一步核对胎先露的判断是否正确,并确定胎先露是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