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共35页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5.04.02•【文号】国发〔2015〕17号•【施行日期】2015.04.02•【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5年4月2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
坚持政府市场协同,注重改革创新;坚持全面依法推进,实行最严格环保制度;坚持落实各方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全民参与,推动节水洁水人人有责,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
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管道设计

42
1
3
35
11
34
33
32
Ⅰ
ⅡⅢ
6
7水排水系统总平面示意图
Ⅰ,Ⅱ,Ⅲ-排水流域 1-城市边界;2-排水流域分界线;3-支管;4-干 管;5-主干管;6-总泵站;7-压力管道;8-城市污水厂;9-出水口;10 事故排出口;11-工厂
工业区排水系统总平面示意图
1-生产车间;2-办公楼;3-值班宿舍;4-职工宿舍;5废水利用车间 6-生产与生活污水管道;7-特殊污染生产水管道;8-生产废水与雨水管道;9 -雨水口;10-污水泵站;11-废水处理站;12-出水口;13-事故排出口;14- 雨水出水口;15-压力管道
(1) 192
191
192 191 190
189 (2)
(3)
污水支管的布置形式
四、 控制点的确定和泵站的设置
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 地点称为控制点。如各条管道的起点大都是这条管道的控 制点。这些控制点中离出水口最远的一点,通常就是整个 系统的控制点。具有相当深度的工厂排出口或某些低洼地 区的管道起点,也可能成为整个管道系统的控制点。这些 控制点的管道埋深,影响整个污水管道系统的埋深。
(2)结合城市规划布置雨水管道 (3)合理布置雨水口,以保证路面雨水排除通畅 (4)明渠和暗管的选择 (5)雨水管道与明渠的衔接 (6)排洪沟的设置
0.3~2 0.3~2
3 3~10
45°
2 1
3~5
3 45°
2 4
3~10
1
图 7.35 暗管接入明渠 1-暗管;2-挡土墙;3
-明渠
图7.36 明渠接入暗管 1-暗管;2-挡土墙;3-明渠
图7.24为某城市一小区的平面布置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基础知识(ppt 35页)

第一节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一、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密度和容重 2.流体的粘滞性 τ=μ(du/dn)——牛顿内摩擦定律 3.流体的压缩性和热胀性 p/ρ=RT——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第一节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二、流体静压强及其分布规律 1.流体静压强及其特征
p p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第二节 传热学基础知识
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1.导热
Q tF
q Q t F
2.热对流
qmpc t2t1
对流换热 Q h tw tfA h tA qh tw tfh t 3.热辐射
辐射力
Eb
Cb
T 4 100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五、棉被经过晾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可以 进入更多的空气。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 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 较小(20℃),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 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加 明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第三节 湿空气的热工基础知识
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包括: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 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这里强调的是建筑电 气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校区规划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勘测图(地形、地貌、标高)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建筑
建筑学: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结构
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 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 及近海结构与设施、地基处理。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设备
《生态环境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42)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2.环境系统3.环境容量4.环境承载力5.环境承载量6.环境评价7.环境预测8.水污染控制系统9.水污染控制单元10.水环境容量11.清洁生产12.人为大气污染源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4.土地利用15.土地利用规划16.固体废弃物17.工业固体废物18.容量总量控制19.生态修复20.生态城市21.循环经济22.乡镇环境规划23.生态城市费用最小分配原则24. A-P值法25.噪声26.酸雨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3.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我。
4.我国环境总量控制可分为、、三类。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6.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及。
7.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8.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9.大气污染预测包括、。
10.水污染预测包括、。
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有、、、、、。
12.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有、。
1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分为:、、、、。
14.土地利用规划按时间期限可分为、和。
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方法包括、、和。
1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具体步骤、、和。
17.生态城市的内涵表现在、、、。
18.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19.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实用文档.目录一、工程设计概述 (2)1、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 (2)1)设计依据 (2)2)设计原则 (2)3)设计范围 (2)2、工程设计背景 (2)1)城市概述 (2)2)自然条件 (2)3)规划资料 (3)4)设计目的 (3)5)设计任务 (3)6)设计要求 (3)二、设计内容简介 (4)1、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4)三、设计工程计算 (4)1、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5)2、处理工艺的选择 (5)3、预处理系统设计 (5)1)格栅 (5)2)平流式沉砂池 (7)4、生物处理系统设计 (9)1)SBR活性污泥法工艺 (9)2)紫外线消毒 (15)5、污泥处理设计 (15)1)污泥浓缩池设计 (15)2)污泥脱水间 (16)3)污泥泵房 (17)6、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和高程设计 (17)1)平面设计 (17)2)高程设计 (18)四、参考文献 (18)一、工程概述1、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1)设计依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CJJ50-9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G3025-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89.7.12《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九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2)设计原则遵循设计依据并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地形条件和社会环境要求,统一规划设计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的SBR工艺处理技术,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力争将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的美化结合起来。
水环境规划培训教材ppt(63张)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目的
➢ 确定水质标准 ➢ 确定流域内应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 确定各段水体的环境容量和各排污口的排放总量指标 ➢ 制定污染物控制和削减计划,制定水污染控制方案 ➢ 对方案进行社会、经济、技术费用效益分析、优化 ➢ 形成可供决策执行的推荐方案(可以是多个)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内容
➢ 确定各水体用途和水质标准 ➢ 污染因子、污染源筛选,确定流域内应控制的主要污
染物、污染源和主要污染水域 ➢ 确定各段水体主要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 ➢ 分配各排污口的排放量指标(现状和趋势,安全系数) ➢ 制定污染物控制和削减计划,制定水污染控制方案 ➢ 对方案进行社会、经济、技术费用效益分析、优化 ➢ 形成可供决策执行的推荐方案(可以是多个)
➢ 关于设施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说明拟建设施与现有其它设施的关系 ➢ 工程初步设计、分阶段,费用估计、进度表等 ➢ 推荐方案及可替代备选方案费用-效益分析 ➢ 推荐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 ➢ 项目所在地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评议 ➢ 经过地方主管机构的批准
水 环 境 规 划 培训教 材(PPT 63页)
——水质目标:源头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及珍贵水产资 源保护区、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及一般鱼类保护区、一般工 业用水及娱乐用水、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用水
——污染物特征:特定污染物、排放方式、时空密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 环 境 规 划 培训教 材(PPT 63页)
水 环 境 规 划 培训教 材(PPT 63页)
水环境容量
——分类
水 环 境 规 划 培训教 材(PPT 63页)
2.
水环境规划基础
水环境容量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 水污染控制单元 水污染控制规划模型
水污染控制工程理想沉淀池理论

① 进出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横断面,亦即沉淀池中各 进水断面上各点流速均相同;
② 悬浮物在沉淀过程中以等速下沉; ③ 悬浮物在沉降过程中的水平分速度等于水流速度, 水流是稳定的。
④ 悬浮物落到池底污泥区底部,不再上浮,即被除
去。
1
第2页/共65页
/长度(L) 高H
理想平流式沉淀池式意图 宽度(B)
在沉淀池中,增大水平流速,一方面提高了雷诺数Re而不利于沉淀, 但另一方面却提高了弗罗德数Fr而加强了水流稳定性,从而提高沉淀效 果。沉淀池的水平流速宜进行适当的控制,通常为10-25mm/s。
13
第14页/共65页
③容积利用系数:是水在池内的实际停留时 间和理论停留时间的比值。
如果有股流或偏流存在,或池内存在死水区, 实际的池内停留时间将小于池容积和流量相除 所得的理论停留时间。(V=Qt)
•
2.3.2 沉砂池
•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颗粒,
以免这些颗粒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一般沉砂池作为污水处
理前的预处理。
•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
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
10
带走。
第11页/共65页
结构:
竖流式沉淀池多为圆 形,直径介于4-7m之间。 沉淀池的上部为圆筒形的 沉淀区,下部为截头圆锥 状的污泥区,中间为缓冲 层。
34
第35页/共65页
沉淀池的设计:
(1)沉淀时间t=1.5-2.5h; (2)表面负荷q0= 1.0-1.5m3/m2.h;
对应u0=q0(参数选取) (3)有效水深H= q0t;
区域水资源与水污染控制系统综合规划

污水厂与排水管网设施能力约束 很多城市污水厂与排水管网的建设速度不同 如果污水厂规
模与排水管网集水能力不一致 势必降低城市的污水处理率 而且还有可能造成部分设施的闲置和浪
费 因此 规划应协调两者之间关系 故将目标瑏 瑧 瑏 瑨转化为下式约束
式中 为污水厂处理水量 万 ?
为污水厂最大处理能力 万 ?
为河流下游水环境生态规划水量 万 ?
为水厂取
用河流水量 万 ?
为污水厂排往河道水量 万 ?
为河流上游段降雨补充量 万 ?
为河流上游段水体蒸发量 万 ?
为河流数目
环境生态需水水质约束 为解决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除了实现式 追求的减少直接排入水
体的污水量之外 还应进一步对水体水质进行规划 为此 需建立污水处理与排放系统技术性能与水体
图 综合规划目标体系结构化模型
得益于第二层目标
的改善 而目标 的实现则有赖于 水 工程建设与运行费用的经济性 即目
标 瑐 瑧 瑐 瑩 其他各层次关系与之类似 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