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合集下载

生物医药行业前沿动态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前沿动态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前沿动态报告》一、行业规模与增长1. “1 个核心数据:行业总市场规模突破[具体数字]亿元”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总市场规模已突破[X]亿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近几年间,生物医药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驱动因素。

从具体数值来看,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物医药市场的需求持续扩大。

从创新药物的研发到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从生物技术的突破到医疗服务的升级,生物医药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在不断拓展。

从增长趋势分析,一方面,科技创新是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新的生物技术、药物研发方法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涌现,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免疫治疗、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为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提供了新的希望,也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也为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促进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与同类型或相关行业相比,生物医药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重要地位。

与传统医药行业相比,生物医药行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具有很强的产业联动效应。

2. “2 大增长引擎: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扩张”技术创新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推出不断推动着市场的发展。

例如,新型药物的研发成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满足市场对创新药物的需求。

同时,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基因编辑技术、细胞治疗技术等,也为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需求的扩张主要源于消费者需求变化和新兴应用领域的出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消费者对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人们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需求不断增加。

医药行业 分析

医药行业 分析

医药行业分析医药行业是指以医药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一种行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医药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竞争形势、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多,医药需求量巨大。

据统计,我国医药市场总规模已经超过万亿元,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这为医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其次,医药行业竞争激烈。

由于医药行业利润丰厚,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资进入,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无论是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还是小型中药企业,都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医药行业还面临着医保支付能力、政策法规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挑战。

再次,医药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创新,诊断治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传统的西药市场逐渐向中药市场和保健品市场转变,中药材和保健品的销售额大幅增长。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医疗的兴起,线上医药销售和互联网医疗等新兴业态正逐渐崛起。

最后,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医药行业对创新的需求极其迫切,尤其是在新药研发方面。

政府对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药物上市。

此外,中国医药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也吸引了国际医药企业的关注,他们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和投资。

综上所述,医药行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医药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也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策法规的影响。

只有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才能在医药行业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图6大型医药企业销售收入 占行业比重的情况
CHI NA BUSI NES S UPDATE 2 0o 7 1 1 1
67
维普资讯
V I E WP OI N T& I N D U U S T R Y F OC U S I N G 一 悟 、 r 2 } 一糕蹲蹊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 三 ) 中国医药外贸竞争力提高 , 但结构和规模存在 隐忧 中国医药保健 品进出 口贸易保持 了一个稳定快速 的发展 态势 , 2 0 0 0 年 以来 年均 递增在 2 0 % 以上 ( 见 图3) 。 2 0 0 6 年, 中国医药保健 品进出 口总额突破 3 0 0亿 美元 ,达 到 3 0 7 . 2亿 美元 ,同比增长 2 0 . 3 % ,其 中进 口1 1 O 6 亿 美元 ,同比增长 1 1 1 % ,出 口 1 9 6 6亿美元 ,同 比增长 2 6 2 %。贸易竞争指 数从 2 0 0 1 年的O . 1 2上升到 2 0 0 6年 的 O 2 8,整体竞争力进
20 04 2 ∞ 5 2 ∞6
剂、颗粒剂、冻干粉针剂、粉针剂 、输液 、注射液和缓 ( 控)
图7医药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及同} b 情况
释 片八 大类化学药物制剂年产量分别达到 3 5 5 0 . 6 亿片 、 8 1 6 亿粒 、8 3 l 4 亿包 ( 袋 ) 、9 . 9亿瓶、1 O 5 . 8亿瓶 、6 6亿瓶 ( 袋 ) 2 8 0 . 6 亿支和 1 1 . 7亿片 ,仅片剂就够 中国人均每人每天服用 O . 7片 ,产 能过剩现象严 重 ,2 0 0 5年医药行业总体设备利用
同时 ,医药工业的毛利水平逐步下降 ,从 2 0 0 0 年的3 6 9 % ,下降到 2 0 0 6年 的 3 O %( 见 图 8) ;行业整体创利能 力

浅议我国医药行业的目前状况及发展策略

浅议我国医药行业的目前状况及发展策略

浅议我国医药行业的目前状况及发展策略摘要:我国正处于药品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药品安全监管形势十分严峻。

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理念的落后是药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深层次原因之一,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各项手段,不断提升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对于扭转药品安全的不利形势,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意义重大。

关键词:制药行业,目前状况,发展情况,战略选择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随着全球医学的发展趋势,人类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人际间跨区域交往频繁快速,促使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许多药源性疾病、新发烈性传染病、慢性病不断增加,加速了医学模式的改变。

人们的健康观念和诊疗思维发生了根本变化,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学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纵观现阶段我国医药行业的现实情况:1. 全球医药研发转设中国,加快我国医药发展步伐目前世界销售前20位的跨国制药公司都已在中国合资或独资建厂随着世界制药巨头大规模进入中国行动的完成,跨国公司逐渐从原来的注重产业投资向注重研发投入转变。

葛兰素史克、罗氏、诺和诺德等跨国制药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2.外企参与程度日益加深,OTC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德国默克也启动中国市场的OTC项目。

罗氏将中国纳入OTC全球十大核心国家,计划5年内OTC销售达到10亿元规模。

香港最大OTC生产商乐信药业与美国雅来制药以及诺华公司的“扶他林”系列品牌、德国马博士等纷纷进驻中国;OTC市场OTC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当前医药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我国当前医药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我国当前医药卫生行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卫生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具有以下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一、特点:1.市场规模庞大: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据统计,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规模庞大,发展潜力巨大。

2.科技创新成果丰富: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大批科技成果涌现,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3.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城市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形成了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的局面。

4.医疗服务水平亟需提高:尽管我国医疗技术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医疗服务水平亟需提高。

5.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我国政府对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医药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方向:1.加强医疗卫生技术研发:医疗技术是医药卫生行业的核心,应大力加强医疗卫生技术的研发,提高我国医疗技术水平。

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应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3.推动医药产业升级:医药产业是医药卫生行业的支柱产业,应大力推动医药产业的升级,提高医药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4.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应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5.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宝贵资源,应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为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6.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信息化是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加大推动力度,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综上所述,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科技创新成果丰富等特点,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加强医疗卫生技术研发、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医药产业升级等方面。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及规划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及规划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及规划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ﻫ (一)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

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余个品种。

2000年,我国5大类制剂片剂、水针、粉针、胶囊、输液产量分别达到2778亿片、264亿支、93亿支、486亿粒、23亿瓶。

一些重要品种如维生素C、青霉素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的传统中药,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中成药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

我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

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

还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九五"取得的成绩"九五"期间,医药行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实施"科技兴药"战略,深化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形势研究

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形势研究

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形势研究引言:医药行业是一个重要而庞大的产业,对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其迅速发展与持续创新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当前形势。

一、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1. 高昂的药品价格由于专利保护和市场垄断等因素,许多药物价格居高不下,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经济负担。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加之部分企业不合理提价或虚报销售额等现象,导致医药费用过度膨胀。

2. 低效率和滞后的研发创新传统的新药研发模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并面临着失败风险较高的困境。

此外,过度依赖仿制药、缺乏真正革命性创新以及学术界与工业界科研合作不足等问题,都影响着医药行业的发展。

3. 药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假药、劣药以及仿冒伪劣产品问题在医药行业中时有发生。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冒用名牌制造低劣品质或不合格产品,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4. 市场竞争不规范与道德风险医药行业市场存在激烈竞争和信息不对称,这导致部分企业采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手段获取利润,如虚假广告、滥用处方权等现象屡见不鲜。

此外,在某些地区还存在贿赂行为和非法销售渠道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二、医药行业当前形势1. 国内与国际紧密结合医药科技的快速进步促使各国在研发、生产和销售上相互交流与合作。

通过跨国并购、科技转移以及专利共享等方式,创造了更加开放和交融的医药市场。

2. 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为了解决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竞争和促进创新发展。

例如加强对药品价格监管、推动仿制药审批与研发等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药行业环境。

3. 创新驱动成为主流趋势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创新为核心的研究模式逐渐兴起。

基因工程、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正在催生更多具有革命性创新的医药产品。

这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分析

医药行业面临的挑战分析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又称市场营销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企业的一切计划与策略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

市场营销观念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西方各国企业更加重视研究和开发,大量企业转向民品生产,社会产品供应量迅速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

同时,西方各国政府相继推行高福利、高工资、高消费政策,社会经济环境也出现快速变化。

消费者有较多的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消费需要变得更加多样化,购买选择更为精明,要求也更为苛刻。

这种形势迫使企业改变以卖方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向以顾客为中心,重视顾客“感觉和反应”的理念。

该理念认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为其选定的目标,市场创造、交付和传播顾客价值,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

执行市场营销观念的企业,称为市场导向企业。

其座右铭是:“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供应什么”。

市场营销观念相信,得到顾客的关注和顾客价值才是企业获利之道,因此必须将旧观念下企业“由内向外”的思维逻辑转向“由外向内”。

它要求企业贯彻“顾客至上”的原则,将营销管理重心放在首先发现和了解“外部”的目标顾客需要,然后再协调企业活动并千方百计去满足它,使顾客满意,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因此,企业在决定其生产、经营时,必须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及企业本身的条件,选择目标市场,组织生产经营。

其产品设计、生产、定价、分销和促销活动,都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产品销售出去之后,还要了解消费者的意见,据以改进自己的营销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总之,市场营销观念根据“消费者主权论”,相信决定生产什么产品的主权不在于生产者,也不在于政府,而在于消费者,因而将过去“一切从企业出发“的旧观念,转变为“一切从顾客出发”的新观念,即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满足消费者需要来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中国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医药产品(含药品及医疗器械等)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医药产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医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角逐的一个焦点。

在中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促进政府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目标都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国医药行业的形势突出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中国医药市场规模扩大,但占世界比重偏小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卫生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药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2000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6%,大大高于同期GDP 的增速。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中国医药行业2006年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267.82亿元,同比增长19.41%,其中中成药、化学药品制剂、医疗器械和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分别完成销售产值1149.69、1 428.59、448.71和397.72亿元,同比增幅为15.53%、14.74%、27.43%和24.41%,这四个子行业的销售产值合计3425亿元,占整合行业销售产值的65%。

根据IMS Health的统计,2006年中国药品(主要是化学药品制剂和生物生化制品)销售138亿美元,虽然2010年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药品市场,但目前占世界药品市场份额只有2.65%(见图1),比重偏小。

(二)中国医药生产快速发展,但是低水平重复且产能过剩医药产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2000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见图2),2005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有5675家,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04家。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2006年中国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9亿元,同比增长18.43%,占GDP的2.64%,其中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和中成药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 282.89、1 505.20和1228.30亿元,同比增长16.71%、14.28%和14.17%。

目前,中国能生产1 500多种化学原料药,2005年产量为123.84万吨,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60个剂型4500余个品种;能生产60多种剂型的中成药,2005年产量75.89万吨;能生产各类生物制品300多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余种;能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核磁共振装置等47个大类3000多种医疗器械产品。

但中国医药行业产品、技术结构不合理现象还比较严重。

国内厂家仍集中生产一些比较成熟、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仿制药品或传统医疗器械产品,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众多,重复生产严重,缺乏品种创新与技术创新,专业化程度低,协作性差,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

以市场销售额最高的抗感染药为例,注册生产阿莫西林的企业多达300余家,注册生产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产品的企业超百家。

(三)中国医药外贸竞争力提高,但结构和规模存在隐忧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贸易保持了个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2000年以来年均递增在20%以上(见图3)。

2006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0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其中进口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出口196.6亿美元,同比增长26.2%。

贸易竞争指数从2001年的0.12上升到2006年的0.28,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中国在原料药出口方面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优势,某些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支配地位,如维生素C、扑热息痛、青霉素工业盐和糖精钠的出口分别约占世界贸易量的50%、40%、60%和90%。

然而,中国医药出口以初级、资源类产品为主,原料药出口比重大,占行业总体出口的54.3%,高技术含量的化学药品制剂和医疗器械仍然没有改变持续逆差的局面,尤其是中国在中成药、保健品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丧失,中成药的贸易竞争指数从2001年的0.28下降到2006年的0.02。

此外,医药行业进出口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比重小,2006年仅为1.7%。

目前中国医药行业运行存在以下五个重要特点(一)中国医药企业规模较小中国医药制造业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06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来看,进入500强名单的以医药为主业(含医药商业企业)的企业只有10来家,其中以医药制造业为主业的只有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新华鲁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排第441和475名,其营业收入分别为68.1和63 7亿元人民币,都不到500强平均营业收入的1/4。

2005年中国医药生产大型企业仅为55家(见图4),不到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医药企业数的1%。

从国际对比来看,2006年美国辉瑞制药的收入是461亿美元,是华药集团的54倍。

(二)中国医药行业的集中度低近年来,中国医药行业的集中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2005年前五强企业销售收入占比不到9%,前百强企业占比不到40%,分别较2002年下降了约2个和4个百分点(见图5)。

大型医药企业的销售收入占行业比重大幅下滑,从2002年的46.2%,下降到2005年的20.8%,下降了55%(见图6)。

从国际比较来看,2006年全球前10大制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当年全球药品销售收入的44%,而中国前10大药企市场集中度不到14%,其集中度是中国医药行业的近3倍。

(三)中国医药行业运行效益下滑医药行业一直被认为是高利润的行业,然而这一事实正在改变。

2004年以来,行业利润增长渐显乏力,2006年仅同比增长11.1%(见图7),比当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31%的利润增速低近20个百分点。

同时,医药工业的毛利水平逐步下降,从2000年的36.9%,下降到2006年的30%(见图8);行业整体创利能力也在下降,百元销售收入创利从2003年的9.37元,下降到2006年的7.95元(见图9);行业销售利润率从2003年的9.4%,下降到2005年的8.2%(见图10);行业利润增长和运行效益情况堪忧。

但与之对照的是,财富500强中的制药企业销售利润率在15%左右,特别是2002年财富500强中十家制药企业的利润总和(359亿美元)竟然超过了其它所有490家企业的利润总和(337亿美元)。

(四)中国医药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自2004年7月完成药品生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后,医药生产产能扩张,2005年中国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冻干粉针剂、粉针剂、输液、注射液和缓(控)释片八大类化学药物制剂年产量分别达到3550.6亿片、81 6亿粒、83.4亿包(袋)、9.9亿瓶、105.8亿瓶、66亿瓶(袋)280.6亿支和11.7亿片,仅片剂就够中国人均每人每天服用0.7片,产能过剩现象严重,2005年医药行业总体设备利用率约为55.4%。

另外,2005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11086件药品注册事项中改变剂型的品种1198个、仿制药品种8075个,两项占比约84%,而真正意义上的新化学实体品种不到1%,且批准的仿制药从2002年的1600个,迅速增长2003年的6100个,2004和2005年突破8000个,如此同质化的产品以及早已过剩的产能必然带来惨烈的竞争。

(五)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大医药行业是受政府规制最多、最严的行业之一,是受政策影响最深、最大的行业之一。

影响医药行业的宏观政策因素包括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保险及报销制度、药品价格管理体制以及药品的注册、生产和流通体制等等。

国家在医疗服务和保险方面投入的增加将直接推动药品市场规模的扩张,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健全,此举将分别创造医疗服务需求400亿元和500亿~2900亿元,以药品收入占50%计算,分别增加药品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和250亿~1450亿元。

然而,国家的一些政策也同样对医药行业,特别是民族医药产业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以药养医”和药品定价。

目前,中国医药生产的市场竞争是很充分的,但是药品流通却是垄断的,医院销售的药品约占整个药品销售的85%,几乎所有的处方药是在医院销售的。

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医院大部分收入需要通过销售药品来获得,因而,医院凭借其垄断地位追求药品销售利润的最大化。

因为国家对药品在医院的销售规定了利差,医院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就导致了对高价药的追求,于是出现了药品越是高价就越好卖的怪现象。

这些高价药大部分是合资药和进口药,就算是过了专利保护期,这些药品仍然凭借其“原研药”的地位获得自主定价的地位,很多外资药企只要引进母公司的一个专利过期的药在中国都可以定高价,卖得很好。

不少内资药企更是利用药品注册的漏洞,不踏踏实实搞研发,而是玩“新瓶装旧酒”的把戏,尽力挤入自主定价的行列。

这些政策和制度,非但没有促进行业的竞争,反而给行业的创新带来了致命的伤害,客观上扩大了外资药在医院市场中的份额。

全球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一)全球药品销售进入稳定增长期根据IMS Health的统计,虽然全球药品市场销售增长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仍然以同期全球GDP增速的2~3倍快速发展(见图11)。

全球药品销售额(主要是化学药品制剂和生物生化制品)从2001年的3870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6430亿美元,这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83%,在经过上世纪的快速增长以后,现在已经步入稳定增长阶段,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8%,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将在7750亿~8950亿美元。

(二)全球药品贸易保持快速发展由于到期专利药逐渐增多,跨国医药巨头在创新和成本的压力下,推动了全球制药产业的国际转移和外包快速发展,由此带动了药品贸易的快速发展。

根据WTO统计的数据计算,2000年~2005年全球药品出口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5%(见图12),2005年的出口额为271 9亿美元,超过纺织品的出口(2030亿美元),接近服装的出口(2756亿美元),2010年前有可能超过钢铁的出口。

在WTO统计下,2005年中国药品出口37.8亿美元,排名第15为,仅占当年全球药品出口的1.4%,中国进一步扩大药品出口的潜力还很大。

(三)全球药品市场集中度较高1全球药品市场依然主要集中在美欧日,但新兴市场日益受到关注。

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全球药品市场进一步集中在美欧日(见图1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