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断层解剖课件
合集下载
《腹部的断面解剖学》课件

MRI影像与腹部解剖
MRI影像是一种基于磁场和射频脉冲的成像技术,可以显示人体软组织的结构和 功能。
MRI影像在腹部解剖中主要用于观察肝脏、胰腺、肾脏等实质脏器,对于肿瘤、 炎症等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髂骨
髂骨位于腹部两侧,是骨盆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腹部起到保护作用。
02
腹部的断面解剖
腹部水平断面解剖
水平切面
将腹部器官水平切开,展 示器官的左右切面。
主要结构
肝脏、脾脏、胃、十二指 肠、空肠和回肠等器官的 左右切面。
特点
有助于理解腹部器官的左 右对称性,观察器官的大 小和形态。
腹部冠状断面解剖
冠状切面
将腹部器官自上而下切开,展示器官 的前后切面。
特点
有助于理解腹部器官的前后关系,观 察器官的排列和毗邻。
主要结构
肝脏、脾脏、胰腺、胃、十二指肠等 器官的前后切面。
腹部矢状断面解剖
矢状切面
将腹部器官自左至右切开,展示器官的上下切 面。
主要结构
肝脏、脾脏、肾脏、胃、十二指肠等器官的上 下切面。
《腹部的断面解剖学 》ppt课件
目 录
• 腹部概述 • 腹部的断面解剖 • 腹部重要器官的断面解剖 • 腹部血管与淋巴系统的断面解剖 • 腹部断面影像学与解剖学的关系
01
腹部概述
腹部的位置与分区
位置
腹部位于胸廓与骨盆之间,上起 横膈,下至骨盆上缘。
分区
腹部可分为九个区,包括左、右 上腹部,左、右下腹部,上腹, 中腹,下腹和两个腹外侧区。
肠道的断面结构
肠道的断面结构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等,具有吸 收营养物质、分泌粘液等功能。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断层解剖医学PPT课件

(二)慢性胃炎 【临床与病理】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和饱胀感 【影像学表现】 X线:常难做出与病理一致诊断,结合胃镜 所见与活检,方能明确分类与程度。 常表现为粘膜皱襞增粗、紊乱、胃液增多
44
十一、胃溃疡
【临床与病理】 常单发,多在小弯与胃角附件,其次为胃窦部; 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具有反复性、周期性与节 律性特点,此外有恶心、呕吐、嗳气、返酸、 呕血、黑便、幽门梗阻等
20
五、胃肠道先天性疾病
(一)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 二者常并存,占90% 【临床与病理】 根据食管闭锁盲端的位置及有无食管气管 瘘及位置等,本病理分五型(图7-1-5): Ⅰ型: 食管上下均为盲端,中间无连接或 以纤维组织索条连接,无食管气管瘘; Ⅱ型: 食管上段有瘘管与气管相通,而下 部呈盲端;
食管造影正常X线表现
3
胃各部名称
4
胃的分型
5
胃造影正常X线表现 十二直肠造影正常X线表现(俯卧位)
6
正常小肠充钡影像
结肠造影正常表现(站立位)
7
(二)正常声像图表现 1、贲门声像图表现 2、胃声像图表现 3、十二指肠声像图表现 4、空肠、回肠声像图表现 5、结肠声像图表现
8
(三)正常CT表现 1、食管:壁厚为3mm,超过5mm为异常; 2、胃:适度扩张后,胃壁厚2~5mm,一般 不超过10mm; 3、十二指肠:肠壁厚与小肠相同; 4、小肠:肠壁厚3~5mm; 5、大肠:肠壁厚3~5mm。
典型特征:“A”环与“B”环
鉴别:食管膈壶腹—生理现象
食管下段憩室
41
食管裂孔疝
42
十、胃炎
(一)急性胃炎 【临床与病理】
多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痛,拒食、恶心、 呕吐等 【影像学表现】 X线:轻微—可无阳性发现;较重者—胃内 滞留液增多,胃粘膜增粗、模糊等,若穿 孔可见平片或透视下的膈下积气。
腹部横断层解剖 PPT课件

Abdomen Sectional Atlas: section 2
The second section, through T10, sections the dome of the liver where faint traces of the hepatic veins can be seen converging toward the hepatic portion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 (see Right Upper Quadrant Anatomy). The aorta is still to the left of the midline in the lower posterior mediastinum and the esophagus lies directly anterior to it. When exploring an abdomen with no nasogastric tube in place, the aortic pulsation is the guid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esophagus.
Abdomen Sectional Atlas: section 4
At the bottom of T11, the portal vein is seen in the hepatic hilum.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is seen. The body of the spleen is partially separated from the body of the stomach by the prominent splenic flexure in this individual (see Spleen Anatomy).
腹部的断面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断面解剖学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腹部概述 • 腹部断面解剖基础 • 腹部重要脏器的断面解剖 • 腹部血管的断面解剖 • 腹部淋巴系统的断面解剖 • 腹部断面解剖的临床应用
01 腹部概述
腹部的定义与位置
定义
腹部是指躯干中位于胸部和盆部 之间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组成 部分,包含了消化、泌尿、生殖 等重要器官。
肠道的断面解剖
总结词
肠道是人体内的消化器官,具有吸收、排泄等功能。
详细描述
肠道的断面解剖显示其由小肠和大肠两部分组成,小肠主要负责吸收营养物质,大肠主要负责排泄废 物。此外,肠道内还有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等结构,这些结构在肠道的断面解剖中也有 所体现。
肾脏的断面解剖
总结词
肾脏是人体内的排泄器官,具有过滤血液、排泄废物等功能。
斜向断面
按照器官、组织的斜向角 度进行划分,如冠状断面 等。
腹部断面的观察方法
观察断面的形态
观察断面的病理改变
观察器官、组织的形态、大小、位置 等特征。
观察病变部位在断面上的表现,为诊 断提供依据。
观察断面的层次
观察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了解其排 列顺序和相互关系。
03
腹部重要脏器的断面解剖
肝的断面解剖
腹部的表面解剖
1 2
3
皮肤
腹部的皮肤薄而柔软,富有弹性,是人体最容易发生皱纹的 区域之一。
浅筋膜
腹部的浅筋膜薄而疏松,富含脂肪组织,对内脏有一定的保 护作用。
腹部肌肉
腹部的肌肉主要包括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 等,这些肌肉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腹部轮廓。
02
腹部断面解剖基础
断面解剖的概念
$number {01}
目 录
• 腹部概述 • 腹部断面解剖基础 • 腹部重要脏器的断面解剖 • 腹部血管的断面解剖 • 腹部淋巴系统的断面解剖 • 腹部断面解剖的临床应用
01 腹部概述
腹部的定义与位置
定义
腹部是指躯干中位于胸部和盆部 之间的部分,是人体重要的组成 部分,包含了消化、泌尿、生殖 等重要器官。
肠道的断面解剖
总结词
肠道是人体内的消化器官,具有吸收、排泄等功能。
详细描述
肠道的断面解剖显示其由小肠和大肠两部分组成,小肠主要负责吸收营养物质,大肠主要负责排泄废 物。此外,肠道内还有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等结构,这些结构在肠道的断面解剖中也有 所体现。
肾脏的断面解剖
总结词
肾脏是人体内的排泄器官,具有过滤血液、排泄废物等功能。
斜向断面
按照器官、组织的斜向角 度进行划分,如冠状断面 等。
腹部断面的观察方法
观察断面的形态
观察断面的病理改变
观察器官、组织的形态、大小、位置 等特征。
观察病变部位在断面上的表现,为诊 断提供依据。
观察断面的层次
观察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了解其排 列顺序和相互关系。
03
腹部重要脏器的断面解剖
肝的断面解剖
腹部的表面解剖
1 2
3
皮肤
腹部的皮肤薄而柔软,富有弹性,是人体最容易发生皱纹的 区域之一。
浅筋膜
腹部的浅筋膜薄而疏松,富含脂肪组织,对内脏有一定的保 护作用。
腹部肌肉
腹部的肌肉主要包括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 等,这些肌肉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腹部轮廓。
02
腹部断面解剖基础
断面解剖的概念
【断层 解剖 课件 PPT】腹部三维断层解剖B

24.胰头
25.胰颈
26.十二指肠空肠曲
27.肠系膜上动、静脉
28.肠系膜
29.空肠
30.回肠
31.膀胱尖
32.结肠右曲
33.脾前端
第1肝门、十二指肠断面:该断面 为通过标准平面前2mm×11mm所做 冠状断面。
14.肝中间静脉 15.肝门静脉
16.胆囊颈
17.结肠右曲
18.十二指肠降部 19.十二指肠水平部
面右侧6mm×11mm所 做冠状断面。主要显示 肝右叶和右肾。
20.膈
22 .肝右叶
23.肝右静脉
24.后上段静脉
25.肝门静脉右支
26.肝中间静脉
27.胆囊颈 28.横结肠
29.右肾 30.肾皮质
31.肾锥体
32.结肠右曲
33.十二指肠降部
13.肝门静脉左外叶支
14.肝静脉的属支 15.胃底
16.胃体
17.幽门窦
18.幽门管
19.幽门
20.胆囊
21.结肠右曲
22.横结肠
23.空肠
24.回肠
第1肝门前断面:该断面为通过标 准平面前4mm×11mm所做冠状断面。
14.膈 19.肝门静脉 21.肝左外叶 23.肝右前叶 25.肝胃韧带 27.结肠右曲 29.空肠 31.髂前上棘
10.膈 12.肝右静脉 14.脾 16.脾动、静脉 18.肾锥体 20.肾门 22.肝肾隐窝 24.腰大肌 28.腰神经丛 31.子宫 33.卵巢 38.膀胱 40.右膈脚
11.主动脉 13.胃 15.胰尾 17.肾皮质 19.肾窦 21.右肾上腺 23.第1腰椎 27.腰骶干 30.乙装结肠 32.输卵管 35.股骨头 39.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皱襞,连于肝右叶的外后面与膈之间。
左三角韧带 位于肝左叶的上面与膈之间。前层续于镰 状韧带,后层在静脉韧带裂上端起于小网膜前 层,前后两层于韧带的左端融合。
冠状韧带 镰状韧带
脾的韧带 胃脾韧带
肝胃韧带 胃脾韧带 肝十二指 肠韧带 胃结肠韧 带
脾肾韧带
膈脾韧带
胃的韧带 胃脾韧带
肝胃韧带
胃结肠韧带 胃膈韧带
乙状结肠 系膜根
将乙状结肠固定于左下腹部的双层腹
膜结构。根部附于左髂窝和骨盆左后
壁。该系膜长,故乙状结肠活动度大, 易发生肠扭转。
阑尾系膜
肝的韧带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肠韧带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镰状韧带 呈矢状位,是上腹前壁和膈下面 连于肝上面的双层腹膜结构,位于前 正中线右侧,镰状韧带下缘游离并增
段后,反折向后上形成大网膜的后叶
(双层腹膜),向后上连于横结肠并叠 合成横结肠系膜。大网膜前后两层之
大网膜
间的潜在性腔隙是网膜囊的下部,随
着年龄增长,常粘连愈合,而连于胃 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大网膜前两层则 形成胃结构韧带。
小网膜lesser omentum是
自肝门向下移行至胃小弯和十二指
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其左侧部 称肝胃韧带,内含胃左、胃右血管、 胃的淋巴结及神经等。右侧部为肝 十二指肠韧带,内有胆总管、肝固 有动脉、肝门静脉。小网膜右缘游 离,其后方为网膜孔,经此孔可进 入网膜囊。
通过左右髂结节,后方平对第5腰椎棘突。回盲瓣位于此平面。
腹膜和腹膜腔的应用解剖
一、腹膜形成的结构 腹膜为全身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膜, 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 半透明状。 壁腹膜 衬于腹、盆腔壁内表面的腹膜。 脏腹膜 覆盖腹、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腹膜腔 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移行,共同 围成的潜在性腔隙。 腹腔 指小骨盆上口以上由腹壁围成的腔。
网膜
大网膜 小网膜 肠系膜
系膜
阑尾系膜 横结肠系膜
腹膜形成的结构
韧带
乙状结肠系膜
肝的韧带 脾的韧带 胃的韧带
直肠膀胱隐凹
隐凹 膀胱子宫隐凹 直肠子宫隐凹
大网膜greater omentum是连于胃 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腹膜结构。形似 围裙覆盖于空、回肠和横结肠前方。 胃前、后壁的腹膜自胃大弯和十二指 肠上部向下延续构成了大网膜的前叶 (双层腹膜) 。大网膜前叶继续下垂一
肝十二指 肠韧带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 肠韧带 肝胃韧带
网膜囊omental bursa 是位于小网膜和 胃后方的扁窄间隙,又称小腹膜腔。 (网膜囊以外的腹膜腔大部分则称大腹 膜腔)其围成: 上壁 肝尾状叶及膈下方的腹膜 下壁 大网膜的前、后叶返折部 前壁 小网膜、胃后壁腹膜和大网膜前叶 后壁 大网膜后叶、横结肠及其系膜及覆 盖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左侧 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右侧 借网膜孔与腹膜腔其余部分相通
膀胱上窝 腹股沟内侧窝 腹股沟外侧窝
位于脐以下。包括:脐正
中襞、脐内侧襞、脐外侧 襞。上述皱襞之间形成三 对浅凹,由中线向外侧依 次为:膀胱上窝、腹股沟
脐正中襞 脐内侧襞 脐外侧襞
内侧窝、腹股沟外侧窝。
腹膜陷凹 主要陷凹位于盆腔, 男性有直肠膀胱陷凹;女性有膀 胱子宫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 (Douglas腔)。站立或半卧位时, 男性直肠膀胱陷凹和女性直肠子
3、幽门平面
经脐与剑胸结合连线的中点,后方平对第1腰椎下缘。 幽门 第9肋 胆囊底
胰体
肠系膜上动脉起点 肝门静脉合成处
4、肋下平面
通过左右第10肋最低点,后方平第3腰椎体上缘。用于腹部分区。
5、嵴间平面
通过左右髂嵴左右最高点,后方平对第4腰椎棘突。计数椎骨棘突,腹主 动脉分叉处。
6、结节间平面
网膜孔 网膜囊
网膜孔omental foramen 上界 肝尾状叶 下界 十二指肠上部 前界 肝十二指肠韧带 后界 腹膜覆盖的下腔静脉
网膜孔 网膜囊
网膜囊 网膜孔
网膜囊是腹膜腔的一个盲囊,位臵较深。 当胃后壁穿孔或某些炎症导致网膜囊积液时,
早期常局限于囊内,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晚期,或因体位变化,可经网膜孔流到腹膜 腔其他部位,引起炎症扩散。
腹部断层解剖
一、境界 上方借膈与胸部结构为邻, 下方经骨盆上口与盆腔相通。 在断层解剖中,以膈穹平面 为上界,经第5腰椎间盘平面
为下界。
二、腹部的重要平面
1、第二肝门平面 多位于第10胸椎上份,以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并汇入下腔静脉为特征。
2、肝门平面
多位于第11-12胸椎上份,以肝门静脉在横沟内分为左右支为特征。
脾肾韧带
皱襞、隐窝和陷凹
腹后壁皱襞和隐窝在胃后方、
十二指肠、盲肠和乙状结肠 系膜附近有较多的皱襞和隐 窝。重要的隐窝是肝肾隐窝。
肝肾隐窝
肝肾隐窝hepatorenal
recess位于肝右叶下方与右
肾之间,仰卧时为腹膜腔最
低处,是液体易于积聚的部
位。
肝肾隐窝
腹前壁皱襞和隐窝腹前壁 内面有5条腹膜皱襞,均
网膜孔 网膜囊
网膜囊 网膜孔
系膜
肠系膜mesentery 是将空、回肠系连 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整体呈扇形, 其附着于腹后壁的部分称肠系膜根radix of
mesentery,长约15cm。起自L2左侧,斜向
右下跨过脊柱及其前方结构,止于右骶髂关 节前方。 肠系膜的肠缘系连空、回肠,长达5- 7m,由于肠系膜根和肠缘的长度相差悬殊, 故有利于空回肠活动,对消化吸收有促进作 用,但活动异常时易发生肠扭转、肠套叠等 急腹症。
肝胃韧带 肝十二指 肠韧带
厚,由脐连于肝下面的肝圆韧带裂,
含肝圆韧带。
冠状韧带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呈冠状位,由膈下面的壁腹膜返折至肝膈 面所形成的双层腹膜组成。上层续于镰状韧带, 斜向右后下,终于右三角韧带;下层起于小网 膜后层,经尾状叶上方,并沿其右缘下行,越 腔静脉沟下端前面,后沿肝后面的下界右行, 最后止于右三角韧带。 右三角韧带 是冠状韧带的右端。为一短小的“V”形腹
横结肠 系膜 肠系膜
横结肠系膜transverse mesocolon 是
将横结肠系连于腹后壁的腹膜结构。 阑尾系膜me来自oappendix 呈三角形,
横结肠 系膜 根 肠系膜根
将阑尾系连于肠系膜下方,阑尾的血 管、淋巴管、神经走行于系膜的游离
缘内。
乙状结肠系膜sigmoid mesocolon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