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用品:不同玩具的消毒方法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模版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幼儿园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能够严格执行,减少细菌病毒的传播,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使用幼儿园餐具、用具的场所。
二、餐具、用具的分类:按用途和材质的不同,餐具、用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餐具类:包括碗、盘子、刀、叉、匙等;2. 饮具类:包括杯子、水壶等;3. 烹调用具类:包括锅、勺、铲等;4. 清洁用具类:包括洗碗刷、洗涤剂等。
三、清洗和消毒流程:1. 餐具、用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残留的食物和污渍。
2. 分类清洗:按照类别将餐具、用具分开洗涤,确保不同用途的物品不混合。
3. 清洁流程:- 用流动的清水将餐具、用具表面可见的污物冲洗干净;- 使用合适的洗涤剂,在餐具、用具表面涂抹或浸泡1-2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 用洗碗刷刷洗餐具、用具的表面和内部,注意清洗彻底,确保无残留;- 再次用清水冲洗餐具、用具,确保洗涤剂完全清除干净。
四、消毒流程:1. 餐具、用具清洗后,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 高温消毒:用沸水烫洗餐具、用具,水温应达到80摄氏度以上,持续烫洗2-3分钟;- 高压蒸汽消毒:使用高压蒸汽消毒设备对餐具、用具进行蒸汽消毒,时间和温度按设备说明执行;- 化学消毒:使用专业消毒液对餐具、用具进行浸泡消毒,时间按照消毒液说明执行。
2. 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消毒剂完全清除。
五、保洁和存放:1. 餐具、用具在清洗和消毒后,应进行保洁和存放,以保证下次使用时干净卫生。
2. 餐具、用具应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和污染。
3. 存放时要注意不同类别的餐具、用具要分开存放,避免混合。
4. 定期检查存放状态,保障餐具、用具的卫生。
六、员工培训和管理:1.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餐具、用具清洗和消毒制度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2. 幼儿园应建立餐具、用具清洗和消毒记录,记录员工操作情况和消毒效果。
玩具消毒

使用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许可认证的正规84消毒液就可以了(可以细看产品标签,格式为“卫消字(XXXX年)第XXXX号,如果卫消字前面有省的缩写,像“鲁卫消字”则说明只经过了山东省卫生主管部门的认证,而不是国家的认证)。
使用方法:按照1:29的兑水比例兑水稀释,将成人玩具置于其中浸泡2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过净(注意如果有金属部分的位置不能浸泡,84消毒液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铜,对于含金属的玩具,可以用84消毒液原液搽洗不含金属的部分,静置3分钟后用清水过净),一定要多清洗几次,并置于通风处晾干(避免NACLO残留刺激皮肤)。
你里面所提到的75%的酒精即医用酒精能渗入细菌体内,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杀灭细菌,但不能杀灭芽孢和病毒;你提到的新洁尔灭的有效成份是苯扎氯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C21H38BrN ),它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和细菌芽孢无效。
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对病毒无效。
而84消毒液是含氯的广谱高效消毒剂,能杀灭全部的细菌和绝大多数已知的病毒(如艾滋病病毒HIV等),如果为了安全,使用84消毒液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注意稀释的比例(各个厂家的产品不一样,推荐使用蓝月亮的84消毒液,比较专业),同时仔细察看生产日期(84消毒液含有的游离态CL在空气中易转化为氯气,从而失去效果,随着时间流逝,有效成份的含量是逐渐降低的)。
为解决儿童玩具有效消毒问题,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含氯消毒剂与过氧乙酸消毒剂消毒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
结果,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或用160 g/L过氧乙酸消毒剂自然蒸发消毒,对儿童玩具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均大于90%。
消毒后可使木制、橡胶、塑料、金属类儿童玩具和绒毛类儿童玩具表面上细菌总数<2 cfu/cm2。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范文

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范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
餐具、用具的清洗消毒是保障幼儿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幼儿园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为主题,旨在确保幼儿园食品安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餐具清洗程序1.接收餐具环节(1)幼儿园接收新的餐具时,应对餐具进行验收,并检查是否有破损或污垢。
(2)将验收合格的餐具进行分拣,分成饭勺、饭碗、酒杯等不同种类。
2.餐具清洗前准备(1)清洗人员应将手部洗净,穿戴好清洁工作服、洗手袋等防护用具。
(2)清洗水槽应清洗干净,自来水要通畅,水温控制在40℃左右。
(3)准备好清洗餐具所需的洗涤剂、清洗刷等清洁工具。
3.餐具清洗过程(1)将餐具放入清洗水槽中,用清洁剂充分浸泡10分钟。
(2)使用清洁刷对餐具进行彻底的擦洗,特别要注意餐具隐蔽部位的清洗。
(3)清洗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经过初次冲洗后,再次进行消毒。
4.餐具消毒程序(1)将清洗干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水槽中,用清洁剂充分浸泡20分钟。
(2)将餐具从消毒水槽中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3)将餐具晾干,确保餐具彻底干燥。
5.餐具保管(1)消毒干燥后的餐具应存放在密闭的餐具柜中,以防止二次污染。
(2)餐具柜应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餐具的整洁。
三、用具清洗程序1.接收用具环节(1)幼儿园接收新的用具时,应对用具进行验收,并检查是否有破损或污垢。
(2)将验收合格的用具进行分拣,分成剪刀、笔、玩具等不同种类。
2.用具清洗前准备(1)清洗人员应将手部洗净,穿戴好清洁工作服、洗手袋等防护用具。
(2)准备好清洗用具所需的洗涤剂、清洗刷等清洁工具。
3.用具清洗过程(1)将用具放入清洗水槽中,用清洁剂充分浸泡10分钟。
(2)使用清洁刷对用具进行彻底的擦洗,特别要注意用具隐蔽部位的清洗。
(3)清洗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经过初次冲洗后,再次进行消毒。
4.用具消毒程序(1)将清洗干净的用具放入消毒水槽中,用消毒剂充分浸泡30分钟。
幼儿园玩具和教具消毒制度

幼儿园玩具和教具消毒制度在幼儿园,玩具和教具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化,对于幼儿园玩具和教具的消毒工作也变得越发重要。
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安全是每个幼儿园的责任,建立健全的玩具和教具消毒制度势在必行。
首先,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
制定详细的消毒计划,明确消毒的时间、频次和方法。
根据不同种类的玩具和教具,采取相应的消毒方式,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忽略。
同时,幼儿园应配备专业的消毒人员,他们应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了解消毒原理和方法,做到做到科学、规范地进行消毒工作。
其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也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园在选择消毒剂时,应当考虑到杀菌效果和对孩子们健康的影响。
一些高效的消毒剂可能会对孩子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刺激,因此,在选择消毒剂时应当采用对孩子们无害的产品。
同时,要避免使用过期的消毒剂,以免影响消毒效果,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玩具和教具的状态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关键。
定期检查玩具和教具的表面是否有破损或污渍,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只有保持玩具和教具的完好状态,才能有效地进行消毒工作,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最后,师生和家长的配合也是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应当加强师生和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于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
师生和家长应当合作积极参与玩具和教具的消毒工作,时刻关注玩具和教具的清洁情况,及时向幼儿园反馈问题,共同维护孩子们的健康。
总的来说,建立健全的是维护孩子们健康和安全的基础。
通过制定消毒计划、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定期检查维护玩具和教具的状态,以及师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可以有效地减少细菌的传播,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应当重视玩具和教具的消毒工作,持续改进和强化消毒制度,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干净、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
幼儿园消毒方法

幼儿园消毒方法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地方,保障幼儿园环境的卫生和安全至关重要。
消毒是保持幼儿园环境清洁和健康的重要手段。
正确的消毒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还能够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下面就幼儿园消毒的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幼儿园的日常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日常消毒包括对桌椅、玩具、地面等经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
在日常消毒中,可以使用84消毒液、酒精等消毒用品,对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此外,还可以定期对幼儿园的空气进行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等设备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杀灭。
其次,针对幼儿园食堂和厕所等重点区域的消毒工作也需要加强。
食堂是孩子们进食的地方,消毒工作尤为重要。
在食堂的消毒中,除了对桌椅、餐具等进行消毒外,还需要对食材、餐具的存放和处理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对于厕所的消毒,除了定期对地面、马桶等进行消毒外,还需要保持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再次,幼儿园的公共区域和走廊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
这些区域是孩子们活动的地方,消毒工作的不到位容易造成细菌的传播。
在这些区域的消毒中,可以使用喷雾器等设备,对空气和物品进行全面的消毒,确保整个区域的卫生。
最后,幼儿园的消毒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除了专业的消毒人员外,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也需要共同参与消毒工作。
老师可以对孩子们进行卫生教育,教导他们正确的洗手、饭后漱口等卫生习惯。
家长也可以定期清洁孩子的衣物和书包,减少细菌的传播。
总之,幼儿园的消毒工作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消毒方法和全员参与是保障消毒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
希望幼儿园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能够重视消毒工作,确保幼儿园的环境清洁、安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小班卫生教案:如何清洁玩具和教具

小班卫生教案:如何清洁玩具和教具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玩具和教具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物品。
这些物品的清洁对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重视玩具和教具的清洁。
本篇文章将向您介绍如何清洁幼儿园小班的玩具和教具。
一、清洁玩具1、分类清洁玩具应根据材质分别清洁。
毛绒玩具应该用抽掉污垢面罩的干净布擦拭;木制玩具应该用湿布轻轻擦拭,不要用水直接浸泡;塑料玩具等应该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清洗。
2、定期消毒定期消毒对保护小班幼儿健康非常重要。
定期(1个月或3个月)对小班玩具进行消毒。
可采用84消毒液稀释后喷洒,或用蒸汽消毒器消毒。
消毒后还要用清洁干燥的布擦拭干净。
3、简化玩具小班教学中要适当减少玩具数量,减少玩具污染。
家长和教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玩具,让他们更自然地玩耍。
将玩具定期轮换,避免过度使用和累积。
二、清洁教具1、分类清洁和玩具一样,教具也应该分别按照材质分类清洁。
相比较于玩具,教具的清洁更加重要。
例如,书籍应该用室内清洁剂进行擦拭;画板、手工橱柜等要用干净的湿布进行擦拭;桌椅应该用湿布和中性洗涤剂进行清洁。
2、定期消毒小班教室要定期对教具进行消毒。
消毒可以用84消毒液、过氧化氢等,在清洁后使用湿布或干布擦拭消毒液。
3、杜绝污染在幼儿园小班教室中,要注意杜绝教具污染。
杜绝废品桶、回收桶等也建议一星期清洗至少一次,保持教室空气清新。
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清洁玩具和教具是保障幼儿健康、防范疾病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对幼儿园小班内的玩具和教具进行规范的清洁和消毒,营造一个清洁、卫生、健康的学习环境。
家长也应该从家庭方面做好清洁、消毒等方面的工作,切实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第二版)第四章学前儿童生活与教育的卫生保健

用方法是煮沸。
2、水果消毒生食瓜果,使用前用清水洗净,或用消毒剂浸泡后冲洗 干净,然后去皮。 3、被褥、衣物消毒儿童的被褥、衣物要勤洗勤换,并经常放置在阳 光下暴晒,至少每月进行两次。
4、玩具、图书消毒玩具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可用阳光暴晒、
消毒剂浸泡、洗涤等方法。 5、空气消毒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儿童活动室、卧室等空气新鲜外, 在必要时可采用食醋熏蒸或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1 了解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教育的卫生学依据; 2 正确理解合理安排学前儿童一日活动的原则和要求; 3 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体育活动; 4 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 5 熟悉并掌握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各项技能。
第一节 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卫生保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 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生活活动是指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全部生活实践,包括物质生活活 动和精神生活活动。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来园、晨间、盥洗、喝水、进餐、
二、预防疾病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按年龄及季节配合卫生防御部门完成预防接种工作,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 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4.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 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 进行检疫。 5.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 6.坚持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三)幼儿园绘画和书写活动的卫生保健
绘画和写字是很精细的工作,绘画和写字时,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 般不宜超过5—10分钟。 绘画写字时所用的铅笔,蜡笔,或其他用具应无毒,安全。要训练学 前儿童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四)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卫生保健 由于学前儿童呼吸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声带发育不成熟,在唱 歌时,要特别注意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声带疲劳和损伤。 1、要选择适合其年龄特征的,音域合适的歌曲。 2、唱歌时的环境应保持空气清洁、新鲜、湿润,温度不低于18—20度; 3、冬季不要安排户外唱歌,以免呼吸道炎症; 4、唱歌前,室内应预先开窗通风,并且清扫地面; 5、唱歌时还应保持正确的姿势,最好采取立姿, 6、持续唱歌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4—5分钟为宜。
幼儿园疫情防控知识教案二——卫生用品消毒规范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点。
在幼儿园中,卫生用品的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消毒操作可以有效地预防病菌的传播,保障幼儿们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卫生用品的种类、消毒流程、消毒剂选择、常见误区等方面,为读者介绍幼儿园卫生用品消毒规范。
一、卫生用品种类幼儿园中常用的卫生用品包括:手纸、湿巾、餐具、杯子、毛巾、被褥等。
不同种类的卫生用品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例如,手纸和湿巾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餐具、杯子和其他用具可以用高温消毒法进行消毒,被褥、毛巾等可以通过洗涤消毒方法来消毒。
二、消毒流程1.清洗:将卫生用品进行清洗、浸泡,去除污渍。
2.分拣:将干净无污渍的卫生用品分拣开。
3.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对不同种类的卫生用品进行消毒。
4.清洗:将消毒后的卫生用品进行清洗。
5.烘干:将卫生用品进行烘干,避免二次污染。
三、消毒剂选择在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常见的消毒剂包括:84消毒液、过氧乙酸、紫外线消毒器等。
不同的消毒剂有着不同的杀菌效果和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四、常见误区1.不彻底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出现消毒不彻底的问题,会导致病菌残留,不仅达不到消毒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风险。
2.过度消毒:过度消毒会导致杀菌剂残留,进而影响孩子的健康。
要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来进行消毒,确保卫生用品的清洁和安全。
3.消毒剂销期:消毒剂也有保质期和销期,在选用消毒剂时,一定要注意保质期和销期等相关信息,以免使用过期消毒剂造成不良影响。
幼儿园卫生用品消毒是预防病菌传播、保障幼儿健康和安全的重要工作。
对于幼儿园工作人员来说,正确掌握卫生用品消毒流程、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以及避免常见误区,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还应该加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提高家长的“消毒意识”,共同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