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风格是以尚墨主义者洛可可的精神理念为基础的文学流派,他主张反对被庞
大的科学结构围绕的现代世界,提倡自然、艺术、传统文化以及人文主义的主张,提倡缓
慢而和平的发展。

浪漫主义文学特征表现丰富多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以“自然”为核心哲学思想
浪漫主义风格大量运用自然的形象,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象,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漫主义文学中大量提及柔和而宁静的自然景物,如江水潺潺,流光溢彩,奔腾的河流,熠
熠的夕阳,湛蓝的湖面等,此外,还包括湖边的清淡月光,林中篝火的气息,芦苇荡漾的
湖面等。

二、追求内心世界
浪漫主义文学赋予自然与社会景物以不同的色彩,并用文字来表达内心的独立思考,
以表达对自然与传统文化的崇敬与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特点还包括强调变化,批判僵化类比,追求游戏意象,把人类当成一个整体有机体以及追求宗教信仰的安慰,如《哈姆雷特》中的“无限的一切” Conception/。

三、理想化的表现
文学浪漫主义以理想化阐述事物,文学作品里描绘的是一个美丽的、充满爱和情感的
社会,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英雄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均有焕发出理想色彩的美好心情,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真诚的爱憎情感,深情抒写人们内心深处的纯真、热情、正义和梦想。

四、强调情节复杂性
浪漫主义文学通常提倡叙述复杂的情节,大量使用节奏和叙事手法,提示英雄人物的
神秘特质,人物的思想变化和情义的变化反映出人类的复杂心理,让角色充满神秘色彩,
对整个文本的构成表示出浓郁复杂的魅力。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你欣赏的作家与作品有哪些?为什么?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个时期欧洲文学运动的主潮所引起的浪漫主义,它反对古典主义的拟古倾向和理性教条的束缚,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中重感情、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传统。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创作风格上,则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下几点鲜明的特征,即(一)强烈的主观性特征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对庸俗丑陋的现实极为反感,而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

他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特别注重主观抒情。

他们缅怀过去,描写理想化的中世纪,到宗法制社会甚至基督教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激烈地反对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强调在创作中要充分展示个人的主观世界,要充分表露那种奔放的、直露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强烈感情。

(二)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学说,常以大自然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在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中,既寄托自己的理想,又突出人和大自然的精神交往。

他们诅咒城市文明,用大自然的美来反衬资本主义社会的丑,借以抒发对自由的向往。

(三)对中世纪民间文学的重视浪漫主义作有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

民间文学不仅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在想象的丰富,感情的真挚,表达的自由,语言的生动、通俗等方面,给浪漫主义文学以很好的借鉴。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四)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还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使美与丑、善与恶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浪漫主义作家强烈的不满现实,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兴趣,不喜欢如实描写现实,偏爱描写主观理想。

②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作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③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强烈的爱,这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所在,他们笔下的那些非凡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环境里。

④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遵循规则。

在创作中强调多种题材样式,强调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题材。

⑤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期达到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印象的效果。

但是过分追求词藻的华美,有的人甚至堆砌浮夸,矫揉造作,作品中内容贫乏空虚。

由于各国发展不同,所以浪漫主义发展以及主张特征也不同。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什么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什么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有什么特点?除了夸张手法的运用、想象奇特之外还有什么?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

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

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在西方则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40年代这个时期。

其最先形成于德国,而后波及到英国、法国和俄国,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一场风靡欧洲的文学运动,相继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文学理论中所说的浪漫主义主要指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类型,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

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

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

"并指出这是一种"根据'古典的'与'浪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代表作品浪漫主义是一股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的文学和艺术运动,它对个人情感、自然界和历史传统等充满了强烈的热情和幻想。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带来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下面我们将探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以及代表作品。

特征一:对自然的崇拜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大特征是对自然界的极度崇拜。

浪漫主义作家认为自然是对人类精神的滋养和灵感的源泉。

他们将自然界描绘成美丽、神秘和神圣的存在,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例如,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小诗集》中,他以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湖泊、山景和田园风光的深深热爱。

特征二:对个体情感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和追求。

作家们相信人类的内心感受比理性和客观事实更加真实和重要。

他们对个体情感的探索包括对爱情、欲望、悲伤和内心痛苦等主题的深入研究。

约翰·济慈的诗歌《秋思》中,他以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尽留恋和悲伤。

特征三:对历史传统的重塑浪漫主义作家对历史传统的重塑是为了反抗现存社会秩序的束缚,呼唤着人们对过去的理解和传统的重新认识。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来重新塑造历史,并通过寓言和象征的手法,表达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自由的思考。

比如,珀西·比希·雪莱的长诗《普罗米修斯解放》中,他通过描写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普罗米修斯,表达了对专制统治和奴隶制度的批判。

特征四:对神秘和超自然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充满了神秘、超自然和幻想的元素,作家们探索人类灵魂深处的未知领域。

他们相信人类的灵魂与宇宙和神秘力量相通,通过对神秘与超自然的冥想和表达,传递出对人生意义和宇宙秩序的思考。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的《抒情诗集》中,他通过诗歌将人类的个体意识与宇宙的辽阔相融合,表达了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思考。

代表作品:1. 威廉·华兹华斯的《抒情小诗集》- 这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集,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 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 界的追求。
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①向往理想,超越现实,以主观思想代替客观现实; ②人物形象是理想的而非现实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 冉阿让; ③主观性,情感宣泄; ④歌颂自然、回归自然,以自然美对抗现实丑; ⑤大胆的幻想,奇特的夸张。
《悲惨世界》人物特点
《悲惨世界》浪漫主义的体现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现实主义:冉阿让被迫的经历、芳汀的悲惨遭遇、滑铁卢战役等。 浪漫主义:冉阿让超人的体力和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2.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上。 冉阿让攀上横杆救水手而自己却落入海中;抱着柯塞特被警察追得翻 入修道院,碰到的第一个人恰恰是他曾救过的割风爷爷等情节都是离 奇的。 3.政论性。 4.语言高昂、激烈、热情、叙述有史诗的风格。
1.离奇的情节: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 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2.非凡的人物: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埃斯梅拉 达的美貌、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和克罗德的禁 欲和纵欲的矛盾等,用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 塑造了非凡的人物特征
3.强烈的对比: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 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 暗,埃斯梅哈尔达和卡西莫多形成了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
比,是真诚和美好的人性代表。
作者以浓烈的色彩表达,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 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 特声响的世界,这些描写都极强地增加了小说的浪 漫主义色彩。
《悲惨世界》内容简介
失业工人冉阿让为外甥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处苦役十九年。出狱后, 一个主教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成为马德兰市长。纯白无暇的少女 芳汀,被黑暗的社会接触后,受到了众人的讽刺,她的女儿珂赛特 也被别人当作下人,遭受百般折磨,最后还是被越狱的冉阿让所 救…

外国文学史大二下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大二下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较详细版)一、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英国、法国)1、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2)以人道主义为批判现实的武器,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企图建构理想的社会图景。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并不重视反映历史的本质,只是把历史作为自己自由驰骋的艺术场景。

(4)喜爱自然风光、异域风情,厌恶资本主义的现实和都市文明。

2、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2)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就是从收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3)惯用对比和夸张手法,大力提倡想象,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二、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思潮发源地:最早的两个浪漫流派1、德国文学概述浪漫主义文学在18世纪末的德国兴起后,很快传播到英、法和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一股全欧性的文学思潮,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开始衰落。

(1)早期(耶拿派,18世纪末—1805):由于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早期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悲观思想也比较严重。

施莱格尔兄弟:威廉·施莱格尔(1767—1845)和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的理论家。

他们在耶拿创办杂志,宣传浪漫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和放纵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

诺瓦利斯(1772—1853):耶拿派的作家代表,敌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主张恢复中世纪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统治。

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他所爱的一个14岁便死去的女孩而写的,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神秘主义色彩。

(2)中期(海德尔堡派,1805—1815):1805年在海德尔堡出版的《隐士报》,形成这一时期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称海德尔堡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①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②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③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④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一、德国文学:是浪漫主义的诞生地二、耶拿派:①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② 1798年到1800年间,他们创办的《雅典娜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① 19 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②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它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早期代表作。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后期代表作。

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二、英国文学: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①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②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莱尔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金钱关系。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雪莱注重对未来的描绘。

他试图在创作中充分描述出他对人类远景的看法。

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的“预言”首先体现在《麦布女王》(长诗)。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中普罗米修斯对暴君宙斯的最后妥协,进一步强调了不屈抗争的精神,并预言人类社会最终将“再也没有暴力,没有暴君,人们彼此间,好像精灵一样地自由。

自然山水诗:《云雀》、《西风颂》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拜伦】拜伦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诗人,他的诗作中大都表现了一种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的精神倾向,注重对现实的揭露。

《懒散的时刻》:第一部诗集《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讽刺诗《曼弗雷德》:哲理诗剧,表达了拜伦“世界悲哀”的哲学。

主人公曼弗雷德则成为“拜伦式英雄”最成熟的形象。

《该隐》:诗剧,取材《圣经》。

主人公:该隐是敢于怀疑思考,有自己的欲望与要求的年轻人类的代表。

东方叙事诗:① 1813 — 1816 年拜伦完成了一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故事,称《东方叙事诗》。

②叙事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作“拜伦式英雄”,这些叙事诗又叫“叛逆者叙事诗”。

《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那》《科林斯的围攻》拜伦式英雄:①这些英雄大多出自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里。

②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③但由于他们的抗争缺乏明确的目标,主人公的结局都是失败呀死亡。

《唐。

璜》:一部未完成的长篇讽刺叙事诗或称诗体小说。

通过主人公唐。

璜这位“古代朋友”几乎遍及全欧洲的冒险经历,展示出18 世纪至 19 世纪欧洲广阔的社会现实。

基本结构是由唐。

璜的两次旅行构成。

简析《唐。

璜》的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人物形象:①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的长篇讽刺诗《唐。

璜》中的主人公在拜伦所有的主人公形象中独一无二,他热情、玩世不恭、但不绝望、不忧郁。

②他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没有反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消极)。

③他不为道德教条束缚的自然天性,在曲折恋爱冒险中起着讽刺虚伪道德的重要作用。

艺术成就:①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辛辣的讽刺,锋芒指向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成为一部“讽刺百科全书”。

②插话:在叙事过程中不时地和大规模地插入议论。

②题材和风格的无穷变换,以悲壮、诙谐、揶揄、热情等各异的风格杂糅并置。

③以口语体取得最高成就。

(八行诗体)简析《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的主要思想内容,特色?(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反暴政、反侵略)第一章主要写主人公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见闻,反映了拿破仑铁蹄下当地人民的苦难、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

第二章主要兴趣仍是景色和冒险。

作者缅怀希腊光荣的过去,哀叹现在的懦弱,希望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土耳其的统治。

第三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超过并在最后遮住了游历主人公的形象。

凭吊滑铁卢战场,咏叹拿破仑的命运,抨击神圣同盟,追忆启蒙主义者伏尔泰和卢梭。

热情讴歌反抗一切形式压迫的自由精神。

第四章他的信心和希望变得最为明朗有力,以高昂的自由信念号召意大利人民起来斗争,争取独立。

①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②诗作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抒情,议论为主,叙事为辅。

③作品的语言生动流畅,极富感情色彩,时而凝重朴实,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清新绮丽,时而色彩斑斓,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拜伦的讽刺才能:他把讽刺、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更是他独特才能的突出表现。

早年他的处女作《懒散的时刻》受到《爱丁堡评论》的挖苦嘲弄时,他就写出了长篇讽刺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对整个英国文坛报以全盘攻击,展现了诗人的胆魄和作为一个讽刺诗人的才华。

他的政治讽刺诗《审判的幻想》中淋漓尽致的表现,使此诗被评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为成熟和完整的政治讽刺诗之一。

在诗中,他对骚塞令人作呕的歌颂乔治三世的同名诗篇进行了无情嘲笑和辛辣讽刺,锋芒直指英国国王和一切反动力量。

《唐。

璜》更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讽刺叙事诗,诗人以一种嘲讽和批判姿态,对广泛涉及的社会现状、政治制度、道德风尚、生活习惯以及英国社会施以最深刻的评论。

拜伦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辛辣的讽刺,它密布在作品各个角落的锋芒,指向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欧洲广阔的社会人生。

成为一部“讽刺百科全书”而从不失去尖刻和精辟特性的讽刺也从一般的嘲讽上升到政治讽刺的高度。

【济慈】《夜莺颂》(颂诗):以精巧著称。

【司各特】(以历史小说著称)“威弗利小说”代表作《艾凡赫》。

司各特擅长在艺术虚构的同时引入历史真实的细节,情节曲折,富于传奇色彩,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

【简。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爱玛》三、法国文学:【雨果】法国浪漫主义的主将和领袖《(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树起浪漫主义的旗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美丑对照原则:①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

②主要内容: 1 大自然中美丑并存。

2 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就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

肯定和强调“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作用,提高“丑”的审美意义。

“丑”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

艺术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的夸张。

3 强烈的美丑对照、美丑并列,可能通过否定丑达到对美的肯定,就可使艺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雨果在小说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人道主义为主线):《海上劳工》:歌颂劳动者的高尚品德。

《笑面人》: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晚年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作品( 1793 )。

作者在小说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观点。

主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是叛军的首领、革命军郭文、西穆尔登。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三要主要人物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王权和教会对善良无辜者的残害,提示了在禁欲主义的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堕落的过程,表明了雨果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精神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

爱斯梅拉尔达是作者理想中“美”的化身。

伽西莫多是作者理想中“恶”的化身(外表令人恐怖、滑稽)。

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

副主教克洛德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

他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

克洛德并非天生的恶人,宗教使他的人性畸形发展,最后走到了人性的反面――灭绝人性。

艺术特色:①对照方法:人物自身(外表,内心)伽西莫多、克洛德。

②人物之间:伽西莫多、克洛德。

③两个阶级、两种朝廷:路易十一、平民王国。

《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主要人物:冉阿让、芳汀、小柯塞特。

以《悲惨世界》为例,分析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代表作《悲惨世界》,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①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控诉。

如:冉阿让被监禁 19 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害成流落街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②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

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收留冉阿让以仁慈感化他,使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广施济贫的市长。

③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

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使罪弃恶从善、终止犯罪。

④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理想“冉阿让”。

如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投河自杀。

⑤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是腐蚀剂。

论述《悲惨世界》的艺术成就。

①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现实主义:冉阿让被迫的经历、芳汀的悲惨遭遇、滑铁卢战役等。

浪漫主义:冉阿让超人的体力和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②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在情节的安排上。

冉阿让攀上横杆救水手而自己却落入海中;抱着柯塞特被警察追得翻入修道院,碰到的第一个人恰恰是他曾救过的割风爷爷等情节都是离奇的。

③政论性。

雨果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变成社会讲坛,不时地站出来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④语言高昂、激烈、热情、叙述有史诗的风格。

【夏多布里昂】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基督教的真谛》:包括两部中篇《阿达拉》和《勒内》塑造了“世纪病”患者的形象。

《阿达拉》:写了一个发生在北美原森林的故事。

歌颂了基督教的崇高伟大,赞美为天主献身的精神。

是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

主人公:印第安人夏克塔斯、部落酋长之女阿达拉。

《勒内》:写的是一个贵族青年的忏悔。

夏多布里昂笔下的“世纪病”形象:① 19 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夏多布里昂的作品《勒内》中的主人公勒内生性孤僻,忧郁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整日在冥思遐想中派遣他的忧郁,在孤独的漂泊中度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