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并购估值模型高盛_估值模型通用
国外投行的公司价值估值模型

有不到20%的使用率。
乘数估值法
50%
剩余收入估值法
(EVA)
贴现现金流量法 (DCF)
4
目前成熟市场上分行业最常用的估值乘数
——估值乘数已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
行业 汽车
银行 基本原材料
建筑 商业服务 资本性产品
食品、饮料和烟草
下属行业 制造 零部件
造纸 化学制品 金属和矿物
工程制造 国防 食品生产 啤酒生产和酒吧 酒精饮料 烟草
15,320
16,445
15,190
13,937
2006
2007
2008
2009
未来永续折现
17亿年销售收入×20%存货率×30%销售增长=1亿元的存货增长 从而在使用DCF估值过程中可能导致约0.9亿元的EV偏差。
13
4、中国中小企业DCF估值中永续价值的准确性
由于DCF在进行一定年 度(通常为5~7年)的 FCF预测后,都会设定 一个既定的企业永续价 值进行企业价值的简单 估算。由于进行估值的 都是较好的企业,分析 师的乐观情绪会阻止他 们充分地下调预测,因 此对于g的取值往往过 高,在对增长型企业的 估中,可能产生高达60 %的估值溢价,因此永 续价值的准确性值得怀 疑。
最常使用的乘数 P/S
P/CE的相对指标,P/S P/BV
P/BV
EV/EBITDA,EV/S,P/CE P/LFCF,EV/EBITDA P/LFCF,EV/FCF,P/S,EV/EBITDA EV/EBITDA,ROCE,P/LFCF,P/S,(P/S) /GROWTH
P/S,EV/EBITDA,EV/S P/S,EV/EBITDA,EV/S EV/EBITDA,EV/CE ROCE,(P/S)/GROWTH,P/S的相对指标 EV/EBITDA
高盛的经典投行案例

高盛的经典投行案例那咱就来说说高盛的几个超经典投行案例哈。
一、Facebook上市案例。
1. 背景。
Facebook那可是社交网络界的超级巨头啊。
在它要上市的时候,就像一个超级明星要举办一场超级盛大的全球巡回演唱会一样,备受瞩目。
当时Facebook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全世界好多人都在上面分享生活、照片啥的。
2. 高盛的操作。
高盛那可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高盛是Facebook上市的主承销商之一。
它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管家,要把Facebook这个超级宝贝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推向资本市场。
高盛在定价方面那是煞费苦心。
它得评估Facebook到底值多少钱。
这就好比给一件绝世珍宝定价,定高了,可能投资者就不买账了;定低了,Facebook又觉得自己亏了。
高盛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分析Facebook的用户增长潜力、广告盈利模式等各种因素。
最后定了一个价格,虽然上市初期有点小波折,股价波动比较大,但是从整体上看,高盛还是成功地把Facebook这个巨大的社交网络帝国推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而且后续Facebook在资本市场上也逐渐稳定发展,高盛在其中可是功不可没呢。
二、双汇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案例。
1. 背景。
双汇国际,那可是中国肉类加工的大佬啊。
史密斯菲尔德呢,是美国的猪肉生产巨头。
双汇国际就想把史密斯菲尔德收入囊中,这就好比一个东方的武林高手想要和西方的剑术大师来个合并,想在全球肉类市场上称霸。
2. 高盛的操作。
高盛在这个收购案里就像是一个超级红娘。
它要撮合双汇国际和史密斯菲尔德这两个“大明星”。
高盛先得对双汇国际的财务状况进行梳理,确保它有足够的实力去完成这个大收购。
然后呢,又得对史密斯菲尔德进行全面的评估,看看它到底值多少钱,有没有什么隐藏的风险啥的。
在交易过程中,高盛还得协调双方的各种利益关系。
比如说,美国那边的监管问题,要确保这个收购能通过美国的各种审查。
高盛就像一个外交家一样,和美国的监管部门沟通,解释这个收购对美国市场的好处,像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啊,促进美国猪肉产业的发展啥的。
可比估价模型

4.73
3
1.72
2.88
9.0 7.7 7.4 7.3 7.1
中位数 = 7.5x
6.5
0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南亚塑胶 中化化肥控股 中海石油化学 三菱丽阳 建滔 可乐丽 住友化学 旭化成
息税折折旧摊销前利润 特殊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BITDA倍数 (EBITDA) 公司预计2007年EBITDA5亿美元,考虑到公司还未上市,以 及国有企业重组成本等负面因素,EBITDA取5.5倍。改制后的 公司价值=5×5.5=27.5亿美元,扣除债务2.5亿美元,股权价 值25亿美元。境外PE出资5亿美元,占新公司16.67%的股份。
EV/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增长率×100 , EBITDA增长率×100, EPS增长率×100
估价模型各有适用条件和局限性,并不排斥,为估价实 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实际运用时,可根据企业业务和 投资机会组合的各项业务收益及其风险特性结合使用。
(1) 单独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可比公司估值模型
(2) 现金流贴现 + 可比公司:在现金流可预期的第一阶段 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在难以细化预期的第二阶段采用 可比公司估值模型。 (3) 对业务多元化企业,对各项业务可以分别采用相应的 估价模型。例如,成熟业务采用贴现估价模型,成长业 务采用可比估值模型。
可比估价模型形式简单,依赖股票市场信息。估价 时无需明确假设条件。
可比估价模型基于股票市场评价理念和标准,反应 了股票市场对公司价值各种预期或溢价。例如,并 购,潜在增长机会等。在市场高涨时乐观预期,在 市场低弥时悲观预期。可以获得相对于可比公司, 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中的价格市场定位。 基于长期预期基础上的公司股票市值与当前财务或 非财务指标之间相关性可能非常弱。
限时赠送!15个超经典并购估值模型(含高盛、摩根大通估值模板)

限时赠送!15个超经典并购估值模型(含高盛、摩根大通估值
模板)
导读
随着资本活动的日趋活跃,并购也成为了资本市场中屡见不鲜的行为。
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交易数量为4010起,完成交易总规模2532.6亿美元。
然而,由于并购牵涉的金额较大,涉及方相对复杂,因此针对并购行为的监管力度也逐渐加强,企业及投行的并购行为也变得更加谨慎——如此一来,与之密切相关的估值行为变得关键。
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资产、权益评估,是对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的过程。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三大类,由此衍生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则包括市盈率模型、预测自由现金流量模型、净资产账面价值模型等等。
针对这一领域,老兵今天决定向各位分享15个经典并购估值模型,以供收藏参考。
这批模型涵盖针对房地产、能源、金融、酒业等行业的估值,同时有来自于高盛、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安信证券等国内外著名投行机构的估值模型,结合具体案例(如华谊兄弟、贵州茅台等),直接以excel形式展现,实用价值极大,可直接用于项目分析。
案例14 收购估价模型Ⅰ:拉巴波特模型Ⅱ:沃斯顿模型

案例14 收购估价模型Ⅰ:拉巴波特模型Ⅱ:沃斯顿模型[概要]本案例介绍了两种资产估价模型和拉巴波特和模型沃斯顿模型,并提供了两个实例进行分析说明。
[案例介绍]资产评估一般由社会专业评估机构完成,其价格均是针对目标公司而言,实际上收购公司股票的价格还取决于与目标公司在被收购后与公司现金流量相比较,收购公司实际支付的价格是多少。
也就是说,从收购公司的策略选择看,对目标公司的资产评估还要结合本公司的价值综合分析,在协同后重组所能获益的前提下拟定一个收购价格标准,此时,理性的自我评价为公司管理部门和董事会提供了一个迅速可靠地对接管式收购、或收购探询作出反应的基础。
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管理部门战略性拆售资产机会的注意,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为有收购意图的公司确定是用现金收购还是用股票收购提供了基础。
只有在自我评价与对目标公司评价相互结合的基础上,收购公司才有可能成功地减少购买一家经济上不吸引人的公司的风险,或避免对一家有吸引力的公司支付过高的价格。
下面提供西方两位公司财务专家的估价模型,以提供参考。
一、拉巴波特(Rappaport)模型该模型由美国西北大学阿尔弗雷德·拉巴波特创立,又称贴现现金流量法。
无论是收购兼并还是购买普通的有形资产,其实交易的经济实质是相同的。
不论哪种情况,均须根据预期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现在的支出。
贴现现金流量不仅适用于内部成长的投资如增加现有生产能力,而且也适用于公司外部成长的投资,如收购。
贴现现金流量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应是目标公司在被收购后对收购公司现金流量的贡献,该估计结果显然不同于目标公司作为一家独立公司时的现金流量。
一方面是因为收购公司可能获得目标公司独自所不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收购一般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现金流量可以定义为:现金流量=经营利润×(l-所得税率)+折旧和其他非现金支出-(增加的流动资本投资+资本支出额)也可以用另一种表现形式:CFt=St-1(1+gt)(pt)(1-Tt)-(St-St-1)(ft+Wt)式中:CF—现金流量;S—销售额;g—销售额年增长率;p—销售利润率;T—所得税率;f—销售每增长:美元所需迫加的固定资本投资(即全部固定资本投资扣除折旧);W—销售额每增长:美元所需追加的流动资本投资。
高盛-经典估值模型

2007E 39.50% 72.20%
0.05% 7.49% 4.39% 32.73% 18.95%
2007E 22.26%
33.36
3.54 165.61
82.27
37.36 2.65% 0.00% 3.65% -0.09%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29% 0.00%
a、假定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折旧 b、现有固定资产和新建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平均为
残值率为 5.00%
年折旧率=
12
年
7.92%
2006E 22.26%
33.36
3.54 165.61
82.27
37.36 2.65% 0.00% 3.65% -0.09%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29% 0.00%
一般情 景预测 1、经 营活动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税率)
营业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
管理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
实际税率
股利分配比例
2004 24.39% 74.20%
0.04% 7.68% 4.56% 33.84% 10.48%
2005 41.47% 77.78%
预计银行长期贷款增加额(万元)
22.26% 6.00% 5.50% 1.35%
2004 420.00
2005 1,830.00
2006E 1,500.00
2007E 0.00
62份直接可用的国内外著名投行估值并购模型!(结合具体案例如阿里巴巴、华谊兄弟、贵州茅台等)

62份直接可用的国内外著名投行估值并购模型!(结合具体案例如阿里巴巴、华谊兄弟、贵州茅台等)
投资工作中的敲门砖!
估值!估值!估值!
一个人走得快
一群人走得远
学习才是最好的团建
无论您从事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很多场合经常会碰到有人在谈论,聊到行业、建模、估值、股价。
到底在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估值方法,一直是业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天使、A轮、B轮、VC、PE……Pre-IPO,衡量价值的标准是什么?价值评估、定价可以说是一个项目中最难的环节。
公司估值、项目的经济性评价一直以来是金融界的热门话题,因为一项投资活动能否成功,项目能否实施,决策层能否做出决策,交易买卖方能否对接,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项目可研方案及项目背后的估值。
你的企业是否被看重?它的市场价值是否还存在潜力,这不仅是投资方的一个数字就可以认定的,为了不成为一头任人宰割的羊,了解企业“估值和建模”,也是十分重要的。
估值正广泛应用于价值分析、业绩评估和投资分析中。
1资料包目录
理论、案例两大板块
(1)15个并购估值模型
(2)25个估值建模案例
(3)13个公司估值教学模型
(4)可比模型
(5)先交易模型
(6)DCF和LBO
这批模型涵盖针对房地产、能源、金融、酒业等行业的估值,同
时有来自于高盛、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安信证券等国内外著名投行机构的估值模型,结合具体案例(如阿里巴巴、华谊兄弟、贵州茅台等),直接以excel形式展现,实用价值极大,可直接用于项目分析。
资产定价模型与投资回报率

资产定价模型与投资回报率资产定价模型(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APM)是投资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资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及其与投资回报率之间的关系。
它是投资决策、风险评估和资产配置的基础。
一、资产定价模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假设和应用领域,资产定价模型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为经典的包括资产定价模型(APM)、均衡定价模型(EBM)和指数模型(IM)等。
a) 资产定价模型(APM)APM主要关注资产价格与市场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利用市场风险因素对股票等资产的预期收益进行估计。
常见的APM包括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和APT(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等。
b) 均衡定价模型(EBM)EBM包括消费资产定价模型(CCAPM)、跨时期资产定价模型(ICAPM)等。
EBM的核心理念是考虑投资者的消费行为和时间因素,从而构建出能够解释资产价格和投资回报率的模型。
c) 指数模型(IM)IM是一种基于股票指数的资产定价模型,通过研究指数与其他市场因素之间的关系,预测股票指数的未来表现。
IM相较于其他资产定价模型更加简单直观,适用于短期投资决策。
二、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资产定价模型为投资者提供了预测资产价格和投资回报率的基本工具,对于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a) 投资决策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资产价格是否低估或高估,从而做出相应的买入或卖出决策。
通过比较预期回报率与风险的关系,投资者可以选择具有较高收益的投资组合,提高投资效益。
b) 风险管理资产定价模型可以帮助投资者量化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分析市场风险因素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投资者可以选择适当的资产组合和风险管理工具,降低投资风险。
c) 资产配置资产定价模型为资产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不同资产类别的预期回报率和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组合,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00.00 5,500.00 4,000.00 180.00 20.00 200.00 120.00 80.00 80.00 -1.17% -3.05%
5,800.00 5,800.00 4,500.00 200.00 95.00 350.00 350.00 180.00 180.00 5.45% 5.45%
2009E 8,594.27 8,304.39 14,402.63 10,355.56 3,780.00 18,900.00 8,100.00 2,793.60 3,120.00 -3.00% -2.00% 4.17% 0.00% 7.14% 12.50% 12.50% 14.29% 14.29%
2010E 8,422.39 8,138.31 14,402.63 11,391.11 3,780.00 21,000.00 9,000.00 3,492.00 3,900.00 -2.00% -2.00% 0.00% 10.00% 0.00% 11.11% 11.11% 25.00% 25.00%
历史数据区 2005 7,609.00 7,648.00 10,946.00 9,320.00 2006E 7,520.13 7,192.33 11,522.11 9,320.00 560.00 8,400.00 2,160.00 960.00 1,040.00 -1.17% -5.96% 5.26% 0.0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2007E 8,564.74 8,191.41 12,962.37 10,355.56 2,394.00 14,700.00 6,300.00 2,095.20 2,340.00 13.89% 13.89% 12.50% 11.11% 327.50% 75.00% 191.67% 118.25% 125.00%
31.12% 13.25% 129.91% 19.59%
1.37 1.35 2.88 51.78
1.37 1.31 2.88 51.78 28.00 42.00 18.00 12.00 13.00 0.00% -3.00% 0.00% 0.00%
1.48 1.41 2.88 51.78 25.20 42.00 18.00 11.64 13.00 8.00% 8.00% 0.00% 0.00% -10.00% 0.00% 0.00% -3.00% 0.00%
78,350.45 0.00 0.00% 78,350 0.00% 78,350 5.6%
83,526.44 0.00 0.00% 83,526 0.00% 83,526 6.6%
2005 27,630.00 48.30%
2006E 36,864.23 33.42%
2007E 49,023.99 32.99%
-2.00% 0.00% 0.00% 0.00% 0.00% 0.00% -0.60%
0.00% -2.00% -1.00% -2.00% -1.00% -3.00% -1.24%
-2.00% -1.00% -2.00% -2.00% -1.00% -1.00% -1.51%
-14.39% -9.63% #DIV/0! 4.43%
分产品产销量 杀虫单销量/吨 杀虫双销量/吨 草甘膦销量/吨 其他产品销售量/吨 高效氟氯氰菊酯销量/吨 苯氧菌酯销量/吨 精喹禾灵销量/吨 吡虫啉销量/吨 啶虫脒销量/吨 杀虫单销量增长率 杀虫双销量增长率
4,223.00 5,058.00 0.00 120.00
1.48 1.41 2.88 51.78 25.20 42.00 18.00 11.64 13.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43 1.38 2.88 51.78 25.20 42.00 18.00 11.64 13.00 -3.00% -2.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显性期预测 2008E 8,860.08 8,473.87 13,826.53 10,355.56 3,528.00 16,800.00 7,200.00 2,444.40 2,730.00 3.45% 3.45% 6.67% 0.00% 47.37% 14.29% 14.29% 16.67% 16.67%
一般情景预测 产品 名称 分产品收入 杀虫单收入 杀虫双收入 草甘膦收入 其他收入 高效氟氯氰菊酯 苯氧菌酯 精喹禾灵 吡虫啉 啶虫脒 杀虫单收入增长率 杀虫双收入增长率 草甘膦收入增长率 其他收入增长率 高效氟氯氰菊酯收入增长率 苯氧菌酯收入增长率 精喹禾灵收入增长率 吡虫啉收入增长率 啶虫脒收入增长率 分产品价格 杀虫单均价/万元/吨 杀虫双均价/万元/吨 草甘膦均价/万元/吨 其他产品均价/万元/吨 高效氟氯氰菊酯均价/万元/吨 苯氧菌酯均价/万元/吨 精喹禾灵均价/万元/吨 吡虫啉均价/万元/吨 啶虫脒均价/万元/吨 杀虫单价格上涨幅度 杀虫双价格上涨幅度 草甘膦价格上涨幅度 其他产品价格上涨幅度 高效氟氯氰菊酯价格上涨幅度 苯氧菌酯价格上涨幅度 精喹禾灵价格上涨幅度 吡虫啉价格上涨幅度 啶虫脒价格上涨幅度 2003 6,357.00 8,233.00 0.00 5,597.00
1,911.00 516.00 1,960.00
2,320.00 611.00 2,080.00
21.40% 18.41% 6.12% #DIV/0!
0.00
660.00 530.00 1,200.00 16,241.00
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主营业务毛利率
6340.00 31.41%
6479.00 2.19% 5.80%
20,187.00 0.00 0.00% 20,187 0.00% 20,187
25,110.00 0.00 0.00% 25,110 0.00% 25,110 24.4%
主营业务成本预测 分产品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
2003 13,847.00 35.93%
2004 18,631.00 34.55%
分原料价格 氯丙烯均价 二甲胺(40%)均价 大苏打(98%)均价 烧碱均价 盐酸均价 液氯均价 原料价格指数 分原料价格涨幅 氯丙烯涨幅 二甲胺(40%)涨幅 大苏打(98%)涨幅 烧碱涨幅 盐酸涨幅 液氯涨幅 原料价格指数涨幅 分原料消耗量增幅 原料消耗量指数增幅 新增产品产量 新增产品产量增长率 分结构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 煤与电成本 人工成本 原料等成本
历史数据区 2004 5,803.00 6,753.00 4,761.00 7,793.00
38.74% 26.14% #VALUE! 3.12%
-8.71% -17.98% #DIV/0! 39.24%
1.51 1.63 #DIV/0! 46.64
1.29 1.47 3.17 48.71
-7.36%
4503.00 4,591.00 1,500.00 160.00
6.63% -9.23%
草甘膦销量增长率 其他产品销售量增长率 高效氟氯氰菊酯销量增长率 苯氧菌酯销量增长率 精喹禾灵销量增长率 吡虫啉销量增长率 啶虫脒销量增长率
#DIV/0! 33.33%
主要产品收入合计(万元) 其它产品收入(万元) 其它产品占主营收入比例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调整比例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调整后 主营收入增长率%
2008E 51,090.00 4.21%
2009E 52,875.60 3.50%
2010E 56,013.02 33.42%
13,000.00 20,000.00 19,000.00 2,620.00 644.00 2,033.00 30,389.10
13,390.00 20,600.00 19,380.00 2,751.00 663.32 2,114.32 31,265.59
12.50% 11.11% 375.00% 75.00% 191.67% 125.00% 125.00%
6.67% 0.00% 47.37% 14.29% 14.29% 16.67% 16.67%
4.17% 0.00% 7.14% 12.50% 12.50% 14.29% 14.29%
0.00% 10.00% 0.00% 11.11% 11.11% 25.00% 25.00%
1.40 1.36 2.88 51.78 25.20 42.00 18.00 11.64 13.00 -2.00% -2.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6.10% -8.35% -9.25% 6.31%
5565.00 5,673.00 3,800.00 180.00
子公司收入预测 并表子公司
股权比例
2003
2004
子公司利润预测 并表子公司
股权比例
2002
2003
合计 少数股东权益 调整后少数股东权益
苯氧菌酯----为自筹资金国债贴息项目,截止2005A已累计投资9188万元,预计2006年二季度达产,产能500吨/年。该项目采用手性 主要用于小麦、油菜、玉米、大豆、水稻、棉花、苹果、梨、马铃薯、南瓜、葡萄等作物,防治黑腥病、霉霜病、白粉病、锈病、颖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16类作物杀菌剂每年总用量约5.5万吨,总用药成本约35亿,进口产品使用率20%以上。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具有替代现有产品的所有优势,是防治真菌引起病害的理想药剂。国际上最早开发两个品种(含苯氧菌酯)于 以该有效成分为主的杀菌剂,每年正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预计至2005年销售额上升至10亿美元左右,将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杀菌 苯氧菌酯在我国尚未产业化,是防治真菌病害的新品种,在我国工业化后,将迅速替代三唑酮等老品种,目前国内市场需求容量在5 预计上市两年后,可在全国形成1000吨以上的市场需求,2005年可实现2000吨的市场空间。该公司计划先建设500吨/年的生产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