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麻醉护理常规

麻醉护理常规

麻醉护理常规麻醉是一种用于手术或其他医疗程序的技术,通过给予患者药物,以降低或消除疼痛、产生失去知觉或意识等生理状态。

麻醉护理是指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的监护和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无痛,减少手术风险。

麻醉护理工作的目标是维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在麻醉过程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麻醉护理的常规措施和注意事项: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麻醉护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患者的评估、安全检查和相关设备的准备。

护士应与麻醉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对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情况进行记录。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各种必要的麻醉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

2. 麻醉药物的使用:在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麻醉诱导剂、麻醉维持药、镇痛药等。

护士需要根据麻醉医生的指示,正确给予患者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给药速度和给药途径。

同时,护士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维持患者的体温和水电解质平衡。

3. 麻醉监测:麻醉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监护仪可以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帮助护士及时判断患者的生理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护士还需要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血管充盈度等外部表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

4. 疼痛管理:麻醉过程中,护士还需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恢复和舒适度,因此护士需要与麻醉医生合作,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同时,护士还需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给予其他辅助性疼痛治疗。

5.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将患者送往恢复室或病房,并继续进行护理工作。

这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士还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关切,帮助患者顺利恢复。

总结:麻醉护理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对于患者的手术安全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外科护理》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第五章-麻醉病人的护理

适用于局部肿块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等。
局部麻醉
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4 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常用肋间、指(趾)神经干阻滞和颈神经丛、 臂神经丛阻滞。
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地阻断该 神经的传导功能,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2
椎管内麻醉
局麻药注入椎管内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外腔, 使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暂时性阻滞。
1 生命体征
02 病情观察
应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情况。
2 原有病情
是否平稳,能否按计划进行手术。心、肾、肝功能是否纠正; 高血压、糖尿病病人血压、血糖是否控制在适度范围。
3 其他
手术日早晨了解女病人是否月经来临;有无牙齿松动,义齿是 否取出。病人术晨不化妆、不涂指甲油、口红、唇彩;是否取 下贵重物品、金属物等。
护理评估
了解手术过程
实际采用的麻醉方式、麻醉药种类和用量。 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 术中有无排尿及尿量的多少。 术中有无呕吐及呼吸、循环等麻醉意外。
护理评估
注意术后病人原有疾病的改善状况,评估麻醉、 手术对机体的影响。 尤其是要重点关注不同的麻醉方法可能导致的 并发症。
护理评估
局部麻醉后并发症
注意休息,保障睡眠。
麻醉前禁食,能进食者,应 指导病人加强营养,一般要 求血红蛋白≥80g/L。
必要时遵医嘱补液、输新鲜 血,纠正病人体液失衡、营 养不良及贫血,提高麻醉耐 受力。
01 一般护理
改善呼吸功能
吸烟者应劝其戒烟至少2周, 并行深呼吸锻炼。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应做雾 化吸入并协助病人体位排痰。
椎管内麻醉
硬脊膜外隙紧靠蛛网膜下 隙,如果误将局麻药注入 蛛网膜下隙,会导致一种 严重的并发症—全脊髓麻 醉,病人循环和呼吸功能 将相继发生严重障碍,甚 至危及生命。

麻醉病人的护理

麻醉病人的护理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禁食、禁水,确保病人充分休息和 睡眠,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
做好术后疼痛管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 并发症,促进康复。
婴幼儿病人
评估生长发育状况
了解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出生史 和疫苗接种情况,以便为麻醉护理提 供依据。
术前准备
确保婴幼儿充分禁食、禁水,避免误 吸和窒息。
术中监测
疼痛管理
评估疼痛程度
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确 定疼痛的程度和部位,以 便采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 施。
使用镇痛药物
根据评估结果,可使用适 当的镇痛药物来缓解病人 的疼痛。
提供心理支持
在疼痛管理中,还应提供 心理支持,帮助病人缓解 紧张、焦虑等情绪。
饮食与营养
禁食管理
在麻醉后的一段时间内,病人需要禁食,以避免 食物返流和误吸。
术中监测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妊娠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胎儿情 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做好术后疼痛管理,预防早产、流产等并 发症,促进母婴健康。
合并慢性疾病病人
评估慢性疾病状况
了解合并慢性疾病病人的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为麻醉 护理提供依据。
术前准备
针对慢性疾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控制血糖、血压等 ,确保病人能够安全地进行手术。
疗效果。
03
康复机器人与康复护理相结合
研发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加速康复进程。
THANKS
感谢观看
03 麻醉后护理
苏醒期护理
01
02
03
监测生命体征
在麻醉苏醒期间,应密切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 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 、体温等。
观察意识状态
病人苏醒后,应观察其意 识状态,包括是否清醒、 是否有认知障碍等。

麻醉病人的护理

麻醉病人的护理

麻醉病人的护理麻醉是医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使患者失去疼痛感和意识,为手术或其他治疗过程创造条件。

在麻醉过程中,护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预期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麻醉病人的护理重点和相关要点。

一、术前准备术前护理是麻醉病人护理的重要环节。

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病情、过敏史和用药情况等重要信息。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的可行性。

术前的准备还包括麻醉器材和药物的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对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核对麻醉药物的种类、剂量和规格,以避免用药错误和过量用药的发生。

二、手术室内的护理在手术室内,护理人员需要与麻醉医生和其他手术人员密切合作,共同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病人的安全。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麻醉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呼吸机、静脉输液泵和体温控制设备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和呼吸等,以及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

护理人员还需要保持手术室的整洁和无菌环境,确保手术安全。

他们应该遵守严格的洗手和消毒程序,正确佩戴手术服和手套,并正确处理和处置污染物品和废弃物。

三、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将醒麻病人转移到恢复室或病房,并继续对其进行监护和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醒麻情况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在醒麻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必要的心理支持,缓解病人的恢复压力和焦虑。

术后护理还包括病人的疼痛管理和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镇痛方法和措施,例如药物治疗、物理镇痛和心理支持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评估和记录病人的疼痛效果和护理效果,以及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方法。

四、护理中的安全措施在麻醉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麻醉护理措施

麻醉护理措施

麻醉护理措施引言麻醉护理是指在手术期间给予患者麻醉药物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麻醉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促进手术的成功进行。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麻醉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们更好地处理麻醉相关问题。

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手术前,麻醉师和护士需要进行详细的麻醉评估,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

这些数据对于确定麻醉方案至关重要。

在麻醉前的准备工作中,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禁食情况,确保患者已经按照规定时间停止进食。

此外,还需要确保患者没有佩戴金属物品,以避免干扰麻醉设备的正常运行。

麻醉药物给药麻醉药物的给药是麻醉护理中的核心环节。

给药方式通常包括静脉注射、吸入麻醉和腰椎麻醉等。

护士需要熟悉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剂量,确保正确给药。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并及时记录。

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和瞳孔反应,以评估麻醉的效果和患者的意识状态。

麻醉监护麻醉监护是麻醉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麻醉监护过程中,护士需要使用各种监测设备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麻醉深度和呼吸情况等。

常见的麻醉监护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测仪、呼吸机等。

在监护过程中,护士需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例如,如果患者的血压过高或过低,护士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患者的血压。

另外,如果患者出现异常的心电图变化或呼吸困难等情况,护士需要立即通知麻醉师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麻醉复苏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麻醉复苏。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在麻醉复苏过程中,护士需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并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

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以评估麻醉的恢复情况。

护士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麻醉病人的护理

麻醉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
第四章 麻醉病人旳护理
目录
1 本章要点难点
2 第四章 麻醉病人旳护理
麻醉前旳护理 局部麻醉病人旳护理
椎管内麻醉病人旳护理 全身麻醉病人旳护理 术4 后镇痛管理
33
3
本章小结
3
本章要点难点
1.概念: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麻醉诱导 2.麻醉前评估、麻醉前用药。 3.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旳护理措施。
1.李先生在麻醉中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2.李先生在麻醉复苏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时,应采用哪 些护理措施?
第四节 全身麻醉病人旳护理
22
一、定义和分类
全身麻醉 定义
是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克制其功能,以使病人全身疼痛消失旳 麻醉措施。 是临床最常使用旳麻醉措施,其安全性、舒适性均优于局部麻醉和椎管 内麻醉。
硬膜外阻滞
1.全脊麻:最危险旳并发症,一旦疑有全脊麻,应立即行面罩正压通气,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维持呼吸、加紧输液速度,予以升压药,维持循环功能 。
2.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吸氧,静脉注射地西泮或硫喷妥钠控制惊厥, 同步维持通气和有效循环。
3.硬膜外脓肿:应亲密观察病人有无全身感染症状及肌无力或截瘫体现。
分类 。
第二节 局部麻醉病人旳护理
11
二、局部麻醉措施
定义
操作措施
表面 麻醉
将渗透性能强旳局麻药与局部粘膜接 触,穿透粘膜作用于神经末梢而产生 旳局部麻醉作用
鼻腔内粘膜:滴入法、棉片浸药 填敷法,
咽及气管内粘膜:喷雾法
尿道内粘膜:灌入法
局部 浸润 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于手术区旳组织内、阻 滞神经末梢而到达麻醉作用
优点是:无需经气道给药,不污染手术间。 缺陷是:①无任何一种静脉麻醉药能单独满足麻醉旳需要。

麻醉病人的护理方案

麻醉病人的护理方案
提供心理支持
向病人告知麻醉前后的注意事项,如禁食、禁水、用药等。
告知注意事项
03
体格检查
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如测量体重、检查口腔等,以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
身体状况评估
01
生命体征监测
在麻醉前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
02
病史询问
了解病人的病史,如有无过敏史、手术史、疾病史等,以评估其身体状况。
术中监测
术后观察
预防感染
心理疏导
小儿病人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术后需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以减少不良情绪对患儿的影响。
小儿病人的护理
术前准备
小儿病人需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备皮、心理疏导等,以减少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术中护理
小儿病人在手术过程中需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管理静脉通道等,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远程医疗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远程医疗技术在麻醉病人的护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视频、语音等方式进行远程会诊和指导,为病人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未来发展趋势与新技术应用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抑制。
呼吸抑制
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尿量。
低血压
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过敏反应
特殊麻醉病人的护理
04
术前评估
对高龄病人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器官功能、用药情况等,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和麻醉。
心血管管理
高龄病人常有心血管疾病,术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处理心血管事件。

麻醉病人的护理方案

麻醉病人的护理方案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 时报告医生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疼痛评估与处理流程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评分量表进行量化评估。 定期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或非药物缓解疼痛 措施。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管理宣教,提高疼痛认知及自我 管理意识。
THANKS
术后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用力咳嗽和呕吐,防止误吸。如出现恶心呕吐,及 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苏醒延迟
原因
麻醉药物过量、代谢异常、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可能导致苏醒延迟。
预防和处理
术前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 麻醉深度。术后观察患者情况,如出现苏醒延迟,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术前用药指导
告知用药目的
向病人解释术前用药的目的和作用,以帮助他们理解并配合 用药。
指导用药方法
告知病人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以及用药时间和间隔,以 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2
术中护理
Chapter
手术室环境与设备
01
02
03
手术室温度
保持在22-24摄氏度,避 免低温引起的寒战和高温 引起的灼伤。
术后活动与锻炼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促进肠道功能 恢复。
锻炼肌肉
根据手术类型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以促进术后恢 复和预防并发症。
逐渐增加活动量
在术后早期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患者康复。
04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Chapter
低血压
原因
由于麻醉药物的抑制作用,血管扩张,血容量相对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的基本任务
➢消除疼痛 ➢保障安全 ➢为外科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意外情况的防护和治疗
麻醉的最基本任务: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
麻醉学的范畴
现代麻醉学研究范畴有了很大的拓展,包括了: 临床麻醉学(clinical anesthesia) 急救复苏学(first-aid and CPCR) 重症监测治疗学(Intensive Care Unit,ICU) 疼痛治疗学(Pain management) 麻醉治疗学
⑥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 anesthesia ) 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自成一类AΒιβλιοθήκη D.神经干(丛)G
阻滞麻醉
B
F
E.区域神经 阻滞麻醉
麻醉前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麻醉前评估)
1.健康史 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嗜好(吸烟、 饮酒等)、既往麻醉史与手术史、药物使用情 况(降压药、降糖药等)
2.身体状况 (1)心、肺、肝、肾和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情况。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3)牙齿有无缺损、松动、有无假牙。 (4)有无脊柱畸形或骨折,有无椎间盘突出。
(5)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感染等。
麻醉前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麻醉前评估)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
1846年Morton在美国麻省 总医院(MGH)公开演示了 乙醚麻醉获得成功,揭开 了现代麻醉学的首页。
现代麻醉
麻 醉 机
麻醉的概念
麻醉(Anesthesia):是指应用药物或其它方法 消除病人手术过程中的疼痛,保障病人安全, 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技术。
理想的麻醉:安全、无痛、精神安定、适当 的肌肉松弛。
外科护理学
麻醉病人的护理
附院麻醉科
学习目标
了解各种麻醉的方法,局部麻醉病人的护理。 熟悉各种麻醉术的分类、特点和常用药;麻醉恢复期
病人的监护和管理。 掌握各种麻醉的概念及护理(熟悉麻醉前及麻醉后的
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问题。
麻醉的概述
一、麻醉的发展史 二、麻醉的概念 三、麻醉学的范畴 四、临床麻醉方法分类
第二类(Ⅱ) 心、肺、肝、肾等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健全, 对一般麻醉和手术能耐受。
第三类(Ⅲ) 心、肺、肝、肾等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退,体力 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工作,麻醉和手术均危险,充分准备 后,能耐受。
第四类(Ⅳ) 心、肺、肝、肾等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 经常威胁着生命安全,施行麻醉和手术很危险,难以耐受。
择期手术麻醉前8-12h禁食、4h禁饮; 小儿:术前禁食(奶)4-8h,禁饮2-3h; 急症病人:粗胃管抽吸或清醒气管内插管。
麻醉前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四)麻醉前用药 用药目的
⑴镇静,使病人情绪安定而合作,消除患者紧张、 焦虑及恐惧心理。
麻醉前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一)提高麻醉耐受力 1.改善营养状况、纠正生理紊乱,去除潜在疾病诱发因素。 2.治疗现存的疾病。
(二)心理护理 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解释、说服和安慰,简单介
绍麻醉施行方案及配合方法,以取得合作,并消除对麻醉的 恐惧与不安心理。
与家属进行交谈,说明麻醉中及麻醉后可能发生的问题。 征得家属同意后,签麻醉同意书。 (三)胃肠道准备
由于麻醉学科的内涵不断拓展,卫生部定义麻醉学 为二级学科,临床一级科室,为学科的发展构建了合理 的架构。
临床麻醉方法分类
临床麻醉分类较易混淆,重点讲明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大类。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静脉麻醉(intravenous anesthesia); 吸入麻醉(inhalation anesthesia); 复合麻醉(combined anesthesia)。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包括: ①表面麻醉(topic anesthesia); ②局部浸润麻醉(local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or block); ③区域阻滞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 ④神经阻滞麻醉(nerve block); ⑤神经丛阻滞麻醉:颈丛阻滞(cervical block)和臂丛阻滞 (brachial block);
麻醉的发展史
麻沸散是世界最早的麻醉剂。 麻沸散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 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 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 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 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 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 传说华佗的儿子沸儿误食了曼陀罗的果 实不幸身亡,华佗万分悲痛,在曼陀罗 的基础上加了其他的几味中草药研制出 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为了纪念他的 儿子将这种药命名为——麻沸散。华佗 曾经试图利用麻沸散给关羽刮骨疗毒, 遭到了关羽的拒绝,结果他在没有接受 麻醉的情况下进行了手术。后来华佗建 议曹操进行开颅手术,也利用麻沸散, 曹操不相信华佗,将他处死。麻沸散的 配方被狱卒的妻子烧掉。
护理诊断
1.焦虑(anxiety) 与担忧麻醉效果和预后等 有关。
2.知识缺乏(deficient knowledge) 缺乏麻 醉前的配合等有关知识。
3.潜在并发症(potential complication) 局麻药物的毒性反应、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呼吸道阻塞、呼吸抑制、腰麻后头痛、全脊 髓麻醉等。
间,生化(电解质、肝肾功能),乙肝五 项+甲丙肝抗体等。 (2)心电图(ECG),胸部X线检查。 (3)针对性检查(内镜、CT、MRI等)。 4.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常用《国际通用ASA分类法》
第一类(I) 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发育、 营养良好,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第五类(V) 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 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不宜行择期手术。
如系急症手术,则在评定的级别后加E(emergency),以资区别。
麻醉前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麻醉前评估)
5.麻醉方法的选择:以病人身体情况、病 情程度、手术部位与范围等选择麻醉方 法。
麻醉前病人的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