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疾病及胆道手术常见并发症
胆道疾病及胆道手术常见并发症

Injuary to biliary tract
多为医源性(手术中)损伤。 医源性胆管损伤为横断伤或部分损伤(胆管狭窄)
。 90%以上发生于胆囊切除术。 损伤部位: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汇合部多见。
原因
胆管解剖变异,Calot三角处炎症、粘连、瘢痕。 术者粗暴操作,自信、经验不足。 误将胆总管当胆囊管结扎、横断。 胆囊动脉出血时盲目钳夹。 结扎胆囊管过度牵拉胆总管,部分管壁被结扎。 撕裂胆管壁,等。
胆管炎性狭窄
Inflamatory stenosis of bilrary tract
病因: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反复发作,粘膜糜烂形成溃疡,
结缔组织增生,疤痕形成致胆管狭窄。 胆管各处都可发生,左、右肝管,肝总管及肝段开
口处狭窄常见。 狭窄多呈圆形,长段形,可多处存在。
国内统计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狭窄者平均为 24.28%。
表现
术后早期:梗阻性黄疸,胆汁漏、局限性或弥漫性 胆汁性腹膜炎。
损伤性狭窄者,术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数周或数 月出现反复胆道感染,伴或不伴黄疸。
诊断
B超,PTC、ERCP、MRCP、99mTc扫描等。
治疗
根据损伤的时间,程度,胆管及周围组织炎症情况、 肝功能及全身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和术式。
胆 ①总加强管责任损心,伤必的须认预真对防待每一例手术;
②结扎胆囊管时,应在完全无张力情况下; ③术野良好的显露,辨认清Calot三角的解剖关系
;
④遇有胆囊动脉出血时,左手捏住肝十二指肠韧带 ,压迫肝动脉止血,吸净血,解除指压直视下看清 出血点后再钳夹止血,切忌 在“血池”中盲目钳夹 ;
约10%~15%急性胆囊炎发生坏疽和穿孔、动脉硬 化、糖尿病的老人易发生。
胆结石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胆结石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可以引起严重的疼痛和不适。
对于患有胆结石的患者来说,手术是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主要方法。
然而,即使在手术后,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胆结石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提供一些应对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1.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胆结石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由于手术过程中可能介入胆囊及胆管,细菌感染的风险较高。
为了预防术后感染,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此外,保持手术切口干燥和清洁也非常重要,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胆囊切口疼痛胆结石手术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胆囊切口疼痛的情况。
这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切开胆囊导致的创伤反应。
患者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来缓解这种疼痛:维持切口干燥、清洁和敷以透气的敷料,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清洁。
此外,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物也能有效缓解疼痛。
3. 胆汁漏胆结石手术后,偶尔会出现胆汁漏的情况。
这是由于手术过程中胆囊壁或胆管的损伤所导致的。
胆汁漏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
患者如果出现发热、腹部疼痛增加、黄疸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
医生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措施,如引流胆汁、使用抗生素等。
4. 胃肠道问题胆结石手术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问题,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这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术后的消化道功能紊乱等引起的。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多油腻食物,以减轻这些胃肠道问题。
5. 淤胆管胆结石手术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胆管淤积的问题。
这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残留结石或胆管梗阻导致的。
如果胆管淤积得不到及时处理,可能引起黄疸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患者应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例如胆管引流、胆管扩张术等。
综上所述,胆结石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术后感染、胆囊切口疼痛、胆汁漏、胃肠道问题和淤胆管等。
胆结石手术后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胆结石手术后的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治疗胆结石,许多患者选择了手术,但手术后并发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胆结石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
一、术后并发症概述胆结石手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1. 消化系统问题:手术后可能出现胀气、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问题。
2. 伤口感染:手术切口可能发生感染,导致红肿、渗液和疼痛等症状。
3. 胆道梗阻: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胆道梗阻、胆管炎和胆汁淤积等问题。
4. 胆瘘: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切断胆管,导致胆汁外流,形成胆瘘。
5. 腹腔脓肿:极少数情况下,手术后会引发腹腔感染,形成脓肿。
二、预防措施1. 术前准备:提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手术前身体状况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 术中操作规范:手术过程中,医生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3. 术后护理:术后进行规范、细致的护理,包括伤口处理和病人康复指导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处理方法1. 消化系统问题的处理:针对消化系统问题,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来缓解。
- 饮食调整: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清淡的面食等。
- 药物治疗:如胃肠道促动剂可以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同时,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适量使用抗酸药物和消化酶。
2. 伤口感染的处理:如果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应该及时处理,包括:-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轻轻清洁伤口,除去病灶和分泌物。
- 敷药处理:可以使用抗生素软膏或消炎药物软膏涂抹在伤口上,促进伤口愈合。
3. 胆道梗阻的处理:如果胆道梗阻引起胆管炎或胆汁淤积,应该及时处理,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胆管炎,帮助消除感染。
- 支持性治疗:通过输液、疼痛缓解和饮食调整等方式,缓解胆汁淤积引起的不适。
4. 胆瘘的处理:胆瘘需要手术干预,通常会在伤口上放置引流管,引导胆汁流出体外。
胆道手术出血原因及诊治

胆道手术出血原因及诊治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手术患者胆道出血的原因,总结处理方法及治疗经验。
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肝胆管结石伴胆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总结治疗经验。
结果:18例患者中,其中胆管结石、胆囊结石6例,严重胆管炎症及胰腺炎10例,胆管囊肿2例;14例为胆道术后出血患者,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2例,胆肠吻合术后1例,肝切除术后1例。
分别经保守治疗(13例患者经后痊愈),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1例),手术治疗(3例,均痊愈),1例死亡。
结论:胆道出血患者多因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胆道感染出血为主要原因,应迅速分析胆道出血的原因及部位,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关键词:胆道出血;结石;综合疗法;诊断胆道出血是胆道疾病和胆道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国内主要病因是胆石症引起的继发感染[1],国外胆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创伤、感染、胆石症、血管病变和肿瘤等,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肝胆管结石伴胆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0年8月在我科收治胆道出血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其中lc术后胆囊床及胆囊动脉出血3例,胆道结石伴感染10例,胆肠吻合术后肝内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1例,左半肝切除术后出血1例,右侧肝叶切除术后胆道出血1例。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胆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及处理措施。
2 结果经药物止血,再次手术,肝动脉栓塞等治疗后,本组18例患者痊愈17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5.5%。
1例为吻合口漏,胆道出血、中毒性休克死亡。
3 讨论3.1 出血的原因:胆道手术中胆道大出血是较严重的术中并发症,处理不当死亡率较高,国内报道胆道大出血死亡率19.4%~34.4%,西方报道25%左右[2]。
本组死亡率5.5%。
(1)胆道出血系肝胆疾病创伤、手术或全身性因素而致的胆道较大量出血。
这些原因均可导致胆管与伴行血管间的异常通道,随着两侧压力的变化,而导致出血、出血停止,和血块自溶、脱落而再出血(5~14 d)。
腹腔镜胆道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腹腔镜胆道手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郑民华;毛志海
【期刊名称】《腹部外科》
【年(卷),期】2012(025)001
【摘要】腹腔镜技术在胆道疾病中的应用由普及、推广到深入发展,其微创优势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很多胆道手术,包括胆囊切除、胆道探查、甚至胆肠吻合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同时,腹腔镜胆道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也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主要探讨有关腹腔镜胆道手术常见的几种并发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总页数】2页(P5-6)
【作者】郑民华;毛志海
【作者单位】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2000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胆道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J], 王卫公;王昶军;郑月琴
2.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常见并发症防治 [J], 朱安东;李健;刁守志;孙彧
3.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常见并发症防治 [J], 朱安东;李健;刁守志;孙彧
4.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手术常见并发症分析 [J], 朱万喜;杨楷
5.用腹腔镜处理腹腔镜胆道手术并发症(附9例报告) [J], 尹思能;李青亮;张诗诚;陈先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0例胆道术后并发症临床处理措施探讨

100例胆道术后并发症临床处理措施探讨【摘要】目的:对于100例胆道术后并发症临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耒阳市中医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确诊的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共选取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65.25岁。
20例胆道损伤; 45例术后并发出血;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5例;20例例为术后并发胆漏对其进行分别治疗。
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者90例(90%),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10例(10%)。
100例胆道并发症中有95例经积极正确的处理痊愈出院,2例因并发十二指肠高位瘘并胆漏,家属拒绝再次手术,后期致mods而死亡,3例因术中损伤胆道行修补术,术后20天出现黄疸而行胆肠吻合术最后恢复出院。
统计显示,>60岁发生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75例,<60岁发生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25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胆道疾病多为急诊手术,加之其解剖结构复杂、易变异,易造成副损伤,因而熟悉胆道解剖及手术操作,提高胆道并发症的风险意识及应对措施是成功治愈的关键。
【关键词】胆道;术后并发症;临床处理【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52-0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胆道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胆道疾病十分险恶,胆道疾病包括炎症、结石、肿瘤,多采用手术治疗,且效果满意,因而急诊手术病例较多,加之解剖结构较复杂、变异、手术操作等问题,往往多造成副损伤甚至不可逆结果[1]。
本文就胆道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某医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确诊的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共选取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65.25岁。
20例胆道损伤; 45例术后并发出血,其中20例为胆道出血,25例为胆囊切除并发腹腔出血;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5例,其中7例为肝内外胆道结石术后并发胆道结石,8例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而术后并发残余结石;20例例为术后并发胆漏, 其中7例为胆囊切除术出现胆漏,8例为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后胆漏,5例为t管滑脱后出现胆漏。
肝胆外科出科小结

肝胆外科出科小结肝胆外科是临床外科学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肝胆系统的疾病和病变,包括肝脏肿瘤、肝脏炎症、胆囊结石等等。
肝胆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和机会。
本次出科小结主要从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和胆管结石手术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肝切除术随着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肝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肝部恶性肿瘤和其他一些肝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1.手术适应症肝切除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肝内胆管癌和肝囊肿等。
手术前需要进行周全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以准确评估病变的性质和所涉及的范围。
2.手术方式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位置,肝切除术可采用开放手术或腹腔镜辅助手术进行。
其中,腹腔镜辅助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逐渐成为常用的术式之一。
3.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护理肝切除术是一种高危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大出血、切口感染、胆汁漏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因此,在术后护理中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肝功能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二、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和其他胆囊疾病的常规手术。
1.手术适应症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等。
对于存在结石的患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2.手术方式胆囊切除术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进行。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主流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3.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护理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规手术,手术风险较低。
但在手术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胆管损伤、术后胆瘘和术后胆汁淤积等并发症。
在术后护理中,主要需注意患者的切口伤口护理、饮食调控和术后恢复情况。
三、胆管结石手术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1.手术适应症胆管结石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和慢性胆管炎等。
对于存在胆管结石且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胆道引流管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

胆道引流管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胆道引流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胆道疾病,如胆总管结石、胆管狭窄等。
尽管这种手术在治疗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是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胆道引流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
1. 胆道感染:胆道引流管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胆道感染的风险。
这可能由于术后引流管的阻塞,或者是细菌感染进入胆管引起的。
预防胆道感染的策略包括:- 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 注意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通畅,定期更换引流管。
- 患者应当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感染的环境,如人多拥挤的地方。
2. 呼吸道感染:胆道引流管术后,患者可能由于术后体位、肺衰竭或感染等原因导致呼吸道感染。
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策略包括:- 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 建议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锻炼,提高呼吸功能。
3. 引流管堵塞:术后的引流管可能会由于管腔阻塞而无法正常引流胆汁,导致胆汁淤积。
为预防引流管堵塞,需要注意以下策略:- 引流管放置后应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情况,特别是在患者感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增加时。
- 如发现引流管堵塞,及时进行引流管的冲洗或更换。
4. 细菌腹膜炎:细菌腹膜炎是胆道引流管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能由于引流管放置不当、感染扩散等原因引起。
预防细菌腹膜炎的策略包括:- 术前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 定期检查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5. 胆道穿孔:在胆道引流管放置过程中,胆道穿孔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为预防胆道穿孔,需要注意以下策略:- 胆道引流管术应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进行操作,避免刺激胆管壁。
- 术中需小心操作,避免损伤胆管壁。
6. 引流口周围感染:胆道引流管放置后,引流口周围可能会发生感染。
预防引流口周围感染的策略包括:- 患者应定期清洗引流口,保持清洁。
- 定期更换引流口的敷料,保持干燥。
在胆道引流管术后,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手术治疗
• 1)反复大量出血,间隔愈来愈短,量愈 来愈大者; • 2)合并严重胆道感染; • 3)胆肠吻合后发生胆道大出血者; • 4)原发病需手术治疗者(如:胆道肿瘤、 血管性疾病、肝脓肿等)。
手术方式
• 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肝 动脉结扎、肝叶(段)切除术等。 • 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介入治疗。
胆道出血
Hemobilia
• 是胆道疾病和胆道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 出血来自肝内和(或)肝外胆管,以肝内 多见。
原因
• 胆道感染:胆石压迫,手术、外伤、胆道 肿瘤、血管性疾病。以胆道感染多见。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时,汇管区胆小管破溃 形成肝脓肿,向门静脉穿破,形成胆管门 静脉瘘而发生胆道出血。 • 化脓性胆管炎时,胆管可形成急性溃疡, 穿透胆管壁后,腐蚀伴行的肝动脉或门静 脉而引发出血;胆管和胆囊粘膜糜烂引起 出血。
胆管炎性狭窄
Inflamatory stenosis of bilrary tract
• 病因: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反复发作,粘膜糜烂形 成溃疡,结缔组织增生,疤痕形成致胆管 狭窄。 • 胆管各处都可发生,左、右肝管,肝总管 及肝段开口处狭窄常见。 • 狭窄多呈圆形,长段形,可多处存在。
• 国内统计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狭窄者平 均为24.28%。 • 狭窄近段扩张,胆色素结石堆积、肝实质不 同程度毁损致纤维化,严重者肝叶萎缩。 • 易发生化脓性胆管炎,感染又加重狭窄致使 结石形成,恶性循环。 • 晚期:胆汁性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 • 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同胆管结石。
Thanks
胆源性肝脓肿
Liver abscess arising from biliary infection
• 细菌性肝脓肿中大多为胆源性。
胆管损伤
Injuary to biliary tract
• 多为医源性(手术中)损伤。 • 医源性胆管损伤为横断伤或部分损伤(胆 管狭窄)。 • 90%以上发生于胆囊切除术。 • 损伤部位: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汇合 部多见。
胆道大出血的表现:
• 1)剧烈的上腹绞痛; • 2)畏寒、发热、黄疸; • 3)呕血、便血;有胆道引流者经引流管 出血; • 反复发作、周期性。1~2周一次。
治疗
• • • • • 1.非手术治疗 1)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 2)抗生素 3)使用止血剂:Vit-K,氨甲环酸等。 4)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
胆道疾病及胆道手术常见并发症
The complications of biliary diseases and Operations
一、胆囊穿孔
(perforation of gallbladder) • 约10%~15%急性胆囊炎发生坏疽和穿孔、动脉 后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死亡率20%~36%; 50%的穿孔被大网膜及周围组织粘连、包裹形成 胆囊周围脓肿或胆囊积脓;约20%为慢性穿孔, 与周围器官穿透形成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 胆囊结肠瘘,胆囊腹壁瘘等。 • 急性穿孔需急诊手术,术中根据情况酌情处理。 • 慢性穿孔形成瘘者经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后手术 治疗。
原因
• 胆管解剖变异,Calot三角处炎症、粘连、 瘢痕。 • 术者粗暴操作,自信、经验不足。 • 误将胆总管当胆囊管结扎、横断。 • 胆囊动脉出血时盲目钳夹。 • 结扎胆囊管过度牵拉胆总管,部分管壁被 结扎。 • 撕裂胆管壁,等。
表现
• 术后早期:梗阻性黄疸,胆汁漏、局限性 或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 • 损伤性狭窄者,术后早期可无明显症状、 数周或数月出现反复胆道感染,伴或不伴 黄疸。
诊断
• B超,PTC、ERCP、MRCP、99mTc扫描等。
治疗
• 根据损伤的时间,程度,胆管及周围组织炎 症情况、肝功能及全身情况、采用不同的手 术方法和术式。
胆总管损伤的预防
• • • • ①加强责任心,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 ②结扎胆囊管时,应在完全无张力情况下; ③术野良好的显露,辨认清Calot三角的解剖关系; ④遇有胆囊动脉出血时,左手捏住肝十二指肠韧带, 压迫肝动脉止血,吸净血,解除指压直视下看清出 血点后再钳夹止血,切忌 在“血池”中盲目钳夹; • ⑤顺行切除困难时可改逆向切除,或“部分胆囊切 除”; • ⑥腹腔镜切除困难者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 ⑦反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