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超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标签:急性冠脉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观察;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住急性冠脉综合征428例,其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 4例,占561%。
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58~89(7202±1681)岁,其中高龄(>75岁)19例。
临床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例。
伴发或并发疾病:高血压病17例,慢性消化道疾病5例,糖尿病4例。
入院前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100mg/d 9例,入院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0例,接受溶栓治疗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同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速避林)治疗。
21例在入院后第3~8天后发现黑便,其中1例在溶栓后第3天出现黑便;2 例分别在入院后第2天和第4天出现呕血,量约300ml,此后出现黑便;1例在介入术后第二天出现大量呕血,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收缩压下降至84mmHg,心率加快至11 6次/分,Hb下降至68g/L,估计出血量在1500ml~2000ml。
12护理方法:121病情观察:急性期予卧床休息,床旁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意识状态,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床边备好急救仪器和药物。
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颜色、性状及量,四肢末梢循环状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肠鸣音、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大便潜血,及时判断有无继续出血。
其中1例患者介入术后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护士应动态了解心电图变化,观察有无胸闷、胸痛等再缺血症状,警惕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必要时行溶栓治疗,做好紧急PCI的术前准备。
122用药观察:本组病例均停用活血化瘀药物及抑制血小板凝聚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4例同时停用氯吡格雷,4例减量使用氯吡格雷,及时给于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静脉微泵注射。
施惠达治疗高龄原发性高血压68例疗效观察

给予施惠达 ( . s 片 , 林 省天 风 制 药有 限责 任公 司 ) 2 5m / 吉 2 5msd 每 日晨起或睡前 口服。1 . / , 周达 目标血压 ( 5/ 0 ≤10 9 m g 者继续服用至观察结束 , mH ) 未达 标者增加 至 5m / , g d 连
用6 6周 。每天监 测血 压 6次 , 间为 5 0 6 0 、 :0— 时 :0~ :0 8 0
刺局部并发症少 、 响抗 血栓药 物连续 使用 、 后患者 不 不影 术 需强制卧床等优势 , 。而且减少 了卧床引起 的下肢深静 脉 4 J
血栓形成 、 肺栓塞等栓塞并发症 ; 使术 后护理 内容减 少 , 部 局 观察简单 、 可靠 , 减少了患者恐惧 、 焦虑等 负性情绪及术后 卧 床的痛苦 , 保护 了患 者特别是 年轻 女性 患者 的隐私 , 依从 性 军 医 学 院 学 报 2 1 0 1年 l 2月第 9卷 第 6期 表 1 两组 x线照射时间、 术操作时间、 手 术 后 住 院 天 数 比 较 ( ±s )
Ju a o e u eM layMeia C l g , o. , o6, ee b r2 1 orl fBt n it dcl oee V 19 N . D cm e,0 l n h ir l
an,9 84 ( ) 17 12 g 19 ,4 2 :4 —5 .
[ ] 姚民 , 3 乔树宾 , 王东方 , 使用 5 F 影导管经桡 动脉径路冠 等. 造 状动脉造影 6 9 8 例体会 [ ] 中国循 环杂志 , 0 , ( ) 34 J. 2 2 1 5 :7 — 0 7
3 5. 7
o e r d a r r s v c l ra c s n t ep r r n e o e c t— ft a i l t y a a u a c e si h e o ma c fp r u a h ae s f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伤 ,充分暴 露肱骨远端各 骨折碎片 部分和肘关节 ,原则上 不离断损伤
活动度 ( 1 2 5 . 5 I ±2 2 . 3 8 )。分 别高于尺骨鹰 嘴组 ( 7 5 . 7 3 ±9 . 7 8 )分 、 ( 1 0 2 . 8 l ± 2 l , 7 6 )。 ,差异具有 显著性 统计学意义 ( P <O , 0 1 )。 2 . 3肘 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所有患者 术后 随访 1 2 个月 末,尺骨鹰 嘴组肘关节 功能恢复 为优1 5
验, P<0 . 0 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2结 果 2 . 1手术情 况
等 手术 并 发症 较 多 。因此 ,科学 选择 手术 方 式成 为保 障复位 效 果和 恢 复肘关节 功能的关 键 。 根据 截骨部位 ,结合手术 暴露及其创 伤等方面考 虑 ,选取 尺骨纵 轴 垂直平 面截骨术暴露 肱骨远端关 节面相对理 想 ,术 中对 肱骨滑车 , 肱骨 内外侧髁 以及肱骨 小头施术操 作方便 ,与 肱三头肌组 比较 ,手术 部 位及其周 围区域直观 清晰 ,从而 最大程度缩短 手术时 间和 降低术 中
冠心病是 中老年常见 的一种心血 管疾病 ,其发病率 和病死率呈 现
逐 年上升 的趋 势。介入治疗 虽然具有 很好的临床 疗效 ,但术 后较高 的
动情 况 :记 录两组 患者Ma y o ) ]  ̄ 关 节功能评 分和 关节活 动度 ;③肘 关
节功 能恢复情 况 :按 照Ma y o l f  ̄ 关节功 能评分标 准 ( ME P S ) 在术 后
高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通讯作 者 : 雷斌
支架术前常规予硝酸甘油 2 0I 0 g冠脉 内注射 , x 以解 除冠 脉痉 挛和评价管腔 的真实直径 ; 支架术后 重复造影 明确 残余狭 窄 和 TMI血 流 级 别 。术 后 按 常 规 口 服 水 溶 性 阿 司 匹 林 I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 ec t eu ooayit vni ,C ) 急 prua o s rnr ne et n P I 是 n c r o
压病 7 2例 , 吸烟 7 4例 。前壁心肌梗 死 8 6例 ; 下壁 和 ( ) 或 后
壁心肌梗死 2 , 0例 其中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 l , 并Ⅲ 0例 合
效的。
【 关键词 】 急性心肌梗死 ; 介 入治疗 ; 高龄
S ud ft e ci i a f c c fp i r e c a e sc r n r n e v n i n f r a u e ST lv t n my c r i l n a c t y o h ln c le a y o r ma y p r ut n ou o o a y i t r e to o c t ee a o o a d a f r - i i i
.3 19.
吡格雷 7 g 克塞 或速 碧林 0 6m , 5m 、 . l2次/ , 下 注射 3 d d皮 。
迟, 这可能与其胸 痛症状 不典 型而 易被 忽 略有关 , 已有 研究 表 明, 高龄因素与患者延迟来 院就诊独 立相关 。急诊 冠脉 J
如术后 即刻残余狭窄 ≤1% 、I 0 TMIⅢ级 , 判定为造 影成功 ; 在
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廖新慧;孙海林;曹静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29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 0%,高于对照组的86. 0%(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 01)。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对其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廖新慧;孙海林;曹静
【作者单位】新疆沙湾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2
【相关文献】
1.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2.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观察
3.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
保护作用4.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保护作用分析5.阿托伐他汀钙对Ⅲ~Ⅴ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非依赖降脂性肾功能保护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CI 术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高龄冠心病的疗效对比

PCI 术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高龄冠心病的疗效对比刘杨清;潘雨雄【摘要】目的:观察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前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分别加用20mg、80mg 阿托伐他汀治疗。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PCI 术后观察组同期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PCI 术前给予高龄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80mg 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6(025)012【总页数】2页(P111-112)【关键词】PCI术;阿托伐他汀;冠心病;炎症因子【作者】刘杨清;潘雨雄【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龙岩 364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龙岩 3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易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病等疾病,行PCI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其易引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心脏不良事件[1]。
研究显示,PCI术前给予患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可对手术产生不同临床疗效[2-3]。
为更好地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诊治的8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65.3±2.9)岁,伴有高血糖13例,血脂异常9例,高血压18例。
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6±2.8)岁,伴有高血糖12例,血脂异常10例,高血压18例。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包超洋【期刊名称】《大医生》【年(卷),期】2024(9)2【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沭阳仁慈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洗脱支架,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以及最小管腔直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SV均优于治疗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最小管腔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的治疗效果相当,均可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药物洗脱支架改善狭窄的效果更好,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总页数】4页(P28-31)【作者】包超洋【作者单位】沭阳仁慈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相关文献】1.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临床分析2.普通球囊、药物涂层球囊及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长期疗效Meta分析3.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分析4.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疗效分析5.药物洗脱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碘克沙醇对高龄肾功能不全冠脉介入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由于 冠状 动脉 粥样 硬 化性 心 脏病 的 发病 率 逐年 增 加 。 介 入诊 断及 治疗 逐 渐普 及, 使造 影 剂 的使 用不 断 增 加 。造 影剂 几乎 完全 通过 肾脏排 泄, 肾功能 有很 大 的影 响, 对 故对 比剂 肾
病 (o t s id cdn p rpty I 是 临床介 入 治疗 中的常 cnr tn u e e ho a , N) a hC 见合 并症 . 比剂 肾病 ( I 的诊 断标 准 : 用对 比剂在 4 ~ 对 C N) 使 8
冠脉 介入患者 的有 效性 和安全性 。方 法 : 择 2 0 选 0 7年 1 月一 0 8年 1 1 20 1月大 于 7 0岁高龄 合并 肾功能不 全患者 2 例 . l
行 冠 脉介 入术 前查 血 清肌 酐水 平 , 后 7 术 2h复查 血 清肌 酐 水 平 , 观 察对 比剂 肾 病发 生 率 。术 前 、 并 术后 常 规水 化 : 术 前 及术后 至少 6h常规 静滴 09 .%氯化 钠溶 液 1ml k ・ ) 并鼓 励 患者 多饮 水 。常规 采用 J d is / gh , ( u kn 法行 选择 性冠 状
结 果 : 前 肾 功 能 ( 6 .9  ̄ 57 0  ̄ l 术 后 肾 功 能 (6 .3  ̄ 16 4  ̄ o/ 两 者 间 相 比 。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术 108 0 5 . )I / 0 mo L, 1 23 0 7 .6 )I l m L, 差
义 ,> . 术 后仅 1例患 者发 生造 影剂 肾病 , 用 碘克 沙醇 对 比剂 对高 龄 肾功 能不 全 患者 行 冠脉 介 入术 . 前 术 后 P 00 5, 使 术 肾功 能相 比 ,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结论 : 用 碘克 沙 醇对 已有 肾功 能不 全 的高 龄 患者 行 冠脉 介 入是 安 全有 效 的 . 差 应 对 血清 肌酐 水 平影 响很 小 。 【 键词1 克 沙醇 ; 关 碘 肾功能 不全 ; 冠脉介 入 ; 比 剂 ; 对 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例超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05-13T14:47:10.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闫金玉
[导读] 超高龄冠脉病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分期进行,防止肾功能恶化。
闫金玉
(山西医科大学 030001)
【摘要】目的分析超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UA)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探讨PCI在≥80岁UA患者中的合理应用策略。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岁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纳入共10例,年龄80至87岁。
10例患者均按标准方法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10日后行选择性冠脉支架植入术。
结果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但肾功能均无恶化。
结论超高龄冠脉病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冠脉造影与介入治疗分期进行,可防止肾功能恶化。
【关键词】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超高龄老人肾功能不全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21-02
超高龄冠脉病变患者多伴有全身多器官功能退化甚至衰竭,该类人群介入治疗尚存在争议,而对于超高龄冠脉病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临床报道甚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超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探讨PCI 在≥80岁患者中的合理应用策略。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的80岁以上UA患者。
10例患者年龄为80至87岁,平均年龄83.4岁。
其中3例肾囊肿、3例多囊肾、1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1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
冠脉双支病变2例,3支病变8例,狭窄病变共26处,共置入支架12枚。
1.1入选标准:按照我国不稳定心绞痛专题组2000年12月发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诊断标准、年龄≥80岁、造影检查显示病变冠脉至少有2支血管狭窄(≥70%以QCA方法测定,QCA为计算机密度测定法)并至少植入1枚支架,177μmol/L(2mg/dl)≤血肌酐(Scr)水平<442μmol/L(5mg/dl),7.0mmol/L(20mg/dl)<血尿素氮(BUN)水平<BUN水平17.9mmol/L(50mg/dl)纳入。
1.2排除标准:在纳入之前已诊断晚期肿瘤、心功能≥(NYHA)III级、肾功能衰竭期以上、不能耐受长期(至少1年)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
2.研究方法:
2.1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在血压、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做好PCI术前准备,遵医嘱常规用药,并记录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
2.2按标准方法行冠脉造影,Seldinger法成功穿刺桡动脉,置管,选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分别行左右冠脉造影。
观察并记录血BuN、Cr水平。
表1 10例患者PCI术前后BuN、Cr水平均值
2.3按标准方法行支架植入术,冠脉造影术10日后,Seldinger法成功穿刺桡动脉,置管,选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选择性造影并植入支架,血流CIMI3级。
观察并记录血BuN、Cr水平。
结果
10例患者在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基础上行冠脉造影,选择性PCI治疗,PCI成功率100%,术后严格遵医嘱用药,症状改善显著,BuN、Cr均值较PCI术前有所增高,但未达到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无统计学意义。
患者肾功能均无恶化,见表1。
结论
超高龄冠脉病变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非离子型等渗造影剂,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分期进行,防止肾功能恶化。
讨论
冠脉介入治疗时造影剂肾毒性诱发的肾功能衰竭总的发生率较低,约不足1%,但在原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达10%-20%,60%造影剂诱发的肾病患者有氮质血症基础。
而本研究就是在10例超高龄患者氮质血症基础上进行的。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非离子型造影剂反应的总发生率及重度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离子型造影剂。
非离子型造影剂不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水溶性和弥散力强,具有低化学毒性、低粘度和吸收快等优点,从而增强了组织对造影剂的耐受性,在影像质量方面可获得高对比的影像。
但由于短时间内进入血液的药物量非常大(1ml造影剂含500-760mg药物),仍可对机体造成一定损害。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造影剂用量是引起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Cigarroa等提出造影剂用量计算公式:5ml×体重(Kg)/Cr(mg/dl),最大用量不超过300ml。
有研究显示越过阈值用量,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21%-37%,未越阈值者为0%-2%。
有研究表明造影剂反应中的物理-化学反应与所用造影剂量有明确的正比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用量可减少或减轻造影剂反应。
有临床研究报道采用分次造影治疗可减少造影剂量及X线量。
而本研究采用造影和支架植入术间隔10天分次进行,10例患者肾功能均无恶化,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超高龄冠脉病变合并脏器功能退化甚至功能不全患者,PCI治疗时尽量用对该脏器无损害或损害较小药物,尽可能分次给药,尽可能减少用药剂量,可减少脏器功能进一步损害。
参考文献
[1] 王增效,韩雅玲,赵昕,等.慢性肾功不全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8,25(7);452-455.
[2] 阴大伟,李小鹰,肾功能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29(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