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型号 道岔尺寸 道岔说明

合集下载

9#、12#道岔部分重要标准尺寸和支距

9#、12#道岔部分重要标准尺寸和支距

60kg/m钢轨9#、12#道岔标准尺寸
目前我国单开道岔:
单开道岔:(simple turnout)主线为直线,侧线向主线的左侧或右侧分支的道岔。

单开道岔的组成: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转辙器的作用是引导车轮从一线进入另一线,它由两根基本轨、两根尖轧及各种联结零件组成。

转辙器与辙叉间的连接线路称为连接部分。

辙叉是使车轮由一股钢轨的轨线平面交叉设备,主要有翼轨、心轨及联结零件组成。

单开道岔的分类:按钢轨类型分类,有60,50,43㎏/ m 钢轨道岔。

按道岔号码分类,有9,12,18,24,号等,其中6,7号仅用于厂矿企业内部铁路或驼峰下,其他各号则适用于铁路正线和站线,并以9 号及12号最为常用,在侧线通过高速列车的地段,则需铺设
18号、24号等大号码道岔。

道岔号码N按其所用辙叉角α的余切计,即cotα。

按道岔平面形式分类,主要有直线尖轨直线辙叉单开道岔、曲线尖轨直线辙叉单开道岔、曲线尖轨曲线辙叉单开道岔等。

按转辙器结构形式分类,有普通钢轨断面和特种钢轨断面的单开道岔、间隔铁式和可弯式单开道岔。

按辙叉结构形式分类,有固定型和可动心轨型单开道岔。

按叉枕类型分类,有木岔枕道岔和混凝土岔枕道岔。

道岔轨距:需要考虑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尖轨尖端轨距、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导曲线终点轨距。

道岔各部分的轨距加宽,采用适当的递减距离,以保证行车的平稳性。

中国新设计的道岔(如提速道岔)中,除尖轨尖端宽2 mm 处因刨切引起的轨距构造加宽外,其余部分轨距均为标准轨距1435mm。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
岔枕图号: CZ577
护轨长度:
L直= 5400(9孔)
L曲=3800(6孔)
护轨轨型及护轨形式:
UIC槽型轨分开式可调护轨
七、木枕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专线4190)
道岔全长L=37907
道岔前长|a=16853
道岔后长b=21054
辙叉角度:4.45.49
尖轨长度:11300
尖轨轨型:60AT钢轨
护轨轨型及护轨形式:
50kg/m钢轨
分开式可调护轨
十一、混凝土枕60Kg/m钢轨18号(R=1100)可动心轨提速单开道岔(GLC07)02-300
道岔全长L=69000
道岔前长|a=31729
道岔后长b=37271
辙叉角度:3.10.47.4
尖轨长度:21450
尖轨轨型:60AT钢轨
图:(GLC 07)02-104.105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
一、木枕5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专线4141)
道岔全长L=28848
道岔前长|a=13839
道岔后长b=15009
辙叉角度:6.20.25
尖轨长度:6450
尖轨轨型:50AT钢轨
L=6080
基本轨长度:11200
基本轨轨型:50Kg/m钢轨
R=180000
辙叉长度:3588
叉前长;1538(171)
道岔全长L=43200
道岔前长|a=16592
道岔后长b=26608
辙叉角度:4.45.49
尖轨长度:14250
尖轨轨型:60AT钢轨
图:
L= 9600
基本轨长度:18592
基本轨轨型:60Kg/m钢轨
号:(
R=350000 R=450000

9#12#道岔部分重要标准尺寸和支距【VIP专享】

9#12#道岔部分重要标准尺寸和支距【VIP专享】

60kg/m钢轨9#、12#道岔标准尺寸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的主要尺寸和结构表1道岔主要尺寸mm 辙叉长度mm顺序道岔型号尖轨长度mm尖轨线型前长后长全长辙叉结构趾长跟长扣件轨枕轨顶坡曾铺设组数1过渡型7700直线型168532105437907高锰钢整铸21273800钩头道钉木枕无2000292型11300相离半切线168532105437907高锰钢整铸21273800刚性扣件木、混凝土枕无8000392改进型11300相离半切线168532105437907高锰钢整铸21273800Ⅱ型弹条木、混凝土枕无15004提速固定型13880切线型165922120837800高锰钢整铸20383954Ⅱ型弹条木、钢、混凝土枕1:4018005提速可动型13880切线型165922660843200钢轨可动心38389354Ⅱ型弹条木、钢、混凝土枕1:403006提速改进固定型13880复曲线半切线165922120837800高锰钢整铸20383954Ⅱ型弹条木、钢、混凝土枕1:4026007提速改进可动型13880复曲线半切线165922660843200钢轨可动心38389354Ⅱ型弹条木、钢、混凝土枕1:401008提速改进可动型13880复曲线半切线165922660843200钢轨可动心38389354Ⅲ型弹条木、钢、混凝土枕1:40509120km/h固定型13000半切线153922120836600高锰钢整铸20383954Ⅱ型弹条木、混凝土枕无210铁科提速固定型13600半切线165922120837800高锰钢整铸20383954Ⅱ型弹条木、混凝土枕1:40211提速可动(Ⅰ)型13610相离半切线165922660843200钢轨可动心38389354Ⅱ型弹条木、混凝土枕1:40正设计中12提速固定(Ⅱ)型12400半切线165922120837800高锰钢整铸20383954Ⅱ型弹条木、混凝土枕1:40200013普通固定(Ⅲ)型12400半切线165922120837800高锰钢整铸20383954Ⅱ型弹条木、混凝土枕无20014山桥提速固定型12480复曲线半切线168532105437907高锰钢整铸21923800Ⅱ、Ⅲ型弹条木、混凝土枕无1000说明:1、固定型辙叉的道岔全长有36600、37800和37907 mm三种2、尖轨有直线型7700 mm和曲线型11300、12400、12480、13000、13460、13600(两种)、13610、13880、14200mm等11种长度部分尺寸分析:(1)道岔的全长:如以14种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为例,对于固定型辙叉的道岔全长有36600、37800和37907 mm三种,对于可动型辙叉的道岔全长有43073和43200 mm两种,由于一种道岔多种产品的型式尺寸不同,虽然道岔全长变动很小,仅为107和127 mm,不足道岔全长的0.3%,却造成更换道岔的巨大工作量,难以在维修中实施,必须动用更多的人力在大修中进行整组道岔的更换。

道岔编号及相关尺寸

道岔编号及相关尺寸

道岔编号及相关尺⼨道岔编号规则:上⾏咽喉编双号,下⾏咽喉编单号。

号码从站外往股道编,从⼩到⼤。

双动道岔,号码要相连。

⽐如上⾏咽喉,2/4#,这就代表这是进站信号机内⽅前两组道岔,⽽且是⼀组双动。

但2号和6号绝对不会是双动道岔。

所以在具体设计的时候,个别的道岔,⼤号码偏站外,这也是常见现象,以设计为准。

上下⾏咽喉的区分,⼀般说法是列车从北京出发,先到达的咽喉,为下⾏咽喉。

但具体各条线路和各个站场有不同,以设计图纸为准。

图号专线SC330,混凝⼟枕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

道岔全长37907mm,前长16853mm,后长21054mm,直向容许通过速度≤120Km/h,侧向容许通过速度≤50Km/h。

导曲线半径350000mm,尖轨长度12480mm(图号SC330-104、105),基本轨长度15700mm(图号SC330-102、103),辙叉长度5992mm(图号SC330-202),护轨长度直线6900mm(图号SC330-203),曲线5210mm(SC330-204)。

总重17.8T。

扣件类型Ⅱ型弹条扣件。

岔枕图号SC330-500。

图号SC330混凝⼟枕60Kg/m12号单开道岔,现在正在⼤量使⽤中。

混凝⼟枕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专线4257)的详细信息图号专线4257,混凝⼟枕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

这个图号道岔的尖轨采⽤AT 尖轨制造。

道岔全长L=37907mm,道岔前长16853mm,道岔后长21054mm,道岔容许通过速度直线≤120Km/h,侧线≤50Km/h,导曲线半径350000mm,尖轨长度13080mm(图号专线4258-6、7),基本轨长度16292mm(图号专线4258-4、5),辙叉长度5992mm(专线4259-4),护轨长度6900mm(直)、5100(侧)(图号专线4259-5、6),采⽤弹性扣件。

总重15.8T。

岔枕图号专线(01)3423。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摘要:一、道岔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二、道岔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1.道岔编号2.道岔类型3.道岔尺寸4.道岔曲线5.道岔辙叉角6.道岔护轨距7.道岔动作速度8.道岔使用寿命三、道岔的选用与设计原则四、道岔的施工与维护1.道岔施工流程2.道岔施工注意事项3.道岔维护方法4.道岔故障处理五、道岔安全管理与运行策略1.道岔安全管理措施2.道岔运行策略优化六、道岔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正文:一、道岔的基本概念与分类道岔是铁路交叉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实现列车从一条轨道转向另一条轨道。

根据道岔的用途、结构和工作原理,道岔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咽喉道岔、对称道岔、单元道岔等。

二、道岔的主要参数及其意义1.道岔编号:道岔编号是用于唯一标识道岔的数字,方便铁路部门进行管理和调度。

2.道岔类型:道岔类型反映了道岔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如单开道岔、双开道岔、交叉渡线道岔等。

3.道岔尺寸:道岔尺寸包括道岔轨距、道岔长度、道岔宽度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道岔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4.道岔曲线:道岔曲线是指道岔轨面在不同位置的形状,它影响列车的通过速度和稳定性。

5.道岔辙叉角:道岔辙叉角是指道岔叉口两侧轨道的夹角,它决定了列车行驶的轨迹。

6.道岔护轨距:道岔护轨距是指道岔两侧护轨之间的距离,它影响道岔的稳定性和列车的安全性。

7.道岔动作速度:道岔动作速度是指道岔在接通或断开过程中的速度,它影响道岔的使用寿命和列车运行的顺畅性。

8.道岔使用寿命:道岔使用寿命是指道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可以保持正常工作的时间,它与道岔的材料、设计和施工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道岔的选用与设计原则在选用道岔时,应根据铁路线路、列车运行速度、运输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设计道岔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道岔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2.优化道岔曲线,提高列车通过速度和稳定性。

3.合理布置道岔尺寸,满足列车运行需求。

4.道岔与轨道系统协调设计,降低噪声和振动。

道岔型号道岔尺寸道岔说明

道岔型号道岔尺寸道岔说明

道岔型号道岔尺寸道岔说明道岔型号道岔尺寸道岔说明:道岔型号道岔尺寸道岔道岔道岔型号道岔尺寸单开道岔双开道岔道岔报价岔尖左开道岔铁路道岔矿用道岔煤矿道岔道岔知识主营道岔产品有重,轻轨道岔,单楷道岔,菱形道岔,双开道岔,复式交分道岔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支援国家重点铁路工程的建设,是各铁路局,矿务局,钢铁厂的专业供应商。

道岔系列608、612、615、715、915、618、718、918、622、722、922、624、724、924、630、730、930、938、643、50、60 二十一个系列道岔类型单开、对称、渡线、交叉渡线、对称组合、菱形交叉、四轨套线七种类型轨距 600、762、900、1435 四种轨距轨型 8、12、15、18、22、24、30、38、43、50、60 十一种轨型辙叉号2、3、4、5、6、7、8、9、12 九种辙叉号曲线半径4、6、9、12、15、20、25、30、40、50、70 十一种曲线半径线路间距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200、2500 十种线路间距1、轨道的辅设标准1.1 矿井井下运输大巷辅设轨道必须使用轨型为30kg/m及以上的轨道,斜巷及采区等区域辅设轨道可根据设计选择轨型,但轨型不得低于22kg/m。

1.2 轨道扣件必须齐全、紧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格的道夹板,并用4 条螺栓固定,井下辅设轨道如需改变轨道型号,不同型号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适的异形道夹板,道夹板不得有断裂或少眼等现象。

1.3 所有轨道接头间距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1.4 轨道方向应符合标准,目视直顺,不得有硬弯。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应目视直顺,用10m 弦量不超过10mm(煤业子公司在特殊条件下,局部巷道底鼓较严重区段用30m 弦量不超过50mm);曲线段,目视圆顺,用2m 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50m 以下不超过3mm。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
以上是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的一些参考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 大家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对其他类型的道岔有疑问,请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查 阅相关文献资料。
一、引言
道岔是铁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和 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道岔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然而,对于道 岔主要参数的选取和优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针对常用道岔的主要 参数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本全面的道岔主要参数手册,为铁路工程师和技术 人员提供参考。
四、参数优化与建议
针对当前道岔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优化建议:首先,根据实际 需要调整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间隙,以提高道岔的平顺性;其次,适当增加尖 轨长度和高度,以提高道岔的稳定性;最后,优化辙叉角的设计,以降低列车 通过道岔时的冲击和振动。
五、结论
本次演示对常用道岔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旨在提供一本全面 的道岔主要参数手册,为铁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针对当前道岔设计 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为铁路部门提 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持续发展。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
01 一、道岔类型
目录
02 二、道岔号数
03 三、转辙器
04 四、辙叉及护轨
05 五、连接部分
道岔是铁路、公路、地铁等交通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 响到列车或车辆的安全和运行效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常用道岔 的主要参数,本次演示将对常用道岔的主要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三、转辙器
转辙器是道岔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引导列车或车辆的行驶方向。转辙 器的参数包括尖轨长度、尖轨高度、尖轨圆顺度等。在选择转辙器时,应注意 其参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需要。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

常用道岔主要参数手册摘要:1.道岔的定义与作用2.道岔的主要参数3.道岔的分类与选择4.道岔的安装与维护正文:道岔是铁路交叉口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引导列车行驶方向,从而实现铁路线路之间的连接。

在我国,道岔的种类繁多,为了方便使用和维护,我们需要了解道岔的主要参数。

一、道岔的定义与作用道岔,又称为交叉渡线,是铁路线路中的关键设备之一。

主要作用是在铁路线路交汇处,引导列车按照预定的轨道行驶,实现铁路线路之间的转换和连接。

二、道岔的主要参数道岔的主要参数包括:1.道岔号:表示道岔的规格和型号,通常以数字表示。

2.导曲线半径:道岔中心线到第一曲线的半径,影响列车通过道岔时的速度和舒适度。

3.护轨:道岔中心线到护轨的距离,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

4.岔尖:道岔的分叉部分,其质量和形状直接影响列车的行驶稳定性。

5.锁闭装置:用于控制道岔的转换,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

三、道岔的分类与选择道岔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照用途分类:主要有列车通过道岔、调车道岔等。

2.按照结构分类:主要有固定式道岔、活动式道岔、伸缩式道岔等。

3.按照锁闭方式分类:主要有手动锁闭道岔、电动锁闭道岔、气动锁闭道岔等。

在选择道岔时,需要根据铁路线路的功能、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输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四、道岔的安装与维护道岔的安装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确保道岔的各项参数满足要求。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道岔的摆放位置、水平度和垂直度等。

道岔的维护主要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修和故障处理。

日常检查主要包括检查道岔的锁闭状态、护轨是否完好等;定期检修包括对道岔的各部件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道岔的正常使用;故障处理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道岔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

总之,道岔作为铁路线路中的重要设备,了解其主要参数对于选择和使用道岔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岔型号道岔尺寸道岔说明:
道岔型号道岔尺寸道岔
道岔道岔型号道岔尺寸单开道岔双开道岔道岔报价岔尖左开道岔铁路道岔矿用道岔煤矿道岔道岔知识
主营道岔产品有重,轻轨道岔,单楷道岔,菱形道岔,双开道岔,复式交分道岔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支援国家重点铁路工程的建设,是各铁路局,矿务局,钢铁厂
的专业供应商。

道岔系列 608、612、615、715、915、618、718、918、622、722、922、624、724、924、630、730、930、938、643、50、60 二十一个系列
道岔类型单开、对称、渡线、交叉渡线、对称组合、菱形交叉、四轨套线七种
类型
轨距 600、762、900、1435 四种轨距
轨型 8、12、15、18、22、24、30、38、43、50、60 十一种轨型
辙叉号 2、3、4、5、6、7、8、9、12 九种辙叉号曲线半径 4、6、9、12、15、20、25、30、40、50、70 十一种曲线半径
线路间距 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200、2500 十
种线路间距
1、轨道的辅设标准
1.1 矿井井下运输大巷辅设轨道必须使用轨型为30kg/m及以
上的轨道,斜巷及采区等区域辅设轨道可根据设计选择轨型,但
轨型不得低于22kg/m。

1.2 轨道扣件必须齐全、紧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必须
使用合格的道夹板,并用4 条螺栓固定,井下辅设轨道如需改变
轨道型号,不同型号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适的异形道夹板,道夹
板不得有断裂或少眼等现象。

1.3 所有轨道接头间距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
大于2mm。

1.4 轨道方向应符合标准,目视直顺,不得有硬弯。

主要运
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应目视直顺,用10m 弦量不超过10mm(煤业
子公司在特殊条件下,局部巷道底鼓较严重区段用30m 弦量不
超过50mm);曲线段,目视圆顺,用2m 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
50m 以下不超过3mm。

1.5 轨道轨面前后高低应目视平顺,明显变坡点处不得有接
头,应根据巷道变坡处的弯曲半径,采用圆弧过渡。

主要运输线
路轨面前后高低允许偏差用10m 弦量不超过10mm(煤业子公司
在特殊条件下,局部巷道底鼓较严重区段用30m 弦量不超过
50mm)。

1.6 接头采用悬接时,30kg/m 型号轨道轨枕距接头距离为
240mm,偏差不超过30mm,22kg/m 型号轨道轨枕距接头距离为220mm,偏差不超过30mm;接头采用承接时,接头处共3 根轨枕,中间一根在两轨道的接头处,另两根分别距中间轨枕240mm (30kg/m 轨道)、220mm(22kg/m 轨道);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2m。

1.7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为设
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
值的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mm。

1.8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为
±50mm;坡度50m 内误差不超过1/1000,高差不超过50mm。

1.9 井下轨道轨距为600mm,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允许
偏差+5mm、-2mm;曲线段加宽后允许偏差+5mm、-2mm,在曲
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一般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允许偏差
+5mm、-2mm;曲线段加宽后允许偏差+5mm、-2mm。

1.10 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

所用道岔的钢轨型
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无杂拌道(同一线路或区段内两
种型号的轨道(分支除外)或长度低于2.5m 的轨道为杂拌道),无夹眼道。

1.11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两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误差
不大于5mm;曲线段加高后误差不大于5mm。

一般运输线路轨
道水平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消灭阴阳道。

1.12 轨道轨枕质量合格,敷设符合设计要求,接头处轨枕无
失效,无两根以上轨枕连续失效(腐朽、损坏、断裂、悬浮、不起作用者为失效),轨枕与轨道垂直。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轨枕间距为700mm,偏差不超过50mm;一般运输线路轨道轨枕间距为800mm,偏差不超过50mm。

一般运输线路木轨枕规格(宽×高)不小于120×150mm。

1.13 轨道道钉规格应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
2mm,混凝土轨枕螺栓、压板紧固齐全、浮离不大于2mm。


月应对轨道及轨枕各部螺栓滴油一次。

1.14 斜巷轨道地辊要齐全、灵活可靠,地辊架要具有防脱闭
锁功能,地辊之间一般间距为15m,最大距离不超过25m,以轨枕、道木无明显磨痕为准,巷道内变坡点处应增加地辊,变坡度数在15 度以上的,在此变坡点处应装设直径不小于300mm 的地辊,地辊坑内应清洁无杂物积水。

1.15 轨道路基必须无严重塌坡、地鼓、沉降现象。

主要运输
线路轨道道碴厚度不小于100mm,个别底板突出处不小于
50mm,道碴应埋没轨枕2/3,轨枕必须露出1/3,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一般运输线路轨道道碴不超过枕面,不低于枕面1/3。

轨道道碴的粒度应符合标准要求,必
须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现象。

1.16 有架线电机车通过的主要运输轨道两平行钢轨之间,每
隔50m 应连接1 根断面不小于50mm2 的铜线或其它具有等效电阻的导线。

线路上所有钢轨接缝处,必须用导线或采用轨缝焊接工艺加以连接。

连接后每个接缝处的电阻,22kg/m 钢轨不得大
于0.00021Ù,30kg/m 钢轨不得大于0.00019Ù。

不回电的轨道与架线电机车回电轨道之间,必须加以绝缘。

第一绝缘点设在2 种轨道的连接处;第二绝缘点设在不回电的轨道上,其与第一绝缘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 列车的长度。

对绝缘点必须经常检查维护,保持可靠绝缘。

在与架线电机车线路相联通的轨道上有钢丝绳跨越时,钢丝绳不得与轨道相接触。

1.17 轨道严禁用气割进行截割,如需截割的必须使用切轨
机,运输大巷轨道不允许进行截割分段(较短距离修整除外)。

轨道截割头平面应与轨面垂直,锯切面不得歪斜。

轨道截割头进
行重新加工道夹板螺栓孔时,必须用钻床进行加工,严禁使用气
割割眼。

螺栓孔直径为24mm,孔水平中心线离轨面距离:30kg/m 型号轨道为51.9mm,22kg/m 型号轨道为59.7mm。

第一个螺栓孔中心距截割面距离30kg/m 型号轨道为60.5mm,22kg/m 型号轨道为63.5mm。

第二个螺栓孔中心距第一个螺栓孔中心距离为127mm。

2、道岔的辅设标准
2.1 道岔轨距按标准加宽后不大于3mm,辙岔前后的轨距偏
差+3mm,-0mm。

2.2 尖轨前端、直曲连接轨中部和道岔后部的两股钢轨的水
平偏差不大于5mm。

2.3 道岔水平方向直线目视平顺,用10 m 弦不超过10mm,
曲线目视圆顺,用1m 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2mm,用2m 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3mm(煤业子公司在特殊条件下,
在局部巷道底鼓较严重区段用30m 弦量不超过50mm)。

2.4 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10m 弦量不超过10mm。

2.5 道岔接头处两轨面高低和内侧左右错差不大于2mm。

2.6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


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 处与基本轨高
低差不大于2mm。

2.7 尖轨开程为80—110mm。

2.8 尖轨根部轨缝不大于8mm,其它轨缝与线路部分的轨缝
要求相同。

2.9 心轨至护轨工作边间距为572mm,偏差为±2mm。

2.10 护轨零件齐全,安装牢固,无松动、失效现象。

心轨
尖端与护轨工作边中心垂直相对,偏差为±50mm。

2.11 心轨在顶面宽35mm 处和翼轨喉部的垂直磨耗不超过
7mm,铆钉无松动,焊缝无裂纹。

2.12 滑床板应于轨底面贴合,其间隙不超过2mm。

2.13 基本轨与连接轨垂直磨损不大于7mm。

2.14 轨撑应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1mm,数量齐全,
无松动现象。

2.15 扳道器拉杆零件齐全,连接牢固,动作灵活可靠,安
装道岔处应使用长轨枕。

2.16 主要运输大巷应装设司控道岔,司控道岔应动作灵活,
控制箱完好,同一程序的司控道岔安装间距不得小于控制器控制
距离,一个控制器不得使两个司控道岔同时动作。

主要运输线路
不得使用简易道岔。

2.17 斜巷串车提升的线路,使用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4 号,曲线半径不得小于12m。

2.18 同一运输线路使用不同轨型道岔应符合以下条件:
2.18.1 可以采用较线路轨型高一级的钢轨,不允许采用低一级的钢轨。

2.18.2 采用不同轨型道岔时,道岔前后端应各敷设5m 与道岔轨型相同的钢轨,然后用异型鱼尾板与线路钢轨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