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立统一规律简介

合集下载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

简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本原理之一。

它阐述了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事物的发展演变是通过对立面的斗争达到的。

对立统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事物的内部存在着对立面。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矛盾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这种内部对立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通过不断的斗争、矛盾的展开和解决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二,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对立面之间不仅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而且还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对立面的斗争中,事物以更高的形式发展。

斗争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力量。

第三,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对立面的斗争最终会达到一个新的统一状态。

这种统一既保留了对立面的特点,又超越了对立面之间的矛盾。

新的对立面随着事物的发展也会产生,并继续驱动事物前进。

第四,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无限性。

事物通过不断的对立斗争和对立统一的过程,实现了发展的无限性。

这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特征。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通过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6考研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讲解

2016考研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讲解

2016考研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讲解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矛盾是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二层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斗争形式也不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可以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

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方法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和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

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阐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实在内容。

(一)矛盾及其基本属性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所谓矛盾,是指反映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要素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辩证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简而言之,既对立又统一,这就是矛盾。

2.矛盾的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之间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

它包括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

这是矛盾同一性更重要的一层含义。

矛盾的相互贯通表现为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有内在的同一性。

矛盾着的每一方都包含和渗透着对方的因素和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正因为如此,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

事物的转化总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着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则有着无限多样性。

如:互相否定、互相反对、互相限制、互相批评、市场上的竞争、学术上的争鸣等等,这一切都是斗争的具体表现形式,其间有对抗性斗争关系,也有非对抗性斗争关系。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

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课件

对立统一规律课件

对立统一规律课件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规律。

下面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些基本内容和特点:
1. 对立统一是矛盾的普遍属性: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包括事物的内部矛盾和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矛盾。

2.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矛盾的两个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

3.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现象,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4.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转化、互为条件: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互为事物发展的条件和推动力。

5. 矛盾的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矛盾的对立斗争和转化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以上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些基本内容,可以参考这些内容进行制作课件。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它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理论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的关系或属性。

(2)要把辩证法的矛盾同形式逻辑的矛盾严格区别开来。

形式逻辑的矛盾是在思维中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律而造成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状态,是应当排除的。

辩证法讲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性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3)辩证矛盾是客观的、现实的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二是指矛盾的性质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等具体情况也是客观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容易出分析题)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社会、思维领域中一切形式的对立或排斥。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重性,二者既区别又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二十一)对立统一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的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

①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②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

另一方面,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辩证认识的实质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才具有不可分性;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才有相反性质。

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名词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名词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名词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存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这种规律认为,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对立的双方既存在着互相
排斥、矛盾对抗的一面,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面。

对立指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或者不同事物之间的对立,如正反、
优劣、高低等。

对立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相互排斥和矛盾对抗的一面,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统一指的是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达到
一种新的统一状态。

统一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一面,是事物发展的外因。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对立双方不仅存在于事物的当前状态,更存
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对立双方的辩证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对立因素相互作用、斗争、转化,推动事
物向着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等领域。

同时,对立统一规
律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变化
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对立统一的规律

对立统一的规律

对立统一的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包含着互相反对的许多对立统一方面,这是对立统一的规律。

不存在这样的事物,内部对立和自己矛盾的事物不存在。

2、对立:对立的方面就是指正面和反面、过去的方面和将来的方面、进步的方面和落后的方面
3、统一:对立的方面互相依赖,缺了一方,另一方也不成立。

如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4、运动发展:发展就是内部对立方面的斗争,发展的过程,就是事物内部矛盾的暴露和解决的过程。

不能解决矛盾,事物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暂时落后。

新生势力全胜,腐朽势力死亡就叫做解决了矛盾
5、互相对立的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某种统一和妥协。

如反封建斗争,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双方会暂时地联合起来。

在这种情形下,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并且只限于某一方面,其他方面仍在继续斗争。

6、正确的思想方法就是研究矛盾、解决矛盾
7、研究和解决矛盾需要注意
矛盾的具体性、特殊性,不同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必须注意什么是一定情形下的主要矛盾,要分得清任务的轻重缓急
解决次要矛盾,必须服从于解决主要矛盾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立统一规律简介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目的在于解放世界”。

科学史表明:几乎所有那些代表一个时代的大科学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自然科学定律发现方面和对于自然科学问题的哲学思考(如科学思维的本性、科学真理的基础、科学认识的方法)方面都做出重要成就,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这两方面成就的有机结合,或者说科学同哲学的结合。

例如: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玻尔.
(一)对立统一规律的提出
在中国古代,《易经》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认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混而为一”的阴阳之“道”,混而为一就是宇宙,对于千姿百态的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

道中的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了万物,它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冲气就是阴气和阳气相互作用,其结果就产生相对和气的万物。

在欧洲,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已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

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的,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

其后,列宁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对立统一规律的含义
现中国哲学界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包含以下基本内容:一是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

二是矛盾的统一性和
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

统一是对立面双方的统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统一性之中。

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

三是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

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

四是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

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五是把事物发展理解为“事物自身固有的各种矛盾,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变化的结果”,即内因决定,外因影响。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恩格斯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

”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有合作和对抗两种。

对抗是事物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分离、相互斗争的一面,对抗分为物质之间对抗和信息之间的对抗;合作就是事物统一和谐的一面,合作分为物质之间合作和信息之间的合作。

合作就是和谐,和谐就是事物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传递、相互输入、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的精神。

和谐并没有失去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的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和谐也并不是没有矛盾,而是使矛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促进事物的发展。

在辩证法中,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面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且相对之中包含着绝对性的差异。

如“前”与“后”,就是相对中有绝对。

“前”可以转变为“后”,“后”也可以转变为“前”,它只决定于观察者所面对的方向。

方向改变,“前”与“后”即发生改变。

但“前”与“后”又是不等价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绝对性的差异。

在实际中所能观察到的矛盾面,全部都是相对的。

且为:相对之中有绝对。

即绝对是相对的绝对,相对是相对的相对,这就是辩证法。

(三)对立统一规律的表现形式
矛盾思维的核心是两个词:统一和对立,它解释了宇宙万物的特点,列举如下:
辩证唯物论方面,有以下对立统一:(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和统一(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对立和统一(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对立和统一;(4)物质和运动的对立和统一(5)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对立和统一;等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面,有以下对立统一:(1)实践和认识的对立和统一;(2)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对立和统一(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和统一;(4)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实践的来源和手段的关系;等等。

唯物辩证法方面,有以下对立统一:(1)整体和局部的对立和统一;(2)系统和要素的对立和统一;(3)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对立和统一;(4)前进行和曲折性的对立和统一;(5)量变和质变的对立和统一;(6)对立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的对立和统一;(7)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和统一;(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对立和统一;(9)主要反面和次要方面的对立和统一;(10)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对立和统一;(1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和统一;等等
对立统一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宇宙可以自我获得新生,宇宙在增熵的退化过程中一定存在减熵的进化过程,只是减熵的途径我们目前尚未明了,世界绝对不会无可奈何地走向“热寂”。

有人说物
理学现在已基本完备,这是不对的,对很多问题我们还是一知半解,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但对立统一规律中的对立不是对抗,也不是斗争,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对立统一就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

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本质上也是事物之间的两个方面,只是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事物内部也是由许多内部事物组成的,内和外是相对的概念,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对立统一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随着自然的神秘面纱慢慢隐去,其美轮美奂的真容开始渐渐清晰。

自然创造宇宙所用的哲学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并彰显在宇宙的最深层面,因此它是真的;自然对待宇观、宏观、微观都是相同的,不偏袒任何一个方位、时刻和存在形态,因此它是善的;自然时空结构的对称性最具广泛性,其数学表达最具完备性和优雅性,因此它是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