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教学设计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教学设计

第六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一框题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教材分析】本课是是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主要讲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在本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课时为第 6 课第一框题内容,侧重于在认知层面帮助学生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对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包括矛盾的观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为学习运用矛盾分析法奠定了基础。

并形成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思维的抽象性、深刻性还处在成长中,当面对比较系统、有深度的学习内容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逃避心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矛盾的观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意义。

理解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掌握矛盾分析法,积极面对人生矛盾。

掌握矛盾分析法,理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共参与中的矛盾问题,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矛盾,培养乐观进取、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创境激趣:学生诵读古诗句,并分享对诗句的认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道德经》学生:自由发表对诗句的认识教师总结:老子的这段话提到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它们都有一种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哲学上就叫矛盾。

那么哲学上的矛盾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矛盾是什么关系?哲学上的矛盾有什么作用?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教案资料

对立统一规律教案资料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什么是矛盾: 每当我们说到矛盾,大
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韩非 的那个关于矛盾的寓言 故事。然而,韩非所说 的还只是人们思维中的 逻辑矛盾,并不是唯物 辩证法中的辩证矛盾。 那么,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又是什么呢?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 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 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问题:哪些成语俗语能体现矛盾双方在一 定条件互相转换?
例:置之死地而后生 失败是成功之母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福祸相依
(二)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 关系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三)矛盾动力原理
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同一,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换言之,无论是矛盾的同一性,还是矛 盾的斗争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只有两者紧密结合在一 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
(三)矛盾动力原理
3.矛盾动力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正确理解矛盾与和谐的关系。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是 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 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 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 会结果。 4.内因和外因(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 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第二位原因,外 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原理意义:这一原理是我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哲学 基础。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德州学院平原师范专科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 1.事物的普遍联系 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联系和发展的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㈠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 性及作用 1.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包含、相互制约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矛盾
统一(同一性)
相互贯通(渗透,包含)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 的始终。 • 特殊性:①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 ②每一个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 普遍性(共性)概括特殊性(个性), 特殊性(个性)包含普遍性(共性)。
青 年 人 中 年 人
老 年 人
儿 童
水果
普 遍 性 :
含 有 果 酸 、 糖 类 等 成 分 有 味 甜 、 多 汁 等 共 同 特 征
特殊性
各种形状不பைடு நூலகம்的叶子
•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 (个性) • 树叶尽管不同但都是树叶 • (共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 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 合原理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产生、
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本质和特征, 每个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都必须遵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原有的基
础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 不同等。因此,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 途径也必定不同,各有各的实现途径。
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中有部分质 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否定之否规律: 肯定-否定-肯定

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内容及方法论

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内容及方法论

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内容及方法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与核心。

(1)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
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量变质变规律:
(1)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2)质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稳定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3)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采取科学分析的速度,反对否定一切和肯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可编辑ppt
2
?
• 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 它变短呢?
用一根长的木棒和它相比较
可编辑ppt
3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可编辑ppt
4
磁注铁意是点一1个:矛矛盾盾统是一体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统 这一个不统一对体立内或,只存对在立着不N、统S一两极,都,不N、是S矛两盾极互关相系排。
7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性(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 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
同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一 性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可编辑ppt
8
(2)斗争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别、差异、不同等)
可编辑ppt
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 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 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注意:
哲学上讲的斗争
(共 性) (抽 象) (一 般)
具体表现 具体矛盾和斗争 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
概括总结 (个 性) (具 体) (特 殊)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可编绝辑p对pt 的,无条件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ppt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ppt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
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各有不 同特点 ——区分事物不同阶段的依据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 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各有解释
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 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
(2)斗争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别、差异、不同等)
注意:
哲学上讲的斗争 (共 性) (抽 象) (一 般)
具体表现
具体矛盾和斗争 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 (个 性) (具 体) (特 殊)
概括总结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Hale Waihona Puke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你能说出几个蕴含这一哲理的成 语、俗语吗?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 么山上唱什么歌 逢山开路,逢水搭桥, 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 入乡随俗; 心病心来医 解铃还须系铃人
《水果痴的故事》: 从前,有一父亲病了,非常想吃水果。孝顺的 儿子给他买了苹果, 他摇头说:“不吃,我想吃水果”。儿子又为 他 买了梨和香蕉, 他仍摇头说:“我不吃,我想吃水果。” 最后,儿子不知如何去做。
家庭教育父母子女学校教学家庭教育父母子女学校教学比较角度辩证矛盾逻辑矛盾定义不同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形成不同客观存在的主观造成的断定不同两个方面都是真的两个方面不可能同时是真的不能把不能把辩证矛盾辩证矛盾与与逻辑矛盾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选择、分析题考点)摘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0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⑴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辩证认识的实质: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和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丛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对立统一规律对生态文明的思考

对立统一规律对生态文明的思考

对立统一规律对生态文明的思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

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对立统一规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多种对立统一的矛盾。

比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等。

这些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次,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要全面系统地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

只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寻求平衡,避免二者之间的对立,实现和谐统一。

再次,对立统一规律启示我们要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建设美丽中国。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导,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规律。

只有深入理解这一规律,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我为您准备的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对生态文明的思考"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祝您生活愉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关系的变化
同一性:共同的国家利益而合作,比如反恐 斗争性:两国经济贸易上的一些斗争(私自提高关税 等来限制进口) 结果:促使中美双方两国发展本国经济,限制进口。
中美关系就好比这两个紧扣齿 轮,如果分开了,自己都可以 转,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合 起来能够产生作用,但必然产 生摩擦和热。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和意义
(1)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 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 发展过程的始终。 (2)特殊性: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 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横向—空间) 时时有矛盾(纵向—时间)
人,从生到死,时时刻刻存在着矛盾。从生理角度 我们制造火药来开天辟地,却也萌发了战争; 看,人们每天有一部分细胞在死亡(数十亿细胞), 我们发明指南针来追求幸福,却也诱使了掠夺; 同时新的细胞又在产生。人体的水分子每7天更新 我们使用农药来捍卫植物生命,却同时也招致了疾病。 一遍,人体中的组织蛋白平均80天有一半死亡;人 体中所有的原子,过一年以后98%都已经更新了。 其实,就是在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内都同样发生着 旧的死亡、新的产生的过程,如果没有这种矛盾斗 争,人就停止生命了。
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
各有其特点 事物矛盾双方各有特点
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 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 辑修辞使人善辩。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 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讲完了 休息、休息一下
MEMBERS 杨晓玮 马羽婷 段艺 杨晓龙 陈云阳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
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 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 展。
这个故事中的矛盾跟我们哲学中所说的矛 盾是不是一样的?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2)矛盾双方发展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 素,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3)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 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促使矛盾力量的消长,推动事物的量变 (2)推动事物的质变
斗争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分离
不敢剪:失去矛盾的一方, 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
两人间的平衡是对立的, 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 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 体。双方相互依存,不可 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 存在的前提。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用蝉的噪声反衬林之静; 描写山幽,不直接从“幽” 入手,而是从其反面“鸣” 下笔,有鸟的鸣叫反衬山 之幽。 噪与静、鸣与幽形成鲜明 的对比,又构成和谐的统 一,意境高远,富含哲理。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
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
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
斗争性 同一性
同一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