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酮知识要点—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
《邢其毅 基础有机化学 第3版 上册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有机化学
考生
基础
考研
邢其毅
内容
真题
笔记
复习 教材
知识
名校
第版
免费
参考书目 书
命题
电子书
01 第1章 绪论
目录
02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 分类 表示方式命名
13.1 复习笔记
13.3 名校考研真 题详解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4.1 复习笔记
4.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5章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 共振和质...
5.2 课后习题详解
5.1 复习笔记
5.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6章 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 核取代反应...
6.2 课后习题详解
6.1 复习笔记
6.3 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第7章 卤代烃 有机金属化合物
10.1 复习笔记
10.3 名校考研真 题详解
第11章 苯和芳香烃 芳香亲电取 代反应
11.2 课后习题详 解
11.1 复习笔记
11.3 名校考研真 题详解
第12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 共轭 加成
12.2 课后习题详 解
12.1 复习笔记
12.3 名校考研真 题详解
第13章 羧酸
13.2 课后习题详 解
目录
011 第11章 苯和芳香烃 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013 第13章 羧酸
012
第12章 醛和酮 亲核 加成 共轭加成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的考 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的师生参考。《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 学》(第3版)是我国高校化学类广泛采用的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考研考博专业 课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书目为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的考生复习 专业课,我们根据该教材的教学大纲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辅 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3D电子书]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笔记和课后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2.[3D电子书]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详解[免费下载]3.[3D电子书]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 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4.[3D电子书]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下册)配 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本书是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第3 版)的配套e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 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 精华。(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邢其毅主编的《基础有机化学》(第 3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3)精编考研真题,培 养解题思路。本书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
刑其毅《基础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大全

n-C6H13 HO C H
CH3
(S)-2-辛醇
[]D= + 9.9o
构型翻转
n-C6H13 H C OH CH3
(R)-2-辛醇
[]D= - 9.9o
构型保持
如果一个反应涉及到一个不对称碳原子上的一根键的变化,则将新
键在旧键断裂方向形成的情况称为构型保持,而将新键在旧键断裂的相 反方向形成的情况称为构型翻转。这种构型的翻转也称为Walden转换。 在SN2反应中,得到构型翻转的产物。
CH3 + Cl2
CH3Cl + Cl
H= -112. 9 kJ/mol Ea=8. 3 kJ/mol
链终止 Cl + Cl
Cl2
CH3 + CH3
H3CCH3
Cl + CH3
H3CCl
2 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亲核试剂取代的反应称为亲 核取代反应。用SN表示。在反应中,受试剂进攻的对象称为底物; 亲核的进攻试剂称为亲核试剂;在反应中离开的基团称为离去基 团;与离去基团相连的碳原子称为中心碳原子;生成物称为产物。 在上述反应中,若受进攻的对象是饱和碳原子,则称此类反应为 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40oC
SO3H + H2O
+ H 2SO4 ( 浓 )
110oC
SO3H + H2O
苯环上的氢被(-SO3H)取代的反应称为磺化反应
反应机理
O
+ +S
O—
H 2SO4 ( 浓 )
O
SO3H
+H
—
+? HSO4
SO3H + H2SO4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醛和酮 亲核加成 共轭加成)

第 12 章 醛和酮 亲核加成 共轭加成
12.1 复习笔记
一、醛、酮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不羰基碳相连的烃基的类型,醛、酮可分别称为脂肪族醛、酮,芳香族醛、酮,饱 和醛、酮和丌饱和醛、酮。根据分子中所含羰基的数目,醛、酮又可分为一元醛、酮,二元 醛、酮等。羰基不两个相同的烃基相连,称为简单酮或对称酮,不两个丌相同的烃基相连则 称为混合酮或丌对称酮。
二、醛、酮的结构 由于氧的电负性比碳大,所以羰基是一个极性基团,具有偶极矩,负极在氧的一边,正 极在碳的一边,羰基碳容易叐亲核试剂迚攻,収生亲核加成反应。由于酮中的羰基连有两个 烃基,烃基的给电子作用和空间位阻使酮羰基的化学活性丌如醛。当羰基的 α 位有羟基或 氨基时,羰基氧原子可以不羟基或氨基的氢原子以氢键缔合,倾向于以重叠型为优势构象的 形式存在,如
(3)和含氧亲核试加成
5 / 72
圣才电子书
①不水的加成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水是亲核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和醛或酮収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的加成产物称为
醛或酮的水合物。
醛或酮的水合物在热力学上是很丌稳定的,很容易失水重新转发为醛和酮。 ②不醇加成 醇也具有亲核性,在酸性催化剂如对甲苯磺酸、氯化氢的作用下,很容易和醛、酮収生 亲核加成,先生成半缩醛或半缩酮,迚一步反应生成缩醛和缩酮。
③肟 醛或酮不羟胺反应形成肟。肟有 Z、E 异构体,但经常得到一种异构体。Z 构型一般丌 稳定,容易发为 E 构型。 ④Beckmann 重排 酮肟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多聚磷酸(PPA)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亓氯化磷、三氯化磷、 苯磺酰氯和亚硫酰氯等作用下重排成酰胺的反应。 反应机理:
Beckmann 重排反应的特点是:a.离去基团不迁移基团处于反式;b.基团的离去不基团 的迁移是同步的;c.迁移基团在迁移前后构型丌发。用途①能斱便地由酮来制备酰胺。②由 酮来制备羧酸和胺。处于羟基反位的集团最后生成胺,处于羟基顺位的基团最后生成羧酸。 可以依据水解产物推断原料肟的构型。
醛酮知识要点—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

醛酮知识要点—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醛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类官能团,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在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中,我们需要掌握醛酮的结构与性质、合成方法以及相关反应等知识要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醛酮的结构与性质:醛酮是一类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其中醛代表羰基的碳原子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氢原子,而酮代表羰基的碳原子上连接有两个有机基团。
醛酮的羰基碳原子上还可以有其他取代基,这使得醛酮的结构多样性较高。
醛酮的羰基碳原子具有亲电性,因此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攻击。
此外,醛酮的羰基碳原子还可以通过质子转移反应,参与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步骤。
二、醛酮的合成方法:1. 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醛酮可以通过将醛或酮经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合成。
例如,醛可以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然后再还原成醛酮。
此外,酮也可以通过还原成醇,然后再氧化成醛酮。
2. 反应的亲核试剂攻击:醛酮的羰基碳原子可以被亲核试剂攻击,形成加成产物,然后通过质子转移反应生成醛酮。
常见的亲核试剂包括水、醇、胺等。
3. 氰化反应:醛酮可以和氰化物反应生成氰醇盐,然后再发生质子转移反应生成醛酮。
这是一种常用的合成醛酮的方法。
三、醛酮的相关反应:1. 氧化反应:醛酮可以被氧化成相应的羧酸。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KMnO4、CrO3等。
2. 质子转移反应:醛酮的羰基碳原子上的氢可以通过质子转移反应发生变化,生成醇或羧酸。
3. 加成反应:醛酮的羰基碳原子可以被亲核试剂攻击,形成加成产物。
例如,水的加成反应生成醇,胺的加成反应生成亚胺等。
4. 消除反应:醛酮的羰基碳原子与邻位或相邻的碳原子发生消除反应,生成不饱和化合物。
四、醛酮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醛酮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药物合成中,醛酮作为重要的中间体参与多步合成反应,构建复杂的有机结构。
此外,醛酮的还原反应也可以用于合成醇化合物。
结论:醛酮作为基础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其结构与性质、合成方法以及相关反应是我们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基础要点。
11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醛酮

C=O -CN
可逆
CH3 CH3
C
CN H2O CH3 O- 不可逆 CH3
C
CN OH
*3 反应条件 反应必须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35
36
6
Xiezx (3)醛、酮与炔化钠的加成
-Lzu
R-C≡C-Na+ +
NaNH2 (-NH3)
R-C≡CH
C=O NH3(液) 或乙醚
C C
CR H2O
ONa
-Lzu
*3a 提纯醛酮 鉴别醛酮
重结晶 稀酸
C=O + H2N-Z H2N-OH H2N-NH2
C=N-Z H2N-NH-C6H5 H2N-NH-C6H3(NO2)2
C=O O H2N-NHCNH2
羟胺
肼
苯肼
2,4-二硝基苯肼
氨基脲
(产物:肟)(产物:腙) (产物:苯腙)
(产物:缩氨脲)
*3b 保护羰基
1716
Xiezx -Lzu
1717
13
14
Xiezx -Lzu
Xiezx -Lzu
CHO
1700
15
16
Xiezx 第五节 醛酮的制备
-LzuLeabharlann 一 制备概貌1氧化烯烃
1 水合 2 硼氢化-氧化
炔烃
1 氧化
2 傅氏酰基化
3 Gattermann-Koch反应
芳烃
醇
1 氧化 2 频哪醇重排
醛酮
氧化
取代
羧酸
A B
C=O
+ H2NR
A
参与反应 稀酸
B C=NR
A' B' C=O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主编)01绪论

H2C CH2
CH3CH2OH
OH
O
N
ƒ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²回主目录
O返回
2005-10-11
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构造的表示
二、按官能团分类
H3C H H3 C C C OH NO2 O H3C
ƒ上一内容
H CH3
H
C O
C
CH3 H3C
X CN
H3C
CH2CH3 H3C SO3H
NH2 O
O H H3C
键线式 (骨架式)
OH
C H2
ƒ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²回主目录
O返回
2005-10-11
八、 有机酸碱的概念
(一)勃朗斯德酸碱理论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 凡是能接收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 酸 ↔ 碱 + 质子 H2PO4- ↔ HPO42- + H+ HAc ↔ Ac- + H+ Ar-OH ↔ Ar-O- + H+ 共轭酸碱:彼此之间相差一个H+
-
酸性强度 RCH2OH 碱性强度 RCH2O-
RCH2ONa
ƒ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²回主目录
NaOH
O返回
2005-10-11
(一)勃朗斯德酸碱理论
酸性的 强 弱 取 决 于与氢 结 合 原 子 的 种类 (电 负 性、 大小、原子半径大小)。 1、同一周期中,电负性越大,酸性越强。(离子 容纳电子能力大) 酸的强度 碱的强度 H-CH3﹤H-NH2﹤H-OH﹤H-F
O返回
2005-10-11
温度升高,有利于共价键的断裂。 共价键断裂容易顺序
ƒ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²回主目录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

• 6. 共价键的键长、键角和键能
• (1)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称为共价键的键长(length of covaloit bond).
• (2) 键角:分子内同一原子形成的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bond angle)。常以度数 表示。
• <3)键解离能和平均键能:断裂或形成分子中某一个键所消耗或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解离能。 标准状况下, 双原子分子的键解髙能就是它的键能;对于多原子分子,某一种键的键能就 是分子中该类键的平均键解离能一 平均键能。
• 4、苯环上的反应。包括芳香亲电取代(硝化、卤化、磺化等),F-C反应等。这里还包括 芳香性的判断,综合杂环部分来看,要分清在什么情况下不饱和键的π电子才算数(需环状 连续共轭体系),一个不饱和键算几个π电子(双键算2个,三键仍然算2个,因为三键的 两个p轨道是垂直的,有且只有一个p轨道与共轭不饱和键的p轨道平行),杂原子的孤电子 对算不算作这里的π电子(吡咯的N原子算,吡啶的N原子则不算,算与不算要看哪种方式 能形成4n+2电子结构,因为4n+2的芳香结构是稳定的。一个环状结构不符合4n+2电子结构, 它就是反芳香结构,是不稳定的),了解了这几点就比较容易判断了。
须在几个 筒并轨道遂一地各填充一个自旋平行的电子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
• 2. 化学键
• 将分子中的原子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称为化学键。典型的化学键有三种:离子健(ion bond)、 共价键(covalent bond)和金属键(metaffic bond)。
• (1) 高子键:依靠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称为离子键。离子键无方向性和 饱和性。其强 度与正、负离子所带的电价的乘积成正比,与正、负离子间的距离成反比。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课件讲义

基础有机化学背景综合大学化学系使用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第一次是于1980年在长春制订的,当时规定的教学时数为129学时(讲授120学时,机动9学时),第二次于1982年于宜昌召开的教育部属综合性大学理科化学系课程结构研讨会上讨论确定,总的教学时数减少为108学时,并对原大纲内容作了部分调整。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系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总时数为90学时,在2004年以前,采用的教材是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该书是根据1977年教育部在武昌召开的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材会议精神编写的,第一版于198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第二版于199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于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2005年9月开始,将采用的教材是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与平行的教材相比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
地位和作用基础有机化学历来是化学系的四大门基础课之一。
相对于其它三门基础课而言,有机化学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的有机化合物不断涌现。
这些层出不穷的有机化合物不仅带动了有机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成了其它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
因此,无论从事化学哪一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而新的有机反应、新的有机研究领域也在不断产生,它们使有机化学的面貌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有机化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十分广泛。
例如:发展很快的生物有机是有机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对于研究生命现象十分重要;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则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迅速发展的材料科学则是有机、高分子和无机化学交叉渗透的新型学科。
综合治理环境也需要有比较全面的有机化学知识。
此外,有机化学在国民现代化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一切都使有机化学在化学各学科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醛、酮知识点
[知识要点]
一、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二、醛酮结构、光谱性质(羰基的特征吸收峰)
三、化学性质(重点)
1.亲核加成反应
1.与HCN的加成,产物为丙烯腈,在水解产物为羧酸。
2.与NaHSO3加成
3.与H2O的加成,生成偕二醇,但不稳定。
只有当羰基碳上连有吸电子基时,产物才稳定。
4.与ROH加成,发生醛缩反应,产物为缩醛或缩酮。
反应可逆,可以用来保护羰基。
5.与金属有机物加成,主要与格氏试剂,有机锂试剂反应,水解最终产物为醇。
6.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反应。
7.Wittig 试剂加成:即与磷叶立徳的加成反应,此反应也叫维西蒂反应。
2.还原反应
1.金属氢化物的还原(LiAlH4 NaBH4);
2.催化加氢(氢化):分子中的双键、三键、羰基、氰基、硝基也一并被还原。
3.麦尔外因—庞多夫—维尔莱还原:醛酮在异丙醇和异丙醇铝的作用下,被还原为醇的反应。
4.克莱门森还原:醛酮在Zn/Hg +HCl的条件下被直接还原为烃的反应。
5.凯希尔—伍尔夫—黄鸣龙还原:醛酮与NH2-NH2在强OH-的条件下还原为烃的反应。
该方法与上述克莱门森还原法互补使用,一个适用于耐酸醛酮,一个适用于耐碱醛酮。
3. 氧化反应
1.O2氧化。
2.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法氧化:高锰酸钾的氧化性通常强于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复杂,如果是二氧化锰将很难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3.醛的托伦试剂(新制的银氨溶液)和斐林试剂(新制的斐林试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羧酸,或羧酸盐。
4.酮与过氧酸发生贝耶尔—维林格反应:产物为酯。
4.歧化反应
康尼查罗反应:无α-H的醛与强OH-共热时,会歧化,其中一分子被还原为醇,另一分子被氧化为羧酸。
5.α-H 的酸性
1.互变异构: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
2.α-H 的卤代反应:醛酮分子中有多少个α-H,就可以被多少个卤原子取代。
如果分子中有3个α-H是被I取代,生成物叫“碘仿”,发生碘仿反应,而碘仿是黄色晶体,水溶性极小。
所以可以用来鉴别甲基酮、甲基仲醇。
3.羟醛缩合反应:
4. Perkin 反应
5.安息香缩合
四、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电子效应、空间位阻)
1.简单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2.复杂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3.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4.羟醛缩合反应历程
五、醛酮的制法
1.醇的氧化
2.烃的氧化
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酰氯、酰胺、腈、酯的还原)
4.偕二卤代物的水解
5.Friedel-Crafts 酰基化
5.Gattermann-Koch 反应:加特曼—科克反应,苯、甲醛、氯化氢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合成苯甲醛。
6.Vilsmeyer 反应:维路斯梅尔反应,指用N,N—二取代甲酰胺和POCl3使芳环甲酰化的反应。
六、重要的醛酮: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环己酮。
七、不饱和羰基化合物:(1 ,4- 加成、Michael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