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梦读后感篇一
幼儿绘本轮椅上的梦幼儿读后感

幼儿绘本轮椅上的梦幼儿读后感
这个绘本一开头就像一个神秘的小钩子,把我给勾住了。
绘本里的主角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眼睛里却像藏着星星一样,亮晶晶的。
这让我觉得,虽然他的身体被困在轮椅上,可他的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啦。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绘本里画他想象自己在草原上奔跑的那一页。
哇塞,那画面可太美了!他在想象里像风一样自由,旁边的小花小草都像是他的小伙伴,在向他招手呢。
这时候我就想啊,坐在轮椅上的他,肯定特别渴望像我们一样能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
这也让我明白了,我们能跑能跳是多么幸运的事儿。
还有啊,绘本里他努力去够树上的苹果那一页也特别感人。
他虽然坐在轮椅上不方便,但他没有放弃呀,那小脸蛋憋得通红,眼睛里满是倔强。
我当时就觉得,他可真勇敢,要是我遇到这么难的事儿,说不定早就哭鼻子啦。
这就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他一样勇敢地去尝试。
这本绘本的颜色也特别好看,暖暖的色调就像阳光照在心里一样。
而且画面里的小细节特别多,每次看都能发现新东西。
比如说墙角的小蚂蚁啦,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啦,这些小细节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就好像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读完这个绘本,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一些。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一遇到点儿小事就觉得天要塌了。
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小朋友都那么坚强,我也要像他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难。
我还想把这个绘本分享给我的小伙伴们,让他们也能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东西呢。
轮椅上的梦观后感

轮椅上的梦观后感引言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场名为“轮椅上的梦观”的特别展览。
这场展览旨在让普通人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身体残疾人士的生活和需求。
展览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呈现了残疾人士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在参观后,我对残疾人士的生活和他们所经历的种种困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将对展览的触动和启发进行分享。
展览内容整个展览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以轮椅为主题,通过各种视听资料和实物展示,生动地再现了残疾人士的现实生活。
以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部分:1. 轮椅穿越障碍通过这个部分的展示,我深刻感受到了轮椅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障碍和各种困难。
在仿真的环境中,我亲身体验了在轮椅上穿越人行道、过斜坡和通过狭窄通道时的困难。
这让我更加理解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无障碍设施,以便残疾人士能够更方便地移动。
2. 轮椅生活小品这个部分通过模拟轮椅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真实地展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活动。
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在轮椅上进行日常的洗漱、烹饪和打扫等活动。
这让我意识到,残疾人士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所面临的困难和不便。
我更加欣赏他们的坚韧和勇气。
3. 轮椅艺术作品在展览的艺术区,我看到了一些由轮椅用户创作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充满了创造力和独特的视角,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意识到,身体残疾并不能阻挡一个人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
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对残疾人士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启发与触动这次展览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从中获得的几个启示和观点:1. 无障碍社会的重要性展览让我更加意识到,建设无障碍的社会环境对于残疾人士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设施和便利,让他们能够自如地进行日常活动。
这不仅对他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包容性和关怀。
2. 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我通过展览看到了轮椅用户的努力和坚韧。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过着充实的生活,并在艺术创作中展现了无限的潜力。
这激励我在与残疾人士交往时,要持有一种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张海迪轮椅上的梦读后感-轮椅上的梦读后感6篇_读后感作文_

张海迪轮椅上的梦读后感-轮椅上的梦读后感6篇《轮椅上的梦》是张海迪写的一本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张海迪轮椅上的梦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张海迪轮椅上的梦读后感1以前,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坚强,以为只是不退缩就是坚强,现在读了《轮椅上的梦》后,乐观顽强的张海迪终于让我明白了“坚强”两个字。
从小,张海迪就因为疾病被夺去了健康,胸以下全部瘫痪,成了严重的高位截瘫患者,不能走路的她从小就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病魔一直在残忍的折磨她,让她痛苦不已,她曾经抱怨过、愤怒过、失望过,为什么上天对她这么不公平,不能像别人一样可以自由的奔跑。
但是在残酷的命运挑战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以超人的意志都完了小学到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学会了针灸,成为陶庄的第一代女医生,用自己残疾的身,带给村人健康,抚慰他们的伤口。
她不停的创作和翻译作品,对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个残疾人都可以重新站起来自强不息,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于身体健康的我来说,真是要好好反省反省自己:在以前,我总是遇到困难就要逃避,碰到问题就想放弃,没有决心去面对。
现在想起来,我真的感觉到无地自容啊!今天读完这篇故事后,我一定要以张海迪为榜样,学习她乐观顽强的精神,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勇敢面对困难,不断地奋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让自己的人生光彩夺目!张海迪轮椅上的梦读后感2“活着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灵魂、要有思想,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只要一个人拥有这些,他便不是无用之人。
一个人拥有这些,他便不是无用之人。
一个人拥有这些,便是拥有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我看了张海迪写的《轮椅上的梦》,读了之后非常感动,在心灵震颤之后。
读《轮椅上的梦》有感600字

读《轮椅上的梦》有感600字
“孤独的困境并没有让她秋天,伤心的眼泪没有隐瞒她奋进号灯塔,她引导生命的船在大海的知识像口渴的,顽强的,不断克服自我的人生旅途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这个我不想看到坐在
轮椅上的梦想,触动了我的心。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中的主角方舟就是一个自强的女孩。
之所以我们要自强,是因为自强是支撑着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一种精神,也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
读完残疾少女方舟的故事后,让我想到了古今中外其它自强不息的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在会稽之战中战胜了之后,被押送到了吴国当奴隶。
三年之后,勾践被放回了越国,但他不忘耻辱,每天晚上睡在柴草上,还在吃饭的地方挂了一个苦胆。
吃完饭都要尝一尝苦胆的味道,为了提醒自己不忘记过去的耻辱。
就如《轮椅上的梦》的作者张海迪,她本人就是自强不息的典范。
5岁时,张海迪因患脊
髓血管瘤造成了高位截瘫,变成了一名残疾儿童。
但她并没有悲观消沉,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病魔作斗争。
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
,却自学了四种语言,还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这长达44年的病痛,始终折
磨着张海迪,但她始终坚持着,还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没有忍受极大的屈辱,也没有残疾,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
我们应该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自强自立。
就如张海迪
说的“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
”“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们,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我们要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而自强不息!。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一)《轮椅上的梦》是张海迪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怀念少女时代的朋友们,还有那些随风飘逝的岁月……书中描绘了主人公方丹及其伙伴们在艰难岁月里磨炼,成长的心路历程。
方丹是一个残疾人,她双腿瘫痪,不能和同龄的小伙伴们在一样去上学读书,只能在家自学。
她随父母搬到北京后,有幸结识了一群终身难忘的朋友。
首先是燕宁,维娜,谭静,和平主动和她成为了好朋友,接着她认识了维娜的哥哥维嘉和维嘉的同学黎江,这些朋友都帮助方丹学习,陪她玩,陪她笑,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慢慢地变成了亲密无间的小姐妹。
快乐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文革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也让这份难能可贵的友谊遭受了磨难。
方丹的父母和和平的父母都先后受了批斗,燕宁和维娜与他们断决关系,黎江帮方丹偷书却被红卫兵囚禁,黎江在维嘉的帮助下逃了出去,自己的哥哥却被逼疯,和平得了重病最后在医院中死去,孤身一人的谭静去追赶文艺兵。
方丹随父母去了乡下。
黎江去草原喂马。
到了乡下后,方丹仍继续自学,还自学了医学,还为陶庄人民治病。
在那里,她认识了小金来,三梆子,素英姐和杜翰明这些淳朴的人。
很久以后,方丹又回到了城里,见到了昔日的好朋友,但已物是人非了。
很多年后,方丹去一家博物馆,无意中发现了维娜的一个雕塑作品,方丹的眼慢慢湿润了,那不正是她们吗,一个个少女站在那儿,脸上都有着微微的羞涩,那是是多么的美好。
她双腿瘫痪,命运多舛,是伙伴们的融融友情给予她无限欣慰和激励。
孤寂的逆境没有使她沉沦,伤心的泪水没有遮掩她奋进的航标,她驾驭着生命的小舟在人海里求知似渴,顽强博击,在不断战胜自我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方丹和她的伙伴们共同谱写的这部动人的青春协奏曲回荡在流逝的岁月里。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二)看完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者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深深震撼着我,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一年级读后感作文:《轮椅上的梦》读后感

一年级读后感作文:《轮椅上的梦》读后感
《轮椅上的梦》是一本让我深受感动和思考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轮椅上的男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克服了身体上的障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男孩,由于意外导致下半身瘫痪,不得不长期坐在轮椅上。
面对身体的残缺,小明并没有沮丧和放弃,相反,他却努力学习和坚持训练,最终在篮球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成为了校队的一员。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只要有毅力和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理解了一个人的生命力是无穷的。
小明的遭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小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向上的态度,努力学习和训练,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认识到只要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这本书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理解和关爱身边的人。
在小明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人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和关怀,这些人的支持和鼓励,让小明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这让我明白了关爱他人是一个多么重要的道理,只有当我们愿意给予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变得更加善良和成熟。
通过阅读《轮椅上的梦》,我收获了很多,这本书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一个人的生命力是无穷的,只要有毅力和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本书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理解和关爱身边的人。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感悟将会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会如何努力,如何坚持,如何关爱,实现自己的梦想。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轮椅上的梦》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现了生活中的坎坷与挣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思考了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也让我对残疾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现了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自己因为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从而被迫坐上了轮椅。
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于作者来说变得异常艰难,无论是走路还是做其他日常活动都变得异常困难。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自己在轮椅上的生活,以及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强和乐观。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残疾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而他们却依然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这让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除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作者在书中还向读者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尽管作者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他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书中,作者还向读者展现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帮助残疾人。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也不能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才能够改变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通过阅读《轮椅上的梦》,我对残疾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也对生活和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深刻地意识到,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才能够改变社会的偏见和歧视。
同时,我也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应该关爱和帮助残疾人,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社会更加平等和包容。
这本书让我受益良多,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轮椅上的梦的读后感400字8篇

轮椅上的梦的读后感400字8篇小时候每当看到小朋友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我都会特别羡慕,从那时起,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上学,一定要读书,一定要好好读书!九岁的时候,我踏入了小学的门坎,经过五年艰苦的生活,我毕业了,在我还为没有一所中学肯收下我而烦恼的时候,是文化一中伸出温暖的双手接纳了我。
虽然上学了,可还是有很多困难摆在我的面前:生活不能自理,上厕所需要人搀扶。
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我一天几乎滴水不沾,早饭也很少吃。
因为行动不便,我在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到了放晚学的时候 ___几乎僵硬了,腿坠得都浮肿了。
尽管这样,无论刮风下雨,我还是每天都按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即使病了我也会坚持上学,不落一节课。
也许你们会问,为什么这么艰难你还坚持上学呢?那是因为爱我的双亲不只一次告诉我:孩子,你必须坚持,你本身有残疾,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了能干什么呢?只有读书才是你唯一的出路!虽然肢体上残疾给我带来的不幸将影响我的一生,也给父母心灵上造成永久的创痛,可我无从选择,因为这是命运的安排。
但有时我又深深感到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拥有一个温馨的小家,还有一个温暖的大家,他们给我以勇气,给我以关怀;他们陪伴我成长,他们带领我前进,这些都增强了我与不幸抗争的力量和勇敢、乐观生活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因为有了围绕在身边的无数关爱、期待与信任,我感到自己是一艘快乐的小船,正在我人生的航道里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克服了巨大困难坐在教室里的我,格外珍惜每个宝贵的45分钟,因为我知道只有充分利用这45分钟,才能更好地挖掘这有限时间里的无限价值。
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我都认真听讲,积极用脑思考,踊跃发言,我相信自己是这课堂里45分钟里的精灵,是一条遨游知识海洋里的小鱼!每晚睡觉前,不管如何地疲惫,我都坚持把当天学过的知识回顾一遍,加深记忆,同时对第二天老师要讲的知识进行预习。
有时妈妈心疼我,让我休息,但我总是这样对妈妈说:“女儿虽然肢体软弱,但女儿会用知识把自己武装得更强大,因为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将来女儿会比肢体强健的人更有出息!”同学们,我们乘坐在同一条航船上,这条船就是文化一中,经过四年的航行,它会把我们每一位同学送上自己梦想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一)
无意间看到《轮椅上的梦》这本书,触动了我的心灵。
它是怎样的一本书,引发了我内心无比狂热想读的激情。
于是,我就开始读这本书了。
读《轮椅上的梦》我的心情起伏不平,有过许多感动。
青春的岁月随风而逝,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会珍藏在心中。
接触了主人公“方丹”,她的顽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与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我在想:这本书就是我想要的。
是的,生活就像一阵狂风暴雨,在历史的进程中,谁也无法预料自己的命运。
我们必须接受心灵的摧残,过去是生活改变了我,现在我也要开始改变生活,毕竟“道路是自己选择的,谁也不可能代替别人走完全程”。
方丹的这句话令我倍受震撼,我要改变,像她一样,变得不再是那个整天坐在窗前的小女孩,期待不是我要追逐的,我的心仿佛飞起来了,这本书带我飞入梦想,飞入属于我的天空。
我不由产生了疑惑,这本书的作者是张海迪,一个五岁就患脊髓病,导致高位截瘫的小女孩。
一开始,她的人生就与众不同,无法上学,只能在家里自学,直到15岁,还是跟着父母四处奔波,她经历了在她那个年龄阶段不该有的遭遇,但是她却发奋图强,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楷模,这本书也就是她的文学作品之一。
相比她而言我幸运多
了,我们是在甜水里长大的,不用背负时代的使命。
或许正因为这样,张海迪才用自己的故事讲述这部自传体小说,讲她是如何战胜困难,实现她的作家梦,一个在课堂上用来做鼓励对象,才倍受关注的小女孩。
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因为她坚信努力了,就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她怀揣着“活着就要做个有用的人”的信念,回答了亿万青年关心的人生价值观。
在动笔之前,我曾想我要写什么,我会写谁,这么想的话我的心情有点惆怅,不过张海迪也就是书中“方丹的”形象,是我读这本书的精神支柱。
书中写到方丹从一个生活,到认识许多朋友,她与朋友之间的情感纠纷,展示了那个年代的纯真友谊。
但我读到她搬到陶庄的生活,更令我赞叹。
离开了朋友、父母、独立一人来到了陌生的乡村,周围的环境让她不适应的有了想轻生的念头,但她却安慰自己这是新的生活。
我的情况和她一样,离开了曾经生活的地方,来到了学校,这一切是我感到畏惧,曾经我害怕、失望、伤心过,不过在老师、朋友以及家长的鼓励下,我学会了坚强,我时常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不能让那些爱我的人失望。
所以在这两年的大学生活,使我改变了很多。
虽然不能有主人公那样遭受,但我却深深体会了。
书中写到方丹因为有了农庄人送的轮椅,她才成为了一个教师,一个指引孩子们希望与前进,默默奉献的教师;她才有自信生存下去,为那些丧失了生活勇气的人们,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她才能四处奔波,即使是在冰天雪地,也一心想着孩子们稚嫩的童颜;我想在陶庄的生
活是美好的,方丹曾写信告诉她的朋友,她很快乐,特别是当了教师,完成了她自己无法上学的希望,因为只有她了解,除了自己,陶庄人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他们不懂得知识就是力量。
方丹她发现了自己生命的更深力量,而此时的我们呢?是不更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就像她说的“活着就要做个有用的人”如此顽强的信念,正是我们当代年轻人的榜样,即使自己的生活是多么不幸,我们也要学着微笑,学着付出,因为有付出了才有收获。
我很勇敢,我不哭,即使是坐在轮椅上,我也要坚强的活下去。
时间是什么?时间就像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飘飘洒洒。
方丹始终传承着她的信念走下去。
有位哲学家说:倘若有一万个人,一字排开,只有勇于向前跨出一步的那个人才能成功。
事实上,跨出一步并不难,难得是你是否有勇气跨出去。
我想这也是轮椅上的梦这本书蕴含着意味吧!不过小说的结局却十分悲催,一夜之间,“她”失去了一切,朋友的离去以及陶庄人死亡,使她沉默了,为什么命运总是造化弄人?为什么要多去这些年轻人的生命?这是方丹头一次,如此的平静,她的平静让人害怕。
最后她离开了,离开了那座村庄,她感概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身在何处,而是置身何处。
方丹虽然离开了,但她的精神却始终活在陶庄人的心中。
或许,因为这本书看久了,我时常怀着自己是否正处于这一幕剧中。
我想我该演什么角色!不管我走近的是正剧还是悲剧,不管是什么,我都希望自己成为“方丹”拥有她那顽强的精神。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二)
最近读了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感受实在是很多啊!
主人公是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女孩儿——方丹,她在一群同龄朋友们的帮助下变得阳光,乐观……当然,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困难……她渴望自己能迈出双脚,看见谭静钢琴曲里美妙的画面,渴望迈出双脚,像和平一样穿上漂亮的芭蕾舞鞋,在众人的目光下翩翩起舞,渴望迈出双脚,和那一群伙伴们一起经历学校的点点滴滴……
方丹一直期待着爸爸妈妈所说的——带她去外地看病,这个愿望从小就在她心底埋下,终于有一天妈妈告诉她能看病的时候,她别提有多么高兴了,可是事不如意,在这个时候爸爸被打入了“左派”,她只能和妹妹小米一起面对……“文革”的到来,她的好朋友和平在一场病中离开了,一心为党的燕宁因方丹爸爸的事情远离了方丹,维娜也被燕宁拉了过去……
最令我感动的是,黎江为了给方丹找书,结果暴露而被燕宁发现,哥哥黎明救了他,但哥哥却没逃过“文革”的折磨,往昔那么优秀的黎明,被文革折磨成了疯子,最后……被一辆车撞死。
读到这儿,我落泪了……连如此优秀的人都能被折磨成疯子,那更能体现文革的残酷吧!方丹最终离开了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这些朋友,并且从心底原谅了他们……她在另一个小镇里帮助了一群孩子们,还教了杜翰明这位大学生朋友,可是杜翰明还是死了……
方丹的生活虽然如此艰辛,但但没有忘记文革之前与朋友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那些回忆早已在她心底印下了,虽然文章到此已经结束,但我相信方丹不会放弃这些回忆,不会放弃她的那些梦想,虽然她好比一只折断了翅膀的小鸟,但她一定会飞上蓝天,去实现那些轮椅上的梦!!!
轮椅上的梦读后感(三)
生命需要人来珍惜
上个星期,我一直在读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轮椅上的梦》。
这本书讲述了双腿瘫痪了的女孩方丹,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她有朋友,有快乐,也有烦恼。
可文化大革命使这个女孩苦不堪言,但她用微笑面对这个世界,明白了生命的意义:生命,需要人来珍惜!
这本书让我哭了一整天——许和平死了,小金来死了,秋云死了,黎明死了,桩桩大伯也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那一刻化为灰烬,美丽的生命之花在那一刻凋谢,温暖的微笑在那一刻变得冰冷无比……生命,需要人来珍惜!
想想,集盲、聋、哑于一身的女作家海伦·凯勒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而自暴自弃,她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做出她可以做到的最大贡献!她在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谱着一首首生命的赞歌!生命,需要
人来珍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却并不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将它白白浪费。
一个沉迷网络游戏的13岁少年,竟然从大楼顶端跳了下去,去追寻网游中的世界!我们的学校中,有许多学生把楼梯扶手当作滑梯,从上面滑下去。
他们不知道,这是对自己的生命的不、负、责!生命,需要人来珍惜!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保护自己的生命!不要忘了,生命,需要人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