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方程式

合集下载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

(3)注意符号单位:ΔH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kJ·mol-1)。

(4)注意守恒关系: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能量守恒。

(ΔH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

(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

(7)同素异形体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除了注明状态外,还要注明名称。

如①S(单斜,s)+O2(g)===SO2(g)ΔH1=-297.16 kJ·mol-1②S(正交,s)+O2(g)===SO2(g)ΔH2=-296.83 kJ·mol-1。

(8)注意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热及热量变化问题:由于反应热是指反应完全时的热效应,所以对于可逆反应,其热量要小于反应完全时的热量。

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模板:5.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模板:5.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或判断易出现的错误:(1)未标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而造成错误。

(2)反应热的符号使用不正确,即吸热反应未标出“+”号,放热反应未标出“-”号,从而导致错误。

(3)漏写ΔH 的单位,或者将ΔH 的单位写为kJ ,从而造成错误。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1)(1)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1)(1)

(2)不用“↑”和“↓”;不用写“点燃”、“加热”等
引发条件。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
1mol
1mol
2mol
化学计量数 :物质的量
1H2 (g) +1Cl2 (g) = 2HCl(g)
ΔH= -184.6 kJ/mol
常温常压下,2mol的气态H2 与足量的气态Cl2充分反应,
H2 (g) + Cl2 (g) = 2HCl(g)
ΔH= -184.6 kJ/mol
(1)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数目、质量等
(2)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3)与ΔH 存在对应关系,
改变化学计量数,ΔH也要作相应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热化学方程式—温度和压强
H2 (g) + Cl2 (g) = 2HCl(g)
物质变化
ΔH= -184.6 kJ/mol
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热化学方程式—含义
H2 (g) + Cl2 (g) = 2HCl(g)
1mol
1mol

气态 H2
气态 Cl2
完全
反应
生成
ΔH= -184.6 kJ/mol
2mol
气态 HCl
释放
184.6KJ能量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热化学方程式—聚集状态
1mol
~ HCl(g) ~ ΔH
2mol
184.6KJ
化学计量数与ΔH的比固定不变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常温常压下,1g气态H2 与气态O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
120.9KJ,气态HCl,书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

课堂练习
4、已知 (1)H2( g )+1/2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 (2)2H2( g )+O2 (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
(3) H2( g )+1/2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
【练习】
在相同温度下,4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 释放571.6kJ热量,如果4gH2完全燃烧生 成气态水,释放热量要比571.6kJ B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反应热的大小不仅温度、压强有关,还 固体熔化、液体汽化、固体升华都吸热 ; 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状态有关 液体凝固、气体液化、气体凝华都放热。
A. H2O(g)=H2(g)+1/2O2(g);ΔH=+242kJ· mol-1 B. 2H2(g)+O2(g)=2H2O(l);ΔH=-484kJ· mol-1 C. H2(g)+1/2O2(g)=H2O(g);ΔH=+242kJ· mol-1 D. 2H2(g)+O2(g)=2H2O(g);ΔH=+484kJ· mol-1
(g)
200℃ ==== HI(g) 101kPa
含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反应的物 质变化,还表示了能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①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 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对于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②方程式后面必须标明反应热,吸热反应 ΔH为“+”、放热反应ΔH为“-”。 ③必须标明各种物质的状态(s—固体、l— 液体、g—气体、aq—溶液)。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看书P4-5并回答问题
实验中必须知道的数据有哪些? 怎样计算本实验的中和热? 实验原理: Q=mc△t Q :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 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 混合液的比热容 常用4.18J·(g· ℃) △t:反应前后的温度差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普通化学方程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反应热ΔH与测定的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应热ΔH的测定条件。

若没有注明,就默认为是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

②反应热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ΔH为“-”表示放热反应,ΔH为“+”表示吸热反应。

ΔH的单位一般为kJ·mol-1(kJ/mol)。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不同。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用“s”、液体用“l”、气体用“g”、溶液用“aq”等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或“↓”。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

由于Δ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前面的化学计量系数必须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系数加倍,那么ΔH也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书写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 mol 水为基准。

⑦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在101Kpa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例题1】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答案:DA.C(s)+1/2O2(g)==CO(g);△H =-393.5 kJ/molB.2H2(g)+O2(g)==2H2O(g);△H = + 571.6 kJ/molC.CH4(g) + 2O2(g)== CO2(g) + 2H2O(g);△H =-890.3 kJ/molD.1/2C6H12O6(s) + 3O2(g) === 3CO2(g) + 3H2O(1);△H =-1400 kJ/mol解析:燃烧热是指在101 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在化学领域,热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科学。

热化学方程式则是表达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书写规则以及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还体现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差异被称为“焓变”,用符号ΔH表示。

当ΔH为正值时,反应需要吸收能量;当ΔH为负值时,反应则释放能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首先,需要明确反应物和生成物,并用化学式表示。

其次,需要在等号上方或下方注明反应所需的条件,如反应时的温度、压力等。

此外,反应热也要准确标注,通常以ΔH来表示。

在化学工程中,热化学方程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精确地预测化学反应的能量需求或输出,从而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热化学方程式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如火山喷发、燃料燃烧等。

总之,热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有效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和掌握热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为化学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它用于描述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如何正确地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原理和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类型。

常见的热化学方程式有两种形式:普通的热化学方程式和标准热化学方程式。

普通的热化学方程式主要用于描述具体温度和压力下的化学反应,而标准热化学方程式则用于描述任何温度和压力下的标准摩尔反应热。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如下: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添加箭头,表示反应方向。

3、根据反应的本质和原则,确定反应的摩尔反应热。

4、将摩尔反应热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相乘,并置于方程式的右侧。

5、在摩尔反应热后面添加适当的单位,如“kJ/mol”或“kcal/mol”。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
式。
(2)表示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如: H2(g)+
1 O2(g)═H2O(g) 2
Δ H=-241.8 kJ/mol。
表示1 mol H2(g)与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水蒸 气,放出241.8 kJ的热量。
(3)Δ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
边,并用空格隔开。若为放热反应Δ H为“-”;若为吸热反应
Δ H为“+”。Δ H的单位一般为kJ/mol或kJ·mol-1。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仅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
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
可以是分数。 计量系数与反应热数值成正比。 2H2(g)+O2(g)═2H2O(l) Δ H=-571.6kJ/mol
课后作业
1、1molN2(g)与H2(g)反应,生成NH3(g),放出的热量是 92.2KJ 2、1molN2(g)与O2(g)反应,生成NO2(g),吸收的热量是68KJ 3、1molCu(s)与O2(g)反应,生成CuO(s),放热157KJ热量 4、1molC(s)与H2O (g)反应,生成CO(g)和H2,吸收131.5KJ 热量 5、16gN2H4(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2(g)和H2O(l),放热 2759KJ. 6、汽油的重要成分是辛烷(C8H18),1mol C8H18 (l)在O2(g) 中燃烧,生成CO2与H2O (l),放出的热量是5518KJ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规则
(1)反应热Δ 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规律一: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
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当化学计量数不同 时,其∆H不同, ∆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若反应逆向进 行,则改变符号,但数值不变。
3、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 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A. H2O(g)=H2(g)+1/2O2(g) ΔH=+242kJ· mol-1 B. 2H2(g)+O2(g)=2H2O ΔH=-484kJ· mol-1 C. H2(g)+1/2O2(g)=H2O(g) ΔH=+242kJ· mol-1 D. 2H2(g)+O2(g)=2H2O(g) ΔH=+484kJ· mol-1
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Q2>Q1的是 ( B ) A. H2(g)+Cl2(g)=2HCl(g) △H=-Q1 1/2H2(g)+1/2Cl2(g)=HCl(g) △H=-Q2 B. C(s)+1/2O2(g)=CO (g) △H=-Q1 C(s)+O2(g)=CO2(g) △H=-Q2 C. 2H2(g)+O2(g)=2H2O(l) △H=-Q1 2H2(g)+O2(g)=2H2O(g) △H=-Q2 D. S(g)+O2(g)=SO2(g) △H=-Q1 S(s)+O2(g)=SO2(g) △H=-Q2
点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可从物质的状态、 △H的正负号、物质的量的大小、单位等主要方面入手
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C A、 2CH4 ( g )+4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ΔH = +890 kJ/mol

热化学方程式1

热化学方程式1
H2(g)+ )+1/2O2(g)= 2O(g) △H= - 241.8kJ/mol )=H ( ) )+ )=
2H2(g)+ O2(g)= 2H2O(g) △H=-483.6kJ/mol H= 483.6kJ/mol 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 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对于相同 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 不同。 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不同
1mol气态 气态H 1mol气态 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 气态Cl 2mol气态HCl, (4)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 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84.6KJ的热量
规律一: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 化学计量数不表示 规律一: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
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物质的量。 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当化学计量数不同 不同, 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时,其∆H不同, ∆H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若反应逆向进 则改变符号,但数值不变。 行,则改变符号,但数值不变。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 4、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 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 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 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 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 改变符号, 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 但绝对值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g)+O2(g)==SO2(g) △H1=- Q1 kJ/mol S(s)+O2(g)==SO2(g) △H2=- Q2 kJ/mol Q1>Q2 △H1 <△H2
[特别提醒]
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连同“+”、“-”包含在内,类 似于数学上的正负数比较。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 则只须比较数值大小,与“+”、“-”无关。
课堂练习
1、热化学方程式 C(s)+H2O(g) CO(g)+H2(g);△H =+131.3kJ/mol
表示( C)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 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物质变化
必须注明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 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 (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如在25 ℃、101 kPa下 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符号、数值和单位。 (3)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了它们的聚集状态。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数或原子 数,因此可以为非整数。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 倍数。 思考题 2 为什么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答案 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即状态不同,产 生的热效应不同。
解析
由于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出热量,所以白磷和红
磷与等量O2反应生成等量的P2O5时,白磷放出的热量更多, 又因ΔH1<0,ΔH2<0,故ΔH1<ΔH2。
答案
B
知识点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例2 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 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3 A.CH3OH(l)+ O2(g)=CO2(g)+2H2O(l) 2 ΔH=+725.76 kJ· mo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 mo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76 kJ· 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 mol-1 解析 1 g甲醇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热22.68 kJ, 则1 mol甲醇(32 g)燃烧放热22.68 kJ×32=725.76 kJ,相同条 件下,2 mol甲醇燃烧放热725.76 kJ×2=1451.52 kJ。 答案 B
200℃
H2(g)+I2(g)======2HI(g) 101kPa
物质变化
△H=-14.9kJ/mol
能量变化
表示在200℃ 101kPa 时,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碘 完全反应,生成2mol气态HI时,放出14.9kJ的热量。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H2(g)+I2(g)======2HI(g) △H=-14.9kJ/mol 101kPa
4、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 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 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 C4H10(g)+13/2 O2(g)== 4 CO2 (g)+ 5 H2O(g)的△H为: A. +8Q mol· kJ-1 B. +16Q mol· kJ-1 C. -8Q mol· kJ-1 D. -16Q mol· kJ-1
交流与讨 论
1、 观察下面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2(1)O2(g)=H2O(g) △H (298K)=—241.8kJ•mol—1 ② H2(g)+2(1)O2(g)=H2O(l) △H (298K)=—285.8kJ•mol—1 ③ 2H2(g)+O2(g)=2H2O(l) △H (298K)=—571.6kJ•mol—1 试回答: 为什么① 中的△H 的值要比②中的 △H值要大? ③中的△H的值为什么是②中的 △H值的2倍? 2、 298K,101kPa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H3(g) △H= -92.38kJ/mol。 在该温度下, 取1 mol N2(g)和3 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 在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其原因 是什么。
5、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 格”隔开,注明符号、数值和单位。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化学方程式 化学 计量数 状态 正负号 及单位 意义 是整数,既可表示粒 子个数,又可表示该 物质的物质的量 不要求注明 热化学方程式 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 是分数,只表示该物质 的物质的量 必须在化学式后注明
C(石墨,s ) C(金刚石,s ) ΔH =+1.9 kJ/mol
阅读 P4 《资料卡片》 1 H2(g)+ O2(g)==H2O(g) △H=-241.8kJ/mol 2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问题: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仅表示参加反 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吸收或放 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值与什么有关系? 出的热量,∆H它的值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 系数有关。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课时)
请看课本P3例1、P4例2,思考!
思考 交流
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
程式有哪些不同?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哪几点?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
的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
★归纳总结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 即指: 25℃ 101kPa; 2、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仅表示 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ΔH的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对应。 若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 应逆向进行,则△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5、已知某温度下的热化学方程式:
2SO2(g) +O2(g) 2SO3(g) 2SO3(g) △H=-197kJ/mol
试写出SO3分解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SO2(g) +O2(g) △H=+197kJ/mol
注意:对于可逆反应,
①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②其反应热是指反应物完全转变成生成物 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00℃
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1 H2(g)+ O2(g)==H2O(g) △H=-241.8kJ/mol 2 1 H2(g)+ O2(g)==H2O(l) △H=-285.8kJ/mol 2
必须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同素异形体要注明物质名称.
3.ΔH的单位“kJ· mol-1”的含义。并不是指每摩尔具 体物质反应时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多少千焦,而是指给定形式 的具体反应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 的能量变化。如 2H 2 (g) + O 2 (g) = 2H 2 O(g) Δ H =- 483.6 kJ· mol - 1 中的反应热是指每摩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483.6 kJ 。因此 Δ H 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如果化学计量数加 倍,则 Δ H 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 1 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例如:已知H2(g)+ O2(g) 2 = H 2 O(l) Δ H =- 285.8 kJ· mol - 1 ,则 2H 2 (g) + O 2 (g) = 1 - 1 2H2O(l) ΔH=-571.6 kJ· mol ;H2O(l)=H2(g)+ O2(g) 2 - 1 ΔH=+285.8 kJ· mol 。 [特别提醒] 在进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时,一定要注意 检查状态、数值及正负号,此三处易错易漏。
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下列几点: ⒈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 、101kPa 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⒉需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常用s、 l、g、aq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 ⒊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 数。对于分数一般是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为“1mol” 时的物质相对应。不能随便写分数。 ⒋△H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以“+”表示吸热,以 “-”表示放热。△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有关,单 位总是kJ· mol-1 。
△H的值指的是反应物完成转化为产物所放出的热量
典例导析
知识点1:反应热(焓变)的比较 例1 已知1 mol白磷转化成红磷,放出18.39 kJ的热量, ΔH2 。 则 ΔH1和 又知:P4 (白,s)+5O2(g)===2P2O5(s) ΔH1,4P(红,s)+ 5O2(g)===2P2O5(s) 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 C.ΔH1=ΔH2 ) 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 的右边,并用“空格”隔开。若为放热反应,ΔH为“-”; 若为吸热反应,ΔH为“+”。ΔH的单位一般为kJ· mol-1。 2 .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不 同。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的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如下图,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s、l、g)才能完整地体现出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标“↑”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