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电压市级优质课教案2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秀教学案例:14.5测量电压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电压测量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电压测量的相关知识。
2.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电压测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电压表的构造和原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电压表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电压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电压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电压测量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探讨电压测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压测量方法,完成一个家庭电路电压的测量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2.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电压测量的经验和心得。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家庭电路的电压测量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这种生活情境的导入,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测量电压教案范文5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测量电压教案范文5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测量电压教案范文5篇天体物理和现代天文学是将物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研究星体的结构和演变,课件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测量电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难点:误差的产生。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1.时间的测量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
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
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五节-测量电压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四章第五节测量电压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电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压的定义,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 电压的测量工具: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技巧。
3. 电压的测量实例:通过具体的电路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测量电压。
4. 电压测量误差分析:分析电压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让学生了解并避免这些误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电压。
3. 通过电压的测量实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压的概念,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电压的测量实例。
难点:电压测量误差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压表、电路图、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压表的指针变化,引出电压的概念。
2. 电压的概念:讲解电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压的作用。
3.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讲解电压表的使用技巧,让学生掌握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4. 电压的测量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学会如何测量电压。
5. 电压测量误差分析:分析电压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让学生了解并避免这些误差。
6.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电压测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压的概念电压的作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电压的测量实例电压测量误差分析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压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请描述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请给出一个电压的测量实例,并计算出测量结果。
4. 分析电压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提出避免这些误差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电压的概念,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电压的测量。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电压测量误差的分析上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物理九年级上沪科版13.5测量电压教案2

物理九年级上沪科版13.5测量电压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构建并理解电压的概念②、了解身边常见的电压值③、能正确使用电压表④、学会自制水果电池,加深对电池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类比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②通过观察和学习,会用电压表进行测量和读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尝试探究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二、教学重点: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难点:难点是电压概念的理解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演示,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分别用新、旧电池给同一个小灯泡供电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让学生回答所看到的现象。
学生回答:不一样。
教师追问:新旧电池为什么会造成同一灯泡亮暗程度的不同?今天的学习会给我们新的启示。
板书课题:§13.4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一)(二)、讲授新课一、电压:1、(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
①、(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电路中有什么通过灯泡?学生回答: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灯泡.②、教师从示教板上取下电池,闭合开关。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中现象?学生回答: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
教师追问: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2、介绍水流形成的原因,类比出电流形成的原因①、(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并回答)将装有水的U型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水会不会发生流动?②、再向U型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打开止水钳,将会看到水从左管流向右管。
学生进行讨论:你在什么时候会看到水流?学生讨论后回答:当两管液面不平是会看到水流。
③、(教师演示)为了使学生了解到水位差(又叫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教师利用投影幻灯机表现出连通器水流的动态过程,反映出这一过程中水位的变化。
14.5《测量电压》沪科版初中物理市级优质课教案

14.5 测量电压
得出结论:
(1)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压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时,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
伏(V)。
此外,常用还有单位千伏(kV),毫伏(
1kV=1000V 1V=1000 mV
分析: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对同一个小灯泡,当它发光微弱时,根据电流的效应可知,通过它的电流较小,它两端的电压较小。
当灯泡变亮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大,它两端的电压变大。
若想知道灯泡两端的确切电压,必须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1、电压表的构造
电压表和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因此,并联电路:
记录数据:
次数U1 U2
1。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4.5 测量电压(2)

14.5 测量电压(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学生连接电路、正确识记、使用电压表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2.通过学生的亲自实验,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2.通过共同探究的实验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归纳得出恰当的结论。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种彩色灯泡正常发光时需要22V的电压,将它们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要使电路安全工作,应该怎样连接?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吗?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也和电流一样,干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中电压之和吗?新课进行一、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提出问题:在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中,L1两端电压U1、L2两端电压U2、L2和L1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之间有什么关系?2.猜想或假设:猜测上面问题的可能答案,并把它写下来。
(1)我们认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应该和电流的关系相同,也是处处相等。
(2)我们认为电压应该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越来越小。
因为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某种“力量”,力量会越用越小。
(3)我们认为灯泡大的地方电压大,灯泡小的地方电压就小。
(4)我们认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之和,那么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设计实验分别把电压表并联连接在电路中的L1两端、L2两端、L1和L2组成的串联电路两端,依次测出电压U1、U2和U,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5节《测量电压》(第2课时》word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4章第5节《测量电压》(第2课时》word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练习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3)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解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2)能运用实验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总结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利用生动有味的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并归纳出结论【导学过程】【创设情形,引入新课】(利用实物投影)请同学们观看演示板的电路是如何连接?电流有什么特点?若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吗?发光亮度一样吗?师闭合开关和同学们一起观看灯的发光情形,并提出问题什么缘故两灯的发光情形会不一样?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出本节实验要探究的问题:串联电路电压会有什么关系?【自主预习案】1.电阻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_______。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______,不同的导体,电阻一样_______。
2.电阻用字母_______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比较大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阻器简称________,在电路中的符号是_________。
4、阻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及温度。
【课堂探究案】活动1:电阻1、通过什么看电流的大小?2、如何样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活动提供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灯泡、开关、不同材料的金属丝、电流表、导线。
测量电压市级优质课学案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测量电压课堂学案课堂活动一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电压表,分别测量一枚纽扣电池,一节干电池,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
①按照实验的电路图,测量电源电压。
②试验中测得一节电池的电压是_______;两节干电池串联的电压是_______。
③小组讨论,从实验中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活动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① 设计电路图,在下面的电路图中合适的位置上连接电压表,并标出正负极的符号②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③ 设计实验表格,你认为需要测量什么?(把你们小组需要测量的数据写在表格中)由此,你们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小组间相互交流,你认为串联电路的电压具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活动三① 先完成你设计的电路② 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由此,你们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小组间相互交流,你认为并联电路的电压具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考题演练】1.(2008枣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B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C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D .电路两端只要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1断开、S 2闭合时,电 压表的示数为4.5V ;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则L 1和L 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3V 和4.5V;B .1.5V 和4.5V;C .3V 和1.5V;D .1.5V 和3V.3.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慎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了,如图若开关闭合其后果是【 】A.两表会被烧坏B. 两表不会被烧坏;C. 电压表不会被烧坏,但无示数D. 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4.灯L 1与灯L 2串联,先用电压表测灯L 1两端的电压,如图5所示,再测L 2两端电压时,只将电压表接A 的一端改接C ,这种接法(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电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
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并能正确
选择量程和读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通过探究,经历探索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分析、归纳、交
流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及其读数。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使用区别。
【教学准备】
投影仪、演示电压表、实验室常用电压表、干电池三节、小灯泡两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对比与类比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1)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说明了什么?
2
)将电源正、负两极与灯泡两端断开,小灯泡不亮了,这现象说明了
什么?为什么?
[讲述]:灯泡的钨丝及导线里虽然都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但因为没有接通电源,它们只作无规则的热运动,并不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当灯泡与电源接通,灯泡里就有电流,这说明电源可以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为什么电源有这种作用呢?就因为电源的两极间有电压。
[板书]:第五节电压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一)电压(用符号U表示)
1.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
(1)研究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水压是使水发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抽水机的作用是:保持一定的水压,形成持续的水流。
(2)灯泡中的电流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如图)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
原因。
电源的作用:保持一定的电压,使电路
中不断有电流通过。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伏特(V)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
换算关系: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介绍:伏打的故事。
3.识记常见的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5号、7号) U=1.5V
每个蓄电池的电压 U=2V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 U=220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U≤36V
(二)怎样使用电压表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对同一个小灯泡,当它发光微弱时,根据电流的效应可知,通过它的电流较小,它两端的电压较小,当灯泡变亮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大,它两端的电压变大。
若想知道灯泡两端的确切电压,必须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电压表和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构造也相似,因此,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方面,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又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我们将采取跟电流表对比的方法,来学电压表。
(学生自学,根据教师提示填写下表)
量程(两个量程,
2.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问题:电压表为何必须并联到被测电路中?
2)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问题:电压表的接线柱若接线反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用电压表中的接线柱怎样使用?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问题: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
如果事先不能估测出被测电压的大小,怎么进行测量?
电压表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测出的示数是什么电压?
3.总结:
(三)用电压表测电压
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1、认真对照图示实物连接图连接好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每次经检查无误后再闭和开关)
2、按照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操作;
3、准确读数,作好记录(每次读数后要及时断开开关);
4、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1、串联电池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池电压之和;
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的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
三、课堂练习,应用提高:
1、关于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电路中只要有电流,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C电路断开后,电路中电流为零,因此电源电压也为零。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高压输电线路上的电压为100千伏。
100千伏=______伏=______毫伏。
3、居民家庭中照明灯、电视机、电饭锅等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电压是()A.380V B. 220V C. 36V D. 1.5V
4、分别读出图甲、乙中的电压表的示数。
5、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反向偏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电压表测量某两点间的电压时发现指针偏转已超过最大刻度,其原因是()
A“+”“-”接线柱接反了 B电压表量程太大了
C电压表的量程太小了 D无法判断
7、下列各电路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均正确的是图()
8、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在“○”内
填出电流表和电压表,并标出各表的
正、负接线柱。
9、下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伏,导
线完好,接线处良好。
当闭合电键时,两灯均不发光,
电压表数为6伏。
由此可以判断()
A.灯L
1和L
2
都损坏了B.灯L
1
的灯丝断了
C.灯L
2的灯丝断了D.灯L
1
和L
2
都未损坏
四、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作业2、3、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完成。
电压的测量
1.抽水机 保持 水压 形成 水流 电压
(用符号U 表示)
电源
保持
电压
形成
电流
2.电压的单位:伏特(V )
3.几种常见电压值
怎样使用电压表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2. 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3.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用电压表测电压 3.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的电压相等
1.串联电池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池电压之和
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的各部分 电路两端电压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