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开发层系划分与开发方式
产品设计开发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产品开发分为哪几类?

产品设计开发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产品开发分为哪几类?产品设计开发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产品开发分为哪几类?产品设计开发分为四个阶段。
新产品开发都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开发决策、前期开发、后期开发、开发反馈四个阶段。
1、开发决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搞好技术经济及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的基础上,提出新产品开发的战略决策,选定开发目标,构思和选择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案。
2、前期开发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做好技术储备、资金筹措、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并组织专门班子对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以及修改或完善这一方案,为新产品开发的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后期开发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新产品设计、工艺准备试制、鉴定以及商业性投产的各项工作。
它是新产品的实际开发阶段。
4、开发反馈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收集、整理新产品的市场资讯,及时地反馈到后期开发阶段,并根据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改进新产品,以便更好地开启市场销路。
这是新产品开发的继续。
1、开发决策阶段的特点是:①产品开发工作具有战略决策的性质,关系到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②所作决策的风险大,不肯定因素多,决策判断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
③正确的决策,不但为新产品开发的成功打下基础,而且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④集中体现了企业领导人的创造性活动,领导者的知识、经验及掌握与利用资讯的能力起著决定性的作用。
2、前期开发阶段的特点是:①新产品开发的科学研究性很强,必须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对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关系到决策方案的取舍,也关系到产品开发的成败,必须进行周密调查,反复论证。
③一般需要花较长的时间,也要耗费较多的投资。
④增加企业的技术储备,可以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减少新产品开发的风险。
3、后期开发阶段的特点是:①新产品开发工作的计划性很强,需要全面考虑,周密安排,注意各方面工作的衔接及其连续性。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

年含水上升速度=当年12月综合含水一上年12月综合含水。
5.综合含水的含义是什么?
综合含水是油田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的重量比值的百分数。参数符号如,单位%。
式中:月产液量包括含水井产油量和未含水井产油量。
6.什么叫日产油水平?
日产油水平是指月产油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单位为吨/日。
2.什么叫开发方式?可分哪两大类?
开发方式指依靠哪种能量驱油开发油田。
开发方式分依靠天然能量驱油和人工补充能量驱油两种。
3.什么叫井网?
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4.什么叫井网布署?
油气田的油、水、气井排列分布方式、井数的多少、井距排距的大小等称为井网布署。
第三章 油田开发基础
油田开发基础知识是采油工进行油水井管理和动态分析所必备的。本窜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和油田动态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了采油工在油水瞬管理中经常遇到的油田开发主要技术指标、动态分析的基础概念以及油田并发常用图幅的编制和应用。
第一节 名词术语
1.什么叫开发层系?
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同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叫开发层系。
(2)当年的新井措施增产:不得计入老井增产中。
(3)措施增产量的计算方法:按石油总公司开发部的规定计算。
17.什么是原油计量系统误差?
原油计量系统误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减核实油量的差与井口产油量的比值,单位%。
第四节 有关油藏动态分析的基本概念
1.什么叫动态分析?
3.反九点法面积注水的井网特点是什么?
如图3—1所示。井网为正方形,生产井与注水井的比例为3:l。
4.五点法面积注水井网特点是什么?
井网部署布井方式PPT教案

按注水井与采油井第比18页例/共关58页系和排列形式分主要分 为六种方式
命名原则: 采油井和周 围的注水井 总井数为几 就称几点法, 例正四点就 是一口生产 井周围有三 口注水井一 共四口井
强注强采
图3-5 面积注水方式
第19页/共58页
正七点法
1排
每口油井受六口注水井影响
制其中之一并同时影响几口油井,而每一口油井 由同时在几个方向上受注水井影响。
第17页/共58页
(1)适用条件:
面积注水是一种强化注水,适于分布面积较小, 形态不规则,构造不完整,连通性差,渗透率低的 油层及各种复杂类型的油气藏
(2)优点:对油层控制程度高;采油速度高;
采收 率高;特别适合于致密低渗透层。
(三) 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层系划分。
多油层,油层数目很多,往往多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开采井段有时长可达数百米。 采油工艺就是要充分发挥各油层作用,吸水均匀生产均衡。 分层技术:分层开采、分层注水、第分4层页控/共制58页
(四) 油田高速开发要求进行层系划分。
三、划分开发层系原则
( 一)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同一层系,以保 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减 少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 (二)在分层开采工艺所能解决的范围内,开发层 系不宜划分过细,以利于减少建设工作量,提高经 济效果。 (三)对于油层层数过多,含油井段不宜过长。 (四)注意划分的基本单元。通常人们以油层为组 合开发层系的基本单元,也有以砂岩组来划分和组 合开发层系。因为砂岩组是一个独立的沉积单元, 油层性质相近。
二、 目的及意义
苏联萨莫特洛尔油田:9个油层划分为4套层系。
罗马尼亚丘列世蒂油田:3个油层分为3个 层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2春“石油工程”《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盐敏评价实验的目的是找出孔隙度明显下降的临界矿化度,以及由盐敏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射孔参数与油井产能比关系正确的有()。
A、孔密越大产能比越小B、孔深越大产能比越大C、油藏越均质产能比越大D、孔径越大产能比越小参考答案:BC3.生产套管设计的主要内容在于套管尺寸、强度和密封性设计。
()参考答案:正确4.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基础资料包括油田地质资料、油藏工程资料以及采油工程方案中所涉及的各单项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等。
()参考答案:正确5.砾石充填完井砾石用量等于充填部位的体积。
()参考答案: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防砂一般适用于薄层短井段粉细砂B.机械防砂一般成功率低,有效期短C.机械防砂一般比化学防砂产能损失小D.机械防砂一般比化学防砂产能损失大参考答案:AC7.下列稠油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脱气原油粘度大于50mPa·sB、地层条件下脱气原油粘度大于50mPa·sC、特稠油20℃时原油密度大于980kg/m3D、20℃时脱气原油密度大于920kg/m3参考答案:BD8.土酸处理油气层时盐酸预处理有利用降低酸化成本、提高酸化效果。
()参考答案:正确9.简述注水井试注中排液的目的。
参考答案:1、排出钻井,完井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程度的伤害与堵塞;2、在井底附近造成适当地低压区,为注水创造有利的条件;3、可以采出注水井井底附近部分原油,减少地层储量损失。
10.B、正确参考答案:A11.射孔孔眼方位平行于射孔井段的最大应力方向,则()。
A.节流表皮效应大B.流动效应高C.易出砂D.破裂压力低参考答案:BD12.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时需要收集的油藏工程资料主要包括什么?参考答案:1、油藏流体的组成及性质,包括地面原油性质,天然气性质、油田地层水性质以及地层原油“PVT”等分析资料。
油藏工程原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圈闭: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使其聚集起来的地质构造。
2、油气藏: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或单一圈闭中被油气占据的部分叫做油气藏。
若圈闭中聚集的是液态石油则为油藏;若圈闭中聚集的是气态石油,则为气藏;若圈闭中同时聚集了油和气,则为油气藏。
3、采出程度:油藏的累产油量与油藏地质储量的比值,定义为油藏的采出程度。
4、开发方式:就是油藏的驱动方式,即开采原油采用哪种或哪几种驱动能量。
5、采油速度:油田年采油量占油田可采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6、驱动指数:每一种驱动能量占总驱动能量的百分数。
7、吸水指数:单位注入压差下的油层注入流量。
8、可采储量:油气藏废弃时的产油气量。
9、卸载效应:油井开井时,压力降落过程中的井筒储集效应。
10、续流效应:油井关井时,压力恢复过程中的井筒储集效应。
11、试井:就是对油气井进行的测试,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油气井或地层的某些参数。
12、稳定试井:在稳定流动过程中对油井进行的测试。
13、拟稳定试井:在拟稳定流动状态下对油井进行的测试。
14、表皮效应:表皮对油井产量影响称作表皮效应。
15、活塞驱替:指注入水像活塞一样将油全部驱替走的一种驱替方式。
16、非活塞驱替:指被水驱替过的地方,依然存在剩余油的驱替方式。
17、亏空体积:油藏的净产出体积,矿场上通常称之为油藏的亏空体积。
18、注采比:注入剂(水或气)的地下体积与采出剂(油气水)的地下体积之比。
19、油藏累计注采比:油藏总注入液量与总采出液量的比值。
20、油井临界产量:当水锥刚好锥进到井底时的油井产量,称作油井的临界产量。
21、划分开发层系:就是把特性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单独一套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和动态研究。
二、简答1、开发层系的层间差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储层岩性和物性2)流体性质3)压力状态4)油水关系2、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1)储集层特性相近原则2)储量规模原则3)液体性质相近原则4)隔层原则5)压力系统一致性原则6)驱动方式一致性原则7)层位相近原则8)与经济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4油田开发设计基础

划分开发层系:
把特征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单独 一套开发系统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 进行生产规划、动态分析和调整。
一、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 (1)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油层 的作用,从而缓和层间矛盾,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2)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 (3)划分开发层系,能更好地发挥采油工艺手段的作 用,进行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和分层控制的措施。 (4)油田高速开发要求划分开发层系,可以提高采油 速度,加速油田生产,缩短开发时间,并提高投资回收 期。
§4-1 油田开发前的准备阶段
油田开发准备阶段的主要目的: 通过油田详探和开辟开发先导试验区认识油藏, 落实地质储量,掌握一定的油田生产规律,为编制正 式开发方案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一、油田详探 详探主要是通过地震细测、详探资料井、测井、试油试 采、分析化验及室内试验研究等手段来认识油藏的任务。 地质研究工作 以含油层系为基础的地质研究、储 油层的构造特征研究、油水分布关 系分析、分区分层组的储量计算等
一、驱油能量和驱动方式
•
驱动方式:指油藏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 一种能量来驱油。
(1)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
驱 油 能 量
(2)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 (3)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 (4)气顶气的膨胀能。 (5)重力能。 (6)人工注水注气的压能和弹性能量。
不同的能量方式决定了油藏的开采方式,开采特征、
采收率、布井方式等油藏的重要措施。
二、不同驱动方式下的开采特征
几个重要的开发指标
• 地层压力:油藏地层孔隙中流体的压力,也称油藏 压力,记为pe; 井底压力:油井正常生产时在生产井底测得的压力, 也称流压,记为pwf; 产液量:每天的油、水总产量,记为Ql; 产油量:每天的原油产量,记为Qo; 生产气油比:气产量与油产量的体积之比,记为Rp。
密卷!!《油藏工程》期末考试卷1答案.docx

成都理工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油藏工程》考试试卷1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计15分)1.采油速度:年产油址与地质储量之比,V=2。
3分N2.注水方式:注水开发,含油面积内注水井和油井之间几何关系。
3分3.开发层系:指用一套并网来开发一个以主力油层为主的地底特征相近的油层如合。
3分4.递减率:电位时间内产δt的变化率, ” = 一1丝.(或者:α =-坐∙,)3分df Q (IN p5.水油比:井口的产水JS与产油Ift之比. 3分二、填充题(25分,每空1分)1.根据阿普斯公式,油井产量递减曲线的类型可由递减指数n来划分.n=O.2 为双曲暨递减,n=0为改型递减:n值越大,产量递减越_幔,用指数递减预测的采收率比调和递减预测的采收率哽小(或低)•2.油田开发是采用布井(或钻井)、,生产压差,补充能址,.增产措施四种手段打破底始平衡状态,控制地下流体渗流,而建立起新的平衡条件卜连续生产原油的过程。
3.储层非均质又称“三大矛盾”,是指平面、层间一、层内。
U间倒灌、单U突进、水锥等开发现象是一/间一非均质的主理衣现,舌进是」非均质的主要表现。
4.请填下图含水率曲线坐标上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名称,A一含水率为I, B是前缘含水率,C是平衡含水饱和度,D是前缘含水饱和含,E是平均含水饱和度。
5.水压聊动油藏中地层压力卜降快慢,主要取决于(I)采油速度(成果油强度),(2)边底水补给(或边底水能地),(3)油藏渗流条件(或储层物性16.影响面积注水的面枳波及系数的主要因索有无曲纲注入倍数,注水方式(或并网方式),潦度比07.面积注水方式中的七点注水井网注采井数比2:1。
三、判断题(20分,每小题I分、请在正确的后面括号里打J ,错误的后面括号里打X)I.层系划分问题是针对油臧开发后期严重水淹问题提出的。
(× )2.面积注水这种注水方式是一种强化注水,尤其不适合非均质油藏。
软件开发层次的简单了解

简述三层架构和两层架构: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
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3、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更新、查找等。
三层架构概述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一个三层架构的应用程序由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各自分布在网络中的不同地方。
这三个部分分别是:工作站或表示层接口、事务逻辑、数据库以及与其相关的程序设计。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
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
这种应用程序的设计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各层可以同时开发,并且可以由不同的程序员组用不同的语言来开发。
因为各个层次的开发不会影响其他层次,所以这种模型对于进一步开发软件是很方便的。
例如:老张去饭馆,先跟服务生要菜单看,这就是表述层,再跟服务生点菜,服务拿着菜单去交给后台大厨,这就是业务逻辑层,大厨做好菜再让服务生拿上来,这就是数据访问层三层结构原理: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
这里所说的三层体系,不是指物理上的三层,不是简单地放置三台机器就是三层体系结构,也不仅仅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三层是指逻辑上的三层,即使这三个层放置到一台机器上。
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层系划分
• 多层油藏:为剖面上有较好隔层的多个油层叠置 形成的油藏。绝大多数砂岩油藏属于此种类型。, 它们也常称为层状多层油藏,以显示其砂泥岩间 互的剖面特征。 • (2)多层油藏的层间差异性决定划分开发层系的必 要性 • 从已经发现的多层油藏的层数分布看,从几层到 几十上百层的油藏都有。尤其我国主要油田都为 陆相沉积的储集层,它们大多具油层薄、层数多、 油层物性
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
• 二、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 • 油藏开发方式与油藏能量利用是一个连带的问 题。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是开发设计中 另一个需要首先确定的重要问题。 • 1.开发方式的概念 • 油藏探明并通过开发可行性评价以后,即进入开 发设计阶段。油藏开发设计首先应确定的是,该 油藏应该怎样进行开发:是仅仅依靠原始能量开 发,或是应该补充能量进行开发。这就是油藏开 发方式问题。
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
• 其它如化学驱、混相驱、物理方法采油、生物方 法采油等基本上都是在油藏开发后期作为提高采 收率的技术手段使用。一般不作为油藏开发的基 本方式(主要手段)。火烧油层迄今仍停留在试验 阶段,因此暂不作为油藏开发方式分类。 • 上述五种油藏开发方式,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三 种类型: • ①不保持压力开发:包括衰竭式开发与天然水驱 开发; • ②保持压力开发:包括注水开发与注气开发; • ③热力开发:主要是注蒸汽开采稠油。
注水开发重要性与注水时机选择
• 注水后,油层内只有油、水两相流动,因而油井 采油指数和产能较高,有利于保持较长的自喷开 采期。但这种方式使油藏投产初期注水工程上得 早,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因此,早期注 水方式并非对所有油藏都是最佳选择。 • 注水时间选择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进行全面 的技术---经济论证,在不影响开发效果的前提下, 适当推迟注水时间,可以减少初期投资,缩短投 资回收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
• 所谓油藏开发方式,是指对整个油藏实施开发的 所谓油藏开发方式, 关键手段或做法。 关键手段或做法。 • 2.油藏开发方式分类 • 油藏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类型: • ①衰竭式开发:即主要依靠降压释放油藏的原始 能量进行开发;这是不适合人工补充能量的封闭 型油藏的主要开发方式(绝大多数气藏都是采取衰 竭式开发方式)。 • ②天然水驱开发:即主要依靠油藏的天然水驱能 量进行开发;只有具有比较强烈的天然水驱能量 的油藏才能采用天然水驱开发方式。
注水开发重要性与注水时机选择
• (2)晚期注水 • 在油藏进入溶解气驱之后才注水,称为晚期注 在油藏进入溶解气驱之后才注水, 水,国外通常将其称为“二次采油”。由于油田 已经历溶解气驱开采,大量的溶解气已被采出, 原油粘度增高,采油指数和产能降低,油层中出 现油气两相流动将使油相渗透率变低。尽管后期 注水使油层压力能得到一定的恢复,油井产量也 有所增加,但由于前期溶解气驱开采已造成一定 的不利条件,只能使部分游离气重新溶解到原油 中,因此,气油比不能恢复到原始值,这也使原 油粘度不能恢复到原始值。
§4--3开发层系划分与开发方式选择 开发层系划分与开发方式选择
• 开发层系划分和开发方式选择,是油藏开发设计 中两个基本的问题。只有在划分确定出开发层系 并选定开发方式以后,才能够进行油藏开发诸如 井网、井距等的进二步设计。 • 一、开发层系划分 • 1.层状多层油藏划分开发层系的重要性 • (1)单层油藏与多层油藏 • 油藏在剖面上的层数与厚度千差万别,根据油 藏剖面上的层数与厚度差异,可以将油藏划分为 如下两种类型:单层油藏与多层油藏。
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
• 3.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 • 油藏开发方式是油藏开发的首要和基本 的问题,油藏开发方式设计,本质上是油 藏驱动能量的利用、补充和衔接的设计, 恰当合理的能量利用、补充、衔接,是保 证油藏开发取得优质高效的关键。 • 油藏开发方式设计应遵循以下步骤和原 则:
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
开发层系划分
• (3)开发层系的概念 • 所谓开发层系,是指油层性质与驱动方式相近, 所谓开发层系,是指油层性质与驱动方式相近, 具备一定储量和产能且上下具有良好隔层的多个 油层的组合。 油层的组合。划分开发层系,就是把特征相近的 多个油层组合在一起用单独一套井网进行开发。 • 开发层系是油藏在纵向上的开发单元。开发层 系划分得科学合理,对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提高 经济效益、提高最终采收率等都具有决定性的重 要意义。它是地质工作者在进行油田开发设计所 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
• ③如果需要补充能量开发,一般应优先考虑注水, 少数不适宜注水的油藏才可以考虑用其它方式补 充能量。 • ④稠油油藏一般应采取注蒸汽开发,尤其原油粘 度大于500mP·s的稠油,只有采取注蒸汽开发, 才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 ⑤在对驱动能量的利用、补充、衔接做出初步设 计以后,就应当进行该油藏采用该种开发方式的 可行性、动态过程与开发指标经济效益等重大问 题的专题研究分析。通常,应当就该种开发方式 设计出多套实施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 的比较优选,得出2---3个综合效益较好的推荐方 案,供决策者拍板选择。
开发层系划分
• 变化大、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例如,我国目前 最大的大庆喇萨杏油田,在油田构造最高部位, 含油井段分布在880—1220m深度,含油井段长 300多米。在这300余米的含油井段中有三套含油 层系,即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 整个含油剖面均为砂泥岩间互,可划分为9个油层 组和52个单砂层。又如胜坨油田二区从上第三系 馆三段到下第三系沙三段约600m厚度内共有22个 砂层组88个小层,层间渗透率相差10倍以上,层 内渗透率相差几十到几百倍。
• ③同一开发层系中的主要油层,其油层物 性与原油性质应比较接近,以保证油层达 到较高的剖面动用程度。 • ④同一开发层系中的主要油层,应有统一 的压力系统和基本一致的延伸状况。 • ⑤同一开发层系的油层,其剖面分布应比 较集中以适应现有工艺技术水平;剖面上 生产井段过长或过于分散,将增加采油工 艺难度和降低开发效果。
开发层系划分
• 单层油藏是指油藏储层仅有一个渗透层的油藏。 单层油藏是指油藏储层仅有一个渗透层的油藏。 这种油藏内部无稳定隔层, 这种油藏内部无稳定隔层,油藏从顶到底具较好 的水动力连通。 的水动力连通。 • 单层油藏可进一步划分为层状单层油藏和厚层块 层状单层油藏和厚层块 状油藏两类:它们都是剖面连通的单油层油藏; 状油藏 其区别在于层的厚度和层内储渗空间的分布特征。 单层油藏油层厚度一般不大,为几至十几米,层 内储渗空间比较均质或变化较规律。厚层块状油 藏储层厚度很大,多为几十至几百米,储集层内 幕复杂,层内常有不稳定的岩性隔挡,层内非均 质性十分严重。绝大多数潜山油藏、绝大多数火 山岩变质岩油藏以及多数碳酸盐岩油藏属于块状 油藏。
表4—3—1 我国部分已开发油藏采 收率统计
地 区 大庆 胜利 新疆 长 庆 河南 马岭 安塞 双河 油 田 喇萨杏 孤岛
克拉玛依
类 型
中、高渗砂岩
采收率,% 弹性 1.7 2.0 0.21 2.0 0.80
天然能量
水驱 35--45 31 32 32 20—25 44
15 11.9 16 10 8 2.4
油藏开发方式与能量利用设计
• ③注水开发(又称人工注水开发):除开少数不适 合注水开发的油藏外,世界上绝大多数油藏都采 取注水开发,砂岩油藏几乎全部都采取注水开发。 • ④注蒸汽开发:原油粘度达数百上千个mPa·s以 上的稠油油藏几乎无一例外的首选注蒸汽进行开 发。 • ⑤注气开发:多数凝析气藏为回收凝析油而采用 注气保持压力开发,注气种类一般以注天然气最 多;有些油藏为提高采收率采取注二氧化碳气、 氮气、空气、燃烧废气等,但都很少。
开发层系划分
• 2.开发层系划分原则 • 根据国内外油田开发的经验,一般来说, 开发层系划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①一 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当具备相当的油层有 效厚度,以保证开发井具备一定的储量和 产能。 • ②两套开发层系之间应当具备良好的隔层 条件,以保证各自独立开发,避免相互窜 扰。
开发层系划分
开发层系划分
• 对于剖面非均质性严重的多层油藏,如果采用单 套井网一次射开所有油层进行笼统开发,势必形 成高渗透层大量吸水出液而低渗透层几乎不吸水 不出液的局面,导致油层剖面动用较差、采收率 低下的后果。但若将这样的多个油层适当组合, 比如将渗透率较高与较低的多个油层分别组合在 一起进行开发,其吸水出液能力就比较接近,油 层的剖面动用程度将显著增加,采收率会大为提 高。显然,对于多层油藏,必须进行开发层系的 组合划分,才能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三、注水开发重要性与注水时机选择
• 1.保持压力是开发油藏的关键 • 保持压力在大多数油藏或油田是开发成败的关键。保持压 力开发的优点如下: • ①可使油层保持充足的能量,获得较长时间的高产稳产期; • ②可使油井保持较长时间的自喷能力,采油工艺简单、管 理方便、成本低廉; • ③可以控制原油性质变化,控制原油脱气、析蜡; • ④有利于对低渗透层进行措施(如压裂、酸化等),发挥其 潜力; • ⑤使油层结构保持稳定,不致引起孔隙度、渗透率由于压 力下降出现降低。
常规稠油
砾岩
低饱、低渗 砂岩 注水时机选择
• 3.选择注水时机的原则 • 注水已成为国内外油藏开发的主流方式, 但对不同地质条件的油藏,选择不同的时 机注水,其开发效果有较大差异。注水时 机一般分为两种。 • (1)早期注水 • 早期注水是指在油藏地层压力保持在饱 和压力以上就注水, 和压力以上就注水,油层内没有溶解气渗 原油基本保持原始性质。 流,原油基本保持原始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