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设计要点论述
手机端的界面设计

手机端的界面设计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手机界面设计对于用户体验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手机界面设计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本文将探讨手机端的界面设计原则、要素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技巧。
一、界面设计原则1. 简洁明了:手机屏幕相对较小,过于繁杂的界面会给用户带来困扰。
因此,手机界面设计应该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通过优化布局和移除冗余元素,让用户能够一目了然地找到他们所需的功能。
2. 一致性:为了提高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体验,手机界面设计应该保持一致性。
同样的功能在不同的页面和应用中应该有相似的设计风格和交互方式,这样用户可以更快地适应并掌握如何操作。
3. 导航容易:良好的导航设计是手机界面设计的关键。
应该在界面上提供明确的导航标签和按钮,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功能,并且能够随时返回上一级或者主页。
4. 反馈与响应快速:手机界面设计需要考虑到用户对操作的实时反馈需求。
合适的动画、过渡效果以及按钮点击的视觉反馈,能够让用户感觉到界面的响应快速,提高操作的流畅性和用户的满意度。
二、界面设计要素1. 色彩搭配:色彩在手机界面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合适的色彩搭配,可以给用户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要符合品牌形象,同时尽量避免过于刺眼和混乱的颜色对比。
2. 字体选择:字体的选择也是手机界面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素之一。
选择合适的字体可以提高用户阅读的舒适度。
通常情况下,界面上的标题和主要信息可以选择醒目而清晰的字体,而辅助性的文本可以选择更加简洁和易读的字体。
3. 图标设计:图标是手机界面中用来表现功能和操作的重要元素。
好的图标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辨识度和使用效率。
图标应该简洁明了,并且能够准确地传达功能的含义,避免让用户产生困惑。
4. 布局优化:手机屏幕空间有限,因此布局的优化十分重要。
布局应该合理利用屏幕空间,避免元素的重叠和拥挤,同时要考虑到用户的习惯和操作习惯,将最常用的功能和信息放置在更加显眼和易达到的位置。
华为手机设计理念

华为手机设计理念
华为手机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美学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以及人性化的设计。
首先,华为手机的设计追求美学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华为手机以简约、创新的设计风格著称,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整体的和谐感。
华为手机采用大胆的曲面设计,使手机更加立体饱满。
同时,华为手机采用金属与玻璃的材质组合,既保证了手机的质感,又增加了科技感。
此外,华为手机还注重设计的轻薄化与机身的无边框设计,使手机在外观上更加吸引人,给人以一种时尚、高端的感觉。
其次,华为手机以人性化为设计理念的核心。
华为手机注重用户体验,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使用体验。
首先,在界面设计方面,华为手机采用了简约、直观的设计风格,让用户简单明了地操作手机。
其次,华为手机注重功能的创新与智能化,例如华为自家研发的麒麟芯片和EMUI系统,极大地提升了手机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也为用
户带来了更多的功能和乐趣。
此外,华为手机还注重手机的人机交互设计。
例如,华为手机在指纹识别技术上做了很大的突破,通过快速解锁和支付功能,使得用户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更加便捷。
总的来说,华为手机的设计理念是以美学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为基础,通过创新的设计和人性化的体验,为用户提供一种时尚、高端的产品。
华为手机一直秉承着“让世界更美好”的品牌理念,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突破,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手机体验。
手机设计要求详述

按键与主面的配合间隙为:单边0.15mm.
SHEET 10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电镀件设计
电镀件的结构设计、P\L、水口设计关系图: 设计方案一:
范 规 计 设 料 壳 机P\手L线。
设计方案二:
胶厚:≥0.90mm. 周边需做到0.80MM左右
前模
水口位,相应配合零件上做避空位。 水口位:0.30mm。
中壳外表面高出面 壳和底壳外表面0.1mm.
此胶位 ≥0.8mm, 防止变形.
中框此处倒R0.1 角,防止夹线刮手
此间隙: 0.05mm或0
面壳此处要严格控 制胶位厚度, 防止表 面缩水.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中框
此间隙≥ 0.2mm 此胶位 ≥0.6mm
底壳此处要严格控 制胶位厚度, 防止表 面缩水.
SHEET 25OF62
表面为球形
SHEET 15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音腔的设计
喇叭
范规计设料壳机手
管位骨(此圈骨允许有少量缺口)
泡棉
出音孔的面积等于喇叭面积的12~15%
支承骨(此圈骨一定为 整圈,与泡棉干涉)
SHEET 16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热熔柱的设计
胶厚:1.0~1.3mm
与扣位的间隙要加大(>5.0mm).
此间隙在空间允 许的情况下预留 0.30mm以上.
扣与止口此距离>5.0mm
反扣的有效扣合尺 寸做到≤0.3mm
SHEET 7OF62
手机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规范——骨位设计
骨位高度≤8.00mm
顶范部尺规寸计:≥0设.40料mm壳. 机 手
此尺寸做到均匀胶厚的62%以下,防止骨位胶厚 导致外观缩水、变形等缺陷。
手机设计创意思路分享

手机设计创意思路分享手机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其设计与创意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享一些手机设计的创意思路,以期激发读者的灵感,促进手机设计的创新发展。
一、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手机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手机的外观设计上,可以考虑采用简约、流线型的造型,使手机更加舒适握持,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手机的边缘处添加柔软的材质,以减少手机在手中的压力感。
在手机的操作界面设计上,可以采用简洁明了的图标,使用户可以轻松找到所需的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二、可持续发展设计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强,手机设计也应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手机的材质选择上,可以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手机的能源利用上,可以加入太阳能充电板,使手机具备自动充电的功能,减少对传统电源的依赖。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手机的包装设计上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三、智能化设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设计成为手机设计的热点。
在手机的功能设计上,可以加入语音助手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完成各种操作,提高手机的便利性。
同时,可以加入人脸识别技术,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考虑加入智能家居控制功能,使手机成为控制家居设备的中心,实现智能家居的梦想。
四、创意外观设计手机的外观设计是吸引用户眼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外观设计上,可以尝试采用大胆的色彩组合,使手机更加鲜明突出。
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透明材质,使手机内部的电路和元件呈现出来,增加手机的科技感。
同时,可以在手机的背面设计上加入艺术元素,如绘画、雕刻等,使手机成为艺术品,展现个人品味和风格。
五、个性化定制设计个性化定制设计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式。
在手机的外壳设计上,可以提供多种颜色和图案选择,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定制。
同时,可以提供可更换的手机外壳,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场合或心情进行更换,展现个人特色。
此外,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手机壁纸和主题,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置。
手机设计规范

手机设计规范手机设计规范是一种指导规则,旨在对手机设计进行统一和规范化,以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手机设计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共1000字:1.外观设计手机外观设计应简洁、流线型,并具有良好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以提供舒适的握持感和使用体验。
同时,手机外观设计也应注重创新和美感,以吸引用户的眼球。
2.屏幕设计手机屏幕应具备高分辨率、高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特点,同时保证观看角度广泛。
屏幕的尺寸和比例应根据用户需求和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
3.用户界面设计用户界面应简洁明了,并且易于操作和交互。
图标、文字和按钮等元素的大小和间距应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以便用户能够准确地点击和识别。
4.响应速度手机应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包括开机速度、应用程序启动速度和切换速度等。
这将使用户得到良好的操作体验,并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5.电池寿命手机设计应注重电池寿命的提升,通过优化软件和硬件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同时,手机应具备快速充电和低耗电功能,以方便用户的使用和充电。
6.音效设计手机的音频输出应具有清晰、高保真和低噪声的特点。
同时,手机设计也应考虑到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音量控制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的灵活性。
7.摄像头设计手机摄像头的设计应注重画质和自动对焦功能。
摄像头的分辨率和像素应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以满足用户对拍照和录像的需求。
8.安全性设计手机设计应注重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
同时,手机设计也应具备可靠的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等功能,以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9.耐用性设计手机设计应具备一定的耐用性,包括抗摔、抗水和抗尘等性能。
这将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用户的维修成本。
10.可维修性设计手机设计应注重可维修性,包括易拆卸的结构设计和易更换的配件设计。
这将方便用户进行维修和更换配件,从而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手机设计规范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一套指导性规则。
手机设计理念报告

手机设计理念报告手机设计理念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为了让手机在功能、外观和用户体验上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我设计了一款以“简约、便利、智能”为理念的手机。
首先,我将手机的设计风格定为“简约”。
在外观上,手机的整体线条简洁清晰,没有繁复的装饰和多余的设计。
手机的机身采用一体成型的设计,弧度适中,手感舒适,摩擦力适宜,既方便握持又不易滑落。
同时,手机的背部和边框采用金属材质,使得手机更加坚固耐用,给人一种高档感。
屏幕采用全面屏设计,边缘无边框,让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有更加沉浸的感觉。
其次,我将手机的功能定位为“便利”。
手机的屏幕大小适中,既可以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又不会太过占据手掌空间,方便携带。
手机配备了高质量的摄像头和音频设备,可以满足用户对于拍摄和音乐欣赏的需求。
为了方便用户的日常使用,手机还内置了多种常用应用,如浏览器、地图、即时通讯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使用这些应用。
此外,手机还支持无线充电和蓝牙连接,让用户免去了繁琐的线缆连接和插拔操作,提供更加便利的充电和设备连接方式。
最后,我将手机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手机配备了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大容量的内存,提供快速的运行速度和流畅的用户界面。
手机还搭载了智能的操作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智能地调整手机的运行模式,并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手机还支持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技术,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手机解锁方式。
此外,手机还内置了智能语音助手,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手机的操作和查询信息,提供更加便捷的手机使用方式。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一款以“简约、便利、智能”为理念的手机。
通过简约的外观、便利的功能和智能的系统,这款手机旨在提供用户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满足人们对于手机的各种需求。
希望这款手机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快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好伙伴。
手机毕业设计

手机毕业设计手机毕业设计是一个既有挑战性又有创造性的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将设计和制造一款功能齐全、外观精美的手机。
以下是我对手机毕业设计的构想:1.外观设计:我计划设计一款简约、时尚的手机外观。
手机的正面将采用全面屏设计,尽可能减少边框的存在,同时添加隐藏式前置摄像头。
背面将使用高级金属材质,配以弧形设计,以提升手机的质感和舒适度。
我还计划在背面加入一个现代化的指纹识别器,以增强手机的安全性。
2.功能设计:手机将具备一系列实用的功能。
首先,它将配备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大内存,以确保流畅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其次,我计划加入一组优质的摄像头,以支持高清拍照和摄像。
此外,手机将支持快速充电技术,并配置一块高容量的电池,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最后,手机将预装一些常用的应用程序,如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短信和社交媒体应用。
3.用户界面设计:为了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手机的用户界面将非常直观和易于使用。
我计划采用简洁的设计风格,避免繁杂的图标和菜单。
同时,我计划在手机系统中加入一些实用的功能,如智能识别用户习惯、智能提醒和个性化设置等。
此外,我还计划提供多种主题选择和自定义设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市场竞争分析:在设计手机的过程中,我将对市场上的其他手机进行竞争分析。
我将研究其他手机的外观设计、功能和性能,并分析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这种方式,我将能够确保我的手机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总之,手机毕业设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性的项目。
通过仔细设计外观、功能和用户界面,我将能够制造出一款精美、实用和受欢迎的手机。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和创新,我将能够成功完成这个毕业设计,并为手机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手机ui设计理念

手机ui设计理念
UI设计是指用户界面设计,即通过界面的布局、色彩、图标
等元素,使用户能够方便有效地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或网站的设计过程。
一个好的手机UI设计理念,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简洁明了。
手机屏幕相对较小,用户的操作空间有限。
因此,手机UI设计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或图
标堆砌在一个屏幕上,以免给用户造成困扰和不必要的复杂性。
简洁的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更轻松地完成任务。
其次,一致性。
手机UI设计应该保持一致性,即各个页面之
间的设计元素应该相互协调,保持风格的一致。
例如,图标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应该统一,页面的布局和排版应该保持一致。
一致的设计能够提高用户的熟悉感和便利性,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和使用应用程序。
再次,关注用户体验。
手机UI设计应该关注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
设计师应该考虑用户在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时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将用户的操作路径和思维过程考虑进去,设计出更符合用户习惯和预期的界面。
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并提升应用程序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注重可访问性。
手机UI设计应该注重可访问性,即设
计师应该考虑到不同用户的需求和能力。
例如,对于视力障碍者或老年人,设计师应该采用更大、更清晰的字体和图标;对
于手指较大的用户,设计师应该预留足够的点击区域;对于色盲患者,设计师应该采用易于区分的颜色。
通过考虑不同用户的需求和能力,设计师可以提升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和可接受性,并使更多的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月6日对top-down的做法一点理解 ZT对top-down的做法一点理解从设计思路上看,我也觉得skel和part差不多,只是skel在ref control中被单独提了出来作为一个选择围,其他方面的话,在层,工程图中也有与一般part区别的标记,这样控制起来方便一些。
ref contrl主要是为了减少f防止参照混乱,组件多关系复杂的模型可以控制的严格一些,当然灵活性会相应降低。
自己觉得方便合适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定遵照这些要求和限制但是如果一个组件是要在各个机型使用的通用件,且这个组件的各个型号之间只是差别很小的一些关键性特征尺寸。
这时如果原来的模型是通过“自顶向下”设计的,增加新型号或是对原型号做修改时,往往就事半功倍了。
这时因为机械组件的各个零件之间的尺寸都是有或强或弱的关系(这些关系往往是不同型号的组件都必须遵守的,要不然组件设计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存在,这时就可以将这些关系抽象出几个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控制组件中所有零件的重要尺寸。
如果一个组件是别人设计过的成熟产品;或是虽然是你初次设计,但是你已经用ACAD对整个组件包含哪些零件,并且各个零件相对装配位置你已经成竹在胸的,就可以开始用“自顶向下”方法设计了。
我的一般步骤是:1,先用AutoCAD将一个组件会用到的各种零件排好位置,大概确定各种零件大概尺寸(这些尺寸往往是相关尺寸,比如装配位置尺寸;如果零件的某个尺寸设变,不会影响到组件中的其它零件,这种尺寸就可以放在细节设计再考虑),整理好CAD档,把它存成DXF文件。
2,打开PROE,新建文件/LAYOUT(布局),将刚才建好的DXF文件调入。
在此布局中新建一个表格,用尺寸标注工具建立尺寸,系统会提示你对这个尺寸命名(注:此命名即会将这个特定尺寸用参数表示,你可以在任何零件中应用这些尺寸参数,到时你要修改尺寸时,只要改此参数对应的具体尺寸就可以了,如果你用过WORD中的“替换”功能就能理解这种建模方式给你带来的设计效率的提升),命名好后,会要求你对尺寸参数赋初值。
将所有你需要用到的参数都建好后,LAYOUT就建好了(如果在设计中发现需要增加一个参数,可以随时修改此布局)。
3,建立一个组件文件,在此组件的界面下插入/创建一个“骨架”文件(你要建的零件最好是每个零件对应一个骨架,这样所有零件的“父子”关系就很顺了,要将组件检入到“intralink”也就轻松一些,且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零件跟零件存在混乱的“父子”关系的),将所有要创建的空骨架文件取上一个与各自对应零件名加一个_SKEL(或者你中意的其它后缀)的名字,都以“默认”的装配关系装配在组件中。
4,开始在第三步创建的组件中创建各个零件,均以“默认”方式装配。
5,将建好的“空壳”组件“声明”(declare)到在第二步建立的布局文件,这样布局就跟组件建立父子关系了。
(声明命令在工具面板“文件”第一层子命令下)6,从组件中打开各个“骨架”,用同样的“声明”命令,将每个骨架“声明”到布局。
用点,线,面在这些骨架文件中建立好各个零件的关键特征,注意要多,但要合理运用关系式(在这一步里,你可以选择第一个骨架作为整个组件的装配基准,然后在每个骨架建立新的绘图基准面绘3D特征,这样所有骨架和零件可以不用改在组件中的装配关系)。
7,回到组件中,激活一个骨架,将它所有特征“发布几何”,再激活此骨架对应的零件文件,“拷贝几何”从对应骨架中拷贝几何,用于完成零件设计。
8,再用PROE完成所有零件对应的“DRAWING”。
9,完成所有零件后,就建好了这个“自顶向下”的组件模型了,如果下次要建新型号,只需将整个组件另存一个组件就可以了,将已存在的老“声明”取消,用1建新布局,“声明”到新组件,相当于你改设计只需改layout中那表征你产品的那参数表就好了。
这时从组件-零件-2D图全部自动变成你要的新的设计,直接打印2D图就好了。
说明:1,可以将零件直接声明到布局,但是父子关系也许会很乱。
2,用“自顶向下”设计可以轻松实现“协同设计”,对于设计部门存在的设计人员有经验层次之分的现况有“量身定做”的优点。
3,对于用“自顶向下”方式建立的组件模型,那在布局中的参数表如果过久了,你自己看起来都会很费劲的,更不用说跟你协同设计或是你的接班人了,所有布局中的那个尺寸示意图尽可能示意到跟实际接近,且在布局文件中多使用文件说明,让自己和别人以后看起来一目了然。
因为在骨架中很多尺寸是通过关系建立起来的,不是很容易就能改的了得。
写的不好的话,请您务必要客气点批评,呵呵16:27 | 添加评论| 固定| 写入日志8月1日手机基础设计知识手机的机构形式:11 BAR TYPE 直板机(FLIP TYPE 翻盖机,小翻盖、键盘的样式)2 FOLDER TYPE 翻盖机(旋影机SWIVEL TYPE)3 SLIDER TYPE 滑盖机手机结构件的分类机壳(上前壳,上后壳,下前壳,下后壳,电池盖,装饰件)按键(主按键,上板按键,侧键)电声器件(mic,rec,spk,vib)Fpc(过轴Fpc,按键Fpc,摄像头Fpc)Pcb屏蔽罩LCM天线及其配件(GSM天线,TV天线,FM天线,蓝牙天线)电池及其固定结构转轴,滑轨塞子(耳机塞子,I/O塞子)辅料,泡棉,背胶堆叠厚度1.外镜片空间 0.95mm,2.外镜片支撑壁 0.5mm3.小屏衬垫工作高度 0.2mm4.LCD大屏玻璃到小屏玻璃最大厚度5.大屏衬垫工作高度 0.2mm6.镜片支撑壁 0.5mm7.镜片空间 0.95mm,8.上翻盖和下翻盖之间的间隙0.4mm9.下前壳正面厚度1.0mm10.主板和下前壳之间空间1.0mm11.主板厚度1.0mm,主板的公差1.0以下+/-0.1, 1.0以上 +/- 10%t12.主板后面元器件的高度(含屏蔽罩)13.元器件至后壳之间的间隙0.2mm14.后壳的厚度0.8mm15.后壳与电池之间的间隙0.1mm16.电池的厚度:0.6mm外壳厚度+电芯膨胀厚度+0.4底板厚度(塑胶壳)『或0.2mm钢板厚尺寸分布关系Speaker, Receiver, Vibrator,Camera和LCD之间的尺寸:1、一般LCD会通过挡筋挡背光外框或LCM PCB板边的形式来定位,器件之间一般留0.6~0.82、LCD的厚度一般在5mm左右,2in1SPK的一般在5mm以,单向发声的一般在4mm以,vibrat 此在高度放置方面一般先将器件底面和LCD的大屏齐平。
在造型完成后在根据需要适当微调LCD主屏到主板的距离:1、主板泡棉的厚度0.2mm(压缩后),0.5mm(压缩前);2、下后壳壳体厚度0.5mm (LCD处);3、镜片双面胶厚度0.2mm;4、镜片的厚度0.8mm;(一般)5、上后壳与下前壳间隙0.4mm;6、键盘的结构尺寸:0.9mm高度+0.3mm唇边+0.3mm硅胶层+0.3mmDOME柱;7、键盘和DOME之间的间隙0.05mm;8、DOME的高度0.3mmMain Board 部份:1 天线焊盘的位置,封装,以及方向2 元件之间的距离不能以元件本身为准,而要以元件焊盘为准,避免焊盘干涉;大的3 SPK,REV,MOTO,MIC等在PCB上的焊盘位置,需标出“+,-”(或只标出正)4 主板Z方向上必须做卡扣扣PCB;按键板要做到前顶后压,防止按键锁死或下陷。
防止板子扭曲5 主板XY方向上能否定位恰当;主板BOSS孔与前壳BOSS间隙0.1mm,如果是铜螺母BOSS也如此6 主板正面贴片避让前壳BOSS柱boss柱尽量隐蔽分布:M(螺丝直径)+0.8(前壳BOS 3.6mm的围圆。
主板背面贴片避让后壳BOSS孔:螺丝头直径+0.15(螺头与后壳孔单边器件间隙)*2=M(螺丝头直径)+3.9mm围圆。
主板BOSS孔周圈1mm铺地铜,将螺丝的ES7 BB布件时器件PAD距离板边最小8mil(8*0.025=0.2mm)8 PCB上通孔四周0.2mm无铜。
按键板上的通孔如果做到按键的PAD上时要考虑此点9 PCB外框尺寸公差:边到边0.127;孔位置:0.075;具体要与PCB厂家确认。
10 针对直接锁在PCB板上的,天线、按键、SPK等支架的螺丝,提醒layout部门螺11 如果有手焊的FPC,注意PCB上要加FPC焊接定位通孔。
定位孔距离FPC焊接区域12 PCB外形与HOUSING壁间距>=0.5MM,最少离开0.3mm。
尤其要注意与卡扣的间隙,切。
13 对于弹片接触器件:SPK、MOTO、天线等,PCB焊盘与接触片X/Y方向必须居中(接14 一定要预留接地焊盘位置:Dome、外壳金属件、LCD等15 预先考虑主板与前壳间的定位孔,DOME贴附定位孔,天线支架、按键支架、SPK16 a.将SMT的焊盘线在PCB板上画出.(器件上下方也必须画出焊盘框)b.将各配件以D0.5~0.8MM的半径圆角外形转角.(最好咨询厂家通用铣刀直径)17 PCB版在画3D的时候厚度必须取上限:板厚小于1mm时,厚度要加上0.1mm;板18 主板在屏和按键之间的位置一定要铺地铜,以方便后续帖导电布连接DOME、LCM19 为做好LCD的ESD,主板在LCD四周:下方和两侧,也必须大量铺地20 主板上0805之类的高电容和高的IC等器件,顶部与四周与壳体的间隙最少0.3m 20 φ5dome在PCB上的PAD:φ6,上下平行段间距5mm。
Φ4dome在PCB上的PAD:20 提前在PCB正面或者反面画出dome接地用的GND位置。
拼版图PCB的制造过程由玻璃环氧树脂(Glass Epoxy)或类似材质制成的「基板」开始-->影将整个表面铺上一层薄薄的铜箔,并且把多余的部份给消除。
-->正光阻剂(positive 过照明就会分解)。
在PCB板上的光阻剂经过UV光曝光之前,覆盖在上面的遮光罩可在光阻剂显影之后,要蚀刻的其它的裸铜部份。
将板子浸到蚀刻溶剂中,一般用作蚀刻过氧化氢(Sulfuric Acid + HydrogenPeroxide),和氯化铜(CupricChloride)等。
与电镀:如果制作的是多层PCB板,并且里头包含埋孔或是盲孔的话,每一层板子在黏在根据钻孔需求由机器设备钻孔之后,孔璧里头必须经过电镀(镀通孔技术,Plated 能够彼此连接。
在开始电镀之前,必须先清掉孔的杂物。
-->多层PCB压合:各单片层牢等。
如果有透过好几层的导孔,那么每层都必须要重复处理。
多层板的外侧两面上的电镀:接下来将阻焊漆覆盖在最外层的布线上,这样一来布线就不会接触到电镀部份外样在插入扩充槽时,才能确保高品质的电流连接1 拼板中,单板与拼板框之间的间距不能小于厂家通用的铣刀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