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简介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的简介

《世说新语》的简介

《世说新语》的简介《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代文学家刘义庆创作的一部文言小说,成书于公元499年至520年之间。

全书以故事为主,通过描绘魏晋时期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展示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性的思考,因而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世说新语》一共收录了三百余个独立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从魏晋时期到刘宋时期这一时代的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故事涉及的人物众多,包括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官员、平民百姓等,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和人性的多样性。

《世说新语》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节。

作者刘义庆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现实生活与虚构剧情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

其中有的故事反映了人物的睿智和聪明才智,有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有的故事则寄寓了深刻的道德教益。

《世说新语》除了娱乐读者,还对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在后来的历史小说和志怪小说的创作中,都可以看到《世说新语》的影子。

同时,通过对人物的情感表达和心理描写,本书对中国文学中的“内心戏”有着重要的开创和影响。

对于读者而言,《世说新语》不仅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的读本。

通过阅读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智慧的底蕴。

同时,《世说新语》中许多故事都蕴含了颇具教益的哲理,读者可以通过思考和品味,汲取其中的智慧和道德价值,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思考。

总之,《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古代文学经典之作,以其生动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吸引着读者们的关注和追捧。

它作为一本启蒙读本,不仅具有娱乐性,更是一本潜移默化的引导读者思考和反思的宝藏。

无论是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和思考的角度,阅读《世说新语》无疑都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

简介《世说新语》

简介《世说新语》
பைடு நூலகம்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传神,含蓄隽永。正如(明)胡应 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 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有许多广泛应用 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 事、一往情深,等等。 《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 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七(1)王琛 42
简介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 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 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 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 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 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 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作者介绍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宋书·刘道规传》 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 远必至”。他主要生活在晋末宋初,经历了宋文帝刘义隆的 “元嘉之治”。在南朝百余年间,这是一个相对稳定、较为 繁荣的时代,加之宋文帝本人亦爱好文艺,曾积极鼓励文化 学术发展。可以想见,刘义庆以亲王之尊,招徕四方文士, 生动描绘当时的清谈之风和士人心态,再现魏晋社会风情亦 属可能。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有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如 《雅量》中记述谢安和孙绰等人泛海遇到风浪,谢安 “貌闲意说”,镇静从容,孙绰等人却“色并 遽”“喧动不坐”,显示出谢安临危若安的“雅量”。 有的则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如 《忿狷》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王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 表现他的性急:“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 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 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 破即吐之。” 有的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如《赏 誉》中王导“以尾指坐”,叫何充共坐说:“来,来, 此是君从!”生动地刻画出王导对何充的器重。

【语文知识点】世说新语内容简介

【语文知识点】世说新语内容简介

【语文知识点】世说新语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
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公元403—444 年)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刘义庆
是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

历任重职,喜好文辞。

书中主要记载东汉未至魏晋间士
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琐语,而以晋代为主。

但是书中谈到的人物不只士族阶层,上自帝
王将相,下至士庶憎侣,都有记载。

编撰者杂采众书,把值得称述的旧闻轶事纂辑起来,
并加以润色,按内容分门别类,划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门,以士族阶级的观点,
对士族名流的生活、思想、情趣等方面作了较多的反映。

《世说新语》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
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
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

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从中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
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世说新语的简介

世说新语的简介

世说新语的简介
《世说新语》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言文集,也是后世研究隋唐时期社会风貌和人物志的重要参考。

它由刘义庆编纂,记录了隋朝至唐朝初年的各种轶事趣闻、智慧言论和品行故事,被誉为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之一。

《世说新语》以故事的形式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堪称当时社会的镜子。

这些故事短小精悍,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故事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人情世故和人物志趣。

这部书在宋朝成为了重要的修身读物,激发了无数人对人生智慧和修养的思考。

它以直观、简洁的文字风格,通过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言行举止,给读者们传递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和智慧。

《世说新语》的故事有时注重讲述人物的品行和才智,有时关注人物之间的互动和相处之道,因此它不仅是一部道德启蒙的读物,也是一部为人处世的指南。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可以获得在人际关系、智慧智力、学问修养等方面的启示,领悟到一些处世之道和为人之道。

除了内容丰富、有指导意义外,《世说新语》从文学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它使用了许多警句、对句、比兴等修辞手法,使得故事更富有表现力和趣味性,同时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中
国古代散文独特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总而言之,《世说新语》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经典作品。

它通过独到的文学手法和丰富的内容,不仅展现了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志趣,还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启示。

读者们可以通过阅读《世说新语》,了解和思考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品行,从而在今天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启迪。

国学经典】《世说新语》选读

国学经典】《世说新语》选读

【国学经典】《世说新语》选读《世说新语》简介(一)割席分坐(二)老翁可念关于背景魏晋时期,儒学衰退、玄学兴起,崇尚自由逍遥的人生态度。

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

关于内容《世说新语》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内容主要是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为刘宋王朝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南朝宋文学家,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正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割席分坐——《世说新语·德行》朗读课文割席分坐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①管宁、华歆:人名,均为三国时人。

②共:共同,一起。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①不异:没有差别。

②掷:扔。

③之:代词,指代“片金”。

【译文】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拿起来后又扔掉了金子。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①尝:曾经。

②席:坐具,坐垫。

古人通常铺席于地。

③轩冕:轩,大马车。

冕,大礼帽。

古代大夫以上的官才能乘车服冕,故此处指有棚的华丽车子。

④废:停止,扔下。

【译文】两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个乘坐有篷盖的高大华丽的车子的人经过门前,管宁像原来一样在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

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①予:你。

②非:不是。

【译文】管宁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解读文本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管宁和华歆在锄草时遇见片金以及读书时遇乘轩冕过门的人时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最终管宁割席与华歆绝交的事情。

《世说新语》五则

《世说新语》五则

《世说新语》五则一、《世说新语》简介《世说新语》是南朝出版的图书,由南朝宋王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

因为汉代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

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在《世说新语》的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另有下卷23门——容止、自新、企羡、伤逝、栖逸、贤媛、术解、巧艺、宠礼、任诞、简傲、排调、轻诋、假谲、黜免、俭啬、汰侈、忿狷、谗险、尤悔、纰漏、惑溺、仇隙。

二、《世说新语》的作品鉴赏主要思想:《世说新语》今存最早刊本为宋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门。

其上卷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4门,这正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的思想倾向有崇儒的一面。

但综观全书多有谈玄论佛的容,其思想倾向并不那么单纯。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

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世说新语》的简介

《世说新语》的简介

《世说新语》的简介《世说新语》是一本著名的古代典籍,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袁宏编著的。

全书共分为七篇,收录了袁宏收集整理的各类杂谈话语,内容翔实丰富,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可以说,《世说新语》是了解东晋时期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世说新语》的作者袁宏,字子然,晋朝末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但他的一生并未获得很大的成功,主要是受到了朝廷政治的排斥,最终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去世。

袁宏留下的作品除《世说新语》外,还有《袁子然集》等。

《世说新语》是袁宏整理民间谚语、杂谈轶事的作品,全书以谈话的方式呈现,每段话语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启迪性。

袁宏本人对于杂谈轶事的理解也非常深刻,在整理的过程中,他对于话语的排列组合非常有讲究,使得整本书的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世说新语》以往音乐通俗易懂,为后人赞誉备至。

全书共计有七个篇章,分别是“品藻篇”、“断袂篇”、“骤难篇”、“说世篇”、“篡逆篇”、“戒坚篇”和“读书篇”。

每个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内容。

比如,“品藻篇”主要介绍了名士的品质和风范,如在其中,我们可以见到很多时代名士的怪癖和风格;而“读书篇”则聚焦于人们的学问与读书,探讨了读书的方法和价值等。

这些篇章不仅可以单独阅读,也可以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全面而鲜活的社会画卷。

《世说新语》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政治家、文化名人、孔子的弟子、宗教人士等众多角色。

通过这些杂谈轶事,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东晋时期政治风云、文化变迁,以及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倾向等。

同时,《世说新语》还深受后世文人所喜爱,很多文人学士都将它作为写作素材和启迪智慧的重要工具。

总之,《世说新语》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代典籍,它通过杂谈话语的方式,真实地反映了东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物风貌。

这本书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世说新语》简介《世说新语》简介《世说新语》又称《世语》、《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刘义庆的生平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明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曾其谥号为康王。

二、《世说新语》写作背景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

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

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通过一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东汉中后期,宦官和外戚长期争权,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到了公元二世纪左右时再度衰败,196年曹操控制了东汉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220年曹操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同时尚有刘氏的蜀和孙氏的吴,历史进入了三国时期。

265年,魏权臣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

280年三国归晋,再度统一。

晋朝的文化也有一定发展,当时由于战乱纷纷,很多学士选择归隐,不问世事,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陶渊明(陶潜),当时的书法艺术也十分兴盛。

290年晋武帝死后不到一年,十六年的朝廷权利斗争开始,史称“八王之乱”。

与此同时,中原周边的五个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羌、氐、羯)与各地流民起来反晋,史称五胡乱华。

这些游牧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国家,从304年到409年,北部中国陆陆续续有多个国家建立,包括了汉、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北凉、南凉、南燕、西凉、夏和北燕, 史称十六国。

自东汉后期开始,为躲避战乱,北方的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南方,造成经济重心南移;晋朝南迁,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史上称此前为西晋,南迁后为东晋。

最后,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建立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北魏,形成了南北朝的对立。

三、《世说新语》曾经有人说,觉得郁闷的时候,不妨读一读《晋史》,偷懒的时候,不妨读一读《世说新语》。

那些名士风流,狂狷有之,潇洒有之,不羁有之,听得女人们直流口水,恨不得嫁个五六七八个才好,能拍拍拖也是好的呀。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世说新语》。

1、简介:①、《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体小说集。

(就篇幅之短小,章法之随意而言)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终于首次出现繁荣局面,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内容丰富,写作小说几乎成为了一种风气。

这个时期的小说作品,就内部而言,历来被分为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两大类。

《搜神记》为前者代表,后者这以《世说新语》为代表)。

②、《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何为清谈,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起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造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等名士都被曹操设法害死。

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治,而变为专谈名理。

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的清谈了。

③《世说新语》在写法上的特点: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采。

其笔法简约,给人以美的感受。

如《德行》篇写管宁和华歆原来是同窗共读的好友。

有一天在锄地时,管宁看到一锭金子,他就象没有看见一样继续做事,而华歆则将金子拾起来扔掉。

事情虽小,却反映了两人思想境界有高下之分。

后来又有一天两人在一起读书,窗外传来达官贵人出行的声音,管宁毫不受影响,华歆却奔出门去张望。

最后管宁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真正的朋友!这就是著名的“割席断友”的故事。

B、《世说新语》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言语行动,在对比中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

如《雅量》写魏明帝砍掉老虎爪牙,放在宣武场上,让百姓去参观。

此时王戎才七岁,也去观看,忽然老虎攀着栏杆大吼,声音惊天动地,观看的人群无不吓得魂飞魄散,只有王戎毫无惧色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中国古代小说跟西方不一样。

西方注重心理描写,浓彩重墨地写心理活动,而我国小说如《红楼梦》很少直接的心理描写,常常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暗示心理。

比如说贾宝玉挨打了,薜宝钗去看他的时候就说:“要好好读书,以后考大学,出来当处长多拿工资。

”林黛玉从后门进去眼睛肿得像核桃,说明她哭了。

当贾宝玉屁股挨打时,她是很心痛的,最后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句话:“你可都改了吧。

”很复杂的心理就通过这一句话表现出来了。

《世说新语》是影响了后面的《红楼梦》作品风格。

因此我们这篇课文也有这特点C、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是《世说新语》的又一特点。

如《忿狷》篇讲王蓝田吃鸡蛋,先用牙签去刺,鸡蛋滑溜溜的,刺不进去。

王蓝田大怒,拿起鸡蛋往地上摔去,没想到鸡蛋在地上转了几圈,仍然不碎。

王蓝田又用脚去踩它,又没踩着;王蓝田气得要命,一手就把它从地上抓起来,放进嘴里,咬了个稀巴烂。

这则小故事非常形象地描绘出王蓝田个性急躁的特点,可以当作笑话来读。

D、《世说新语》还讲了不少关于少年儿童的故事。

有关孔融被杀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北海郡时,看到天下大乱,召集队伍,想夺刘家天下,自己做皇帝。

(这完全是莫须有的)。

二、对孙权的使者毁谤“朝廷”。

三、在朝里,不守礼节,常常不戴帽子走进宫廷。

四、和祢衡互相标榜。

五、不孝。

说起来,这些理由都很牵强,他真正的死因是由于自恃聪明、恃才傲物、口无遮拦,说话从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曹操早就看他不顺眼!认真评论起来,孔融有着读书人普遍存在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自以为才华盖世,想干些大事,但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

手下又都是轻浮人士,只会饮酒做诗,高谈阔论,但干不了也不想干实际的事。

三国时,因为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地大都荒芜,人民生活没有保障。

曹操为节约粮食,曾颁布一道禁酒令,因为酒是由粮食做的。

孔融却置若罔闻,天天聚众饮酒,终于使曹操下决心把他杀了!对于自己被杀的事,孔融很不服气,临前写下了《临终诗》: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窒。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花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孔融被抓起来了,引起朝廷内外一片惶恐。

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父亲被抓时两人还在玩琢钉的游戏,毫无惊恐之色。

孔融对警察说:“希望只抓我自己,两个孩子就放过了吧!”两个儿子却慢慢地说:“老爸你太天真了,鸟窝被戳翻了,鸟蛋还能不摔碎吗?”不久以后,两个孩子也被抓了起来。

④、《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发展影响尤其大。

他的许多故事为后来小说、戏曲提供许多素材。

⑤、《世说新语》的思想要求国家统一,反对奢侈腐化,称颂聪明才智和广阔胸怀,追求发自内心的高尚情操。

⑥、《世说新语》在我国文化史上是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一直到现在,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世说新语》里面描绘的生活——精神境界是非常羡慕的。

有很多知识分子至今还在追求那种生活方式,有些行为方式在当今的知识分子中还存在。

比如说,有一次,在国外举行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主持人介绍北京大学的某一个校长和原来的华中师范大学也就是我的母校的一个校长叫章开源,章是文章的章,开源节流的开源。

章开源是我们国家也是世界上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史最著名的专家之一。

介绍北京大学的校长,是这样介绍的:“这位是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

”介绍章开源先生的时候说:“章开源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大学校长。

”同学们学语文,体会一下这两个介绍有什么区别:中国著名大学的校长,这个校长是不是很有名?那不见得。

中国著名的大学校长,那就是说这个校长很有名。

章开源先生有名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国家教育部长到华中师范大学参观开会,通知九点钟开会,八点五十五分章开源就到了,结果九点十分,部长没到。

于是章开源就走了。

一会儿,部长来了,部长生气地说,“这个人怎么这样?”后来,部长仔细一想,晚上跟章开源打电话说,章先生,你是对的,我通知你九点钟来,我九点十分才到。

章校长这种行为有点像我们教材后面的一课《陈太丘与友期》,那个故事写的是两个好友约好了,“今天中午约好了去爬莲花山啊!” (笑)(注:莲花山为深圳市最著名公园,因山顶有邓小平塑像而闻名)等到那个时间,那个人的朋友没来,他自己就先走了。

他的小孩在门外玩。

后来那个人的朋友来了问小孩:“你爸爸哪去了?”小孩说我爸爸走了。

那个人就很生气,说怎么约好了又走了。

小孩说跟你约好了,你没来,所以走了。

补:《世说新语》的一些小故事现在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很多人跑到北京混饭吃,也就是北漂了,东汉时洛阳也是这样。

在十岁那年,孔融跟著父亲到洛阳去会见一个很有名的士人大官李元礼。

他很有学问,很多读书人都想拜会他。

但是,来者太多,应接不暇,李元礼因此决定只接见亲朋戚友。

孔融来到李府门前,告诉守门人说:「他和父亲是李府主人的亲戚。

」李元礼当然想要知道和他们有什麼亲戚关系。

孔融大方地解释说:「我的祖先孔子曾经向你的祖先老子(老子原名李耳)请教过礼节。

你的祖先是我的祖先的老师,因此,我们应该是世交了。

」李元礼和他的宾客听了孔融的推理,对他的聪明机智都赞不绝口。

不过,一个宾客陈韪却讥讽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立刻反驳说:「那我想你小时候一定是很了不起的了。

」陈韪被他一驳,羞得满脸通红,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补充一段关于孔融和李元礼的传说。

孔融在李元礼家做客,李元礼问他:“想吃东西吗?”孔融说:“是要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