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文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西方文论

2.英文名称Western Critical Theory

3.课程编号

4.开课学期 1

5.课程性质学位基础课

6.学时学分 54/3

7.先修课程

8.考核方式课堂发言、读书报告、课程论文

9.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0.主讲教师史汝波教授、丁兆国副教授

11.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西方文论》主要介绍自古希腊至今各个时期西方文论发展的概况、主要流派和理论家,阅读有代表性的理论文本,讨论其发展脉络、内在逻辑、与文学文化研究的关系、对人文思潮发展的影响、及其自身矛盾或不足之处。该课程旨在通过西方文论概况和基本原理的讲授,培养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和研究文论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西方文论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位基础课,该课程对于文学、翻译、语言学等方向的研究生提高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专业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

课堂教学重点在于讲授和答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采用读书报告形式考查学生章节专题读书情况,内容包括:该理论的起源、发展历史轨迹、发展现状和趋势;个人对该理论优缺点的思考;读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读书报告应提前提交任课老师,当堂作专题发言。例如,课堂教学程序可包括3个环节:学生口头报告(如人数较少,可逐人报告,如人数较多,可轮流研究专题);学生讨论;教师讲评。除课堂教学外,该课程的教学要求还包括:掌握理论流派的背景和文章主旨,课后扩大

阅读,完成思考题和讨论题,认真准备报告,开展课堂讨论;注重各篇文章间的联系,力求融会贯通;尽量融入中国的文化背景及批评视角,力求中西古今融会打通;最终成绩评定由课堂发言15%+读书报告15%+课程论文70%构成,论文要求符合规范的行文格式(摘要,关键词,注释,引文出处等),思想清晰,条理清楚,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整体上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准。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古希腊时期

本章重点和难点:柏拉图的文艺思想,理念,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净化说

第一节柏拉图

一、柏拉图文艺思想概述

二、《理想国》第十章选读

第二节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概述

二、《诗学》选读

第二章古罗马时期

本章重点和难点:贺拉斯、郎加纳斯的文艺思想,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

第一节贺拉斯

一、贺拉斯及其文艺思想

二、《诗艺》选读

第二节郎加纳斯

一、郎加纳斯简介

二、《论崇高》选读

第三节普罗提诺

一、普罗提诺简介

二、《论智能美》选读

第三章中世纪时期

本章重点和难点:阿奎那的文艺美学思想,奥古斯丁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阿奎那及其《<圣经>的性质和范围》选读

第二节奥古斯丁及其《忏悔录》

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

本章重点和难点:锡德尼论诗歌的功用,培根的诗歌观

第一节锡德尼及其《诗辩》

第二节培根及其《学术的进展》

第五章新古典主义时期

本章重点和难点:高乃依的戏剧思想,伯克的美学思想,约翰逊的文学批评第一节高乃依及其《关于情节、时间和场景的统一》

第二节伯克及其《关于崇高美和秀丽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

第三节约翰逊及其《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

第六章启蒙运动和前浪漫主义时期

本章重点和难点:莱辛的美学思想,歌德的美学思想,席勒的美学观点

第一节莱辛及其《拉奥孔》选读

第二节歌德及《歌德对话录》选读

第三节席勒及其《美育书简》选读

第七章 19世纪末文艺思潮

本章重点和难点: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尼采的美学思想,马克思的文艺观点第一节阿诺德及其《批评在目前的作用》选读

第二节尼采及其《悲剧的诞生》选读

第三节马克思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选读

第八章俄苏形式主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陌生化,文学性

第一节俄苏形式主义概述

第二节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法的艺术》

第三节穆卡若夫斯基《标准语言与诗歌语言》

第四节艾享鲍姆《“形式方法”的理论》

第五节托洛茨基《形式主义诗学流派与马克思主义》

第九章英美新批评

本章重点和难点:意图谬误,情感谬误,反讽,张力

第一节英美新批评概述

第二节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

第三节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误》

第四节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情感谬误》

第五节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

第六节泰特《诗歌中的张力》

第十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本章重点和难点:意识形态,批判现实主义,多重决定论,政治无意识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第二节伊格尔顿《文学与历史》

第三节卢卡契《批判现实主义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第四节威廉姆斯《斯决定论》

第五节詹明信《叙事是社会象征行为》

第六节詹明信《语言的牢笼》

第十一章精神分析批评

本章重点和难点:本我/自我/超我,释梦,镜像阶段

第一节精神分析批评概述

第二节弗洛伊德《意识的结构》

第三节弗洛伊德《俄狄浦斯情结》

第四节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第五节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

第六节特里林《弗洛伊德与文学》

第七节拉康《镜子阶段》

第十二章神话原型批评

本章重点和难点:原型,集体无意识,《批评的剖析》

第一节神话原型批评概述

第二节荣格《主要原型》

第三节荣格《集体无意识概念》

第四节弗莱《文学原型》

第十三章结构主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能指/所指,神话素,可写文本/可读文本第一节结构主义概述

第二节索绪尔《语言符号的性质》

第三节列维一斯特劳斯《神话的结构研究》

第四节巴尔特《结构主义活动》

第五节托多罗夫《诗学的定义》

第十四章读者批评理论

本章重点和难点:隐含读者,期待视野,阐释权威

第一节读者批评理论概述

第二节姚斯《文学史作为对文学理论的挑战》

第三节伊瑟尔《阅读行为》

第四节费希《为什么无人害怕沃尔夫冈·伊瑟尔?》

第五节霍兰德《阅读和身份:一场精神分析的革命》

第六节布莱希《批评阐释的主体特色》

第十五章解构主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延异,解构修辞学,误读,逻各斯中心第一节解构主义概述

第二节德里达《结构、符号、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嬉戏》第三节德里达《延异论》

第四节米勒《作为寄主的批评家》

第五节德比基《新批评与解构:诗歌教学中的两种态度》第六节艾布拉姆斯《解构的天使》

第十六章女性主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双性同体,克里斯蒂娃,性别政治

第一节女性主义概述

第二节莫伊《性/文本政治》

第三节萧瓦尔特《她们自己的文学》

第四节萧瓦尔特《再现奥菲丽娅:女人、疯狂以及女性主义批评的责任》第五节克里斯蒂娃《关于中国妇女》

第十七章新历史主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知识/话语/权力,自我形塑,再现暴力

第一节新历史主义概述

第二节福柯《惩罚的结构》

第三节格林布拉特《权力的即兴运作》

第四节汤普金斯《情感的力量:<汤姆叔叔的小屋>和文学史的策略》

第五节阿姆斯特朗、特林豪斯《再现暴力,或“西方是如何取胜的”》

第十八章后殖民主义

本章重点和难点:霸权,他者,再现,杂糅,属下

第一节后殖民主义概述

第二节葛兰西《狱中札记》

第三节法农《黑皮肤,白面具》

第四节赛义德《东方主义》

第五节维斯万纳森《征服的面具:文学研究和英国在印度的统治》

第十九章性别研究

本章重点和难点:性取向,怪异论/酷儿理论

第一节性别研究概述

第二节布洛《同性恋性史》

第三节杰戈斯《怪异论导言》

第四节威蒂格《女人并非天生》

第五节塞奇威克《壁橱认识论》

第六节巴特勒《性别困扰》

第二十章文化研究

本章重点和难点:情感结构,《文化与社会》,布尔迪厄

第一节文化研究概述

第二节霍格特《有文化的作用》

第三节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例》

第四节威廉姆斯《文化研究的未来》

第五节高迪内《迪斯尼乐园:一个乌托邦城市空间》

第六节赖特《学校教科书中的种族主义》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1.张中载、赵国新:《西方古典文论选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

4. 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 姚乃强:《西方经典文论选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 赵一凡等:《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7. 伍蠡甫:《欧洲文论简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8. Abrams, M. H.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

Beijing: Peking UP, 2004.

9. Adams, Hazard, and Leroy Searle, eds.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3rd ed. Beijing:

Peking UP, 2006.

10. Adams, Hazard, and Leroy Searle, eds. 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 Tallahassee: UP

of Florida, 1986.

11. Culler, Jonathan . Literary Theory. Oxford: Oxford UP, 1997.

12.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inneapolis: The U of Minnesota

P, 1996.

13. Leitch, Vincent B. et al, eds. T 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 2nd ed.

New York: W. W. Norton, 2011.

14. Seldon, Ramo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 2004.

五、授课方式及课时安排

西方文论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 重点: 一、古希腊文化 1、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从数而产生,数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他发现了万物都存在某种数量关系,提出了数和谐的基本思想理论,毕达哥拉斯的数理精神成为理论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内在动力,极大促进和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2、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理论: 赫拉克利特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他把“火”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 整个天体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运动过程,其运动变化的动力是事物对立面的冲突和斗争。 (1)“对立和谐”理论。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 (2)首次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 3、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说” 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 4、苏格拉底的模仿说与功用说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1)“艺术模仿自然”,不是摹仿人物的外形,而是强调描绘出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人物的“心境”、“神色”和“感情”。 (2)美的标准就是“功用”的结论,即有用即美,无用即丑。 5、柏拉图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 1. 理式论摹仿说。 柏拉图的“理式”是指不依赖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是唯心主义的,首先,理式论摹仿说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 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柏拉图从他对文学本质的认识——诗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以及培养城邦保卫者建立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指出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a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b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c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伤感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是“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灵感说。 “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柏拉图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首先他对灵感的源泉的解释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第二,灵感的表现是迷狂。第三,灵感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 柏拉图的灵感说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它即有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又包含着对文学艺术活动特征认识的真知灼见。首先,柏拉图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

青科成人教育《西方文论C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新古典主义有着共同的基本主张,即“模仿自然”、“崇尚理性”、“严守规范”、“服从古典”等。 2、布瓦洛认为艺术创作中人物必须定性化、类型化 3、《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是费什 4、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 5、叔本华宣称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 6、灵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神灵凭附,另一条是灵魂回忆 7、’荣格认为文学作品类型可以分为:心理的和幻觉的两种。 8、西苏提出了描写躯体的口号,强调妇女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 9、《诗学》的作者是亚里斯多德。 10、泰纳认为文艺创作取决于种族、时代、环境三种力量。 二、选择题BAACD ABDCD 1.()是米利特的重要著作 《第二性》 B.《性政治》 C.《一间自己的房间》 D.《女权辩护》 2.()说:“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A.华兹华斯 B.夏多勃里昂 C.雪莱 D.海涅 3.黑格尔认为艺术就是()与感性显现的自由统一的整体 A.理念内容 B.情感内容 C.灵魂内容 D.智慧内容 4.波特莱尔提出了() A.通感说 B.反映说 C.感应说 D.个性说 5.( )是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长,开创了一种重在批判的社会学理论 A.格林贝格 B.马尔库塞 C.弗洛姆 D.霍克海姆 6.人们将萨义德、( )与霍米·巴芭称为后殖民理论的“三剑客” A.斯皮瓦克 B.依利格瑞 C.莫尔斯 D.肖沃尔特 7.()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 A.《接受理论》 B.《存在与时间》 C.《辩证理性批判》 D.《自由之路》 8.直觉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和克罗齐 A.科林伍德 B.梅特林克 C.安德列耶夫 D.柏格森 9.()是韦勒克、沃伦合著的重要作品 A.《文学批评原理》 B.《实用理论》 C.《文学理论》 D.《文学批评:简史》 10.达·芬奇提出了著名的() A.情感说 B.心理分析说 C.表现说 D.镜子说 1、“耶鲁学派” 所谓“耶鲁学派”,指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并活跃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几个有影响的教授,包括保尔?德曼、哈洛德?布罗姆(Harold Bloom)、杰夫里?哈特曼和希利斯?米勒。 2、泰纳

西方文论选读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古典的上古时代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美学思想是同()一起产生的。 A.古典艺术 B.古典文学 C.自然哲学 2、()是完全的社会学观点的代表。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3、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点是() A.美在和谐 B.模仿自然 C.美即功用 4、自然美学观点认为() A.模仿自然 B.美在和谐 C.美即功用 5、伦理美学观点认为() A.美在和谐 B.模仿自然 C.美即功用 6、希腊哲学的第一个学派是() A.米李都学派 B.意大利南部地区的哲学 C.坚持和发展米利都学派的唯物论和辩正法 7、把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提到唯物论认识论的高度,并强调艺术家在模仿过程中的主体性的是() A.拉图 B.德谟克里特 C.赫拉克利特 8、《理想国》和《法律篇》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 B.毕达哥拉斯 C.柏拉图 9、《诗学》的作者是() A.休谟 B.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 10、贺拉斯在文论上的着作是(),,这原是给罗马贵族皮索父子的一封信。 A.《诗艺》 B.《建筑十书》 C.《诗学》 11、标志着崇高从修辞学范围进入美学范畴贺一个新的美学范畴诞生的是() A.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B.贺拉斯的《诗艺》 C.柏拉图的《理想国》 12、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源头是() A.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第二部分信仰的中古时代和发现的近古时代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论美与适宜》一书中区分了美与适宜。 A.阿伯拉尔 B.圣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2、但丁最重要的文论着作是()。 A.《论俗语》 B.《神曲》 C.《新生》 D.《论美与适宜》 3、文艺复兴是从( )开始的。 A.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B.英国的伦敦 C.丹麦的哥本哈根 D.意大利的米兰 4、(3 )开了意大利文学复兴的先河。 A.彼特拉克 B.薄伽丘 C.但丁 D.马丁.路德 5、1370—1450年是文艺复兴的(2),是文艺全面繁荣的时期。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 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1、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用的是语言,具有各种精心雕琢的装饰,个就其位地在剧的各个部分,模仿的样式是戏剧表演,不是一味叙述;通过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而是这两种感情得到净化。 2、悲剧的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3、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和歌曲。 二、贺拉斯: 1、生平:屋大维统治下的著名诗人,写讽刺是和抒情诗; 2、古典主义三原则: (1)模仿说(借鉴原则):在秉承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模仿人生急促上提出文艺模仿古典(古希腊典范)的原则,主张向前人学习; A、沿用古典题材(讲古希腊诗篇改为戏剧); B、提倡发现新体裁; (2)合式原则:恰如其分的表现诗中描绘的人物,艺术上的协调一致、恰当、得体,符合自然、情理、观众心理和艺术的原则;具体要求: A、结构上虚实参差,毫无破绽; B、人物性格自相一致,合乎类型,合乎特征;(类型说,定型说) C、要有高贵的内容和优雅的形式:要求文艺必须是高贵的、优雅的,要有阶级内含,是雅俗文化划分的滥觞; (3)理性原则:作家素质论: A、认为作家最重要的素质是判断力,即艺术家正确的思辨能力 (如何判断改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能力); B、技艺训练的三个方面:a、模仿古希腊作品,将其作为范例;b、要敢于创新 c、敢于接受批评,不断修改作品;作家正确判断力的源头:思想、道德、知识。 3、寓教于乐说:教:诗的教化功能乐:娱乐 (1)认为诗的教化功能和娱乐作用并举(寓教于乐说的核心); (2)认为诗人给人益处(教化功能)和乐趣(娱乐),将乐看作是教的手段,使其为政治、法律服务。容易走向极端。 三、朗基努斯《论崇高》: 1、《论崇高》:西方文学史上最早谈论“风格论”的著作,“风格”是指“崇高的风格”,认认为崇高的作品能给人以惊叹和狂喜,不容判断而必然接受,感染力是不可抗拒的,使读者陷入迷狂状态,文学上的崇高是指伟大心灵的回声。 2、崇高的五大来源:(第一个文论思想) (1)构思庄严、伟大观念的能力(崇高要求的首要条件); (2)强烈的灵感和激情(除开卑微的情感); (3)词格的是当形构(运用藻饰的技巧); (4)高雅的言辞(措辞); (5)结构的堂皇卓越(指高贵、优雅的结构); 3、文艺创作论:(第二个文论思想) 两个要求:A、题材的选择与组织;B、借助于意象(虚构性); 4、作家修养论:崇高作品的创作意象,要求: a、做大自然的竞赛者;

(完整word版)2013年10月本科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3年10月《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个小题,共1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D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认为诗高于其他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D ) A、海涅 B、雪莱 C、华兹华斯 D、锡德尼 3、巴尔扎克是(C ) A、英国人 B、法国人 C、德国人 D、美国人 4、诗歌的“他者”理论是( A ) A、象征主义范畴 B、形式主义范畴 C、新批评范畴 D、存在主义文论范畴 5、马尔库塞是( C ) A、批判现实主义文论家 B、存在主义文论家 C、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D、自然主义文论家 6、接受美学的代表是(A ) A、尧斯 B、伽达默尔 C、利奥塔 D、瑞恰兹 7、“通感”是( C ) A、人与人的感情沟通 B、人有共同的感情 C、五官感觉的转换通融 D、对什么都有感觉 8、扬画抑诗的是( B ) A、莱辛 B、达·芬奇 C、马拉美 D、英伽登 9、提出“寓教于乐”主张的是( C )

A、阿多尔诺 B、本雅明 C、贺拉斯 D、席勒 10、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在自然的主宰,这是谁提出来的 (D) A、雪莱 B、巴尔扎克 C、海涅 D、歌德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个小题,共10分) 1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A B C ) A、历史批评 B、伦理批评 C、原型批评 D、技巧批评 E、社会批评 12、哪些内容是布瓦洛对新古典主义理论原则和理想的概括(修辞批判) A、崇尚理性 B、摹仿自然 C、皈依古典 D、三一律 E、荒诞 13、弗莱总结出哪几种文学的叙述和神话的原型( A B C D ) A、与春天对应的喜剧叙述程式 B、与夏天对应的传奇叙述程式 C、与秋天对应的非剧叙述程式 D、与冬天对应的反讽叙述程式 14、利奥特理论的实质在于( A B C D E ) A、解构中心 B、容忍多元 C、反叛现代理性与既有的文化束缚 D、反对用统一的整体性来规范世界 E、反对用固定不变的逻辑与规则来说明世界 15、费什的读者反应理论批评有哪些内容( C D E ) A、本质还原 B、作家已死 C、意义即事件 D、解释团体 E、反对理论 16、费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ABC )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1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柏拉图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会饮》作者是( C )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D ) A、尼采 B、雨果 C、朗吉弩斯 D、柏拉图 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 A、B、C )。 A、《大希庇阿斯》 B、《会饮》C《理想国》D《诗学》E《九卷书》 注意的问题: 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 2、柏拉图的著作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三、名词解释: 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净化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康德 C、巴尔扎克 D、亚里士多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多项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 A、情节 B、性格 C、言词 D、形象 E、歌曲 注意的问题: 悲剧六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 三、名词解释: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悲剧(P34)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着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或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杜勃罗留波夫)人民性(P255) 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一文中,集中地论述了文学的人民性问题。在他看来,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固然也体现为艺术家运用人民便于接受的形式、描写人民的风俗习惯、使用人民的语汇,但主要的却不在于形式、题材、语言,而在于它的内容所渗透的人民的精神,即在作品中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文学家怎样才能在作品中渗透出人民的精神呢?第一,文学要“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愿望”;第二,也是关键的一点,文学家要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一致。此外,杜勃罗留波夫还认为人民性与现实主义是一致的,作品的人民性的渗透程度标志着现实主义发展的水平。当然,杜勃罗留波夫所说的人民,主要是指农民,所谓人民性,也主要是要表现农民的思想观点和利益。 3.(克罗齐)艺术即直觉(P322) 克罗齐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源于理智的逻辑,产生概念;另一种是源于想象的直觉,产生意象。艺术活动,就是直觉活动,艺

术是直觉的产物。直觉的最大特性是意象性,“意象性这个特征把直觉和概念区别开来”。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 4.(庞德)意象(P348) “意象”是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庞德在《回顾》中对意象作了这样的表述:“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庞德看来,诗中的意象最终将诗人、读者和诗的创造对象三者引入了诗化的境界。因此,他把创造出完美的意象当做诗歌创作的宗旨:“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 5.陌生化(P391)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感知的过程,只有在过程中,文学主体才能感受和体验;为了延长感受的过程,就必须增大感受的难度;增大感受难度的最佳途径是使事物变得反常、陌生,即对于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处理。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情节”就是对“故事”的陌生化处理的结果。 6.含混(P430) “含混”,燕卜荪在《复义七型》中提出,又译“模糊”、“晦涩”和“复义”等,原指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准确确定本义的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判断选择题 (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该小题的“[A]”涂黑,错误的将“[B]”涂黑。 1.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

发展变化。 2.恩格斯曾说“古代人的性格描绘在今天是不再够用了”,这是对巴尔扎克的批评。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 4.《阴谋与爱情》被恩格斯称为是“德国第~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5.恩格斯虽然反对“倾向文学”,但不反对文学倾向。 6. 英国的“救世军”是农民阶级的宗教慈善团体。 7.《城市姑娘》是哈克奈斯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作品。8.恩格斯曾指出“浪漫主义的最伟大胜利”是巴尔扎克的最重大的特点之一。9.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10.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著名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男主人公。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11.《(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写成于 ________年9月。 1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麦克佩斯》、《李耳王》、《________》。13.1838年,英国掀起了向国会请愿的运动,史称________运动。 14.被恩格斯称为“革命的平民”的是l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领袖________。 15.《神曲》的作者是________。 16.被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的是古希腊悲剧作家________。 17.《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 ________、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 18.沙皇的“沙”字,是由拉丁文——转化而来的。 19.“一切左拉”指________主义文学流派。 20.19世纪初叶,以欧文等人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欧洲流行,他们的理论脱离工人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主义基础上的。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

完整版自考西方文论选复习笔记资料

我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1.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公园前387年在雅典城外建立学园开始授徒讲学,撰写对话。柏拉图的作品即《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讨论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较多的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德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柏拉图《伊安》和《斐若德》内容:主要阐述了"迷狂说"和"灵魂回忆说":柏拉图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灵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诗神的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种情感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这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阐述的问题(1)("模仿说"):文艺模仿现实事物,现实事物模仿理念,因而文艺与真理隔着两层,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2)文艺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无原则地同情和滋长了人的不良心理和原始情欲,颠覆了人的理性,成为一种低贱的东西。这也正是柏拉图要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理论依据。 2.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17岁到雅典,成为柏拉图高足。公元前335年创办吕克昂学院。现存著作47种,文艺理论著作只有《修辞学》《诗学》及对话《格律罗斯》论文《忒俄得克忒亚》。 ▲亚里士多德《诗学》内容涉及诗的起源、分类、真实性、以及悲剧观念等问题。(1)艺术模仿说:①亚里斯多德认为诗或艺术起源于人的模仿本能。因模仿对象不同,而有悲剧和喜剧;因模仿方式不同,而有史诗、抒情诗和戏剧。②艺术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出来的是可能发生的事;艺术所模仿的对象是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可然律和必然律”,是一种富有哲学意味的高度真实性。(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不一致: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使人的心灵得到陶冶;悲剧成分(形象、性格、思想、情节、言词、歌曲)中,情节是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居第二位。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佳选择。 3.贺拉斯:罗马帝国时代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一生创作了多种诗歌,留下多种书信,其中一封名为《诗艺》。 ▲文艺观:(1)诗歌应讲求“合式”,要合情合理,人物的语言应和他的身份相符,人物年龄应与他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相符合。(2)创作要借鉴传统,要效仿希腊范例。(3)要尊重天才、理智和感情。(4)提出"寓教于乐"。文艺应能够指示人生,寓教于乐,给人以益处和乐趣。这些文艺观共同体现贺的古典主义思想倾向。 4.朗吉弩斯《论崇高》:公元前3世纪,雅典修辞学家。 (1)《论崇高》是罗马时期朗吉弩斯的一篇文论;主要讨论了崇高的含义,崇高的构成因素,崇高与社会文化背景等问题。朗的文艺观与《诗艺》有相似的古典主义倾向,但《论崇高》更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他尊重古代传统,突出天才、激情和想象,推崇强烈的艺术效果,具有某种浪漫主义观念的成分。 (2)朗吉弩斯认为崇高语言的主要来源有五个。①最重要的是庄严伟大的思想。②强烈而激动的情感。③运用(思想、语言)藻饰的技术。④高雅的措词(恰当的选词、使用比喻和其他措词方面的修饰)。⑤整个结构的堂皇卓越 5.普罗提诺:又名普洛丁,是古罗马哲学家,希腊人。是古希腊最后一位重要美学家。他对古代柏拉图以来的文艺美学思想作了较大的改造与发展,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被后人称为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资料(四川大学)

柏拉图和贺拉斯 继承 一、模仿说 1、柏拉图的模仿说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最高等级的是“理式”;第二等级的是现实世界,称为影子;第三等级的则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反映,他称为影子的影子。柏拉图认为理式的世界是最真实的,现实世界摹仿了理式世界,而艺术世界又是摹仿了现实世界,尽管文艺摹仿理式,但是文艺没有直接地摹仿理式,所以,文艺的摹仿只能是摹仿的摹仿,因此就是远离真实的摹仿。仅仅只是对外在的一种公里的、被动的、忠实的抄录。“从荷马起,一切是人都只是模仿者”在他心中,艺术不是自然的照相,更不等同于自然。 2、贺拉斯的模仿说 贺拉斯大体上接受了传统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但是贺拉斯不赞成对自然做单纯的摹写,他明确提出艺术可以创造,但创造要合式。艺术可以虚构,但是虚构要合理,必须切近真实(67页)贺拉斯提出诗的本质是对生活的摹仿,他劝世人“向生活和习俗里去找真正的范本,并且从那里吸收忠实于生活的语言”。贺拉斯还认为文艺作品的对象除了涉及生活中可视可触的人物、事件外,还包括作家的理性判断力:“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贺拉斯把理性当作创作的源泉,他不但主张文艺摹仿社会生活,并且还增加了合乎理性作为艺术真实性的标准。(72页) 二、诗歌创作的方法 1、柏拉图的艺术创作方法 柏拉图主张艺术要靠对立因素的调和,提出了有机统一的原则。一与多,部分与整体是对立统一关系,他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有机的连接在一起。“每篇文章的结构应该像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完全调和”(30页)柏拉图强调艺术作品应该是有生命的整体,其内部构成诸因素不能随意增减,随便拉长或缩短。否则会破坏整体的内在有记性和外在的完美。 2、贺拉斯的艺术创作方法 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的说法,提出了“和谐统一”和“自相一致”的“合式”原则。这是有机统一在首先要求注意作品的整体美和总效果,和柏拉图一样同样主张作品结构要首尾一致,恰到好处,艺术家要善于使细节没服从整体美。 两者不同之处 一、灵感与现实的努力 1、柏拉图的灵感说 柏拉图认为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着他去创造作品。他说灵感就像磁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他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它铁环,有时我们能看到许多个铁环互相吸引着,挂成一条长锁链,都从一块磁石上得到悬在一起的力量。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递给旁人,让人接上他们,悬接成一条锁链。高明的诗人都不是凭借技艺来创造出他们的优美的诗歌的,而是因为他们有神力凭附着。他认为,是人的本领不是凭技艺,而是平灵感,而灵感来自神力,诗人靠神的启示才具有创作能力并进入创作过程。(25页)柏拉图的灵感说的核心就是迷狂,他认为文艺创作不是春丽值得逻辑性为,单凭理智不能创造优秀的诗歌,诗的产生有赖于诗人高涨的激情。 2、贺拉斯强调天才与苦练的结合(73页) 二、艺术的审美特性 1、柏拉图认为是的美感能够破坏其教育作用,但是一方面又承认文艺潜移默化的影响,强调“效用说”。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 关考点及试题答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西方文论 期末复习

一、亚里士多德《诗学》 (一)悲剧理论:悲剧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第六章)悲剧论要素a戏景,又叫形象,包括演员形象、舞台布景、模仿方式b思想,人的思考,体现在人物语言中c台词d歌曲e情节f性格.情节的要求:a情节必须完整,有适当的长度。所谓完整指有头、有身、有尾。b情节具有整一性,单一而完整的行动。(情节有机统一)c情节要体现普遍性,必然和可然性。d情节要引起恐惧和怜悯之情。情节成分,突转、发现、苦难..性格:A人的性格必须表明他们(人)的属类,性格和思想决定人的属性,性格是人自然的东西B性格决定人的某种品质,决定人在某种情态下的行动,决定其幸福与否。原则:1)性格应该是好的,关键是在选择时作出适当的行动。好人不仅仅是指品质的高尚和低劣,而是在做选择时作出好的选择(不仅仅指好的结果)。每一种人中都有自己的好人。2)性格应该适合,适合人物的性别、身份、年龄。3)性格应该相似。与原型相似,在求得相似时,把人物刻画的更美,写成好人;与一般人相似,人是有缺陷的,神和人一样不完美,有缺陷。4)性格必须一致,不要前后矛盾。诗人应做到寓一致中不一致,人的性格中有主导的,但也要有变化,同中见异,异中显同。5)刻画性格应该“求其合乎自然律或可然律”事件中不应有不合乎常规的,若有应放在局外。 (二)悲剧人物过失说:亚说,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德性欠缺,伦理知识的欠缺。人应该完善自己的德行。悲剧主角:比一般人好又有缺点的人,好人犯了错误;不具有十分的美德;犯错。三个“不应”:1)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2)不写坏人由逆境转入顺境3)不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此,“悲剧完美的布局应是单一的布局”——有缺点或错误的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关于犯错:1动机,行为的性质不是邪恶的2选择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强调事后发现犯错3发现犯错了,中断了行为就不是后果。关于行动:自愿-----不自愿:A受外力逼迫的行动a纯粹的外力逼迫(自然灾害)b有外力逼迫,但行为当事人经过思考选择、斟酌、作出的行动B无知的作出行动a强烈的情感所导致(胆怯、懦弱),缺乏理智b对历史时势,缺乏普遍原则,认识不清c强调事后的追悔。过失说的意义:亚把过失放在人性内部去阐述,人性缺陷导致了错误。悲剧里的人是和我们一样的人,都会犯罪,故能产生恐惧,但他们本身不是邪恶,故能引起人怜悯。亚对悲剧探索更有深度。 (三)悲剧效果——卡塔西斯说:悲剧通过人动作“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怜悯界定为一种痛苦的感觉,其原因是由于人看见一种足以引起破坏和痛苦的灾祸落到不应受难的人的头上,平且认为这种灾祸也会在最近期间落到自己或亲友头

《西方文论选读》自学考试大纲

《西方文论选读》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论崇高》侧重与内在灵魂的涵养提高,重视作家的心智;列举崇高的五个来源;这五个来源的关系;《论崇高》还提出了美的范畴问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标志着一个新的美学范畴的诞生。 2.三一律 所谓“三一律”,指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它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来自16世纪《诗学》的意大利注释家之手。卡斯特尔维屈罗认为只有单一的空间与单一的时间和行动相适应,才能使观众信服。三一律对此后的戏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3.黑格尔的情境·情节·情致 为了实现艺术美的理想,黑格尔探讨了文艺创作的具体问题,如人物、环境、冲突等问题,并且提出和论述了情境、情节、情致这样一些重要概念。分别介绍情境、情节、情致。 4.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原则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和论证了形式主义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陌生化”原则。所谓“陌生化”,是针对习惯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潜意识化而言的,是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的感知方式的一种反作用,目的是加强印象,把熟视无睹的东西凸现出来,用新的陌生的世界代替潜意识化了的世界。陌生化属于文本的范围,而且重点不是文本的意义,而是它的形式,涉及的对象主要是诗歌。 5.阿多诺的否定的美学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美学思想大体上可以用“否定的美学”来加以概括,其主要观点主要有:1.反艺术。反艺术就是否定的艺术,是用“反其道而行之”的艺术手法,或曰反讽手法,对资本主义社会主流艺术的否定;从正面讲,就是艺术通过自我否定来改头换面从而确立自身新的坐标。2.文化工业。这指的是在工业资本主义这个“管理化的社会”里,从流行艺术中自发产生出来的大众文化的总称。3.音乐社会学。他认为音乐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以自己特殊的形式规律提出社会问题,反映社会整体的矛盾和分裂。 6.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的继承者,他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个唯物主义命题。他是在批判当代的美学思潮,特别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思潮的过程中提出这个命题的。他对“美是生活”作了这样的解释: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个命题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恢复了现实的权利;其次是它揭示了美对生活的依附关系;三是它在唯心主义美学思想泛滥的情况下,为美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二、简答题(每题1 0分,共40分) 简答题除说到要点外,还应展开论述。光有要点不能给及格分。 1. 简述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艺复兴是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开始的。它的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对教育的改革,把人文学科放在对神学学科的优先地位。其次是知识的发展,或知识的世俗化,主要是对古典文化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古典文化的再生。最后是文艺的全面繁荣。(上述内容需展开论述)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拟试题《西方文论选读》(共3套)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一) 西方文論選讀試題 (課程代碼081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論家の作品() ①亞裏士多德②賀拉斯③王爾德④柏拉圖 2、賀拉斯寫作了() ①《詩學》②《詩藝》③《為詩辯護》④《詩學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語言の來源有() ①一個②三個③六個④五個 4、認為詩高於其他學術,是學術之父の是哪一位文論家?() ①海涅②雪萊③華滋華思④錫德尼 5、萊辛論詩與畫の區別時他主要想說の意思是() ①詩歌の節奏感優於繪畫②繪畫の表現力優於詩歌 ③詩歌在表現力和整體の優越性上強於繪畫④詩與畫二者無所謂誰更優越 6、是誰說詩性智慧是人類各種文化產生の根源?() 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萊爾③維柯④但丁 7、“悲劇の本質……為酒神陶醉の夢境”是哪位文論家說の?() ①亞裏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華④杜夫海納 8、弗洛伊德認為() ①白日夢與夜夢沒有什麼區別②白日夢是夢,而不是幻想 ③白日夢是幻想,與夢有相似之處③詩人の創作與童年遊戲無關 9、黑格爾斷言() ①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想像②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虛構 ③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摹仿④最傑出の藝術本領就是創新 10、《藝術與現實の美學關係》是一篇() ①深刻闡釋浪漫主義美學の文獻②深刻闡釋現實主義美學の理論文章 ③關於自然主義美學の文章④討論表現主義美學文體の文獻 11、秦納是() ①英國文論家②法國美學家③德國藝術理論家④美國文學批評家 12、詩歌の“他者”理論是誰提出來の?() ①蘭波②羅蘭·巴爾特③英伽登④海德格爾 14、美意味著對世界の本質結構の否定這是誰の理論觀點() ①薩特②瑞恰茲③盧卡挈④堯斯 15、堯斯是() ①意識流文學理論の代表②象徵主義文論の代表③接受美學の代表④新批評の理論家 16、誰在《對幾位同代人の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論?() ①波德萊爾②佩特③桑克蒂斯④雨果 17、席勒認為“樸素の詩”主要是() ①模仿神②模仿自然③模仿人④模仿社會 18、王爾德是()

西方文论试题库

《西方文论》 一、填空 1、新古典主义有着共同的基本主张,即“”、“”、“严守规范”、“服从古典”等。 模仿自然、崇尚理性 2、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构成的,美就是。 数、和谐 3、《判断力的批判》的作者是,《美学》的作者是。 康德、黑格尔 4、柏格森认为,实在,就是“”或“”,只能用直觉把握。 绵延、生命冲动 5、伽达默尔把作品的存在视为与的相遇,参与者和历史流传物的攀谈。 解释者、原始文本 6、文化诗学注重以、的诗学的眼光分析一切文化本文。 虚构性、想象性 7、布瓦洛认为艺术创作中人物必须、。 定性化、类型化 8、在建立民族文学的问题上,歌德认为文学是的,又是的。 民族、世界 9、唯美主义的传播因其和适应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心态。 反叛性、纯美要求 10、《艺术哲学》的作者是,《拉辛与莎士比亚》的作者是。 泰纳、斯丹达尔 11、《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的作者是,《存在与虚无》的作者是。费什、萨特 12、中世纪已经有了较为成形的阐释《圣经》的和考释古典文献的。 释义学、文献学 13、狄德罗强调戏剧要,提出了戏剧的。 拥抱现实、情境说 14、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文学的功能在于:、和判断生活。 再现现实、说明生活 15、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由、和超我组成。 本我、自我 16、《真理与方法》的作者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作者是。 伽达默尔、本杰明 17、卡勒认为批评的注意力应着眼于,读者的。

文学能力、阅读行为 18、柏拉图提出了、两大文艺政策。 驱逐诗人、文艺法制化 19、《诗的艺术》的作者是,《新科学》的作者是。 布瓦洛、维柯 20、叔本华宣称世界是我的,世界是我的。 表象、意志 21、维柯认为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都经过三个大的时代:、和人的时代。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 22、英美新批评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提出了、、悖论、反讽等理论概念。含混、张力 23、费什认为文学作品是,阅读是个。 活动艺术、事件 24、灵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另一条是。 神灵凭附、灵魂回忆 25、在康德看来,审美活动是一种与无关,不以概念为前提的“的合目的性”活动。 功利、无目的 2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作者是,《悲剧的诞生》的作者世。 叔本华、尼采 27、俄国形式主义提出了及相关的主张。 文学的科学性、陌生化 28、后现代主义的弊端是极端的、的倾向。 非理性、非价值化 29、荣格认为文学作品类型可以分为:和两种。 心理的、幻觉的 30、亚里斯多德把知识分为三类:理论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创造性知识 31、康德认为艺术天才具有、、和不可传授性的特征。 创造性、典范性 32、尼采用和两个象征形象来阐述他对艺术的基本观点。 酒神精神、日神精神 33、《叙述的方式》的作者是,《盲视与洞见》的作者是。 热奈特、德曼 34、西苏提出了的口号,强调妇女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 描写躯体、思想 35、“卡塔西斯”(katharsis)罗念生译为“”,朱光潜译为“”。 陶冶、净化

西方文论选读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文论选读试卷 (课程代码081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属于狄德罗着作的是。D (三论集阐述了去艺术看法) A、《诗艺》 B、《诗学》 C、《悲剧的诞生》 D、《绘画论》 2、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C A、贵族 B、书面 C、日常 D、古典 3、布瓦洛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C A、个性化 B、独特化 C、类型化 D、共性化 4、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符号B(文字)画(A色彩) A、自然 B、人为 C、天然 D、抽象 5、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 A、理性 B、想象 C、幻想 D、灵感 6、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语义学 D、精神分析学派 7、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 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 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 C、处于顺境 D、处于逆境 8、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 B、一般 C、共性 D、集体 9、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 A、《词语的复活》 B、《散文理论》 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D、《作为手法的艺术》 10、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条件的。 A、主观 B、客观 C、主客 D、先天 11、在狄德罗那里,严戏剧采取的是题材。 A、农民生活 B、宫廷生活 C、市民生活 D、下层生活 12、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 A、再现 B、表现 C、确认 D、判断 13、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 A、形式服从内容 B、内容服从形式 C、形式等于内容 D、内容等于形式 14、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精神。 A、理性 B、感性 C、日神 D、酒神 15、海德格尔指出,诗以确立存在。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西方文论选读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贺拉斯写作了()。 A、《诗学》 B、《诗艺》 C、《为诗辩护》 D、《诗学艺术》 3、朗吉弩斯论崇语言的来源是()。 A、一个 B、三个 C、六个 D、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 A、海涅 B、雪莱 C、华兹华斯 D、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界限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 A、诗歌的节奏美感优于绘画 B、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C、诗歌的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 D、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 A、夏多布里昂 B、波德莱尔 C、维柯 D、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 A、亚里士多德 B、尼采 C、叔本华 D、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 A、白日梦与认夜梦没有区别 B、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C、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 D、诗人的创作与其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 A、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B、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 C、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D、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 A、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的文献 B、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C、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 D、讨论表现主义美学的文章 11、泰纳是() A、英国文论家 B、法国文论家 C、德国艺术理论家 D、美国文学批评家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A、兰波 B、罗兰·巴尔特 C、英伽登 D、萨特 13、在讨论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时,用梵高的《一双农鞋》阐述存在主义文论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