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情
西南特大旱灾

次 弱的 降 雨过程 . 雨 量一般 降
月 。3 旱 灾 蔓 延 至 广 东 、 南 等 ; 不 Y 3 5 米 。其 中贵 州 东北 部 月 湖 -~毫 -
地 以 及 东 南 亚 湄 公 河 流 域 截 至
降雨 量一般 有 1 ~ 0 米。( 53毫 之
后 . 南 大部 、 川 南 部 、 州 西 云 四 贵
— —
——
水 只 占全 年 降 水 量 的 1% , 5 4 而 月
下 旬到 l B 下 旬的5 月 . 南 降 O 个 西 水量 就 占全年 降 水 量的8% . 6 只
仍无有 效降雨。持续 的旱情 引起 多方关 注 . 方也 一一 对 热点话 官
题 进 行 了回 应 。为 了 让 同 学们 了
的 干 旱 天 气 可 追 溯 至 20 年 7 09
① 中央 气 象 台预 报 ,月3 3 1
日至 4 月2日 , 国 西 南 旱 区 将 有 我
一
居 民的生 活带来 了渚 多不便 , 1 2
万 用 科 学 计 数 法 表 示 为— — . 4 .旱 灾 牵 动 全 国 人 民 的 心 .
某 厂 计划 加 l 1 0 万 瓶纯 净 水 T 5 0
支 援 灾 区 人 民 ,在 加 工 了 3 0 0 万
3 0 . 国耕地 受旱 面积 1 6 月3 日 中 . 1 亿 亩 ,其 中作 物 受旱 90 8 亩 , 6万
重 旱 2 5 万 亩 、干 枯 l 1 万 亩 . l 8 5 5
2 2 万 人 、 5 4Y 大 牲 畜 因旱 45 1 8 5头
旱情仍将持 续
③最近几天, 西南旱 区都有
饮水 困难 。云 南 、 州、 贵 广西 、 重 : 小雨 , 部 地可 以缓 解旱 情 。 局
我国西南干旱研究最新进展综述

我国西南干旱研究最新进展综述我国西南干旱研究最新进展综述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的干旱问题日益突出,给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西南地区日益严峻的干旱挑战,我国科学家积极投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文将综述我国西南干旱研究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干旱成因、干旱监测预测、干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干旱灾害应对策略等方面。
一、干旱成因的研究进展西南地区的干旱主要是由于降水偏少和蒸发蒸腾大的气候特点所致。
科学家通过对气候系统的研究,发现西南干旱主要受到南亚季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南亚季风是西南地区的主要降水来源,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则决定了干旱程度。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西南地区的干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气候变化与西南干旱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科学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了降水分布的变化,使得西南地区的干旱呈现出加剧的趋势。
二、干旱监测预测的研究进展准确监测和预测干旱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合理的干旱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干旱监测和预测方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其中,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干旱监测领域。
科学家利用卫星数据获取了遥感指标,如地表温度、NDVI(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等,并通过建立干旱指数模型,实现了对干旱的监测与预测。
三、干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西南地区的干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水资源及生态系统等方面。
科学家通过对干旱条件下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研究发现,干旱会显著降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并对作物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干旱还加剧了水资源的稀缺,导致河流水位下降、水库蓄水量减少等问题。
同时,干旱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破坏,导致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加剧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现象。
四、干旱灾害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为了应对西南地区的干旱灾害,我国科学家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系列有效的干旱灾害应对策略。
其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包括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构建高效水资源管理体系等。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今年春天的高温少雨天气,更是加剧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
其中云南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旱情,旱情还在持续,我们的同胞还在受苦,对于我们来说,关注灾情的同时,还应主动去了解它的原因。
对此次大旱,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其的反思。
一、自然原因1、极地涡旋出现反常去年开始,极地涡旋就出现明显异常,北极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冷空气主体位置偏南,造成北极极地偏暖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异常偏冷。
特别是12月以后,这种异常特征更加明显,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北极冷空气大范围持续向南侵袭,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被大范围的冷空气笼罩。
由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地向南扩散,并长时间滞留在我国偏东大部份地区上空,导致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能正常循环进入中国西南,因此,云贵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严重干旱。
2、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此外,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
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3、“世界屋脊”的影响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则认为,四川省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积雪少,高原热力因素好,影响省内出现干旱。
西南旱灾的成因与对策

重庆
轻旱到 中旱
全 市 3 区县 出现 旱情 ;农作物 受旱 2 0万亩 ; 4个 7
9 4万人 、 2万 头大 牲 畜 因旱 出现 临 时饮 水 困难 4
i 本次西南干旱的主要成 因l 二、
弋 , r r r r r q r r r r ’
1 季提早 结束 。我 国是受 季风影 响显 著 的国家 , . 雨 尤其 西南地 区 深 受来 自印度 洋 的西南 季风影 响 。 在西 南季 风 的影 响下 , 国西南 地 我 区尤其 是 云 贵地 区一 年 主 要有 两 个 季节 , 个 是 旱季 ( 年 1 月 至 一 每 1 次 年 4月 )一个是 雨 季 ( , 每年 5月 至 1 0月 )全 年 的降水 主要集 中于 ,
同期平 均最 高气 温 ( 05 偏 高 2  ̄ 打破 了 15 2 . ̄ C) . C, 2 9 2年 以来 历史 同期
平 均最 高气温 记 录 , 而 导致水 汽蒸发量 加 大 , 从 干旱 加重 。 4生态 破 坏等 间接 原 因 。近年来 , . 西南 地 区大量 建设 水 电站 , 极
置l n盂I nD 』 』 置山 置- n盂 、n鼬耻 』 』 蛐 盈 』 u 皿 』 、 .
i 本次西南干旱灾情的主要特点《 一、
弋, r r r r r, r 硒 , , 、呵 q , r 1
1 . 持续 时间长 。20 灾情 09年 9月 中旬 , 云南 、 贵州 、 广西 等地气象 干旱露 头 ,0月下旬 出现 了大范 围 中等 以上程度 的气象 干旱 , 续 6 l 持
个 多月 。
2灾情 范 围广 。长 期高温 少雨 , 使 云南 大部 、 . 致 贵州 大部 、 川西 高 原 南部 、 广西 的北部 和东南 部 出现 重度 以上气 象干旱 。
西南大旱全解读

直 处 在 降水 偏
。
少
温 度偏高的大 气候 背 景 下
今 年应
、
该说 在最近 这 几 年 持 续 降水 偏 少 偏 高 的 大 背景 下
,
温度
旱情 更 严 重 了
,
。
全球 气候变暖
太平洋厄 尔尼 诺
,
现 象加 剧 破 坏 了 大 气 结 构
风 无法登 陆形 成降雨
。
造 成海洋 季
从大气环 流形 势
干 旱的原
关系
,
如果 冷空 气 不 够
,
强势
翻不
。
后将 发 生 持续 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 旱
国现 在
“
因是 降 水 少
用
,
、
气温 高
,
两 重 原 因共 同 作
。
过那座 山
依 然 无 法 对 盆 地 造 成影 响
,
南涝北旱
“
”
的 降水 分布 型
”
,
加 上 持续 时 间 很长
即使有时候冷 空 气进 入 盆 地
了 当 前 1 9 3 9 万 因 旱 饮 水 困难 群 众 的 基 本
。
湖 南 等地 以 及 东南亚 湄
,
旱 情 牵 动 了全 国 人 民 的 心
云南
、
。
截 至 3 月底
20 l o 3
.
中国耕 地 受 旱 面
贵州
、
广西
、
重庆
、
四 川 等西 南 受 旱 五
农家之 友
蜀囫匿
X IN
G U A N CH A
、
与暖 空 气
,
时候 可 能 变成
关于西南干旱的原因分析及个人阐述

摘要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
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重。
本文将对本次干旱原因做出简要分析,并提出自己对当前环境保护的观点。
关键字西南地区;旱灾;原因分析;环境保护;前言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水库见底……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干旱。
在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破坏时,分析引起干旱的人为和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我们去思考,究竟是什么引发的这场特大旱情。
正文一西南干旱的旱情简介截至目前,西南旱灾已致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5000多万人受灾。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1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579万亩,2212万人因旱灾导致临时饮水困难。
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104.9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05.5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4348.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940.2千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90.2亿元。
经综合分析,未来10天,我国西南重旱区仍无明显降雨,同时华北地区春旱将逐渐露头和发展,。
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饮水困难也比较突出,甘肃东部、陕西大部、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北方冬麦区降雨较多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部分农田受旱也比较严重。
西南地区继续维持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形势仍然严峻二、旱灾产生原因及影响2.1 自然因素2.1.1气候因素(1)全球气候变暖,虽然今冬有数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但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加之,受西南地形因素影响,冷空气影响不到西南地区。
西南旱灾相关资料

1: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受灾人口逾5000万人;仅贵州一省,由于受灾严重需要救济者就高达310万人。
同月旱灾蔓延至湖南西部。
气象资料以来,西南地区遭遇的最严重干旱。
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两重原因共同作用,加上持续时间很长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雨季和干季分明。
去年雨季时降水量就很少,八月份后降水逐渐停了,相当于雨季提前结束。
之后降水量一直偏少,跟历史同期比较,云南、贵州都是历史最少的。
与此相反的是,在这200天里,气温平均偏高1到2℃,跟历史相比,云南气温同期历史最高,贵州排第三。
2:2010西南旱灾的感人故事●云南童喝脏水解渴位于大旱地区的灾民饮水困难,有篇网友发表《旱情加重,学生喝水告急》的图文,称是在云南南华县洒披武村拍摄的,因缺水学生们很久不洗手了,吃饭后只能到河里或几近干枯的井里打些浑浊脏水来解渴,照片被转载后,不少网友称看着让人想哭。
南华县抗灾指挥部决定,倘一个月内再无降雨,全县5000居民将集体迁徙。
●男童乞水先给妹饮天灾肆虐人间之时,同时印证人性的光辉!云南干旱最严重的村落,一位男童怯生生向前来采访的记者要了半瓶矿泉水,男童一口没喝先递给旁边3岁的妹妹!中国媒体报导,广西和云南两省三县交界处的边缘地带阿猛镇近郊,因为交通不便外界“爱心水”一直输送不进来,直到近日才有媒体发山越岭去报导当地旱灾状况,当天记者已经将随身几瓶矿泉水分送给数位儿童,不过一位没分到水的10岁男孩一直没走。
最后,他指着记者背包里那瓶喝了一半的矿泉水,很不好意思的开口说:“叔叔,给我这一瓶水吧。
”,记者将半瓶矿泉水交到男童手里,男孩迅速将盖子打开却没有牛饮下肚,而是递到旁边3岁妹妹的口中,当场让记者热泪盈眶。
●一村民为集体取水牺牲连续干旱,导致贵州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半坡村全村1350人面对饮水问题。
面对西南大旱的呼唤

个 原 因 :一是 降雨少 、气 温高。 二是 江河来 水
偏枯 。去年秋 天 以来 ,西南5 ( 省 区、市 )江河
来水 偏少 3-8 伊 洛 瓦底 江来 水量 创历史
亘 壁璺
发 ,面对 自然 灾害 的挑 战 ,我们 必须做 好充 分 的防范准备 ,找到相应 的对策。
有瀑布 的滋 润 ,几近 干涸 ,杂草 多半 因缺水枯
竭 而死 。
( 1 0 0 月2 日 《 摘  ̄2 1 年3 2 扬州晚报 》 ) o 片段二
“ 江第 一 瀑 "名 存 实 亡 珠
的南 北方 同 时大旱 ,还 不得 不提 防大 旱之 后可 能 出现 的
其 他 次 生灾害 。 由于上个 世 纪 中 国经 济发 展给 资源 环境
造 成 了压 力 ,2 世 纪 的环 境 恶化 将 引起 自然 灾 害 的 频 l
萝
I 0 l f16矗p 箜 2 堂{ ) = o
有着 “ 江源 头 第一 市”之 称 的 曲靖 市在 珠 云南省总体 “ 0年不遇” 的旱情 中被 列入 “ 0 8 1 0
【 击】 点
:
在 美国 乡村 ,农场 和 田地周 围到处 是成 片 的森 林 ;在美 国各 大城市 ,不仅 水土 保持 得很 好 ,森 林覆 盖率 很高 ,森 林之 间的土地 还 要用
这 场 重大 的 自然灾害 ,我们 一方 面要考 虑 采取切 实有效 的办 法施救 ,另一 方面 ,我们 更 应该 从长 远 的角度 来考
面 对 西南 大 旱 的 呼
东
毕
泗
建
编 写
虑 2 世纪 中国的发展 ,从 根本 上遏 制生 态环境危 机 的蔓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上半年,云南、山东、江苏、湖南、海南、内蒙古、重庆、辽宁和宁夏等10
省陆续发布公告,将在4月最后一个周末进行公务员考试。
“联考”之势已经形成,中公教育针对上半年社会热点事件,整理出了“申论热点面对面”备考系列,帮助考生在熟悉热点事件的同时,提升理论素质,最终在考试中拔得头筹,一举成“公”。
一、事件背景阐述
“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西南5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遭遇特大旱灾,农作物绝收、饮用水奇缺,牵动了社会各方的心弦。
严重龟裂的土地,温总理紧锁的双眉、沉重的语气,让我们无不为这一罕见的旱情所震撼。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受灾省区及各地灾情:
云南——最大粮仓130多天无降雨。
全省已有超过800万人、48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最大粮仓陆良县125天无降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贵州——84县230天滴雨未下。
230余天无雨,84个县(市、区)沦为重度受灾。
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417.5万亩,153.3万人、75.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广西——31万人靠送水度日。
13个市77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782万人,饮水困难人口达219万人。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川——稻田无水拟种烤烟。
13个市(州)55个县(市区)616万人受灾,131万人饮水发生困难;水稻田拟改种耐旱烤烟,流了500年的泉眼干涸。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重庆——两江枯水大船难靠岸。
34个区县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270万亩,94万人出现饮水困难;低水位使大吨位船舶只能“蹲”在江心没法靠岸……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蔓延——湖南、甘肃未能幸免。
湖南5个市(州)38个县(市区)近3700多个村民小组38万多人饮水困难;甘肃受旱面积达1628.3万亩,143.6万亩地下种困难,72万人饮水困难。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灾情成因:
(1)降水偏少蓄水不足系造成旱情主因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邱瑞田认为,降水偏少和蓄水不足造成南方旱情的主要原因。
今年降水量,南方五省严重偏枯,一些河道来水量不足常年平均的50%,部分河道少于九成,造成整个西南五省出现严重干旱。
由于持续时间长,这个面积逐渐扩大到目前的状况。
现在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几乎处于不饱和状态,蓄水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严重的供水不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水资源利用率低。
南方水资源量非常充沛,但是它的河道属于峡谷型的河道,水资源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
大致上我们水资源利用率在6%左右,这是相当低的,这和它的特殊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天气晴好,持续高温。
在此影响下,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
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
大多数冷空气在北方开始偏东移动,直接从西南省市边缘“溜”过去。
加上冷空气不够“强势”,翻不过秦岭,无法对盆地及其他地区造成影响。
加之“水汽”条件不丰富,无法形成较好的降水。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外,也有专家认为这次西南严重旱情的成因不乏下列因素:
第一,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提倡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作物涵水能力较差,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第二,西南的矿产、矿石资源丰富,但矿产大量开采,尤其石材的开发,对西南的保湿屏障破坏很大,缺乏地下水保持气候湿润,也使喀斯特地貌调节旱涝的功能受到破坏。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相关知识储备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坚持走科学发展观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型社会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文本。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可考虑的应对措施及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群众的生活用水。
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饮水解困方案,落实供水措施。
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加快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以及拉水等多种措施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
正确认识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危害,尊重自然规律,调整结构,推广抗旱技术,根据水源情况适时补种、改种农作物,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努力夺取今年农业丰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加强基础水利设施建设。
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通过科学手段,因地制宜,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抓紧建设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从根本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