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

“世截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泰戈尔精辟的诗句写出了爱人与爱人间的距离。
⑥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从赫拉克勒斯角度分析:赫拉克勒斯之所以获胜是因为了解对方的弱点。可以提炼出论点:
⑦知彼,百战不殆;⑧出奇才能制胜;⑨要讲究方法。
六、课后作业
材料一:卖马人牵着一匹千里马到集上出售,连续三天无人问津,于是向伯乐求助。伯乐围着马转了几圈,一言未发,离开时又数次回头看这匹马。马随即被人买走,价格是原来的十倍。
有了爱,亲情、爱情、友情,才能焕发出流光异彩的容光,才能会聚成奔涌的大河,冲破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最远的,但可以是最近的。我希望看到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因获得爱而流露的幸福的微笑!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需要理解来冰释。难怪人们一直要高呼:“理解万岁!〞父母理解到孩子的贪玩儿不过是一时的难以把控,孩子理解到父母的一些剧烈言辞不过是一时的心急,那麽我们将享受亲情的温馨无限,感受家挺生活的其乐融融。
爱人与爱人的距离,需要坦诚来消融。未必要有梁祝双双化蝶的惊天动地,也未必要有兰芝与仲卿“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的悲怆感人。只要彼此坦诚,“错过〞、“误会〞的字眼才不会在爱人与爱人之间寄生,才会“有情人终成眷属〞,才会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朋友与朋友之间的距离,需要真诚来缩短。真诚地为朋友取得的成就而感到快乐,真诚地帮助处在困境中的朋友,真诚地给朋友提意见。我想这世上将会又多出几队伯牙与子期。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选取立论角度的基本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立论方法,分析问题,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如何选择有价值的立论角度。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选取立论角度的基本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立论方法,分析问题,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把握问题的核心,选择有价值的立论角度。
学生如何在小组讨论中,保持独立思考,提出独到见解。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立论角度。
2.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选取立论角度的思考。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立论角度。
3. 方法讲解:讲解选取立论角度的基本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立论方法,分析问题,提出观点。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选取立论角度的技巧,强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五、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立论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观点的独到性、分析的深度等。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技巧、独立思考能力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选取立论角度的方法,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以及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选取立论角度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独立选取合适的立论角度进行分析。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 课件:相关教学PPT。
3. 案例材料:选取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或文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或案例,引发学生对选取立论角度的思考。
2. 讲解:教师讲解选取立论角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尝试从不同的立论角度进行分析。
4. 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总结选取立论角度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问,检查学生对选取立论角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作业批改:通过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选取立论角度的运用情况。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选取立论角度方面的进步。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
八、教学拓展1. 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写作比赛等,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2. 推荐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批判性思维和立论角度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第一章:立论与思考1.1 理解立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立论是表达自己观点和立场的过程,是论证的基础。
1.2 培养思考习惯: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
1.3 学习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分析、综合等思考方法,提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章:选取立论的角度2.1 理解角度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角度是立论的切入点,是表达观点的视角。
2.2 学习选取角度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学会比较、分类、概括等方法。
2.3 培养选取角度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锻炼学生选取合适角度进行立论的能力。
第三章:论证与逻辑3.1 理解论证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论证是通过事实、理由等手段,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3.2 学习逻辑规则:引导学生学习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则,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
3.3 培养论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逻辑进行论证的能力。
第四章:多角度思考与创新4.1 理解多角度思考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多角度思考有助于拓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4.2 学习多角度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方法,提高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4.3 培养创新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出发,提出创新观点的能力。
第五章:综合训练与评价5.1 组织综合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综合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5.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立论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互相评价,提高评价能力。
5.3 教师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立论、论证和多角度思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借鉴6.1 理解案例分析的作用:让学生明白通过分析案例可以学习他人的立论技巧,提高自己的立论能力。
6.2 学习选取案例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书籍、文章、网络等渠道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学习。
6.3 培养借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借鉴他人优点,为自己的立论增色的能力。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选取立论角度的基本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自信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选取立论角度的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2.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案例,如“动物园喂食大象事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立论角度,形成共识,准备汇报。
4.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点和立论角度,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质疑。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选取立论角度的方法,强调多角度思考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不少于三个立论角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多角度思考和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对方在选取立论角度和团队协作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思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观点辩论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多角度思考和选取立论角度的能力。
2. 组织“思维导图创作活动”,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八、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各类新闻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等,作为教学案例。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思善想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让学生学会选取合适的立论角度,提高学生的论辩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多思善想的思维习惯。
2.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教授学生如何选取合适的立论角度。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让学生愿意多思善想。
2. 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避免思维的局限性。
3.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选取立论角度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讨论话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准备相关理论资料,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选取立论角度的方法。
3. 准备课堂讨论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多思善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多思善想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多思善想。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4. 方法教授:教授学生如何选取合适的立论角度,让学生掌握选取立论角度的方法。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话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并选取合适的立论角度进行讨论。
6.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多思善想和选取立论角度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学术研究、工作实践中的多思善想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加辩论赛、思维导图制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中的思考角度、论点阐述和逻辑性。
3. 个人成长记录:鼓励学生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感悟和收获,定期进行交流分享。
新人教版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3篇

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写作中多角度分析的能力,教会学生选取立论最佳角度的方法;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多思善想的良好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教会学生选取立论最佳角度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一幅图,导入。
出示课件,提问: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图画?(这幅图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花瓶或者是两个人的脸。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即使同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
出示课件横看成岭侧成峰——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二、教学主体内容: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1、教学铺垫:什么事立论?出示课件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
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必须立论。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2、教学板块一:自由地说,展开思维的翅膀重在研讨立论角度的多向性。
阅读语言《鲁人徙越》,想一想,能从几个角度立论?出示课件有个鲁国人很会编草鞋,他的妻子善于织绢,夫妻俩打算搬到越国去住。
有人劝阻他说:“搬到越国去,你的处境会更加困窘的。
”鲁国人问道:“为什么呢?”那人解释道:“鞋子是供人穿的,可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绢是供做帽子用的,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
凭着你的所长,搬到你的长处根本无法施展的国家去。
却想要不处于困境,能够办得到吗?”出示课件正面:凡事应先做调查研究,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成功。
反面:正因为那里不戴帽不穿鞋,才可以开拓新的广阔市场领域,可以大有作为。
侧面(1)每个人总是要有自己的一套本领。
(2)做什么事都要扬长避短,方能百战百胜。
全面:决定事情不能盲目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
小结:立论有多向性,要善于从不同的方面来立论。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选取立论角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学会分析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思辨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思考问题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选取立论角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2.2 教学难点: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选取立论角度的思考。
引导学生意识到选取立论角度的重要性。
讲解选取立论角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举例说明如何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有深度的观点。
3.3 教学活动2:分组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思辨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课堂参与度、观点独到性、思考深度。
学生分组讨论的表现,沟通能力、合作能力。
4.2 评价标准:观点明确,有深度,逻辑清晰。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个topic,从不同角度出发,写一篇立论文章。
5.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深入学习选取立论角度的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资源:教学PPT、案例材料、相关书籍。
网络资源,如辩论视频、相关文章等。
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遥控器、教学PPT传输设备。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学生纪律:确保课堂秩序良好,学生能够专注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如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讨论等。
7.2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课标要求:
人教版必修3表达交流是议论文的写作。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第一单元,重点练习论点的确立,即怎样确立一个最新颖、最有针对性的论点。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开动脑筋,运用发散思维,浮想联翩,异想天开,从多种方案中做出最佳选择。
为此,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多角度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取立论的最佳角度的方法;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多思善想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中选取立论最佳角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二、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分析法、讲解法与多媒体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引诗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下面三首诗)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诗》)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三首诗分别从哪个角度来写项羽的?
学生自由发言。
若学生抓不住要害,师做一下点拨:
1、《夏日绝句》追思楚霸王项羽,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
2、《题乌江亭》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3、《题乌江项王庙诗》这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
教师小结:同一件事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是这样,所以要学会选取立论的角度。
(板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激活思维)
1、请同学们伸出双手自己触摸,同学间握手,然后看看你能产生那些思考?
2、学生自由发言,师归纳产生的思考角度及立意要求。
(见板书设计)
(三)选取立论角度的思维训练(发散思维)
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攻坚者又莫胜于“水”。
“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韵味。
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引导学生分析上题可以从哪些角度立论。
先请学生展开讨论,再指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