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浩 演讲稿 《彩云之南》电子教案
《家乡风光美彩云之南》教案

《家乡风光美——彩云之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云南省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等。
2. 通过图片和文字,使学生感受云南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云南简介:介绍云南省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气候等特点。
2. 自然风光:展示云南的山水美景、动植物资源等。
3. 名胜古迹:介绍云南的著名景点,如丽江古城、大理三塔、石林等。
4. 民俗风情:展示云南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
5. 环境保护: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倡导绿色出行、节约资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云南省的基本概况和特色文化。
2.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云南与其他省份的差异。
3.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云南省的基本概况,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展示图片:展示云南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云南特色,增进彼此的了解。
4. 视频播放:播放有关云南的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风光。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环保标语、签订环保承诺等。
6. 总结:强调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倡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家乡的美好明天努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云南的著名景点背后的故事和传说,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 通过介绍云南的特色美食,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饮食文化。
七、教学内容:1. 著名景点背后的故事:讲解丽江古城、大理三塔、石林等景点的历史渊源和传说故事。
2. 特色美食:介绍云南的著名美食,如过桥米线、鲍汁烧豆腐、云南菜肴等。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云南著名景点背后的故事和特色美食。
西南师大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彩云之南》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演唱《彩云之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云南的音乐风格特色,了解云南境内的一些人文、地理、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音乐和云南美丽风光的陶冶下,热爱云南的山山水水,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学会歌曲,认识上波音和前倚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问好!
二、介绍云南
我们的家乡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彩云之南。云南有悠久的历史,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而昆明作为云南省省会,具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三、仔细聆听歌曲,欣赏歌曲旋律。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学习这首歌曲之后,你对云南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六、教师总结。
七、下课。
彩云之南导学案

Ethnic Culture 导学案学习目标:1.欣赏图片,了解云南的位置,省会,少数民族及人文、自然景观。
2.阅读《西蒙·韦克菲尔德的云南旅行日记》节选,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识别新学词汇(varied, maze, cobbled, run, inherit, property, apron, custom, hieroglyphic, hatch);通过泛读,细读文章以获取一些具体信息,最终了解丽江古城及纳西族文化。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云南概况、丽江以及纳西文化;掌握重点词汇。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用所学内容描述云南丽江。
基本理念: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预习任务:Find words in the passage which mean:1. a type of writing that uses pictures2.to be born from an egg3.something you can’t forget4.many small streets that are easy to get lost in5.including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things6.control7. a road surface made from many small round stones8.to receive( property, etc.) left by sb who has died教学过程:Ⅰ. Enjoy some pictures.Ⅱ. Fast-reading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Match the photos with the paragraphs.a ( )b ( )c ( )d ( )e ( )f ( )Ⅲ. Detailed-readingA.Read the diary on April 20th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 In what way is the Yunnan landscape varied?2. Where is Yulong Xueshan Mountain? And what’s its height?3. Why do tourists get lost in Lijiang?4. Are cars allowed in the old town?B.Read the diary on April 23rd and decide if these sentences aretrue (T) or false (F).1. It is the man who runs Naxi society, and until recently, Naxi men inherited all property. ( )2. The Naxi don’t wear traditional costume any longer. ()3. The Naxi language is the only hieroglyphic language still in use.4. There are few copies of ancient books in Lijiang. ()C.Read the diary on April 25th and fill in the chart.D.Read the diary on April 29th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1.I have only one day__________ before traveling to Kunming andthen __________ back home.2.I’ve learnt so much about the Naxi culture, and I now understandthat_________ people may seem very different from you, we all laugh, cry, and need love and friendship.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we may appear to be at first, weare all the same. All equal.Ⅳ. SpeakingWork in pairs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 What parts of the Naxi culture sound most interesting, in your opinion? Say why.I think it’s fascinating that… That’s very unusual.达标检测: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完成课文缩写。
《家乡风光美彩云之南》教案

《家乡风光美——彩云之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云南省的基本地理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城市等。
2. 通过图片和视频,使学生领略云南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
3. 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云南省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2. 云南省主要城市介绍3. 云南自然风光欣赏4. 云南民族文化体验5. 云南特色美食介绍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2. 结合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云南。
3.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云南趣闻轶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云南省的基本情况。
2. 展示云南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了解其地理特点。
3. 播放云南民族文化视频,让学生感受云南多元文化。
4. 分组讨论: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云南特色美食的了解。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地域认同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为自己所在的家乡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 调查家乡的特色美食、文化和自然风光,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云南的自然景观,体验民族文化。
2. 邀请云南当地的导游或居民,为学生讲述云南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3. 开展云南特色美食制作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品尝云南美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云南的了解程度和兴趣。
2.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云南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民族文化等。
2. 视频素材:云南的自然风光宣传片、民族文化表演等。
3. 教材和参考书籍:关于云南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4. 网络资源:云南特色美食制作教程、环境保护资讯等。
彩云之南-西南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彩云之南-西南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南的地理和人文特点;2.学习流行歌曲《彩云之南》的歌词和旋律;3.能够合唱《彩云之南》。
二、教学重点1.歌曲《彩云之南》的歌词和旋律;2.歌曲的合唱。
三、教学难点1.歌曲的旋律;2.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内容1. 云南概况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
位于中国古称“南诏”的地区,也就是中国南方的边陲地区,也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2. 歌曲欣赏让学生先听一遍《彩云之南》歌曲,了解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几遍,练习歌曲节奏和情感表达。
彩云之南,云南之江南往事如烟,梦里常盼桂花如雪,洱海似天心爱的姑娘,你在何处3. 合唱练习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别练习歌曲的一部分,然后再整合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4. 情感表达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唱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五、教学方法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互动性;2.灵活运用多媒体、人际交往等教学手段;3.采用小组合作或小班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感;4.注重情感体验的培养。
六、教学评估1.能否正确唱出《彩云之南》的旋律和歌词;2.能否与同伴合作完成歌曲的合唱;3.能否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七、教学课时安排本教案为一节课,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云南概况(10分钟);2.歌曲欣赏(10分钟);3.合唱练习(20分钟);4.情感表达(10分钟);5.课堂总结(10分钟)。
《彩云之南》教案

《彩云之南》教案引言:《彩云之南》是一部以云南省为背景的纪录片,该片通过展现云南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向观众展示了云南的独特之处。
本教案将结合该片的内容,设计一节适用于初中生的英语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云南的多样性及其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教案:一、课程目标:1. 通过观看《彩云之南》,学生将能够了解云南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2.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描述云南的景点和民族。
3. 学生将能够展示对云南的兴趣和了解,并能积极参与讨论。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云南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2. 运用所学英语知识,描述云南的景点和民族。
三、教学准备:1. 电脑或投影仪。
2. 《彩云之南》纪录片。
3. 学生课堂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介绍云南(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云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等图片,向学生介绍云南。
同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云南的主要民族文化和特色。
步骤二:观看《彩云之南》(30分钟)学生观看《彩云之南》纪录片,并记录下他们认为最有趣或者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事物。
步骤三: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分享他们在纪录片中记录的内容。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讨论,以鼓励活跃的学习氛围。
步骤四:景点介绍(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的几个主要景点,比如腾冲、丽江等。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英语知识,通过图片或描述的方式介绍这些景点的美丽和特点。
步骤五:了解云南的少数民族(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的几个主要少数民族,如彝族、白族等。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海报或展板,表达对这些民族的了解和兴趣。
步骤六:总结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程内容,鼓励他们分享他们对云南的认识和感受。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云南的独特之处以及云南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等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对应的练习。
2. 学生准备一份小作文,描述自己在《彩云之南》纪录片中最喜欢的景点或者少数民族。
第二课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教案

第二课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教案第一篇:第二课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教案第二课彩云之南—创建演示文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利用“标题幻灯片”创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保存演示文稿的操作步骤。
2.过程与方法:了解PowerPoint2010中自动创建的“标题”幻灯片并在当中插入并编辑文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用“标题”幻灯片创建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对文字进行修饰并保存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任务分解法。
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准备:在学生机上安装好word2010。
教学设计:一、情景设置大理的苍山洱海,丽江的玉龙雪山,虎跳峡,香格里拉的高原湖泊和藏寺,德钦的梅里雪山,版纳奇异的花卉树木,这些都是云南的绝美景致,本课我们动手创建赞美云南的演示文稿“彩云之南”封面,如图1所示。
图1 演示文稿“彩云之南”封面二、新课内容(一)新建演示文稿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启动PowerPoint2010后,系统会自动建立一张“标题幻灯片”,如图2所示。
图2 标题幻灯片图3 输入标题文字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二)输入文字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在这张幻灯片上,有两个用来输入文字的虚线框,称为“占位符”。
将鼠标指针移到占位符中单击,占位符内会出现插入点光标,这时就可以输入文字了。
例如,在占位符中输入幻灯片的标题“彩云之南”,如图3所示。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修改文字的字体1.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如下:步骤一:选中占位符中的文字“彩云之南”。
步骤二:在“开始”选项卡上的“字体”组中,单击“字体”旁边的下拉剪头,然后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字体“华文行楷”,如图4所示。
图4 选择字体“华文行楷” 图5 更改字号和文字颜色后的效果步骤三:在“字体”组中,选择“字号”(96号),选择“字体颜色”(红色),效果如图5所示。
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西师大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彩云之南》教案

《彩云之南》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丝,初步了解这首歌的结构,2.学唱主题音乐,知道傣族舞蹈特点,学会傣族的几个基本动作。
3.通过欣赏本课,激发学生能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歌曲的结构,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且能够热爱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舞蹈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才艺展示,同学们看好咯!(播放音乐老师跳一段傣族舞)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我跳的是什么舞蹈吗?(傣族舞)傣族舞是那个地方的特色呢?(云南)二、新课1、听前奏AB部分师:同学们真的是见多识广,接下来老师带来了一首专门写给云南的歌曲名叫《彩云之南》,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吧!在听的时候同学们要思考两个问题,1,这首歌开始主要运用了那种乐器?2、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备注:听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画旋律线用两种颜色的粉笔分别画出。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歌曲开始主要运用了那种乐器?生:(葫芦丝)师:对!葫芦丝是我们云南特有的乐器之一,(介绍葫芦丝),葫芦丝属於簧管内乐器。
常见的葫芦丝是由一个作为共鸣腔的葫芦和三根竹管组成。
竹管插入葫芦的一端有簧片。
中间竹管为主管,两边为附管,主管上开有七个按音孔(上六下一)。
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听葫芦丝的音色是怎样的?(范奏前奏部分)(生回答)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葫芦丝的音色是柔美的,动听的,婉转悠扬的,多用于表达深情和委婉的乐曲中。
师:认识了葫芦丝你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生:(。
)师:通过刚才你们的回答可以归纳为两种情绪,一种是抒情优美的,一种是热烈欢快的。
2、前奏与A乐段师:根据这两种情绪,我们能把这个作品分成了以下几个部分。
请看黑板,这两种颜色的线条,你们认为哪一种像是在表达优美和深情的感觉,生:。
师:是这个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带着学生清唱,试了之后)完全吻合。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段音乐,我们边听可以边画一下他的旋律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浩演讲稿《彩云之南》
熊浩讲演稿
彩云之南
这是我在《我是演说家》这个璀璨灯光的交汇处所要完成的第九个演讲了。
在这之前,我讲过我的专业,讲过我的亲人,讲过我的偶像,讲过我的国家,而今天我想讲一讲我的故乡——云南。
说起云南,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大家会想到些什么呢?比方说,你会想到这个辽远的民族情怀,你会想到那些闪光的多元文化,或者你会想到一片最纯净的大地和那里最纯粹的人,比方说她——杨丽萍。
杨丽萍,1958年生,白族,大理洱源人。
小时候她就在这一块钟灵俊秀的彩云之南成长,养育了她不一样的眼光,她小时候喜欢舞蹈,奶奶往往会把她唤到身边,掰开她的手掌,在她的手心处画一只眼睛,告诉她:舞蹈这件事不是一个人的放纵,而是与神灵在做沟通,所以那时候的杨丽萍就可以在万物之细腻处看到别样风光。
当她走过那个开满荷花的池塘,她会留意到一只洁白的孔雀从菩提树上缓缓飞落,昂着它端庄的头,在她面前开屏,它的每一根羽毛就像团花一样点点绽放,之所谓,瑞彩千条。
万物也许都没有办法言说,但万物一定有它们自己的舞姿与歌谣,大地有情,万物有灵。
成年后,杨丽萍到达北京,加入中国最一流的舞蹈剧团。
可她在童年时候所受到的那种艺术熏陶与艺术教养,成为她人格当中不可妥协的部分。
在那个时候人们喜欢群舞,一大群人快速的把手指往同一个方向,一秒钟都不允许迟疑,而杨丽萍说:“不”,她不喜欢这样,她让自己的身体慢慢铺张开,跟着音乐去自由荡漾。
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学芭蕾,希望踮起脚尖,把自己的身体超离出大地,杨丽萍说:“不”,她要把自己的身体俯下来,和大地母亲紧紧相拥。
那些年,她特立独行,她活成一道孤立的光。
那年春晚,亿万观众守在自己家中,在小小的电视屏幕上突然发现,在婆娑的凤尾竹林中,走出一只圣洁无暇的白孔雀,她是那么婀娜、那么柔软、那么灿烂,她让所有中国人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感受到艺术在指尖得以充分绽放的那种美,她的这个作品叫《雀之灵》。
到了回望过去四十年的光阴,我相信杨丽萍在《雀之灵》当中的舞姿,一定是中国美学中,不可遗忘的一个永恒画面。
之后,毫无疑问,她的事业走到巅峰。
但当杨丽萍达到巅峰时,她离开北京回到故土,她有一个新的使命,就是完成一个原生态的歌舞集,叫《云南映象》。
那个时候的杨丽萍,她花十五个月的时间,重新回到田野当中去采风,她把自己的生命和大地重新关联,重温那些纯朴的乡情。
她相信,代表云南力量的东西,一定藏在她本身的土壤之中。
好在啊,大地有情,万物有灵,到后来,杨丽萍成功在佤族那里借来震撼山林的隆隆鼓声,在彝族那里借来经久无边的团花绣面,在傣族那里挪来婀娜多姿的柔软身段。
是的,杨丽萍在云南的山寨当中不断穿梭,最终她收到了,她找到了这一群舞蹈的精灵,她把他们推上舞台,这一群人没有受过任何科班训练,没有任何音乐教育,但他们站上舞台的时候,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勃发,居然成为舞蹈在这个世纪最伟大的一种经典。
杨丽萍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艺术天空上的一颗恒星,但对于我们,对于我们不是跳舞的人来说,杨丽萍恐怕提出了一个颇有分量的问题,那就是:大地、自然,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但真正有一些切肤之感,一定是等到那一年。
那一年,我和我的一些朋友们一起来到杨丽萍的故乡,我们一起越过苍山十九峰的雪色,一起看过洱海重阳月的微光。
早上起来,我们租了自行车,骑着自行车从财春,一直骑到喜洲,这一路你无法想象,路上将是何种绝美的风光。
在你的左手边是碧海青天,在你的右手边是金色稻田,后面突然开来一辆破破的卡车,敞篷的,敞篷里不是坐着人,而是站着人,他们跟我们一样不断挥舞彩色的丝巾,然后跟我们打招呼,我们放声一起歌唱,相互玩笑,一路同行,就这样一群年轻人,成为另外一群年轻人在自然穿梭中的一个永恒背景。
到了夜间,我们便躺在洱海边,看灿烂星穹,你会看到,银河就在你身边,似乎触手可及,就在这个时候恰好有朋友打开了收音机,从音箱当中传来的是Don McLean(唐·马克林)的那首《Starry Starry Night》(繁星点点),如此曼妙的旋律,如此优美的歌词,就像耳语一样飘到你的耳中。
繁星点点的星空,把颜色调成浅灰与淡蓝,眼睛望出去窗口的是夏日,一眼便能洞穿你灵魂的阴霾,勾勒山景的颜色那是树丛与水仙,微风与寒冬的凛冽,停留在亚麻地的雪色上。
我到现在似乎才懂,你埋在心里的衷肠,一刹那你跌入灿烂星空,一刹那你居然泪流满面,不是因为想到任何你曾经的酸楚,而是珍惜这一刻,你居然如此真实的找到,并拥抱纯粹的自己。
我们大家都在现实生活中生存,随着时光之积累,渐渐的我们会积累一些头衔,一顶一顶帽子,叫王经理、叫张处长、叫李主任、叫陈律师,渐渐这些帽子越来越重,我们在为这些帽子活,我们在这个钢筋水泥的现代丛林当中连邻居都不大认识,我们在消费主义的沼泽当中,每天你不断买,但什么是你真正的需要你都不愿思考。
在自然中,你才会活成你自己,当你看到碧海沧波长河落日,当你看到金沙水波树影婆娑,当你听到阵阵丝竹四季飞花,当你来到云南,你会再一次拥抱自然。
当你走进自然你才会发现,天地在,你,真正的自己也在。
自然,如果自然在,中国人的心将远不会枯竭,如果有自然在,我们将永远看到天与地在共往共来,如果有自然在,我们将有可能获得一种内心的互指,这样你的人心不再苍老。
所以如果你在现代的都会当中累了、倦了、疲了、乏了,如果你有压力、你有负担、你有迷茫、你有痛楚,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到自然当中去,请你再一次加入那些放纵的跳舞,再一次加入那些纵情的歌唱,让你的身心打开,让你的灵魂从里到外获得一个完整的洗浴。
不是吗?被自然洗过的人才是真人,不是吗?被自然洗过的心方是真心。
当你真正回归自然,站在长河边,站在大漠下,踏在雨林中,自然给你的力量,会让你突然回首的时候找到,不是别的,而是你即将丢失却又无比珍贵,无比真纯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