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 第一单元 第一讲 课时活页作业doc
高中生物第一章第1课时生物科学和我们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1

第1课时生物科学和我们[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2,认识生物科学及其作用。
2.结合教材P2积极思维,举例说出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3.观察教材P3表1-1,说出传染病的病原体及其发病率。
4.观察教材P3表1-2,了解基因诊断的应用及特点。
5.分析教材P4~5,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实验。
[重难点击] 1.癌症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2.科学实验。
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25年全世界80多亿人口中,将有3亿人患肿瘤,其中1亿人因癌症而死亡,21世纪癌症将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传染病等多种疾病的威胁,请你阅读教材P2~3内容,结合下列材料进行分析。
1.什么是生物科学?生物科学有什么作用?答案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物科学不仅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应用科学的基础,也对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如人口、能源、粮食、环境和健康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2.下图是我国死于癌症的人数变化图(1)我国癌症死亡人数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不同的人群癌症的发病率不同,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你认为下列生活习惯哪些是健康的呢?B、D、E、I、JA.吸烟B.远离放射源C.酗酒D.定期体检E.加强体育锻炼F.作息不规律G.大喜大悲H.喜好油炸食品I.不吃霉变的食物J.经常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3)联系自己熟悉的事例,说说哪些环境因素可引发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答案引发癌症的环境因素有: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化学因素(如黄曲霉素、砷化物、亚硝胺等)和生物因素(乙肝病毒、疱疹病毒等)。
预防癌症的措施:①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致癌因子。
②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高二生物 必修 第1章 第1课时 作业题及答案解析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课时细胞生活的环境【目标导航】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后者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组成。
2.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1)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知识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1.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关系,正确的是()答案 D解析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互相渗透。
毛细淋巴管是一种壁薄而末端封闭的盲管,只有一部分组织液可单向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再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2.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 C解析内环境是指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叫细胞外液。
2021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第1课时 身边的生物科学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1课时身边的生物科学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目标导航 1.尝试说出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3.增进对生物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拓展生物科学视野。
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1.癌症发生的诱导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是________,其次为________。
2.癌症发病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方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1.基因诊断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诊断疾病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诊断。
3.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采用____________技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受体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这样可以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或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________直接送入人体受体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基因治疗的途径:________途径和________途径。
知识点一人类的健康问题1.下列关于癌症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B.长期接触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如砷、苯等C.由遗传因素决定,不受其他条件影响D.由引起癌变的病毒引起2.为了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我国医疗部门采取的切实有效的措施是( )A.婴儿一出生就注射所有的相关疫苗B.定期消毒C.在家中不要出门D.自己服用相关药物知识点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3.xx年在中国大地上最惨烈的事件就是“非典”的侵袭,“非典”与“发热”混杂在一起,让医生难以区分。
生物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课时作业(解析版)

5.某岛屿以及该岛屿周围海域中所有的巴浪鱼,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 C )
A.生态系统和群落B.群落和种群
C.生态系统和种群D.群落和个体
[解析]某岛屿既包含该岛屿的所有生物,也包含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所有的巴浪鱼,是同种生物的集合,构成种群。
二、非选择题
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小鸟,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角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扬州瘦西湖中所有的鲫鱼组成了__种群__。
(2)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__个体__。
(3)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__生态系统__。
11.手足口病毒、甲型H1N1病毒、H7N9流感病毒等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D )
A.它由有机物组成B.它具有细胞结构
C.它能使其他生物致病D.它能复制产生后代
[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的简单结构,由于它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依靠复制繁殖后代,所以它是生物。
1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6.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命系统
C.生物不一定都属于生命系统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解析]单细胞生物体不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而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故其不属于生命系统;蛋白质和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 走近细胞2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目标导航 1.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方法,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________。
2.在__________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____________。
3.转动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
4.观察并用______________调焦。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分类依据细胞内有无以________为界限的细胞核。
2.生物分类(1)真核生物:由____________构成的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
(2)原核生物:由____________构成的生物,如细菌、蓝藻等。
①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生物。
②绝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________生物。
③原核生物中DNA分子主要分布的区域叫________。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或物质,如__________、细胞质和__________。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________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__________中产生。
3.建立意义揭示了细胞的__________和生物体结构的__________。
知识点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顺序是()①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②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③在低倍物境下看清物像,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④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2.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一章 走近细胞1 word版含解析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课时从生物圈到细胞目标导航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生命活动病毒不具有________结构,只有依赖__________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单个________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等。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和________的基本单位。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__________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_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结构层次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2.相互关系(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____________,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_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点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禽流感病毒和HIV的生存和复制繁殖的场所必须是()A.无机环境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C.生物体的细胞间质内D.生物体的活细胞内2.对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知识点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B.青蛙的表皮细胞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等各种生物4.下面所说的三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于哪个层次?(1)一个大肠杆菌:____________。
(2)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走近细胞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基础巩固]1.(2022·广东深圳外国语学校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这属于细胞学说所体现的细胞之间的统一性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有自己的生命,能够保持内部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都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施莱登和施旺没有观察所有细胞,却得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种推论是错误的,没有积极意义解析: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这反映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 项正确;细胞学说没有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项错误;多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不能单独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项错误;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提出了细胞学说,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这一结论是可靠的,D项错误。
答案:A2.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主要是施莱登和( )答案:C3.(2023·湖南月考)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
患者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诺如病毒为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超速离心的纯诺如病毒化学组成有核酸、蛋白质、脂质等C.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或适量饮酒不能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要科学预防传染病解析:诺如病毒为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化学组成中有核酸、蛋白质,但没有脂质,A项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大肠杆菌同时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细胞和个体层次,诺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诺如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任何层次,B 项错误;机体免疫调节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只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能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2020秋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课件:第1章 课时作业

(2)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解析 细胞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A 正确;蛋白质 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B 错误;“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不仅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 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还包括无机环境,C 错误;不是每种生 物个体都具备“系统”层次,如植物有“器官”层次,没有“系统”层次, D 错误。
解析
7.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理由是( ) 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 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 动 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 命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答案
解析 此段文字中,整个公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公园的所有桃树构成一 个种群,一只燕子是一个个体,一朵桃花属于植物的一个器官,D 正确。
解析
9.若下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对 a、b、c 三者关系 的理解正确的是( )
答案 C
答案
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图中 a、b、c 三者的关系是依次由 大到小相互包含,而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不同的种群组 成群落,生态系统、群落、种群符合这一关系,C 正确。
答案
解析 (1)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因此没有细胞 与个体之间的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活页作业](限时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苏、锡、常、镇四市调查)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核糖体C.有无叶绿体D.有无细胞壁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无叶绿体和细胞壁;核糖体是所有细胞生物都具有的细胞器。
答案:B2.2011年4月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心理。
关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由于HIV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所以其营寄生生活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D.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解析:艾滋病病毒(HIV)不具有细胞结构,不是单细胞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艾滋病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因而没有细胞器;病毒营寄生生活,因而培养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含有寄主细胞的培养基上培养。
答案:D3.(2012·东北师大附中摸底)右图中的三个圆圈①、②、③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A.肝细胞B.衣藻细胞C.乳酸菌细胞D.棉花叶肉细胞解析:由图可知,三个圆圈①、②、③有一个交集,就是指此细胞三种结构都具有,肝细胞没有细胞壁,乳酸菌细胞和棉花叶肉细胞没有中心体。
答案:B4.蓝藻细胞不能进行以下哪项生理活动()A.有丝分裂B.有氧呼吸C.光合作用D.基因突变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通常进行二分裂,只有真核细胞才能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A5.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
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而得出的。
答案:B6.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卵细胞体积较大是里面贮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
卵细胞体积大,其表面积与体积比相对较小,不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成熟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及无机盐离子都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多,所以线粒体多;精子头部主要是细胞核,细胞质集中在尾部而且较少,便于精子运动。
答案:B7.下图为某个人体内几种类型的细胞模式图,错误的叙述是()A.4种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B.4种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C.a在结构上属于真核细胞D.4种细胞在功能上是相似的解析:人体中的不同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增殖分化而来的。
图示4种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形态、结构不同,功能也是不同的。
答案:D8.(2011·东北三校联考)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花叶病毒⑥噬菌体A.从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C.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为异养型,③④为自养型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产者解析:烟草花叶病毒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不含有DNA;⑤烟草花叶病毒和⑥噬菌体都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蓝藻属于光能自养型生物;③硝化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属于生产者。
答案:C9.下列四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肺结核B.破伤风C.甲型流感D.细菌性痢疾解析: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疾病。
破伤风是由一种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答案:C10.(2012·合肥模拟)科学家经研究认为“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这一病毒主要由蜱虫传播。
下列与该病毒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布尼亚病毒体内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B.该病毒可能装配有蜱虫细胞的某些成分C.该病毒可通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方式产生变异,疫苗的研制必须具有针对性D.该病毒由于寄生在蜱虫细胞内,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解析: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四种碱基;新型布尼亚病毒要借助蜱虫体内的一些物质为原料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在蜱虫体内进行繁殖;病毒无染色体,不能产生染色体变异;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组成,非常微小,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答案:B11.将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装片放在80 ℃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的颜色(如右图所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楚为止B.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C.换上放大倍数为100×的物镜D.调节光圈或反光镜(电光源亮度)解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放在80℃的条件下处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
为了进一步看清A处的颜色,不需要增大放大倍数,只需调节视野亮度即可。
答案:D12.(2012·临川模拟)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其呼吸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群落是某一区域所有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自给自足的,而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解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包括原子、分子;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也没有呼吸作用,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繁殖;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自给自足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8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绵⑧SARS病原体⑨细菌(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A.洋葱B.兔子C.蘑菇D.蓝藻②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左下图)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右下图)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的________性。
解析:(1)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⑨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绵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而⑥HIV、⑧SARS病原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
(2)洋葱是植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兔子是动物,其细胞含有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核膜。
大肠杆菌是细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无核膜,在有无核膜这一方面与植物细胞相比充分显示细胞间的差异性。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⑦⑨(2)①A B D②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差异14.(15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
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4)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
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
(2)显微镜视野中物像呈一行时,换用高倍物镜后能看到的物像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即8×1/4=2个。
(3)高倍镜下视野最暗,能观察到物像数目最少,物像最大。
(4)显微镜使用时,要使用专用的擦镜纸擦试镜头,制作临时装片时要盖上盖玻片,再放到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观察时首先下降镜筒,使其镜头距玻片标本0.5 cm~1 cm处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