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区纯黄土坡体与滑坡关系浅析

合集下载

黄土地区滑坡成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黄土地区滑坡成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1概 况
11 坡情 税 简介 .滑 20 0 9年 9月 2 日 1 :0左 右 ,我 部 I 4 40 n 西 省 张 峰 水 库 输 水 总 于 Ⅶ 标 T 273~ 2+2
T 2 6 7段 1区吲填过程中 ,发现右侧边坡 出 2+ 9 现 掉 块 现 象 ,随 即人 员迅 速 撤 离 ,边 坡 出现 滑 坡, 测量仪器及部 分f填设备被滑塌体掩埋 , q - 有 5节已安装完成 的管道被掩埋许受挤 变形 , 承插 口产生裂缝 。滑塌体 长度约 6 m左右 , 0 高 度 3 m左 J ,滑塌体顶部 滑落距 离约 22 滑 0 右 . m, 塌体情况见网 12 … 12 过 程 简 述 .施 j : 我部 该段 施]: 时采取 开挖 、 装 、 填 安 作业顺序进行 。9月 2 3日该 段_ 丌挖完 成 2 m, 5 经 验 收 后 于 9月 2 3日下 午 进 行 管 道 安 装 , 9月 2 日 上午对 已安 装 区段 进 行 同 填 。后 续 完 成 沟 4 槽开挖成形 2 m并开始进 行管道安装 , 0, 正在开 挖未 成形 的沟槽 约 1m;沟 槽暴 露 总 长度约 5 6 m。塌方发 生时已安 装管道 I区问填 暴本完 0
工程 科 技
科 黑江 技信总 — 龙— — —
黄 土地 区滑坡 成 因及处 理 方法 分析
童 彬 彬 , 王 飞
( 、 州 市地 下铁 道 总 公 司运 营 事 业 总部 , 东 广 州 1广 广

起滑坡的各种原因。
50 1 2 陕 西铁 路 工程 职 业 技 术 学院 , 西 渭 南 74)0 13 t 、 ) 陕 11 ) 0
成。
I. 1 , 。 l n , q
山体 滑 坡 后 , 部 迅 速 七报 给 业 主 、 我 监

延安地区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滑带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微观结构变化机理研究

延安地区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滑带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微观结构变化机理研究

延安地区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滑带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微观
结构变化机理研究
延安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腹地,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它的过度开发及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环境极度恶化。

由于河流的侵蚀和人工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延安地区形成大量的滑坡灾害,在这些滑坡灾害中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分布最广,数目最多,严重危害着附近居民及城市的生命财产安全。

所以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的研究对于此类滑坡的预防和治理,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在研究查阅文献、搜集及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以延安市周边三处具有代表性的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滑坡灾害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常规试验、激光粒度仪、X—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及各种分析方法,获得滑带土的含水率、矿物组成、颗粒粒径分布、力学强度等物理力学特征参数及丰度、圆形度、离散指数、平均形状系数、定性频率、定向概率熵等微观结构特征参数,从而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研究成果表明,滑坡滑带土内的粘土矿物含量一般比滑体中的含量要高。

滑带土强度随着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土体中粘土矿物含量越大,粘聚力越大,内摩擦角相对变化较小。

干密度和垂直压力的变化对滑带土孔隙微观结构中定向性及孔径大小影响大,对颗粒微观结构影响小。

颗粒微观结构参数比孔隙微观结构参数对滑带土强度影响大,微观参数中颗粒单元体的排列分布情况对强度影响最大。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进一步研究滑坡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及参考价值。

延安市制药厂老滑坡形成及复活原因分析

延安市制药厂老滑坡形成及复活原因分析
形破 坏特 征
滑坡抗滑段 处 开挖基 坑 , 基 坑 边 界 距 老 滑 坡 坡 脚 约 7 m, 基坑宽度 1 8 m, 边坡角度 6 0 。 , 未开挖时基坑所在平 面与下方滑面垂直 距离约 9 . 5 m 。随 后发现 后缘 有变 形迹象 , 前 缘 高陡边 坡 处 , 有 局 部滑 塌 和变 形 。 虽老 滑 坡整 体处 于稳 定状 态 , 但坡 体安全 储备 不足 。 滑坡后壁与侧壁被地表流水侵蚀切 割较深 , 形成 两条 双 沟 同 源 的 侧 沟 和 弧 形 后 缘 。基 坑 开 挖 至 4 . 6 m
刷, 在外力作用下易造成老滑坡复活。 ( 2 ) 地质 构造 延 安市 有两 组 北东 向 、 一 组 北西 向隐 伏 断裂 发 育 , 因该断 裂 构造 在 中更 新 统 以来 并 未 活 动 , 对 滑 坡 一 带 地 壳活 动 的影 响较 小 。坡 体下 伏 基 岩 为侏 罗 系 的泥 页 岩、 砂岩。泥页岩风化较严重 , 易破碎 ; 砂岩完整 , 强度 好, 近 水平 状 产 出 , 构造变动不大 , 覆 于 泥 砂 岩 之 上 的 黄土原生节理十分发育, 节理间距几十厘米至两米 , 将 临空的土体切割成菱形 或柱 状体, 离石黄土 中发 育有 两组构造节理 , 走向分别为 6 0 。 一 7 0 。 和2 7 5 。 ~ 2 8 0 。 , 破 坏了黄土的完整性 , 特别是 滑动后的坡 体 , 节理张 开, 成 为地表 水 下渗 的通 道 , 导 致坡 体稳 定 性降低 。 ( 3 ) 地层 岩性 地层 岩 性是 引 发老 滑 坡 复 活 的 物 质 基 础 , 滑 坡 体 上部由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组成 , 下 部为侏罗系泥页 岩和砂岩。黄土发育于近水平的侏罗系泥页岩和砂岩 之上 , 斜 坡 表 层 的 马 兰黄 土 和 中 部 的 离 石 黄 土 垂 直 裂 隙 节理 发 育 , 雨季地表水 沿节理、 裂 隙渗 入 , 当其 含 水 量较大时 , 抗剪 强度 显著 降低 ; 土 体底部 为一层 泥页 岩, 能起到隔水作用 , 容 易在泥岩表面形成一层相对饱 水带 , 大幅度降低滑面的抗剪强度 。基 岩的古侵蚀面 与斜坡坡面倾向一致 , 由北西 向南东倾斜 。在雨季或 是 外 力作 用 下 , 上 述 两 种 原 因 均 可 导 致 老 滑 坡 沿 基 岩 面 再 次滑 动 。 ( 4 ) 降雨 与 地表 水 该地区雨季 持续时间较长 , 因雨水的大量渗入使 斜坡土层吸水软化 , 斜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 静水压 力和动水压 力均增大 , 水位浸泡土体, 导致老滑坡下滑 力增 加而 抗 滑段 土 体 的抗 滑 力 降 低 , 将 使 滑 坡 体 的稳 定 性进 一 步降 低 。 ( 5 ) 工程 开 挖活 动 延安市为典型的黄土区河谷城市 , 土地资源紧张 , 人 居 建窑 和 修建 房 屋 均 紧 靠 山脚 , 斩 坡 平 地 使 得 原 有 反 翘所 形成 的 抗滑 段 被 部 分或 全 部开 挖 , 破 坏 山体 原 有 的应 力分 布 状态 , 造 成 老 滑 坡 下 滑 力 不 变 而 坡 脚 段 抗滑力减小, 易导致前缘坡体发生蠕 动变形现象, 在降 雨等不利天气状况下 , 会进一步降低老滑坡稳定性 , 极 易导 致老 滑坡 变形 。此外 , 城 市 建 设 中人 工 开 挖 , 增大 了斜坡 的临空 面 , 使 老 滑坡 的整 体坡 角增 大 , 在 一 定程 度 上 降低 了老 滑坡 稳 定性 。

延安地区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抗滑桩加固研究的开题报告

延安地区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抗滑桩加固研究的开题报告

延安地区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抗滑桩加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延安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地形起伏较大,存在大量的陡坡和缓坡。

土壤质地为黄土,其相对稳定性较差,易受地震和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体发生滑动、坍塌等变形失稳现象,严重威胁着区域经济和民生安全。

为此,对延安地区的建筑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进行抗滑桩加固研究,是当地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二、选题意义建筑边坡稳定性是衡量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延安地区建筑边坡的稳定性,对于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区域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于解决当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推广抗滑桩加固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延安地区建筑边坡地质与工程背景调研:包括区域的地理、地质、地貌背景特征,以及建筑工程相关标准和规范。

2. 延安地区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现场监测,掌握当地建筑边坡的物理、力学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于建筑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

3. 抗滑桩加固方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和稳定性分析结果,针对性地设计抗滑桩的类型、数量、深度和间距等参数,并进行施工方案和费用预算。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查、现场监测、三维数字仿真建模、数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周:开题报告撰写、参考文献查找和整理。

2. 第二周:延安地区建筑边坡地质与工程背景调研、数据采集和处理。

3. 第三周:建筑边坡稳定性分析,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和开展计算机模拟。

4. 第四周:抗滑桩加固方案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获得相应的工程经济评价和费用预算。

5. 第五周:中期检查和修改研究方案,进一步完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6. 第六周:设计方案实施和监督,进行实地施工和现场监测,记录实验数据和效果评价。

7. 第七周:实验数据分析和总结,结合现实情况给出展望和改进建议,撰写结论和研究报告。

例析滑坡的形成机理

例析滑坡的形成机理

例析滑坡的形成机理延安市延长县属于黄土高原地区,属典型的黄土梁峁地貌类型,地形破碎,地质灾害频发。

近年来,伴随着人类经济与工程活动的加强,黄土滑坡灾害发生频率呈现增加的趋势,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財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甚至造成重大群死群伤灾难。

研究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其形成机理是有效减缓黄土滑坡灾害风险的基础[1]。

1.北硐渠滑坡概况北硐渠滑坡地处延长县延河河谷阶地左侧的黄土沟谷区,所处地段为七里村镇街道办二居委,滑坡坡脚沟谷处人口密集。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0′35.0″,北纬36°34′53.0″。

地貌单元为河谷阶地、黄土沟谷。

地层结构为上覆Q3eol上更新统马兰黄土,中层为中更新统Q2eol离石黄土,下伏中生界三迭系T3河湖相砂岩,该滑坡为土质牵引式新滑坡。

北硐渠滑坡,坡顶高程887m,坡脚高程811m,高差为76m。

坡度55°,主滑方向100°,平面形态呈半圆,剖面形态呈凸型(图1.1、1.2),坡面凌乱,冲沟发育,坡面上发育三条大冲沟,滑坡后缘近直立,高约3m,擦痕不明显,中部下雨曾有裂缝、落水洞出现。

该滑坡曾发生过两次滑移,经过现场勘探,滑坡发育在黄土中,坡体前缘,窑顶有裂缝。

引发的主要因素为人为开挖坡脚修建地基,造成原有坡体平衡条件破坏。

2.北硐渠滑坡形成机理分析北硐渠滑坡为黄土滑坡,受多种因素控制。

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该滑坡坡面形态呈凸型,整体坡度较大,地处延长县县城附近的黄土沟谷区,地形切割强烈,上覆第四系的Q3eol马兰黄土,中层为第四系Q2eol离石黄土,为滑坡主体,下伏三迭系T3河湖相砂岩。

坡面冲沟发育,坡面破碎,杂草及刺槐等植被覆盖坡面。

此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坡脚处人类活动频繁,多在滑坡坡脚处开挖平基建房,破坏了坡体原有平衡条件,在降雨时前面产生滑塌,使临空面进一步加大,最终导致坡体破坏(照片1、照片2)。

3.滑坡稳定性分析3.1 现场调查结果北硐渠滑坡在2006年曾发生二次滑移,后壁处出现拉裂裂缝三四处,宽约5cm左右,为滑坡后堑开裂,但中部未见岩缝和变形。

陕西延安地区黄土滑坡特征及其活跃性分期

陕西延安地区黄土滑坡特征及其活跃性分期

陕西延安地区黄土滑坡特征及其活跃性分期刘朋飞;李滨;陈志新【摘要】Yanan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oess Plateau and frequ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This paper, combin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detailed survey results analysis Landslid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region environment change.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analysis types and functions of sliding surface from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The second, from the loess sedimentary law, the loes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reduce gradually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physieo-mechanieal properties along with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hanges, the scale of loess landslide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has certain regularity; The thir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hanges in temperature hot and humid climate change in loess landslides are three active period is discussed.%延安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地质灾害频发。

延安地区构造抬升与滑坡的形成相关性分析

延安地区构造抬升与滑坡的形成相关性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词 : 延安 ; 构造抬升 ; 滑坡 ; 沟谷 中图分类号 : T U4 3 ; P 6 4 2 .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1 6 8 3 ( 2 0 1 3 ) 0 0 1 — 0 0 8 3 — 0 3
Co r r e l a t i o n Ana l y s i s Be t we e n Te c t o ni c Upl i f t a nd t he Fo r ma t i o n o f La n d s l i d e i n Ya n ' a n Re g i o n
梁、 峁地形 发展 , 此外 , 黄土斜 坡在抬 升运动 的过程 中, 发育 大量 的黄土节理裂 隙 , 使 坡体 破碎 , 加速 了风化 作用 和地下
第1 1 卷 0 1 期 2 0 1 3 年 2 月
南 水 北 调 与 水 利 科 技
S o u t h - t o - No r t h Wa t e r T r a n s f e r s a n d Wa t e r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LI U Pe n g - f e i , CH EN Zh i — x i n , S UN Yi b o 。
( C h a n g a ' n U n i v e r s i t y, a . S c h o o l o f Ge o l o g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S u r v e y i n g En g i n e e r i n g; b . S c h o o l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三趾马红土对延安市黄土滑坡灾害的作用分析

三趾马红土对延安市黄土滑坡灾害的作用分析

三趾马红土对延安市黄土滑坡灾害的作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根据陕西省延安市黄土滑坡的具体情况,结合延安市黄土-红粘土(三趾马红土)滑坡的形成过程,阐述红粘土的特征及分布,并分析得出红粘土对滑坡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黄土滑坡形成机制控制作用0 前言滑坡灾害是指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在各种自然、人为营力因素影响下受重力作用沿一定的滑动面(带)整体向下滑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各项社会活动以及资源所造成的灾害。

延安市内滑坡是最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具有分布面广,数量大,活动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

然而,黄土-红粘土滑坡在延安市总滑坡灾害中占有巨大的比重,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1黄土-红粘土坡体的概述及形成在上新世(N2)的近三百多万年间,黄土高原处于相对稳定的近似亚热带的古气候环境,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广泛沉积了一套以湖相为主的红色土状沉积,因富含三趾马化石而称为三趾马红土,其厚度在数米与上百米之间。

岩性主要红色的硬粘性土,并夹有砂、砂砾的层状红色地层。

由于构造运动,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上新世的红土以及其他老地层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形成了相对高差较大的红土高原区和在平缓的古剥蚀面上发育的薄层红色土状风化壳。

此后在北方干冷古气候环境的季风作用下, 大面积的风成黄土堆积开始形成。

尤其是晚更新世时期,马兰黄土的大量堆积,在广大的古高原面上普遍形成了厚层黄土覆盖层。

中更新世末期的湿热古气候和地壳强烈隆起,在离石黄土和老地层表面形成了风化壳,而后在地表水的强烈侵蚀切割作用下,黄土塬边和黄土梁沟间形成了大量的红粘土与黄土复合型斜坡坡体(见图1-1)。

到全新世早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海平面上升,降雨量增多。

降雨导致黄土高原大量冲沟的形成,沟谷水流对黄土斜坡带的侵蚀切割强烈;河水位暴涨时,侧向侵蚀加剧,在形成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沟壑密布的丘陵沟壑现代地貌特征的同时,导致了黄土塬边和黄土梁边三趾马红土与黄土不整合面的临空,使三趾马红土在岸坡和冲沟沟底局部裸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地区纯黄土坡体与滑坡关系浅析
摘要:延安地区纯黄土坡体主要是由上更新世黄土(Q3,也称为新黄土)、全新世黄土(Q4,也称为新近堆积黄土)组成,一般披覆在中更新世黄土上。

本文通过结合延安地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对纯黄土坡体与滑坡灾害的关系进行做以浅析,对延安市滑坡灾害的预防与治理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纯黄土坡体滑坡
0 前言
根据区内调查资料,黄土坡体发生的滑坡有两种情况,一是发生在单一性质的黄土层内的滑坡主要发育在晚更新世黄土中,在延安市北部砂黄土中较多。

二是沟谷切穿中更新世黄土或晚更新世黄土披覆于中更新世黄土之上(照片1-1),中更新世黄土中的倾斜古土壤层成为软弱结构面,是产生滑坡的内部因素。

1 纯黄土滑坡灾害介绍
从调查统计结果,延安市北部地区主要出露马兰黄土(Q3),其厚度变化较大,一般披覆堆积在古地形侵蚀面上。

黄土滑坡滑体的规模一般比较小,调查中发现滑坡体积最大为7680m3,最小仅为3m3,平均为1100m3,均为小型滑坡(照片1-2)。

滑体主要由全新世、晚更新世黄土滑坡堆积物组成,结构零乱,颜色混杂或较均一,呈灰黄色或浅黄色,黄土的内聚力随含水量的增高而显著减小,内摩擦力也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疏松不稳定的结构,决定了内聚力较低。

黄土地层构成的斜坡在降水和河流侵蚀作用等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动。

滑体厚度一般<10m,一般为浅层小型滑坡,滑体初始坡度60°~65°。

2 延安市纯黄土滑坡灾害分布情况
延安市的黄土覆盖厚度平均在15m左右,基本呈披覆式结构覆盖于下伏地层上,分布广泛。

黄土滑坡分布较多的县区其所在的位置的黄土覆盖厚度较大,并且北部的黄土分布厚度要大于南部地区。

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自然地质历史时期内,大气候环境的不同对黄土南北分布的物理、力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北部地区黄土的粒径、含砂量都要大于南部地区,从而使北部地区的黄土在粘结力等性质上差于南部地区的黄土;其二北部白于山脉在构造作用下隆起,河谷发育而植被较稀少。

故纯黄土坡体中发育的滑坡分布也是北部地区多于南部地区。

从区内滑坡类型数量上看,发育在黄土层内的滑坡占了全区滑坡总数的40.2%。

主要分布于斜坡由黄土构成的梁峁丘陵沟壑地区。

梁峁丘陵地貌占据了延安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而北部地区是灾害发生相对密集的区域。

经过调查,其中北部的黄土层内滑坡占全区黄土层内滑坡总数的64.86%。

此类滑坡破坏模式以牵引式为主,多为滑移-拉裂型,滑面较为规则。

滑坡结构类型在各县区的分布见下图(图2-1),由图可知,黄土内部滑坡在各个县(区),均有发生。

3 纯黄土坡体与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纯黄体坡体类型为黄土层内斜坡,在天然状态下,黄土含水量较低,土质坚硬,比较稳定。

本文利用宝塔山土工试验原始数据(表3-1),对此斜坡坡体进行模拟,分析坡体内剪应力、位移变化等情况。

这里在不考虑降雨的因素,固定坡高,单独从坡度变化对黄土斜坡坡体的受力情况模拟说明,进而对斜坡稳定性与坡度关系进行分析。

对同一坡体的不同坡度(表3-2)进行模拟,从剪应力图上可以看出不同坡度的应力集中点是一样的,都是在坡脚转折处形成集中,其剪应力(3-3至图3-5)所示。

最大剪应力分布均为向上凹的圆弧,并且随着坡度的增加其剪应力也逐渐的变大(图3-6),当其坡度超过一定值时,其应力值就会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斜坡就会失稳发生滑动;从应力比较集中的坡脚处可以看出,坡脚处如果受到破坏,则会对整个斜坡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人工活动开挖致使黄土滑坡发生的情况即属于此种类型。

从延安市的实地调查可知,20m高度的黄土斜坡在坡度小于60°时相对较为稳定,而坡度大于60°时极则易失稳。

其主要原因是组成坡体晚更新世黄土及新近堆积黄土力学强度较低所致。

4 结论:
以延安市纯黄土滑坡特点、形成机理为例,阐述了黄土内部与滑坡形成、演化的关系,总结出了滑坡发育与纯黄土坡体的相关性规律;并运用MIDAS软件对典型纯黄土滑坡进行模拟分析,论证了坡度、地层、等条件对坡体结构的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雷祥义等.黄土高原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2]黄玉华等.陕北黄土丘陵区威胁窑洞民居的地质灾害问题—以陕西延安地区为例[J].地质通报第27卷第8期
[3]陈志新等.延安市地质灾害详查报告[M] .2008
[4]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5]宋宪琳.延安市破体结构类型与地质灾害关系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2
[6]杨艳等.延安市滑坡特征分析[M].云南:科海故事博览画报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