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的简单经过一百字

虎门销烟的简单经过一百字
1838年,林则徐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奉旨到广东禁烟。
但是他知道在广东当权的多是一些贪官污吏,腐败无能。
所以当林则徐到达广东之后,他就和几个近身部下,乔装打扮,到民众中探察民情去了。
第一天,林则徐打扮成苦力模样,到珠江边的码头去打探消息。
第二天,林则徐又打扮成大烟鬼,到大烟馆里跟烟客们聊天。
第三天,林则徐又和随从们到广州的大小茶楼去,一边饮茶,一边和茶客们交谈。
查清了官府如何与洋鬼子勾结贩烟的实情,并把贪官的名字都记在心里。
随后,林则徐去总督府上任了。
林则徐上任之后,就把那些参与勾结洋人贩烟的官员、烟贩统统抓起来,依法办理了。
最后,林则徐讲没收的烟都集中在虎门,当众销毁了。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毒物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烟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毒物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为民族英雄。
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
林则徐虎门销烟读后感

林则徐虎门销烟读后感《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一部以林则徐为主角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他在虎门销烟的故事。
林则徐是一位忠诚的官员,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去打击鸦片贸易。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但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部小说通过林则徐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爱国者的形象,让人深受感动。
读完《林则徐虎门销烟》,我深深地被林则徐的忠诚和坚韧所打动。
他不仅是一个有远见的官员,更是一个爱国者。
在当时,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而林则徐决心要铲除这一祸害。
他不畏艰险,不惜牺牲,最终成功地打击了鸦片贸易,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的行为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国的伟大和宝贵。
除了林则徐的形象,小说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和人物。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了烟雾和战火的年代。
虎门销烟的场景尤为震撼,那种浩大的场面和激烈的斗争让人印象深刻。
而林则徐的同事和部下们也是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和林则徐一起奋斗,为国家的利益不计一切代价。
这些形象的塑造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过阅读《林则徐虎门销烟》,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爱国和忠诚的道理。
林则徐是一个忠诚的官员,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责任感让我深受感动。
他的行为告诉我,一个人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而他的爱国行为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像林则徐一样,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努力。
总的来说,读完《林则徐虎门销烟》,我深深地被林则徐的形象和他的故事所感动。
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爱国和忠诚的感人故事。
我相信,每个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对林则徐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和他的故事充满敬佩和感激。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_历史故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导读:虎门销烟,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中国清朝钦差大臣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公元1820xx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第一次鸦片,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林则徐再也看不下去了.林则徐虎门硝烟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过鸦片,亲身感受过洋烟的毒害,林则徐的警告使他触目惊心.于是他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公元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没有把他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上银子,没有过不了的关.于是,他们派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为代表,去求见林则徐,暗示贿赂的数目. 可这一回,烟贩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林则徐听完了来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他命令伍绍荣回去告诉外国主子:限三天以内,把所带的鸦片全部交官,并且签立今后永远不夹带鸦片的.如果胆敢违令,一经查出,货物一律充公,贩卖鸦片的商人一律处死. 英国大烟贩颠地,是外国鸦片商人的头目,手中还拥有走私武装.他先是呈报了一千箱鸦片,妄图蒙混过关.林则徐早就调查过海上商船的情况,知道他弄虚作假,下令传讯颠地,对他提出警告.颠地回船后,继续拖延,对缉私人员进行武力挑衅,于是林则徐决定逮捕他.英商监督义律把颠地藏匿在商馆里,拒不交出,还以战争叫嚣相威胁.林则徐针锋相对,封锁了黄埔一带的江面,又派兵包围了商馆.广州百姓自愿参加巡逻,一防颠地潜逃,二防内奸混入.商馆断水断粮,义律再也无法顽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两万多箱鸦片.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林则徐在查禁鸦片的同时,加强了海岸的军事防备.他修固和增筑炮台,在珠江口的海面上设置木排铁链,还招募水兵,组织团练,发动民众保卫海疆.虎门销烟后,义律率英国兵船多次发起武力挑衅,都被中国军队击退.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能力.。
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林则徐,字韫玉,号梅庵,江苏常州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者,其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他在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发生在1841年的一件重大事件。
当时,英国人通过鸦片贸易大大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严重危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林则徐深知鸦片问题的严重性,遂上书朝廷,请求禁烟。
然而,朝廷并未重视此事,反而以其扰民为由,不予理会。
林则徐深感愤慨,便决定自行行动,于是在虎门率领官兵,严令查禁鸦片,并发动了虎门销烟的行动。
林则徐的这一行动,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
他以自己的名誉和责任感,率领官兵,坚决查禁鸦片,展现了一位政治家的担当和决断。
虽然他的行动并未获得朝廷的支持,但他却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尊敬。
他的这一举动,不仅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更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抗英斗争树立了典范。
虎门销烟的故事,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成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林则徐的这一行动,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他对法理的坚守和对民族利益的维护。
他的这一行动,为中国的反侵略斗争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精神标杆。
虎门销烟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抗英斗争精神,更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林则徐的这一行动,为中国的反侵略斗争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精神标杆。
这一段历史,不仅让我们铭记过去,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虎门销烟的故事,不仅是林则徐的故事,更是中国人民的故事。
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为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决心。
这一段历史,不仅让我们铭记过去,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在今天,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近代史——虎门销烟

销毁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 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 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 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 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 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 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倒 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名士 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搅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 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当天日记里又说:“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 徙,以避其毒也。”
收烟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 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烟贩在 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 茶叶五斤。 缴烟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 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 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 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 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 (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 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 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39年6月3 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 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 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 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后来由中华民国 政府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希望你喜欢!虎门销烟的主要过程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
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
”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题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等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1839年4月11日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1839年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
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
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
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
林则徐禁烟 虎门销烟的故事

精心整理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禁烟献:大3月28胜利。
又2119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
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
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
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外考虑,其见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剑闯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绝不让他走出来。
林则徐下令十三行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
十三行内有350名外国人,只得亲自去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挤牛奶,做平时根本不用动手做的家务。
缴烟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一,义律屈服,愿意约见任何一名官员。
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但义律又不出现。
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于二月十四朝早六时服从林则徐之命令。
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20283箱禀》;从林则徐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
不过义律留有后着,他不让外国烟商直接交鸦片给林则徐,而是先交给他,再以“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缴出鸦片,连利息、运费一共20238箱鸦片。
林则徐

林则徐的主要事迹就是虎门销烟。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林则徐的主要事迹: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我国走私毒品鸦片(俗称大烟).他们的目的,一是用鸦片换取白银,掠夺我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於他们侵略。
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
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
他说:再不禁烟,我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
为了国家的尊严,必须禁烟。
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
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
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
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
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
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
那时候,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文天祥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召募起3万壮士,组成义军,抗元救国。
有人说:“元军人那么多,你这么点人怎么抵挡?不是虎羊相拚吗?”文天祥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
我力量虽然单薄,也要为国尽力呀!”后来,南宋统治者投降了元军,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
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
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不久,他兵败被俘,坚决不肯投降,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
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慷慨就义。
多少年来,文天祥的救国精神,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 •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第二天林则徐在 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 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 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 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 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 •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 3月28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 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 • 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 1188127公斤。 •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 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 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 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 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 闻名的“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
展示小组令人不舒服,可使人头晕 目眩、恶心或头痛,但随后可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 的欣快感。为了达到麻木的瞑想状态,吸烟者需要纹丝不 动和安静。吸食鸦片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尚能保持职业和 智力活动,但如果吸烟太多,则变得瘦弱不堪,面无血色, 目光发直发呆,瞳孔缩小,失眠,对什么都无所谓。长期 吸食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因而人体的整个衰弱 使得鸦片成瘾者极易患染各种疾病。吸食鸦片成瘾后,可 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 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 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 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 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 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 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 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 族利益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仰。
• 在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之前,中国对外出口的茶叶丝绸瓷 器等产品使中英之间的进出口产生了贸易逆差。而在发展 资本主义的英国需要大量白银,就通过这种不法的手段打 开中国市场改变中国闭关锁国的现状,从中获取暴利。
• 清朝统治者期望维护极权统治的心理观念是“闭关锁国” 的根本原因 。 基于保护传统文化。事实上是对本国国民 的愚民政策。 保障本地经济发展,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 清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同时也很抵制 外来商品。 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合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的渗透。
• 首先是对吸烟人的身体的危害 ,其次是对国家的危害, 白银外流 。然后对社会的危害 。做官的吸烟了就要贪污 和加税来得到买烟的钱。穷人吸烟,就只能去杀人抢劫盗 窃。对文化风俗的危害,中国多少年流传和建立起来的道 德风尚毁于一旦。 • 为了抑制鸦片在中国的流通,清政府决定实行禁烟。任命 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