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满足当前需要,不影响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方式进行发展,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由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提出,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共同未来》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将可持续发展提升为全球性的议程。
在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中,传统的非可持续发展方式引起了环境自然资源的枯竭和污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人类开始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绿色技术和经济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联合国也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设立了许多机构与举办了许多会议和活动。
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地球峰会”为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此次峰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重要法律文件。
近年来,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
国家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针,规划出台一系列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高质量转型。
此外,中国
也在倡导生态友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广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减轻环境负荷等方面持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同时注意应对不同的环境、资源、文化和经济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总之,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效是不容忽视的。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
全球各地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尚有许多的社会和环境问题,需要进行
实质性的改善,这也需要全球合作和大家的共同努力。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旨在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并追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意识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引发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1972年,联合国举办了一场名为《人类环境会议》的会议,这是第一次国际性的环境会议。
会议强调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一理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普及。
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一个名为“世界委员会环境与发展”的专门机构,该机构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也被称为布鲁特兰德报告。
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定义和解释,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和环境。
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一次名为“地球峰会”的国际会议,也被称为里约峰会。
会议通过了一份名为《里约宣言》的文件,其中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此外,会议还通过了两个重要的国际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2000年,联合国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其中包括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这些目标涵盖了贫困减少、教育改善、性别平等、健康促进等多个方面。
2015年,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确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到2030年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证明了人类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不断追求。
它提醒我们,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社会为代价。
我们需要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正。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当前和未来的世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妨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公正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起源于1970年代的环境运动和资源危机。
当时,人们开始关注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联合国于1983年成立了一个专门机构——世界委员会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CED),并在1987年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指导思想。
3.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可持续发展包括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
3.1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要求实现经济的增长、就业的增加和财富的分配。
然而,经济发展必须同时考虑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增长。
3.2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它要求建设公平、和谐和稳定的社会。
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健康、就业等方面的发展,旨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它要求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提高环境的可持续性。
4. 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里程碑来展开:4.1 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妨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
这一定义为后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
4.2 制定可持续发展议程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制定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21》。
这一议程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原则,并提出了行动计划,包括减贫、城市发展、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4.3 签署《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1997年,国际社会成员在日本京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约定了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方案。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及其内涵

的顺利实施。
海外土地整理取得成功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有一部详细、严格的法律保障。
在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增加并突出了土地整理的内容,而且把它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
该法第三章第41条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
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
”。
上述有关规定,对于搞好土地整理工作,无疑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参考文献[1]刘鸿、刘柞臣,土地整理新思维.中国土地,第三期,1997。
[2]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规划司,关于土地整理的初步研究与思考.中国土地报,1997年3月18日。
[3]单卫东,土地整理的模式、潜力及发展战略.中国土地报,1997年5月17日。
[4]林培等,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
[5]马克伟等,土地大辞典.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
[6]姚坤一,建设用地管理.上海:百家出版社,1996。
Land Con sol idetion and Pr i nc ipleZhang Q inw ei(D epartm en t of geography,X ianyang T eachers’Co llege,X ianyang712000)Abstract:T he land con so lideti on is a co re con ten t on the new p eri od that deep en ing the land m anage,i m p lem en ting the land fundam en tal con try po licy and ach ieveing the cu ltivated land to tal developm en ts balance.T h is p ap er acco rding to the p resen t p ractice of land con so lideti on at hom e and ab road,the au tho r discu sses the concep t,o rigia and sigificance of land con so lideti on,and advances the basic p rinci p les that w e m u st up ho ld on the land con so lideti on.Key words:land con so lideti on;sign ificance;p rinci p le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及其内涵本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自20世纪末以来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而关于这些话题的讨论也因此变得愈发纷繁复杂。
历史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话题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浮出水面,并不断演变和发展,从而推动了各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环境保护的历史发展环境保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人们在理解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后,开始积极倡导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例如,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中,如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中,就融入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19世纪末期,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各种污染物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排放到环境中,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此时,欧美国家开始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72年首次召开了联合国环境峰会,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开始更加关注环境问题,并且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环境。
经过多年的努力,当代现代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各国政府倡导绿色生态,市民也逐渐加强了环保意识。
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为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手段,如环境监测和尾气净化等。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坚持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生态平衡的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文明中,以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为代表的一些宗教文化中,都蕴含着对于生态平衡的追求和对环保的支持。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联合国环境会议上,之后在1987年专门成立了由联合国主导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199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了历史上的首个可持续发展大会,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目标。
在随后的国际会议中,联合国重新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还发起了许多相关的国际行动和合作。
此外,越来越多的各国政府、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加入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来,共同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思想,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不平等。
19世纪末,一些先驱者开始反思工业化进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关的理念。
其中,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是早期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19世纪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幸福原则”,主张经济发展应该追求最大化社会福利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他认为,只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能持续。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得到了更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由于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担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开始被广泛讨论。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全球环境峰会,将环境问题放在了全球议程上。
这次峰会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里程碑之一。
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强调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指出,经济增长必须与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被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所接受,并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议题。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地球峰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议程21》(Agenda 21),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了行动计划。
此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可持续发展历程

可持续发展历程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人们已经意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社会进步也不能忽视公平与正义。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20世纪初,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引
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等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20世纪70年代诞生了环境保护运动,并逐渐引起
了全球的关注。
这一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乎环境,还应包括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上一
份重要的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发布,首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这份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现今世代需求的方式,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
足其需求的能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发展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济、提倡可持续农业和城市规划等。
此外,国际社会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国际机构和合作机制,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等,以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然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和贫困等问题仍然严重存在,需要全球各方共
同努力。
唯有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认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关注。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
早期阶段:在20世纪初,人们开始关注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
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提出了“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并致力于建立国家公园和保护自然环境。
此外,瑞典科学家斯文·赫定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1916年首次提出了“永续发展”的概念,主张人类应该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
中期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进一步发展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平衡。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提出了“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目标,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此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渐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推广,并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要议题。
现代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可持续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在这个阶段,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枯竭等。
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里约地球峰会,会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议程21》并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
此后,各国纷纷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并加强了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总结来说,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现代阶段的发展。
从早期的关注资源利用到中期的平衡发展,再到现代的全球合作,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未来,我们应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