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历任校长

合集下载

西北大学历任校长

西北大学历任校长

1978年6月,郭琦被任命为西北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刘健任副校长,巩重起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伯声、杨德厚、郭绳武、吴元玉任副校长。

1979年4月4日,刘敬修任西北大学副书记、副校长。

1980年1月,张伯声出任西安地质学院党委委员,不再担任西北大学副校长职务。

1982年4月,巩重起任西北大学校长,宫自杰任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免去郭琦西北大学校长职务。

1983年9月23日,张岂之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1984年7月,巩重起担任西北大学党委书记,党新益任党委副书记,张棣、陈汤臣任副校长,郭琦任西北大学顾问。

1985年4月9日,张岂之任西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1987年1月13日,孙平任西北大学党委书记,董丁诚任副书记,党新益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免去其党委副书记的职务。

1989年3月9日,张岂之任西北大学校长;董丁诚任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刘舜康任党委副书记;郝克刚、陈汤臣、党新益任副校长。

免去孙平西北大学党委书记、常委职务,张棣副校长职务。

5月30日,王剑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1991年8月30日,董丁诚任西北大学党委书记;郝克刚任西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张岂之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免去其党委常委、校长职务。

1993年1月27日,余华青任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栓才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1994年12月22日,郝克刚任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舜康任西北大学常务副校长,免去其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职务。

陈宗兴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免去陈汤臣副校长职务,退休。

1995年12月6日,陈宗兴任西北大学校长,李军锋任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忠民任西北大学副校长,郝克刚任西北大学正校级调研员,免去其西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王剑任西北大学副校级调研员,免去其西北大学副校长职务。

1996年7月2日,朱开平任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余华青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免去其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职务;杨春德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1997年7月21日,王忠民任西北大学校长,增补为党委常委;免去陈宗兴西北大学校长职务。

刘季洪先生在国立西北大学

刘季洪先生在国立西北大学
第2 1卷第 1期 2 0 1 4年 3月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X i a nF a n y i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 . 2 1N o . 1 M a r . 2 0 1 4
◎史哲论
刘季洪先生在国立西北大学

赵弘毅
( 西北大学,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9 )
在西北大学 1 1 0余年办学历史上, 历任校长 达9 0余人, 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 著名专家教授、 历史文化名人和政府官吏。他们对学校事业的发 展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其中有些人, 如中国古 生物学创始人、 学部委员杨钟健, 居里夫人学生、 著名地质学家、 著名物理学家、 学部委员岳 稢 恒, 地壳波浪构造学派创始人、 学部委员张伯声, 著名 马克思主 义 史 学 家、 教 育 学 家、 学部委员侯外庐 等, 人们对其办学业绩、 学术贡献, 都给予了高度 评价, 学校还为其单独塑像, 树碑立传, 以励后人。 然而, 对某些在特殊历史时期任职的校长, 因对其 看法有异, 研究不够, 或者鲜为人知, 或者给予了 欠公正的评价, 刘季洪校长就是其中之一。1 9 9 6 年1 0月 2 2日, 台湾两岸民间交流参访团到西大 访问, 双方就学历互认、 学术文化与学生交流等事 项进行商谈。席间, 时任台湾“ 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 的刘季洪之子刘万航, 对促进两岸学术文化 交流颇感兴趣, 并问起西大对他的父亲在国立西 大任校长期间的工作怎么看, 希望能提供相关资 料。当时曾因刘季洪在国立西大任内, 在处理学 潮问题上, 忠实地执行了国民党当局旨意, 开除过 争取民 主、 追 求 进 步 的 师 生, 而被称为 “ 反动校
长” , 无人未能正面应对, 更未提供片言只字。鄙 人当时曾 承 诺, 会 后 代 为 注 意 收 集 其 相 关 资 料。 可后因时局变化, 再无来往, 亦因本人退休, 未能 实现其诺言。近因参与“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中 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 学术活动, 重见刘季洪名 字, 便引发了对刘研究的兴趣。从现有的文献资 料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刘季洪虽为官吏型校 长, 身负繁重的政治性活动, 但在掌管西大校政期 间, 还是在其位, 谋其政, 未亏职守, 特别是在支持 青年从军、 学校复员迁建、 改善办学条件、 推动教 学科研发展等方面, 恪尽职守,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 的工作,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用刘自己的话 说, 对此, “ 均在注意, 决尽最大努力。 ”

侯外庐:西大治校

侯外庐:西大治校

侯外庐:西大治校作者:潘宏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10期侯外庐,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1903年2月6日生于平遥县西王智村,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教育学家、著名学者。

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担任过哈尔滨大学、北平大学、香港达德学院等著名高等学府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北师大历史系主任等职。

1950年3月10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命令,任命侯外庐为西北大学校长。

履任以后,面对西北大学百废待兴的状况,侯外庐先生审时度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踏踏实实的改革,建立起“新三风”,即新校风、新学风、新研究风。

他在西大治校的先进经验不仅大大推动了西大的跨越式发展,对当前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代大师的人格魅力侯外庐是我国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是中国社会史、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卓越奠基人。

他的《中国思想通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著作,以丰富的史料和非凡的见识滋养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史学工作者,中国很多著名的历史学家都对他有极高的评价。

除此之外,侯外庐在学术研究中,非常注意团体的力量,他有效地将独立研究和集体智慧结合在一起,坚守着对真理“韧的追求”,保持着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创造性理论活力。

他以独树一帜的理论建树和不肯曲学阿世的崇高人格,赢得了学者们的拳拳服膺和衷心敬仰。

在任西北大学校长期间,侯外庐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果断提出了“求实创新”的校训,并大力发展工科,亲手建立起西北大学地质学专业,为我国石油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赢得了西大师生的尊重和敬仰,在西北大学享有极高的威望,口碑极好。

后来,侯外庐因工作调动离开了西北大学。

离校后他一直惦记着西北大学的发展和学校的师生,尤其是在晚年一直想回校看看,最后却遗憾地未能如愿。

去世后,他的一半骨灰埋在八宝山烈士公墓,另一半骨灰则长眠于西北大学的校园里。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大学是传承文明的理想之地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大学是传承文明的理想之地

西北⼤学校长郭⽴宏:⼤学是传承⽂明的理想之地【回到母校任校长的感受】T:你曾经是西北⼤学的学⽣,重新回到母校任校长,有什么不同的感受?G:我1981年进⼊西北⼤学学习,1988年开始在西北⼤学任教,去年回母校担任校长。

我与西⼤结下不解之缘,这个缘分还将伴我终⾝。

重回母校,我的感受可以⽤6个字来概括,就是“感恩”“敬畏”“担当”。

感恩母校给予我的⼀切。

曾在西⼤⼆⼗多年的学习⼯作,为我⼈⽣打下了丰富的⼈⽂底⾊,烙上了深深的西⼤情怀。

⽽在我离开西⼤的10年中,⽆论何时何地,母校都是我可倚靠的精神家园,我都能深刻感受到西北⼤学带给我的⾃豪与骄傲。

作为⼀名西⼤⼈,⼜回到母校,唯有感恩,不敢任性。

敬畏母校崇⾼的⼤学精神。

西⼤有110多年的光辉历程,积淀厚重,精神崇⾼。

我曾经强调过,她根植于陕西⼤地,给⼀碗⽔就能疯长;给⼀⽀点就敢攀登;给⼀块化⽯就可以对话历史,以朴素的环境培养了20余万才任天下的优秀学⼦。

特别是“公诚勤朴”的校训厚重⽽不张扬,内敛⽽不外露,形成了独特的⽂化品位,是滋养⼀代代西⼤⼈成长的⽂化⼟壤。

这种敬重和敬畏之⼼也是我前进的不懈动⼒。

担当母校建设发展的重任。

西⼤的发展凝聚着⼀代代⼈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能观望,不能有半点滞留,仍须开⾜马⼒、跨越发展。

我回校⼯作⼀年多时间,我更加深切感受到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时刻提醒⾃⼰要保障好、服务好西⼤的发展,要回归常识、抓住本质、尊重规律、注重长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态,接好接⼒棒,稳步推进各项⼯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为建设特⾊⾼⽔平研究型的⼀流⼤学⼀流学科贡献⾃⼰的⼒量。

【西北⼤学在“双⼀流”建设中的定位】T:2015年11⽉,国务院下发《统筹推进世界⼀流⼤学和⼀流学科建设总体⽅案》,这是我们国家第⼀次以政府名义正式提出我国⼤学、学科要在⼀定时间内进⼊世界⼀流前列的宏伟⽬标。

西北⼤学在“双⼀流”建设中的定位是什么?G:《统筹推进世界⼀流⼤学和⼀流学科建设总体⽅案》强调推动⼀批⾼⽔平⼤学和学科进⼊世界⼀流⾏列或前列,培养⼀流⼈才,产出⼀流成果。

西北大学百年校庆观后有感

西北大学百年校庆观后有感

西北大学百年校庆观后有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西北大学就如同校歌里所说的“汉唐圣地,西北上庠,风雨设帐历沧桑”。

百年的沧桑和淬炼,才造就了它今日的温和与从容。

自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和国家的命运枝附叶着,与历史环环相扣。

西北大学,这所中国西北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坐落在西安六百年古老明城墙下,自1901年慈禧太后的幡然醒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14年。

回顾这114年的艰苦卓绝,不禁让人感叹,成功的背后总会有无数次的狂风骤雨,而胜者就是那些砥砺前行的人。

抗日战争中那些举步维艰的日子并没有挫败年轻的西北大学,反而在那枪林弹雨的艰难时刻中淬炼出了西北大学“公诚勤朴”的校训。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黎锦熙教授曾撰文阐述了“公诚勤朴”的含义:“公诚勤朴”校风养成,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

“公”以去私,用绝党争;“诚”者天地之道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此足以去弱,弱源于虚,诚则实亦;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足以去贫,非仅治学修业宜尔也;勤以开源,朴以节流,然朴之意又不止此,乃巧诈之反也。

在这历史长河的奔涌不息中,西北大学逐渐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通过《皇牌大放送——西北大学》,我们重温着百年西大的历史文化进程。

上个世纪初的1902年陕西大学堂成立,到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1912年,时任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的张凤岁羽从关系于“现时之建设”、“将来之建设”和“外部之防御”出发,力主将陕西大学堂与陕西的另外几所学堂合组成为西北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流亡西安的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以及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研究院等高校合并成立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移校城固小城,又先后定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举行侯伯宇李仪祉张凤——塑像揭幕仪式

西北大学举行侯伯宇李仪祉张凤——塑像揭幕仪式

龙源期刊网
西北大学举行侯伯宇李仪祉张凤——塑像揭幕仪式
作者:
来源:《现代企业》2012年第10期
本刊讯 10月11日,西北大学在长安校区隆重举行了侯伯宇、李仪祉、张凤翙塑像揭幕仪式。

这个仪式是西北大学110周年校庆的重要内容。

侯伯宇教授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今年9月份,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先进典型,9月27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中共陕西省委联合举办的“侯伯宇同志先進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在建校110周年之际,西北大学为侯伯宇先生树立塑像,既为缅怀先生为西北大学的建设、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也为让每一位西大人铭记先生的学术成就,为开创西北大学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仪祉是我国著名水利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历任西北大学代理校长,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为李仪祉先生树立雕像,就是要铭记先生的创业精神、高风亮节和学术成就,学习先生艰苦奋斗、造福民生的坚定信念。

张凤翙是西北大学的创始人,中华民国时期任秦军政分府大都督,解放后历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等职。

为张凤翙先生树立塑像,既为缅怀先生“教育救国”、“排除万
难”“艰苦创业”的坚定信念,也是为了铭记先生为西北大学的创立、建设作出的开创性、历史性贡献。

西北大学历史

西北大学历史

西北大学历史走进那里已经超过10年了,离开那里马上8年了,忘记是无可挽回的自然法则,可是,我们真的能够忘记?我们这些从那里走出来的“才子”或者“柴子”!-那是最好的四年,那是最坏的四年。

对这个我们似乎能够熟知一草一木,熟知孔子像背后紫藤园何时飘香,熟知图书馆前白玉兰何时绽放的地方,我们在告别了它这么多年之后,我们对它又有多少了解?-爱它也罢!恨它也罢!它已经在我们的生命深处雕上了深深的印痕。

-不说是怀念,不说是铭记,当我们漂流在外路过西安的时候,能再去西南城脚的边家村,走一走不知是否依旧熙熙攘攘的大学南路,在不知道还是否存在的大鹏网吧里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打开《暗黑破坏神》在细雨中继续斩妖除魔。

-在了解那些我们不曾了解的历史之前,谨以此并非废话为记!---西北大学文学院的贾三强教授,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有那么一天,可以中兴西大学的文学院。

毕竟对于这个培养出贾平凹、王刚、何西来、雷抒雁……等等一大批文化界名人的地方,它已经沉默了许久。

-西北大学经管学院的任保平教授的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在西北大学再培养出一批如张曙光、张维迎、魏杰、刘世锦……那样的经济学家。

-西北大学考古学系的王建新教授,当他率先在中国考古界提出“三位一体”的理论时,在他身后,依然是要思考着如何让西北大学的考古重新恢复“两大一院”的声威。

-西北大学的舒德干教授,这个在《自然》、《科学》以第一作者发表10篇论文的大学者,在北京的高校出重金挖他时,他说了一句话:我爱西北大学。

-………… ­-西北大学,这所中国西北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坐落在西安六百年古老明城墙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05年。

-当1901年,西太后慈禧一夜狂奔几百里,惶惶乎如丧家之犬从北京城一路逃到13朝古都西安时,她终于明白,应该颁发昭令废科举,办新式学堂,维新变革才能拯救国家。

当她回到北京城的第二年,陕西,这个西北重镇,第一所大学堂建立了。

第一任校长是当时称呼为总办叫吴树棻的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

名校历任校长

名校历任校长

名校历任校长北大历任校长2010-07-29 11:21:59孙家鼐(1898. 7 ----- 1900. 春)许景澄(1900. 春----- 1900. 8)张百熙(1902. 1 ----- 1904. 1)张亨嘉(1904. 1 ----- 1906. 2)李家驹(1906. 3 ----- 1907. 8)朱益藩(1907. 8 ----- 1908. 1)刘廷琛(1908. 1 ----- 1911. 12)柯劭愍(1910. 12 ----- 1911. 12)劳乃宣(1911. 12 ----- 1912. 2)严复(1912. 2 ----- 1912. 10)章士钊(1912. 10 ----- 1912. 12)何燮侯(1912. 12 ----- 1913. 11)胡仁源(1913. 11 ----- 1916. 12)蔡元培(1916. 12 ----- 1927. 7)刘哲(1927. 8 ----- 1928. 6)李煜嬴(1928. 6 ----- 1929. 1)陈大齐(1929. 1 ----- 1929. 8)蔡元培(1929. 9 ----- 1930. 12)蒋梦麟(1930. 12 ----- 1945. 10)胡适(1945. 10 ----- 1948. 12)汤用彤(1949. 5 ----- 1951. 9)马寅初(1951. 9 ----- 1960. 3)陆平(1957. 10 ----- 1966. 5)周培源(1978. 7 ----- 1981. 3)张龙翔(1981. 6 ----- 1984. 3)丁石孙(1984. 3 ----- 1989. 8)吴树青(1989. 8 ----- 1996. 8)陈佳洱(1996. 7 ----- 1999. 12)许智宏(1999. 11-----2008.11)周其凤(2008.11----今)清华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一览表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姓名职务任期清华大学1949年1月至今顾秉林校长2003.4 - 至今胡和平党委书记2008.12 - 至今陈希党委书记2002.2 - 2008.12王大中校长1994.1 - 2003.4贺美英党委书记1995.9 - 2002.2方惠坚党委书记1988.9 - 1995.9张孝文校长1988.10- 1994.1李传信党委书记1984.2 - 1988.9高景德校长1983.5 - 1988.10林克党委书记1982.7 - 1984.2刘达党委书记1977.4 - 1982.7校长1978.6 - 1983.5蒋南翔校长1952.11- 1966.6党委书记1956.5 - 1966.6袁永熙党委书记1953.9 - 1956.5刘仙洲院系调整筹委会主任1952.6 - 1952.9何东昌党委书记1950.3 - 1953.9叶企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5 - 1952.6彭珮云党总支书记1949.3 - 1950.3冯友兰校务会议临时主席1948.12- 1949.5国立清华大学1946.10 - 1948.12贻琦校长1946.10- 1948.1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3 - 1946.5(北大清华南开组合)梅贻琦常务会主席1938.5 - 1946.5 清华校长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7.10- 1938.2(北大清华南开组合)未设校长,设立“常务委员会”,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任常务委员国立清华大学1928.8 - 1937.8梅贻琦校长1931.12- 1937.8吴南轩校长1931.4 - 1931.6罗家伦校长1928.8 - 1930.5清华学校1912.10 - 1928.8温应星校长1928.4 - 1928.6曹云祥校长1922.4 - 1927.12金邦正校长1920.9 - 1921.10张煜全校长1918.7 - 1920.1周诒春校长1913.10- 1918.1唐国安校长1912.10- 1913.8清华学堂1911.4 - 1912.10唐国安监督1912.4 - 1912.10周自齐监督1911.2 - 1912.4武汉大学历任校长当时校名姓名职务名称任期自强学堂张之洞创办人1890年蔡锡勇总办1893年--1897年张斯枸总办1897年冬--1899年5月钱恂提调1893年--1898年9月汪凤瀛提调1898年--1899年4月程颂万提调1899年4月--1902年10月方言学堂程颂万提调1902年10月--1905年春馨龄监督1905年春--1911年曾广熔监督1905年春--1911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贺孝齐校长1913年7月--1914年11月张渲校长1914年11月--1919年9月谈锡恩校长1919年9月--1922年1月张继煦校长1922年6月--1923年8月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张继煦校长1923年9月--1924年9月国立武昌大学石瑛校长1924年12月--1925年12月张廷校长(代)1926年2月--1926年5月李汉俊校务维持会主任1926年5月--1926年10月黄侃校务维持会主任1926年5月--1926年10月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徐谦校务委员会主任1927年2月--1927年12月国立武汉大学刘树杞校长(代)1928年7月--1929年春李四光建筑筹备委员长1928年7月--1938年4月王世杰校长1929年2月--1933年4月王星拱校长1933年5月--1945年6月周鲠生校长1945年7月--1949年8月武汉大学邬保良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年8月--1952年11月李达校长1952年11月--1966年8月庄果校长1980年6月--1981年6月刘道玉校长1981年7月--1988年4月齐民友校长1988年4月--1992年10月陶德麟校长1992年10月--1996年10月侯杰昌校长1996年10月--2003年9月刘经南校长2003年9月--2008年11月顾海良校长2008年11月-- 至今浙江大学历任校长校名职位姓名任期一、求是书院至浙江高等学校时期求是书院总办(兼)林启1897-1900求是书院总理陆懋勋1900-1901.9浙江求是大学堂总理劳乃宣1901.10-1902浙江大学堂总理劳乃宣1902-1903.6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陶葆廉1903.7-1904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陆懋勋1904-1905浙江高等学堂监督项藻馨1905-1906.7浙江高等学堂监督吴震春1906.8-1910浙江高等学堂监督孙智敏1910-1912浙江高等学校校长邵裴子1912-1912.6浙江高等学校校长陈大齐1912.7-1913浙江高等学校校长胡壮猷1913-1914二、国立第三中山大学至国立浙江大学时期校长蒋梦麟1927.7-1930.7校长邵裴子1930.7-1931.11校长程天放1932.4-1933.3校长郭任远1933.4-1936.2校长竺可桢1936.4-1949.5四、原杭州大学(含浙江师范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师范学院院长(兼)刘丹1952.2-1952.12浙江师范学院院长(兼)俞仲武1952.12-1957.6浙江师范学院院长陈立1957.6-1958.11 杭州大学校长(兼)林乎加1959.9-1962.5杭州大学校长(兼)吕志先1962.5-1964.4杭州大学校长(兼)王家扬1978.7-1979.2杭州大学校长陈立1979.2-1983.10杭州大学校长薛艳庄1983.10-1986.1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1986.1-1996.6杭州大学校长郑小明1996.6-1998.9注:1983年10月至1998年9月陈立任杭州大学名誉校长五、原浙江农业大学(含浙江农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农学院院长(兼)吴植椽1952.12-1957.6浙江农学院院长金孟加1957.6-1960.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李丰平1960.3-1961.10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丁振麟1961.10-1965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陈作霖1978.4-1979.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丁振麟1979.3-1979.6浙江农业大学校长朱祖祥1980.3-1983.10浙江农业大学校长陈子元1983.10-1989.9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兼)李德葆1989.9-1993.3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夏英武1993.3-1997.12浙江农业大学校长程家安1997.12-1998.9注:1984年6月至1996年朱祖祥任浙江农业大学名誉校长六、原浙江医科大学(含浙江医学院)历任校(院)长浙江医学院院长(兼)洪式闾1951.10-1955.4浙江医学院院长王仲侨1956.5-1958.9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郑平1960.2-1963.9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李兰炎1964.3-1968.1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兼)王耀庭1978.7-1979.3浙江医科大学校长王季午1979.3-1984.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郑树1984.1-1996.11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陈昭典1996.11-1998.9注:1984年1月至1998年9月王季午任浙江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同济大学历任校长埃里希.宝隆1907─1909福沙伯1909—1917贝伦子1912—19191921—1927沈恩孚1917—1923袁希涛1923—1927阮尚介1917—1927张仲苏1927—1929张群1929.3—1929.6 胡庶华1929—1932翁之龙1932—1939赵士卿1939—1940周均时1940—1942丁文渊1942—1944徐诵明1944—1946董洗凡1946—1947丁文渊1947—1948夏坚白1948—1952薛尚实1953.1—1959.7 王涛1959—1977李国豪1977.10—1984.4江景波1984.4—1989.2高廷耀1989.2—1995.2吴启迪1995.2—2003.7万钢2003.7—2004.7主持工作副校长2004.7—至今校长南京大学历任校领导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1902)缪荃孙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1902)陈三立两江师范学堂监督(1905-1911)李瑞清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14-1919)江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校长(1919-1925)郭秉文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及中央大学校长(1927-1930)张乃燕中央大学校长(1930-1931)朱家骅中央大学校长(1932)李四光中央大学校长(1932-1941)罗家伦中央大学校长(1941-1943)顾孟余中央大学永久名誉校长兼校长(1943-1944)蒋介石中央大学校长(1944-1945)顾毓琇中央大学校长(1945-1947)吴有训中央大学校长(1948-1949)周鸿经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49-1951)梁希南京大学校长(1951-1957)潘菽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53-1955)孙叔平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55-1957)陈毅人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7-1963)郭影秋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63-1966)匡亚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66-1968)彭冲南京大学革委会主任(1968-1970)方敏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70-1975)王勇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75-1978)周林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78-1982)匡亚明南京大学代校长(1982-1984)郭令智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82-1984)章德南京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常委(1984-1997)曲钦岳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86-1989)陆渝蓉南京大学代校长(1996-1997)陈懿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1997-2006)蒋树声南京大学党委书记(1990-2003)韩星臣南京大学党委书记(2003-)洪银兴南京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常委(2006-)陈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大学历任校长
姓名职务时间
屠仁守陕西大学堂主要筹办人1902年2月之前
吴树棻陕西大学堂总办(即校长)1902.2~1905
周镛陕西高等学堂专职监督(即行政首长)1906~1911
张凤翙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1912~1915
钱鸿钧校长1912春~1914冬
宋焕彩校长1914冬~1915春
傅铜校长1924.5.8~1925.5
李仪祉校长1925.5~1925冬
王凤仪校长1925.冬~1927.1.8王凤仪校长1925.冬~1927.1.8陈石珍代理校长1940.10~1942.3
赖琏校长1942.10.21~1944.8.1杨宙康代理校长1944.2~1944.7
刘季洪校长1944.12.23~1947.10马师儒校长1948.4.29~1948.9.21杨钟健校长1948.12.11~1949夏岳劼恒代理校长、代理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9.5~1950.7
侯外庐校长1950.7.10~1958.7.5刘端棻校长1959.4.1~1966
郭琦校长1978.6~1982.3.22
巩重起校长1982.3.22~1985.4
张岂之校长1985.4~1991.8
郝克刚校长1991.8~1995.12
陈宗兴校长1995.12~1997.7
王忠民校长1997.7~1999.3
孙勇副校长、校长1999.8~2000.6,2000.6~2008.6乔学光校长2008.6~2010.12
方光华校长20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