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品种介绍分析
可可品种与起源

可可品种与起源在1519年西班牙人入侵阿兹特克王朝时,所发现的可可树是一种叫克里欧罗(Criollo)的品种,克里欧罗是一种十分娇贵的品种,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产下为数不多的豆荚,它很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而且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力很差,不利于移植。
克里奥罗①(criollo):也称为原生本地品种,这是产于委内瑞拉②的古老品种,在它纤细的豆荚之中,所孕育的芬芳纯白色豆子被称为“梦幻可可豆”,是极品巧克力的原料,口味芳香而不苦涩,颇为难得,也即使它成为世界一流巧克力公司的最爱。
但克里奥罗十分娇贵,栽种不易,容易遭受病虫害,且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很差,不利于移植,因而产量稀少,占总产量的1-3%。
“这种可可树好比世界上所有可可树的祖先。
”——美国农业部生物学家戴维;库恩当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将可可树引进到其他的热带殖民地时,可可农便开始转作另外一种叫”法拉斯特罗”(Forastero)的品种,这种品种的特性是强健多产,也比较适合移植。
佛拉斯特罗③(Forestero):也称为外来品种,此品种占国际产量的80%以上,口味较为焦香却有苦涩,因而不如其他品种,但由于不易罹病,生命强韧且多产,适合一般商业用途。
它风味不足,需要高温炒焙以增添其焦香味。
传18世纪初,加勒比海的一场灾难造就了可可的第三个品种特立尼达,这场不可考的灾难重创了千里达,摧毁岛上所有的克里欧罗可可树,此后另外一种混血的品种—也就是(Trinitsrio)取而代之。
特立尼达④(Trinitario):也称混合品种,它是克里奥罗及佛拉斯特罗的交配种,结合两个品种的优点,风味浓郁且易栽种,口味介于克里奥罗与佛拉斯特罗两者之间,主要产于千里达及委内瑞拉,占总产量的10-12%。
那斯努(Nacional):又称为阿里巴(Arriba),它是佛拉斯特罗的改良品种,也是高级品种之一,只产于厄瓜多尔,具独特辛香味及花香味,这个品种的特别之处在于:如果离开厄瓜多尔栽种,它独特的香味就失去了。
一级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

一级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可可豆是一种原料广泛用于巧克力、咖啡和其他众多食品制作的重要农产品。
可可豆中的粗脂肪含量是决定可可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粗脂肪含量不仅影响到可可豆的口感、香味和质感,同时也是巧克力制作过程中脂肪提取和分离的重要依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巧克力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市场的扩大,对于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标准化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巧克力制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巧克力的口感和品质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一级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标准化,并分析其在国际和国内现行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争议和改进。
通过对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标准对于可可豆产业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先介绍可可豆的背景和相关知识,然后重点关注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定义和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对国际和国内现行的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进行讨论,并探讨这些标准的应用范围及其存在的争议和改进。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强调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一级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标准对于可可豆产业的影响,为可可豆种植、加工和巧克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章结构的说明:在这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
可以提到文章分为引言、正文、讨论和结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有相应的子标题和内容。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篇,主要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述文章将要讨论的内容。
同时,也可以在引言部分中提到文章的目的和总结,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正文部分: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含了对可可豆粗脂肪含量标准进行介绍、定义、重要性和影响因素的详细讨论。
在这一部分,可以分为2.1 可可豆的背景介绍、2.2 可可豆粗脂肪的定义、2.3 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重要性和2.4 可可豆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因素四个小节进行阐述。
可可从哪里来?巧克力是如何制作的

可可从哪里来?巧克力是如何制作的
来源:中国食品公众科普网
可可是可可树结的种子。
有4个品种,CIOLLO、TINITARIO、FORASTERO和HAWALIAN。
成熟的可可树每年可结出100多个可可荚,每个可可荚含有20至40粒可可豆,它们被果肉包围着。
收获后,将可可荚打开,将可可豆和果肉拿去发酵,然后晾干。
巧克力是如何制作的:收获后,可可豆与果肉保存环境在50℃,然后让它们发酵5天至6天;完成后,再将可可豆烘干,将外壳粉碎后,尖端磨成糊状,慢慢就成了液体,叫做巧克力液或者巧克力糊;然后加入方糖、可可奶油等物蒸煮、凝固,完成初期的巧克力制作;最后,再经过一个研磨机,变成粉末状后将之湿润,挤出脂肪并添加调味品,就算完工了。
你知道吗?如果要制作400公斤的优质巧克力,需要4000个鸡蛋、500公斤面粉,还有80至100公斤的黄油。
可相可可实重谨及是分录的指向标

可相可可实重谨及是分录的指向标摘要:一、可可的介绍1.可可的定义2.可可的分类3.可可的重要作用二、实重谨及是分录的指向标1.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定义2.实重谨及是分录的作用3.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应用领域三、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关系1.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共同点2.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差异3.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结合应用正文:一、可可的介绍可可,一种常见于食品和饮料中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可可树果实中的种子。
经过发酵、烘焙、研磨等工艺,可可豆被加工成各种形态的可可产品,如可可粉、可可脂、巧克力等。
可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广泛应用于糕点、糖果、饮品等领域。
二、实重谨及是分录的指向标实重谨及是分录,是一种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对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分析和处理,为企业提供精确的指向标。
实重谨及是分录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业务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三、可可与实重谨及是分录的关系尽管可可和实重谨及是分录看似毫无关联,但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之处。
首先,它们都具有指向性,可可作为食品成分,指导着食品的制作和口感;实重谨及是分录作为数据技术,指导着企业的运营和决策。
其次,它们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过程,可可需要经过发酵、烘焙等工艺,实重谨及是分录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然而,可可和实重谨及是分录在应用领域和作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可可主要应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为人们提供美味和营养;实重谨及是分录主要应用于企业数据处理,为企业提供精确的业务指导。
尽管如此,可可和实重谨及是分录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互相借鉴和结合。
例如,可可行业可以通过实重谨及是分录技术,对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等信息进行实时分析,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反过来,实重谨及是分录技术也可以借鉴可可行业的经验,通过引入更多的数据维度和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可可粉生产工艺流程

可可粉生产工艺流程尊敬的各位读者: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唠唠可可粉生产工艺流程的知识。
1.原料选择选择优质的可可豆是生产可可粉的基础。
可可豆的品种、产地、成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可可粉的品质。
常见的可可豆品种有克里奥罗(Criollo)、佛拉斯特罗(Forastero)和特立尼达(Trinitario)等。
其中,克里奥罗品种的可可豆风味细腻、香气浓郁,但产量较低;佛拉斯特罗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但其风味相对较粗糙;特立尼达品种是两者的杂交种,综合了两者的一些优点。
一般会根据最终产品的定位选择合适品种和产地的可可豆,并且要确保可可豆充分成熟,未成熟的可可豆会导致风味不足和品质较差。
2.清理与筛选可可豆在收获和运输过程中可能混入杂质,如泥土、石块、破碎的可可豆壳等。
首先通过振动筛、风选机等设备进行清理,去除较大的杂质。
然后通过磁选装置去除可能存在的金属杂质,保证可可豆原料的纯净度。
3.烘焙这是影响可可粉风味形成的关键步骤。
烘焙温度和时间根据可可豆的品种、含水量等因素而定。
一般烘焙温度在120150℃左右,烘焙时间为2040分钟不等。
低温长时间烘焙有助于产生更复杂、柔和的风味,而高温短时间烘焙则可能产生更强烈、浓郁的风味。
在烘焙过程中,可可豆内部发生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等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生成了大量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如吡嗪类、醛类、酮类等,同时使可可豆的颜色变深,从浅棕色变为深棕色。
4.去壳与破碎烘焙后的可可豆经过去壳机去除外壳,得到可可豆仁。
可可豆壳约占可可豆总重量的1015%,去壳不完全会影响可可粉的口感和风味。
去壳后的可可豆仁再通过破碎机破碎成可可碎粒,大小一般在0.53毫米之间,为后续的研磨做准备。
5.研磨将可可碎粒磨成可可浆,这一过程通常使用石磨或球磨机等设备。
在研磨过程中,可可豆中的可可脂被释放出来,形成一种浓稠的浆体,其中包含可可固体颗粒和可可脂。
研磨的精细程度会影响可可粉的口感,较精细的研磨可以使可可粉口感更细腻。
可可豆与巧克力的区别介绍

可可豆与巧克力的区别介绍可可豆类似于咖啡豆,可可豆是可可树种子的俗称。
可可树果实可可树是梧桐科的一种热带植物,长得高大威猛,花和果实能直接长在树干或主枝上。
果实很大,长15~20厘米,直径约7厘米,熟时干燥,果皮厚,硬如木头,要借助刀具费些力气才能掰开。
掰开后,露出里边排得井井有条的种子,即“可可豆”。
经过把可可豆发酵、粗碎、去皮等工序做成可可饼,可可饼脱脂粉碎后形成粉末,即为“可可粉”。
可可粉在热水中不易分散,易沉淀,可先用少量热水搅和使其膨胀,再加入砂糖、乳制品等加热,便成了美味充饥的可可饮料。
美味充饥的可可饮料可可树最初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与今天广泛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截然不同。
那时候的可可种子因十分稀少而显得异常珍贵,据说当地人甚至把可可豆当成货币使用,名曰“可可呼脱力”。
到了16世纪上半叶,可可通过中美洲移居到墨西哥,接着流浪到巴西南部,没想到那里的土著立马爱上这种植物。
他们采集野生的可可豆,把种仁捣碎,加工成一种名为“巧克脱里”(意为“苦水”)的饮料细细品味。
随后,大名鼎鼎的探险家哥伦布漂洋过海来到美洲,邂逅了这种植物及其饮料制品,并将它们带回西班牙。
可惜当时的欧洲人有眼不识泰山,竟对这天然美味不感兴趣!可能到1544年,一个来西班牙访问的代表团随身携带了经过加工的可可饮料,西班牙腓力王子尝试后才真正产生兴趣,进而在全国开始普及这款新型饮品。
当时,西班牙人会往这种苦味饮料中加入糖、香料和其他有助于调味的东西,把具苦味的可可饮料变得更适口。
渐渐地,可可饮料风靡了整个西班牙,并从西班牙走向欧洲其他国家。
16世纪晚期,第一艘运载可可豆的货船从墨西哥开出,运至西班牙,意味着欧洲已经出现了对可可的消费需求。
虽然人们老早就认识和利用可可豆了,但到1753年,可可树才有了正式合法的生物学名称“Theobroma cacao”,命名人是伟大的生物学家林奈。
他引用了一个希腊词汇作为可可的“姓”,即Theobroma,意思是“神的食物”。
可可品种介绍分析

Page 2
一、可可概述
(一)可可品名介绍
可可 (cacao,亦作cocoa。)世 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其他两大为 咖啡,茶),原产美洲热带,可做 饮料和巧克力糖,营养丰富,味醇 且香。
原产热带美洲之梧桐科 (Sterculiaceae或Byttneriaceae)乔 木,学名为Theobroma cacao。其 果实经发酵及烘焙后可制可可粉及 巧克力。
35900.54
19000.1
30188.19
15411
43223.79 227009.7 37226.56 19222.3
51581.36
27151.9
46289.81 24368.4
62727.91
33432.8
56876.58 31013.8
当月累计
数量
金额
-1.78
10.37
26.08
30.95
一、可可概述
(2)物质特征: 常绿乔木,树冠繁茂;树皮厚,暗灰褐色;嫩枝褐色,被短柔毛;
叶具短柄,卵状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托叶线形,早落。聚伞花 序,花瓣淡黄色;子房倒卵形,稍具5棱。果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成熟时 为深黄色或近于红色,干燥后成褐色,果皮厚,肉质,种子卵形,稍呈 压扁状。 可可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富有机质的缓坡上,在排水不良和重粘土上或 常受强风侵袭的地方都不适栽种。多用种子繁殖,亦有用芽接的;植后4 ~5年开始结实,10年以后收获量大增,到40~50年以后则产量逐渐减 少。
四、可可产销情况
(一)世界可可产量占比
世界可可产量的85%是由下列国家生产的加纳(25%)、巴西(17%)、 尼日利亚(15%)、科特迪瓦(13%)、喀凌隆(7%)、厄瓜多尔(4%)、多 米尼加(2%)、巴布亚新几内亚(2%),其余15%产自于30个别的国家 。
可可FAT基因家族进化及表达模式分析

可可FAT基因家族进化及表达模式分析可可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植物,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可可脂,可用于制作巧克力等食品。
可可FAT基因家族是控制可可脂合成的关键基因家族,其在可可品种间存在差异,与可可脂质量和产量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可可FAT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可可FAT基因家族的序列相似性和基因结构分析,分为FATB和FATA两个亚家族。
FATB亚家族存在于绝大多数可可品种中,但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与可可脂酸度和不饱和度相关。
FATA亚家族则较为稀有,但在一些品种中表达量较高,参与调控可可脂含量和组成。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可可基因组数据被解析出来,为可可FAT 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据研究发现,可可FAT基因家族最早起源于接近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多次复制和分化,最终形成了现有的亚家族结构。
同时,在可可品种分化的过程中,FATB亚家族的演化速度比FATA亚家族快,基因家族内外的选择压力也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同亚家族间的功能和表达模式的变化。
另一方面,为了探讨可可FAT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与可可脂合成的关系,研究人员分析了不同可可品种中FATB和FATA基因的表达量及时空分布。
结果表明,FATB亚家族表达量在种子中最高,在果肉和花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而FATA亚家族则主要在芽中表达,在成熟种子中表达量较低。
此外,不同可可品种在种子中FATB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与可可脂含量和组成密切相关。
总之,可可FAT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和表达模式的研究为解析可可品种间可可脂质量和产量的差异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究不同可可品种中FATB和FATA基因的功能差异和相互作用机制,为可可栽培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可 Cacao 可加树 Theobroma cacao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目 科 属 种
分布区 域
分布在赤道南北纬
一、可可概述
(二)可可的基本信息
1、主要成分: 可可豆(生豆)含水分5.58%,脂肪50.29%,含氮物质14.19%,可可碱1.55% ,其他非氮物质13.91%,淀粉8.77%,粗纤维4.93%,其灰分中含有磷酸40.4% 、钾31.28%,氧化镁16.22%。可可豆中还含有咖啡因等神经中枢兴奋物质以及 丹宁,丹宁与巧克力的色、香、味有很大关系。其中可可碱,咖啡因会刺激大脑 皮质,消除睡意、增强触觉与思考力以及可调整心脏机能,又有扩张肾脏血管、 利尿等作用。
一、可可概述
(2)物质特征: 常绿乔木,树冠繁茂;树皮厚,暗灰褐色;嫩枝褐色,被短柔毛; 叶具短柄,卵状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托叶线形,早落。聚伞花 序,花瓣淡黄色;子房倒卵形,稍具5棱。果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成熟时 为深黄色或近于红色,干燥后成褐色,果皮厚,肉质,种子卵形,稍呈 压扁状。 可可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富有机质的缓坡上,在排水不良和重粘土上或 常受强风侵袭的地方都不适栽种。多用种子繁殖,亦有用芽接的;植后4 ~5年开始结实,10年以后收获量大增,到40~50年以后则产量逐渐减 少。
一、可可概述 二、可可半成品 三、可可地区分布 四、可可产销情况 五、交易中心可可合约标准
Page
2
一、可可概述
(一)可可品名介绍 可可 (cacao,亦作cocoa。)世 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其他两大为 咖啡,茶),原产美洲热带,可做 饮料和巧克力糖,营养丰富,味醇 且香。 原产热带美洲之梧桐科 (Sterculiaceae或Byttneriaceae)乔 木,学名为Theobroma cacao。其 果实经发酵及烘焙后可制可可粉及 巧克力。
3
4 5 6 7 8 9
5556.07
5077.27 6540.27 7644.66 7323.26 8357.42 11146.63
2971.3
2633.8 3460.60 3723.3 3709.6 4442.4 6280.8
16638.78
21716.09 28256.16 35900.54 43223.79 51581.36 62727.91
15.84
14.84 19.78 18.92 16.11 11.43 10.29
29.25
26.40 29.3 23.29 18.14 11.42 7.8
五、交易中心可可合约标准
可可标准
交易品种名称 交易品种代码 交易单位 报价单位 最小变价单位 交易时间 报价点差 客户单笔最大 订货量 客户最大订货 限量 最低履约保证 金 交易手续费率 手续费收取方 式 延期费率 延期费收取方 式 交收单位 交收申报时间 交收地点 20批 100批 2% 现货可可10T CC10T 10吨/批 现货可可 CC 5吨/批 人民币元/吨 0.01元/吨 交易日内,16:45至第二日1:30(夏时令) (冬时令 延后一个小时) 0.2% 40批 200批 3% 成交金额的0.08% 订货、转让双向收取 成交金额的0.02% 每天收取 吨及吨的整数倍 交易日9:00-17:00 本市场授权的外贸会员指定的交收仓库 200批 1000批 5% 现货可可1T CC1T 1吨/批
时间 当月 数量 1 2 5932.9 5146.55 金额 3219.4 2988.5 数量 5932.09 11082.68 可可制品进口(单位:吨、万美元) 当月累计 金额 3219.4 6210.9 数量 6039.6 9547.7 当月 金额 2916.9 4742.9 当月累计 数量 -1.78 26.08 金额 10.37 30.95
9182.1
15276.6 15276.60 19000.1 227009.7 27151.9 33432.8
14364.13
18909.62 23589.37 30188.19 37226.56 46289.81 56876.5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104.1
9348.0 11814.7 15411 19222.3 24368.4 31013.8
二、可可半成品
(一)可可原液
可可原液是所有可可产品的基础。制造可可原液时,先剔尽沙子、灰 尘、碎石或纤维等杂物。然后按照特殊配方,混合不同品种的可可豆 。用红外线加热,以利去壳。剥壳后,可可仁经干燥、烘焙,最终磨 制成可可原液。
二、可可半成品
(二)可可脂
可可原液在高压下能压榨成可可脂和可可油饼。产品经过过滤,除去 残剩的细可可粒。若客户要求,能对可可脂施以除味法保证可可脂的 纯正风味。可可脂多用作巧克力的配料。由于它受体热便融化,所以 可可脂也在化妆品和药品(如:药膏、唇膏)中占有一席之地。
谢谢!
三、可可地区分布
(一)可可中国分布
1922年,我国台湾省引种试种成功,中国大陆现主要种植地在海南 。中国栽培历史已有70余年,内地是在上世纪60年代引种栽培的,现在 国内分布主要在海南、云南、广西、福建等地。
三、可可地区分布
(二)全球地区分布
世界可可生产的区域集中在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回归线纬度不超过20度 的热带地区,海拔30-300米之间。在世界上的分布地区主要为南美洲 和西非、东南亚等地。主产国为加纳、巴西、尼日利亚、科特迪瓦、 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和马来西亚。主要消费国是美国、德国、俄罗斯 、英国、法国、日本和中国。
二、可可半成品
(三)可可粉 将压榨成的可可油饼磨成极细的粉,即为可可粉。生产的优质可可粉 能用于许多食品之中,如饼干、巧克力饮料、布丁、奶油、夹心糖、 巧克力糖点、冰淇淋等。
三、可可地区分布
可可是热带常绿植物,梧桐科,生长在炎热潮湿的热带,理想的温度 为摄氏21-32度之间,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的凉爽地区、坡地或 高盆地,降雨量1500-2500毫米的低地可可品质更佳。 可可种植对土地没有特殊要求,一般喜富钾盐的厚层重土壤或轻粘土 ,特别是火山土以及花岗岩、闪长岩、页岩和片麻岩的破坏产物形成 的土壤。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 以内较狭窄地带。
四、可可产销情况
(一)世界可可产量占比 世界可可产量的85%是由下列国家生产的加纳(25%)、巴西(17%)、 尼日利亚(15%)、科特迪瓦(13%)、喀凌隆(7%)、厄瓜多尔(4%)、多 米尼加(2%)、巴布亚新几内亚(2%),其余15%产自于30个别的国家 。
四、可可产销情况
(二)我国可可制品进口额 2012年9月我国可可制品进口量为11146.63吨,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 10.29%,完成进口额6280.8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8%;1-9月我 国可可制品进口量为62727.91吨,完成进口额33432.8万美元;2011年1-9 月我国可可制品进口量为56876.58吨,完成进口额31013.8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