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锈剂配方组成参考,防锈机理及配制方法

合集下载

除锈剂的配方

除锈剂的配方

除锈剂的配方
五金件除锈,主要还是三酸效果最好,可参考这个除油除锈剂配方:
盐酸18%
磷酸2%
油酸5%
乙醇5%
乌洛托品1%
Lan826 1%
喜赫FMES 1.5%
壬基酚聚醚TX-10 1.5%
水65%
该配方具有除油、除锈、短期防锈,三合一的功能。

该配方由多种抑制剂、促进剂、剥离剂、有机酸、混合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

通过对钢铁表面的铁锈的溶解、吸收、逆转等化学反应,相互协同形成的黑褐色的高抗蚀性化学转化膜,牢固的结合于钢铁表面,从而使有害的铁锈转化成有利的复合金属盐保护膜,能有效提高油漆、塑粉与钢钢铁的附着力,显著减缓涂层下钢铁的锈蚀速度。

该除锈剂还可以结合磨光机打磨,这样除锈更加彻底(有效清理磨光机不能处理的凹槽处的锈蚀)、油漆或后续电镀附着力好(锈灰转化彻底、能有效提高油漆附着力)、延长涂层防腐期50%以上(化学除锈后金属表面无锈蚀,有效杜绝油漆底层金属往外拱锈),
使用方法:
1,直接使用简单清除钢铁表面的污物后直接化学除锈,能大大提高防腐效果和施工进度。

使用批铲、钢丝刷等工具清除钢件表面的浮尘、锈块等附属物(以便于化学除锈剂能渗透到钢铁表面)后,直接刷涂、喷涂或用滚筒刷涂化学除锈剂,
待24小时干透后再刷涂、喷涂油漆。

该配方的除锈剂干透后不发粘、沾手,没有白灰或发白。

简单处理后化学除锈比单纯的打磨除锈的除锈效率提高1倍以上、减少60%的工时,防腐性能(相对于不除锈)提高至少4倍以上。

2,喷砂、抛丸后化学除锈。

抛丸、喷砂后钢铁表面活性高、防锈性能差,使用化学除锈后能提高防腐性能30%。

防锈剂配比

防锈剂配比

防锈剂配比嘿,前几天我去爷爷的小仓库帮忙收拾东西,一进去就看到好多工具都生锈了。

我就想啊,这可不行,得想个办法防锈。

这就让我想到了防锈剂配比。

咱就说说这防锈剂是咋配的吧。

你想啊,这防锈剂就像个小卫士,能保护那些容易生锈的东西。

防锈剂的配比呢,其实也不复杂。

一般来说,要有主剂、助剂和溶剂。

主剂呢,就像是大将军,起主要的防锈作用。

常见的主剂有防锈油、防锈漆啥的。

比如说防锈油吧,它就像一层保护膜,紧紧地贴在金属表面,不让水分和氧气靠近。

为啥要用防锈油呢?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啊,防锈油的效果好,能长时间保护金属。

其次呢,它比较容易涂抹,用刷子或者喷枪都可以。

最后啊,防锈油的种类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金属和环境选择合适的防锈油。

助剂呢,就像是小兵,辅助主剂发挥作用。

助剂有很多种,比如抗氧化剂、缓蚀剂啥的。

抗氧化剂能防止金属被氧化,缓蚀剂能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

为啥要用助剂呢?这是因为主剂有时候不能完全保护金属,助剂可以帮忙弥补不足。

就像一个团队,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溶剂呢,就像是调和剂,把主剂和助剂溶解在一起。

常见的溶剂有汽油、煤油啥的。

为啥要用溶剂呢?这是因为主剂和助剂一般都是固体或者浓稠的液体,不好直接使用。

溶剂能让它们变成容易涂抹的液体,方便使用。

比如说,我要是想给爷爷的工具做防锈处理,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主剂、助剂和溶剂混合在一起,然后涂在工具上。

咱要是想让自己的金属物品不生锈,就得了解这些防锈剂配比。

不能随便乱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

总之啊,防锈剂配比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配方,能让我们的金属物品更耐用。

嘿,现在想想,那个小仓库里的生锈工具还真让人头疼呢。

常用水溶性防锈剂配方技术

常用水溶性防锈剂配方技术

常用水溶性防锈剂配方技术水溶性防锈剂是一种能够在水中溶解并形成保护膜的防锈剂,可以有效防止金属产品在潮湿环境中发生腐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水溶性防锈剂配方技术。

脱脂是防锈处理的第一步,通过去除金属表面的污垢和油脂,提供一个良好的防锈基础。

常用的脱脂剂配方技术包括:-碱性脱脂剂配方:将碱性表面活性剂、助剂和缓冲剂混合,使其能够有效去除油脂和污垢。

-酸性脱脂剂配方:通过添加酸性表面活性剂和缓冲剂,能够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污垢。

碱性防锈剂能够对金属表面形成碱性保护膜,防止金属发生氧化反应。

常见的碱性防锈剂配方技术包括:-碱性磷酸盐防锈剂配方:将磷酸盐、缓蚀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形成一层保护性的碱性膜,具有良好的防锈效果。

-碱性硅酸盐防锈剂配方:通过在碱性液体中添加硅酸盐、缓蚀剂和表面活性剂,形成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保护膜。

酸性防锈剂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酸性保护膜,提供有效的防锈保护。

常见的酸性防锈剂配方技术包括:-硝酸盐防锈剂配方:将硝酸盐、酸性缓蚀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形成一层具有良好防锈性能的酸性膜。

-酸性亚磷酸盐防锈剂配方:通过添加亚磷酸盐、酸性缓蚀剂和表面活性剂,形成一层酸性保护膜,有效防止金属发生腐蚀。

有机防锈剂具有优良的湿润性和渗透性,能够形成一层紧密的保护膜,防止金属表面接触到水分和空气。

常用的有机防锈剂配方技术包括:-蓖麻油防锈剂配方:将蓖麻油和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具有很好的防锈效果。

-硬脂酸防锈剂配方:通过将硬脂酸和有机溶剂混合,形成一层有机膜,具有较好的防锈性能。

总结:水溶性防锈剂的配方技术很多,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金属材料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防锈剂进行配方。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防锈剂时,要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正确的配比和使用方法,以免影响防锈效果和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防锈水配方

防锈水配方

以上配方中的磺化羊毛脂钠皂是用羊毛脂100克,浓硫酸25克.将羊毛脂加温30~40℃,把硫酸滴入并搅拌,然后移至较大容器内用温水洗5~6次,再用浓度为380Be的火碱液中和至pH=10,使其全部溶解即成.这种乳化型防锈水,是按以上的配方配成水剂防锈油,再用水冲成10%左右的乳化型防锈水.把零件放入乳化防锈水中浸泡后取出晾干即可.作室内封存效果较好.
配方1(%) :亚硝酸钠 3,苯甲酸钠 2~3,尿素 3,水 余量.
配方2(%) :亚硝酸钠 4,尿素1,水余量.
配方3(%) :亚硝酸钠 8,三乙醇胺3,碳酸钠0.16,水余量.
以上防锈水用于工序间的防锈.将零件浸泡于防锈酸钡15,磺化羊毛脂钠皂30,石油磺酸钠24,三乙醇胺9,664洗净剂8,6501洗净剂8,OP-7乳化剂 6.
配方5(%) :氧化石蜡钠钡皂10,烷基磷酸酯0.67,三乙醇胺0.33,石油磺酸钠0.5,水88.5.

常用水溶性防锈剂配方技术

常用水溶性防锈剂配方技术

水性防锈剂配方技术2.1乙醇胺与酸的复配防锈剂乙醇胺包括单乙醇胺、二乙醇胺及三乙醇胺,与他们复配的酸可以是无机酸和有机酸。

醇胺与酸常温下复配生成醇胺盐。

蒋海珍等合成并研究了水溶性有机羧酸醇胺盐防锈剂,表明其防锈性与分子烷链长度、分子中的极性基团种类及数目有关,并据此合成出了有机羧酸醇胺盐防锈剂ATEA-1,其0.25%的水溶液可使钢铁制品48h不锈。

单乙醇胺与二乙醇胺与羧酸加热生成的酰胺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防锈剂,很稀的烷基醇酰胺溶液即能防止钢铁生锈,并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同时对防锈水有增稠作用,从而避免了防锈剂从金属表面流失,并使防锈剂在金属表面牢固附着。

有机羧酸醇胺盐和烷基醇酰胺分子中的氮原子和氧原子都有孤对电子,可与铁等有空轨道的金属表面作用生成络合物膜,阻止氧、水等分子与金属表面接触。

2.2多元醇酯防锈剂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防锈剂,其他还有季戊四醇酯、糖酯等。

张玉芳等人合成了硫代磷酸酯并用于碳钢的防锈处理,结果表明该防锈剂可在很短时间内在碳钢表面形成多层膜,内层为反应沉积型膜,与基体金属结合力较强,从而有效防止了金属的生锈。

肌醇六磷酸酯一个分子中含有能同金属配位的24个氧原子、12个羟基和六个磷酸基,它与金属络合时易形成多个稳定螯合环,并在金属表面迅速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单分子膜,从而有效地抵抗金属的腐蚀,防锈期可达1a以上,适合于钢铁及有色金属的工序间及长期封存防锈处理,还可代替金属涂装前的磷化处理,避免了含磷废水排放引起的水质污染。

该防锈剂由于它是从粮食作物中提取而来,同时配制时需要用去离子水,所以生产成本是一个问题。

2.3金属表面自组装防锈剂有些有机物分子在溶液中能自发地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取向性好、排列紧密的疏水性单分子层,可有效阻止水分子、氧分子及电子向金属表面的传输,使基体金属发生氧化的临界电位正移,金属表面的氧化-还原电流显著降低,从而起到对金属的保护作用,这个过程就是防锈剂分子在金属表面的自组装。

防锈配方亚硝酸钠防锈水配方

防锈配方亚硝酸钠防锈水配方

亚硝酸钠防锈水配方(1)全浸防锈亚硝酸钠 3~5% 碳酸钠 0.5% 水余量(2)喷淋防锈(用于中间库,每班1~2次)亚硝酸钠 5~8% 碳酸钠 0.5% 水余量(3)热浸涂防锈(60~80度)亚硝酸钠 8~12% 碳酸钠 0.5% 水余量(4)冷浸涂防锈(常温)亚硝酸钠 15~20% 碳酸钠 0.5% 水余量(5)成品防锈(冷涂)亚硝酸钠 15% 碳酸钠 0.5% 甘油 25% 水余量缓蚀剂的选择 水性涂料在金属表面,成膜初期容易发生锈蚀,必须加入缓蚀剂。

通常使用亚硝酸钠(NaNO2)作缓蚀剂,亚硝酸钠虽然能防止早期锈蚀,但由于其强水溶性而残留在膜中,极大影响膜的耐盐水性。

经试验选择苯甲酸钠—亚硝酸钠制成复合型缓蚀剂,可有效地抑制锈蚀,还不影响涂料的耐盐水性能。

复合型缓蚀剂加量一般为0 2~0 5%为宜。

一、增稠型1.配方:亚硝酸钠:3-5 无水碳酸钠:0.5-0.6 水:余量2.性能及特点:原料来源广,成本低。

成品pH值在9~10时防锈效果好,pH值过低则无防锈作用。

3.使用方法:配方1主要用于全浸法,适用于小零件全浸,防锈期长,药液每l~3个月更换一次。

配方2适用于喷淋法防锈,药液每3~6个月更换一次,常用于小件金属物品大批量库存时防锈。

配方3适用于冷涂,应定期补充新液。

配方4适用于热涂,在干燥季节防锈期甚长,药液每隔1~2周更换一次。

配方5适用于全浸法及喷淋法,常用于精密零件的防锈,药液更换期参照配方1和配方2。

二、无增稠型1.配方:亚硝酸钠:15 无水碳酸钠:0.5-0.6 甘油:30 水:余量2.性能及用法:配方6可减少亚硝酸钠结晶的析出,抗潮湿性较强,适用于金属物品中间库存防锈及轴承成品防锈,药液每2~4周更换一次。

配方7防锈力较强,但成本较高,适用于钢球、轴承封存防锈。

封存时,将钢球或轴承用浸涂了此防锈剂的湿纸包装好,再用石蜡纸或塑料薄膜包装,药液每2~4周更换一次。

配方8防锈效果较好,但这仅是试验结果,生产上尚未使用。

防锈剂配方参考、配制方法,种类及领域应用

防锈剂配方参考、配制方法,种类及领域应用

防锈剂配方参考、配制方法,种类及领域应用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防锈剂的背景、种类、配方参考及应用等,需要告知您的是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1.前言据世界腐蚀组织(WCO)在《对于材料破坏和腐蚀控制世界必须进行知识传播与研究发展》的《白皮书》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约达7千亿美金,而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约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

金属的腐蚀生锈不仅给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和潜在的直接或间接性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

例如由于腐蚀穿孔严重而导致的输油管道中原油泄露,齿轮生锈机械摩擦力增大而造成的器械损伤和能耗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

因此对金属基材的防锈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金属基材的腐蚀生锈主要原因是材料长期暴露在潮湿,酸雾和高盐的环境中。

例如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保护钢铁类基材不被腐蚀的关键是与氧气和水隔绝,具体方法可以是进行表面防护处理(涂油、刷漆、表面镀金属等),还可以是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不锈钢)等。

但是在这些防锈的方法中最简单有效的就是使用防锈剂。

防锈剂的优点在于超级高效的合成渗透剂,它能强力渗入铁锈、腐蚀物、油污内从而轻松地清除掉螺丝、螺拴上的锈迹和腐蚀物,具有渗透除锈、松动润滑、抵制腐蚀、保护金属等性能。

并可在部件表面上形成并贮存一层润滑膜,可以抑制湿气及许多其它化学成份造成的腐蚀。

它可以在不破坏基材表面外观的前提下实现防锈功能,而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还可以增加表面的光亮度。

防锈剂的使用工艺简单,配方中的物质种类容易获得,并且制备成本低,适用范围较广。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未雨绸缪,把问题遏杀在萌芽阶段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手段。

防锈剂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扮演这一角色。

2.防锈剂的分类通常按照溶液的特征,防锈剂可以分为;水溶性防锈剂、油溶性防锈剂、乳化型防锈剂、气相防锈剂和蜡膜型防锈剂等。

环保防锈剂配方

环保防锈剂配方

环保防锈剂配方环保防锈剂是一种用于防止金属表面生锈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形成一层保护性涂层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金属发生反应。

环保防锈剂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它们能够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环保防锈剂配方。

1. 水基防锈剂配方水基防锈剂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环保型防锈剂,因为它不含有油类成分,可以在水中溶解,并且易于清洗。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水基防锈剂配方:材料:- 乙二胺四乙酸(EDTA):25克- 磷酸三钠:50克- 去离子水:1升制作方法:1. 将EDTA和磷酸三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2. 在需要使用时,将该溶液涂在金属表面上,并允许其干燥。

2. 生物降解型防锈剂配方生物降解型防锈剂是一种可以降解成环境友好物质的防锈剂。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生物降解型防锈剂配方:材料:- 硝酸铜:50克- 去离子水:1升制作方法:1. 将硝酸铜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2. 在需要使用时,将该溶液涂在金属表面上,并允许其干燥。

3. 植物油基防锈剂配方植物油基防锈剂是一种环保型的防锈剂,因为它们不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植物油基防锈剂配方:材料:- 葵花籽油:1升- 硼酸:25克制作方法:1. 将葵花籽油和硼酸混合在一起,并充分搅拌均匀。

2. 在需要使用时,将该溶液涂在金属表面上,并允许其干燥。

4. 无机盐类防锈剂配方无机盐类防锈剂是一种环保型的防锈剂,因为它们不含有有机化学物质。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无机盐类防锈剂配方:材料:- 钠亚硫酸:50克- 碳酸钠:50克- 去离子水:1升制作方法:1. 将钠亚硫酸和碳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2. 在需要使用时,将该溶液涂在金属表面上,并允许其干燥。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环保防锈剂配方。

这些配方都具有环保、经济、易于制备和使用等优点。

但是,在使用任何类型的防锈剂之前,请务必了解所用金属的特性,并遵循正确的应用程序和安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锈剂配方组成参考,防锈机理及配制方法黑色金属(钢材)置于室外或露天条件下容易生锈,不但影响外观质量,还会影响喷漆、粘接等工艺的正常进行,如不及时处理,更会造成材料的报废,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传统的化学除锈通常使用强酸,酸能与铁锈及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类,从而达到除锈的目的,除锈的同时,酸又能和基础金属发生反应放出氢,氢能对铁锈和难溶的氧化皮产生压力,有利于他们的剥落和高价铁的还原,加速酸洗的过程,但传统的酸液处理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处理过程中大量氢气的产生会使钢材产生氢脆现象,引起金属的力学性能下降,影响钢铁本身的强度;同时易形成酸雾,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和腐蚀周围的设备及环境;酸液的消耗量也较大,增加处理成本;这类酸会对钢材形成过腐蚀。

此外大量产生的残渣,需经常排放,既严重腐蚀工业管道,又污染土壤和环境。

它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修理业、交通、能源、电力、石油及矿山开采等多种行业,适用于机械设备、车辆、船舶、军械、五金工具、建筑模板、金属零配件等钢材的除锈.其优越的性能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实惠。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1.防锈剂配方参考
成分投料比
盐酸40~60
乌洛托品1~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5
十二烷基硫酸钠0~1
三乙醇胺0~0.5
氯化钠0~1
柠檬酸0~2
2.配制方法
将一定分量的各组分(盐酸(30~80g)、六亚甲基四胺(1~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10g)、十二烷基硫酸钠(0~2g)、尿素、(三乙醇胺)、氯化钠、6501、TX-10少量,再配加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柠檬酸、盐酸配制的活化剂,混合均匀即可。

通过对化工产品的配方分析还原,有利于企业了解现有技术的发展水平,实现知己知彼;有利于在现有产品上进行自主创新,获得知识产权;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对化工产品的配方改进,配方研发,可以加快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于化工产品的分析、研发已变得刻不容缓!
3.除锈机理
钢材浸泡该防锈剂后,除锈剂沿着锈层和杂质层的裂痕渗透到钢材表面上,对锈层和杂质层发生溶解、剥落作用。

该除锈剂中的多种原料吸附在钢材表面、
锈层和杂层上,在固/液界面上形成扩散双电层,由于锈层和钢材表面所带的电荷相同,从而发生互斥作用,而使锈层、杂质和氧化皮从钢材表面脱落。

除锈剂中盐酸可以清洗钢材表面,乌洛托品对整个体系起到缓蚀作用,并消灭大部分酸雾及气味。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活化酸分子,提高酸洗效果,增快酸洗速度。

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脂肪醇成分会在除锈剂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彻底覆盖住盐酸的酸雾和气味。

此外禾川该除锈剂在循环使用时,为进一步提高除锈速度、消除气味,可加入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柠檬酸、盐酸配成的活化剂。

其中十二烷基磺酸钠能激活除锈剂中的剩余盐酸成分。

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活化作用,并用消除盐酸带来的气味。

柠檬酸可中和铁离子。

盐酸可增加酸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