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合集下载

普通话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案项目三 朗读训练:重音与语调课程教案

普通话与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教案项目三 朗读训练:重音与语调课程教案

重音与语调一、重音(一)重音的含义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需要加重加强部分读音,以强调文本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词句,使文章的重点内容听起来更清晰、更突出。

被强调的那些词句就称作重音。

朗读过程中,在同一句话中,由于重音位置不同,句子的意思会发生巨大变化。

【经典案例】①我请你吃饭。

(请你吃饭的不是“别人”)②我请你吃饭。

(怎么样,给面子吧?)③我请你吃饭。

(不请“别人”)④我请你吃饭。

(不请你“唱歌”)(二)重音的确定朗读前,要熟悉作品内容,分析出词语在表达意义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明确每一句话中应该进行强调和突出的音节或词语。

注意“重音”与“非重音”是相对存在的一对概念。

确定重音时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重音的确定没有固定模式和方法,只能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朗读的目标,才能准确地进行确定。

1.依据语法结构而确定的语法重音对于普通的句子,通常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也没有要特别强调的用意,重音就需要依据语法结构去确定,这类重音叫做语法重音。

通常包括短句中的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代词等。

朗读时,对于语法重音不必过分强调,只要读得略重一点就可以。

2.依据语意感情而确定的逻辑重音作品中经常会有一些句子,情感特殊、结构复杂、意义曲折,重音的确定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加以观察和推敲,这类重音叫逻辑重音。

任何语句都是由语法、逻辑、感情三方面组成的,因而都具有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朗读是用有声语言进行表达的动态过程。

在实际朗读中要综合使用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逻辑重音同语法重音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当二者不一致时,语法重音必须服从逻辑重音。

(三)重音的类型1.并列性重音在段落、语句中有并列关系的词或短语,通常用并列连词或者顿号体现,为了使事物的特征突出,需要并列性重音。

【经典案例】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普通话教师口语实训报告

普通话教师口语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不断推进,普通话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普通话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我校特组织开展了普通话教师口语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系统训练,使教师们掌握普通话语音、语调、语速等基本要素,提高课堂组织能力、教学互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普通话语音训练:包括声母、韵母、声调、儿化音、轻声、上声变调等语音要素的发音技巧和纠正方法。

2. 普通话语调训练:通过模仿、跟读、对比等方式,使教师们掌握普通话的语调规律,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普通话语速训练:通过控制语速、调整节奏等方法,使教师们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灵活运用语速,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组织能力训练:通过模拟课堂场景,使教师们掌握课堂纪律管理、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互动等技巧。

5. 教学互动能力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法,使教师们学会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通过演讲、朗诵、即兴评述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实训过程1. 准备阶段在实训开始前,学校组织教师们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了解教师们的普通话基础水平。

同时,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专业的口语训练教材和辅导教师。

2. 实训阶段(1)语音训练:辅导教师针对教师们的发音问题进行一对一指导,并组织集体练习,纠正发音错误。

(2)语调训练:通过听、说、模仿等方式,使教师们掌握普通话的语调规律,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3)语速训练:辅导教师引导教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灵活运用语速,提高教学效果。

(4)课堂组织能力训练:通过模拟课堂场景,使教师们掌握课堂纪律管理、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互动等技巧。

(5)教学互动能力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法,使教师们学会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语言表达能力训练:通过演讲、朗诵、即兴评述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普通话教师口语心得体会

普通话教师口语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普通话教师应当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

普通话作为我国官方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普通话,教师必须具备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因此,我注重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具体做法如下:1. 每天坚持练习普通话,模仿标准发音,力求做到发音准确、语调自然。

2. 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学习最新的普通话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主动请教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他们在普通话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其次,普通话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口语表达,还要关注学生的反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互动技巧:1.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普通话。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 适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普通话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针对性教学策略:1. 根据学生的方言背景,针对性地纠正发音错误,帮助他们克服方言干扰。

2.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童趣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普通话的困难。

4. 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话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传播普通话、提高全民语言素质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我的一些展望:1. 深入研究普通话教学理论,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2.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

3.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普通话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师口语》课程标准

《教师口语》课程标准

《教师口语》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62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普高)一、课程性质《教师口语》是在应用语言学指导下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及其特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大学生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及日常口语表达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教师基本技能,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基本素质。

本课程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训练是前提,贯穿本课程始终,这一阶段学生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

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语言活动,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

教师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用语,是师范院校学生首要的职业基本技能;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一般口语训练的提高和扩展。

本课程教学应遵循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课程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法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62课时,其中理论环节22课时,实践环节40课时。

从第一学期到第四学期,每学期课时数分别为:1*14、1*16、1*16、1*16。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应的等级。

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的口语运用能力,初步掌握运用教师职业语言进行教学的基本技能,并能对小学生口语进行指导,以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语言素质。

1.教育师范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2.能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和教育教学工作。

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辨证规律3.掌握一般口语交际的技能。

大一下学期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考试内容

大一下学期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考试内容

大一下学期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考试内容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下面四个测试项构成: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限时3分30秒,占10分。

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限时2分30秒,占20分。

目的是除了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

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4、说话,时间3分钟,占40分。

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教师口语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有1、自我介绍,时间为1分钟,要求举止大方、语调自信;2、考官问答,一般为三道题,由考官提问,学生回答;3、话题陈述,考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进行叙述。

常考的话题有环境污染、气候现象、教育现状等。

教师口语的要求与方法

教师口语的要求与方法

教师口语培训的要求与方法口语交际能力对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教师是以口语为主要手段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特殊群体,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说一下进行普通话培训的要求和方法:一是语音训练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二是结合朗读作品训练,力求实用有效;三是按不同等级要求分别培训,各有侧重。

一、语音训练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说好普通话,最重要的是语音。

但语音的改变是不容易的,普通话培训的时间有限,应突出重点,即按阳谷人说普通话经常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在语音方面有某些共同点,主要讲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共性问题。

1.分辨和发好舌尖前音z c s 、舌尖后音zh ch sh r说普通话平翘舌音不分是阳谷人常见的毛病之一。

注意分辨这三组音,并通过词语练习掌握好他们的发音特点。

如:主力-阻力朝气-遭弃鱼翅-鱼刺小炒-小草不少-不扫诗人-私人2.分辨和发好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前后鼻韵母不分是普通话测试常见的错误之一,尤其是an-ang en-eng 和 in-ing。

教师除了要进行发音示范之外,还可以通过比较练习,区分前后鼻音,注意归音。

如:诊治-整治身世-声势陈旧-成就频繁―平凡人民―人名银瓶―荧屏分辨前后鼻韵母的字也可以采用“声旁类推”和“记少不记多”的方法加以记忆。

4.声调。

普通话四个声调中,上声字的声调读法在测试中和平时说话有较大区别,要把214的调值读完整,否则会被扣缺陷分。

因测试卷中上声字不少,因此需加以强调并进行训练。

5.音变说普通话时,音节或声调受前后音节、音素的影响,会发生某些音变现象。

因各地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一定差距,语流音变也成为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

音变现象包括:上声变调,“一”、“不”、“啊”的变调,轻声,儿化,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变调等。

在普通话测试中,这几种变调都会出现,但公务员普通话培训应有所侧重。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公共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2.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辩正能力。

3.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做到语音响亮、圆润、持久不衰。

4.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

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5.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根据不同内容,可灵活地采用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以教师集中辅导与自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

3.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四、课程教学内容上编普通话训练第一章语音常识与发声技能(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与语音的训练步骤,使语音响亮、清晰、持久不衰,为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程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及考试实施方案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程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及考试实施方案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程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及考试实施方案《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是全校师范教育各专业开设的一门教师教育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标准、规范、流畅、得体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师范生口语表达符合中学教师语言要求,达到中学教师一般口语表达水平,胜任中学各学科课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

课程教学目标是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及其它口语交际,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掌握教育口语规律和技能,具备不同语境中教育口语运用能力,努力成为规范、文明、优美语言的典范。

为此特制定本考核方案及技能考核指标体系。

一、考核对象:全校师范教育各专业学生二、考核时间:第二学期第12周(普通话水平测试)第16周或17周(朗诵、教育口语测试)三、考核内容:普通话、教育口语、朗诵四、考核方式:口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教育口语测试)五、试题来源:试题库(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库、课程自建试题库)六、考核组织:吉首大学普通话测试站(考核内容:普通话水平测试)各专业任课教师(考核内容:朗诵、教育口语)七、技能考核指标体系(一)普通话水平考核指标体系1.考核目标: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

2.考核内容:字词读音标准程度;书面短文朗读标准程度;自由表达的语音标准程度。

3.考核题型:读单音节字词(100个);读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

4.水平等级:普通话水平共分三级六等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语音的准确和朗读的流畅
2、参照每一篇朗读作品后边的“语音提 示”,练习时应给不认识或不能确定读 音的字、在语流中发生音变的词语或有 不止一种读音的字词注上音,以免出现 语音错误。在这些字的上面和句中标注 符号,能使学习者练习的时候更能抓住 重点。
2020/7/1
朗读符号
• 声调:−(阴平) 、 ∕(阳平)、√(上声)、\(去声) • 声母:zh、ch、sh(翘舌音);z、c、s(平舌音)
2020/7/1
范例
c
\
\
zh
……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r②又一圈地跑着来自•l–ng
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
• )2020/7/1
(作品14号
“啊”的几种音变
• “啊”字单独念“a”。 如:啊,下雪了!/ 啊?他怎么了?
• 前一音节的韵尾是i 、ü 、o、e、ê)+a:鸡呀
、鱼呀、磨呀、鹅呀、写呀、他呀、说呀 • u+a(包括ao\iao):好哇、苦哇、球哇 • n+a:难哪、弯哪(前鼻) • ng+a:娘啊、香啊、红啊(后鼻) • r+a= ra:是啊、多好玩儿啊、不值啊(翘舌
; h、f;l、n;j、q、x;
• 韵母:–n(前鼻音)、–ng(后鼻音) ;i 、ü; • 轻声:在轻声词语发轻声的字下加“• ”。 • 儿化:r 1、花儿(huār )直接在“儿”的后面加“r”标示
。 2、花儿(huā‘ér )在“花”与“儿”之间加分
隔号“' ”。 3、文中没带儿话,但作品“语音提示”中出现
9、别乱嚷嚷()! 10、这些孩子看上去很结实() !
• 标注1-60号作品中“啊”的正确读音。
2020/7/1
注重语音的准确和朗读的流畅
3、注意语音停顿。 一般来说,段与段之间停顿最长,句
号的停顿为二拍,逗号的停顿为一拍, 顿号的停顿为半拍。此外,没有标点符 号的地方有时也需要适当的停顿。停顿 位置的确定,应该根据义群以及句子成 分的划分,以不破坏意思的完整为前提 。否则,在测试时将被认为是停顿不当 而扣分。
2020/7/1
不要回读
开始测试后,如果发现自己出现 了漏读或错读,不能回头再读。按测 试评分要求,回头会扣不流畅分。因 此,在训练时要养成不回读的习惯。
2020/7/1
以上的同类音节具有语音缺陷):视程度扣0 分、0.5分、1分。 (3)语调偏误:视程度扣0分、0.5分、1分、2 分。 (4)停连不当:视程度扣0分、0.5分(1次) 、1分(2次)、2分(3次及以上)。 (5)朗读不流畅:视程度扣0分、0.5分(1-2 次)、1分(3-4次)、2分(5次及以上)。 (6)超时(扣1分)
) • z+a =s”a即念s音时声带颤动):一次啊、死
啊、字啊(平舌)
2020/7/1
练习
• 按照“啊”的音变规律,把下列短句末尾的 语气词“啊”读准。
1、你在哪儿()?
2、你们来瞧()!
3、这里的景色真美()! 4、大伙儿加油干()!
5、没有笔怎么写字()? 6、其实谁都可以讲() !
7、他看上去这么矮小()! 8、让她继续说下去() !
2020/7/1
朗读练习和测试时要注意的问题
• 注意朗读和朗诵的区别 • 注重语音的准确和朗读的流畅 • 注意语音停顿 • 克服方言语调 • 注意控制语速 • 不要回读
2020/7/1
注意朗读和朗诵区别
1、什么是朗读: 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
有感情地读出来。其重点是语音的准确,如 句中和句未的停顿,语调的控制,语速的把 握等。它是朗诵的必经阶段,在朗读练习和 测试中,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语音的准确上 面,不要过多地投入感情进行艺术朗诵。 2、什么是朗诵:
朗诵在某种程度上是夸张的朗读,它更倾 向于舞台表演艺术。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把 握好作品的感情,使用停连、重音、语气、 语调和节奏等多种艺术手法,将作者的情感 艺术地表达出来,着眼点是情感。
2020/7/1
注重语音的准确和朗读的流畅
1、应该根据自己方言的特点,对自己平时容易 读错的声母、韵母或字词,进行正音练习。 经常出现的错误有:
朗读测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 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 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 读音(如上声、“一”、“不”的音 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2020/7/1
朗读测试的评分标准:
(1)错、漏、增读:扣0.1分/音节 。 (2)声母、韵母的系统性缺陷(指有5个或5个
• 最后,全篇朗读。练习时应从整体上严格要 求,时刻注意培养普通话的语感。
2020/7/1
注意控制语速
测试对语速的要求是,读400个音 节,时限为4分钟,如果超时,就要适 当扣分。而朗读速度太快,则会影响朗 读的准确和清晰。因此,在练习时应该 注意朗读速度适中。
2020/7/1
注意要有节奏
停顿与语速形成言语的语句节奏。 语句节奏有一定的时值,汉语的节奏多 以4——7个音节为气息单位。正确的语 调声音节奏应当是波浪型的而不是整齐 划一的。语速与停顿适度交错。
声母:zh ch sh——z c s;
zh ch sh、 z c s——j q x ;h ——f;l——n ;
韵母:–n—— –ng;ü——i;
儿话:er
轻声:语气助词:好吧、对啊、去吗、他呢?
2020/7/1
结构助词:红的、高兴地、笨得很 时态助词:坐着、吃了、看过 一些词的后缀:刀子、胖子、石头、上头、他们 方位词:桌上、家里、地下
2020/7/1
克服方言语调
一般说来,跟语调相关的因素有:语流 中的声调,上声连读,“一”、“不”的变 调,轻声,语气词的使用,句末的升降调, 轻重格式等。
2020/7/1
训练步骤
• 首先,将朗读作品中的轻声、儿化、音变和 各种助词、语气词等难点字词挑出来单独练 习,尽可能背熟。
• 其次,整合练习,即以句子以至句群为单位 进行练习,注意词、词组乃至句子的轻重格 式,注意句子的语调等。开始训练时可以用 一些符号注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