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与生物被膜文献阅读1

合集下载

文献阅读-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与阿奇霉素

文献阅读-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与阿奇霉素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L22蛋白 质直接结合 核糖体结构破坏 肽酰tRNA在肽链延长阶段 较早从核糖体上解离
阿奇霉素
抗菌谱: 革兰阳性菌需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
α-溶血性链球菌等。 革兰阴性需氧菌,如流感、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菌、不动杆菌属等,对大肠杆菌、肠杆菌
属活性不尽相同,需进行敏感性试验。 厌氧菌,如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消化球菌属等 性传播疾病,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 其他微生物,如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脲素脲原体、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等
阿奇霉素
抗菌活性: 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较红霉素强(其中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
瑟球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强4-8倍;对卡他莫拉菌的抗菌作用较红 霉素强2-4倍) 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略差 对肺炎支原体作用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最强的
形成过程
解聚再定植: 随着细菌 BF 的逐步形成, 细菌 开始出现脱离现象, 部分变为浮游菌, 它们 游离于机体组织内, 并寻找新的宿主环境。以 形成新的定植菌, 并再次进行以上过程。但不 同的培养条件、菌株、基因型以及载体的免疫 状况的差异, 导致其内部结构及生长状态等出 现较大差异。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细菌粘附 细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形成过程
Bacterial Biofilms: Development, Dispersal,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the Dawn of the Postantibiotic Era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相关感染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的研究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的研究

◇基础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不同ST 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及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 型菌株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旨为预防治疗产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新思路。

方法:随机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从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全敏感组肺炎克雷伯菌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19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 )37株,细菌均采用VITEK MS IVD KB V3.2质谱仪鉴定并使用VITEK 2-compact 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

对各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 )分析其同源性;结晶紫染色法进行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比较不同ST 型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选取不同ST 型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 )判断联合效果并选择最佳联合浓度;结晶紫染色法探究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 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抑制及清除效果;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抗菌药物作用前后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结构变化。

结果:MLST 分型结果显示敏感组肺炎克雷伯菌株有ST86、ST727等8个序列,ESBLs 组菌株属于ST15、ST37、ST11等14个序列型,其中ST15占26.32%(5/19);CRKP 组菌株属于ST11、ST15、ST656等9个序列型,其中ST11占48.65%(18/37),ST15占27.03%(10/37);ST15(ESBLs )型、ST11(CRKP )型、ST15(CRKP )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均在第5天达到成熟,ST15(ESBLs )组较ST15(CRKP )组产生物被膜能力强,ST11(CRKP )组较ST15(CRKP )组形成生物膜能力强(P <0.01)。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效应研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效应研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阿奇霉素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效应研究刘鲍默;赖必鹏;周燕斌;冯劲伦;黄丽霞;卓超;李少丽;谷金萃;林子盈;崔晓娴【摘要】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药物单用或联合常用的抗被膜药物阿奇霉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方法微量肉汤法检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浮游菌、被膜菌的敏感性,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单药或联合阿奇霉素(AZI)时对鲍曼不动杆菌被膜的影响,用结晶紫实验观察被膜量的变化,用被膜下细菌计数的方法检测被膜细菌活力的改变.结果4×MIC浓度的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可以降低部分鲍曼不动杆菌的被膜量,剩余被膜量在17%~70%之间,被膜下细菌活力也有降低.与AZI联用时,鲍曼不动杆菌剩余被膜量较单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相比反而有所升高.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细菌的被膜量及被膜下细菌,与阿奇霉素联用并不能增强其对被膜的活性.%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carbapenem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mmonly used anti-biofilm drug azithromycin on the biofilm ofAcinetobacterbaumannii.Methods The susceptibility of imipenem and meropenem to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planktonic and biofilm bacteria were observed by the broth microdilution method.The effects of imipenem(IMP),meropenem (MERO) monotherapy or the combination with azithromycin (AZI) on the biofilm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were confirmed by the use of the crystal violet experiment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 biofilm,and counting the bacteria under theb iofilm to detect bacterial changes.Results IMP and MERO of 4×MIC could decrease the biomas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biofilms,and the amountof residual biofilm was between 17% and 70%.The number of bacteria under the biofilm was also decreased.When combined with AZI,the amount of residual biofilm biomass was increased compared to carbapenem alone.Conclusion Carbapenem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iomass ofAcinetobacter baumannii biofilms and the bacterial viability under the biofilm.Moreover,azithromycin in combination with carbapenem can not enhance the activity of imipenem and meropenem against biofilms ofAcinetobacter baumannii.【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7(042)012【总页数】6页(P1040-1045)【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作者】刘鲍默;赖必鹏;周燕斌;冯劲伦;黄丽霞;卓超;李少丽;谷金萃;林子盈;崔晓娴【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080;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是多重耐药菌组合“ESKAPE”中的一员[1],是我国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最常见的致病菌[2]。

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_1徐莉莉

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_1徐莉莉

757-760. [ 4] O H G A K I N . B act eri al bi of i l m i n chroni c ai rw ays i nf ect i on [ J] . J
图4
阿奇霉素 2. 0 m g/ L
图5
阿奇霉素 3. 9 m g/ L
Inf ect D i s, 1994, 68: 138-150. [ 5] 谷
生物被膜是细菌吸附于生物材料或机体腔道表 面 ! 分泌多糖基质 " 纤维蛋白 " 脂蛋白等 !并将自身包 绕其中形成的膜样物 # 笔者研究阿奇霉素对铜绿 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 1]
口服阿奇霉素 500 m g! 其血峰浓度为 0. 4 m g/ L( 肺组织浓度为 3. 9 m g/ L
( !!"" (
第 15 卷第 8 期 2005 年 4 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 !!!!!!!!!!!)*+,-
."/0,-# "1 2"340, 243+5+,4
!!
!!!!!!!"#$ %& ’"$ ( !670$ 899&
文章编号 &
% 2005’ 0 ) 论著
秀, 谭明旗 , 李胜歧 , 等.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生 物 被 膜 中 A m pC 酶 和 超 广 谱 β- 内 脱 脂 酶 的 检 测 [ J] .中 国 现 代 医 学 杂 志 , 2004, 14( 14) :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 ! 未用阿奇霉素的硅胶片上 可见较厚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 " 而应用阿 奇霉素后可见生物被膜较对照组薄且有碎裂 ! 且随 着阿奇霉素浓度的增加 ! 变化更加明显 " 见图 1 ̄5 "

小檗碱联合阿奇霉素对小鼠腹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生物被膜感染的体内影响

小檗碱联合阿奇霉素对小鼠腹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生物被膜感染的体内影响

小檗碱联合阿奇霉素对小鼠腹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早期生物被膜感染的体内影响林健;周煜清;李智欢;吴志红【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22(38)8【摘要】目的:探讨小檗碱(berberine,Ber)联合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对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被膜早期(biofilm,BF)感染的治疗作用。

方法:以输液管为载体,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实验菌株,体外培养形成早期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建立小鼠腹腔生物被膜感染模型。

建模后立即给予药物干预,分为Ber组(30 mg/kg)灌胃、AZM组(30 mg/kg)腹腔注射、Ber(15 mg/kg)灌胃+AZM(15 mg/kg)组腹腔注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24 h后取出载体,根据连续稀释法对载体表面进行活菌计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载体表面BF形态特征变化,载体周围组织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

结果:在药物作用24 h后,对载体进行表面菌落计数,单独给药组及联合给药组菌落数都少于空白对照组(P<0.01);Ber+AZM组菌落数较Ber、AZM组单独给药组显著变少(P<0.01);空白对照组SEM观察BF生长形态均比Ber、AZM、Ber+AZM组形成的BF稠密且繁多;AZM组较Ber组稀疏;Ber+AZM组BF基本被清除,只见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

腹腔感染组织病理学表现空白对照组炎症最为明显,Ber+AZM组只见轻度的炎症反应。

结论:Ber对小鼠腹腔SA感染早期BF的形成具有干扰作用,其与AZM联合给药明显增强对小鼠腹腔SA早期BF感染的治疗作用。

【总页数】6页(P14-19)【作者】林健;周煜清;李智欢;吴志红【作者单位】莆田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莆田学院医学微生态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鱼腥草素钠联合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早期黏附的影响2.万古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对形成生物被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分析3.黄芩苷联合美罗培南对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作用4.温和灸对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影响5.亚胺培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实验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倍子与阿奇霉素协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抗菌作用

五倍子与阿奇霉素协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抗菌作用
倍 子 与 阿 奇 霉 素联 合 用 药 可增 强对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生物 被 膜 的 杀 菌作 用 。
关键 词 : 葡萄 球 菌 , 黄 色 ; 生 物 膜 ; 五 倍 子 ; 阿 奇 霉 素 金
D I 1 . 9 9 ii n 1 7 — 1 0 2 1 . 1 0 4 O : 0 3 6 /.s . 6 34 3 . 0 1 0 . 4 s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4 3 ( 0 1 0 0 3 0 1 7 1 0 2 l ) 10 9 2
1 材 料 与 方 法
及 硅 胶 膜 ( m× 1c 的 2 孔 板 中 , 7℃培 养 6d 隔天 换 培 1c m) 4 3 , 养 液 。 () 染 色 法 鉴 定 生 物 被 膜 _ : 染 色 法 : 2 4银 3 银 一 从 4孔 培 养
板取出硅 胶 膜 , 菌 生 理 盐水 多 次充 分 漂 洗 , 去浮 游 菌 ; 无 除
上 , 7℃ 条件 下培 养 2 , 察结 果 。 以仍 无 细 菌 生 长 的 管 内 3 4h 观 药 物 浓 度 记 为 该 药 的 MB 。 ( ) 菌 生物 被 膜 培 养 : 隔 夜 培 C 3细 取 养 的含 有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的 肉 汤 , 浓 度 调 至 1 c U/ L, 菌 O F m
通 讯 作者 , i x  ̄ 0 0 13 cm。 E mal g 2 1@ 6 .o :
养 ; 日用 胰 酶 大 豆 肉汤 调制 1 5 0 F mL菌 悬液 ; 医 次 . ×1 C U/ 将
用 硅 胶 膜 放 人 加 有 1 ( L 1 5× 1 CFU/ 】 . O 0 mL 菌 悬 液 和 3 0 0 “ 胰 酶 大 豆 肉 汤 的 2 L 中 , 生 物 被 膜 形 成 4 单 独 或 I 4孑 板 在 8 h,

五倍子与阿奇霉素协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抗菌作用

五倍子与阿奇霉素协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抗菌作用

五倍子与阿奇霉素协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抗菌
作用
穆海霞;陈俊清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1(032)001
【摘要】目的观察五倍子与阿奇霉素协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平板培养法制备细菌生物被膜,银染法初步鉴定生物被膜和测定生物被膜的黏附性,分别在生物被膜形成的不同时间单独或联合加入1/4 最低抑菌浓度的阿奇霉素和不同浓度的五倍子,菌落计数法计数加药后生物被膜内细菌数,并与不加药物所形成的生物被膜作比较.结果五倍子的浓度在大于或等于0.25 mg/mL时,对浮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抑菌的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作用不明显;但与1/4 最低抑菌浓度的阿奇霉素联合作用后可显著减少细菌的黏附性,减少培养液和被膜中存活菌数.结论五倍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杀菌、抑菌作用,但对生物被膜作用不明显;阿奇霉素可减少细菌的黏附,预防或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五倍子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可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穆海霞;陈俊清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32000;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检验科,4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与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调查研究
2.鱼腥草素钠联合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早期黏附的影响
3.五倍子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4.万古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对形成生物被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分析
5.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毒力因子的干预作用

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毒力因子的干预作用

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毒力因子的干预作用简丽娟;陈一强;温红侠;孔晋亮;闫萍;张东伟【期刊名称】《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年(卷),期】2010(030)011【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zithromycin o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 biofilm formation and virulence factors production. Methods Detect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azithromycin against PAO1 by 2-fold dilution method. Crystal violet staining assay was used for initial adhesion assays. The PAO1 biofilm was established in vitro and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Viable bacterial counts were determined by serial dilution. LasB elastolytic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Elastin-Congo Red. Protease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Azo-casein. Chloroform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for pyoverdine assay . The orcinol assay was used to directly assess the amount of rhamnolipids . Resul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biofilm and viable bacterial counts of PAO1 adhered to the surface of catheter in PAO1 azithromyci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e PAO1 control group after incubated for 3 d and 7 d ( P <0.05), and the initial adhesion was weaker ( P < 0. 05 ). The virulence factors production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P <0.01 ). LasB elastolytic activity and pyoverdine were even reduced to the same as with the PA-JP3 group ( P > 0.05 ), but the protease activity and the rhamnolipids concentr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e PA-JP3 group ( P < 0.05 ). ConclusionAzithromycin can inhibit PAO1 bioflim formation in vitro and virulence factors production.%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及毒力因子分泌的干预作用.方法 2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早期黏附;建立PAO1体外生物被膜模型;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形态;连续稀释法进行活菌计数;弹性蛋白-刚果红法测定弹性蛋白酶活性;偶氮酪蛋白法测定蛋白水解酶活性;氯仿萃取法测定绿脓菌素;苔黑酚法测定鼠李糖脂.结果 PAO1阿奇霉素组对载体的黏附低于PAO1空白对照组(P<0.05);第3、7天PAO1阿奇霉素组生物被膜少于PAO1空白对照组,且载体活菌计数少于PAO1空白对照组(P<0.05).PAO1阿奇霉素组弹性蛋白酶活性、蛋白水解酶活性、绿脓菌素浓度、鼠李糖脂浓度均明显低于PAO1空白对照组(P<0.01),弹性蛋白酶活性及绿脓菌素浓度与PA-JP3株组相当(P>0.05),而蛋白水解酶活性及鼠李糖脂浓度高于PA-JP3株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可以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黏附及其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可以抑制其毒力因子的释放.【总页数】5页(P1020-1024)【作者】简丽娟;陈一强;温红侠;孔晋亮;闫萍;张东伟【作者单位】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阿奇霉素上调生物被膜阳性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酶基因的表达2.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3.鱼腥草素钠对头孢他啶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增强作用及抗菌协同作用4.亚胺培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实验研究5.鱼腥草水提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及与阿奇霉素的抗菌协同作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徐莉莉,《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4。15(8) [4]王瑛,《阿奇霉素对气管导管内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重庆医学,2016.1.45(1)
5、文献[5]回顾分析我院 2006~2010 年确诊的12例 DPB 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 该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影像学、肺功能的改善。 结果:入组患者 12 例,确定诊断 9 例,一般诊断 3 例。 男 7 例,女 5 例。年龄 42~73 岁,平均(51±13)岁。 从起病到确诊时间 2 个月~8 年。 随访时间(3.1±1.2)年。 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 X 线胸片符合 典型 DPB 改变 7 例,HRCT 符合典型 DPB改变 12 例,均可见小叶中性型结节,10 例(83.33%)可见外周型支气管扩张,3 例(25.00%)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 12 例 患者影像学均有鼻窦炎表现。 12 例患者肺功能检查均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其中 6 例(50.00%)伴有弥散性通气功能障碍。 治疗后: FEV1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均恢复到 80%以上。 治疗前血气分析提示呼吸 衰竭Ⅰ型 2 例(16.67%),呼吸衰竭Ⅱ型 2 例(16.67%),氧分压(未吸氧)低于 80mmHg10 例(83.33%)。 治疗后呼吸衰竭均得到纠正。 痰培养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7 例(58.3%),肺炎克雷伯杆菌 2 例(16.7%)。 冷凝集试验:12 例患者 10 例行冷凝集检查,2 例阳性(20%)。 12 例患者中选用口服罗红霉素 4例,口服阿奇霉素 8 例,平均服药时间(8±5)个 月。 治疗后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胞外多糖(EPS)=多糖+核酸+蛋白 含水量高 ,呈凝胶样
1、EPS粘附性强,可吸附营养物质。 2、将细菌个体粘附起来,使细菌在流体 环境中定居在某一物体表面。 3、随着生物被膜的成熟,含量越来越多。
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性机制
1
2
3
4
阻滞抗生 素的渗透
吸附抗生 素灭活酶, 促进抗生 素水解
被膜下细菌 代谢低下, 呈“亚冬眠 状态”
作用机制
1
对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
2
对转录因子(NF)-kb 及细胞凋亡的作用
3
对细胞信号转导作用
4
对细胞表面黏附因子的作用
张碧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天津医药,2013年4月,41(4)
不良反应
1
胃肠系统损害
2
神经系统损害
3
皮肤和附件损害
如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
(2)囊性肺纤维化:Carr Roxane R等[4]回顾性研究了185个患有肺囊性纤维 化的病人(儿童和成人),在3 - 6个月时间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剂量范围从每 周3次250毫克到500毫克每天。试验结果表明阿奇霉素似乎改善成人肺功能和 年长的孩子囊性纤维化,耐受性良好。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最佳给 药方案,持续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阿奇霉素治疗的成本效益。
如头痛、头晕、 嗜睡等
皮疹、瘙痒、血 管神经性水肿等
不良反应
4
肝脏损伤
以胆汁郁积为主 ,可发生肝实质 损害。常见黄疸 、转氨酶升高,
5
心血管系统
心悸、胸痛、心 脏复极化延长、 QT间期延长。
6
过敏反应
如面色苍白、呼 吸困难、憋气、 胸闷等
药物相互作用
二、细菌生物被膜简介
生物被膜的含义—1978年由J. William Costerton首 次通过电镜方法首次观察到并提出的。
万珍燕,《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2008.33(5)
文献对阿奇霉素单药或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 影响作用研究报道较多,部分文献研究报道了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1、文献[1]《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对阿奇霉素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独立因子和生物被膜的影响作了研究考察,表明阿奇霉素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浮菌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杀菌活性,对生物被膜相对较弱, 进一步验证了阿奇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对生物被膜 的形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 2、论文[2]《阿奇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和毒力因子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研究 》中,研究了阿奇霉素通过干预铜绿假单胞菌QS(密度感应系统)的调 控干预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抑制细菌毒力因子的产生。
(3)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4)支气管扩张:Wong Conroy等[5]通过随机、双盲试验研究表明阿奇霉素 可作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发生过一次恶化的诊断为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 患者治疗的新选项。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Pomares Xavier等[6]回顾性研究了12 个月内间歇性给予阿奇霉素(每周3次,每次500毫克)治疗严重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或每年至少4次急性发作或有铜绿假单胞菌定植危险因素的患 者的获益情况,试验证明长期间歇性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能够减少严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恶化的频率;通过对照试验证明长期应 用阿奇霉素有很好的耐受性,能够使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 患者和中重度 COPD 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减少

结合至A位 选择性抑制细菌蛋

白质合成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L22蛋白

质直接结合

核糖体结构破坏

肽酰tRNA在肽链延长阶段

较早从核糖体上解离
与核糖体50s亚基 23SrRNA结合,阻止 肽酰基tRNA和mRNA自A位移向P位,阻止 新的氨酰基tRNA结合至A位,选择性抑 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4]Carr Roxane R,Azithromycin for improving pulmonary function in cystic fibrosis,The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2004:1520-4 [5]Wong Conroy,Azithromycin for prevention of exacerbations in non-cystic fibrosis bronchiectasis (EMBRACE):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The Lancet,2012:660-7 [6]Pomares Xavier,Long-term azithromyc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and repeated exacerbation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nline),2011:449-56
3、抗生素后效应:阿奇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并具有强持续性抗生 素后效应。 阿奇霉素无论是在高于或低于 MIC 时,均能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调理吞噬 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导致细菌非致死性损伤和或持续性与靶位结合,显著延 长了细菌的恢复再生长的时间,此外与细菌接触后,使得菌体变形,易被吞 噬细胞识别,促进杀菌物质的释放,产生后促白细胞效应,增大细菌损伤程 度,延长修复时间。 4、阿奇霉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免疫调节[1]、抗炎作用[2](超说明书用药) (1)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Li Huiping[3]等从2001年7月到2007年4月 回顾性研究了阿奇霉素在51位患有DPB患者的临床疗效,证明阿奇霉素治疗弥 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是有效的,且耐受性良好。
[1]张碧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天津医药,2013年4月,41(4) [2]凌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抗炎作用》,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9,23(4) [3]Li Huiping,Effect of azithromycin on patients with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51 cases,Internal Medicine ,2011,1663-9
细菌生物被膜造成感染特点
1、极强的耐药性; 2、病程的长期性,反复感染; 3、逃避宿主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抗感染治疗难题
三、阿奇霉素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体外研究举例:大环内酯类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鸟苷二磷酸D-甘露糖脱 氢酶
藻酸盐
14、15环-大 环内酯类药物
减少细菌纤毛的数 量和纤毛的粘附
大环内酯类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方面主要具有: (1)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藻酸盐和表多糖的产生; (2)影响铜绿假单胞菌III型分泌系统,减少毒力因子的产生; (3)破坏铜绿假单胞菌表面结构,抑制细菌对宿主的黏附; (4)抑制细菌QS(密度感应系统)系统,减少自身信号诱导分子的 合成; (5)增加呼吸道痰液的清除.降低痰液粘稠度; (6)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暴露时间依从性杀菌活性等方面功能,能 最终达到对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的有效控制。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L22蛋白 质直接结合
核糖体结构破坏 肽酰tRNA在肽链延长阶段 较早从核糖体上解离
阿奇霉素-抗菌谱、抗菌活性
抗菌谱: 革兰阳性菌需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 性链球菌)、肺炎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等。 革兰阴性需氧菌,如流感、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菌、不动杆菌属等, 对大肠杆菌、肠杆菌属活性不尽相同,需进行敏感性试验。 厌氧菌,如类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消化球菌属等 性传播疾病,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 其他微生物,如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脲素脲原体、单核细胞增 多性李斯德杆菌等 抗菌活性: 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较红霉素强(其中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 瑟球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强4-8倍;对卡他莫拉菌的抗菌作用较红 霉素强2-4倍) 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略差 对肺炎支原体作用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最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