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各种各样能量》公开课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各种各样的能量教案及反思

各种各样的能量教案及反思

1.2《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能量》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时。

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对能量形式的感知,使学生意识到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了。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四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认识最直观、最常见的热能,通过观察冰融化时的状态,体验冰块融化时手逐渐变冷的感觉,理解热能在其中起的作用;回顾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热能的理解。

活动二,以交流、分析的形式认识电能和化学能。

活动三,通过比较光能大小的实验,了解能量越大,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效果越明显。

活动四,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核能及其运用。

学情分析能量对于学生是熟悉而又陌生的。

学生根据经验,对能量有一定的认知,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不会从能量的角度来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

六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善于分析和比较。

因此,本课就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能量,并感悟能量的作用,意识到能量对事物的影响。

此外,经过六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实验已经有了较多的基础,已意识到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

本课中比较光能大小的实验,把重点放到对学生控制变量能力的培养上,,促进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理解热、电、光、核、化学能等能量的作用。

2.知道能量的大小会导致不同的工作效果。

3.懂得能量对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探究:1.能通过实验探究能量大小与工作效果的关系。

2.依据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

3.注重实验习惯、实验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学生控制变量,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现象、得出并交流结论。

科学态度:1.能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实事求是,乐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2.在科学探究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初步了解所学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各种各样的能量》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设计和小结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各种各样的能量》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设计和小结

(出示课件)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万物郁郁葱葱,是什么让万物春意盎然 呢?
学生回答 太阳 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得更具体一些吗?(太阳散发热量 )
师总结:万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有了太阳所带来的光能的滋润,万物才能茁 壮成长。
(出示课件)这是什么?一枚小小的灯泡,怎么才能为人们带来光明呢?你 有什么想法?
九、小结
各种各样的能量,能使物体运动或工作,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被弹 开的距离远近有关并决定物体操作的完美度!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二、说学情
本节课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结合实验进行探索研究,为以后 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有了抽象的概念, 处于具体向抽象过度的阶段。具备了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初步分析 的能力,能围绕想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被 弹开的距离远近有关。学生会对生活中的能量问题感兴趣,乐于通过动 手实验来展开研究。
(三)、总结延伸 从大家的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橡皮筋拉得越长,也就是能量越大 ,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那么其他物体运动是不是也这样呢?如风越大 ,风筝就飞得越高,太阳越大,热水器的水就越热„„我们有兴趣课后可 以做个探究。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学生回答 电池 那么电池又是怎么让它动起来的呢?
学生回答
预设(1)生:电池产生电 。师;是的。电池在玩具里产生的是电能。 预设(2)学生回答不出来。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3.师总结:是的,电池产生电让玩具猫能够动起来。电也是一种能量。 我们通常称之为电能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师:在我们平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其它的能量呢?(课件出示图片)请仔细观察这些 图片,它们之间蕴含了什么样的能量呢?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播放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后,进行小组讨论并交流。 师小结讨论结果,并课件展示: 风筝——风能, 水车——水能, 向日葵生长——太阳能, 热气球——热能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刚才我们接触到的都是能量。(板书 能量)你能用 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能量吗?

苏教版科学六下《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下《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六下《各种各样的能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换和能量的传递。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并探讨这些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能量的传递方式,如传导、对流、辐射等。

本章节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能量知识的基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等基础知识。

但是,对于能量的种类、转换和传递等概念,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实例和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2.使学生掌握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原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和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的种类、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2.教学难点: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能量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原理。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实例,如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能量形式。

2.呈现(10分钟)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情境,呈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能量的概念。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案

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2.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案

2023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2.各种各样的能量1.教学内容本课在学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能量形式的感知,使学生意识到如果没有能量,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

活动一,认识最直观、最常见的热能。

通过观察冰融化时的状态,体验双手握住冰块时手逐渐变冷的感觉,理解热能在其中起的作用;通过回顾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热能的理解。

活动二,以交流、分析的方式认识电能和化学能。

电能的形式和作用学生比较熟悉,而化学能则是一种隐蔽的能量,需要通过大量事例引导学生理解。

活动三,通过实验体验光具有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进而了解电磁能。

活动四,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核能及其应用。

2.教学目标知道生活中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理解多种能量形式的作用。

能通过实验体验光具有能量。

懂得能量对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3.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生活中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理解多种能量形式的作用。

难点:通过实验体验光具有能量,知道光与微波、X光都是电磁波,具有电磁能。

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冰块;辐射计、手电筒。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1课《什么是能量》。

下面请同学们回顾第1课学习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是能量?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者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什么是动能?哪些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动能。

流动的泥石流、运动的龙卷风、运动的保龄球、钱塘江大潮等等都具有动能。

什么叫势能?哪些物体具有势能?位于高处的物体具有能量,发生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是一种储存起来的能量,只有在释放后才能显现,这种能量叫做势能。

拉长的橡皮筋、准备跳水的跳板运动员、拉开的弓、压缩的弹簧等等都具有势能。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能量》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能量》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能量》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5.1各种各样的能量二实小潘亚清一、教材分析能量是抽象的。

能量的这一属性使得小学生难以从形象化的角度来进行直接观察。

所以,教材将此内容安排在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来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中去发现能量、研究能量、认识能量。

教材不追求学生掌握严格意义上的“能量”的概念,只要求学生能理解能量的客观存在和形式多样。

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引导学生发现能量的存在。

提出问题: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现象:放风筝、热气球升空、汽车行驶等引导学生说出它们是靠什么运动的?2.动手实验,探究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让学生在动手“做”中理解概念。

3.进一步讨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哪些作用,从而体会能量对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分析本课原是六年级内容,此次放在五年级来上,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把握教学目标。

从知识结构上分析,五年级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的条件)、《空气的性质》(热空气)《无处不在的力》(风力、水力)、《神奇的声音》(振动)《人的消化》(食物转换能量)、《电和磁》(电能)、《机械》(机械运动)等知识,已经储备了一定的与能量相关联的知识体系,这与本课认识能量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原知识结构也存在与新概念形成的矛盾,这就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

通过分析、体会去提升。

另外,五年学生还未学《物质的变化》,因此还不清楚什么叫化学变化,因此,本课对“化学能”这一知识的介入,会简单带到,不足深入探究。

因此,本课的定位将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开始,逐渐让学生建立物体的运动与工作需要有“能量”的作用,进而用能量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一步开解能量的概念。

从科学方法来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对比实验也不陌生,之前做过《小车的运动》《摆的研究》等对比实验;基本会做控制变量的科学探究实验,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之二,就是把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作为巩固和提高五年级学生对比实验这一探究能力上,从而进一步认识能量的特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1.《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1.《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1.《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生活工作中各种各样的能量。

2、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

科学知识: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2、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难点:理解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工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P42的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

师引出课题。

二、新课1、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师讲述: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从刚才的五幅图中你能说出一些能量的名称吗?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能量名称。

问: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学生举例。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水能、风能、热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

2、了解能量的作用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举例说说吗?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

出示P43的图片,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

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如果,一切物体都将停止。

3、火箭发射活动让学生根据P44的要求制作和发射火箭,并把活动方案写活动记录本上。

要求:发射时不要对着人,要尽量向上发射。

记录时要认真仔细。

三、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能量》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次教学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认识什么是能量-----知道能量的形式-----探究能量的特点及作用。

在第一个环节认识什么是能量时,我并没有利用教材中的五幅图来导入,因为这几幅图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些简单,没有太多的思考。

〖2021年整理〗《各种个样的能量》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各种个样的能量》优秀教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能量有哪些形式,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的能量
过程与方法:
把过去学习过的各种具体能量形式联系在一起,统一到抽象一步的能量大概念之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根据生活经验、资料和实验来认识能量,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现象中去发现能量、研究能量、认识能量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能量
机械能、化学能
光、热、声音、
……
七、教学反思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主要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实验操作,记录,以及对实
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研究能力。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抓重点,破难点,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以讨论、观察、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学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说还知道一些其他能量。
讨论:光、热、声音是能量吗?
分组做“热能使橡皮塞冲出去”的实验。
讨论橡皮塞是靠什么能量冲出去的。
分析火箭射出的距离远近与用力大小的关系。
小组研讨,交流各自知道的能量形式和具有能量的物体。
把同学们寻找出的能量按能量形式分类。
师生互动,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勇于思考、乐于动手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活动手册、有关草原和沙尘暴的图片、影视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引入
二、认识能量
三、寻找能量
四、总结
1、直接引入主题:
当我们听到“能量”这个词时,我们会想到什么?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深入地研究能量。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5.1.各种各样的能量》教案_(2)【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5.1.各种各样的能量》教案_(2)【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各种各样的能量一、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的描述性定义——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

2.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能够设计方案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4.懂得能量对于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难点:理解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工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幅课本第52页上的图,如防风筝这幅图。

2.提问:风筝是靠什么飞上天的?“风筝、热气球、足球、汽车、龙卷风”都是靠“什么”“工作”或运动的?3 .小结:像“风”这样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二)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能量1.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让我们认识认识它们。

以太阳光为例讲解:自太阳的能量我们叫它太阳能。

注意,这个‘能’和‘能量’的‘能’不同的。

2.谈话:大家认识了这么多种形式的能量,它们都有哪些作用?(安排小组讨论,一个小组讨论一种形式能量的作用,最后将全班的讨论结果汇总)3.讨论:谈谈对“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这句话的理解。

(三)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1.谈话:能量能让物体工作或运动起,那么能量的大小对物体运动有什么影响?我们利用这个“火箭”进行研究。

2.出示一个做好的火箭和发射器演示.讲解怎样发射“火箭”。

另外要说明,发射器底部对应的“火箭”上的读数就相当于橡皮筋的弹力,即发射器的弹力高度。

3.提问:发射器的弹力高度与“火箭”发射高度有什么关系?4.将学生的假设记录下,指导各小组明确研究的问题.需要控制的变量及组内各自分工。

(四)本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的描述性定义——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

2、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3、能够正确区分常见的几种能量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实验等具体操作活动中积累对能量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感性认识。

2、初步学习在自然界各种不同现象之间寻找可能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能量对于人类和自然界的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火箭”及“发射器”,实验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播放课件“本单元的小诗歌”——“我相信一定是有什么,托起风筝在蓝天自由飞翔。

我相信,一定是有什么,让水车在河边吱呀呀地歌唱。

我相信,一定是有什么,让向日葵绽开金黄灿烂的微笑。

……我要用智慧的大脑,寻找这背后的神奇……”
2. 师问:“你们知道是什么让风筝飞翔吗?”“什么让水车吱呀呀地歌唱?”“什么让向日葵微笑呢?”(依次出现投影:图片)
3. 生答:风、水、太阳。

4. 再出现各种图片:它们又是依靠什么“工作”或运动的呢?
5. 生答。

6. 师小结:像这样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能量。

风有风能,水有风能,太阳有太阳能。

你还知道哪些能量的名称?师相机板书。

二、讨论各种能量的作用。

1. 师述:我们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种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2. 讨论后回答(看哪个小组说得多)
(2)出示课件:课文中的插图(逐次出示)。

(3)学生回答:
a、太阳光可以使植物生长,还能用来发电,还能使热水器里的水变热,能把衣服晒干……
b、热能可以将水烧开,还能发电,能把饭煮熟,能给我们取暖……
c、电能可以使电灯发亮,还能使电动机转动,使电视机出图像,使电瓶车跑起来……
d、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工作”,还能使我有力气踢球……
e、水能可以使水车转动,可以发电,可以冲洗车辆……
f、声能可以使纸片振动,还能使水面泛波……
g、风能……
3、师小结:太阳能可以发电、晒衣服,热能可以煮饭、烧水,电能可以使家用电器“工作”,化学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工作”,一句话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

可以说,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能量,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三、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1. 过渡:那么能量的大小会影响物体运动吗?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么我们就用这“火箭发射”的实验进行探究一下。

2. 教师演示:这是“火箭发射器”,橡皮筋拉伸后产生一定的能量,然后把橡筋猛地一松,火箭会弹出去,这个能量的大小与“火箭”发射的高度有何关系?
3. 猜测:橡筋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

4. 讨论方案:怎样才能使橡筋能量变大?
生:把橡筋拉长一些。

师:老师为了方便大家测量,在吸管上标上了刻度,(边说边演示)拉得越长,刻度越大。

师:这是个对比实验,那么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完成实验方案。

5、汇报方案:
生:对比实验应该注意控制变量,只能有一个变量。

师:这里的变量是什么?
生:能量。

师:如何改变?
生:橡筋拉得长、短来改变能量大小。

师:不变量又有哪些呢?
生:火箭以及发射器都不能改变,发射器的位置最好也不改变。

师:火箭和发射器可以保持不变,那么位置应如何不变呢?
生:把发射器的下端与桌面平行,放一点在桌面上,以做支撑,保持不变。

师:还有要注意的吗?
生:还要注意、观察、记录。

师:每个刻度可以发射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这样更准确一些。

6、开始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7、汇报交流。

学生带实验表格,上如汇报。

师生补充、修改。

8、小结:从大家的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橡筋拉得越长,也就是能量越大,火箭发射的高度越高,那么其他的物体运动是不是也这样呢?如风越大,风筝就飞得越高,太阳越大,热水器的水就越热……我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做个探究。

能量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

(厘米)(1)(2)(3)平均值
从中我们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