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精选)

合集下载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为整个社会或群体提供的,无法通过排除某些人或群体而被消费或使用的物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消费具有特殊的性质和挑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一、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特点公共物品具有两个主要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量,例如公园的草坪可以供多人同时享用;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将某些人排除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之外,例如广播电视的节目可以被所有人收听。

基于上述特点,公共物品往往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

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排他性,供应者无法向消费者收费,因此市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激励来生产这些物品。

此外,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征也导致了“免费骑车悖论”,即人们倾向于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导致过度拥挤。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公共选择理论是指通过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政治和公共行政中的决策过程和结果,其中包括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决策制定的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政治决策者和公共行政机构的行为往往受到私人利益驱动,而非公共利益。

政治决策者追求权力和地位,公共行政机构追求预算和资源的增加,这导致了决策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和权力斗争。

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决策制定往往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

另外,公共选择理论还提出了收益递减效应。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参与决策和供给的人数越多,个人对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越小,因此个人的投入和参与意愿也会减弱。

这导致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面临困境。

三、公共物品的供给和决策制定为了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政府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通过税收、公共预算和政策干预等手段来提供公共物品,并进行决策制定。

然而,正如公共选择理论所指出的,政府行为也往往受到利益驱动。

政府决策往往受到选举周期、利益集团的影响,而非完全基于公共利益。

因此,政策制定的过程需要通过制衡和监督机制来保证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03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03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A得到5单位面包效用 B得到8单位面包效用 总效用=13单位 A和B每人都得到7单位面 包的效用 总效用=14单位合作均衡
(二) 公共选择理论
1、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 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它是对资源 配置的非市场选择,即政府选择。 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 党、官员和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交易对象:公共品;交易特点:非自愿性、不平等 性和强制性)
前提:经济人假设:非商品化

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 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 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 最大化为目标。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 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混合产品的提供
方式: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相结合。可以是政府
兴办,以收税的方式无偿提供或以收费的方式 有偿提供(如桥梁、公路);也可以是民办官 助,政府通过补贴进行一定的补助。 原因:其不完全的非竟争和非排他性使两种提 供方式的结合更具有效益上的优势。 决策中需关注的问题:收费的难易程度及收费损 失的大小;外部效益的合理评价;收费标准的 制定等。
非竞争性
公共品范围的扩展
按照受益范围的不同,公共品可以分为地方公共品、 国家公共品、区域公共品和国际公共品(全球公共品, global public goods)四个层次。 国际公共品的受益范围更广,不仅惠及包括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多个地区的若干国家甚至 所有的国家,而且惠及富裕或贫穷的不同人群,还关 系到不同的世代,既关乎是否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 关乎后代人的利益。 Todd Sandler根据国际公共品是否满足两个基本特 性,将其分为纯国际公共品和准国际公共品两类。但 实际生活中的纯国际公共品很少,主要是指完全符合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国际公共品,其受益者包括所 有的国家、群体和世代,如臭氧层保护、知识等。实 际生活中常见的大都是准国际公共品,它们不完全满 足非排他和非竞争的性质,但具有广泛性的趋势

03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03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 钱忠好认为,中国农业公共品的投入不
足极大制约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在中国财政支农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大 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适度增加农业基 础设施投入、压缩农业事业费支出,可提 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
• 陈俊明提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进
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以往的农 业发展,其任务十分繁重,单靠农民这一 主体是不够的,在许多重要方面,政府不仅 是更重要的主体,而且还是主导主体。但 各级政府都不仅有特殊的机构,而且都有 其人格化,他们的经济实力、经济观、政 绩观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 。
• 国外对公共物品供给的研究主要以西方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尽管由于体制和 制度上存在差异,我们不能照搬其做法, 但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职能的有效定位分 析及其相关制度安排对于合理界定我国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职能具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2)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现状:以农村为例
• 叶兴庆在《论农村公铭提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整体水平较低
,不同类型村庄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公 共品融资管理监督制度尚不够完善,农户 在农村公共品融资上的民主意识、责任意 识和效率意识已有很大提高,政府在农村 公共品融资中的职能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 科学定位和有效发挥。
• 陈立中提出的我国应实行“协调型”的
研究》一文中率先提出了创新农村公共产 品供给机制的主张。认为应在明晰农民投 资生产的公共产品产权关系的基础上,鼓 励农民进入农村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在此 前提下,可通过“公办民助”、“民办公 助”、“公退民进”等多条途径,让农民 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弥补公共资源的不 足,打破由政府单一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 格局。
公共选择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从实证分析来看:它研究公众的偏好通过 某种政治程序会产生怎样的决策结果; 2. 从规范分析来看:它评价通过各种不同政 治程序所产生结果的优劣,从而对各种公 共决策程序做出评价; 3. 从政策分析来看:选择和设计政治程序, 以使得决策结果能够较为符合政策的目标 。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教学课件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教学课件

公共选择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3. 利益冲突
不同利益集团间可能存在冲突,影响决策的公正性。
4. 搭便车问题
个体可能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公共选择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1. 完善信息收集机制
通过调查等方式了解公民的真实需求。
2. 强化监督机制
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公共选择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扩展应用领域
加强跨学科研究
该理论的应用领域可以 进一步扩展,例如在城 市规划、环境保护、医 疗卫生等领域,可以结 合实际情况,运用该理
论解决实际问题。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 论可以与政治学、社会 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探究公共政策制定和执 行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
素。
创新研究方法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发展,可以运 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手段,对公共物品与公 共选择理论进行实证研 究和模拟分析,提高研 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垃圾分类政策案例
总结词
垃圾分类政策是公共选择理论在环保领域的 具体应用。
详细描述
垃圾分类政策旨在提高市民环保意识,促进 资源回收和减少垃圾处理压力。政府在制定 和实施垃圾分类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市民 的意愿和利益,通过公共选择理论来平衡各 方利益,实现政策目标。
医疗资源分配案例
总结词
医疗资源分配是公共选择理论在医疗领域的实际应用。
定义
1. 集体性
2. 非市场性
3. 外部性
公共选择是政治学中研究公共 物品和服务的供给、需求与管 理的理论。它主要关注个体在 社会中的集体选择行为,以及 这些选择如何影响公共物品的 供应和使用。
涉及的是集体决策和行为,而 非单一个体。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理论

• 常见的转让方式有:
• • • • ① ② ③ ④ 独占许可(Exclusive License) 排他实施许可(Sole License) 普通实施许可(Simple License) 从属许可(dependent license)
①独占许可Exclusive License
第三方
许可方
专利
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国防 -基础科学 -不拥挤的不收费的道路
否 -海洋里的鱼
-环境 -拥挤的不收费的道路
一、全面理解公共产品的概念及特征
(一)定义:那些可供一定数目的社会成员集体分 享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往往 由政府(公共部门)生产和提供。与私人物品相 对应,私人物品只能由个人分割消费或独享。 (二)分类: • (1)一般而言,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 共产品。

• 分析:公共工程在各国的历史上或当代都是由政府 投资的主要对象,这受政府活动范围的直接影响, 政府活动的范围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国家都要面对 的问题。 •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 斯密把政府的活动 范围归纳为三点:防务、司法裁判和一些公共工程。 这种划分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表现突出。在现代市 场经济制度下,公共工程仍然是政府投资的主要对 象。这与许多公共工程通常是私人无力提供或不愿 意提供,或由政府来提供可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有关。饿马水坝成为一项公共工程,应当说较为典 型的反映了这些原因。
有不让别人使 用的权利(排 斥的方法一般 是收费)
一个人使用某种物品就减少 了他人使用这种物品的机会


性?

私人物品 private goods

自然垄断 natural monopoly

第三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

第三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

对公共物品的进一步认识
我们可以根据公共物品理论来区分财政支出,因为公共物品的
含义、性质和类别,已经界定了财政支出的对象、层次、次序 以及筹资方式。 就支出对象而言,财政支出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因此, 财政支出可分为用于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支出和准公共物品的支 出。 就支出层次而言,由于公共物品可分为全国性公共物品、区域 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相应地,财政支出可分为中央 级财政支出、省级财政支出和县(市)级财政支出,这也同时 确定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范围。 就支出次序而言,纯公共物品无疑是财政支出安排首先要考虑 的领域,其次是具有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最后是具有非排 他性的准公共物品。当然,次序的安排并不能决定规模的大小。 就筹贷方式而言,纯公共物品的支出一般由强制性税收来融资, 而准公共物品的支出既可通过税收也可通过收费融资,还可以 通过举债融资,或三者同时并举。
公共部门也提供私人产品:如医疗服务、住房;
私人部门也提供公共产品:如厦大校内嘉庚广场
由许多校友捐资。
4、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
如垃圾回收一般由公共部门提供,但可以雇佣私
人部门来做这项工作。
第三节 公共产品的提供
一、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 二、公共生产
三、公共定价
四、公共产品供应的困难
选举
聘任
选民
政治家
管理者
第四节 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应用于财政决策领域:
主要是通过投票来审批国家预算和决算
一、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包括公共支出项目 和公共投资项目; 二、确定公共项目成本的分摊方式,即确定税 种、税率、纳税人等事项; 三、确定国家预算规模,实现国家预算效益最 大化的目标。
第四节 公共选择

大学课程《公共经济学》4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大学课程《公共经济学》4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

排他成本较低
排他成本高
共同消费 但受拥挤约束 边际使用成本低;
公共产品
1萨缪尔森(代表性定义): 全社会或某个集体共同消费的具有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中国财政学教科书:用于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的物品或服务,称为公共产品。
3布坎南的定义(教材66-67)
混合产品(准公共物品)
兼具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性 拥挤性的公共产品
➢全体一致同意规则(公平但缺乏效率) ➢多数投票规则(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 三分之二多数 – 简单多数
全体一致同意规则 (公平但缺乏效率)
➢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则,
但因其实质是一票否决制,故在 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
首先,它排除了个人的策略行为。
其次,一致同意实施成本过高,最终可能使达成集体决 策的代价超过其实施所带来的好处。
投票悖论(阿罗悖论the Paradox of Voting)
多数投票原则下,不能在多个备选方案中达成均衡而 在各种选择之间循环的现象被称为投票悖论
美国经济学家K.J.阿罗 (K.J.Arrow) 认为
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 规则
如果存在着至少三个可由 社会成员以任何方式自由 排序的备选方案,就可能 出现循环的选择结果
—公有资源
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自然垄断物品
道路特性
竞争性?——仅当道路是拥挤的时候 排他性?——仅当道路收费时 四种可能性: 不拥挤也不收费:公共物品 不拥挤但收费:自然垄断 拥挤但不收费:公共资源 拥挤也收费:私人物品
7
公共物品与公有资源存在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公有资源却过度消费
第三,坚持一致同意规则的结果有可能达不成集体决策。
多数投票规则

财政学第二章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PPT课件

财政学第二章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PPT课件

路灯、无线网、电视,
排他性


竞有 争 性

私人产品:
俱乐部产品:
收费的公路桥,游泳池,电影院,图书馆
共同资源:
公共渔场,公共牧场
纯公共产品:
国防,行政、法律,基础的科学研究
8
效应覆盖范围的大小,国际性 全国性 地方性
纯私人产品
准公共产品或混合 性公共产品
纯公共产品
9
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公共选择不过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有效率的集体决策应该能够尽可能的真实全面的反映个人
的偏好,因此集体活动形成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全体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存在自愿交换,没在任何强制,从而
政治活动就等于市场交换,维护了个人自由。
22
(二)形成过程
(三)政府决策程序与选举制度
直接民主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决策。
6
公共物品的特征
❖ (1)非排他性是指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提供的 公共产品,可以无差别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个社会 成员共同享用。
❖ (2)非竞争性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量其边 际成本为零。
❖ (3)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等量消费)
7
公共产品的类别
公共产品的分类 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市场条件和技术状况
校公车每个同学愿意支付的价格?
价 格
S
P
D
D1 D2
O
数量
私人产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S
D1
O
Q
D
D2
数量
公共产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10
市场力量能使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