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工作制度
幼儿园一日三检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幼儿在园期间的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传播,确保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师生。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幼儿园一日三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一日三检工作。
2. 各班级设立晨检、午检、晚检负责人,负责本班级一日三检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制度内容1. 晨检(1)幼儿入园时,由晨检负责人进行体温测量,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对幼儿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一摸:摸幼儿额头、颈部是否有异常温度。
二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皮肤等是否有异常。
三问:询问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四查: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
(3)对晨检异常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午检(1)午睡后,由午检负责人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对幼儿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一摸:摸幼儿额头、颈部是否有异常温度。
二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皮肤等是否有异常。
三问:询问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四查: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
(3)对午检异常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晚检(1)离园前十分钟,由晚检负责人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对幼儿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一摸:摸幼儿额头、颈部是否有异常温度。
二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皮肤等是否有异常。
三问:询问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四查:检查幼儿衣物是否穿戴整齐。
(3)对晚检异常的幼儿,及时通知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记录与反馈1. 各班级负责人需做好一日三检记录,包括幼儿姓名、体温、精神状态、面色、皮肤、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2.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幼儿园一日三检工作领导小组,并通知家长。
3. 园内定期对一日三检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学校晨午晚检工作制度

学校晨午晚检工作制度为了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晨午晚检工作制度。
一、晨午晚检的目的通过对师生进行每日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病的早期症状,防止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和扩散,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晨午晚检的时间1、晨检:每天上午上课前 20 分钟。
2、午检:每天下午上课前 20 分钟。
3、晚检:住校生在晚自习前 20 分钟,走读生在放学后由家长进行检查。
三、晨午晚检的人员安排1、晨检和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晚检由生活老师负责。
2、学校医务室负责对晨午晚检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四、晨午晚检的内容1、观察师生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口腔等有无异常。
2、询问师生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流涕、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
3、检查师生的手部、脚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疱疹等异常。
4、测量师生的体温,体温超过 373℃的,要进行复测,并做好记录。
五、晨午晚检的流程1、准备工作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提前准备好体温计、记录表等工具。
师生在接受检查前,应先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2、检查过程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按照上述检查内容,对师生逐一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记录表。
对于体温超过 373℃的师生,应立即安排到隔离观察室,并通知家长或学校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3、后续处理对于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师生,学校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如果确诊为传染病,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
对因病缺勤的师生,班主任和生活老师要及时了解病因,并做好记录。
对患有传染病的师生,要在病愈后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康复证明方可返校上课。
六、晨午晚检的记录和报告1、班主任和生活老师要如实填写晨午晚检记录表,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时间、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体温、处理措施等。
晨午晚三检制度

晨午晚三检制度
检查程序:一看二问三摸四察五报六记;测体温先用测温枪测一遍,发现体温偏高者,再用温度计精确核实。
1、在新冠病毒传染时期,实行每日三检:早读、下午第一节课及晚自习前三个时间进行检查,由班主任或德育老师组织。
一旦发现异常,班主任第一时间报告组长,组长及时报告政教处,并按照传染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正常情况下班主任(或德育老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1)负责对学生因病缺勤情况进行追查和报告。
(2)每班配备体温枪或体温计每天进行三检,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有发热症状(37.5度以上)咳嗽现象,要立即报告组长,组长报告政教处,班内人患有同样病状者,马上报告政教处,政教处上报校长,并通知校医送医院就诊,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告知患儿情况。
(3)除新冠病毒以外的流行病,如学生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疥疮等传染病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持医院康复证明方可来校上课。
(4)学生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或慢性病在发病时期,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应劝其回家休息治疗,坚决不带病上课,以免贻误病情。
(5)每日询问和观察学生是否生病,初步问明病状,并根据情况妥善安排好隔离休息或及时就医,同时向学校报告情况。
(6)填好三检台账。
各部门政务处随时抽查。
师生“三检”制度模板

师生“三检”制度模板为增强学校在疫情期间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小学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一、晨检午检晚检目的: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学校传染病等疫情,保障师生员工健康安全。
加强校园内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做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三、晨检午检晚检原则: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
晨午晚检实行校长负总责,班主任具体负责的制度。
晨检晚午检人员用体表体温检查,如高烧则需隔离到留观室,由班主任联系家长,校长联系卫生院,及时送医就诊。
班主任对发热学生进行体温详细检测,并填写记录。
三、晨检午检晚检等级:常规晨检午检晚检,有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班级由其班主任报告。
实行零报告制度(无病例也要报告以利统计、上报)。
四、晨检午检晚检报告、操作细则(一)晨检午检是指学校要求学生在进入教室后测量,晚检由宿管人员在宿舍进行测量并记录。
常规晨检午检由班主任每天早晨8:30前和下午14::00前,晚检是宿管人员在学生入睡前21:00检查并统计好(重大情况第一时间统计)并及时汇报校领导、并按照“突发卫生事件防控应急预案”应急处理、作统计直报。
(二)晨检午检晚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红润,尚可,一般,差)、精神状态(好,较好,一般,差),发现学生面色和精神状态不佳时,要及时通知卫生保健老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就诊,随时和学校保持联系;二听:听患病学生、其家长和同学的阐述;三问:每天了解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家庭情况,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不可隐瞒),有疫情接触学生(有医疗和家长证明)要在家观察两周才可到学校上课,并上报;四联系: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要打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
幼儿园一日三检制度

幼儿园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内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手册》,制定本制度。
一、幼儿晨午晚检工作制度(一)组织实施,每天早上入园时,由保健员负责在幼儿园大门进行第一次晨检,教室值班教师负责在班级门口进行第二次晨检。
每天午休前、起床后由午体值班教师对幼儿进行一次午检、二次午检。
主要采取询问、观察等形式,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二)追踪处置。
因病请假的幼儿,如实登记到晨午晚检统计表上,并及时与家长进行电话联系,掌握幼儿的真实情况,做好追踪。
(三)统计上报。
班主任将本班幼儿情况按要求报告至幼儿园信息收集人,幼儿园信息收集人报告至幼儿园疫情总报告人,幼儿园疫情总报告人汇总情况并将病假离校幼儿情况记录存档,同时上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四)晨检具体安排1. 晨检值班(7:00幼儿入园结束)保健员7:00前到岗,在园门口进行一次晨检、收集幼儿体温自测卡、指导幼儿进行鞋底和手部消毒:一名值班领导在园门口执勤;班主任在园门口接待幼儿,记录晨检情况。
保育老师负责送入园幼儿到教室,教室值班教师在教室门口进行二次晨检,指导幼儿换鞋、脱外衣、流水洗手等2.体温检测幼儿进入教学楼前,在门外指示线上停留进行远红外体温检测,如体温正常即可入园,家长离开。
如体温超过37.3℃,远红外体温检测仪报警,幼儿禁止入园,其他人员暂停入园。
保健员指导家长带幼儿到园外复测区,用水银体温计给幼儿进行体温复测,如复测体温正常即可入园,其他人员入园回复正常。
如复测体温仍超过37.3℃,保健医联系定点联系医院,指导家长带幼儿前往就诊,班主任老师做好晨检情况登记和追踪记录。
保健员做好发热人员途经路线消毒,消毒结束后,其他人员正常入园。
(五)午检午休前、起床后由午休值班教师对幼儿进行一次午检、二次午检。
学校晨午晚检工作制度

学校晨午晚检工作制度为了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特制定本晨午晚检工作制度。
一、晨午晚检的目的通过晨午晚检,及时发现师生中存在的身体不适和传染病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和扩散,确保学校的公共卫生安全。
二、晨午晚检的时间和人员安排1、晨检时间:每天上午学生到校后、上课前。
负责人员:班主任。
2、午检时间:每天下午上课前。
负责人员:班主任。
3、晚检时间:每天晚自习前。
负责人员:晚自习辅导教师。
三、晨午晚检的内容1、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口腔等有无异常。
2、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有无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等症状。
3、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情况,如手、指甲是否干净,头发是否整洁等。
4、了解学生是否有因病缺勤的情况,如有,要及时追查缺勤原因。
四、晨午晚检的方法1、一看: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口腔等有无异常。
2、二问: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有无不适症状。
3、三测:使用体温计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如有发热症状(体温超过 373℃),要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
4、四记:将晨午晚检的结果如实记录在《晨午晚检记录表》上,包括学生的姓名、班级、体温、症状、处理措施等。
五、晨午晚检的处理流程1、对于身体正常的学生,允许其正常上课。
2、对于有轻微症状(如咳嗽、流涕等)的学生,要提醒其注意休息,多喝水,并密切观察症状的变化。
3、对于有发热、咳嗽、咽痛、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的学生,要立即通知家长带其到医院就诊,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
同时,要对该生所在的班级进行消毒和通风处理。
4、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缺勤原因。
如因传染病缺勤,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和治疗,待症状消失、隔离期满后,凭医院开具的康复证明方可返校上课。
六、晨午晚检的报告制度1、班主任要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和下午第一节课前,将本班的晨午检结果报告给学校保健室。
幼儿园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通用5篇)

幼儿园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幼儿园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通用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1为保障幼儿一日活动中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指导教师、保健大夫、家长及幼儿科学防控,保障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全园幼儿、教师及家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入园、午睡、离园环节的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幼儿入园晨检(一)保健大夫晨检1.保健大夫每天对幼儿进行口腔、手部的`检查,用热像仪为幼儿测量体温,无咳嗽、乏力、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及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幼儿园。
2.晨检时,发现幼儿存在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幼儿,及时通知家长。
保健大夫根据具体情况告知家长带幼儿去医院就诊或居家观察。
3.保健大夫每日到各班巡视,向班上老师、保育员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如有可疑或异常应幼儿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二)班级教师晨检1.幼儿进入班级之前,教师戴好手套、口罩在班级门口观察并询问幼儿精神和身体状况,确定幼儿身体健康方可进入活动室。
2.班组长每天早晨统计班级幼儿出勤情况,做好缺勤幼儿跟踪记录工作,并于8:30前报告保健大夫及级部组长,保健大夫每天9:00前报告园长,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上报、早治疗”制度的落实。
二、幼儿在园午检(一)每天11:50-12:10,主班教师认真检查幼儿口腔、手部,用额温计为幼儿测量体温,观察并询问其精神和身体状况,做好午检记录,身体健康的幼儿进入寝室按时午睡。
(二)午睡中,每隔30分钟逐一巡视幼儿午睡情况,如发现幼儿有脸部发红、咳嗽、鼻塞、流涕、腹泻及情绪不正常情况,立即按照做好隔离、汇报、记录等工作。
中小学生(幼儿)“三检”(晨、午、晚检)制度

学校学生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
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的暴发,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和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学生“三检”(晨检、午检、晚检)制度》。
一、“三检”(晨检、午检、晚检)内容与职责
(一)适用对象:晨检、午检适用于学校各班走读学生;晚检适用于寄宿学校学生。
(二)责任主体:各班主任
(三)“三检”主要内容及职责
一看:观察学生面色等精神状态,重点注重传染病症的早期表现,如咽部肿、痛,皮肤痘、疹等;
二问: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有无发热、咳嗽、头疼、腹泻、胸痛胸闷等症状;
三测:对有可疑症状的测量体温(传染病疫情期间全部测量体温)
四查:根据流行性传染病特征对可疑学生进行检查(校医务室/就近医院或诊所);
五数:清点学生到校情况,对未到校的学生立即电话追踪、寻访(必要时立即进行家访)。
六处:疑似常见传染病例立即送医处置。
疑似重大或烈性传染病例立即送至校内独立隔离室先行隔离,然后拨打“120”寻求专业救助,并同时按上级相关要求层层报告;待隔离学生离开后立即对隔离室及该生行动路径进行重点消毒,对校舍其他地方进行常规消毒。
二、“三检”流程
(一)“三检”结果汇总表(班主任)→各年级政教员→安全办办公室→校医务室(疑似病例信息资料)。
(二)班主任严格落实因病缺勤追踪与登记制度,每天上报卫生分管领导汇总;学校疫情报告人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疫情期间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
(三)校医务室坚持关注病患恢复情况并把好病愈返校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晨午晚一日三检制度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规定,按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预防原则,保障师生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在大门口设置专门入园通道,配备体温检测仪器,设置体温测试点,对师生员工及办理业务人员逐一检测体温,对体温异常(超过 37.3 度)症状人员一律劝返,禁止入园,依据规定及时向卫生健康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严禁带病带药幼儿入园。
(教师、幼儿、家长及外来人员应佩戴口罩)。
二、疫情期间,实行幼儿自主进班、教师值守、错时离园,家长一律不进园。
早入园时,家长送幼儿至大门口,待晨检合格后,幼儿自主到所在班级,沿途由教师值守看护。
实行小中大班错时离园制度,由教师带领班级幼儿到幼儿园大门内侧区域接园,直到疫情解除。
三、幼儿入园后教师及保健医生观察
1.为防止幼儿将传染病及危险品带进幼儿园内,晨检教师必须做好:“一摸、二看、三查工作”。
一摸:用手摸幼儿前额、颈部、颌下淋巴结是否肿大,干咳,发烧,对可疑干咳、发烧者,及时送保健室观察治疗。
二看:观察幼儿的精神是否活泼,面色是否正常,眼睛是否充血、流泪,是否流鼻涕等。
注意皮肤面部是否有皮疹,咽部是否充血、红肿等。
三查:根据幼儿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幼儿进行重点
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及时隔离,同时要检查幼儿口袋中是否携带危险品如:小刀、玻璃片、石子、纽扣等。
2.在午间检查中,教师及保育员要坚持交接班制度,把班级幼儿情况,进食情况,交接给中午值班老师,并且要认真清点幼儿人数,做好书面交接班,中午值班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睡眠情况,(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干咳、发热等症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3.幼儿园的晚检,由两名教师协助幼儿整理衣帽,系好鞋带,检查手脸是否干净,带好幼儿自己的物品。
老师要严格核对安全接送卡,凭卡接送幼儿,不相识或未成年人不得接孩子,杜绝冒领,对幼儿一日中有异常情况的需认真向家长详细汇报。
4.班主任和保育老师随时观察幼儿有无咳嗽、倦怠、精神萎靡等症状,及时给可疑幼儿测量体温。
所有入园幼儿每日早中晚各测量一次体温并填写《幼儿体温登记表》,发现可疑幼儿及时隔离,按防控要求及时通知家长和送诊。
幼儿晨午晚检负责人为当日主班教师。
四、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入园,有事的由工作人员到大门口办理,确需入园办理的(食材配送人员,要求相对固定人员),入园需配带口罩在大门接受安保人员测温正常,登记后方可入园。
五、签订疫情防控安全责任书。
由办公室制定告教职员及幼儿家长疫情防控安全责任书,各教职工、幼儿家长签字确认。
在家庭成员(教师、幼儿)身体有新冠肺炎等
疑似症状时,一定要报告幼儿园并就医检查,不得带病入园。
对故意隐瞒情况导致师生传染的,向上级报告,并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曹县实验幼儿园
2020年5月18日
检查内容:一摸(量体温),二看(精神、面色、皮肤、咽部),三查(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正常:√有异常标注异常。
检查内容:一摸(量体温),二看(精神、面色、皮肤、咽部),三查(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正常:√有异常标注异常。
曹县实验幼儿园餐厅人员晨、午、晚检及一日观察记录表
检查内容:一摸(量体温),二看(精神、面色、皮肤、咽部),三查(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正常:√有异常标注异常。
曹县实验幼儿园保安、保洁人员晨、午、晚检及一日观察记录表
检查内容:一摸(量体温),二看(精神、面色、皮肤、咽部),三查(是否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正常:√有异常标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