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丰台锅炉厂通用工艺守则焊接接头返修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锅炉及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接接头返修的技术要求及工艺管理。
本守则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接头返修。
对于锅炉安装及锅炉修理中的焊接接头返修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GB700 碳素结构钢GB71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带钢GB713 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GB/T5117 碳钢焊条GB/T5293 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GB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T14957 熔化焊用钢丝JB/T1613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JB/T4308 锅炉产品钢印及标记移植规定3、技术要求3.1材料要求3.1.1符合GB700、GB711、GB713的碳素钢和普通低合金钢。
3.1.2符合GB/5117、GB/T14957、GB/T5293的焊条、焊丝及埋弧焊用焊剂。
3.2焊工要求3.2.1指定专人担任返修焊工,并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3.2.2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接接头返修方案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3.2.3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返修卡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点进行返修,并做好焊接接头返修记录。
3.2.4建立返修焊工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3焊接接头返修用设备及工装3.3.1设置焊接接头返修专用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3.3.2配备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机、角向磨光机、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3.3.3配备适用于焊接接头返修的工装,如滚轮架、螺纹支撑等。
3.3.4设备的安全使用应遵守相应的有关规定。
3.4焊缝缺陷种类、位置及尺寸的标定返修前,根据焊缝射线照像评定记录,在焊缝上标出缺陷的种类及位置。
缺陷尺寸标注缺陷种类之后,球形气孔、夹渣注明直径;条形气孔、夹渣注明长度与宽度;链条状未焊透、未熔合、裂纹注明长度(见图1)。
3.5焊缝缺陷的清除3.5.1刨除缺陷前,返修焊工可查看射线照相底片,以判断缺陷的深度。
焊接工艺通用工艺守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主要承压元件焊条电弧焊、埋弧焊以及焊缝返修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规则,常压容器的焊接可参照执行。
1.2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制D1、D2类压力容器的焊接(不包括有色金属的焊接)。
1.3本守则如与设计文件相矛盾之处,应以设计文件为准。
1.4焊接时,除符合GB150、GB151、JB4710、JB473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本守则外,还应符合图样的规定。
1.5本守则中引用的法规、标准、守则等如经修改,应以新的版本为准。
2.引用标准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 《压力容器》GB151 《管壳式换热器》JB4710 《钢制塔式容器》JB4731 《钢制卧式容器》HG20584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NB/T47015《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6《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GB/T21433《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HG20583《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GB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尺寸》GB986《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3. 焊接材料3.1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钢带、气体、电极和衬垫等。
3.2 焊接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按照材料验收程序进行验收与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3 焊条药皮应均匀、表面无气孔、没有明显的裂纹、脱皮现象,并存放在干燥的仓库内,要求温度≥5℃、相对湿度≤60%,使用前对焊条按规定温度应进行烘干和保温,烘干后的焊条应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低氢型焊条一般在常温下4h后应重新烘干,烘干次数不宜超过三次,对于焊工退回的焊条,库管员要做好标识,并按牌号、规格、代号存放,使用前应进行烘干,对于二次烘干的焊条应在焊条夹持端的截面用记号笔涂黄色标记,对于第三次烘干的焊条应在焊条夹持端的截面用记号笔涂红色标记。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焊接工艺守则一、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规程……………………………………………84二、手工电弧焊工艺守则……………………………………………………90三、埋弧自动焊通用工艺守则………………………………………………93四、气割通用工艺守则………………………………………………………98五、手工碳弧气刨工艺守则 (102)六、产品焊接试板通用工艺守则 (106)七、热交换器管板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10)八、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113)九、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通用守则 (115)十、手工钨极氩弧焊通用工艺守则 (117)十一、空气等离子切割工艺守则 (122)十二、不锈钢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24)一、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规程第一条适用范围1、本规程适用于我厂焊接的钢制压力容器。
2、本规程规定了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不锈钢、珠光体耐热钢,焊接工艺要求。
本规程及各类焊接工艺守则均为通用工艺文件,当产品设计与规程有不同要求时,按图纸技术要求和专用焊接工艺文件执行。
3、容器施焊前,应按《容规》和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进行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第二条焊工1、钢制压力容器焊接的焊工,必须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后,才能在有效期间担任合格范围的焊接工作,并建立焊工技术档案。
2、焊接钢制压力容器的焊工,必须了解所焊产品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要求及有关技术要求和工艺文件。
3、严格按图纸、工艺文件和技术标准施焊,领用焊接材料时必须严格执行“发放管理制度”规定,严防用错。
4、焊后,焊工应对所有的焊缝进行自检,合格后打上钢印按质量手册“焊缝标记规定”执行。
第三条焊接材料1、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应的焊材标准,并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
根据质保手册中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焊接材料入库验收、保管、烘干、发放、回收制度。
2、焊接材料的代用手续,经图纸原设计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使用。
焊缝返修工艺规程

6.2.10所有焊缝返修后其焊接质量应符合EN 15085-3、ISO 5817标准和图纸中焊缝质量等级的要求。
6.3焊缝的检验
6.3.1所有焊缝返修后都要重新进行检验。
6.3.2返修后的工件必须使用和首次检验时相同的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焊接责任人员也可以要求使用其它附加的检验方法。
6.2.1返工使用的WPS(原WPS或焊接责任人员专门为返工编制的WPS)必须符合WPQR的适用范围。
6.2.2实施返工焊接必须由经ISO9606-1标准考试合格的焊工进行焊接操作,其操作范围在焊工证书所规定的范围内。
6.2.3为确保施工安全和焊接质量不受影响,焊接应在防风防雨的设施内进行。
6.2.4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层间温度应保持不低于预热温度。
6.1.3焊缝有咬边或未焊满缺陷时,不允许以打磨母材作为修正,应先将缺陷部位补焊,补焊应按首次施焊一样进行焊接,然后对成型不均匀的部位采用砂轮机或直磨机进行修磨,保证与未咬边焊缝高低宽窄差一致并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的要求。
6.1.4当焊缝收尾产生弧坑裂纹或因其它原因产生裂纹时,在用焊接技术排除裂纹之前,应准确确定裂纹走向,必要时应在裂纹末端钻止裂孔,接着去除裂纹,不许在裂纹上焊接。
6.1.5返工焊接时,应将裂纹和未熔合部位彻底清理干净,必要时采用PT、MT确定裂纹已彻底清除再施焊;然后根据部件的重要性决定是采用MT还是PT进行内部质量检查,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的要求。
6.1.6焊缝上产生局部气孔或夹渣时,先用碳弧气刨或砂轮机将表面气孔彻底清除,再将清除部位焊满并打磨至圆滑过渡,保证与原焊缝表面平齐且高低宽窄差一致并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的要求。
焊接返修技术规范

焊接返修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工艺规范了焊接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整体返修的焊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2、规范引用文件(文件编号)焊接质量手册(文件编号)焊接管理制度(文件编号)焊材管理制度3、焊前准备3.1焊缝返修条件3.1.1当焊缝经无损检测后,其焊缝内部或表面存在超过该产品检验标准要求的缺陷时,则要求对该焊缝进行返修。
3.1.2存在下列缺陷时要求返修:①焊缝咬边的深度大于0.5mm,咬边长度大于100mm时。
②焊缝两侧咬边长度超过焊缝长度的10﹪时。
③直径大于2mm的气孔、密局气孔、裂纹、弧坑、未熔合、未焊透。
④打磨焊缝表面缺陷后焊缝的厚度小于母材厚度。
3.1.2返修过程应尽量做到一次合格,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两次,如两次返修仍不合格,第三次返修,必须由焊接技术员、焊接技师、焊接工人共同制定返修工艺,报焊接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3.2焊接方法对焊缝的返修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3.3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使用应严格按照《焊材管理制度》进行保管,焊材库也应遵从先进先出的原则。
3.4焊前清理3.4.1焊前必须清除焊缝及焊缝周边30mm范围内的铁锈、氧化皮及油污。
3.4.2需要去除焊缝金属及母材时,可采用机械加工、火焰切割、碳弧气刨等方法去除,切割后的焊缝金属及母材应去除氧化皮并打磨平整,已淬火和回火的工件不得用火焰切割及碳弧气刨的方法。
3.5预热有预热要求的焊件,在返修补焊是,均需严格按焊件原热处理工艺规范进行焊前预热。
4、人员4.1从事焊缝返修的焊工原则生由原施焊人员实施,原施焊人员须经过理论及操作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从事焊缝返修工作。
4.2重要焊缝第一次返修或一般焊缝第二次返修,由国际焊工在焊接技师现场督导下按返修工艺进行返修。
5工艺过程5.1一般前度结构钢、高强度结构钢焊缝返修5.1.1焊缝存在表面缺陷,可直接采取磨光机去除,去除缺陷后对整体焊缝能满足标准要求的可以不需要在进行补焊。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锅炉受压元件焊缝缺陷修正与返修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锅炉受压元件焊缝及热影响区超标缺陷的返修与焊补。
2.焊工要求:2.1 返修焊工一般应指定专人担任,并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2.2 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缝返修工艺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2.3 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返修卡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2.4 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焊缝返修用设备及工装:3.1 设置焊缝返修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3.2 备有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枪,角向磨光机,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3.3 适用于焊缝返修的工装有滚轮架等。
4.焊缝缺陷修正及返修要求4.1 返修程序4.1.1 当焊缝需要返修时,其返修工艺应有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
4.1.2 焊缝同一位置上的返修不应超过三次,首次返修时,由车间技术员根据焊接工艺卡(规程)制定返修方案,经工艺部同意方可返修,第二次返修前,应由工艺人员制定返修工艺卡,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返修,第三次返修前,应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制定返修工艺卡,经质保(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返修。
4.2 返修的一般技术要求4.2.1 焊缝外形缺陷如超高,流溢、焊瘤、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渡等,均应打磨修整。
4.2.2 焊缝表面可见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均应彻底清除缺陷后按原工艺补焊,对超标咬边,可补焊后打磨。
4.2.3对于经无损探伤发现的超标缺陷,须按返修工艺彻底清除后补焊,清理前必须找准缺陷部位,清理中应仔细观察是否已将缺陷清除干净。
4.2.4清理缺陷可以机械手段去除,亦可用碳弧气刨。
4.2.5采用碳弧气刨清理的要求:4.2.5.1挖到缺陷所在深度,直到用肉眼或3~5m倍放大镜见不到缺陷为止,必要时,可进行射线探伤验证。
起重机规程:19焊缝修补工艺守则

1. 目的本守则对焊缝缺陷修补的工艺及注意事项进行规定2. 适用范围:2.1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起重机制造过程中的焊缝返修。
2.2 焊缝返修必须有经考试合格、在合格期内持证、允许承担该项目焊接的焊工负责。
3. 焊缝缺陷的消除3.1 应根据焊缝返修通知单确定焊缝缺陷的具体位置。
3.2 焊缝缺陷的清除可采用碳弧气刨的方法或其它机械方法。
3.3 采用碳弧气刨时应放净压缩空气管道的水,对刨槽中个别渗碳夹渣、气泡处及两侧的熔渣应清除干净,有必要用砂轮修磨刨槽表面。
3.4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消除焊缝缺陷,均应保证凹槽与基本金属圆滑过渡。
3.5.对焊缝缺陷是否彻底消除有怀疑时,可在补焊前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4.焊缝缺陷的修补4.1.焊补范围>10mm以上,必须清除氧化皮等异物至露出金属光泽。
4.2.手工焊补用的焊条,应采用与该工件焊接时相同牌号的焊条;采用埋弧自动焊进行补焊时,焊丝与焊剂的牌号,应与原焊缝所用相同。
4.3.焊条与焊剂在使用前应参考按下表要求进行烘干;焊丝表面的油污、锈蚀等污物必须清除干净。
常用焊条烘干温度及保温4.4.焊后须热处理的工件,焊接返修应在热处理前进行。
热处理后返修的仍须按原规定进行热处理。
4.5.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不准超过二次,超过二次的应有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一、二次返修由焊接责任工程师批准。
4.6.焊接返修情况,应在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中予以说明。
5.焊后检查5.1.焊工应在焊补的焊缝一侧25—50mm处,打上焊工钢印。
5.2.所有经过焊补的焊缝,应按原焊缝规定的无损探伤方法进行检验。
必要时,增加其它检验项目。
焊接返修工艺守则

编
号
W-02-02 共 3 页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第 2 页 气刨时严防渗碳,气刨后必须将熔渣清除干净,气刨后形成的坡度不得大于 1:3。 气刨后应对其刨槽用肉眼认真检查,必要时应进行磁粉探伤,确认无缺陷时,方 能进行预热补焊。 3.3 对于裂纹等有严重扩展倾向的缺陷,当缺陷深度较大时,必须先将裂纹的起终点准 确判断清楚,在裂纹两端部钻孔控制住裂纹的扩展,再根据材质、缺陷大小、返修 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方法将缺陷清除,并经着色检查确定无缺陷后,方能进 行焊接。 3.4 不透钢的返修,应尽量采用间歇和分段气刨,以减少热量输入,并彻底清除渗碳层, 露出金属光泽后方可焊接。 3.5 铝及铝合金等有色金属焊缝的返修:只能采用机械方法、风铲等清除缺陷,待返修 部位清除干净后,按正式焊缝坡口要求进行焊接。 4 返修注意事项 4.1 出现严重缺陷,如裂纹等时,应进行质量分析,找出原因,制订措施后,方能进行 返修。 4.2 判断缺陷部位,正确选择清除缺陷方法,确实将缺陷清除干净后,方能进行补焊。 4.3 须经过同类、同组产品考试合格且较有经验的焊工担任,施焊时要特别精心细致。 4.4 补焊时,必须严格控制焊接规范及层间温度,防止焊道过热以致造成返修部位焊缝 机械性能下降。应尽量采用小规范的多层多道焊接,不允许以大幅度横向摆动,慢 速堆焊的方法进行补焊。 4.5 要特别注意起弧和收弧处的焊接质量,多层多道焊时,每道焊接的起弧,收弧处应 尽量错开。 4.6 每焊完一遍之后,要认真清渣,发现缺陷,及时清除后,再继续施焊。 4.7 对要求预热的材质,返修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温度进行预热,返修中应始终保持不 低于所要求的预热温度,返修后必要时进行后热消氢处理。
编号Βιβλιοθήκη W-02-02 共 3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焊接返修程序和质量控制的有关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受压元件焊缝的返修,其它各类焊缝的返修可参照
执行。
2、引用标准、法规(下列标准法规如已被修订,则按最新版本执行)
TSG 21-201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大容规》)第4.2.4条
GB150.4-2011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第7.4条)
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第3.7条、第4.7条)RHZY.0801-2017 焊接通用工艺
3、返修一般要求
3.1 焊接返修除遵守本守则规定外,还应符合RHZY.0801-2017《焊接通用工艺》规定要求。
3.2 焊接返修工作,必须由按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考核合格,持有该合格项目资格的的焊工担任。
3.3 第一、二次返修时,原则上由原焊工担任;第三次返修,由焊接
责任人指定技能熟练且持有该合格项目持证焊工承担返修工作。
3.4 返修焊工按检测人员在产品上所标出的缺陷部位及返修工艺卡
进行返修,检验员监督返修。
3.5 焊接返修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