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
「30秒懂币」盘点北宋徽宗赵佶铸造崇宁通宝的主要版别!

「30秒懂币」盘点北宋徽宗赵佶铸造崇宁通宝的主要版别!「30秒懂币」盘点北宋徽宗赵佶铸造崇宁通宝的主要版别!说道古钱藏品可以说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藏品系列,古钱系列藏品也算是收藏圈热门的收藏品类之一。
但是很多朝代古钱由于铸造文字资料的缺乏性以及部分币商的炒作导致到目前为主版别众多无明确的细分种类。
想确定自己收藏的古钱币是否是正品还是需要一些技术含量的。
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始铸年号钱"崇宁通宝"。
崇宁通宝钱文由宋徽宗御笔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
这也是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极具欣赏价值!今天小编就开课专门为大家梳理一下崇宁通宝的主要版别,分别为崇宁重宝、崇宁通宝小平、崇宁通宝折十、崇宁元宝和崇宁铁钱等。
具体介绍如下:崇宁重宝崇宁重宝铸于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材质有铜、铁、银。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精良且如今存世较多。
崇宁通宝小平崇宁元宝"崇宁元宝"该钱为宋徽宗赵佶公元1102至1106年铸,铸量甚少。
此钱字体精美为传世之孤品,具有一定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崇宁铁钱崇宁铁钱铸于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材质有铜、铁、银。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精良且如今存世较多。
崇宁通宝折十崇宁通宝折十还包含崇宁通宝折十铁母、崇宁通宝折十短丁、崇宁通宝折十大字、崇宁通宝折十大字大宝、崇宁通宝折十遒劲等版别。
崇宁通宝折十短丁崇宁通宝折十大字崇宁通宝折十大字大宝崇宁通宝折十遒劲崇宁通宝折十其他版收藏圈讲究藏头藏尾藏特殊,经过时间的沉淀崇宁通宝的众多版别已成为收藏爱好者争相收藏的古钱精品,众多玩家争相收藏抢购。
古钱堪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见证,有着特殊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
近些年古钱币总体行情还不错,市面上也出现了不良商家造假以牟取暴利,由于市面上仿伪品较多尤其是很多珍惜版别古钱币仿品更多,所以小编建议小伙伴们收藏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即使价格稍贵一些,但是买得放心买得安心。
崇宁通宝版别

崇宁通宝版别北宋御书钱瘦金体我收藏古钱,是从爷爷留下的这枚崇宁通宝开始的。
虽然它在藏界价值不高,但我喜欢它字体遒劲,铸造精良。
40多年了,这枚古钱跟随我上山下乡,跟随我进城工作,跟随我学府求索,已被把玩的包浆熟旧,古趣盎然。
可以说,这枚钱币不仅是我的启蒙藏品,也是我爱好书法的诱因之一。
崇宁通宝铸行于公元1102年,钱文由北宋徽宗皇帝赵佶亲笔所书,人称“御书钱”。
宋徽宗在政治上并无建树,但“性甚机巧,优于技艺”,“能书擅画,名重当朝”,他所写的“瘦金体”,有“铁划银钩”之评。
该钱字体结构疏朗,笔划犀利,骨秀格清,极具欣赏价值。
有泉界先贤说:“搜罗此泉数百种,陈览于绿窗绮几之间,真无异展开一部瘦金字帖也”。
有资料载,该钱因奸相蔡京建议而铸,实际上是以不足值(折十)大钱来搜括民间财富,铸量极大。
当时伶人演剧,一人取大钱买汤,卖者无零钱可找,只得劝其多喝几碗,结果喝得肚饱气胀,连声叹息说:“幸亏相公铸的是当十钱,要是当百钱可害死人了。
”崇宁通宝存世量大,版别繁多。
有泉家评:“范各一体,体各一态,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孙织锦,文采斑斓。
”无论是钱文书法的考究,还是铸造的精整都为上乘,堪称为艺术品。
所以后世泉家把汉王莽、宋徽宗、金章宗三个朝代所铸造的钱币称之为“古泉三绝”。
2002年10月,北京钱币学会编撰出版《崇宁通宝分类图谱》,选录了不同版别的崇宁通宝400品,其中珍、稀版别34品,按照“崇”、“宁”、“通”、“宝”和“综合”五大类顺序编排,据说此后还有人收集到出谱品,足可见崇宁通宝的版别繁多。
受《图谱》的影响,我也注意收集一些不同的版别,数年下来,虽然没有“大誉名品”,但也收罗了30余种,暇时展玩,也是一种乐趣。
现择其精美者10品,请博友共赏。
所列版别名称,除“铁母”和“边炉”之外,均系我根据特点杜撰,有不当之处,还请泉友指正。
铁母,图谱列为珍品白铜美制白铜木崇宽通短勾宁宽通大宝广穿白铜小字离郭仰宁工头通立点宁长宝抽示仰宁宽肩通边炉。
我的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

我的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快速跳转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一)不得不说的正字类(0 楼,17 楼,27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二)四只“小蝌蚪” ——崇宁通宝小字类中血缘最近的四枚小版(42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三)备受推崇的阔字家族(59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四)话说遒劲一族(75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五)崇宁通宝宽字类赏析(96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六)蟹爪子斜宁(113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七)奇形怪状说异书——兼议正郭类的几个版(125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八)不起眼的矮示兄弟(173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九)容弱与遒劲(200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乖巧的小足宝类(224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一)天骨风姿离宝类(246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二)善变的狭通类(283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三)“瘦金”神韵长字类(317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四)大个子的短点通类、平庸的大足宝类(341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五)杂乱的俯宁类(356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六)这些个“通”字们(389 楼)古泉园地关于对星桥藏友提出表彰的决定(411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七)被分开的同类版别(429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八)寄郭与隔轮(480 楼)崇宁通宝分类学习笔记(十九)大穿口的兄弟们——垂足宝类(548 楼)国治齐藏友分享“垂足宝抽示”实物图(594 楼)本来我的这些学习贴只是在自己的博客里自娱自乐而已,也有一些崇宁泉友跟帖讨论,自己对崇宁的学习和认识也在不断进步,在此我要感谢经常关注我的博客的崇宁泉友北京大醉侠兄、西安青岛兄、温州蔡镇仲兄、郑州老新泉兄、青岛秦风追古兄、涿州青花兄、绍兴剑泉兄、沈阳古泉骑士兄、长治鹤泉兄、长沙冰枫雪兄、呼和浩特大全公司兄、河北海南兄、昆明小倪兄、长春飞扬兄、辽宁606兄、山东niniyi兄以及还有一些不太熟悉的崇宁泉友。
堪称中国古钱一绝的宋徽宗御书钱精美到无与伦比的崇宁通宝

堪称中国古钱一绝的宋徽宗御书钱精美到无与伦比的崇宁通宝北宋“崇宁通宝”大系,其中含铁母类二十五种、铜母类二十五种、珍稀及出谱版式百余种,共计各类不同版式三百余种,上美品至极美品御笔亲书,开创典范宋徽宗时期昏庸无道,时局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政府为了筹集大量的军费,不断加大铸钱来平衡经济,造成钱币泛滥。
被世人公认为中国铸币史上的四个高峰期之一。
赵佶在位25年,他御笔亲书铸造过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宣和通宝等钱币,各个版式精美异常,珍品很多,无一伦比,可与历代母钱相抗衡,给后人留下了巨额的物质财富----御书钱。
从币材工艺来看:铜质细腻、铸造工艺上乘、钱文紧凑大方、版别多样、合金配比均达到了巅峰。
从艺术角度来看:铸造精美,以崇宁钱为上,大观钱次之。
从钱币布局来看:崇宁、大观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字体结构疏朗,笔笔挺劲犀利,划划轻落重收,竖划收笔带点。
“北宋天子出崇观,铁画银勾字字端。
闻道蜀中铜货小,任凭顽铁买汪山!”诗中传述的就是北宋徽宗传神的“瘦金体”。
宋徽宗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荣为宋代第一人。
崇宁是中国历史上堪称艺术造诣最高的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个年号,距离他即位的第一个年号建中靖国仅一年时间。
崇宁即崇尚熙宁国策之意,“奉神考初行之志,绎绍圣申讲之文;慨念熙宁之盛际,闢開端揆之宏基。
”(《宋大诏令集》卷五十八)徽宗在政治上延续神宗熙宁之策的同时,在文化艺术上则开创新气,建立书院画院、研究博古鉴藏、讲修五礼新仪、兴办学校道观,意图以文致太平。
徽宗赵佶在书画艺术领域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他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最具有考究价值的莫过于由他创造的“瘦金体”。
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学者何炎泉先生在其著作《中国书法中的瘦金书》一文中谈到:“北宋皇室在宋太宗对二王书风的提倡下,出现了宋徽宗的瘦金书。
带着独特个性的瘦金书,虽属于北宋的尚意书风,却存在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它的书写法度。
这部分虽与唐人重法度的概念契合,但与唐人将法度隐藏在笔画线条背后的做法不同,徽宗直接将书写法度展现给观者,完全不藉借任何文字说明,较唐人立论保存笔法的方式有跨进一步。
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

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二、正字隔轮阔通与正字隔轮背四角正字隔轮阔通在《北宋铜钱》2652号叫寄郭阔通,《分类谱》332号叫寄郭三俯以及381号纤字昂通;正字隔轮背四角即《北宋铜钱》正字背四出,此版背郭有四决纹而绝非四出纹,故《北宋铜钱》命名是错误的。
此版《分类谱》不载。
这两版如同孪生兄弟,无论钱文还是形制极难分辨,更有甚者两版背郭均有决文。
有没有必要分作两个版别呢,我认为有必要。
钱文特征:正字隔轮阔通:钱文纤细,宁丁尤甚,通点稍立,宝足稍短;正字隔轮背四角:钱文稍大,笔画也粗。
形制特征:正字隔轮阔通:细郭,钱文寄郭,直径35.7毫米、厚3.1毫米、穿宽7.6毫米、重13.9克;正字隔轮背四角:背决文更明显,直径35.4毫米、厚2.5毫米、穿宽7.7毫米、11.2克。
三、正字俯宁与正字垂舟通我以为这两个版本来没必要去作比较的,但很多崇宁爱好者就是分不清这两个版,可能是由于《北宋铜钱》只收录了正字俯宁,而正字垂舟通又是新发现的版没有一个正式的命名而导致的混淆。
此两版《分类谱》均未收录,都属于近年发现的新版,可能正字垂舟通发现的更晚一些。
其实两版的钱文特征有不小的差异,应该是一眼可以辨识的版别。
钱文特征:正字俯宁:钱文稍小有俯意,进崇俯宁,通稍退且低点直鼻,昂俯宝;正字垂舟通:钱文稍大,正崇俯宁,退通且走之大起笔下垂,正宝长足。
形制特征:正字俯宁:直径35.1毫米、厚3毫米、穿宽7.9毫米、重11.8克;11.8克。
四、宽字长鼻退通与宽字细缘此两版犹如孪生兄弟太过相像,以至于《北宋铜钱》认为没有必要细分此两版,故没有收录阔字长鼻退通。
(拓片与点评待补)五、宽字小头通大字与宽字小头通宽字小头通大字与宽字小头通在《分类谱》中均有记载,即159号斜宁长点俯通和157号斜宁小点俯通;《北宋铜钱》仅收录了2622号宽字小头通,不知何故没有收入大字版。
这两个版别很难一眼判定,铸造同样精致,钱文形制变化较小,但处处又有所不同,因此应为两个固定板。
古泉三绝——宋徽宗御书钱之崇宁通宝,几十到几万,版别价差巨大

古泉三绝——宋徽宗御书钱之崇宁通宝,几十到几万,版别价差巨大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清钱这些年一直在涨,而宋钱似乎涨幅没那么大。
之所以有这样的印象也很好理解。
首先第一点收藏讲究的是物以稀为贵。
清钱总发行量远远低于宋钱。
清钱以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发行量为多,但也远远少于宋钱。
事实上,这两年嘉庆通宝的价格一直在涨,远远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多。
很多地方发掘出宋钱,常是以吨为单位发掘出来,宋钱大量充斥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难以炒作起来。
第二点是市场基础,清钱更好。
清钱以黄铜所制,磨亮后闪现金光,更得民间大众喜爱。
宋钱主要以青铜所制,容易腐蚀生锈,品相上略逊一筹。
第三点清钱收藏的趣味性更高,清朝发行体制复杂,留下了许多特殊版别和雕母钱币,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
但不要这样就以为宋钱不值钱,其实宋钱两极分化极为严重,其中品质优良的几千上万一枚屡见不鲜。
行内人说,其实这两年炒币致富的是炒宋钱,宋钱的涨幅是很可观的。
宋钱中的精尤以宋徽宗的御书钱最受欢迎。
宋徽宗的瘦金体字筋瘦有力,锋芒毕露,个性犀利,做成立体的钱文,能将其书法特点彰显淋漓尽致。
有泉家评:“范各一体,体各一态,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孙织锦,文采斑斓。
”无论是钱文书法的考究,还是铸造的精整都为上乘,堪称为艺术品。
所以后世泉家把汉王莽、宋徽宗、金章宗三个朝代所铸造的钱币称之为“古泉三绝”。
(崇宁通宝折十,铁母,成交价88140元,拍卖公司:华夏古泉)此前我们介绍过大观通宝。
本文介绍他另一个代表作,崇宁通宝。
宋徽宗赵佶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共铸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年号钱。
(崇宁重宝,美制阔足崇,图片来源:华夏古泉)其中崇宁通宝折十,钱文为徽宗亲书,是根正苗红的御书钱。
崇宁通宝折十的版别有很多,遥想宋徽宗书写钱文还是很积极的。
版别可按形制、文字位置、书法字体等划分方式来区分。
我们先设个正样标准,有对比,才能发现区别。
(崇宁通宝“正样”是指钱币的钱文、穿口、缘郭比例均匀,钱文位置正直、穿口大小以及缘郭宽窄适中者。
教你如何玩转崇宁钱

教你如何玩转崇宁钱一、形制部分所谓“正样”是指钱币的钱文、穿口、缘郭比例均匀,钱文位置正直、穿口大小以及缘郭宽窄适中者。
这里贴出的正样其实是对下面的形制发生变化作对比用的。
钱孔边缘凸起的方形边线叫“内郭”,也叫“好郭”、“孔郭”。
内郭四边宽的叫“广郭”,也叫“肥郭”;细的叫“细郭”。
“反郭”是指内郭的四条边线呈反向的弧形状。
“四决文”是指内郭的四个角有尖出的角。
“接郭”是指钱文连接内郭;“连轮”是指钱文连接外缘。
离郭“是指钱文离内郭稍远。
崇宁通宝中的离宝类的命名其实就是指宝字离郭。
”寄郭“是指钱文接近内郭。
很多人以为”寄郭“与”隔轮“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寄郭“者不一定”隔轮“,而”隔轮“者大多”寄郭“。
”隔轮“是指钱文接近内郭而远离外缘。
广穿”与“狭穿”都是相对钱文正样的穿口而言的,“广穿”是指相对正样穿口较大者;“狭穿”是指相对正样穿口较小者。
“缘”是指钱币周围的边,称为“外缘”,也叫“外轮”。
外缘宽的叫“宽缘”,窄的叫“细缘”。
“隐起文”是指钱文铸造的高低不平,笔画也浅者。
二、钱文部分瘦金体:宋徽宗赵佶独创的一种书体,自称“瘦金体”。
《书史会要》:“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
”以楷书为本,笔画俊逸挥洒,刚健有力,故有“铁画银钩”之美誉。
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即为瘦金体钱文,金大定通宝亦为仿书。
图例墨本即为赵佶亲书崇宁二字,钱文乃为崇宁通宝正字母钱钱文。
正字,崇宁通宝中的一个主要类别,钱文书法规范,文字大小适中,布局排列匀称,也是瘦金体的典范,故曰正字。
小字,崇宁通宝的一个主要类别,钱文较小,故曰小字。
大字,崇宁通宝的一个类别,字大饱满有力,故曰大字。
大字版同时也是崇宁通宝中的名誉品。
宽字,崇宁通宝中的一个主要类别,钱文书法开张宽阔,字形稍大,故曰宽字。
阔字,崇宁通宝中的一个主要类别,钱文书法有行书味道,字形稍大,宝字尤甚。
长字,崇宁通宝中的一个主要类别,钱文舒展张扬,用笔锋芒毕露,字形稍大。
崇宁通宝

崇宁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通宝: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0年)始铸,年号钱。
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称其为御书钱。
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
宋徽宗贵为一国君王,治国虽无方, 但他在书法上却独辟蹊径,自创“瘦金书” ,为一代书法宗主.并将此书体文字铸于钱上.“崇宁通宝”及是活例.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
崇宁通宝简介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0年)始铸,年号钱。
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
崇宁通宝当十崇宁通宝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
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
宋徽宗贵为一国君王,治国虽无方, 但他在书法上却独辟蹊径,自创“瘦金书” ,为一代书法宗主.并将此书体文字铸于钱上."崇宁通宝"及是活例.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
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
之所以谓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寄廓接缘。
“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斜丁“宁”;高走“通”等,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雷同。
除钱径略小外,轮廓宽窄、穿孔大小亦基本一致。
首先此钱“宁”字心外点长且无回笔,类铁母宁;其次,“通”头呈三角状,有称“三角通”者;还有“崇”字示部“小”中间竖勾细且向右斜。
具以上特征的大字版“崇宁通宝”诸谱未见。
《崇宁通宝分类图谱》第126页249号是一枚标“铁母宁”的“崇宁通宝”,但不是大字版,只有第50页099号、100号两枚标“珍”的钱才是约定俗成的大宇版“崇宁通宝”。
然铁母宁大字者仅见此一枚钱径32.2毫米,穿径8.5毫米,厚3毫米,重14.4克。
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
之所以谓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寄廓接缘。
“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斜丁“宁”;高走“通”等,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雷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崇宁通宝学习笔记
二、正字隔轮阔通与正字隔轮背四角
正字隔轮阔通在《北宋铜钱》2652号叫寄郭阔通,《分类谱》332号叫寄郭三俯以及381号纤字昂通;正字隔轮背四角即《北宋铜钱》正字背四出,此版背郭有四决纹而绝非四出纹,故《北宋铜钱》命名是错误的。
此版《分类谱》不载。
这两版如同孪生兄弟,无论钱文还是形制极难分辨,更有甚者两版背郭均有决文。
有没有必要分作两个版别呢,我认为有必要。
钱文特征:正字隔轮阔通:钱文纤细,宁丁尤甚,通点稍立,宝足稍短;
正字隔轮背四角:钱文稍大,笔画也粗。
形制特征:正字隔轮阔通:细郭,钱文寄郭,直径35.7毫米、厚3.1毫米、穿宽7.6毫米、重13.9克;
正字隔轮背四角:背决文更明显,直径35.4毫米、厚2.5毫米、穿宽7.7毫米、11.2克。
三、正字俯宁与正字垂舟通
我以为这两个版本来没必要去作比较的,但很多崇宁爱好者就是分不清这两个版,可能是由于《北宋铜钱》只收录了正字俯宁,而正字垂舟通又是新发现的版没有一个正式的命名而导致的混淆。
此两版《分类谱》均未收录,都属于近年发现的新版,可能正字垂舟通发现的更晚一些。
其实两版的钱文特征有不小的差异,应该是一眼可以辨识的版别。
钱文特征:正字俯宁:钱文稍小有俯意,进崇俯宁,通稍退且低点直鼻,昂俯宝;
正字垂舟通:钱文稍大,正崇俯宁,退通且走之大起笔下垂,正宝长足。
形制特征:正字俯宁:直径35.1毫米、厚3毫米、穿宽7.9毫米、重11.8克;
正字垂舟通:直径34.4毫米、厚2.6毫米、穿宽7.9毫米、重11.8克。
四、宽字长鼻退通与宽字细缘
此两版犹如孪生兄弟太过相像,以至于《北宋铜钱》认为没有必要细分此两版,故没有收录阔字长鼻退通。
(拓片与点评待补)五、宽字小头通大字与宽字小头通
宽字小头通大字与宽字小头通在《分类谱》中均有记载,即159号斜宁长点俯通和157号斜宁小点俯通;《北宋铜钱》仅收录了2622号宽字小头通,不知何故没有收入大字版。
这两个版别很难一眼判定,铸造同样精致,钱文形制变化较小,但处处又有所不同,因此应为两个固定板。
钱文特征:宽字小头通大字:钱文稍大,崇示两点长;通头稍大;宝王稍宽长足;
宽字小头通:钱文稍小,短点小头通,俯宝。
形制特征:宽字小头通大字:直径稍大,中缘,直径35.8毫米,郭厚2.6毫米、穿宽8毫米、重12.4 克;
宽字小头通:直径35.3毫米、郭厚2.85毫米、穿宽8.1毫米、重13.2克。
六、阔字进通与阔字狭通
阔字进通与阔字狭通实在很难判别,钱文只是一些微小的差别,形制变化也小,阔字进通背郭肥。
在《分类谱》中244号大宝进通即《北宋铜钱》2607号阔字,因其进通的特征明显,我们叫它阔字进通;《分类谱》242号大宝即《北宋铜钱》2610号阔字狭通。
目前此两版是否分作两个版别存
在争议,一种意见是通字是一眼区分的特征应分别是两个版别;另一种意见是变化太小应当并作一个版别。
钱文特征:阔字进通:远点进通,宝足平齐;
阔字狭通:低点狭通(通“甬”狭),宝右足稍长。
形制特征:阔字进通:背肥郭,直径35.1毫米、郭厚2.5毫米、穿宽8.2毫米、重11.4克;
阔字狭通:直径35.3毫米、郭厚2.6毫米、穿宽8毫米、重12.1克。
七、遒劲小通与遒劲小通阔崇
此两版《通宝分类谱》均未收录,但《重宝分类谱》补录了“阔通狭宝”,名曰“长尾昂通”,其实玩家更乐意接受“遒劲小通”这一名称。
《北宋铜钱》将遒劲小通归入阔通类,命名“阔通狭宝”。
考虑到阔通没有遒劲之命名更深入人心,因此我们在重新分类时将阔通类更名为遒劲类,于是此两版自然就叫“遒劲小通”和“遒劲小通阔崇”了。
遒劲小通存世稀见,遒劲小通阔崇罕见,两版钱文存在着过度演变关系,当然“遒劲小通”因其存世量相对多些应为最后的固定版别。
钱文特征:遒劲小通:小头阔通,狭宝;
遒劲小通阔崇:崇示之第二横长,宁丁接郭。
形制特征:遒劲小通:直径大小不一,有不足35
毫米小样者,铸造不精;所见大样达到36毫米,铸造精整,中缘。
《大辞典·北宋卷》记载的直径3.54毫米、郭厚2.5
毫米、穿宽9.2毫米、重量未載。
实物图为剪轮者,拓片图为中缘大样。
遒劲小通阔崇:铸造精良者莫过于试铸样钱了,阔缘大样,直径几乎达到了38毫米;图中所见直径35.5毫米、郭厚2.6毫米、穿宽9毫米、重12.4克。
八、边炉小字圆冠与边炉小字
边炉小字圆冠由于存稀见,很多泉友为求圆冠而错把边炉小字当成圆冠,这说明两版特征较难区别。
《分类谱》没有将两者归入一类;《北宋铜钱》也未予纠正。
《分类谱》分别为082号退崇边炉小字和342号圆冠;《北宋铜钱》在归类时有点似是而非,分别为2645号圆冠和2646号正郭。
其实两者无论钱文还是形制特征都十分相似,归入一类势在
必然。
根据其钱文特征以及《分类谱》约定俗成的归类,何不一并归入边炉类呢?
钱文特征:边炉小字圆冠:正崇昂宁,退通走之头垂,降宝开足;
边炉小字:降仰宁,进通走之仰,宝足短。
形制特征:边炉小字圆冠:中缘,直径34毫米、郭厚2.7毫米、穿宽8.1毫米、重12.1克;
边炉小字:中缘肥郭,直径34.5毫米、郭厚2.5毫米、穿宽8.1毫米、重13.8克。
九、仰宝进崇与仰宝狭退通
当初在学习《分类谱》时,311号宽字长宁短宝与317号宽字狭通进崇怎么也分不清楚。
奇怪的是《北宋铜钱》竟然将如此相像的两个版在分类时分了家,一个叫退通进崇2730号;一个叫狭通退通2712号。
两谱在分类时都不够清晰,于是我们又整理出仰宝类并将两版归入此类,分别命名仰宝长宁、仰宝狭退通。
两者在存世方面可谓天壤之别,仰宝长宁存世甚丰,而仰宝狭退通存世稀见。
钱文特征:仰宝长宁:进崇退通,宁宝稍小;
仰宝狭退通:崇、宁、宝狭长,通“甬”狭且走之头垂。
形制特征:仰宝长宁:细缘细郭,直径34.1毫米、郭厚3毫米、穿宽8.2毫米、重11.5克;
仰宝狭退通:直径34.5毫米、郭厚2.6毫米、穿宽8.2毫米、重12.2克。
十、离宝降宁仰崇与离宝降宝
这两个版别单从钱文特征上看确实很难区分,由于《分类谱》没有离宝类这一概念且离宝降宁仰崇也没有收录,而仅收录了离宝降宝即141号立点曲冠宁,因此在《分类谱》中我们就无从分辨此两版了。
离宝降宁仰崇存世稍多而离宝降宝则少见。
钱文特征:离宝降宁仰崇:进仰崇,降宁,通稍进。
离宝降宝:进崇,狭宁,昂通。
形制特征:离宝降宁仰崇:背郭肥。
直径3.53毫米、郭厚0.27毫米、穿宽0.84毫米、重9.5克;
离宝降宝:中缘,背郭肥。
直径3.54毫米、郭厚0.30毫米、穿宽0.86毫米、重11.2克;
整理完这个帖子才发现,文中所举版别存在如下现象,一些版别因《北宋铜钱》只记载了其中一枚而漏掉了不应该漏掉的《分类谱》曾收录的版别,如正字美制、宽字小头通大字等;个别没首先考虑钱文整体特征,从而归类不正确的版别,如2730号退通进崇简单归入通字细目,而将2652号寄郭阔通归入寄郭类等;也有近几年新发现的诸谱未记载的版别如正字垂舟通、遒劲小通阔崇等;更有归类仍需斟酌的版别,如边炉小字和圆冠等。
崇宁版别的辨识与归类,既是一个举要删芜的过程更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路漫漫兮其修远……。
尽管我们玩崇宁版别主要是兴趣使然,但也应该有必要的态度即“严谨认真”,否则恐将半途而废,愿与喜欢崇宁通宝的泉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