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强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电子元件端子强度试验指导书

试验后,样品的外观、结构和功能应正常,端子不可有断开及其它异常现象.
6.参考文件
零件实验大纲或客户要求
7.记录
日期
日期
日期
《RTC试验报告》
实验指导书
生效日期:
Φ>0.8mm:1.0kg
单个VR制端子
抗拉强度
将VR制固定,使被测试端子垂直向下,在端子顶部吊规定重量的砝码,持续10±1秒.
0.3kg
单个铜针插座
抗拉强度
将插座固定,使被测试端子垂直向下,在端子顶部吊规定重量.质量要求:
修订记录
NO
版本
修订内容
日期
修改
做成
确认
文件名
电子元件端子强度试验指导书
作业名称
部门别
文件版次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
A/0
1.目的:
评定电子组件端子的强度.
2.适用范围:
所有DIP用的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VR制、铜针插座等
3.试验设备
夹具、砝码、秒表
4.试验步骤
4.1环境条件:温度:15~30℃,相对湿度:35~80%.
4.2随机抽取合格的样品,试验前和试验后检查样品的外观、结构和功能.
4.3各测试对象、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如下表(或依照规格书或客户要求):
测试对象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
砝码重量
单个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端子
抗拉强度
将组件本体固定,使被测试端子垂直向下,在端子顶部吊规定重量的砝码,持续10±1秒.
砝码重量根据端子直径(Φ)而定:Φ≦0.5mm:0.5kg;0.6≦Φ≦0.8mm:1.0kg;
Φ>0.8mm:2.5kg;
JGJ T 2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批准人:状态:持有人: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结构中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
2、引用标准JGJ/T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3、仪器设备的要求检测采用回弹仪,ZC3-A型,主要技术要求:3.1 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应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工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
3.2 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在-4℃——+40℃之间。
3.3 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
3.4 回弹仪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a.新回弹仪启用前b. 超过检定有效期限c.一般情况下,半年检测一次。
d. 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
e.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伤害。
3.5 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室温5±35℃的条件下进行。
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约900。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2的要求。
4、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时,应具有下列资料a.工程名称、部位及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名称;b.结构或构件名称、外形尺寸、数量及混凝土强度等级;c.水泥品种、标号、安定性、厂名;砂、碎石种类、粒径;外加剂或掺合料品种、掺量;混凝土配合比等;d.施工时材料计量情况,模板、浇筑、养护情况及成型日期等;e.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f.检测原因。
5、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以及技术规定5.1 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单个检测:适用于单独的结构或构件的检测;二、批量检测:适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构件。
边压强度测试仪作业指导书

边压强度测试仪作业指导书1试验原理矩形的瓦楞纸板试样置于压缩试验仪的两压板之间,并使试样的瓦楞方向垂直于压缩试验仪的两压板,然后对试样施加压力,直至试样压溃为止。
测定每一试样所能承受平行于瓦楞方向的最大压力。
2仪器设备2.1固定压板式电子压缩试验仪2.2切样装置刀子,必须切出光滑、笔直且垂直于纸板表面的边缘。
2.3导块两块打磨平滑的金属块或木头块,其截面大小为40mm×20mm,长度不小于40mm;用于支持试样,并使试样垂直于压板。
3试样3.1试样的制备将样品在相对湿度为10—35%、温度不高于40℃的大气条件中预处理24h。
再将瓦楞纸板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2)%的标准大气下平衡。
当前后两次称量相隔1h以上,且试样称量之差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25%时,就认为试样与大气之间达到平衡。
3.2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2)%的标准大气下,在纸板中心和边缘各取尺寸为(25±0.5)mm×(100±0.5)mm的矩形试样共9块,瓦楞方向为短边。
试样上不得有压痕、印刷痕迹和损坏。
4 试验步骤4.1在规定的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
将试样置于压板的正中,使试样的短边垂直于两压板,再用导块支持试样,使之端面与两压板之间垂直,两导块彼此平行且垂直于试样的表面。
4.2开动试验仪,施加压力。
当加压接近50N时移开导块,直至试样压溃。
记录试样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精确至1N。
4.3按上述步骤测试剩余的试样。
5 结果表示垂直边缘抗压强度按下式进行计算,以N/ m表示:R=F×103/L式中:R—垂直边缘抗压强度,N/mF—最大压力,N;L—试样长边的尺寸,mm。
6试验报告实验最终结果以《纸箱检测报告》发布,并由实验室负责人签字确认。
包括如下内容:a.委托单位、送检日期b.样品种类、规格;c.试验所用的标准;d.试验场所的大气条件;e.所用试验仪的型号和加压速度;f.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g.其他有助于说明试验结果的资料。
保护膜抗拉强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保护膜抗拉强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保护膜抗拉强度测试是一项常见的材料测试,通常用于评估保护膜的物理性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测试作业指导书:
实验名称:保护膜抗拉强度测试
实验目的:
1. 了解保护膜材料的物理性能。
2. 评估保护膜的抗拉强度指标。
实验器材:
1. 保护膜样品
2. 拉伸试验机
3. 计算机
4. 数据分析软件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从保护膜中切割一定大小的试样,通常标准为10mm x 100mm。
2. 将试样夹到拉伸试验机上的夹具上,并调整测试速度和加载范围为标准值。
3. 启动拉伸试验机并进行拉伸测试,直至样品断裂。
4.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抗拉强度、拉伸断裂应变等。
5. 重复上述操作,取多组数据并求平均值。
6. 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应穿戴实验室标准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 操作时应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不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夹到试验机的夹具中。
3. 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测试标准操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4. 实验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以上就是保护膜抗拉强度测试的作业指导书。
在进行实验前,还需与实验室老师确认实验内容和安全事项。
产品测试与评估规范作业指导书

产品测试与评估规范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4)1.1 目的与范围 (4)1.2 测试与评估准则 (5)1.3 参考文档 (5)第2章测试准备 (5)2.1 测试环境搭建 (5)2.1.1 硬件环境 (5)2.1.2 软件环境 (5)2.1.3 网络环境 (5)2.2 测试工具与设备 (6)2.2.1 测试工具 (6)2.2.2 测试设备 (6)2.3 测试团队组织 (6)2.3.1 团队构成 (6)2.3.2 团队职责 (6)2.3.3 团队协作 (6)第3章产品功能测试 (7)3.1 功能性测试概述 (7)3.2 基本功能测试 (7)3.2.1 测试目的 (7)3.2.2 测试内容 (7)3.2.3 测试方法 (7)3.3 高级功能测试 (7)3.3.1 测试目的 (8)3.3.2 测试内容 (8)3.3.3 测试方法 (8)3.4 边界条件测试 (8)3.4.1 测试目的 (8)3.4.2 测试内容 (8)3.4.3 测试方法 (8)第4章功能测试 (8)4.1 功能测试概述 (8)4.2 负载测试 (9)4.2.1 测试场景设计:根据产品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合理的负载测试场景,包括用户数量、操作频率、数据量等。
(9)4.2.2 测试工具与设备: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和设备,保证测试环境与实际应用环境一致。
(9)4.2.3 测试执行:按照设计的测试场景,逐步增加负载,监测产品功能指标的变化。
94.2.4 结果分析:分析测试结果,确定产品在负载条件下的功能瓶颈,为功能优化提供依据。
(9)4.3 压力测试 (9)4.3.1 测试场景设计:设计极端条件下的测试场景,包括最大负载、数据量、操作频率等。
(9)4.3.2 测试工具与设备:选择能够模拟极端条件的测试工具和设备,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9)4.3.3 测试执行:逐步增加压力,直至产品无法正常工作或出现功能严重下降的情况。
(9)4.3.4 结果分析:分析测试结果,评估产品在极端压力下的功能表现,为产品的稳定性优化提供参考。
纸板戳穿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2019

保养 定期润滑机械构件,防尘,防锈。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1.制备测试纸张样品5PCS,样品尺不小于175*175mm,且待测样品纸张无缺陷
。 2.装夹试样,按下夹板手柄,将准备好的试样放入上下夹板中放平后松开手
柄 3.设定实验参数,根据材料使用的标准选择测试范围及测试的档位,加载相
应
的铊,点击测试键;
加
4.开始测试,放下固定戳穿机构的锁紧螺钉并按下锁紧块,向左拨动测试手 柄
重庆xx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纸板戳穿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参考图片
1
2
3
4
5
版本 01
版本: 生效日期:
修改内容 首次发行
1
6 生效日期
设备 页码 版本
戳穿强度试验机 第 1页 共 1页
1
操作步骤
作业内容及注意事项
检查底座的水平仪气泡准备 平; 打开控制面板下方的电源的开关检测设备能否正常启动;
戳穿机构被释放侧头撞击试样,设备自动完成测试;
5.实验结束,如果纸板成功戳穿则测试结束,如果不能戳穿,则选择更高一
级
测试档位,并更换相应的铊,完成2-4的步骤直至结果出来。
取下测试样品,并清洁设备。
记录
测试完成后控制面板会显示测试结果,可以命名并保持在社保内存中 有需要可以点击打印按钮,打印机输出端会打印出测试的结果。
IQC作业指导书

IQC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IQC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1. 提供IQC人员进行检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2. 确保IQC人员了解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3. 保证IQC人员能够准确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检验之前,IQC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1 确认检验物料的名称、规格和数量;1.2 准备好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验工具;1.3 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2. 检验过程2.1 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2.2 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的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尺寸等;2.3 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产品的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拉伸强度等;2.4 进行化学成份分析,确保产品的材料成份符合要求;2.5 根据需要,进行产品的功能性能测试,如电气性能、耐久性等;2.6 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初步判断。
3. 判定和处理3.1 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3.2 若产品不合格,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提供详细的检验报告;3.3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如返工、退货等;3.4 根据不合格产品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四、数据记录和报告4.1 检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各项数据,包括检验项目、结果和时间等;4.2 检验报告应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和结果、判定结论等;4.3 检验报告要及时发送给相关部门和供应商,以便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IQC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5.1 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符合安全要求,并定期维护和检修;5.2 使用化学试剂时,要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等;5.3 遵守作业场所的安全规定,如禁止吸烟、防火等。
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测定作业指导书

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测定作业指导书1. 实验背景和目的水泥胶砂广泛用于建筑施工中,测定其28天抗压强度比是评估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探究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质量水平。
2. 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2.1 材料:- 水泥:按照相关标准选择适宜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选择细度模数合适的天然砂。
- 记号:使用永久性记号笔或激光刻字机等工具进行标记。
2.2 设备:- 背包式振动器:用于在制备胶砂试件时消除内部气泡。
- 台式振动器:用于在固结胶砂试件时消除内部气泡。
- 水泥浆搅拌器:用于制备水泥浆料。
- 试样模具:用于制备28天抗压强度比试件。
- 试验机:用于测定抗压强度。
- 瓷盘:用于研磨试件底面。
3. 实验步骤3.1 制备试样3.1.1 按照所需配合比,称取一定质量的水泥和砂料,并将其充分混合均匀。
3.1.2 在清洁平坦的工作台上,制备试样模具,并在其内部涂抹一层脱模剂,防止试样粘附。
3.1.3 将混合好的水泥胶砂填入试样模具,每层填料后使用背包式振动器或台式振动器振动,以排除内部气泡。
3.1.4 调整试样模具顶部水平并擦净多余材料。
3.1.5 使用记号工具在试样上标注所需信息,如日期、配合比等。
3.2 胶砂试样固结3.2.1 静置处理:将试样模具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静置约24小时,使其固结。
3.2.2 脱模:将试样模具小心地拆除,并将试样放置在自然环境下继续干燥。
3.2.3 养护:试样在室温条件下养护约28天,以保证其强度逐渐提高。
3.3 试样研磨3.3.1 将试样放置在平坦的瓷盘上,用手轻轻按压,使其底面与瓷盘接触。
3.3.2 用手持磨料研磨试样底面,逐渐增加磨料的颗粒细度,直到试样底面光滑均匀为止。
3.4 试样力学性能测试3.4.1 在试验机上安装合适的加载头和夹具,将研磨好的试样夹紧。
3.4.2 开始加载试样,以恒定的速度施加压力,直至试样破裂。
3.4.3 注意记录试样破裂时的最大载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前样的第一套,在沙发椅坐垫表面慢慢增加重物,使其达到所要求的重量。然后对沙发椅进行整体观察,KD部位螺杆、螺孔没变形,不KD部位焊缝没有裂纹。整体没有明显弯曲、变形现象视为合格,反之视为不合格。
制定
审批
生效日期
2004年5月01日
2
椅
子
整
体
椅子承受重量:90公斤
产前样的第一套,在椅坐垫表面慢慢增加重物,使其达到所要求的重量。然后对椅子进行整体观察,KD部位螺杆、螺孔没变形,且KD部位焊缝没有裂纹。整体没有明显弯曲、变形现象视为合格,反之视为不合格。
3
沙
发
椅
整
体
a.单人沙发椅承受重量:100公斤。
b.双人沙发椅承受重量:200公斤。
西华家俱有限公司
编号
ZA024
产品强度测试作业指导书
版本Biblioteka 1.0页码第1页共1页
1.目的:检测产品所能承受的重量,满足客户对产品强度的要求。
2.范围:适合本公司所有产品的测试。
3.内容:
序号
产品类型
测试部位
产品强度要求
测试方式
1
床
整
体
a.单人床承受重量:160公斤。
b.双人床承受重量:300公斤。
产前样的第一套,在床表面慢慢增加重物,使其达到所要求的重量。然后对床进行整体观察,KD部位螺杆、螺孔没变形,且KD部位焊缝没有裂纹。整体没有明显弯曲、变形现象视为合格,反之视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