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进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进料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作业流程1. 接收物料进料检验人员在接收到物料后,首先要核对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
确保物料的标识清晰可读,避免混淆和误用。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指对物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质量等方面。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标准,对物料进行目测检查或使用特定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记录检验结果,并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
3.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对物料的尺寸进行检查,确保其尺寸符合产品要求。
根据产品的图纸或规格书,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记录测量结果,并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
4. 化学成分检验对于某些原材料,需要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根据产品要求,采集样品,并使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记录分析结果,并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
5. 物理性能检验某些物料需要进行物理性能检验,如强度、硬度、密度等。
根据产品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检测。
记录检测结果,并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
6. 包装检验对于包装物料,需要进行包装检验,确保包装的完好无损,能够保护物料免受损坏。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记录检查结果,并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
7. 检验记录在进行每项检验时,进料检验人员需详细记录检验的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确保检验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8. 不合格处理如果发现物料不符合产品要求,进料检验人员应及时采取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如退货、返修等。
同时,需将不合格品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三、注意事项1. 进料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检验知识和技能,熟悉产品要求和检验标准,能够正确操作检测设备。
2. 在进行检验时,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进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零部件等进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进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提高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检验标准1. 原材料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或污染。
- 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原材料的尺寸,与标准尺寸进行比对。
- 化学成分检验:根据产品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要求。
- 物理性能检验:对原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强度等。
- 包装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包装标识与实际内容是否一致。
2. 零部件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检查零部件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裂纹等缺陷。
- 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零部件的尺寸,与标准尺寸进行比对。
- 组装检验:对需要组装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组装。
- 功能性能检验:对零部件进行功能性能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 标识检验:检查零部件的标识是否清晰、准确。
三、检验流程1. 接收原材料或零部件:- 根据采购订单或生产计划,接收原材料或零部件,并进行登记。
-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核对包装标识与实际内容是否一致。
- 将原材料或零部件送至检验区域。
2. 外观检验:- 检查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瑕疵或污染。
- 记录外观检验结果,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3. 尺寸检验:-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尺寸。
- 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尺寸进行比对,记录检验结果。
4. 化学成分检验:- 根据产品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 检验结果与要求的化学成分进行比对,记录检验结果。
5. 物理性能检验:- 对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强度等。
- 将测试结果与要求的物理性能进行比对,记录检验结果。
6. 组装检验(仅适用于零部件):- 对需要组装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组装。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进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操作指南,以帮助检验员正确执行进料检验工作。
二、检验对象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进料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材料和零部件:1. 原材料:如钢材、塑料、橡胶等;2. 电子元件:如电路板、芯片、电容器等;3. 机械零部件:如螺丝、轴承、齿轮等。
三、检验流程1. 接收进料1.1 确认进料的数量和种类与采购订单一致;1.2 检查进料包装是否完好,并记录任何发现的破损或异常情况;1.3 将进料送至检验区域。
2. 检验前准备2.1 根据进料的特性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2.2 检查检验设备的校准状态,并记录校准日期;2.3 准备检验记录表格和相关文件。
3. 进行外观检验3.1 根据进料的外观要求,对进料进行外观检查;3.2 检查进料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氧化等缺陷;3.3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进料的尺寸、直径、厚度等。
4. 进行功能检验4.1 根据进料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4.2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检测进料的电气性能、力学性能等;4.3 记录测试结果,并与规格要求进行比较。
5.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5.1 根据进料的化学成分要求,采取适当的采样方法;5.2 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采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5.3 比较分析结果与规格要求,记录分析结果。
6. 进行可靠性测试6.1 根据进料的可靠性要求,进行相应的可靠性测试;6.2 使用可靠性测试设备,对进料进行寿命测试、温度循环测试等;6.3 记录测试结果,并与规格要求进行比较。
7. 判定进料合格与否7.1 根据检验结果和规格要求,判定进料的合格与否;7.2 如果进料不合格,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7.3 如果进料合格,进行标识和存储,并记录检验结果。
8. 编写检验报告8.1 将检验结果整理成检验报告;8.2 报告中应包括进料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不合格品处理情况等;8.3 检验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进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所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生产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进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二、检验流程1. 接收进料(1) 确保进料的标识清晰可读,包括物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 检查进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变形、破损等情况。
(3) 根据进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避免受潮、变质等情况发生。
2. 进料外观检验(1) 检查进料的外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与样品或标准进行比对,确保符合要求。
(2) 检查进料是否有明显的划痕、变形、氧化等缺陷,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
3. 尺寸检验(1) 根据进料的规格型号,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测量。
(2) 检查进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
(3) 对于复杂形状的进料,可使用三坐标测量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进行检测。
4. 化学成分检验(1) 根据进料的材料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
(2) 采集进料样品,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3) 检查进料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元素含量、杂质含量等。
5. 物理性能检验(1) 根据进料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2)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强度、硬度、密度、热传导等。
(3) 检查进料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与标准进行比对。
6. 功能性能检验(1) 根据进料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功能性能测试方法。
(2)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包括电气性能、传输性能、耐磨性等。
(3) 检查进料的功能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与标准进行比对。
7. 检验结果记录(1) 将每次检验的结果准确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进料名称、批次号、检验日期、检验员等信息。
(2) 如发现不合格的进料,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退货、返工等。
8. 检验报告审核(1) 检验报告由专业的质量部门进行审核,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进料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适合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进料检验的工作人员,包括质量控制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相关人员。
三、作业流程1. 检验前准备1.1 根据采购定单和物料清单,确认所需检验的物料种类和数量。
1.2 准备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1.3 准备检验所需的标准样品和相关文件资料。
2. 检验操作2.1 根据物料的特性和检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2.2 按照检验项目和要求,对进料进行检验。
2.3 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成份、外观等方面的检验。
2.4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物料是否合格。
2.5 对不合格的物料,进行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退货、返工等。
3. 检验记录和报告3.1 对每一个检验项目,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3.2 对不合格的物料,记录不合格原因和处理措施。
3.3 生成检验报告,包括检验项目、结果、标准要求等信息。
3.4 将检验报告归档,以备后续追溯和审查。
四、作业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检验方法和标准。
2. 检验仪器设备应经过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3.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4.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清晰、准确、完整,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判断。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2. 检验过程中应注意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对于有毒、易燃、易爆等危(wei)险物料,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储存。
六、常见问题解答1. 什么是进料检验?进料检验是指对所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进料检验的重要性是什么?进料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进料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合格物料,避免不良品进入生产过程,从而降低不良品率,提高产品质量。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进料检验是指对原材料或半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准确、详细的操作指导,以保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作业目的进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作业流程1. 接收原材料或半成品:- 检查货物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检查货物标识是否清晰可辨。
2. 取样:- 根据采样标准和抽样计划,从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 根据不同原材料或半成品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取样方法。
3. 样品准备:- 根据产品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研磨、切割等;- 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4. 检验项目选择:- 根据产品要求和检验标准,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 确保检验项目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5. 检验方法选择:-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 确保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6. 检验操作:- 按照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检验操作;-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7. 结果判定:- 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要求,进行结果判定;- 判定结果应准确、客观、可靠。
8. 处理不合格品:-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和原因。
9. 结果记录:-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
四、作业要求1. 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要求和检验标准,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2. 检验设备应符合要求,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3. 检验环境应干净整洁,无干扰因素;4. 检验记录应准确、完整、可追溯。
五、作业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执行操作;2. 检验人员应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3. 检验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六、作业评估和改进1. 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2.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作业水平和技能;3. 定期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进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进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进料检验工作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二、检验范围1. 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化工原料等。
2.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半成品组件等。
3. 成品:指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质量、颜色、形状等。
2. 尺寸检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原材料中的元素成分,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4. 物理性能检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
5. 功能性检验:对成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满足产品设计的功能要求。
6. 包装检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四、检验设备1. 外观检验仪器:包括显微镜、放大镜、目视检查台等。
2. 尺寸测量仪器:包括卡尺、量规、测微计等。
3. 化学分析仪器:包括光谱仪、质谱仪、离子色谱仪等。
4. 物理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拉力试验机、硬度计、磨损试验机等。
5. 功能性测试设备: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测试设备。
6. 包装检验设备:包括包装箱、气密性测试仪、抗压测试仪等。
五、检验流程1. 接收样品:接收供应商提供的样品,并填写样品接收记录,记录样品的来源、数量等信息。
2. 样品准备:根据检验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切割、研磨等。
3. 外观检验:使用外观检验仪器对样品的外观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
4. 尺寸检验:使用尺寸测量仪器对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5. 化学成分检验: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记录分析结果。
6. 物理性能检验:使用物理性能测试设备对样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进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等进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旨在提供进料检验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检验流程、检验项目、检验标准等内容。
二、检验流程1. 样品接收与登记1.1 样品接收:由物流人员将进料样品送至检验部门,并与送样单进行核对。
1.2 样品登记:检验员根据送样单上的信息,在样品登记簿上登记样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样品名称、批次号、供应商等。
2. 样品准备与处理2.1 样品分包:根据检验需要,将收到的样品按照批次号进行分包,确保每个批次的样品能够独立进行检验。
2.2 样品标识:对每个样品进行标识,包括样品编号、批次号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跟踪与管理。
2.3 样品处理: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研磨、溶解等。
3. 检验项目与方法3.1 检验项目:根据不同的进料类型和产品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如外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3.2 检验方法: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如目视检查、色谱分析、拉伸试验等。
4. 检验标准与要求4.1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进料的检验标准,确保进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4.2 检验要求:根据检验标准,确定进料的各项指标要求,如含量范围、外观要求等。
5. 检验过程与记录5.1 检验过程:按照检验项目和方法,进行样品的检验操作,包括样品的准备、仪器的调试、数据的采集等。
5.2 检验记录:将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判断。
6. 结果判定与处理6.1 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和检验标准,判断样品是否合格,如超过限定范围的指标则判定为不合格。
6.2 处理措施:对于不合格的样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退货、返工等。
7. 报告编制与归档7.1 报告编制:将检验结果整理成检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以便于供应商和内部部门的查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热板应进行酸洗、磷化试验,试验后板材表面不得有凹坑、夹虫等。
4、电解板表面电阻应小于200mΩ。
3PCS/LOT,来料低于3PCS为全数。
AC=0(所有试片尺寸为100mm*200mm)
2、根据《螺纹检验规范》检查物料外观有无碰伤、划伤、腐蚀、镀层脱落等。
目视
尺寸
根据图纸检查来料相关尺寸。
3PCS/LOT
AC=0
卡尺
千分尺
性能
1、对于压铆螺母、螺柱、螺钉等铆接件应在试自上测试压铆以检验其硬度、牢固度。(硬度测试要求供应商提供应)
2、螺纹用螺纹环规或螺纹塞规检测。
3、耐腐蚀性试验。(要求供应商提供盐雾试报告)
外观
1、按照图纸、签样检查来料拉丝表面纹路均匀、与签样相符。
2、按《喷砂、拉丝检验作业指导书》检查来料拉丝表面是否有划痕、污染、烧伤和腐蚀现象
3、按照图纸、签样检查来料拉丝表面纹理均匀,与签样相符。
4、按《喷砂、拉丝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检查来料喷砂表面是否有划痕、污染、大理石花纹、腐蚀痕迹或疏松粉末等现象。
根据图纸确认材料的长宽厚,长度和宽度尺寸按GB/804-M;板厚3.0以下(含),公差±0.1,板厚3.0以上,公差±0.08倍板厚
3PCS/LOT
AC=0
卷尺、卡尺、千分尺
物料正确性
根据采购单、图纸、样板或其他相关资料确认物料是否正确,有无混料、错料现象。
2PCS/LOT
AC=0
目视
型材必须有良好的包装确保运输过程中表面无划伤、碰伤等
性能
根据《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检查涂层厚度、抗化学溶济性和涂层附着力。
(必要时送客户处测试
3PCS/LOT
测厚仪、
5.0相关文件
《环保合格供应商名单》
6.0记录表格
《IQC检验报告》
《IQC检验日报》
******修改履历******
版次
日期
修改页次
备注
00
初版发行
01
2013.06.07
第一次升版修改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编制
审批
分发号
签名
受控类别:
日期
1.0 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规则与检验方法,指导其正确检验,以利其工作顺利进行,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20PCS/LOT
AC=0
试片、盐雾试验机
电
镀
件
物料正确性
1、根据送检单、图纸、相关工艺流程卡确认来料加工是否正确,有无错料、混料现象。
2、根据《环保合格供应商名单》确认来料是否为环保合格外协厂所提供。
GB/T2828-2012正常一次Ⅱ级
AQL=0.65/1.5
目视
检验员要监督库房做好“三防”工作
4.2作业内容:
来料
类别
检验
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数及接收标准
测量工具
备注
金
属
板
材
类
物料正确性
根据送检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核对来料是否正确,有无混料、错料现象。
20PCS/LOT
AC=0
目视
检验员检验完毕后,必须将材料还原,并监督库房做好“三防”工作
规格
外观
尺寸
性能
试装
1、检查来料是否为环保要求物料,检查供应商是否为环保物料合格供应商。
目视
尺寸
根据型材图纸确认来料尺寸是否合格。
3PCS/LOT
AC=0
卷尺/卡尺/角度尺/平台/塞尺
标
准
紧
固
件
类
物料正确性
1、根据送检单、《标准紧固件手册》或其他相关资料确认物料是否正确,有无混料、错料。
2、确定来料是否需环保,根据《环保合格供应商名单》确认需环保来料是否为环保合格外协厂所提供。
GB/T2828-2003一次正常Ⅱ级AQL=0.65/1.5
2、根据《环保合格供应商名单》确认来料是否为环保合格外协厂所提供。
GB/T2828-2012正常一次Ⅱ级
AQL=0.65/1.5
目视
外观
根据《氧化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样板确认来料表面光泽、颜色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性能
1、根据《氧化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检查来料表面氧化层膜厚、抗腐蚀性、封闭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喷
涂
件
物料正确性
根据图纸、样版、PANTON色卡等判定来料喷涂颜色、类型是否与图纸要求、样版相符。
GB/T2828-2012正常一次Ⅱ级
AQL=0.65/1.5
目视
外观
1、根据《喷涂检验作业指导书》检查来料外观表面划伤、压伤、颗粒、针孔等缺陷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检查产品喷涂表面纹路、光泽度等是否与图纸要求或样版相符。
2、要求供应商在交货时必须提供上述性能检测报告。(必要时送客户处做雾试验)
3PCS/LOT
测厚仪、盐雾试验机
喷
砂、
拉
丝
件
物料正确性
根据送检单、图纸、相关工艺流程卡确认来料加工是否正确,有无错料、混料现象。
GB/T2828-2012正常一次Ⅱ级
AQL=0.65/1.5
目视
检验员把检验完成之产品归位并监督库房做好“三防”(防湿热、防霉、防腐蚀)工作
2.0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容光公司IQC对外协加工物料及外购物料的交接检验工作。
3.0职责:
3.1IQC:负责对供应商来料的检验,对来料不合格品处理的跟踪及结果确认。
3.2 品质主管:负责对质量异常来料的判定与处理。
4.0 规定:
4.1 检测环境要求:在为自然光或近似自然光,检验员裸眼视力大于1.0,目视条件如下:
外观
根据《电镀件检验作业指导书》确认来料的电镀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性能
1、据《电镀件检验作业指导书》检查电镀件表面膜厚、抗腐蚀性、镀层附着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要求供应商交货时必须提供上述性能检测报告。(必要时送客户处做盐雾试验)
3PCS/LOT
测厚仪、盐雾试验仪、3M胶带
氧
化
件
物料正确性
1、根据送检单、图纸、相关工艺流程卡确认来料加工是否正确,有无错料、混料现象。
折弯机
万用表
外观
1、板材颜色:冷板为青白色;热板为灰黑色;黄铜为浅黄色;紫铜为紫红色;铝板为银白色;电解板为灰白色,糠铜板为灰白色。
2、根据《板材来料检验标准》检查材料表面有无划伤碰伤、压伤、变形、麻点、腐蚀等缺陷。
GB/T2828-2003一次正常Ⅱ级 AQL=0.65/1.5
目视
铝
型
材
铜
棒
类
尺寸
他
紧
固
件
类
物料正确性
1、根据送检单、图纸或其他相关资料确认物料是否正确,有无混料、错料。
2、确认来料是否需环保,根据《环保合格供应商名单》确认需环保来料是否为环保合格外协厂所提供。
GB/T2828-2003一次正常Ⅱ级
AQL=0.65/1.5
目视
外观
1、根据图纸或其他相关资料确认物料镀层是否符合要求。
目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观
根据《标准紧固件手册》《螺纹检验规范》检查来料外观是否符合。
目视
尺寸
根据《标准紧固件手册》确认相关尺寸。
5PCS/LOT
AC=0
卡尺
千分尺
性能
1、测螺纹性能,
2、耐腐蚀性试验(要求供应商提供测试报告)
3、扭力试验
按固定抽样20PCS/LOT执行AC=0
螺纹塞规、螺纹环规、扭力批、盐雾试验机
其
材质
检查来料是否为环保要求物料,检查供应商是否为环保物料合格供应商。
3PCS/LOT
AC=0
目视
外观
1、根据《型材来料检验标准》检查材料表面有无划伤、碰伤、压伤、变形、扭曲、麻点、腐蚀断齿等缺陷。
2、表面喷砂氧化的铝型材其喷砂纹路与颜色与标准样板一致。
GB/T2828-2003一次正常 Ⅱ级
AQL=0.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