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的10种情况

合集下载

腿肿的体检报告

腿肿的体检报告

腿肿的体检报告1. 引言腿部肿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和病理状态有关。

本文档旨在描述腿肿的体检报告,并对腿肿的常见原因进行介绍。

2. 病历信息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50岁主诉:腿部肿胀体检日期:20XX年XX 月XX日3. 体格检查3.1 腿部外观患者双下肢对称,无明显畸形。

皮肤温暖,颜色正常,无瘀斑或皮疹。

双踝部皮肤有轻度水肿。

3.2 腿部触诊双侧腿部触诊,无压痛,肌肉紧张度正常。

双下肢腓肠肌肌腱反射正常,无异常感觉。

3.3 血压测量患者血压测量结果如下: - 左上臂收缩压:XXX mmHg - 左上臂舒张压:XXX mmHg - 右上臂收缩压:XXX mmHg - 右上臂舒张压:XXX mmHg3.4 心肺听诊心肺听诊结果正常,未听到异常心音或呼吸音。

3.5 神经系统检查患者双下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肌力正常,双下肢运动协调良好。

4. 其他相关检查4.1 血常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如下: - 血红蛋白:XXX g/L (参考范围:130-175 g/L)- 白细胞计数:X.XX × 109/L (参考范围:4-10 × 109/L) - 血小板计数:XXX × 109/L (参考范围:150-450 × 109/L)4.2 肝功能检查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如下: - 谷丙转氨酶(ALT):XX U/L (参考范围:7-56U/L) - 谷草转氨酶(AST):XX U/L (参考范围:13-35 U/L) - 白蛋白:XX g/L (参考范围:35-55 g/L)4.3 肾功能检查患者肾功能检查结果如下: - 尿素氮(BUN):X.X mmol/L (参考范围:2.5-8.8 mmol/L) - 肌酐(Cr):X.XX umol/L (参考范围:45-84 umol/L)4.4 血糖检测患者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如下: - 空腹血糖:X.X mmol/L (参考范围:3.9-6.1 mmol/L)5. 结论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患者出现的腿部肿胀可能是轻度水肿引起的。

水肿分级的方法

水肿分级的方法

水肿分级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观察指标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肿分级方法:
1.轻度水肿:通常局限于脚踝以下,可能仅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
出现。

指压后可观察到组织轻度凹陷,但平复较快。

这种情况下,水肿通常不会造成明显的疼痛和不适。

2.中度水肿:水肿扩展至膝盖以下的小腿部位。

皮肤可能呈现桔皮
样外观,这是由于水肿导致皮下组织液积聚所致。

中度水肿可能会伴随着轻微的疼痛和紧绷感。

3.重度水肿:水肿进一步发展,涉及整个下肢,包括大腿和臀部。

皮肤变得非常紧绷,发亮,甚至可能出现溃疡或皮肤破损。

重度水肿可能伴随着明显的疼痛、行走困难以及活动受限。

4.极重度水肿(全身性水肿):水肿不仅仅局限于下肢,而是扩散
到全身各个部位,包括腹部、胸部、脸部等。

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严重症状。

除了上述分级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可用于评估水肿的严重程度,例如体重增加、皮肤张力变化、尿量减少等。

医生在评估水肿时,通常会综合考虑这些指标,以确定水肿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水肿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涉及心脏、肾脏、肝脏等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

因此,在出现水肿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口干、多饮、多尿4年,双下肢水肿5d

口干、多饮、多尿4年,双下肢水肿5d

口干、多饮、多尿4年,双下肢水肿5d作者:董飞侠项协隆冯如流陈念昭吴小燕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04期病历摘要患者,男,43岁。

因“口干、多饮、多尿4年,双下肢水肿5 d”于2014年9月21日入院。

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日饮开水约3.5 L,无情绪激动、双手震颤、突眼和心悸气促。

在外院查血糖升高,最高约25 mmol/L,经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在餐前8 mmol/L,餐后10~12 mmol/L。

5 d前患者出现尿量明显减少,每目300-400 mL,并出现全身水肿,伴有轻微头痛、胸闷气促、咳嗽、咳痰;无明显恶心呕吐,能平卧。

遂于外院门诊就治,查尿常规:尿蛋白4+,RBC+/Hp;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3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4 U/L,总蛋白55.5 g/L,白蛋白26.5 g/L,总胆红素21.5umol/L,间接胆红素17.9umol/L。

经常规治疗后效果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收入院。

患者既往有“脂肪肝”病史7年左右,否认肝炎病史和输血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入院查体 T 37.0℃,BP 150/94 mmHg;青铜色面容,颜面部水肿,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约5 cm,质硬,无触痛,肝区叩痛(~);睥中度肿大,移动性浊音(+)。

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活动正常,肌力及肌张力正常,睾丸缩小,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蛋白4+,WBC-/Hp,RBC 2+/Hp,红细胞形态畸形率>80%。

肝功能:ALT 38 U/L,AST 45 U/L,总蛋白53.2 g/L,白蛋白25.8 g/L,总胆红素19.6umol/L,间接胆红素16.4umol/L。

补体C3 0.664 g/L,24 h尿蛋白定量0.9 g/L;餐后2 hA糖33.8mmol/L,空腹血糖12.4 mmoi/L,内生肌酐清除率68 mL/min,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HCV)均阴性,抗核抗体系统阴性。

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的种情况精编WORD版

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的种情况精编WORD版

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的种情况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水肿为组织间隙过量积液的一种病理现象,临床尤以下肢水肿最为常见。

下肢水肿在高血压、肾病患者以及一些老年患者身上时常发生,但并非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大多与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有关,一些常见的原因你能想到哪一些呢?以下总结10种情况,欢迎拍砖和补充:1. 糖尿病并发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是导致下肢水肿的最常见原因。

肾脏损害时,由于尿蛋白大量漏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严重低蛋白血症而引起双下肢、眼睑及颜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患者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与管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 升高。

2. 糖尿病并发心脏病糖尿病很容易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血管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因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淤血及水钠潴留,导致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及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患者同时还伴有心慌、胸闷、气促等症状,心电图结果显示缺血性改变。

3.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性水肿多见于双下肢,与体位、活动有关。

这是由于植物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受损,引起末梢血管扩张充血,双下肢静脉淤血而水肿; 此外,神经营养障碍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也会导致下肢浮肿。

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水肿,大多伴有肢端麻木、疼痛等症状。

4. 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当患者下肢静脉出现病变(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而引起静脉高压时,可出现下肢水肿,但往往呈单侧水肿。

5. 糖尿病合并足感染患者足部皮肤损伤感染,局部炎症反应也可导致水肿,患者往往还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发红、疼痛等急性炎性表现。

6. 糖尿病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有些患者由于长期过度节食,热量以及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导致低蛋白血症性及营养不良性水肿。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分析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分析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分析【摘要】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传统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或透析虽然对此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还是有很多患者饱受疾病之苦。

目前,临床上开始推广中医疗法,即针对患者的气,血以及五脏六腑状况,利用中医中药进行调理治疗,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就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进行一些简略的概括分析。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辨治,经验分析糖尿病肾病是病程超过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饱受糖尿病和肾病困扰的患者数目也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患者就会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继续恶化就会导致尿毒症,因此,不断创新和探索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而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治经验或许能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1.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因为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中约有40%~50%的患者会有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有20%~30%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这种情况应该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的一种并发症,因此患者的肾脏血流动力学会发生异常,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的灌注和滤过明显增高,增加了肾脏负担,而且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常会导致肾脏代谢异常,使肾组织的局部代谢明显紊乱,终末代谢产物堆积,严重损害肾功能,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尿毒症。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原发病变部位在肾,但病变却涉及五脏六腑,病变的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指的就是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标实指的是血瘀,痰浊,湿热,浊毒等。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发病机制认为,病变起始于肝肾,造成人体气血两虚,随着病变的进展和病程的拖延,身体阴阳受损,脾肾变虚,肾脏气血瘀滞,到了病变晚期,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失去代谢排毒功能,人体五脏六腑都受到严重损害,机体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身体状况日益下降。

2_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Hp_感染对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影响及与肾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_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Hp_感染对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影响及与肾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3.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Hp感染对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影响及与肾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陈俊安,蓝红波,梁江燕,廖伟玲,罗长军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柳州545007[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内分泌科收治及健康体检中检出的2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以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病分为无糖尿病肾病组(101例)、糖尿病肾病组(102例);将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UACR)水平将其分为微量蛋白尿组(50例)、临床蛋白尿组(52例),以14C-UBT表示Hp感染程度,分析其血糖水平、Hp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及肾脏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水平及Hp感染发生率较无糖尿病肾病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Hp感染为糖尿病肾病独立危险因素(P<0.05);FPG与UACR无相关性(P>0.05);HbA1c水平、14C-UBT水平与UACR水平呈正相关(P<0.05)。

结论HbA1c水平及Hp感染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且HbA1c水平升高、14C-UBT水平与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有关。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7(a)-0001-04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Hp Infec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Kidney InjuryCHEN Jun'an, LAN Hongbo, LIANG Jiangyan, LIAO Weiling, LUO Changjun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Liuzhou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Liuzhou,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5007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glucose level, helicobacter pylori (Hp) infection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203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Endocrinology Department of Liuzhou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0 to December 2021 and found in the health examinat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non diabe⁃tes nephropathy group (101 cases) and diabetes nephropathy group (102 case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re was diabe⁃tes nephropathy.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nephropathy were divided into micro proteinuria group (50 cases) and clinical proteinuria group (52 cases) according to the 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UACR) level. The infection de⁃gree of Hp was expressed by 14C-UB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glucose level, Hp and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nephropathy and the degree of kidney damage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 and Hp infection rate in the diabetes nephropath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 diabetes ne⁃phropathy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bA1c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200461)。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都有哪些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都有哪些

专栏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都有哪些马丁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四川巴中 636000)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如果患者体内血糖过高,会导致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代谢紊乱,出现乏力、口渴、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糖尿病的特效方法。

若不幸患了糖尿病,切勿慌张,需采取科学的处理方式,保持血糖稳定,减轻糖尿病给身体及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

很多人只知道糖尿病会影响身体健康,对其并发症知之甚少。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正常生活,还可能缩短寿命。

所以,我们要了解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都有哪些,加强预防和治疗,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1糖尿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糖尿病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疾病,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多达百余种[1]。

大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10年左右会出现至少一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很难通过药物治疗。

因此,相较于糖尿病本身,并发症才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最大威胁。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1)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在临床非常多见,如果患者血糖过高,会损害足部血管神经,引起供血不足,诱发糖尿病足[2]。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

一旦患上糖尿病足,极易出现足部疼痛、溃烂等,甚至无法正常行走,出现组织坏死。

(2)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过高,血管壁较脆弱,极易发生破裂,使血浆渗入视网膜,造成视网膜细胞死亡,影响其感光能力,导致视力下降。

针对这一情况,需及早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同时注意控制血糖。

(3)心肌梗死。

血糖过高会影响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使其发生紊乱,进而损伤血管,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心肌梗死发生后,患者会感到胸部不适、乏力、烦躁等。

针对这一情况,需尽早修复和疏通受损血管。

糖尿病致下肢水肿护理问题

糖尿病致下肢水肿护理问题

糖尿病致下肢水肿护理问题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会对身体各个部位造成影响,包括下肢。

下肢水肿是糖尿病患者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需要进行专门的护理和管理。

首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高血糖会导致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下肢水肿的发生。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按时服用药物,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合理的饮食。

过重会增加下肢负担,而饮食不均衡会导致水肿的发生。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饮食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和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并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

此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足部护理。

足部护理包括保持足部清洁、修剪指甲、穿合适的鞋袜等,以预防足部感染和溃疡的发生。

同时,患者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足部按摩和运动,以促进循环,减轻水肿。

最后,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咨询医生。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和管理,以预防和减轻下肢水肿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患者面对下肢水肿问题需要注意控制血糖、保持适当体重和饮食、进行足部护理以及定期体检咨询医生,以保持下肢健康。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控制血压和血脂。

高血压和高血脂不仅会加重血管损伤,也会导致下肢水肿加重。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如有必要,需要按医生建议服用降压和降脂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还需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免加重下肢水肿。

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水肿。

如散步、普拉提、游泳等适宜的运动都对降低下肢水肿有益。

此外,定期检查下肢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发现下肢水肿、发红、溃疡或者有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延误。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长期患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

因此,家人和医生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积极面对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肿为组织间隙过量积液的一种病理现象,临床尤以下肢水肿最为常见。

下肢水肿在高血压、肾病患者以及一些老年患者身上时常发生,但并非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大多与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有关,一些常见的原因你能想到哪一些呢?
以下总结10种情况,欢迎拍砖和补充:
1. 糖尿病并发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下肢水肿的最常见原因。

肾脏损害时,由于尿蛋白大量漏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严重低蛋白血症而引起双下肢、眼睑及颜面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患者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与管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 升高。

2. 糖尿病并发心脏病
糖尿病很容易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血管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因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淤血及水钠潴留,导致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及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患者同时还伴有心慌、胸闷、气促等症状,心电图结果显示缺血性改变。

3.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性水肿多见于双下肢,与体位、活动有关。

这是由于植物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受损,引起末梢血管扩张充血,双下肢静脉淤血而水肿; 此外,神经营养障碍引
起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也会导致下肢浮肿。

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水肿,大多伴有肢端麻木、疼痛等症状。

4. 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
当患者下肢静脉出现病变(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而引起静脉高压时,可出现下肢水肿,但往往呈单侧水肿。

5. 糖尿病合并足感染
患者足部皮肤损伤感染,局部炎症反应也可导致水肿,患者往往还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发红、疼痛等急性炎性表现。

6. 糖尿病合并严重营养不良
有些患者由于长期过度节食,热量以及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导致低蛋白血症性及营养不良性水肿。

7. 药物因素
某些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吡咯列酮);某些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氣地平等)均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下肢水肿。

停药后即可消退。

8.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
某些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后者可引起下肢或颜面黏液性水肿,其特点是用指头按压水肿部位不出现凹陷性改变…此外,甲减患者往往有倦怠无力、嗜睡、怕冷、心动过缓、便秘等伴随症状,化验显示甲状腺功能(FT3、FT4 )低下。

9. 特发性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