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六首
中华最经典的唐诗宋词最新

中华最经典的唐诗宋词最新1、《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悯农二首》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6、《菊花》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7、《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8、《访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0、《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引驾行》柳永红尘紫陌,斜阳暮草,长安道,是离人。
断魂处,迢迢匹马西征。
新晴。
韶光明媚,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
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
愁生。
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
又记得、临歧泪眼,湿莲脸盈盈。
消凝。
花朝月夕,最苦冷落银屏。
想媚容、耿耿无眠,屈指已算回程。
相萦。
空万般思忆,争如归去睹倾城。
向绣帏、深处并枕,说如此牵情。
14、《满江红·暮春》辛弃疾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
唐诗六首

唐诗六首一、越中览古[ 唐]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石头城[ 唐] 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释】:①石头城:古城名,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至唐废弃。
今为南京市。
②周遭:四周,周围。
③淮水:指秦淮河。
④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翻译】: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
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三、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翻译】: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四、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唐]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幢幢(chuang chuang):晃动的样子;昏暗不明的样子译文: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君被贬官九江。
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五、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六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关于唐朝的诗

关于唐朝的诗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州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7、《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赠孟浩然》唐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9、《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0、《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3、《送上人》唐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4、《秋夜寄邱员外》唐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5、《新嫁娘》唐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16、《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7、《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8、《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9、《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0、《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21、《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2、《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唐诗最经典的30首七律

经典七律唐诗三十首1.《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4.《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6.《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阁夜》(唐)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8.《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过五丈原》(唐)温庭筠铁马云雕久绝尘,柳阴高压汉营春。
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
11.《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六年级唐诗

六年级唐诗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8.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9.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诗三百首诗

唐诗三百首诗唐诗三百首一、前几首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4.《江南逢李龟年》——刘禹锡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春望》——朱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唐诗选6.《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9.《石灰吟》——白居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0.《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2.《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唐诗6首

1.chūnyèxǐyǔtángdù fǔ春夜喜雨唐杜甫Hǎo yǔzhīshíjié,dāng chūn nǎi fāshēng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suífēng qián rùyè,rùn wùxìwúshēng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yějìng yún jùhēi,jiāng chuán huǒdúmíng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xiǎo kàn hóng shīchù,huāzhòng jǐn guān chéng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2. chūn xiǎotáng mèng hào rán春晓唐孟浩然chūn mián bùjuéxiǎo春眠不觉晓,chùchùwén tíniǎo处处闻啼鸟。
yèlái fēng yǔshēng夜来风雨声,huāluòzhīduōshǎo①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3.yóu zǐyíntángmèng jiāo游子吟唐孟郊címǔshǒu zhōng xiàn慈母手中线,yóu zǐshēn shàng yī游子身上衣。
唐诗六首

• 三四句请出万古不磨的明月作为古今治 乱兴亡的见证人,抒发更为深沉的感喟。 “石头城”上,“女墙”仍在,却不仅 无人戍守,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来此凭吊; 只有曾照“旧时”繁华的明“月”,在 “夜深”人静之时,从“淮水东边”升 起,经过“女”,“还”来相照。吊古 之情,从“山围故国”、“潮打空城” 涌出,波澜叠起,至月照“女墙”而推 向高潮,诗亦戛然而止,令读者咏叹想 象于无穷
意境分析
•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 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 •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 “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 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 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 “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 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 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 “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 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 《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 《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 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 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石头城
作 者 介 绍
诗 文 欣 赏
意 境 分 析
联 想 拓 展
• 刘禹锡,字梦得, 唐代中期诗人、文 学家、哲学家、政 治家,有“诗豪” 之称。世称“刘宾 客” 。
• 其诗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题材广阔,风 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 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 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 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 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 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 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中览古⑴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⑵,义士还家尽锦衣⑶。 宫女如花满春殿⑷,只今惟有鹧鸪飞⑸。
⑴越中:指现在的浙江绍兴一带,此为春秋时代越国的首都。 ⑵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 ⑶锦衣:华丽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
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 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多么繁盛、 美好、热闹、欢乐的气氛!
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
只今惟有鹧鸪飞
答:前三句渲染当时的 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 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 “鹧鸪飞”三字饱含无 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 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前三句极写得胜之盛, 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 从第四句中,你读出了 诗人怎样的感慨?
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 后再调和县(安徽和县一带)刺 史,在任两年复罢去,路经金陵 时,写下组诗《金陵五题》, 《石头城》是这首诗的第一首。
作者简介
他是柳宗元的文章挚友和 志同道合的同志。其与柳宗 元、白居易二人过往甚密, 秦晋厚交,故时有唱和,时 称“刘柳”、“刘白”。
诗歌创作主要成就: 乐府诗(《竹枝词》) 怀古诗(《金陵五题》)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 听说君被贬官九江。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 息震惊得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 分外寒冷。
残灯无焰影幢幢,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 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 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 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 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于是,看到 “灯”,觉得是失去光焰的“残灯”;连 灯的阴影,也变成了“幢幢”──昏暗的摇 曳不定的样子。
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汉民族 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 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 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 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 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 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 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 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城, 它前枕长江,后傍钟岭,壮丽险峻,位 置重要。
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 这是南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
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
京西郊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更 名为“石头城”;
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 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 此定都,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 经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 (626),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
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 ⑷春殿:宫殿。 ⑸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有白圆点如珍珠,背
毛有紫赤浪纹。
白话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凯旋,六千义士都衣锦封官。 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这里只有鹧鸪 飞落在这败壁残垣上。
越王勾践破吴归
一首怀古之作,诗人南游吴越时所写 勾践灭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
竹枝词(之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作背景
唐长庆元年,刘禹锡调任夔州刺史。三年 后再调和州(安徽和县一带)刺史,途中与白 居易相会于扬州, 途经金陵时,漫游了这座六 朝古都。诗人登临时,只见空城犹在、物是人 非,六朝豪奢繁荣荡然无存。时值李唐国运衰 微,力图中兴,目睹金陵残破衰败的景象,联 想到唐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 感慨万千,于是吊古伤今,写下了《金陵五 题》,《石头城》是其中的一首。
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 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偏偏来 了个写景的诗句:“暗雨吹风入寒窗”。这样,“惊” 的具体内涵就蕴含于景语之中,成为深藏不露、含蓄不 尽的了。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 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 玩味了。
垂死病中惊坐起
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
白居易曾写有两句诗:“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这是 白居易在元稹初遭贬谪、前往江陵上任时写的,表现了他听 到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的情状,十分传 神。
元稹此句也是如此。其中的“惊”,写出了“情”──当时震 惊的感情;其中的“坐起”,则写出了“状”──当时震惊的 模样。如果只写“情”不写“状”,不是“惊坐起”而是 “吃一惊”,那恐怕就神气索然了。而“惊坐起”三字,正 是维妙维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再加上“垂 死病中”,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深度,使诗句也更加传神。
对 宫女如花满春殿, 第三句写王宫繁华欢乐的景象
比
(荣华)
今 只今惟有鹧鸪飞。 衰
(转)第四句写眼前凄凉景象。 (凄凉)
历史兴亡的咏叹——咏史诗
就古迹,怀古人,咏古事, 抒写对前人优劣得失的褒贬, 对天下治乱兴亡的见解, 有的还寄托着自己的身世怀抱。
往往题为“咏史”、“怀古”、 “览古”、“××古” 有的干脆以历史地域或人物为题。
2、更能借六朝的覆灭讽喻现实,寓含着深刻的历 史教训和国运衰微的感慨,希望统治者以前车之覆 为鉴。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简介
元稹(779-831),字 微之,河内(今河南洛阳附 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 寒。十五岁明经及第,授校 书郎,后又官监察御史,因 得罪宦官遭到贬谪。穆宗登 基,官职不断升迁。长怯邺 年(822),和裴度一同拜 相,不久出为同州刺史,最 后任武昌军节度使,卒于任 所。
这中间蕴涵着作者对人 生盛衰无常的感慨。
写法借鉴:
对比
昔日繁华—— 战士尽锦衣 宫女满春殿
今日凄凉—— 惟有鹧鸪飞
忘记过 去,陶 醉于胜 利,必 然使胜 利化为 乌有!
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诵读理解内容。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起)述历史事件:勾践破吴 归。(带着胜利的喜悦)
昔
盛 战士还家尽锦衣。 第二句描述越军胜利者姿态 (承) (骄傲)
品读诗句
思考: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景物)?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氛围)?
意象 山:
描写词语 周遭在
特点、意境、氛围 群山沉寂苍莽
故国、石头城: 围、空
都城冷落荒凉
江潮: 打、寂寞回
悲凉、凄清 寂寞、冰凉
旧时: 酒榭舞楼、彻夜笙歌 穷奢极欲、醉生梦死
明月 夜深还来:旧月多情、依然光顾
物是人非、世事沧桑
暗雨吹风入寒窗
“风”,本来是无所谓明暗的,而今却成了“暗风”。“窗”,本来 无所谓寒热的,而今也成了“寒窗”。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 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 “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 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会一体、“妙合无垠”。
写作背景
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
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 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 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 司马。
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 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
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 消息时写的。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 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 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 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 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 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越中览古
李白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它直 接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歌咏的题材,寄托 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 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 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余秋雨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 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 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37年灭吴。
本诗选取了吴败越胜, 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 个镜头。
重点鉴赏:
一、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说明什么问题?
答: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衣锦还乡)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纵情欢乐)
这表明越王已经把苦难和屈辱忘记, 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探究: 面对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 原因,却去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 刻含义? 更能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1、在这里诗人把月亮看做历史的见证人。诗人称它为 “旧时月”,因为它照见过六朝腐朽的统治者在秦淮 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 些朝代的迅速灭亡,将古代的金陵与现在的金陵联系 起来,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今夜它又穿过女墙照过来, 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诗人无尽的慨叹含于其中。
整体感知
思考: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现在在诗人眼里 又是什么情景呢?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青山依旧,环绕着六朝
山围故国周遭在, 古都, 潮水一次次地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