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乒乓球(直拍)张晓蓬博士的技术要领整理(整理后)
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

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1一、正手平击发球技术特点:是速度比较慢,力量比较轻,技术容易掌握。
1、技术动作标准站位:身体离球台约40cm,两脚开立,略宽于肩。
引拍:抛球时,向后上方引拍,球拍拍面略向前倾。
挥拍击球:球拍向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部略偏上。
还原:击球后迅速还原。
2、技术动作关键点A抛球和引拍的时机要准确。
B挥拍击球时有一个略微向前下方向压球的动作。
二、奔球技术特点是球速快,落点长,冲力大,球的飞行弧线低,突然行强。
常常通过偷袭对方正手位,来实施牵制对方侧身抢攻的战术意图。
(一)直拍正手奔球1、技术动作标准站位:尽可能靠近球台。
引拍:抛球时,拍向后引,球拍稍横立起(尽可能与发侧旋的动作相似)。
身体重心移至右脚。
挥拍击球:击球时,球拍立起,向前方稍下快速挥动,用球拍击球的中部,击球点要比较低,以降低弧线;尽量使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线处,以便发出长球。
还原:击球后,尽可能停住随势动作。
2、技术动作关键点A击球点比较低,与网高基本相同。
B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线附近。
C用手腕的弹击力击球。
(二)横拍正手奔球1、技术动作标准站位:靠近近台,身体稍前倾,左脚前右脚后。
注意观察对方的站位,决定发球的线路。
引拍:抛球时,持拍手向后方引拍,拍面稍前倾,手与手腕适当放松,腰稍向右转。
挥拍击球:用腰带手发力向前挥,触球瞬间再变化球拍发直、斜两线的角度,提高隐蔽性。
触球时手腕有弹击球的动作,重心由右脚向左脚移动,球拍继续向前挥,重心落至左脚。
击球点要比较低,以降低弧线;尽量使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线处,以便发出长球。
还原:注意动作还原。
2、技术动作关键点A击球点要比较低,与网高基本相同。
B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线附近。
C用手腕的弹击力击球。
(三)直拍反手奔球1、技术动作标准站位:靠近近台,右脚在前,左脚稍后,考虑好发球的线路。
引拍:抛球的同时,球拍向后方引,并带动腰向左侧转动,拍面与地面垂直,手腕适当放松。
乒乓球直板技术以及比赛经验总结

乒乓球直板技术以及比赛经验总结作为一个乒乓球爱好者,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乒乓球直板技术,并参加了多次比赛。
通过这些年的训练和比赛经验,我逐渐掌握了一些乒乓球直板技术的要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乒乓球直板技术主要包括发球、接发球和攻球三个方面。
首先是发球技术,发球是比赛的开始阶段,也是我个人认为非常关键的环节。
在发球时,我们要注意力度和角度的掌握。
力度过大容易出界,而力度过小则容易被对手攻击。
对于发球的角度,我一般选择斜对角线发球,并且掌握好力度和角度的配合,以便给对手制造麻烦。
接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接发球时,我要根据对手的发球动作和球拍的方向来判断球的去向。
同时,我还要根据球的速度和旋转,采取相应的技术来应对。
对于发球的速度较快的球,我一般采取控制球的接法,以减少失误。
而对于发球带有旋转的球,我会利用拍子的角度和力度,将球向上拉起,以减少旋转对我接球的影响。
攻球技术是乒乓球直板技术的核心部分。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比赛,我逐渐掌握了一些攻球技巧。
首先是手腕的使用,手腕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加球的旋转和变化,给对手制造困扰。
其次是身体的协调运动,通过调整自己的站位和重心移动,可以更好地掌控比赛的节奏。
最后是力度的掌握,力度的大小决定了球的速度,通过控制力度,我可以使球发出恰到好处的速度,给对手造成困扰。
在比赛经验方面,我发现了一些要点。
首先是要保持冷静。
比赛中,情绪的波动容易影响到发挥,因此保持冷静的思维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是要学会分析对手。
每个对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对对手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对策来应对对手的攻击。
最后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比赛中遇到困难难免,但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才能把握住比赛的主动权。
总结来说,乒乓球直板技术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比赛经验的积累。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乒乓球直板技术的要领,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乒乓球直板技术的掌握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打好乒乓球要掌握的要领

打好乒乓球要掌握的要领乒乓球为圆球状,重2.53-2.70克,白或黄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2000年之后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40mm。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打好乒乓球要掌握的要领,望大家喜欢。
打好乒乓球要掌握的要领一一个原则:全身放松,脚步先行,腰带手动,随势挥拍,身前击球。
一条直线:攻球和弧圈球的挥拍轨迹是在转腰引拍后,面对来球手臂由后向前、向上呈一条坡型直线挥拍击球。
拍尖左右摆动是一个弧线(形同扇面)。
打好乒乓球要掌握的要领二:两种击打方式1,撞击。
球拍直接抽打球体,力量穿过球心使球向前飞行,如攻球、弹击等。
2、摩擦。
球拍以提拉和切削的方式将力量作用于球体表层使球产生旋转向前飞行,如搓球、弧圈球等。
打好乒乓球要掌握的要领三:两种挥拍速度1、摆速。
也就是初速度,即蹬腿、摆肩、转腰带动手臂甩动挥拍到即将触球的过程的速度。
技术上要求在身体摆动过程中要形成全身力量向握拍手的传递和蓄积。
2、加速。
也就是第二速度,即球拍触球瞬间快速收缩小臂,将蓄积于手上的全身力量爆发式地完全作用于球上的速度。
瞬间加速,瞬间发力是理论上打出爆发力的重要因素。
打好乒乓球要掌握的要领四:两种发力方式1、推送式发力。
力量相对均匀地向前发出。
如打台球的送杆(地方用语)动作,球杆击球和母球撞击目标球后都在同时继续往前走。
2、弹击式发力。
力量以爆发的方式瞬间全部释放,就像拉弓射箭和扣动扳机射击时撞针撞击子弹一样。
其发力方式与打台球的定杆(地方用语)那样,当球杆击球和母球撞击目标球后都立即停顿,以及武术的寸劲相同。
打好乒乓球要掌握的要领五:五种攻球和弧圈球的挥拍方式1、攻打上旋球。
手臂直接由后向前上方挥拍发力撞击同时收小臂稍加摩擦。
近台攻球拍面稍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中台攻球拍面垂直,在来球的下降前期击球中部。
2、突击下旋球。
手臂由后向上向前挥拍发力提抽,在来球的高点期按来球的旋转强弱拍面垂直或后仰,击球中部或中下部。
打好乒乓球

打好乒乓球《打好乒乓球》由著名兵乓球前世界冠军、现国家体委领导李富荣、徐寅生任顾问,由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副研究员,中国第一位乒乓球博士张晓蓬任主讲教练,前乒乓球名将张健茹任教练。
由乒乓球知名理论专家吴焕群撰稿。
用通俗的语言、精准的动作,把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兵乓球运动训练方法,从基本功到战术要领,完整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本片为五十集1000分钟,17张VCD光盘,620元/套。
现将《打好乒乓球50集》动作要领、心得体会收集、整理汇总给大家,以便学习参考!备注:该帖子学习笔记作者“佚名”。
特此说明,学习笔记作者(来源:小球世界)序言:《打好乒乓球》共50集,由于我用横拍,因此只总结了和横拍相关部分(当然也包括和直拍共有的知识,但不包括削球打法),动作的模仿以横拍为主,直拍的知识也学习了,目的是为了能在和直拍比赛时能够知己知彼。
但通过学习发现,其实大部分的技术动作横拍和直拍都是共通或相似的。
《打好乒乓球》讲述的主要是以技术动作为主,后来讲了一些衔接的知识,但很少讲技战术,更别谈整个比赛过程中的战略了,这可能是为了初学者考虑吧。
但我想我们业余爱好者在练好技术动作的同时再有意识的运用到实战中,结合实战体会动作,这样才不会纸上谈兵。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基本泛看了几遍,感觉这个教学片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因此觉得有再去精细的学习的必要,但必须得做读书笔记,以加深印象,这个毛病是我在大学时候养成的,好像什么知识如果不做笔记就记不住似的。
另外,该笔记还可以做技术查找大全,因为我是按照教学片的目录结构编排的章节,并逐字做的记录。
本学习笔记章节安排和教学录像完全一致,除了必要的摘录外,还强调了针对自己技术特点的动作要点,并附加了学习体会,这些要点和体会也许并不适合其他人,是我学习的过程中临时想到的或后来补充的。
我的打法: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站位近中台,快攻结合弧圈。
我的装备:AN的科贝尔(CL-ST备用),正手HK1997(粘,45-47),反手799生胶。
乒乓球博士研究生张晓蓬谈如何练好接发球

乒乓球博士研究生张晓蓬谈如何练好接发球2010-08-01 10:20:41| 分类:2发球与接发球|字号订阅一、判断正确判断是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
判断上不出现较大的偏差,才能谈得上更好地运用接发球技术,避免有浑身解数,但由于判断不准而发挥不出来情况的经常发生。
1、对旋转的判断。
乒乓球发球中常出现的旋转主要有左、右侧上下旋,转与不转。
通过发球者利用各种发球方式,将这些旋转性质表现出来。
如正反手,下蹲等。
在判断旋转性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也可用排除法判断上、下旋,即“非下则上”,因为上旋、侧上旋和不旋的接球方式基本相同):(1)板形:一般情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因为发旋转球和不旋转球时,接触点比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发上旋和下旋时,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较转;(2)动作轨迹:发下旋和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在发上旋和下旋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3)弧线: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4)出手:发上旋球和不转球一般出手比较快,并且突然,动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对要慢一些,因为要给球以足够的摩擦时间,才能使球产生强烈的下旋效果。
(5)分布:在接发球时,不断琢磨发球者发出球的旋转性质的随机分布和习惯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判断不清时,如在一轮发球中,发球者一般有几个转的,几个不转的,几个侧上,几个侧下,通常都出现在一轮中,以及开局爱发什么样的球,关键球如何发等等。
毫无疑问,面对当今世界乒坛花样翻新,变化莫测的发球技术,接发球者的猜测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把每一个球都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实际了。
乒乓球直拍基本功十大技术要领,提高技术的秘诀!

乒乓球直拍基本功十大技术要领,提高技术的秘诀!
一、心调技术:
1、战略轻视,战术重视;
2、重视并咬住每个球;
3、总结每分球适时调整;
4、优势加变,劣势缓冲调整;
5、给对方身体语言压力;
6、给对方技术压力;
7、不放弃,在输中学习,不放松,在赢中造势;
8、调心调体求变;
9、归零,无球、无人、无场。
二、侦察技术:
1、对方优劣势;
2、对方主要技术;
3、对方习惯动作;
4、对方球的特点,长短、轻重、旋转、快慢、重心、站位;
5、盯球盯人;
6、预判。
三、步法技术:
单步、跨步、侧身步、并步、交叉步、小碎步。
四、发球技术:
1、平击发球;
2、正反手急奔球;
3、正手侧上下旋;
4、反手侧上下旋;
5、高抛发球;
6、正反手旋与不旋发球;
7、发短球;
8、下蹲发球。
五、攻球技术:
1、正手快攻;
2、正手快点;
3、正手快拉;
4、正手突击;
5、正手中远台进攻;
6、正手扣杀;
7、正手快带。
六、推挡技术:
1、直拍快推;
2、加力推;
3、推下旋;
4、推挤;
5、减力挡。
七、搓球技术:
1、反手慢搓;
2、正手慢搓;
3、快搓;
4、加力搓;
5、摆短搓长。
八、弧圈技术:
1、高吊弧圈;
2、前冲弧圈;
3、侧弧圈。
九、横打技术:
1、反手快拔;
2、反手快拉;
3、弹击;
4、台内拧球。
十、削球技术。
打好乒乓球

打好乒乓球(技术、知识大全)一、概述、握拍、球感、球性和步伐第1集——《打好乒乓球》第01集1、概述(回顾历史,介绍本套光盘等)。
2、直、横拍握拍法。
3、球感练习(1235):⑴向地面拍乒乓球;⑵原地托球及移动中托球(绕着球台走);⑶掂球(体会高低轻重在手上的感觉);⑷台上推球。
4、乒乓小知识。
(1638)球拍介绍:比赛用球有白色黄色两种,以前直径为38毫米,2000年10月以后改为40毫米,重量2.7克,其弹跳性能在标准用台上30厘米高自由落体,弹跳高度大约23厘米5、球性练习(1708)抛球:⑴低抛(球放在非持拍手掌心内,手不要过于蜷着);⑵高抛(手稍稍向下沉一下,但不低于台面,发力时要猛)。
抛球的目的是为了发好球,抛球时手掌要在乒乓球台面之上,端线以外,抛球高度必须超过16厘米,抛球要尽量垂直。
低抛时发力要柔,高抛时发力要猛。
第2集——《打好乒乓球》第02集(2005)1、球感练习——推、拨、攻。
(1)对推练习(20:40):直板反手推球要注意食指稍微加点力,拇指略放松,在球反弹的上升期,也就是还没有弹跳到最高点时推球(2)反手拨球(2133)横板反手拨球的时机和直板反手推球是一样的,也是在球反弹的上升期还没有弹跳到最高点拨球为好(3)直板正手攻球(2243):直板正手攻球要注意大拇指要稍微加点力,食指略放松。
在来球跳至上升期时,借助来球的反弹力还击,攻球的中上部。
(4)横板正手攻球(2325)横板正手攻球和直板正手攻球一样,在来球跳至上升期时,借助来球的反弹力还击,攻球的中上部。
2、乒乓小知识:球台标准尺寸台长2.74米,台宽1.525米,台高0.76米,网宽1.83米,网高0.1525米。
3、基本步法(2525)(1) 侧跳步向左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右脚,向右侧跳的时候,蹬地脚是左脚,侧跳的时候,步幅要稍大一些。
(2) 并步跳(2615)并步跳比侧跳步的步幅要小一些,并步跳的方向不仅可以向左向右,还可以向斜前方,斜后方。
406如何适应长胶

如何适应长胶(张晓蓬)长齿胶皮击球,球在空中运行和落在对方台面后会呈现出与通常的正胶和反胶不太相同的特性,也就是说用相同的方法击球,但接球方的感受与反胶和正胶打过来的球是不同的,这就造成许多业余爱好者在与长胶打法的人进行比赛时,总觉得自己的技术发挥不出来,看似很好打的球,却常常失误。
有鉴于此,本文将向业余爱好者介绍一下长胶粒球拍击打各种来球的一般性能,然后再说一下对付长胶常用技术的基本方法。
长胶击球的性能长胶在回击各种来球时所表现出的性能与来球的性能、使用者的用力大小及用力方向有关,概括起来,有以下基本特点:一、长胶在回击下旋来球时,由于来球的旋转方向对于击球者而言是向上的,所以球在碰到长齿胶皮后,使得胶皮颗粒向上倾倒,如果在这种状态下,使用长胶者用中等力量击球,如使用拱、推、搓等技术,长胶的颗粒就有足够的恢复原状的时间。
在这一恢复原状的过程中,接触球中部的胶粒给球的反作用力是大体上通过球心向前的,接触球中上部胶粒的反作用力在向前的过程中,给球的中上部一定的摩擦力,两种力量合在一起,总体上使球向前运动略带向上旋转。
所以,长胶打过来的球此时基本没有什么原来的下旋球的成份,而更接近于略带上旋的不转球。
如果长胶使用者发力击打对方的下旋来球,由于球离拍的速度较快,胶粒没有恢复原状的时间,再加上一般长胶球拍的海绵都比较薄,弹力较小,当速度比较快的球撞到球拍上时,力量很容易透过海绵,传递到底板上,这时回球的性能近似于光板打过来的球,没有什么弧线。
同时,球受到空气的作用有飘动感。
二、长胶在回击上旋来球时,反作用力的方向与回击下旋来球时相反。
当上旋来球碰在胶粒上时,如果球速不是很快,胶皮上的颗粒就有比较充裕的恢复时间。
上旋来球给予球拍的力其方向是向下的,此时胶粒形成“退让”之势,向下倾倒。
而其反作用力的方向是向前的,在胶粒恢复原状的过程中,接触球中下部的那部分胶粒会给球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除使球向前运动外,还会使球沿着原来的旋转方向回到对方球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直拍推下旋:球拍引至身前,拍面稍后仰,向前下方用力,在来球高点期,击球中下部(起始时球拍要有后仰动作),以上臂和前臂发力为主,向前下方发力,用力挥切摩擦,产生较强的摩擦力。
2.直拍推挤:在看清来球的情况下,手臂稍迎前,球拍接触球的中上部,向左前下方摩擦,尤其要注意,球拍在接触球的时候,要有向侧面摩擦的力量。
3.反手攻球:站位中远台,右脚稍前,向左腹前引拍,拍形保持横状,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部偏上位置,手臂向右前上方发力,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4.快推:球拍引至身前,拍面稍前倾,保持半斜状,来球上升前期时击球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来球反弹力迅速向前上方推出。
推球过程中,食指、中指紧紧夹住球拍,拇指放松,以利于发力。
5.加力推:在推挡的过程中,引拍位置适当抬高,上臂尽量后收,肘部贴近身体,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向前发力,发力时中指始终紧紧顶住球拍的背面,加强手腕发力,同时还要借助身髋的力量,发力击球。
6.正手快带弧圈斜线:拍至右侧,前臂弯曲内旋,拍面前倾,与台面成60度,在球上升期,拍高于来球时,手腕相对固定板形,转动腰臗,向右前上方快带。
7.正手拉斜线前冲弧圈球:左脚稍前,站位在中台前后,身体向右偏斜,手臂伸展接近直线,手腕微曲,引拍至身体右后方稍下的位置,在来球的高点期,拍面前倾稍大,球拍面对斜前方,击球中上部,腰髋左转,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
(注意手不要沉得过低,手要稍抬起一点,重心不要下坐)
8.正手位直线前冲弧圈球: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引拍至身体右后方稍下的位置,手臂伸展接近直线,手腕微曲,来球至高点期时,拍面前倾,球拍面向正前方,击球中上部,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
与此同时,手腕由屈变伸,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
9.侧身位正手拉斜线前冲弧圈球: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较大,向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外展,击球中上部,重心由右移到左脚,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10.直线前冲弧圈球: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较大,向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面对正前方,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外展,
击球中上部,重心由右移到左脚,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11.直拍正手挑球动作:来球时,右脚向前迈一步,伸向台下,手臂迎前,球拍伸入台内,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面对左前方,手臂向左前上方挥动;如果来球是下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下,稍加摩擦,如果来球是上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上。
多用击打动作,保持球的速度。
12.直拍推下旋:球拍引至身前,拍面稍后仰,向前下方用力,在来球高点期,击球中下部(起始时球拍要有后仰动作),以上臂和前臂发力为主,向前下方发力,用力挥切摩擦,产生较强的摩擦力。
13.直拍推挤:在看清来球的情况下,手臂稍迎前,球拍接触球的中上部,向左前下方摩擦,尤其要注意,球拍在接触球的时候,要有向侧面摩擦的力量。
反手攻球:站位中远台,右脚稍前,向左腹前引拍,拍形保持横状,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部偏上位置,手臂向右前上方发力,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14.快推:球拍引至身前,拍面稍前倾,保持半斜状,来球上升前期时击球中上部,前臂和手腕借来球反弹力迅速向前上方推出。
推球过程中,食指、中指紧紧夹住球拍,拇指放松,以利于发力。
15.加力推:在推挡的过程中,引拍位置适当抬高,上臂尽量后收,
肘部贴近身体,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向前发力,发力时中指始终紧紧顶住球拍的背面,加强手腕发力,同时还要借助身髋的力量,发力击球。
16.正手快带弧圈斜线:拍至右侧,前臂弯曲内旋,拍面前倾,与台面成60度,在球上升期,拍高于来球时,手腕相对固定板形,转动腰臗,向右前上方快带。
正手拉斜线前冲弧圈球:左脚稍前,站位在中台前后,身体向右偏斜,手臂伸展接近直线,手腕微曲,引拍至身体右后方稍下的位置,在来球的高点期,拍面前倾稍大,球拍面对斜前方,击球中上部,腰髋左转,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
(注意手不要沉得过低,手要稍抬起一点,重心不要下坐)
17.正手位直线前冲弧圈球: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引拍至身体右后方稍下的位置,手臂伸展接近直线,手腕微曲,来球至高点期时,拍面前倾,球拍面向正前方,击球中上部,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加速向前,并略带向上发力。
与此同时,手腕由屈变伸,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
18.侧身位正手拉斜线前冲弧圈球: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较大,向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外展,击球中上部,重心由右移到左脚,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19.直线前冲弧圈球:左脚稍前,身体向右偏斜较大,向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面对正前方,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外展,击球中上部,重心由右移到左脚,要充分体现出向前发力的特点。
20.直拍正手挑球动作:来球时,右脚向前迈一步,伸向台下,手臂迎前,球拍伸入台内,在来球的高点期,球拍面对左前方,手臂向左前上方挥动;如果来球是下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下,稍加摩擦,如果来球是上旋球,接触球的中部偏上。
多用击打动作,保持球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