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轮滑考核等级

轮滑考核等级轮滑是一项受到广大年轻人喜爱的运动项目,它既可以锻炼身体素质,又能展示个人技巧和风采。
为了评估轮滑者的水平和能力,一般会根据其技术、速度、灵活性和创意等方面进行考核,并给予相应的等级。
本文将详细介绍轮滑考核等级制度,以及各个等级所要求的技能和要点。
一、初级等级初级等级是轮滑考核的入门级别,主要是对轮滑者的基本技能进行测试。
在初级等级考核中,轮滑者需要掌握以下技巧:1.基本姿势:轮滑者应能够正确站立在滑板上,膝盖微曲,身体保持平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滑行姿势:轮滑者应能够保持滑行速度稳定,控制好身体的重心,不晃动或摇晃。
3.刹车技巧:轮滑者应能够运用刹车器进行减速和停车,同时保持平稳的姿势和动作。
4.转弯技巧:轮滑者应能够掌握转弯技巧,包括前后转弯、左右转弯等,保持身体平衡和动作流畅。
5.跳跃技巧:轮滑者应能够进行简单的跳跃动作,如踢腿跳跃、侧身跳跃等。
在初级等级考核中,轮滑者需要通过以上技巧的展示和表演,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初级轮滑考核证书。
二、中级等级中级等级是对轮滑者综合能力的考核,要求更高级的技术和动作。
在中级等级考核中,轮滑者需要掌握以下技巧:1.高级姿势:轮滑者应能够保持高级姿势,身体挺直,膝盖微曲,臀部下沉,保持平衡和稳定。
2.高速滑行:轮滑者应能够进行高速滑行,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姿势。
3.技巧表演:轮滑者应能够进行一些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如360度旋转、平衡倒立等。
4.障碍物穿越:轮滑者应能够穿越各类障碍物,如铁轨、桥梁、斜坡等,保持稳定和灵活。
5.舞蹈动作:轮滑者应能够进行一些舞蹈动作,如转体、旋转、跳跃等,展示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只有通过中级等级考核,轮滑者才能获得中级轮滑考核证书,并被认定为中级轮滑者。
三、高级等级高级等级是对轮滑者顶尖水平的考核,要求更高超的技术和创新能力。
在高级等级考核中,轮滑者需要掌握以下技巧:1.高难度动作:轮滑者应能够进行一些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如空中翻转、滑板空中旋转等。
自由式轮滑技术等级表版

F级 0~4
单轮单桩转-LV4
单轮(天鹅)转LV1
B级 40~50单轮捅捅-V9 交叉玛丽-LV8 双轮内蟹-LV5
内蟹-LV1
倒天国-LV8
天国-LV3 倒茶壶-LV2
C级 30~40
单脚连续翻刃-LV4 双轮蟹-LV2 BackRekil-LV2
Z蟹-LV9
D级 20~30
反QQ-LV7 Special-LV5
双脚转-LV4
0.5分
GregFriet X-Jump
Mexican Crazy BackOneFoot BackCross
0.25分
F(不分类) 0~10
BackSnake
Snake
Cross
Fish
艺术分 起评范围
A级 30~40
B级 20~30
C级 13~20
D级 8~13
E级) 4~8 F级 0~4
Heel-Toe
X
翻刃动作
CrabCross CrazySun BackDoubleCrazy Mabrouk OneFoot
倒茶壶跳-LV5 单轮后转前-LV4 单轮前转后-LV3
SpecialJump-LV2
茶壶跳-LV8
单轮向后-LV10
Footspin-LV4
Wiper-LV8
单轮向前-LV10
技术分 起评范围
其他类
蹲坐类 单轮天国-LV9
A级 50~60
单轮Special-LV7 单轮茶壶-LV7 天鹅蟹-LV4
技术等级表-2.62版
跳跃类
单轮类
单轮Wiper-LV3
单轮连续转向-LV2 单轮摆摆-LV1
2012.5.10修改版
速度轮滑竞赛规则和裁判通则

速度轮滑竞赛规则和裁判通则2006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审定中国轮滑协会印制2005年12月前 言速度轮滑竞赛规则和裁判通则是速度轮滑运动竞赛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规性文件之一。
它为速度轮滑竞赛提供客观、统一的标准,正确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和参赛,为裁判员规范地工作和公正、准确地执法提供依据。
本竞赛规则和裁判通则是参照国际速度轮滑委员会(CIC)2005年《国际速度轮滑竞赛规则和裁判通则》,在我国1997年版《轮滑竞赛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全国轮滑竞赛实践而制定的,适用于全国各类速度轮滑竞赛及速度轮滑运动技术等级评定。
本规则由辛毅、徐三兆、王尔、付爽同志翻译编写,秦吉宏、刘雄弼、郭玉良同志校对、修改。
在修订过程中,宋兆荣、张兴高、付进学、刘仁辉等同志参与了修改工作。
目录前言第一部分 竞赛规则第一条 比赛跑道第二条 场地赛跑道第三条 公路赛跑道第四条 赛场的适应性第五条 滑跑方向第六条 正式比赛的距离第七条 世界锦标赛、全国锦标赛的正式设项第八条 竞赛类型第九条 参赛组别与年龄规定第十条 起跑第十一条 起跑规定第十二条 设备、器材和后勤保障第十三条 不同类型比赛的终点线第十四条 被扣圈运动员的安排第十五条 集体出发的比赛到达终点名次的排定第十六条 计时赛的附加赛第十七条 终点名次第十八条 公路赛的最长时间第十九条 竞赛通则第二十条 比赛服装第二十一条 轮滑鞋第二十二条 参赛号码第二十三条 反兴奋剂第二部分 裁判通则第一条 裁判委员会第二条 裁判员服装第三条 裁判长职责第四条 副裁判长职责第五条 发令员职责第六条 监道裁判员的职责第七条 终点裁判员的职责第八条 记圈裁判员的职责第九条 检录裁判员的职责第十条 计时裁判员的职责第十一条 处罚第十二条 警告第十三条 降低比赛名次第十四条 取消比赛资格第十五条 裁判委员会的纪律措施第十六条 针对有关代表的处罚措施第十七条 关于参赛权的抗议第十八条 针对裁判委员会裁决提出的抗议第十九条 申诉抗议费第二十条 比赛成绩的批准第二十一条 其他第三部分 竞赛指南第一条 裁判委员会会议第二条 组委会(竞委会)会议第三条 教练员、裁判员联席会议第四条 竞赛(一)200米和300米个人计时赛(二)500米计时赛(三)1000米计时赛(四)5000米和10000米积分赛(五)15000米和20000 米淘汰赛(六)淘汰积分赛(七)3000米接力赛和5000米接力赛(限三人) (八)马拉松第四部分 速度轮滑比赛备用表表一:200m/300m计时成绩记录表表二:终点名次报告表表三:终点裁判员记录用表(积分赛)表四:终点裁判员记录用表(淘汰赛)表五:终点裁判员记录用表(淘汰积分赛)表六:终点裁判员记录用表表七:犯规判罚表表八:团体总分统计表表九:各项前六名成绩汇总表表十:奖牌统计表第五部分:附录一、速度轮滑竞赛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表二、运动员守则三、教练员守则四、裁判员守则五、仲裁委员会条例六、反兴奋剂条例七、速度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八、轮滑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九、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试行)第一部分 竞赛规则第一条 比赛跑道(一)比赛分为场地赛和公路赛,相应的,比赛跑道分为“场地跑道”和“公路跑道”,公路跑道又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
轮滑考核等级

轮滑考核等级一、初级考核等级初级考核等级是轮滑爱好者入门的第一步,主要测试基本的技术动作和动作连贯性。
在初级考核中,轮滑爱好者需要掌握平衡、推动、转弯、刹车等基本技能,并能够在平稳的路面上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如直线滑行、转弯滑行等。
此外,初级考核还要求轮滑爱好者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装备使用方法,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二、中级考核等级中级考核等级是对轮滑爱好者技术水平的更高要求,主要测试技术动作的难度和完成的准确性。
在中级考核中,轮滑爱好者需要掌握更高级的技术动作,如跳跃、滑步、侧移等,并能够在不同路况下完成这些动作。
此外,中级考核还要求轮滑爱好者具备一定的速度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高级考核等级高级考核等级是对轮滑爱好者技术水平的最高要求,主要测试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完成的精准度。
在高级考核中,轮滑爱好者需要掌握更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如旋转、侧空等,并能够在复杂路况下完成这些动作。
此外,高级考核还要求轮滑爱好者具备较高的速度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以应对更为复杂和危险的情况。
四、专业考核等级专业考核等级是对轮滑爱好者技术水平的最终要求,主要测试专业技术动作的完美程度和艺术表现力。
在专业考核中,轮滑爱好者需要掌握各种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并能够通过演绎和表演将这些动作与音乐、场景相结合,展示轮滑运动的艺术魅力。
此外,专业考核还要求轮滑爱好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应对专业比赛和演出的要求。
总结轮滑考核等级是轮滑爱好者评估自身技术水平和进步情况的重要标准。
从初级到专业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通过参加轮滑考核等级的考核,轮滑爱好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享受轮滑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轮滑考核等级的建立和发展,也为轮滑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推动力。
让我们一起加入轮滑的行列,挑战自我,享受轮滑带来的快乐和自由!。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21〕131号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
正文:
----------------------------------------------------------------------------------------------------------------------------------------------------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
体竞字〔2021〕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部门,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有关行业体协,有关体育院校:
根据《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规定,体育总局组织修订了《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现将修订后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印发给你们,自2021年7月1日起实施(以比赛起始时间为准),请遵照执行。
此前颁布的《关于印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3〕177号)、《关于调整部分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5〕25号)、《关于调整健美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可授予等级称号小项的通知》(体竞字〔2015〕31号)、《关于调整击剑项目可审批等级运动员比赛名称和组别的通知》(体竞字〔2016〕81号)、《关于调整中国式摔跤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部分条款的通知》(体竞字〔2017〕74号)、《关于调整部分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8〕16号)、《关于调整和新增部分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体竞字〔2019〕40号)同时废止。
体育总局
2021年5月23日
附件: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结束——。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第三届浙江省轮滑锦标赛竞赛规程的通知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第三届浙江省轮滑锦标赛竞赛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体育局•【公布日期】2007.09.28•【字号】浙体群[2007]278号•【施行日期】2007.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第三届浙江省轮滑锦标赛竞赛规程的通知(浙体群[2007]278号)各市体育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普及和推广轮滑运动,提高我省轮滑运动技术水平,根据浙江省体育局2007年竞赛工作计划,经研究,拟定于11月3-4日在杭州市举办第三届浙江省轮滑锦标赛。
现将竞赛规程印发给你们,请积极组队参赛。
附件:1、第三届浙江省轮滑锦标赛竞赛规程2、报名表(略)3、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4、食宿联系反馈表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附件1:第三届浙江省轮滑锦标赛竞赛规程一、主办单位浙江省体育局二、承办单位浙江省轮滑协会、武警浙江总队杭州指挥学院三、参加单位1、各市代表队(必须选派一支队伍参加);2、轮滑协会、有关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团体会员单位、经批准的轮滑俱乐部等单位均可组队参赛。
四、竞赛日期及地点定于2007年11月3-4日,在武警浙江总队杭州指挥学院(杭州天目山路377号)举行。
五、参加办法(一)各参赛队可报领队、教练各1人;各年龄组可报男、女运动员各3人;每队每项最多报2名运动员(接力项目除外),运动员每人限报2项(接力项目除外)。
(二)年龄分组成年组:1978年1月1日-1988年12月31日出生甲组:1989年1月1日-1994年12月31日乙组:1995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丙组:1997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丁组:1998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三)运动员资格运动员必须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还在办理过程中的运动员可凭二代身份证办理领取凭据证明)和在校学生的学籍证明(非在校学生提供单位证明)参赛,缺少其中一项则取消比赛资格;非我省户籍的运动员不得参赛。
速度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速度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一、技术等级项目场地竞速项目:300、500、1000、10000、15000米;公路竞速项目:200、500、10000、20000米,42.195公里马拉松。
二、竞赛场地(一)场地赛1、弯道无坡度场地:125米≤内沿周长≤400米,赛道宽≥5米;2、弯道有坡度场地:125米≤内沿周长≤250米,赛道宽≥5米。
(二)公路赛1、环形封闭,400米≤内沿周长≤600米,赛道宽≥5米(马拉松除外);2、公路赛赛道允许有倾斜度≤5%的斜坡部分,但即使在特殊情况下,其倾斜部分也不得超过全部路线的25%。
三、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速度轮滑运动员须在比赛中同时达到相应成绩和相应名次方可申报运动等级。
(一)成绩标准1、速度轮滑场地赛2、速度轮滑公路赛(二)名次标准1、国际级运动健将(1)世界锦标赛获前六名;(2)世界运动会获前6名;(3)亚运会获前三名;(4)亚洲锦标赛获前三名。
2、运动健将(1)世界锦标赛获前八名;(2)世界运动会获前八名;(3)亚运会前六名;(4)亚洲锦标赛前六名;(5)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二名;全国体育大会前二名。
3、一级运动员(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获前六名;少年甲组前二名;少年乙组第一名;全国体育大会前六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二名。
4、二级运动员(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名;少年甲组前六名,少年乙组前三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六名,少年甲组获前三名,少年乙组前二名。
5、三级运动员(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六名,少年甲组前十名,少年乙组前六名;(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名,少年甲组前八名,少年乙组获前六名。
全国速度轮滑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

全国速度轮滑锻炼等级标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和推动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速度轮滑运动水平,根据《全民健身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国速度轮滑运动开展情况,制定《全国速度轮滑锻炼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标准》实施对象为全体国民,重点是青少年。
第三条《标准》的实施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管,中国轮滑协会具体实施。
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轮滑协会和各行业体协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实施。
第四条《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制定公布。
第二章分组与项目第五条《标准》按年龄分为四个组:(一)成年组(男女):比赛当年1月1日满17周岁。
(二)青年组(男女):比赛当年1月1日满13周岁不满17周岁。
(三)少年组(男女):比赛当年1月1日满11周岁不满13周岁。
(四)儿童组(男女):比赛当年1月1日不满11周岁。
项目:300米个人计时赛;500米公开计赛;1000米计时赛(以上均指速度轮滑场地赛)。
第三章等级标准第六条各个项目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
达到相应年龄成绩标准者可申领相应的等级证书。
第七条达到两个连续年龄段的一级(不限项目)标准者,可申报“全国速度轮滑锻炼之星”荣誉称号。
第八条认定成绩有效条件(一)以下比赛中获得的成绩可申请等级称号:1、中国轮滑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比赛。
2、经中国轮滑协会批准的跨地区性的比赛。
3、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行业体协主办的比赛。
(二)比赛场地获中国轮滑协会认可,比赛执行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颁布的最新《速度轮滑竞赛规则》。
(三)比赛裁判长为中国轮滑协会批准的现役国家级裁判员。
第九条《标准》每两年修订一次。
第四章奖励第十条等级证书由省级(或计划单列市)轮滑协会或比赛组委会颁发。
申请者持比赛中成绩证明向上述单位提出申请。
运动员在同一年龄段同一项目只能申请一次同一等级证书。
不可跨年龄组申请等级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轮滑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一、技术等级项目
场地竞速项目:300、500、1000、10000、15000米;
公路竞速项目:200、500、10000、20000米,公里马拉松。
二、竞赛场地
(一)场地赛
1、弯道无坡度场地:125米≤内沿周长≤400米,赛道宽≥5米;
2、弯道有坡度场地:125米≤内沿周长≤250米,赛道宽≥5米。
(二)公路赛
1、环形封闭,400米≤内沿周长≤600米,赛道宽≥5米(马拉松除外);
2、公路赛赛道允许有倾斜度≤5%的斜坡部分,但即使在特殊情况下,其倾斜部分也不得超过全部路线的25%。
三、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速度轮滑运动员须在比赛中同时达到相应成绩和相应名次方可申报运动等级。
(一)成绩标准
1、速度轮滑场地赛
2、速度轮滑公路赛
(二)名次标准
1、国际级运动健将
(1)世界锦标赛获前六名;
(2)世界运动会获前6名;
(3)亚运会获前三名;
(4)亚洲锦标赛获前三名。
2、运动健将
(1)世界锦标赛获前八名;
(2)世界运动会获前八名;
(3)亚运会前六名;
(4)亚洲锦标赛前六名;
(5)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二名;全国体育大会前二名。
3、一级运动员
(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获前六名;少年甲组前二名;少年乙组第一名;全国体育大会前六名;
(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二名。
4、二级运动员
(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名;少年甲组前六名,少年乙组前三名;
(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六名,少年甲组获前三名,少年乙组前二名。
5、三级运动员
(1)全国锦标赛、中国公开赛(大奖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六名,少年甲组前十名,少年乙组前六名;
(2)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运动会或锦标赛成年组、青年组前十名,少年甲组前八名,少年乙组获前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