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杆菌&弧菌

合集下载

肠道杆菌

肠道杆菌

乳糖分解实验
4.抗原结构:复杂,主要有O抗原,H抗原, 荚膜K抗原或包膜抗原 O抗原 存在于细胞壁脂多糖(LPS)层, 具有属种特异性,耐热,具有多种病理作 用 H抗原 存在于鞭毛蛋白,不耐热 荚膜或包膜抗原 多糖,存在于O抗原外 围,能阻止O凝集现象,较耐热 5.细菌素:许多革兰阴性菌长生细菌素受质 粒控制,产生细菌素的菌株本身对其所产 细菌素有耐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抵抗力:不强,加热60℃经30分钟即死 亡。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等非致病菌有 选择性作用,可制备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 以分离肠道致病菌。 7.变异:易出现变异菌株。最常见的是耐药 性转移、毒素产生和生化反应等的改变。这 在致病力、细菌学诊断、治疗与预防中均有 重要意义。
8.致病物质:内毒素是肠道杆菌的主要致病 物质。部分肠杆菌产生外毒素致病。 9.传播方式:污染的饮水及食物、经消化道 传播。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
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 生物学性状近似的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广布于自然界 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 少数为致病菌,是肠道传染病的最重要病原菌
属于肠杆菌科,至少有30个菌属,120个以上的菌种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
大肠杆菌属 常居菌 变形杆菌属 肠杆菌属 沙门氏菌属 致病菌 志贺氏菌属 机会致病菌 (一般不致病)
③在菌群平衡的情况下,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将亚硝 酸胺降解为亚硝酸盐与胺,起到抑癌作用,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肠球 菌、拟杆菌等能促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与胺结合成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亚硝酸 胺。所以肠道菌群是促癌还是抑癌,关键取决于哪些菌群占优势。健康状态下 抑癌的菌群占优势,所以主要发挥的是抑癌作用。

肠道杆菌共同特点形态结构

肠道杆菌共同特点形态结构

肠道杆菌共同特点形态结构肠道杆菌(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类常见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包括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荚膜梭子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沙门菌属(Salmonella)、嗜肺军团菌属(Legionella pneumophila)等。

这些细菌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和形态结构。

一、菌体形态结构特点:1.呈杆状或短杆状:肠道杆菌的形态多为直杆状或稍微弯曲的短杆状。

细菌杆的长度可以根据菌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2.单个或成簇分布:肠道杆菌可以以单个细胞形式存在,也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簇,形成链状簇或菌落。

细菌个体之间通过黏附蛋白(以及其他黏附因子)互相连接。

3.非芽胞形态:肠道杆菌不具备芽孢形成能力,即无法生成芽胞结构。

二、细胞壁结构特点:1.非孢子属:肠道杆菌细胞壁中不含芽胞结构。

2. 糖类多糖:肠道杆菌的细胞壁以一种叫做肠杆菌LPS (lipopolysaccharide,脂多糖)的多糖结构为主要成分。

LPS由脂多糖核心、O抗原、核糖结合蛋白等部分组成,起到了保护细菌、调控免疫反应等多种作用。

3.进化的抗生素耐药基因:由于长期暴露在人和动物肠道中,肠道杆菌具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是由于它们细菌基因的进化和传播。

三、运动特点:1.鞭毛运动:肠道杆菌拥有许多鞭毛,这些鞭毛通过运动来实现菌体的游走和定向移动。

鞭毛可以分布在细菌全身或者仅分布在其中一部分。

2.呼吸性运动:肠道杆菌可以通过鞭毛运动来对周围环境的化学和物理刺激做出反应,实现趋向性运动或避开有害环境。

四、代谢特点:1.发酵代谢:肠道杆菌一般以发酵代谢为主,利用葡萄糖等有机物质进行代谢。

2.气体产生:肠道杆菌通过代谢过程产生大量的气体,例如氢气、二氧化碳等。

3.外源获得营养:肠道杆菌可以通过吸收肠道中的食物残渣、营养物质等来获取外源营养。

总结起来,肠道杆菌共同的特点包括菌体形态为杆状或短杆状,细胞壁含有糖类多糖,具有鞭毛运动和呼吸性运动等特性,以发酵代谢为主,并且可以产生大量气体。

肠道杆菌的基本特征

肠道杆菌的基本特征

肠道杆菌的基本特征肠道杆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它们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它们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肠道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

这意味着它们在革兰氏染色中会呈现红色,与革兰氏阳性菌相区分。

肠道杆菌的细胞形态通常为长条状,具有细长的外形。

肠道杆菌是一类好氧菌。

它们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代谢,并进行生长繁殖。

这也是为什么肠道杆菌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因为肠道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供应。

肠道杆菌具有很高的耐酸性,可以在酸性环境中存活和繁殖。

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特殊的酸性抵抗机制,可以保护自身免受酸性环境的侵害。

这一特点使得肠道杆菌能够在胃酸的环境下进入小肠,并在肠道内定殖。

肠道杆菌还具有很强的黏附能力。

它们能够通过产生特殊的分泌物质,与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牢固地附着在肠道壁上。

这种黏附能力有助于肠道杆菌与肠道上皮细胞进行相互作用,对宿主的肠道功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肠道杆菌还具有多样的代谢能力。

它们可以利用多种碳源进行代谢,并产生一系列有益的代谢产物。

比如,肠道杆菌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这些短链脂肪酸可以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并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

肠道杆菌还具有抗菌作用。

它们可以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抗菌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并保护宿主免受病原菌的侵害。

肠道杆菌在人体的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与宿主的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调节。

这种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肠道的免疫平衡,防止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肠道杆菌具有多种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它们在人体的肠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对于保持肠道健康和促进整体健康,维持肠道杆菌的平衡和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肠道杆菌的正常功能,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肠道杆菌

肠道杆菌
膜;
2.培养:兼性厌氧或需养,营养需求不高; 培养:兼性厌氧或需养,营养需求不高; 培养 3.生化反应:能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产生不同代谢产物,常用于 生化反应:能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产生不同代谢产物, 生化反应
鉴别菌属; 鉴别菌属;
4.抗原:菌体(O)抗原,鞭毛 抗原和荚膜或包膜 抗原。 抗原:菌体( )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或包膜 抗原。 抗原和荚膜或包膜(K)抗原 抗原
Page
·3
主要寄生部位
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随人与 动物的粪便排出,广泛分布于 水、土壤或腐物中。
Page
·4
常见猪仔的病例分析
• 病初,病仔猪腹泻,排黄色或黄白 色液状粪便;病后期,病仔猪排乳 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糊状、黏 腻粪便,并散发腥臭味。由于病 仔猪迅速消瘦,脱水,全身衰弱,多 死于昏迷。
Page
·5
常用的药品
• 卡那霉素肌注,呋喃唑酮(痢特灵) 拌料口服的疗法:硫酸卡那霉素 注射液肌注,一次量为每千克体 重10~15毫克,每日2次,连用 2~3日。痢特灵内服,一次量为 每千克体重10~12毫克,每日2 次,连用3~5日;混饲,每1000千 克饲料400~600毫克。
Pa杆菌
与医学相关的肠杆菌科:埃希菌属、致贺菌属、沙门菌属、克 与医学相关的肠杆菌科:埃希菌属、致贺菌属、沙门菌属、 雷白菌属、变型杆菌属等。 雷白菌属、变型杆菌属等。
共同生物特性: 共同生物特性:
1.形态结构:中等大小杆菌,无芽孢,多为周毛菌,少数有荚膜或包 形态结构:中等大小杆菌,无芽孢,多为周毛菌, 形态结构
Page
·1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
俗称大肠杆菌,是埃希菌属中最常见的菌种。 俗称大肠杆菌,是埃希菌属中最常见的菌种。

肠道杆菌

肠道杆菌

原理与结果判断
• 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的试管凝集 反应。 • 以出现 ++ 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为 该血清抗体效价 • H≥1:160 、O ≥ 1: 80; H甲或H乙≥ 1: 80 有诊断意义
H抗体与O抗体的性质及意义
H抗体 — IgG 出现晚,维持时间较长;
O抗体 — IgM出现早,维持时间较短。
形 态 实 验 学
--肠道杆菌
实验内容
1. 录象:肠道杆菌 2. 肠道杆菌的鉴定程序及示教物 3. 操作:肥达反应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
是一大群寄居在人
和动物肠道中生物
学形状近似的G-杆
菌。如:
• 非肠道致病菌
(大肠杆菌)
• 肠道致病菌
(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
肠道杆菌的鉴定程序
消毒灭菌——种类和方法
划线分离——目的和方法
细菌生化反应
一、糖发酵试验
由于细菌各自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故对糖(醇)
类的分解能力不尽相同。
产酸产气 — 指示剂变色,小倒管内有气泡;
以㊉表示 产酸 — 指示剂变色;以+表示 不能分解 — 指示剂不变色;以-表示
二、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产生
操作:肥达反应(试管凝集反应)
• 器材:试管6支/人,试管架1个/2人, 吸管1支/人,标签1个/人 • 伤寒杆菌H菌液 伤寒杆菌O菌液 甲型副伤寒杆菌H菌液 乙型副伤寒杆菌H菌液 • 待检病人血清 (1:10稀释)
倍比稀释法
生理盐水
待检血清(1:10)
0.5(弃) * 1 2 3 4 5 6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

肠道杆菌归纳总结

肠道杆菌归纳总结

肠道杆菌归纳总结肠道杆菌是一类生活在人体肠道中的细菌,也是人体肠道中最主要的细菌群落之一。

它们在调节肠道功能、保护免疫系统以及维持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肠道杆菌的种类、功能和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

一、肠道杆菌的种类肠道杆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的细菌,包括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有大肠杆菌、Bacteroides属、双歧杆菌等。

这些菌群的丰度和种类在个体之间会有所差异,取决于遗传、年龄、饮食习惯等因素。

二、肠道杆菌的功能1. 参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肠道杆菌能分解食物中无法被人体消化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产生有益物质如短链脂肪酸,帮助人体吸收营养物质。

2. 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肠道杆菌通过调节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有害细菌和毒素侵入人体。

3. 调节免疫反应:肠道杆菌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参与调节正常的免疫反应,帮助身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袭。

4. 合成维生素和代谢物:某些肠道杆菌能够合成维生素B和K等维生素,同时参与人体的氨基酸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等重要生化过程。

5. 影响心脑血管健康:一些研究表明,肠道杆菌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可能通过调节胆固醇代谢、维生素合成和炎症反应等途径发挥作用。

三、影响肠道杆菌的因素1. 饮食习惯:肠道杆菌的种类和丰度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高纤维、低脂肪饮食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2. 环境因素:接触环境和微生物的差异也可能对肠道杆菌的组成和功能产生影响。

3. 生活方式:过度使用抗生素、长期应激、慢性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肠道杆菌的多样性和平衡。

4. 先天遗传:个体之间的肠道杆菌差异也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四、维持肠道杆菌的平衡维持肠道杆菌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方法:1. 合理饮食: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饮食。

2. 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肠道杆菌的生长和平衡。

肠道杆菌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的共同特性

肠道杆菌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的共同特性

肠道杆菌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的共同特性肠道杆菌(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类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存在于动物和人类的肠道中。

它们被广泛研究,并且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

在这1200字以上的文章中,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肠道杆菌及其共同特性。

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是肠道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也是一种最重要的肠道菌。

它们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感染性疾病。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的杆状细菌,可以使用乳糖,产生酸和气体。

它们通常是肠道中产生维生素K和B群维生素的重要细菌。

2. 沙门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是另一种肠道常见的革兰阴性菌,致病性沙门氏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

与大肠杆菌类似,沙门氏菌也可以使用乳糖。

沙门氏菌通过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人体。

感染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和发热等。

3. 肠球菌(Klebsiella)肠球菌是肠道中的细菌,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人体病原体。

肠球菌可以严重感染人体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器官,导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肠球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呈肠道形式生长。

它们可以产生β-内酰胺酶,这是一种常见的耐药性机制。

4. 黏质沙雷菌(Klebsiella oxytoca)黏质沙雷菌与肠球菌属同属于肠道杆菌科,也是人体肠道常见的细菌。

它们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包括泌尿道、肺部和血液感染。

黏质沙雷菌与肠球菌相似,同样可以产生β-内酰胺酶,具有多重耐药性。

5. 耶尔森氏菌(Yersinia)耶尔森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被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水中和动物肠道中。

其中一种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是引起鼠疫的主要病原体。

耶尔森氏菌也可以引起人类感染,导致腹泻、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症状。

这些肠道杆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1.都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外层结构相对硬朗,细胞壁包含脂多糖和脂类,这些物质可以引起炎症反应,并有助于其在宿主体内定殖和生存。

肠道杆菌

肠道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 -,多具周鞭毛,用半固体培养基法可区 多具周鞭毛, 分沙门菌和痢疾菌。 分沙门菌和痢疾菌。 2.抗原构造 主要有O抗原和H抗原,少数菌有Vi抗原。 主要有O抗原和H抗原,少数菌有Vi抗原。
(1)O抗原:分群依据。 抗原:分群依据。 为脂多糖 O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产生早,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产生早, 维持时间短(最多6 维持时间短(最多6个月) (2)H抗原:分型依据。 为蛋白质, 为蛋白质,不耐热 H 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 IgG抗体 , 出现 抗原刺激机体主要产生IgG 抗体, 晚,持续时间久(数年) 持续时间久(数年)
在家畜中用菌毛菌苗防止新生家畜腹泻已获成功, 在家畜中用菌毛菌苗防止新生家畜腹泻已获成功 , 如孕牛产前6个月接种大肠杆菌K99的菌毛抗原, 如孕牛产前6个月接种大肠杆菌 K99的菌毛抗原, 新生牛通过吮乳获德被动免疫, 新生牛通过吮乳获德被动免疫 , 为制备人类致泻 大肠杆菌的菌毛菌苗的研究带来了希望。 大肠杆菌的菌毛菌苗的研究带来了希望。 母乳中SIgA 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 母乳中 S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 , 故母乳喂养 婴儿可减少婴儿腹泻的发生。 婴儿可减少婴儿腹泻的发生。 治疗选用磺胺、庆大霉素、氟哌酸、吡哌酸等, 但易产生耐药性。
4.抵抗力 不强,对氯霉素极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 主要有侵袭力和内毒素,有些 主要有侵袭力和内毒素, 菌可产生肠毒素。 菌可产生肠毒素。 (1)侵袭力: 1)Vi抗原:抗吞噬细胞吞噬,并随游走的 Vi抗原:抗吞噬细胞吞噬, 吞噬细胞将细菌带至机体的其他部位。 吞噬细胞将细菌带至机体的其他部位。
肠道杆菌
肠道杆菌:是一大群寄居于人和动物肠道中、 肠道杆菌:是一大群寄居于人和动物肠道中、 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多为肠道的正常菌群 多为肠道的正常菌群,但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 正常菌群, 寄居部位改变时可成为条件致病菌 如大肠杆菌, 寄居部位改变时可成为 条件致病菌 。 如大肠杆菌 , 条件致病菌。 变形杆菌,肺炎杆菌(克雷伯杆菌) 少数为致 变形杆菌 , 肺炎杆菌 ( 克雷伯杆菌 ) ; 少数为 致 病菌,如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 病菌 , 如伤寒沙门菌 、 痢疾志贺菌 、 致病性大肠 埃希菌等,可导致人类某些肠道传染病。 埃希菌等,可导致人类某些肠道传染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肠道杆菌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形态、染色和结构,生化反应的特点;埃希菌属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大肠埃希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志贺菌属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标本采集、分离培养与鉴定;沙门菌属主要致病菌种类、致病物质、所致疾病,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肥达试验和结果判断。

熟悉:埃希菌、志贺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变形杆菌的迁徙现象;外斐试验。

了解:肠道杆菌的防治原则,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点。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生物学性状相近的革兰阴性杆菌。

肠杆菌科,有44个菌属,100多个菌种。

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

少数为致病菌,是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病原菌。

肠道杆菌与医学的关系致病菌:少数(如伤寒沙门菌、志贺菌、鼠疫耶尔森菌等);机会致病菌:属于正常菌群,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位时,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获得质粒、噬菌体或毒力岛上的毒力因子基因)。

肠道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相似中等大小G-杆菌;大多有菌毛,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不产生芽胞。

培养要求不高生化反应活泼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致病菌和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致病菌一般不发酵乳糖。

抗原结构复杂菌体(O)、鞭毛(H)和荚膜(K)抗原S-R型变异(失去O抗原);K抗原:伤寒的Vi抵抗力不强易变异耐药性变异一、埃希菌属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E. coli),俗称大肠杆菌。

肠道正常菌群,能为宿主提供有益物质。

可成为条件致病菌。

某些血清型具有致病性,导致人类胃肠炎。

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中,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检测指标。

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实验材料。

1.大肠杆菌生物学性状G-杆菌。

多数有周身鞭毛,有菌毛。

兼性厌氧。

能发酵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产酸并产气。

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

IMViC试验结果为“++--”。

O、K和H三种抗原。

血清型表示方式:O:K:H,如O111:K58:H2。

克氏双糖培养基E. coli,斜面和底层均产酸产气,H2S阴性,动力阳性,可同沙门菌、志贺菌等区别。

SS琼脂平板在SS琼脂平板上,大肠埃希菌产生较大、红色菌落,伤寒沙门氏菌产生较小、无色半透明(或黑色产H2S)菌落,指示剂为中性红。

2.大肠杆菌致病物质黏附素(adhesin) :又称定植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 CF),特殊菌毛。

粘附于肠道及泌尿道的上皮细胞。

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 LT)LT-Ⅰ是引起人类胃肠炎的致病物质,LT-Ⅱ与人类疾病无关。

LT的分子量较大,免疫原性较强,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有保护作用;LT激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升高,导致大量水分与电解质流失(与霍乱弧菌肠毒素作用机制相似,且抗血清有交叉中和作用)◆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 ST)其他内毒素O特异多糖具有抵抗宿主防御屏障的作用K抗原具有抗吞噬作用3.大肠杆菌所致疾病肠道外感染以泌尿系感染和化脓性感染最为常见,多为内源性感染泌尿系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化脓性感染——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手术创口感染、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肠道感染: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类胃肠炎,与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饮水有关,为外源性感染。

根据致病机制不同分为: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 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EC )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4.微生物学检查法5.卫生细菌学检查以“大肠菌群指数”作为粪便污染指标。

大肠菌群指数:1000ml(g)样品中的大肠菌群数。

大肠菌群:37 ℃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我国规定的卫生标准:大肠菌群数每1000ml饮水不超过3个;每100ml瓶装汽水、果汁等不超过5个。

6.防治原则严格无菌操作、保证饮食卫生安全、选择敏感药物治疗二、志贺菌属(Shigella)通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

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小结:不运动的肠杆菌科SYKShigella 志贺氏杆菌Yersinia 耶尔森菌Klebsiella 克雷白(氏)杆菌属注:大多数的球菌也不具有运动性。

1.志贺菌生物学性状G-短小杆菌。

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多数不分解乳糖(宋内志贺菌部分菌株迟缓发酵乳糖),在SS平板上无色半透明菌落。

抗原结构与分类——根据O抗原的不同,分为4个群(种)(A、B、C、D群)40余血清型(包括亚型)。

抵抗力——比其他肠道杆菌弱,故粪便标本应迅速送检。

变异现象S-R型变异耐药性变异营养缺陷型变异:依赖链霉素的志贺菌株(依链株,Sd)作为口服疫苗有一定预防效果。

2.致病性3.所致疾病4.微生物学检查5.防治原则口服志贺菌链霉素依赖株多价活疫苗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早期隔离病人对排泄物消毒选用敏感药物治疗(注意耐药菌株)三、沙门菌属(Salmonell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中。

仅少数对人致病。

根据对宿主的致病性,分为:对人致病;对人和动物均致病;对动物致病对人类致病的沙门菌伤寒沙门菌(S. typhi)、副伤寒沙门菌(S. paratyphi )、鼠伤寒沙门菌(S. typhimurium)、猪霍乱沙门菌(S.choleraesuis)和肠炎沙门菌(S. enteritidis)等。

1.生物学性状G-,周身鞭毛(个别例外),无芽胞,无荚膜。

营养要求不高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除伤寒沙门菌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某些种类产生H2S,在SS选择培养基上因不发酵乳糖而形成无色半透明菌落。

抵抗力较其他肠道菌弱,但对胆盐、煌绿等耐受性强,可作选择培养基成分。

2.致病物质3.所致疾病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过程4.免疫性伤寒或副伤寒病后有一定的免疫性。

伤寒沙门菌为细胞内寄生菌,细胞免疫尤为重要。

体液免疫:sIgA。

5.微生物学检查肥达试验(Widal)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与受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肠热症可疑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肥达试验结果判断高于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才有诊断价值伤寒O 凝集效价≥1∶80,H 凝集效价≥1∶160,副伤寒H 凝集效价≥1∶80。

动态观察:恢复期效价比初次≥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O与H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O IgM,出现早,维持时间短,特异性差H IgG,出现迟,维持时间长,特异性强O高H高肠热症可能性大O低H低排除O高H低早期或有交叉反应的其它沙门菌感染O低H高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其他:少数病例,在整个病程中,肥达试验始终在正常范围内。

带菌者检查一般先查Vi抗体:效价≥1∶10时,再取可疑者的粪便、胆汁或尿液分离培养。

6.防治原则隔离病人、彻底消毒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接种疫苗(口服苗;Vi荚膜多糖疫苗)抗生素(环丙沙星)治疗四、其他菌属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K.peneumoniae),分三个亚种,即肺炎亚种、臭鼻亚种和鼻硬结亚种。

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菌之一。

——肺炎、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创伤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五、变形杆菌属(Proteus)革兰阴性、小杆菌,周身鞭毛,运动活泼。

有菌毛。

尿素酶(+),可用于鉴别。

条件致病菌,多引起继发感染。

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是仅次于大肠埃希菌的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迁徙生长现象(swarming growth phenomenon)变形杆菌在湿润的固体培养基上呈扩散生长,于琼脂表面形成一层波纹状薄膜。

第十章弧菌掌握:霍乱弧菌生物学性状及其分型,致病物质;霍乱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确诊依据和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

弧菌属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革兰阴性菌。

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

分布广泛,以水表最多。

与人类感染有关: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嗜盐性细菌,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中。

嗜盐---与霍乱弧菌不同主要引起食物中毒,腹痛、腹泻、呕吐、低热,粪便多为水样,恢复较快。

病后免疫力不强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思考题1. 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有几种类型?其主要传播和感染特点是什么?2.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临床类型是什么?典型症状有哪些?产生机制如何?3. 怀疑肠热症的患者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4. 致病性肠道杆菌如何进行分离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