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杆菌及检验

合集下载

肠道杆菌及检验

肠道杆菌及检验

(四)抗原构造: 有O、H和 K三种
O 抗原是血清学分型的基础,约170种。
H 抗原大于56种
血清型的表示式:O:K:H ,
如: O111:K58:H2;
O157:H7
(五)抵抗力:
自然界水中存活数周或数月。
胆盐、煌绿可抑制其生长,
对氯霉素、链、庆大酶素敏感。
易产生耐药性:
出现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 ESBLs)菌株,则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 噻肟、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耐药。
氯化钠
5g
琼脂
20-25g
蒸馏水
1000ml
乳糖
10g
1%中性红水溶液
5ml
胆盐
5g (或牛胆
酸钠 4g与去氧胆酸钠1g)
中国蓝琼脂
肉膏汤琼脂(pH7.4) 乳糖 1%中国蓝水溶液(灭菌) 1%玫瑰红酸乙醇溶液
100ml 1g
0.5-1ml 1ml
[注]1.中国蓝与玫瑰红酸在酸碱溶液中的反应(见表);此培养基pH约为7.4,制好后应
第二节 埃希菌属
分布及种类: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菌(E.coli) 蟑螂埃希菌(E.blattae) 格森埃希菌(E.fergusonii) 赫尔曼埃希菌(E.hermannii) 伤口埃希菌(E.vulneris)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革兰阴性短杆菌、大多有周鞭毛, 菌毛,少数有微荚膜。
肠毒素致大量分泌 液体、电解质
粘附、破坏上皮细胞
侵袭和破坏肠粘膜 上皮细胞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LTI或II中断肠黏膜上皮细 胞蛋白质合成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

2021/3/24
39
粘质沙雷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18—24h)
2021/3/24
40
4、 哈夫尼亚菌属的分类鉴定
该菌属只有一个种,即:蜂房哈夫尼亚菌。其 特点是;不分解乳糖;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动力“+”;I “—” ;V-P “+”;C “+”;赖 氨酸“+” ;鸟氨酸“+” ;H2S “—” ;山梨 醇“—” ;棉籽糖“—” 。
约克纳菌属 Yokenella 肠道菌 58 群 Enteric group 58 肠道菌 59 群 Enteric group 98 肠道菌 60 群 Enteric group 60 肠道菌 63 群 Enteric group 63 肠道菌 64 群 Enteric group 64 肠道菌 68 群 Enteric group 68 肠道菌 69 群 Enteric group 69 肠道菌 137 群 Enteric group 137
沙雷氏菌属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有三个种,即:粘质 沙雷氏菌、液化沙雷氏菌、深红色沙雷氏菌。
2021/3/24
37
生化反应 山梨醇 阿拉伯糖
粘质沙雷氏菌 + —
液化沙雷氏菌 + +
深红色沙雷氏菌 — +
2021/3/24
38
+ —
粘质沙雷氏菌
沙雷氏菌属
山梨醇
+ 阿拉伯糖

+
+
液化沙雷氏菌
深红色沙雷氏菌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
2021/3/24
1
肠杆菌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革兰氏 阴性杆菌,它主要存在于人或动物的肠道 以及自然界的水源、土壤中。在正常情 况下,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对人是无害的,有 些菌种还是人体所必需的,这是因为肠杆 菌科在正常寄生部位和正常寄生数量的 条件下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肠杆菌科的检验 微生物实验

肠杆菌科的检验   微生物实验

实验三:肠杆菌科的检验一、接种细菌:MAC培养基接种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SS培养基接种福氏志贺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采用分区划线法,放在35℃温箱中培养18—24h。

二、观察肠道杆菌在MAC和SS平板上的菌落形态。

1、SS平板:1)福氏志贺菌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突起、直径为1—2mm大小的菌落;2)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中心带黑褐色,其余部分为半透明、光滑、湿润、突起的小菌落2、MAC平板:1)大肠埃希菌形成红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多数为光滑型的菌落。

中等大小。

2)变形杆菌为圆形、扁平、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三、涂片、革兰染色将玻片分为四个区域,并分别标记,将四种肠道杆菌分别在四个区域内的生理盐水中研磨,待其自然干燥后固定,采用“改良快速法”进行染色,结果如图所示:福氏志贺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G-杆菌G-直杆菌,较细长G- 杆菌G-直短杆状显微镜检查特征为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多数细菌的形态及染色性相似,根据形态及染色性难以相互鉴别。

四、生化试验:1、氧化酶试验(纸片法):在滤纸条上滴一滴氧化酶试剂,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待测菌落在滤纸条上滴了试剂的部位研磨,;滤纸变为红色则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结果表明,以上四种肠道杆菌的氧化酶试验均为阴性。

2、接种KIA、MIU上。

五、2、微量生化:六、沙门菌、志贺菌的血清学鉴定:1、在洁净载玻片上两端分别滴加一滴志贺菌四种多价血清和福氏四价血清,各取一环志贺菌在两种血清上研磨10S,观察两组结果均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提示该菌为福氏志贺菌。

2、采用同上方法,在洁净玻片上分别在其两端滴加一滴沙门菌多价O(A—F)和Hd血清,各取一环待测菌与之混合,研磨10S,几分钟后观察两组结果,出现肉眼可见的颗粒状凝聚物表示该菌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七、讨论:1、做生化试验时,有些细菌为致病菌,故实验时要保护好自己,且实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有害菌的感染。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

肠杆菌科的分类与鉴定

志贺氏 菌属
— — —/+ — — — — —
沙门氏 菌属
+ + — +/— +/— —
+ +/—
枸橼酸 杆菌属
+ + —/+
+ +/— +/— —
+
爱德华 氏菌属
+/—
+ + —
+ —
+ —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氏菌

+ +/— +/— —
+ — +/—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阴性;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阴性菌群
四、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 菌群的分类鉴定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菌群共包括三 个菌属,即:变形杆菌属、摩尔根氏菌 属、普罗维登斯菌属。
生化反应 H2S 鸟氨酸脱羧酶 枸橼酸盐利用 尿素酶 迁徙生长
变形杆菌属 摩尔根氏菌属 普罗维登斯菌属
+


+/—
+

+

+
+

+/—
+


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菌群
4、 生物拮抗作用:
肠杆菌科的生物拮抗作用主要靠与病原菌争夺 营养和占据空间位置来实现。此外,大肠埃希 氏菌还产生大肠菌素和酸性物质,抑制志贺氏 菌和金葡菌的生长。
由此可见,肠杆菌科在正常寄生部位和正常寄 生数量的情况下,不仅对人体无害,并且有益, 但如果其寄生部位和寄生数量发生变化,同样 可引起机体的各类病变。因此,肠杆菌科的多 数细菌又被称为“条件致病菌”。

肠道杆菌

肠道杆菌

原理与结果判断
• 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的试管凝集 反应。 • 以出现 ++ 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为 该血清抗体效价 • H≥1:160 、O ≥ 1: 80; H甲或H乙≥ 1: 80 有诊断意义
H抗体与O抗体的性质及意义
H抗体 — IgG 出现晚,维持时间较长;
O抗体 — IgM出现早,维持时间较短。
形 态 实 验 学
--肠道杆菌
实验内容
1. 录象:肠道杆菌 2. 肠道杆菌的鉴定程序及示教物 3. 操作:肥达反应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
是一大群寄居在人
和动物肠道中生物
学形状近似的G-杆
菌。如:
• 非肠道致病菌
(大肠杆菌)
• 肠道致病菌
(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
肠道杆菌的鉴定程序
消毒灭菌——种类和方法
划线分离——目的和方法
细菌生化反应
一、糖发酵试验
由于细菌各自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故对糖(醇)
类的分解能力不尽相同。
产酸产气 — 指示剂变色,小倒管内有气泡;
以㊉表示 产酸 — 指示剂变色;以+表示 不能分解 — 指示剂不变色;以-表示
二、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产生
操作:肥达反应(试管凝集反应)
• 器材:试管6支/人,试管架1个/2人, 吸管1支/人,标签1个/人 • 伤寒杆菌H菌液 伤寒杆菌O菌液 甲型副伤寒杆菌H菌液 乙型副伤寒杆菌H菌液 • 待检病人血清 (1:10稀释)
倍比稀释法
生理盐水
待检血清(1:10)
0.5(弃) * 1 2 3 4 5 6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

肠道杆菌实验

肠道杆菌实验
培养基成分:基础培养基营养物 乳糖 伊红、美兰:抑菌;酸性条件下结合染色
菌种: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E. Coli EMB
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EMB 平板
无色菌落 深紫色,带金属光泽
E. Coli SS
S.S 琼脂平板
无色菌落 红色菌落
4.肠道杆菌在鉴别培养基上的生化现象观察---双糖含铁培养基(Double Sugar Iron Agar)
上层 (固体)
观察内容
乳糖发酵 试验
H2S试验
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
+
-
-
-
-
-
乙型副伤 寒杆菌
-
+
下层
葡萄糖发
+
+
+
+
(半固体) 酵试验
动力实验
+
-
+
+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痢疾杆菌 乙型副伤寒杆菌
5.药敏试验(纸片法)
▪ 原理:在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抗生素能够抑制细 菌生长或者杀灭细菌。
▪ 方法:纸片法——定性(了解对那种抗生素敏感) 试管法——定量
▪ 培养基成分:
▪ 上层:蛋白胨、氯化钠、
乳糖、硫酸亚铁、硫代硫
酸钠、琼脂和酚红指示剂.
固体斜面培养基划线接种
▪ 下层:蛋白胨、氯化钠、 葡萄糖、琼脂和酚红指示 剂. 半固体培养基,穿刺
接种。
观察内容: ➢ 上层颜色 ➢上下层交界颜色 ➢下层颜色 ➢下层气泡/气柱 ➢下层接种线
肠道杆菌的生化反应
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测定药物的MIC MIC: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浓度。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辅导《微生物检验》肠杆菌科及检验讲义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辅导《微生物检验》肠杆菌科及检验讲义

肠杆菌科及检验● 考点概述概念;命名与分类原则;共同特点;自然与人体内的分布;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变形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意义。

【内容讲解】一、概述(共性)肠杆菌科是由多个菌属组成,G-杆菌,生物学性状相似。

大多数肠道杆菌属于正常菌群。

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侵入肠道外组织时成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疾病。

部分为致病性细菌。

(一)分类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繁多。

主要根据细菌的形态、生化反应、抗原性质以及核酸相关性进行分类。

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年)将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20个属即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哈夫尼亚菌属、爱德华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耶尔森菌属等。

(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G-,杆菌,大小为(1.0~6.0)μm×(0.3~1.0)μm。

多数有周鞭毛(除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鼠疫耶尔森菌和EIEC),无芽胞,少数菌属细菌可形成荚膜。

2.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普皿和麦康凯培养基:中等大小、表面光滑的菌落;液体培养基:混浊生长。

3.生化反应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乳糖发酵试验:非致病菌 +,致病菌 -(除外变形杆菌)。

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4.抗原构造表面抗原(如Vi抗原、K抗原):包绕在O抗原外的不耐热的多糖抗原,可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的反应,加热处理能破坏其阻断作用。

5.变异菌落S~R变异鞭毛H~O变异耐药性变异生化反应性质的改变6.抵抗力不强。

加热60℃,30分钟即被杀死。

不耐干燥,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

对低温有耐受力,能耐胆盐。

7.肠杆菌科的初步分类(三)致病性1.致病性肠道杆菌:以肠内感染为主,腹泻为共显症状,引起急慢性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旅游者腹泻及肠热症等。

2.条件致病菌: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出现移位感染。

肠道杆菌检验(实验)

肠道杆菌检验(实验)

肠道杆菌检验(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测食品和水中的肠道杆菌,以此评估其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通过本实验,可以了解肠道杆菌的常见特点和检测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技能能力。

二、实验原理肠道杆菌是一种典型的大肠杆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水质检测中。

它主要存在于动物肠道中,也能够存在于它们的排泄物中,因此如果食品和水受到动物排泄物的污染,就会存在肠道杆菌。

通过检测肠道杆菌的存在和检测数量,可以判断食品和水的卫生质量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肠道杆菌在营养富含的培养基上易于生长,并可以通过简单的染色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在培养基上培养并计数,或者利用PCR技术进行定量和鉴定。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 肠道杆菌检测脱氧胆酸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氧气酒精灯、电热板、灭菌器、微孔过滤膜、灭菌钳等。

(2) 检测器具: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3) 检测样品:需要检测的食品或水样品。

2. 实验操作(1) 样品处理:对待检测的食品或水样品进行处理,如筛选、稀释等等,以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

(2) 复制脱氧胆酸琼脂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培养基,用微孔过滤膜将样品过滤到培养基上,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 测量生长:在一定时间后,观察脱氧胆酸琼脂培养基中的菌落数量,判断是否存在肠道杆菌,并计算出菌量。

(4) 进行染色:将培养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形态,以鉴定是否存在肠道杆菌。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防止污染样品。

(2) 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脱氧胆酸琼脂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3) 实验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以免影响结果。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检测食品和水中的肠道杆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计数,可以判断食品和水是否满足卫生要求。

如果检测出的肠道杆菌数量较高,则说明食品或水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本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其对卫生的认识和保健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鼠疫耶尔森菌
肠热症
食物中毒 败血症
耶尔森菌属
食物中毒
鼠疫
共性:
1.形态染色:均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有菌毛,部 分有荚膜或包膜,大多有周鞭毛(除志贺菌、克雷伯、鼠疫 耶尔森菌之外)。 2.营养要求:需氧或兼性厌氧。 3.生化反应:具丰富的酶,生化反应活跃,并各不相同, 为鉴定的主要依据。 致病性越强,生化反应能力越弱。
肠道杆菌及 检验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的概念: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
第一节


共30个属,120个种,大多为肠道正常 菌群,少数为致病菌,一部分在发生移 位,或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可成为条件 致病菌。
埃稀菌属 变形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大肠杆菌
肠外感染
普通变形杆菌:肠外感染、食物中毒
表面抗原:包绕于O抗原的外面的多糖(不耐热),不同 细菌有不同的名称(如大肠杆菌及志贺菌的K抗原,沙门菌 的Vi抗原)
抗原是肠道杆菌血清学分群和分型的依据。 5、遗传变异 S-R变异
H-O变异
耐药性变异 6、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以饮食、饮水为媒介 体内感染(免疫力下降、移位),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 菌群。
(一) 致病物质:
K抗原 菌毛 ETEC的菌毛称定植因子(CFA)
毒素:括内毒素和外毒素(肠毒素) 肠毒素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toxin, LT),65℃30min可破坏
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toxin, ST)
(二)所致疾病
1、机会感染:移位到肠外组织、器官,引起化脓性
FAggEC 小肠
聚集性黏附上皮细胞, 阻断液体吸收
三、微生物学检验
(一)标本采集
(二)检验程序及方法
麦康凯琼脂
蛋白胨 20g 氯化钠 5g 琼脂 20-25g 蒸馏水 1000ml 乳糖 10g 1%中性红水溶液 5ml 胆盐 5g (或牛 胆酸钠 4g与去氧胆酸钠1g)
出现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 ESBLs)菌株,则对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耐药。 产ESBLs的革兰阴性菌除了大肠埃希菌之外,常见 的还有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弗劳地枸橼酸菌、铜 绿假单孢菌
二、致病性
7.致病物质:菌毛、内毒素、肠毒素 8.检验方法 标本:肠内标本:新鲜粪便 肠外标本:血液、体液、尿液等
分离培养
血液 肉汤增菌 血平板分离 MAC分离
尿液、伤口分泌物 粪便: SS 、EMB分离
鉴定依据:
革兰染色
触媒、氧化酶、硝酸盐还原
KIA、 MIU、IMViC ,其他生化反应
血清玻片凝集(鉴定到种、型或血清型)
第二节
分布及种类:
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E.coli)
蟑螂埃希菌(E.blattae)
(Escherichia)
埃希菌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格森埃希菌(E.fergusonii)
赫尔曼埃希菌(E.hermannii)
伤口埃希菌(E.vulneris)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革兰阴性短杆菌、大多有周鞭毛, 菌毛,少数有微荚膜。
(二)培养特性 普通平板:中等大小,圆形凸起,光滑灰白色。 血平板:某些菌株呈β溶血 S S、MAC平板:分解乳糖产酸呈粉红色菌落 EBM:兰紫色菌落,有金属光泽 液体培养基:混浊生长
S S 大肠埃希菌
中国蓝 产气肠杆菌
(三)生化反应 分解葡、乳、麦、甘,产酸产气,蔗糖因株而易
I M Vi C:+ + — — ,
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胆囊炎、腹膜炎等。 2、肠内感染: 腹泻(轻微腹泻—霍乱样腹泻)
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ntertoxigenic E coli, ETEC)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
医院感染 EPEC.ETEC EIEC.EHEC EAggEC
正常菌群
肠杆菌属 沙雷菌属 枸橼酸菌属
肠 道 杆 菌
致病性大肠埃稀菌
肠内感染 食物中毒
急性菌痢
A群痢疾志贺菌
B群福氏志贺菌
慢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
志贺菌属
C群鲍氏志贺菌 D群宋内氏志贺菌
致病菌
沙门菌属
伤寒沙门菌 甲、乙、丙 鼠伤寒沙门菌 猪霍乱沙门菌 肠炎沙门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肠聚集型大肠埃希菌 (enteroaggrehative E coli EAggEC)
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种类及主要特征
菌株
ETEC
侵袭部位
小肠
疾病与症状
旅行者腹泻,婴幼儿腹泻,水样, 伴恶心呕吐、腹痛、脱水、低热 婴幼儿腹泻,水样或粘液便,发 热,恶心呕吐
脲酶:—
肠内感染菌株:不发酵 / 迟缓发酵乳糖,KIA,
MAC中可产碱。 (四)抗原构造: 有O、H和 K三种 O 抗原是血清学分型的基础,约170种。 H 抗原大于56种 血清型的表示式:O:K:H , 如: O111:K58:H2; O157:H7
(五)抵抗力: 自然界水中存活数周或数月。 胆盐、煌绿可抑制其生长, 对氯霉素、链、庆大酶素敏感。 易产生耐药性:
非致病菌(除变形杆菌外)均分解乳糖产酸,致病菌不 发酵乳糖。
常用选择培养基:S S (Salmonella-shigella)。
EMB (Eosin-methylene-blue)
MAC (Mac Conkey) MIU
常用生化反应培养基:KIA
定科试验:革兰阴性杆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 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4、抗原构造:有多种抗原 菌体抗原(O抗原) :脂多糖,耐热(100℃不 被破坏),有属、种特异性,又有类属抗原和特异性 抗原之分,类属抗原可引起交叉反应,凝集为颗粒状。 H抗原 鞭毛蛋白,不耐热(60 ℃30min即可破 坏),特异性强,凝集为絮状。
志贺样腹泻,水样致脓血便,含红、 白细胞、黏液,发热腹痛
致冰机制
肠毒素致大量分泌 液体、电解质 粘附、破坏上皮细胞 侵袭和破坏肠粘膜 上皮细胞 溶原性噬菌体编码SLTI或II中断肠黏膜上皮细 胞蛋白质合成
EPEC
小肠 结肠
EIEC
EHEC
结肠
出血性结肠炎,水样便以血便, 剧烈腹痛,低热,HUS等 婴儿腹泻,持续水样便,呕吐, 低热,脱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