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肠道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合集下载

鱼类肠道微生物种群鉴定

鱼类肠道微生物种群鉴定

材料与试剂实验材料每种鱼随机各取5条,均选取正常无病的个体。

取样时用抄网迅速将鱼从水体中捞出,剪刀敲击头部致死后,将鱼置于灭菌塑料密封袋内,保存在冰盒中,3h内转移到实验室,12h内处理鱼样。

鱼肠道的处理(l)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鱼样处理,先用75%酒精擦拭鱼体表,用解剖剪沿肛门向上剪开;(2)肠道用无菌棉线分别结扎肠段,75%酒精擦拭消化道外壁,用镊子去除附着表面的脂肪;(3)剖开肠道后轻轻收集每尾鱼的内容物,混匀;-20℃保存待用;用磷酸盐缓冲液(pH7.2)轻柔漂洗试剂磷酸盐缓冲液(pH7.2) 琼脂糖Tris平衡酚分析纯生化试剂和PCR 反应引物Taq DNA 聚合酶、dN TP 等分子生物学试剂DNA分子量标准(DL100和500) 蛋白酶K JM109感受态pMD18一T 异丙基硫代半乳糖昔(IPTG) DNA酶CTAB 方法1肠道细菌总DNA的提取使用无菌的牙签将肠道划开,剥取里面的肠道糜烂物。

收集5个个体的肠道糜烂物,混合后作为这种鱼的代表样品。

采用QIAamPR DNA stoo I Mini Kit 试剂盒提取样本的总DNA。

总DNA溶解于100微升超纯水中。

2 PCR DGGE分析采用引物P2(5’ATTACGAGGAGCAG3’)扩增16S rRNA基因的V3区。

25微升反应体系包括25微升的10*Buffer,2微升的25mmol/LdNTP混合物,1 U TaqDNA聚合酶(TaKaRa,Japan),每种引物25pmol,1微升总DNA。

PCR反应程序如下:94℃变性 4min进入30个循环,循环为94℃ 45s,55℃45s,72℃ 1min。

最后是10min延伸。

然后进行“Reconditioning PCR”。

2次PCR中均采用超纯水作为阴性对照保证PCR过程中没有污染。

PCR经过琼脂糖电泳检查后,使用Hoefer DyNA Quant 200 system确定DNA的浓度。

禁食条件下草鱼肠粘膜可培养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禁食条件下草鱼肠粘膜可培养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w i n t e r u n d e r f a s t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 T o t a l 8 c e l l u l a s e—p r o d u c i n g s t r a i n s w e r e s c r e e n e d f r o m 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 mu c o s a o f wi l d C . i d e l l u s ,a n d t h e d i a me t e r o f h y d r o l y z i n g z o n e s a n d c o l o n i e s b y d e g r a d a t i o n o f c e l l u l o s e w e r e me a s u r e d . C e l l u l o s e d e g r a d a —
un de r f a s t i ng c o ndi t i o ns
L I Hu a n 一, Z HO N G Q i u . p i n g ,WA N G We i . w e i ,Wu S h a n . g o n g 。 ,Z O U H o n g ,
99% 。
关键词 :草鱼 ( C t e n o p h a r y n g o d o n i d e l l u s ) ;禁食 ;纤维素降解 菌 ;1 6 S r D N A。
中图 分 类 号 :¥ 9 1 7 .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6 9 0 7 一 ( 2 0 1 3 ) 0 4 - 0 0 2 3 — 0 6
产生 的水解 圈的大小 ,并进行 了 1 6 S r D N 素 降解能力存 在显

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清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在28 °C、5% CO2条件下原代培养肠巨噬细胞,并通过细 胞形态学检查、分子标记检测和功能验证实验加以鉴定。结果显示,每尾鱼(约250 g)肠 巨噬细胞的获得量约为3×107个,细胞活率为99.6%,纯度达到95%以上;倒置显微镜观
察发现,原代培养4~5 d的贴壁细胞多呈圆形或多边形,体积明显增大,细胞汇合度达
到95%;光镜和电镜观察到染色后的贴壁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贴壁细胞
经荧光定量PCR在mRNA水平检测到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分子(草鱼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受体),功能实验证实贴壁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脂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其呼吸暴发活
性。本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为开展口服疫苗诱
缓冲液,并获得肠壁明显变薄,颜色变为淡黄 色至白色的肠段。
物制剂,而口服疫苗是水产养殖中最适用的疫 苗类型[2]。草鱼肠巨噬细胞的活性与功能是评价 口服疫苗诱导的草鱼免疫应答水平的指标,尤 其是肠黏膜免疫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巨噬细 胞属不繁殖细胞群,在适宜条件下可存活 2~3周,多用作原代培养,且原代培养细胞与体 内细胞的特性接近,能较真实地反映体内细胞 的活性与功能。因此,建立可操作性强、重复 性好的草鱼肠巨噬细胞分离、纯化、原代培养 和鉴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陶会竹, 肖 宁, 赵雨婷, 房 慧, 李槿年*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兽医病理生物学与疫病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6)
摘要:为了建立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本研究在采用刮除法结合胶原
酶IV消化法制备肠黏膜固有层单细胞悬液的基础上,使用鱼类脏器单核细胞分离试剂盒
分离肠巨噬细胞,再经差异贴壁法纯化肠巨噬细胞,最后,用含10%胎牛血清和5%草鱼

草鱼肠道抗菌肽的提取及体外抑菌效果初步研究

草鱼肠道抗菌肽的提取及体外抑菌效果初步研究

草鱼肠道抗菌肽的提取及体外抑菌效果初步研究
苏建明;雷红宇;黄平;肖调义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35)002
【摘要】将新鲜草鱼肠道组织经超声破碎、乙酸浸提后,再经Sephadex G50和Sephadex G25 凝胶柱过滤层析,收集各组分,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各组分的抗菌活性.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组分,经Tricine 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分析获得1条较明显的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 200.该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说明抗菌肽对维持鱼类肠道微生物区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总页数】4页(P162-165)
【作者】苏建明;雷红宇;黄平;肖调义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112
【相关文献】
1.一种抗菌肽的体外抑菌试验、安全性评价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J], 李晓颖;李凤娟;谷巍;王静
2.大口黑鲈抗菌肽提取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J], 邵盛男;王伟
3.天蚕素抗菌肽体外抑菌及肉鸡饲喂效果观察 [J], 许君茹;胡晓丹;沈精精;陈章捷
4.大口黑鲈抗菌肽提取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J], 邵盛男;王伟;
5.固公果根提取物对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J], 延慧君;高颖;段姚尧;董小青;刘岱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草鱼肠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草鱼肠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草鱼肠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作者:孙翰昌杨帆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第07期摘要:根据患病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临床症状,解剖分析,初步判断为草鱼肠炎病。

为确诊该病,从患病草鱼采集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查,分离得到病原菌CQWL001,按常规方法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主要生化及动物试验,确定该病的病原菌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关键词:草鱼;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中图分类号:S943.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08)07-0824-02草鱼肠炎病是一种由致病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发病频率很高,对水产养殖危害特别严重[1]。

已有研究表明,引起草鱼肠炎疾病的细菌主要为气单胞菌属,包括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单独或混合感染引发肠炎[2]。

本研究对临床症状为肠炎的草鱼进行解剖,分离后得到1株草鱼肠炎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染色特性、生化试验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了人工回归感染试验,旨在初步弄清草鱼肠炎病病原菌的菌属问题,为诊断和防治该病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患肠炎病草鱼取自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场,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离培养。

健康草鱼购自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场,平均体重为35±5 g,在实验室内驯养1周后用于试验。

驯养和试验期间,每日以自制人工饵料喂食1次,养殖用水为曝气6 d的自来水,pH 值7.2,水温22±1℃,溶氧7.3~8.1 mg·L-1。

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管及其他细菌生化鉴定所需试剂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常规药品均为本实验室自备。

1.2方法1.2.1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无菌条件下解剖濒临死亡的患肠炎病的草鱼,采集病鱼鳃、肝、肾和腹水,用研钵碾碎组织并制成组织悬液,挑取组织悬液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划线,37℃培养过夜,挑选形态结构、颜色相同的单个菌落,在平板上再次划线分离纯化。

鱼类肠道微生物分离鉴定通用技术要求

鱼类肠道微生物分离鉴定通用技术要求

鱼类肠道微生物分离鉴定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鱼类肠道微生物样本的采集、分离、培养、鉴定及保藏等。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及海水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489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30744深海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规范SN/T 2632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肠道微生物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生长于动物肠道,并帮助宿主完成多种生理生化功能的微生物群落。

3.216S rDNA是编码16S rRNA的基因,16S rRNA为核糖体RNA的一个亚基,是系统分类研究中最常用的分子标签,可被用于菌种鉴定。

3.3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扩增特定的DNA/RNA片段,这种方法可在生物体外进行,不必依赖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等生物体。

3.4Sanger测序 Sanger sequencing即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为第一代DNA测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核酸测序技术,用于DNA分析,由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于1977年发明。

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BS: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OD:光密度(Optical Density)5 基本要求5.1 实验室通用要求实验室应满足GB 19489中关于一级或以上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

5.2 鱼类样本要求鱼类样本应尽量保证鲜活,死亡鱼类样本最长死亡时间不应超过24h。

5.3 实验用具准备一次性无菌手套、无菌眼科镊、无菌眼科剪、无菌PBS(配方见附录A.1)、2216E培养基(配方见附录A.2)、LB培养基(配方见附录A.3)、无菌水、无菌50mL离心管、医用托盘、75%消毒酒精、涂布棒等。

草鱼烂尾病病原细菌Y2的分离鉴定与中西药物敏感性分析总结

草鱼烂尾病病原细菌Y2的分离鉴定与中西药物敏感性分析总结

武汉轻工大学毕业论文2013届毕业论文题目:草鱼烂尾病病原细菌Y2的分离鉴定与中西药物敏感性分析姓名蔡庐山学号090702228院(系)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专业水产养殖学年级2009级指导教师刘洪明武汉轻工大学制2013 年05 月目录摘要 (1)1、前言 (2)2、材料与方法 (9)2.1细菌分离 (9)2.2病原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9)2.3待测细菌WH125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11)2.4 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 (12)3、结果 (13)3.1病鱼症状 (13)3.2病原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13)3.3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16)3.4菌种判定 (18)3.5药敏试验结果 (18)4、讨论 (19)参考文献 (22)草鱼烂尾病病原细菌Y2的分离鉴定摘要本文从实验室患病草鱼身上分离得到一株致病菌,通过对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培养、形态与菌落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的测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以表型性状鉴定结果,及细菌发育学分析的结果,进行分离菌的种属判定。

结果表明所检鱼病的致病菌为草鱼烂尾病病原细菌Y2。

同时还对该病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明确了该菌对各种中西药的敏感性,为治疗由草鱼烂尾病病原细菌Y2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草鱼烂尾病病原细菌Y216S rRNA 药物敏感性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Y2 of Grasscarp tail rotAbstractIn this paper, a pathogenic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laboratory sick grass carp. Cultivation of bacteria and pure culture, morphology and colony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apparent taxonomical indications identified measurement. In addition,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analysis of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the 16S rRNA gene were applied, the 16S rRNA gene were sequenced and the phylogenetic tree representing genetic relatedness among the isolates and publicly available 16S rRNA gene sequence from GenBank database was constr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solates were Aeromonas veronii.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ies of selected strains to antimicrobial agents were determined,Results show that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for grass carp fish disease are lousy tail disease pathogen bacteria Y2, and the sensitive agents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For treatment of grass carp lousy tail disease caused by pathogenic bacteria Y2aquatic animal disease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Keywords:Grass carp lousy tail disease pathogen bacteria Y2 16S rRNA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AST)1前言烂尾病是一种常见病,无论是在养鱼池、水族箱、网箱、网围、网栏、水库中养殖的草鱼、斑点叉尾鮰、罗非鱼、鳗鲡、暗纹东方鲀、鲤、鲫等多种淡水鱼都经常可以发生。

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草鱼细菌性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2019.102018年笔者对泗阳县运河北片草鱼养殖进行了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具有典型症状的发病草鱼进行了病原菌株分离和鉴定,将鉴定出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了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旨在为嗜水气单胞菌病原引起的草鱼细菌性疾病有效检验与防控及相对应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1)2018年4-10月在草鱼养殖场的不同发病塘口,选取具有典型发病症状草鱼进行分离,分离部位为血液,采样时间、地点、症状、API-20E 生化反应编号、菌株种类详细情况见表1。

(2)营养肉汤、营养琼脂、TCBS 琼脂、脱脂奶蔗糖胰蛋白胨琼脂购于北京陆桥。

肠杆菌和其他非苛养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英文名API 20E)购于梅里埃诊断产品(上海嘉合)有限公司。

动物用药敏分析试剂板购于南京菲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试验方法细菌分离鉴定和菌株对药物感受性试验在县水产站病害检测无菌操作室内进行。

试验操作遵循《鱼类细菌病检疫技术规程(SC/T 7201.1-2006、SC/T 7201.1-2006)》和梅里埃API-20E 试剂条鉴定及南京菲恩动物用药敏分析试剂板操作流程。

二、试验结果1.嗜水气单胞菌分离及形态特征观察从病鱼血液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8℃培养18~24小时,形成圆形光滑、边缘整齐、湿润、微凸、微白色菌落,在脱脂奶蔗糖胰蛋白胨琼脂平板上,菌落呈乳白色、微凸、湿润,周围出现清晰的溶蛋白透明圈,革兰氏染色阴性,油镜视野下短杆状。

2.嗜水气单胞菌的氧化酶试验和生理生化鉴定对分离的细菌进行生理生化检测,结果判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的具体生理生化特征见表2。

依据《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1994)“气单胞菌属细表1菌株分离清单汇总442019.10表312株细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照毫克/升菌种间特征鉴别表”对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Ⅰ和Ⅱ分类,并分别命名为Ⅰ-1、Ⅰ-2、Ⅰ-3和Ⅱ-1、Ⅱ-2、Ⅱ-3、Ⅱ-4、Ⅱ-5、Ⅱ-6、Ⅱ-7、Ⅱ-8、Ⅱ-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鱼肠道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不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 )菌株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主要分布在水体和土壤中,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目前确定的不动杆菌属至少有10多个种[1-3] ,包括鲍曼不动杆菌 ( Acinetobacter baumanii )、鲁菲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lwoffi )、溶血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haemolytius )、琼氏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junii )、约翰逊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johnsonii )、醋酸?}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以及新发现的厦门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xiamenensis )、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guillouiae )等。

近年来,一般认为不动杆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内感染频发,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因此该属细菌被广泛关注[4] 。

最近,国内学者从异育银鲫、锦鲤等鱼类体内分离到致病性鲍曼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等[5-6] 。

但是,目前尚未见鱼源厦门不动杆菌分离鉴定相关研究。

本研究以草鱼为研究对象,从其肠道中分离获得 1 株不动杆菌,并进行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测序等分析鉴定为厦门不动杆菌,这为草鱼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肠道微生态研究积累了科学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草鱼购自徐州市某市场。

LB 培养基、细菌生化微量鉴定和
药敏试纸均购自杭州微生物制剂XX公司。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试剂盒、DNA交回收试剂盒、pMD18-T Master Mix均购自TaKaRa 公司。

1.2 方法
1.2.1 细菌分离、鉴定、理化性质及药敏试验参照沈晓静等的方法[7] 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及生化鉴定,将纯化培养后的细菌分别接种于21种生化管中,28 C培养24〜28 h,观察分离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无菌环境下将药敏纸片分别置于涂有均匀菌液的LB固体培养基表面,28 C培养16〜18 h 后测量抑菌圈直径,计算平均值,确定该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

1.2.2细菌总DNA提取、16S rDNA基因PCR T增采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总DNAPCR T增反应体系(25卩L): DNA模板1 卩L,细菌通用弓|物(27F: AGAGTTTGATCATGGCTCA 1492R: TACGGTTACCTTGTTACG)各TTI a L, Master Mix 12.5 a L,
ddH2O9.5 a L。

PCF反应条件:94C 预变性2 min;94 C 变性40 s, 53 C复性40 s , 72 C延伸30 s, 30个循环;72 C 延伸10 min。

琼胶糖凝胶电泳进一步检测PCR吉果,PCR产物切
胶回收,连接PMD18-T载体,转化后筛选阳性克隆,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XX公司测序。

1.2.3系统发育树分析将16S rDNA序列通过NCBI的Blast 检索系统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使用ClustalX 1.81 软件进行
多序列比对,采用MEGA 4.1软件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 )构建系
统发育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分离
从市售草鱼肠道内分离纯化获得1 株细菌,编号为CAX1,革兰氏染色观察为阴性小杆菌,多为单个分散分布。

CAX1菌株
接种于LB培养基28 C培养24 h后,为光滑、透明、表面湿润、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图 1 )。

2.2 理化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
对分离菌进行生化特性检测,结果(表1)表明,CAX1菌株为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糖检测试验呈阳性,精氨酸双水解、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葡萄糖酸盐、肌醇、麦芽糖、甘露醇、乳糖、蜜二糖、鼠李糖、硫化氢、山梨醇、木糖醇、木糖检测试验呈阴性。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AX1菌株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哌酮、复方新诺明等9 种抗生素敏感,对诺氟沙星、头抱孟多、头抱噻吩、先锋霉素W、氯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敏感。

2.3 16S rDNA 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以CAX1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F方法扩增CAX1菌株的16S rDNA序列,电泳检测发现约在1 500 bp 处有明显目的条带;进一步对16S rDNA测序表明目的片段大小为1 531 bp。

将16S rDNA 通过Blast 检索系统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
CAX1菌株与厦门不动杆菌新种序列同源性为97.1%。

系统进化树
分析结果显示CAX1菌株与不动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自然聚类为 1 支(图2)。

3 讨论
不动杆菌属是一类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在水体和土壤中分布广泛。

研究表明不动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般认为毒力较低,在机
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时易出现机会感染[6-8] 。

鲍曼不动杆菌是
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刘子骥等认为洛菲不动杆菌与呼吸道感染
有关[3] 。

明德松等研究报道鲁氏不动杆菌对B-内酰胺类药物普遍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等敏感[2] 。

黄林等研究发现不动杆菌能引起肉质腐败,主要利用氨基酸,致腐能力较低[9] 。

在鱼类中,目前对不动杆菌研究报道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
菌和洛菲不动杆菌[10-11] 。

陈翠珍等从锦鲤体内分离出琼氏不动杆菌[5] 。

毛芝娟等分离获得琼氏不动杆菌,引起患病史氏鲟症状为体表褪色、肛门红肿、腹腔肿大伴有大量血性腹水[10] 。

陆文浩等从异育银鲫分离鉴定出鲍曼不动杆菌,患病症状为腹腔积水、咽腔组织充血和鳃组织发炎等[6] 。

张涵等研究表明三角帆蚌、银鲫、青鱼、鳙等肠道优势菌群均有不动杆菌属,推测不动杆菌为淡水鱼类肠道优势菌[11] 。

目前尚无研究表明厦门不动杆菌对鱼类具有致病性[12] 。

本研究从草鱼肠道分离获得CAX1 菌株,采用细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征、16S rDNA序列以及系
统发育树分析等方法,最终鉴定为厦门不动杆菌,在鱼类肠道中尚属
首次报道,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CAX1 菌株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哌酮、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敏感,
以上研究为鱼类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肠道微生态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