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珍稀动物的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珍惜动物的研究报告

关于珍惜动物的研究报告

关于珍惜动物的研究报告
关于珍惜动物的研究报告
1、调查原因我喜欢动物,对动物的知识也略知一二,但不知道什么是珍稀动物,在暑假,好好来研究一下,也增加一些我对动物的了解,现在,珍稀动物之旅就要开始了!
2、调查方法1:上网。

2:查阅书。

3:看电视。

3、调查表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书籍鹦鹉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

野生红嘴绿鹦鹉生活于山中树林间,有时也到平原农田去。

它们喜欢群居,主要以植物果实、嫩芽为食,叫声响亮且会模仿人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上网野牦牛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珍贵动物,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它们体型较大,肩高超过150厘米,体重达500公斤以上,全身长有蓬松浓密的长毛。

野牦牛生活在4000-6000米高的山上。

上网野马我国已将野马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成年野马重350公斤,群居但数量不多,冬季集成大群以对付天敌。

人工饲养的野马寿命30年左右。

野马曾跨越古代陆桥,即今天的白令海峡,向东扩散,并因环境而演化出一些新品种。

野马实际上比大熊猫还珍贵,因为目前我国只有圈养野马,而大熊猫尚有千只。

电视。

对我国的珍惜物种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

对我国的珍惜物种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

对我国的珍惜物种的调查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对我国的珍惜物种的调查报告对我国的珍惜物种的调查报告胡伟中国是野生动植物十分丰富的国家,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有脊椎动物6347种,其中类有1244种,居世界首位,色类有3862种。

中国特有物种也极其丰富,高等物种有17300种,其中脊椎动物有66 7种,但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垂直的威胁。

被子植物中,频危物种就有28种了,裸子植物中频危的物种有63种,极危的有14种,现已1种灭绝,再加上裸子植物的物种本来就不丰富,现存的裸子植物则少之又少。

一,调查目的让我们中学生对生物的保护和重视,对一些稀有的物种使用一些正确而合学的手法善待珍稀物种。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调查对象:家人,朋友及其周边邻居一般情况:了解生物,物种人员较多,知识丰富的哥哥姐姐,还有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等等一些长辈等。

三,调查方式本次调查时采用随机问答法,用记录人员记录说的物种的灭亡原因等,还有上网查找一些物种的资料,灭绝原因等。

四,调查时间:2011年1月15日—2月10日五,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当前的生物物种的数据,对此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物种的灭绝原因,再为此对原因进行深入思考。

六,调查结果由于人来活动的影响,尤其是人类乱伐树木,滥垦草原,以及环境的污染,造成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的丧失,和生活的环境进行严重的恶化,再加上人们的滥捕或过多的捕猎野生的动物,环境破坏,不加节制的开山,把我国特有的植物的栖息地进行严重的破坏,使我国的许多的野生的动植物已灭亡或频临灭绝。

森林,草原等动植物的栖息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人们的毁林开荒,滥伐森木和森木大火等,原因使森木的面种垂直线下降,据统计,每年有0.53亿平方千米的森木面积被人类销毁,使得我国的珍惜品种灭绝或频临灭绝。

草原资源的破坏时人们滥垦导致草场,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另一个是不合理的利用,使草场普遍而普遍的超载,过度放收,造成草场的退化,再又使物种的灭绝或频临灭绝。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因其可爱的外表和憨态可掬的形象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本次研究报告将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保护现状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熊猫。

二、生活习性。

大熊猫是一种以竹子为主食的动物,它们生活在中国的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

大熊猫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食肉动物,它们主要吃竹子,每天需要吃30-40公斤的竹子。

大熊猫的身体很大,大约有1.5米长,体重约有80-125公斤,它们的身体呈黑白相间的颜色,非常可爱。

大熊猫是一种孤独的动物,它们喜欢独自生活,不喜欢和其他熊猫在一起。

三、保护现状。

由于人类的破坏和森林的减少,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目前,大熊猫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全世界只剩下约2000只左右。

为了保护大熊猫,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大熊猫保护区、禁止盗猎和非法捕捉大熊猫等。

此外,科学家们也在努力研究如何让大熊猫更好地繁殖,以增加它们的数量。

四、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熊猫。

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可以为保护大熊猫做出自己的努力。

首先,我们应该节约用纸,减少砍伐树木,保护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其次,我们可以参加一些环保活动,宣传大熊猫的保护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熊猫的现状,共同保护它们。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捐款的方式,支持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为它们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五、结论。

大熊猫是一种珍稀的动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它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我们的努力,相信大熊猫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它们的生存环境也会得到改善。

让我们一起为大熊猫的未来努力吧!。

丹顶鹤研究报告初中

丹顶鹤研究报告初中

丹顶鹤研究报告初中丹顶鹤研究报告初中一、引言: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一种稀有的大型鸟类,属于纲鹤形目、科鹤科、丹顶鹤属。

它是中国特有的鸟类,主要栖息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湖泊及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中。

丹顶鹤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

本报告的目的是对丹顶鹤进行初步的研究,了解其分布、保护和习性等相关内容。

二、分布:丹顶鹤主要栖息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

它喜欢生活在湿地、草地和稻田等环境中。

由于生境的破坏以及盗猎等原因,丹顶鹤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三、保护:为了保护丹顶鹤,相关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盗猎和放牧等活动、加强保护宣传教育等。

这些措施对于丹顶鹤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需要更多的工作来保护这一濒危物种。

四、习性:丹顶鹤是一种迁徙鸟,冬季会迁移到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过冬。

它主要以植物的种子和水生昆虫为食,也会捕食一些小型鱼类和两栖动物。

丹顶鹤繁殖期一般为4月至7月,它们会在湿地区筑巢,并产卵。

雄鸟和雌鸟会轮流孵化蛋,并共同育雏。

五、结论:丹顶鹤是我国珍稀濒危物种之一,保护丹顶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保护措施,减少生境破坏和盗猎活动,以及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可以为保护丹顶鹤做出贡献。

六、参考文献:1. 王某某,刘某某. 丹顶鹤的分布与保护[J]. 生物学杂志,2008(3):20-25.2. 张某某,李某某. 丹顶鹤繁殖期的观察与研究[J]. 动物学研究,2010(2):50-55.3. 张某某,赵某某. 丹顶鹤的生命周期及其对环境的适应[J]. 中国鸟类学报,2012(4):80-85.。

关于稀有动物研究报告

关于稀有动物研究报告

关于稀有动物研究报告稀有动物研究报告一、引言稀有动物是指生物学上数量稀少、分布有限、面临濒危或极度濒危的动物物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动物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本报告旨在研究稀有动物的现状、原因以及保护措施。

二、稀有动物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许多稀有动物物种面临濒危。

其中,亚洲象、白犀牛、大熊猫等动物是较为著名的稀有动物。

这些动物的数量非常有限,分布范围也受到严格限制。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盗猎及非法交易等原因,这些动物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三、稀有动物的原因1.栖息地破坏: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许多稀有动物的栖息地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森林砍伐、土地开垦、水域污染等都导致了栖息地的丧失,使得这些动物失去了生存的条件。

2.盗猎和非法交易:部分稀有动物因其珍贵的皮毛、骨骼或其他身体部位而成为盗猎者的目标。

非法交易也使得这些动物的数量进一步减少。

黑市的存在给了盗猎者提供了一个充分发展的平台。

3.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许多稀有动物的栖息地发生了改变,这对它们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例如,北极熊所依赖的海冰逐渐减少,使它们难以找到足够的食物。

四、稀有动物的保护措施1.栖息地保护:为了保护稀有动物,我们需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政府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限制开发和污染活动,并加强执法力度。

2.打击盗猎和非法交易:为了减少盗猎和非法交易对稀有动物的威胁,需要严厉打击这些行为。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度,并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形成联合防控机制。

3.科学研究和教育:加强研究和教育工作,增加对稀有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需求和生存环境。

教育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和教育。

五、结论稀有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都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保护和恢复稀有动物的栖息地,打击盗猎和非法交易,促进稀有动物的保护工作。

中国珍稀动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珍稀动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珍稀动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概述中国的珍稀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当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形势。

如何更好地保护珍稀动物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包括珍稀动物资源的现状、保护对策、有效保护策略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二、中国珍稀动物资源的现状中国地处东亚大陆,地理位置优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但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和自然因素、人类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量的珍稀动物物种逐渐走向灭绝。

据统计,中国境内的珍稀动物物种数量占全球珍稀动物物种数量的12%,其中包括大熊猫、华南虎、东北虎、金丝猴、中华鲟等珍稀物种。

这些珍稀动物不仅代表了中国的生态文化,也是中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中国政府大力加强珍稀动物保护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珍稀动物资源保护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系列保护对策,以提高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水平。

三、中国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对策1、法律法规保护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珍稀动物的法律法规,如《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加强珍稀动物资源保护、规范利用珍稀动物资源、打击非法贸易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指通过财政和经济手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珍稀动物保护工作。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设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提高珍稀动物保护工作者的报酬、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志愿者制度等,以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保护珍稀动物。

3、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保护珍稀动物资源的基础。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珍稀动物生态学、行为学、遗传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保护和管理珍稀动物资源提供参考和依据。

4、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手段。

通过影视宣传、电视直播、网站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珍稀动物保护知识的普及,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强化对保护珍稀动物资源的认识和意识。

四、有效保护珍稀动物资源的策略1、加强管理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需要加强管理。

熊猫的实验报告有哪些内容

熊猫的实验报告有哪些内容

熊猫的实验报告有哪些内容1. 引言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动物,地球上最珍贵的物种之一。

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熊属,是中国国宝级动物,以其可爱的外貌和温和的性格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繁殖困难、食性专一等原因,熊猫的数量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熊猫这一珍稀物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与熊猫相关的实验。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熊猫的生态习性、行为特征以及繁殖情况,为熊猫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实验方法3.1 生态习性观察我们选择了熊猫生存的自然环境作为观察点,利用观察、记录和拍摄的方式,详细研究了熊猫的生态习性。

观察内容主要包括熊猫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主要食物、休息和睡眠行为等。

3.2 行为特征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熊猫的行为特征,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行为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熊猫与人类互动、熊猫的游泳行为、熊猫的攀爬能力以及熊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熊猫的行为特征。

3.3 繁殖情况调查为了解熊猫的繁殖情况以及繁殖成功的因素,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繁殖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研究对象包括野生熊猫和圈养熊猫,我们通过观察和记录熊猫的交配行为、孕期、分娩过程等,以及幼仔的成长情况,来探讨繁殖情况与环境因素、饲养管理等的关系。

4. 实验结果通过对熊猫的生态习性观察,我们发现熊猫的活动范围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竹林地带,尤其是海拔2000米至2500米左右的中山地区。

每天的活动时间以清晨和傍晚为主,白天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休息和睡眠。

在饮食方面,熊猫几乎专食竹子,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区的竹子可分为50多种。

此外,熊猫还表现出较强的攀爬能力和游泳能力。

在行为特征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熊猫对人类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并愿意与人类互动。

熊猫在水中游泳时,展现出优雅的动作和灵活的身姿。

此外,熊猫还具有良好的攀爬能力,能够爬上高达10米的大树。

保护动物研究报告

保护动物研究报告

保护动物研究报告篇一:动物研究报告篇一:动物研究报告可爱的国宝—熊猫研究报告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熊猫体型较大,外形似熊,头较圆像猫,因而得名。

大熊猫体长1.2~1.5米,体重50~80千克,体毛以白色为主,但四肢与肩胛部有连片的黑色毛区,眼区有形似眼镜的黑斑,耳、鼻端和尾端也皆为黑色。

因其毛色黑白相间,主要栖息于山高、谷深、树高、竹密。

茂密的竹林既是它们的食料基地,又是其藏身和繁育后代的场所。

别看大熊猫个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他们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敌害。

大熊猫虽属食肉类,却喜素食,偶尔亦吃动物,但主要食物为少数几种细小的箭竹类的笋和较青嫩的茎、叶,俗称花熊和竹熊,是中国特产。

大熊猫的食谱竹子是大熊猫最爱吃的食物,约占食物总量的99%,每天约食竹子25公斤。

其中被吸收的仅17%。

目前大熊猫栖息地内,大熊猫主食竹类达9属40余种。

在圈养条件下,为保证大熊猫的营养需求,还会为其提供适量的精饲料、水果、蔬菜等。

野生大熊猫偶尔还会捕食竹鼠一类的小动物。

大熊猫的手掌大熊猫的前掌有五只手指及一只由腕骨演化而成的伪拇指,这有助于灵巧而紧紧地抓住竹子。

大熊猫的牙齿当大熊猫慢慢长到7月龄时就开始换牙齿,它的臼齿大小约是我们的七倍,具有宽阔表面,强而有力的颌骨及坚固的牙齿,有助压碎磨碾竹子。

大熊猫特殊的消化系统大熊猫具有典型是肉动物的消化道,单室胃,没有盲肠。

大熊猫以竹子为生,除了能够消化,吸收竹子细胞内含物质外,由于缺乏微生物的消化能力,只能利用一部分半纤维素,排出竹节外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分辨。

这种独一无二的消化营养方式,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草食类动物都很难见到。

竹子是低营养食物,为了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养殖,大熊猫具备了吃得多,排泄快,选食优竹,不冬眠以及少运动、少消耗等特征。

排粘排粘是大熊猫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

大熊猫的消化道壁上有大量的粘液腺,当大熊猫的竹子采食量减少时,胃肠道正常分泌的粘液也会减少,多余的粘液滞留、粘附在肠壁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通过肠管的急剧运动,将连同部分坏死、脱落的肠粘膜细胞一起排出题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珍稀动物的研究报告
——枝江市实验中学七(1)班阮琳玮
一、问题的提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由于我们的成长我们发现有的动物增加了,而有的动物却减少了,于是我们决定展开一次中国珍稀动物价值与基本信息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国珍稀动物的书籍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
3、询问家人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中国国宝——大熊猫­­
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

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

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

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模样深受全球大众的喜爱,在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其标志,大熊猫俨然成为物种保育最重要的象征,也是中国作为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重要代表。

熊猫寿命为20—30年。

长江特产——扬子鳄
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

扬子鳄生活在淡水里,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安徽、浙江、江西局部地区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等。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

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

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

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扬子鳄的年龄为60——80年。

游牧民族——中华鲟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

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

它的吻坚实,口小无牙身体呈固筒形。

口前有四条胡须,用来搜寻水底的无脊小鱼和其他食物。

成熟期约为9——12年,雄鱼年龄一般为9~22岁,体重40~125公斤;雌鱼为16~29岁,体重172~300公斤。

最长命者可达40岁
四、结论
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动物的大量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造成生态严重不平衡,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少吃一口肉,少剥一张皮,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