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一讲中华民族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主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

②水稻
会制造陶器; 会制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
干栏式房 屋
器
普遍使用磨制
半坡原始 距今约五陕西西安 居民 六千年 (黄河流域)
粟
石器;能制造 ③半地穴 彩陶;会纺线、 式房屋
织布、制衣
考点3 华夏之祖 6年2考
炎黄战蚩 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和炎帝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
尤
败蚩尤部落,后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考点5 西周的分封制
西 周 分 封 制
目的
为了①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 屏周)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③亲属和功臣
内容
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
子作战
作用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对全 国的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毛泽东 (1)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生产;③奖励军功。
材料二 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 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 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 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2012.34 二十万年 的山洞
用②天然_火,会保存火
种;过③群居 生活
提示►我国境内三大远古居民的特点:元谋人——已知最早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血缘氏 族。
考点2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居民 时间
地点 农作物 生产生活状况 住房
使用磨制石器;
河姆渡原 始居民
距千今年约七浙姚流江域(①长) 余江
中国古代史第1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一[可修改版ppt]
![中国古代史第1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一[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1109f483c4bb4cf6ecd182.png)
(2)著名战役 ①“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战国时期,齐国军师
孙膑分别以“围魏救赵”计和“减灶诱敌”计在桂陵和马陵两 地大败魏军,从此魏国一蹶不振。
中国古代史第1讲国 家的产生和社会变 革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
考点1 夏、商、周的更替
1、夏——“父传子,家天下”,我国第一个世袭制奴隶制王 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禹 建立夏朝。 (2)暴君: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叫 桀 ,统治残暴。 (3)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汤起兵灭夏,夏朝灭 亡,史称 商汤灭夏。
知识拓展
相似的制度: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采邑制)。
3、(2018泰州)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 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一现象普遍出
现是缘于( B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分析】 本题以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 为普遍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诸侯分封的相关知识点。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世袭制起源于夏
朝。
分封制
2、西周的
(等级制度)
(1)目的:为了巩固周王的统治,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2)原则: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进行分封。
(3)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 封他们为诸侯。
受封者( 诸侯 )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 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不承担义务者,将受 到惩罚。
3、战国七雄(并列)
(1)“战国七雄”基本史实 ①标志:“三家分晋”(韩、赵、魏)和“田氏代齐,”标
志着“战国七雄”形成,中国进入战国时代。 ②成员: 齐、楚、秦、燕、韩、赵、魏 。 ③结局:六国为秦国所灭,秦朝建立。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我国境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名
地
元谋人﹙晚期猿人﹚ 点: 云南省元谋县
称:
距今年代:
约170万年
技
能: 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从 图 中 你 能 获 取 哪 些 信 息 ?
北 京 人
名 称:
北京人﹙晚期猿人﹚ 约70万年~20万年
“烽火戏诸侯”
1.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 4. 分封制有何作用?
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封 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
作用﹕西周的分封制一定程度巩固了统 治,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春秋五霸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前476年)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前221 年)
时值社会大变革时期,各国纷纷变 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国商鞅变 法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原因﹕①根本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 ﹙即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 推广﹚ ②变法主力﹕新兴地主阶级 ③直接因素﹕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 兵,增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称雄天下的欲望 ﹙2﹚目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增强竞争力 ﹙3﹚结果﹕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封建社 会土地私有制;分封制等奴隶社会政治制度转变 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奴隶主阶级 与奴隶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 矛盾。最终使封建制形成。
中国古代史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我国境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名
地
元谋人﹙晚期猿人﹚ 点: 云南省元谋县
称:
距今年代:
约170万年
技
能: 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从 图 中 你 能 获 取 哪 些 信 息 ?
北 京 人
名 称:
北京人﹙晚期猿人﹚ 约70万年~20万年
“烽火戏诸侯”
1.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 4. 分封制有何作用?
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封 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
作用﹕西周的分封制一定程度巩固了统 治,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春秋五霸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前476年) 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前221 年)
时值社会大变革时期,各国纷纷变 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国商鞅变 法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原因﹕①根本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 ﹙即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 推广﹚ ②变法主力﹕新兴地主阶级 ③直接因素﹕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 兵,增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称雄天下的欲望 ﹙2﹚目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增强竞争力 ﹙3﹚结果﹕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封建社 会土地私有制;分封制等奴隶社会政治制度转变 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奴隶主阶级 与奴隶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 矛盾。最终使封建制形成。
第一讲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课件

B 役发生在( )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
3.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 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
A 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4、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
8、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为后 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下列不属于 商鞅变法措施的是( D ) A、承认土地私有 B、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C、建立县制 D、焚书坑儒
9、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 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 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B )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中国朝代歌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传两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与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 考纲要求
1、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 说。
2、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4页
4、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 革。38页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增加: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 分析: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 部落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后来炎帝、 黄帝部落结成 联盟,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 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 2、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 祖”。尧、舜、禹是继黄帝之 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杰出部落联盟首领。
• 生产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 → 私有财产出现 → 贫富分化 氏族贵族 → 早期奴隶主
战俘、犯罪的平民 → 早期奴隶
3、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
3.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 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
A 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4、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
8、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为后 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下列不属于 商鞅变法措施的是( D ) A、承认土地私有 B、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C、建立县制 D、焚书坑儒
9、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 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 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B )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中国朝代歌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传两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与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 考纲要求
1、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 说。
2、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3、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24页
4、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 革。38页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增加: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 分析: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 部落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后来炎帝、 黄帝部落结成 联盟,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 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 2、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 祖”。尧、舜、禹是继黄帝之 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杰出部落联盟首领。
• 生产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 → 私有财产出现 → 贫富分化 氏族贵族 → 早期奴隶主
战俘、犯罪的平民 → 早期奴隶
3、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考点三】华夏之祖
1.大战蚩尤后,炎黄结盟形成日后的族,即汉族前身。被称为人文初祖
2.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杰出部落联盟首领。尧生活俭朴,克已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水有功。尧舜禹时期形成了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让制。
【考点四】夏商西周的灭亡
1、约公元前2070,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社会开始。之后启继承父位,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直击中考
(2010·山东威海)1.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C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
(2010·湖南岳阳)2.你认为下列原始人类中距离我们最为久远的是()A
商鞅变法的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的人,可以勉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别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各国先后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
考点导学
1、பைடு நூலகம்周的分封制。
目的:周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和镇守疆土,战时带兵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我国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变法的原因(背景):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商鞅变法的效果最显著。
1.大战蚩尤后,炎黄结盟形成日后的族,即汉族前身。被称为人文初祖
2.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杰出部落联盟首领。尧生活俭朴,克已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水有功。尧舜禹时期形成了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让制。
【考点四】夏商西周的灭亡
1、约公元前2070,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社会开始。之后启继承父位,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直击中考
(2010·山东威海)1.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三万年的远古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C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
(2010·湖南岳阳)2.你认为下列原始人类中距离我们最为久远的是()A
商鞅变法的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的人,可以勉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别官吏治理。
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各国先后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
考点导学
1、பைடு நூலகம்周的分封制。
目的:周初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和镇守疆土,战时带兵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我国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变法的原因(背景):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商鞅变法的效果最显著。
第一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本单元讲述了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至公元前221年秦朝 建立的历史。复习本单元时注意以下三条历史线索。
1.文明起源。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
勾画出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 展示了中华大地上璀璨的农耕文明。炎黄二帝及尧舜禹的传说 描绘了我国从人类起源迈向文明的过程。
2.尧舜禹 (1)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 舜、禹,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其中 大禹 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2)尧舜禹的禅让 部落联盟 ①禅让:是原始社会推举 首领的办法。 ②标准:德才兼备,没有特权。
中考预测
1.《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 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 A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2.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5年4 月5日,万余名海内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A )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 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 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一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请结合所 学知识加以说明。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 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 鞅 变 法
生产力的发展
中考导航
考纲要求
2013年 1.北京人等早期人类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近3年广东省题统计 2014年 2015年 3分(选择题)
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1.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处于基本相同的发展 阶段——母系氏族;(2)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3)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 产方式;(4)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陶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等。 不同点:(1)二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 聚落位于长江流域;(2)房屋结构不同,前者为半地穴式房屋,后者为干栏式 房屋;(3)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而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2.禅让制与世袭制 禅让制:尧、舜、禹之间权力移交即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代世袭王位(帝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一 种“家天下”的制度,取代原来的禅让制而出现,从夏朝开始到封建社会结 束。
材料四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们开始以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薄伽 丘的文学作品《十日谈》讲述了一个风趣幽默的故事;达·芬奇在《蒙娜 丽莎》画中,刻画了一个人间少妇的青春之美;米开朗琪罗在教堂巨幅 画《创世纪》中创作的众多鲜活人物,释放着震撼人心的光芒。
3.战国七雄 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初期, _晋__国分裂成韩、赵、_魏__三个国家)。著名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
1.商鞅变法 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商__鞅__。目的: _富__国__强__兵_。主要内容:(1)承认土地_私__有_,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 ;(2)奖励_耕__织_,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_劳__役_;(3)奖励_军__功_,按照 功劳的大小封爵授田;(4)推行县__制__,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 (5)统一度__量__衡__,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性质:是一场比较 彻底的_地__主_阶级改革。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 的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成败讨论:商鞅变法成功了。因 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军事战斗力不断加强,发 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一场社会变革 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不在于实施变法者的生死。
第1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封制的掌握情况,难度较大,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信息‚管理羌族、驭族‛‚接收土地‛主 要是反映了诸侯的权利即授民授疆土,因此本题选择A。结 合本题题干材料所示内容,其它选项均是反映诸侯应承担的 义务,与题意不符,排除。
【例3】(2014· 广东)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 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 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解析】首先要抓住题目关键词‚北京周口店‛,住在 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题目没有山 顶洞人选项,因此选择北京人。
考点细化
考点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 的产生。
氏族名称 距今年代 生活区域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七千年 长江流域 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房屋类型
主要农作 物
最早种植水稻
陶器
最早种植粟和蔬菜 磨制石器
彩陶、灶炕
生产工具 生活用具
考点3 炎帝、黄帝的传说 1.炎帝: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 神农氏 ;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黄帝(轩辕):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 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妻子嫘祖发明 养蚕缫丝 。 3.联合:炎、黄两帝曾联合打败蚩尤部落,后为争夺中 原地区,二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并归 服黄帝,走向联合。 4.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华夏族的 主体,后人尊称他们为‚ 人文始祖 ‛(“人文初祖‛) ,海外华人称自己为‚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3.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4.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5.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 保留了猿的 具(打制石器)、 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过着 群居生活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会不会制造工具
北京人用火遗迹
直击中考
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 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 的是( )
A.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战国铁农具 D.汉代耕作石画像 从2009年开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同中国安全 生产研究院,在位于我国北方的某遗址第四层和第六层提取灰烬 样品,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处理提纯后,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 射仪观察其元素构成和物质成分,结果,证明因燃烧而形成的富 集的元素碳、钾和植硅体在灰烬样品中存在,证明在这个层位发 生过原地燃烧(用火)行为。请判断,这一遗址位于( ) A.元谋县 B.周口店 C.余姚县 D.周口市
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以 尊王攘夷 “__ _____”为号召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
首霸
晋文公
桓公召集诸侯会盟
__ ___大战,晋军取
城濮
称霸
胜
• 3.战国七雄:
韩、赵、魏 • (1)七雄并立:___________ 三家分晋,田氏
代齐,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七雄并立 的局面。 • (2)重要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
3.重要制度:
启__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 • (1)世袭制确立:_ 天下”变成“家天下”。
• (2)西周分封制。 • ①目的:巩固统治。
• ②内容:周天子
诸侯
(亲属、功臣等)
• ③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 国家。
课标要求二: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 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 1、灿烂的青铜文明 • 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和成就 • 2、中国文字的演变
商代兽面纹双面铜鼓
西周青铜器兽面鬲
((注:盉hé ,古代酒器;钺yuè,古代兵器;鼓,撞击乐器;鬲lì ,古代炊器)
• 课标要求三: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
争,了解这一时70年建立,分为_____ 和___ __两个时期。
• 2.春秋争霸:
霸 主 齐桓公 条 件 标 志
距今年代: 约四五千年 重要战役: 涿鹿之战
炎帝
华夏之祖
炎帝、皇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 华夏族。
先世指州中 。界南轩华 文针辕开 明,自国 孙,平古五 中唯定传千 山有蚩。年 我尤创, 乱造神 。 ——
尝百草, 创医术
仓颉造字
指南车
养蚕 织布 造 船
指南盘
黄帝 黄帝
建宫室
直击中考
1、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 “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该人物是指(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2、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 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1.从图片和文字介绍中, 你能获取哪些关于青铜器 方面的信息点?
制作材料、制作工艺、 器物造型、文物用途、
制作朝代、文物花纹
夏朝的盉[hé] 商代嵌红铜云纹青铜钺
2.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进 行推断能得出怎样的历史 结论。 反映了我国夏商周时期,青 铜器种类多样(用途广泛)
明、清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宋、元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课标要求
第一单元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中华文明的起源
北京人(旧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
原始的农耕文明 华夏之祖
炎帝、黄帝的传说
名称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体形特征
工具、生产、生活
约七十万年 北京西南 北京人 至二十万年 周口店
直击中考
1、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右下文物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 是
①栽培稻谷遗存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司母戊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考点落实
生活流域: 黄河流域
考点落实
名称 距今 时间 发现 地点 使用 工具 种植 作物 居住 房屋 其他
河姆渡 约七 居民 千年 半坡 居民
浙江 余姚
约五六 陕西 千年 西安
磨 制 石 器
干栏式 挖掘水井,饲养家 水稻 房屋 畜,制造陶器,制 作玉器、乐器。 半地穴 会制造彩陶,会纺 式房屋 线、织布、制衣。
粟
种植农作物、定居、磨制石器——农耕文化
长平之战 _________ 等。
• 课标要求四: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 国逐渐强大起来。
一:社会变革 1.背景: (1)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私田 ,地主和农民产生
地主阶级 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了变法运动。 (2)_________
2.代表:商鞅变法
中华民族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整体感知
中国古代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 前2070年
战国 前475年
鸦片战争 1840年
整体感知
打制石器 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中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国 战国 —动荡、变革、发展 古 秦、汉 —统一国家的建立 代 封建社会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史(战国—清朝)隋、唐 —繁荣与开放
课标要求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 变革
三代的更替 分封制度 青铜文明、甲骨文
夏、商、周的统治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的纷争 生产力的变革和水利的发展 思想和文字
课标要求一: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1.朝代更迭:
2070
汤
2.重要事件: (1)_ 禹__建夏朝:标志着我国_ 早期国家 ________ 的产生。 牧野 _ 大战 (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____ 中打败暴君商纣,商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