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化

合集下载

《两汉文明概述》课件

《两汉文明概述》课件
住:两汉时期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宫殿、庙宇等大型建筑,也有民居、客栈等小型建筑,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居住状况。
行:两汉时期的交通工具以马车、船只为主,同时也有步行、骑马等出行方式,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交通状况和人 们的出行习惯。
婚姻家庭与生育观念
婚姻观念:重视家庭、尊重父母、重视礼仪 家庭观念:重视亲情、注重家庭和睦、尊重长辈 生育观念:多子多福、重视子女教育、注重家族传承 风俗习惯:结婚仪式、生育仪式、节日庆祝等
节日起源:介绍节日的起源和历史 背景
节日与习俗
节日习俗:详细介绍每个节日的习 俗和庆祝方式,如春节贴春联、放 鞭炮、吃团圆饭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要节日:列举并简要介绍两汉时 期的主要节日,如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等
节日意义:阐述节日在两汉社会生 活中的意义和影响,如增强家庭凝 聚力、传承文化等
探讨两汉文明 对后世的影响
和启示
课件封面
课件结构
内容介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目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总结与展望
两汉文明概述
两汉文明的形成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 的社会变革与
思想繁荣
秦朝统一六国, 建立中央集权
制度
汉朝的建立与 巩固,以及汉 武帝时期的政 治、经济和文
化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 通,促进东西 方
两汉文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 地位
两汉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两汉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两汉文明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两汉文明的未来发展前景
传承与创新:两汉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继续在传承中不断 创新,为现代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两汉文明将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文化交流 的重要内容,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引言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其经历了秦朝的覆灭和汉朝的兴起。

在这个时期,不仅发生了政治和社会变革,还出现了许多在科技和文化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和发明。

本文将重点探讨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发展。

科技发展农业技术两汉时期是中国农业技术大量得到发展的时期。

在农业方面,两汉时期的人们开始使用犁耕,这一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两汉时期还发明了灌溉技术,使得农田得以灌溉,从而带来更好的农作物生长。

造纸术两汉时期,另一项重要的科技发明是造纸术。

据史书记载,汉朝宦者蔡伦在公元105年发明了造纸术。

造纸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书写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它使得纸张得以大规模生产,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记录和保存信息,推动了科学、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铁器生产在两汉时期,铁器生产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两汉时期的铁器制造工艺非常先进,铁制工具和武器得到了极大改进。

例如,刀剑、铁锤和铠甲等武器和防护装备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对于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发展文学艺术两汉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文学方面,当时才子佳人辈出,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也在此时问世。

其中,司马迁的《史记》和《陈寿的《三国志》等历史著作被誉为中国历史文献的经典之作。

此外,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等在两汉时期也经历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和编辑。

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嵇康、阮籍等也活跃于这个时期。

音乐舞蹈在两汉时期,音乐舞蹈也迎来了一段辉煌时期。

汉乐府的形成和发展,使得音乐艺术得到了极大推广。

并且,新的舞蹈形式如舞剧和舞蹈歌令也开始在这个时期流行。

这些舞蹈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后来舞蹈发展的重要基石。

建筑艺术在建筑方面,两汉时期兴建了许多重要的建筑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洛阳宫和长安宫。

洛阳宫是当时东汉政府的行宫和皇宫,规模庞大,建筑气势恢宏;而长安宫是西汉政府的行宫和皇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之一。

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1)史学成就:①《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②《汉书》:东汉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文学成就:①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②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③五言诗: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3)科技成就
①医学:《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东汉的华佗等擅长针灸、汤药和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
②数学:《九章算术》在代数和几何学上贡献突出,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③造纸术: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对世界科技的贡献
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如造纸术、指南针等,对世界科技 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推动了世界 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科技与文化的互动
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科技的发展为 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而文化的繁荣又 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04
两汉时期重要科技成就及代表人 物
蔡伦改进造纸术
01
原料创新
蔡伦使用树皮、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相较于前人使用的丝织品,成
本更低且来源更广泛。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目录
• 两汉时期科技概述 • 两汉时期文化概述 • 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 • 两汉时期重要科技成就及代表人物 • 两汉时期重要文化成果及代表人物 • 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01
两汉时期科技概述
农业技术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耕作技术的改进
两汉时期,铁制农具如犁、锄、镰等 得到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
佛教文化
佛教的传入带来了外来 文化和科技,如佛教建 筑、雕塑、绘画等艺术 ,以及佛教医学和天文 历法等方面的知识。
科技与文化在交流中融合
丝绸之路
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文化和科技的交 流,使得中西方文明在相互碰撞中得以融合和发展。
外来文化的吸收
两汉时期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 涵,同时也为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班固在《汉书》中注重史实的 考订和文献的征引,使得《汉 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汉书》在体例上有所创新, 将纪、传、表、志等融为一体 ,使得历史叙述更加系统完整 。
汉代乐府民歌——反映民间生活与情感的艺术瑰宝

汉朝两汉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汉朝两汉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汉朝两汉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从西汉到东汉,汉朝历时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进程,尤其是“两汉”时期的文化传承与转型,更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一、西汉文化的发展西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统一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起点。

西汉文化的主要特点在于:“儒家为官”,即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得到了极大的推行和发展。

儒家学说对于西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社会对于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崇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西汉时期的文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特点,例如书法、诗歌、音乐艺术等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表现。

二、东汉文化的演变东汉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在西汉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东汉时期,与西汉相比,封建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对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同时也对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东汉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兴起了一些新的学派,如道家、华严学派、阴符经、纵横家等一系列的学派。

这些学派的兴起,让“儒家为官”的局面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此外,东汉时期的文学也有了自己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学作品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表现力的增强。

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具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这其中的代表作品有《黄帝内经》、《镜花缘》、《后汉书》等。

三、汉朝两汉文化的发展汉朝两汉时期的文化发展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过程。

这个时期,由于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不同,从而在文化传承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从狭义上来看,两汉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分别为西汉向东汉的转变和东汉文化的独立发展。

在两个阶段中,汉朝两汉文化的发展主要演变为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汉朝两汉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商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互动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促进了科学技术和商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同时,这些也成为了两汉时期文化传承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它们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对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的简要介绍,以及重要成就的描述。

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1.农业技术: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农业技术的改进,包括合理的田地级梯田系统、水利设施的改进和灌溉技术的发展等。

这些技术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提高,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医学:两汉时期,汉代医学家集结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术体系。

《黄帝内经》是两汉时期的重要医学著作,系统地记录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

同时,诸多医家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等医学著作荟萃了当时医药界的智慧,深刻影响了后世的中医学发展。

3.冶炼技术:两汉时期的冶炼技术得到了非常重要的发展。

汉代出现了高炉炼铁的技术,使铁的冶炼效率大幅提高。

同时,铜、锡、铅等有色金属的冶炼技术也有了进步,为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1.文学:两汉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汉代文学重视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大力发扬了古代诗歌和楚辞文学。

代表性的作品有《楚辞》和《古文观止》等。

骚体诗在两汉时期达到了高峰,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样式和氛围。

2.历史学:两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具有很高的声望,他们致力于编纂历史文献,并为后来的历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代表性的历史著作有《史记》和《汉书》等,记录了两汉历史的重大事件和文化风貌,并描绘了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3.艺术:两汉时期的艺术繁荣,特别是绘画和雕塑艺术。

汉代绘画注重写实和细腻刻画,铜雕、石刻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著名的雕塑有西汉的《琮》和东汉的《命蛇铜车驾》等。

总结:两汉时期在科技和文化方面有了很多重要的成就。

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医学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健康,而冶炼技术的发展则为经济和军事等领域提供了支持。

文学、历史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两汉时期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流传至今的大量文化和制度都源自于这个时期。

这篇文章将探讨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一、政治制度1.中央政治制度在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主要由皇帝和三公九卿构成。

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权力几乎无所不在,从立法到司法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三公九卿则是皇帝的辅助者,负责处理各种行政事务。

三公指的是太尉、司徒和司空,主要负责军事、民政和财政等方面的行政管理。

九卿则是钦差大臣,分别是御史大夫、太史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太常、大理、少府和中书令,负责辅助三公九卿进行行政管理。

同时,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还有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官员的行政行为。

2.地方政治制度除了中央政治制度,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地方政治制度。

在汉初时期,地方政府由郡国制和县制构成。

而到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则由州、郡、县三级构成。

在这个制度下,官员的职务由上级官员任命,而每一级官员都有各自的责任和权限。

二、文化1.思想文化两汉时期的文化主要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

在哲学方面,儒家思想在两汉时期逐渐成为主流,而道家、墨家等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文化。

而历史学则成为了两汉时期的一大特色,当时的史学家们致力于撰写正史和野史,并将历史视为对人性和社会的研究。

在文学方面,古文、诗歌、散文等都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2.艺术文化两汉时期在艺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

其中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

音乐方面,在两汉时期形成了音乐五声的谱系,舞蹈方面则有高步、云步等舞蹈形式。

而戏曲则是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在绘画方面,两汉时期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画家,他们的作品以人物、山水、花鸟等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

结语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的影响历久弥新,至今仍然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7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7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历史与现实:
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 生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 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 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立方 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 木),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 节煤1.2吨,节电600度,并可 减少大量的废弃物。
1.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节约资源。
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 他的学生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
猿的脚尖纵跳、鹤的展翅飞翔 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都很好,
等。
牙齿也完整牢固。
三、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主要记述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努力读书,充实了自己的历 史知识。他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受父亲临终嘱 托,他开始专心致志写作《史记》。这时,一场飞来 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 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 愤交加,几次想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 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我如果就这样死了, 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 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重新开始 了写作。就这样,他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 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 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 用生命写成的。
小结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具有 聪明才智的民族。古代科学家 他们那种锲而不舍地善于追求 真理、善于创新的精神,永远 是我们的骄傲!
谢谢
这种说法迎合 了统治者害怕人 民反抗的心理, 因此受到了大力 扶植。
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 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 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 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 也受到受到推崇。
1.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2.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1、西汉时期我国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是世界上首 先发明纸的国家;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 3、《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说明我国早
在3000的前就知道了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 4、《九章算术》一书的许多成就,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先进
的,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5、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 的创举。
哲学
唯心 主义
唯物 主义
佛教
宗教 道教
主要内容
董仲舒新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是核心,具有神学倾向。
王充:《论衡》,万物由元气组成,反对 天人感应;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
西汉末年 中亚传入
东汉明帝时传开 (洛阳白马寺)
东汉时,民间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而成。 《太平经》(教义)
史学、文学和艺术成就
壮的图景。秦兵马俑为国内外所瞩目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大
型群雕艺术的奇观。
一号坑
简介:1974年发现。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0米, 深5米,面积1.3万平方米。兵马俑6000余件。
秦 二 号 坑 铜 马 车
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 106.2厘米,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 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 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
⑶ 神医—华佗
“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 年。 发明“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华佗(145--208年) 东汉末年安徽人
华 佗 发 明 的 “ 五 禽 戏 ”
⑷医圣—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是后 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 定了我国中医治疗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实用的兵器,身高均在1.80米左右。
陶俑个个神勇,雄姿勃发。
战马,分为驾车马和骑兵用的鞍
马,大小有如真马,体长2.00米,
身高1.50米。战马机警神骏,形象
逼真。
秦兵马俑(1974年陕西临 潼陪葬坑出土的秦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再现了二 千多年前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 神威,呈现出秦国国力强盛、兵强马
《九章算术》(东汉、我国数学开始形成完整的体系)
《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神医”华佗: 麻沸散(早西方1600多年)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重要经
典 西汉
105年,蔡伦
4世纪起外传,
出现 改进造纸术
推动人类文化发展
哲学与宗教
类别
道 教、西汉司马迁《史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黄帝—汉武帝) 2、东汉班固《汉书》 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
(西汉历史)
——
无史 韵家 之之 《绝 鲁离唱 迅骚, 》 。
或或人 轻重固 于于有 鸿泰一 毛山死 。,,
《史记》与司马迁
位于陕西韩城的司马迁祠
⑴主张:皇帝要依天意办事;儒学独尊;建立太 学,进行儒学教育
⑵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⑶代表作:《天人三策》
⑷特点: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 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倾向。
3、唯物思想家王充
东汉 《论衡》
(1)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 (2)三反对: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反对厚葬
太阳黑子
(2010级成都一诊)13.我国的年节习俗以 正月为新年的开端,下列历法中与此习俗形 成直接相关的是
A.《夏小正》 B.《太初历》 C.《大衍历》 D.《授时历》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3)张衡的成就
张衡是东汉时期我 国伟大的科学家。他在 天文、历法、数学和文 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 成就。
张 衡 (78--140年) 东汉南阳人
A.科学解释月食(最早)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 则光盈,就日则光尽。”--(张衡《灵宪》)
B.制成地动仪
制造于132年,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地震发生的方 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测 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班固(32—92)
《汉书》是我国第一 部断代史,其内容自刘 邦起兵,终于王莽覆灭, 反映了前后共220年的 历史。《汉书》虽然是 在《史记》的基础上写 成的,增补了不少史料, 但却抛弃了《史记》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的进步内容。
四、文学的新成果
两汉文学的特点: 汉赋、乐府诗最引人注目, 是两汉文学突出的成就。
将军
军吏佣
铠甲武士佣 立射佣
跪射佣
骑兵鞍马俑
武士俑
跪坐佣
击鼓说唱佣
长信宫灯
陶制住宅模型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瓦当
石刻立马
2、绘画

墓室壁画
沙 马
帛画


木刻画

画像石
墓 彩
画像砖等
绘 帛

汉代画像砖
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
类别
天文 历法 数学
医学
造纸
成就 “太初历”—— 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世界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西汉) 张衡科学解释月食,发明地动仪(早欧洲1700多年)
蔡伦 (?--121年) 东汉人
蔡伦和造纸术
⑷造纸术的外传和伟大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为人类文化发 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利于人类文化的 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 献。
二、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的特点
(1)儒学神秘化、官方化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2、董仲舒的思想及核心
《伤寒杂病论》书影
张仲景 (150--219年) 东汉南阳人
4、纸的发明
⑴书写工具的变化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 石器、竹木简、帛。
⑵纸的发明 西汉前期
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绘有 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
⑶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 造纸术。用树皮,麻头, 破布,渔网等造出便于书 写的纸,这种纸原料易得, 造价低廉。纸逐步取代竹 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的 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 “蔡侯纸”。
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4、佛教传入 西汉末年 中亚
经丝绸之路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白马寺
东汉明帝派专使 到西域求佛法,请来 两位高僧,还用白马 驮来佛经,明帝让两 位高僧在洛阳传教, 还为他们建造了洛阳 白马寺,佛教在中国 传布开来。
5、道教的兴起
东汉时 神仙方术+道家学说
《太平经》 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
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
2、数学--《九章算术》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 数学;标志中国数学形成了 完整的体系。
《九章算术》书影
3、医学成就
⑴《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西汉时编定,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 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⑵《神农本草经》
东汉时成书,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秦汉时期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气势恢弘
一、秦汉时期的先进科技 1、历法和天文
(1)历法 汉武帝 “太初历”
是中国的第一部较完整历书,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2) 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28年) “日出黄,有 黑气,大如钱,居于中央。”
类别
成就
《史记》:(西汉、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学
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
《汉书》:(东汉、班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文学
汉 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两都赋》
乐府诗:《陌上桑》、《十五从军征》
艺术
陶塑:秦始皇陵兵马俑
绘画: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 画像石,画像砖。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2、班固的《两都赋》 3、汉代“乐府诗”
五、雕塑与绘画
1、雕塑 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最为突出
东汉成都说唱俑 洛阳杂技俑 秦砖汉瓦 瓦当
到目前为止已出土一千多件与真
人真马一样形体高大、形象生动的陶
俑。陶俑包括有将军俑、战车甲士和
御手、步兵俑、弓驽手、骑兵俑等。
他们或披战袍,或披铠甲,并装备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